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3篇(熱門)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1
教材分析:
本單元學習簡單的四則混合運算,包括只含同一級的混合運算,含有兩級的混合運算,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以及用綜合算式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具體情境,體驗運算順序規(guī)定的合理性,幫助學生理解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解決問題主要是將兩步計算的應用題,轉化成混合運算的應用題,運用括號,能使列出的綜合算式與實際問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相一致,進一步發(fā)展和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教材安排逐層遞進,目的讓學生逐步掌握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體會四則運算的意義,發(fā)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他們樹立好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逐步提高他們的計算能力。而本節(jié)課教學例1在學習已有知識經(jīng)驗的基礎上,梳理同級運算的運算順序,這對學生來說難度不大,重點在于理解綜合算式的概念,初步認識并使用脫式計算。
學情分析:
二年級學生已經(jīng)學會了加、減、乘、除的基礎知識,懂得簡單的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計算方法,有一定的計算基礎,在學習之前學生一般分布計算兩步式題,或者以直等的方式寫出得數(shù)。但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脫式計算第一次接觸,所以教學脫式計算作為一個重點同時也是一個難點。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教學情境學習同級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體會運算順序規(guī)定的合理性。能夠正確按照運算順序進行脫式計算。
2在經(jīng)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fā)展孩子的問題意識,同時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思考,規(guī)范書寫的好習慣。
3.在自主解決問題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點及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加減混合、乘除法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按從左到右的順序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讓學生理解混合算式中的運算關系,能夠看出算式中每一步的意思。
教學用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談話導入
孩子們我們以前學過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你們還記得它們的運算順序嗎?好下面老師來考考你們。
課件出示習題,請你說出下列各題的運算順序。
師:孩子們你們的.運算順序掌握的很好。老師還知道你們很愛看書,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老師建議你們有時間去一下大的圖書館,去感受一下那里的讀書氛圍。圖書館里有好多好多的書,這不有的小朋友正在聚精會神的在看書呢,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好不好?(多媒體出示例1)
設計意圖:教師從孩子熟悉的讀書生活出發(fā),以談話方式簡潔明了直奔主題學習,激發(fā)孩子學習興趣,又把數(shù)學知識和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
二、探究新知
教師大屏幕出示主題圖:
師:請同學們看大屏,認真閱讀。說一說你了解到的信息。(說完整)
生1:上午總共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來了38人。找兩個同學
師:根據(jù)這些已知信息,你能提出一個數(shù)學問題嗎?(把信息和問題連起來說完整)
生:閱覽室上午總共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來了38人。閱覽室里下午一共有多少人?
誰和他提的問題一樣?
師:你們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師:下面請同學們自己在練習本上列式試著解答。
。ń處熝惨,在學生中尋找找兩位書寫格式不同的學生(分步計算和綜合列式)上臺板演,其余學生獨立列式解答,如果學生不能列出兩種方法的可以引導完成)
生1:53-24=29
29+38=67
生2::5324+38=67
師:交流分步計算。我們來看這種書寫方法,找孩子說一說53-24求的是什么?再加上38呢表示的又是什么?
誰和他做法一樣,誰再來說一說53-24求的是什么?在加上38呢?
師:同學們說的真是太好了,在這道題中要想計算出閱覽室里下午有多少人,我們可以先算出閱覽室中午走了之后有多少人,然后再加上下午來的人數(shù)就是閱覽室里下午的人數(shù)了。
設計意圖:教學例1以現(xiàn)實情境為載體更好地讓學生體驗運算順序規(guī)定的合理性,在例1解決問題的教學中沒有直接呈現(xiàn)問題,而是讓學生自主提問,培養(yǎng)孩子的問題意識。通過表述鍛煉孩子的解題思路。
(二)學習脫式計算格式
師:我們來看這個算式5324+38=67,誰是這樣做的,你們做對了,像這樣的算式就是綜合算式。(板書)
師:你在計算53-24+38的時候是按什么運算順序計算的?(從左往右計算)
師:但是從5324+38=67算式中我只能看到它計算的結果,不能看出運算順序。如果我還想看出它的運算順序怎么辦?這就要寫出每次的運算結果。
師:我們看算式5324+38,按從左到右的順序第一次先算誰?
生:我們先算53-24=29
師:在53-24下劃橫線,第一次的計算結果29寫在哪呢?就寫在這個算式的下面(提示等號的位置)
師:我們第二次要算什么?
生:29+38=67(教師隨即板書+38)
師:我們把第二次結果67寫在哪?教師自問自答,寫在最下面。
師反問67是什么?
師:這樣我們把每次運算的結果都寫出來了,也就可以看出運算順序了。這種方法就是脫式計算。以后我們在計算綜合算式時就用這種方法,你們學會了嗎?
剛才誰列的是綜合算式?請你按脫式計算的方法改寫一下,沒列綜合算式的同學自己也試著寫一下。改寫完用你的坐姿來告訴我。
同學們我們一起回過頭來看一下,我們在計算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法、減法運算時,按()運算順序進行計算的?
生:從左到右
小結: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法、減法運算時按從左往右的順序進行計算。
好,孩子們你們能不能用新學的脫式計算的方法來完成23+6-11的計算?
課件出示練習,先觀察算式,想運算順序,然后再計算。
23+6-11
=□○□
=□
設計意圖:教師在教學中脫式計算時通過下劃線和箭頭標出運算順序給學生以直觀的支撐。進而去突破難點,同時規(guī)范孩子的書寫,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書寫習慣。并且讓在讓學生獨立用脫式計算時,讓孩子經(jīng)歷先觀察算式再確定運算順序最后有序計算的過程,既發(fā)展了他們數(shù)學思考的能力,又提升了掌握運算順序的水平。
。ㄈ﹪L試乘除法的計算
師:對于只含有加減法的綜合算式我們掌握了它的運算順序和脫式計算方法,那么對于只含有乘除法的綜合算式又應該怎樣計算呢?請你試一試。做完與你的小伙伴交流一下你的算法。
出示1535
學生試算后集體講評。
1535
=55
=25
師:老師真為你們高興。自主的解決了含有乘除法的計算。
通過剛才的計算我們知道,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含有乘、除法,我們按照()的順序進行計算(從左往右計算)。
小結:好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含有加、減法或只含有乘、除法,我們都要按照()順序進行計算。
師:孩子們老師知道你們掌握了運算順序,那你們能不能根據(jù)正確的運算順序進行脫式計算呢?
好老師看一下誰能大顯身手
設計意圖:對于乘除混合運算教材直接呈現(xiàn),所以我讓孩子利用知識遷移自主試算。在試算的過程中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三、大顯身手
1.先觀察算式,想運算順序,然后在再計算。
2847283
=□○□=□○□
=□=□
2.我是小醫(yī)生:先找出他們的錯誤,然后把它改正過來,1-3組做第一個,4-7組做第二個
3尋找好朋友
每人手中有一個綜合算式,用今天學的脫式計算的方法算出結果,結果相同的就是好朋友。先計算,課下尋找好朋友,在找好朋友的時候要認真檢查,以便有算錯的來冒充。
設計意圖:對于習題的處理我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加設一個小醫(yī)生改錯,鞏固孩子對運算順序的掌握情況。最后加設一個找朋友環(huán)節(jié)提高孩子的計算興趣,同時培養(yǎng)孩子檢驗習慣,在課下找朋友是還可以和我們學習的統(tǒng)計知識聯(lián)系起來。用什么樣的方式統(tǒng)計出所有好朋友的數(shù)目,培養(yǎng)合作意識。一個一個問肯定不行,這是一道綜合性的數(shù)學實踐題目。
四、課后總結
今天同學們學習的特別棒,我們知道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含有加、減法或只含有乘、除法,我們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進行計算。那如果在一道算式中,既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我們又該按照怎樣的運算順序進行計算呢?我們下節(jié)課來學習。
附板書設計
混合運算
綜合算式53-24+381535
=29+38=55
=67=25
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含有加減法或只含有乘除法,都要按照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
教學反思
教學例1以現(xiàn)實情境為載體更好地讓學生體驗運算順序規(guī)定的合理性,我在例1解決問題的教學中沒有直接呈現(xiàn)問題,而是讓學生自主提問,培養(yǎng)孩子的問題意識。教師在教學中通過下劃線和箭頭標出運算順序給學生以直觀的支撐。進而去突破難點,同時規(guī)范孩子的書寫,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書寫習慣。并且讓在讓學生獨立用脫式計算時,讓孩子經(jīng)歷先觀察算式再確定運算順序最后有序計算的過程,既發(fā)展了他們數(shù)學思考的能力,又提升了掌握運算順序的水平。對于乘除混合運算教材直接呈現(xiàn),所以我讓孩子利用知識遷移自主試算。在試算的過程中體會到成功的樂趣。對于習題的處理我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加設一個小醫(yī)生改錯,鞏固孩子對運算順序的掌握情況。最后加設一個找朋友環(huán)節(jié)提高孩子的計算興趣,同時培養(yǎng)孩子檢驗習慣,在課下找朋友是還可以和我們學習的統(tǒng)計知識聯(lián)系起來。用什么樣的方式統(tǒng)計出好朋友的數(shù)目,培養(yǎng)合作意識。一個一個問肯定不行,我認為這是一道綜合性的題目。不足有的地方教師處理過急,在講解脫式運算時結合情境效果應更好。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2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P48例2及“做一做”,完成P50~51“練習十一”第5、6題。
教學目標
1.借助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學生感受“先乘除后加減”的道理。
2.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沒有括號的兩級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運用運算順序進行計算。
3.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先看運算順序,再進行計算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
教學重點
正確理解和運用沒有括號的兩級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
理解規(guī)定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的必要性。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三分鐘德育教育:愛是什么? (愛可以是一個擁抱;可以是一次感動;愛也可以是一件禮物;一聲問候;對于我們小孩子來說,最真真實實的愛,最看得見,摸得著的愛,愛還可以事一個動作,一句話語。
一、復習導入
課件出示練習題
指名學生回答。
師:同級運算的運算順序是什么呢?
【學情預設】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同級運算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計算。
師:剛才這幾道題,我們都采用了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新的內(nèi)容。(板書課題:沒有括號的兩級混合運算)
二、探究新知,掌握算法
1.創(chuàng)設情境,發(fā)現(xiàn)問題。
課件出示教科書P48例2主題圖。
【學情預設】蹺蹺板樂園場地內(nèi)有3個蹺蹺板,每個蹺蹺板上有4個人,場地內(nèi)還有7個人。
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你們能發(fā)現(xiàn)其中的數(shù)學問題嗎?誰來說一說?
【學情預設】預設1:蹺蹺板樂園一共有多少人?
預設2:坐蹺蹺板的比沒坐蹺蹺板的多多少人?
預設3:沒坐蹺蹺板的比坐蹺蹺板的少多少人?
2.解決問題。
師:我們一起來解決下面這個問題。(出示課件)
師:想一想,要求蹺蹺板樂園一共有多少人,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學情預設】先求坐蹺蹺板的有多少人,再把坐蹺蹺板的人數(shù)和沒坐蹺蹺板的人數(shù)加起來。
師:請列式解答。
教師巡視,注意案例收集。
【學情預設】
預設1:3×4=12(人) 12+7=19(人)
預設2:3×4+7=19(人)
預設3:7+3×4=19(人)
預設4:7+(3×4)=19(人)
教師指名學生回答,全班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要求學生說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師:你能嘗試用遞等式來計算上面的綜合算式嗎?
指名學生板演。
在集體評析計算過程中,教師用下劃線和箭頭進一步標注運算順序。
【學情預設】
脫離情境后會有學生僅僅看算式,出現(xiàn)不同的答案的情況。作為錯誤案例,教師正好可以引用,追問:“這個解答先算的是什么?”“符合我們解題的要求嗎?”……從而引出規(guī)定運算順序的必要性。
師:不同的綜合算式,有什么聯(lián)系?
【學情預設】都要先算“坐蹺蹺板的一共有多少人”,再算“一共有多少人”。
師:也就是不管乘法算式寫在哪里,和加法在一起的時候,都要先算乘法。如果沒有規(guī)定這樣的順序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結果呢?
【學情預設】一道題就有兩種結果。
師:是的,這樣就不能保證計算結果的唯一性了,這不符合我們數(shù)學運算的要求。
師:觀察7+4×3和7+(4×3),它們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學情預設】學生會發(fā)現(xiàn)運算順序相同,結果相同,但后一個算式給乘法加了小括號。
師:這樣還有必要加小括號嗎?
【學情預設】沒有,不加小括號更簡潔。
師:所以,我們要注意數(shù)學表達的準確性和簡潔性。
【設計意圖】例2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不僅數(shù)量關系簡單,而且有情境圖作為直觀支撐,學生還有過學習乘加的經(jīng)驗,給教師指導學生觀察和處理信息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學生在該階段會用綜合算式,但習慣用脫式的會比較少。從情境出發(fā),首先讓學生明確在有加法、乘法的綜合算式中,不管乘法放在哪個位置都應該先算乘法。
3.結合已有經(jīng)驗,歸納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
師:還記得上節(jié)課所學的關于同級運算的運算順序嗎?
【學情預設】同級運算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
師:現(xiàn)在一個算式中有乘法,又有加法,不是同級的'綜合運算,應該怎么計算呢?
【學情預設】應該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師:也就是先算二級運算,再算一級運算。(引導學生說出)
師:這節(jié)課學習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什么?
結合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
三、熟悉脫式計算的格式
課件出示教科書P48“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評析。
教師組織學生從運算順序是否正確、格式是否規(guī)范、計算是否正確等方面評析學生的計算情況。
師:誰能說一說,剛剛的脫式計算在格式上需要注意什么,跟以前有什么不一樣?
【學情預設】橫式的等號寫在式子的右邊,而脫式計算的等號寫在算式的下面,上下對齊,還要寫在式子的左邊;盡量做到數(shù)與數(shù)對齊,計算符號與計算符號對齊。
【設計意圖】含有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表述較長,且二年級學生在理解和掌握時需要一個過程,所以在這里分兩步(乘和加、減混合,除和加、減混合)分別讓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加深學生的印象,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類比、遷移的能力。
四、鞏固練習
1.完成教科書P50“練習十一”第5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先算出綜合算式的答案,再標記在算式的下面,最后進行比較。
。3)指名學生匯報各題是怎樣算的,集體核對。2.完成教科書P51“練習十一”第6題。
師:比較上面的樹形圖與綜合算式,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引導學生先從上往下觀察運算順序,再從左往右觀察書寫順序。
【設計意圖】每個練習題的側重點有所不同,而且是一個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過程,這樣能化解難點,同時讓學生在掌握運算順序的基礎上,培養(yǎng)靈活運用的能力。
五、課堂小結
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的運算順序和昨天學習的有什么不同?你還有什么不懂之處?你知道在什么情況下該用今天學的運算順序?
板書設計
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3
課題名稱 第五單元混合運算
教學目標 不帶括號的同級運算的順序
重點分析
脫式計算是一種新的書寫格式,這節(jié)課較難的部分就是掌握脫式計算的書寫格式。
難點分析
學生可能存在知道是怎么算的,但并不知道怎樣去表述計算過程,還會存在計算順序是對的,但由于口算能力比較弱導致計算結果錯誤。
教學方法
演示法:充分借助課件進行直觀演示,能有效地增強學生的直觀認識,更好地掌握脫式計算。
教學過程
導入
。ㄒ唬、復習舊知,做好鋪墊
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都學過哪些運算符號嗎
加號、 減號(同級)
乘號、 除號(同級)(目的讓學生知道什么是同級運算)
。ú煌墸 (不同級)
判斷下面的算式是同級運算還是不同級運算:
16+9-8= 5×2-10=
3×2÷6= 48÷8+17=
知識講解(難點突破)
(二)、創(chuàng)設情境,探究新知
1.課件出示第47頁例1。
圖書閱覽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來了38人,閱覽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2.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
3.要求“閱覽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該怎樣列算式?
要知道下午有多少人,要先知道什么?走了要怎么辦,又來了又要怎么呢?
4.學生獨立列式并進行計算。
5.反饋解法,初步感知
。1)可能會出現(xiàn)以下幾種情況:
方法一:分步算式 方法二:綜合算式
①53-24=29(人) ② 53-24+38=67(人)
29+38=67(人)(口算) (劃線法)
、53-24+38=67(人)
5 3
- 2 4 (豎式計算)
___________
2 9
+ 3 8
___________
6 7
明確概念,揭示課題
(2)什么樣的`算式是綜合算式?它是按怎樣的運算順序進行計算的呢?請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計算的。
。3)給出規(guī)定: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法、減法運算時,要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
剛才我們用劃線法、豎式計算都計算出了答案今天我們要學一種新的書寫方法叫脫式計算。7.運用規(guī)定,脫式計算
動態(tài)出示出示:32-14+10脫式計算整個過程
。4)梳理提問:在書寫時,我們應該注意什么?
(5)體會同級運算的運算順序
課件出示:53-24+38,15÷3×5,說說每道綜合算式的運算順序。
歸納小結: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課堂練習(難點鞏固)
。ㄈ、鞏固練習,深化新知
第一關:牛刀小試,越練越行
23+6-11 2×8÷4
= □○□ = □○□
= □ = □
2.第二關:熟練運用,快速改錯。
34-17+3 3×8÷4
=34-20 =24÷4
=14 =6
小結
(四)課堂小結,暢談收獲
今天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在沒有小括號的算式中,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都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教案二年級11-13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11-29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11-23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熱】11-14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推薦)11-22
(集合)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06-28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推薦)03-05
(必備)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