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一年級上冊語文第6課《家》教案及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jié)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一年級上冊語文第6課《家》教案及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理解課文內(nèi)容,讓學生懂得祖國哺育我們成長,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理解理解詩歌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具:課件、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復習詞語:同學們,上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第五課《家》,我們認識了很多詞語寶寶。誰能讀一讀這些詞語?
。ò自啤⑿▲B、魚兒、種子
藍天、樹林、小河、泥土)
2、教寫“云”:
。1)師范寫“云”,演示筆順,生觀察并書空。
師邊范寫邊和學生一起說兒歌:(上橫短,下橫長,撇折起筆在中央。)
。2)生描紅“云”。
提醒學生寫字姿勢——三個一要做到
手離筆尖——一寸;
胸離桌子——一拳;
眼離書本——一尺。
3、同學們,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家,誰能說說自己有一個怎樣的家?(我有一個——的家。)
4、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白云、小鳥、魚兒、種子,他們都有自己的家。今天,我們就繼續(xù)學習詩歌《家》
二、學習詩歌
(一)初讀詩歌,理解大意
自學提示:
1、自由讀,想一想:這首詩歌都向我們介紹了誰的家?誰能用一句話來告訴老師?(課文分別介紹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家。)
交流:
(1)學生回答。
。ò自、小鳥、魚兒、種子、我們)
。2)逐句出示,并指導朗讀。
把藍天比作什么?為什么藍天是白云的家?
把樹林比作什么?為什么樹林是小鳥的家?樹林還是誰的家?
把小河比作什么?為什么小河是魚兒的家?小河還是誰的家?
把泥土比作什么?為什么泥土是種子的家?
。3)現(xiàn)在同學們知道白云、小鳥、魚兒、種子他們的家在哪兒嗎?你能把他們送回家嗎?
出示:我把()送回家,()是()的家。——隨機板書
。4)小朋友們,白云、小鳥、魚兒、種子他們都有自己的家,我們小朋友們也有個共同的家,我們的家是什么?出示詞語——祖國。
(5)瞧,這就是我們祖國的樣子,它就像一只威武的雄雞。我們的祖國叫中國,也叫中華人民共和國。祖國是我們的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是我們自己的國家。我們的國家象個大花園,我們就是祖國大花園里的花朵。
看,我們祖國有巍峨的高山,有一望無際的大草原,有雄偉的長城,還有無數(shù)的珍稀動物……
。6)看了這么多圖片,同學們覺得我們的祖國怎么樣?誰想對我們的祖國說一句話?
我們的成長離不開祖國的哺育、培養(yǎng),所以說祖國就是我們的家,我們要熱愛我們的祖國。
。7)這正如歌里面唱的一樣——播放歌曲《娃哈哈》。
。8)指導朗讀最后一句:誰來快樂地,幸福地讀一讀這句話。
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就是∕我們的家。
。9)講解這句打比方
打比方:把我們比作祖國的花朵。
。ǘ┰僮x詩歌,讀出韻律美
教給朗讀的方法:
詩歌要讀的美,就要讀出它的節(jié)奏,讀的時候要在腦子里想象出一幅畫,想象你就是快樂的小鳥。你就是快樂的小魚……
1、出示畫出節(jié)奏的詩歌,老師范讀
藍天∕是∕白云的家
樹林∕是∕小鳥的家
小河∕是∕魚兒的家
泥土∕是∕種子的家
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就是∕我們的家。
2、出示全文,指名讀,齊讀,小組比賽讀,師評價。
(三)誦讀詩歌
1、男女生接背
2、集體試背。
三、拓展延伸
1、出示圖片
同學們,這首詩歌美嗎?其實,我們也能成為小詩人呢。出示:蝴蝶,沙漠……你們看!圖上都有些什么,你能也學著課文,說一說他們的家嗎?
2、創(chuàng)編詩歌
聰明的小詩人們,展開你們的想象吧:
。ǎ┦牵ǎ┑募。
四、小結(jié):
同學們,今天我們不僅學習了一首詩歌,自己還當了一回小詩人,同學們可真了不起呀。
五、作業(yè)
【教學反思】
《家》是是一首兒童詩,主題單純,內(nèi)容淺顯,富有兒童情趣,貼近兒童的生活,很受兒童的喜愛。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能把握兒童詩的特點,并以讀貫穿始終,注重學生個性的感知、聯(lián)想、體驗等心理活動,調(diào)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以此發(fā)展學生語言,啟迪他們的智慧,讓他們的心靈和情感受到美的熏陶。我認為做得比較成功的有兩點:
一、體驗閱讀,讀中見悟《語文課程標準》強調(diào)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教學《家》一課,我結(jié)合詩歌短小精悍這一特點,我讓學生充分自由地朗讀。在讀中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在讀中感受語言文字的美。結(jié)合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腦海中浮想與詞語相關的清晰具體的形象:樹林里小鳥在歡唱;清清的河水中,魚兒自由自在地游;……從而進一步悟出“家”的內(nèi)涵——溫馨、快樂。
二、句式遷移,突破難點兒童詩的句式往往可以舉一反三,遷移運用!都摇愤@課中句式是“(什么)是(誰)的家”,我進行了兩次遷移。一是在學習課文第二句“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就是我們的家”前,其主要目的通過句式的拓展練習使學生對于我們和祖國關系的感悟。二是在學完整首詩后,讓學生用此句式創(chuàng)編兒童詩,自由討論,合作完成。這種創(chuàng)編,是學生超越生活經(jīng)驗的創(chuàng)造思維,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自由抒發(fā),不僅培養(yǎng)了他們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同時在運用積累詞語和句子,豐富閱歷,積淀對語文內(nèi)涵的感悟。自我感覺不足之處,學生總是太活躍,我的駕馭課堂的能力還是有些不足,教師的評價語言不夠精煉到位,感情投入不夠。
【小學一年級上冊語文第6課《家》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04-07
一年級語文《家》的教學反思03-29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02-04
一年級語文上冊的教學反思03-29
最新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全集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簡短09-22
一年級語文上冊語文教學反思01-16
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拼音教學教案10-26
一年級語文上冊《影子》教學反思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