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學習按時間順序,抓住書籍演變過程中各個歷史階段的特點,說明書籍演變過程的寫法
2.學習運用做詮釋、舉例子、列數(shù)據(jù)、作比較等多種說明方法介紹各階段的書籍
教學方法:
結合書后練習,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步驟:第一課時
正音解詞
懿(yì) 煎熬(jiān)(áo) 造詣(yì) 殷商(yīn)
肩胛骨() 祭祀(sì) 雛形(chú) 牘(dú)
東方朔(shu) 帛書(bó) 諜報(dié)
解題:
“從……到……”句式,常常用來表示空間位置的移動,或表示事物的發(fā)展過程。甲骨文是我國起源最早的殷商文字,“縮微圖書”是采用電子或激光技術把圖書縮拍到膠卷上,一般縮到原書大小的四十八分之一。課文的題目“從……到”表示了一種演變過程,文章說明的既不是“甲骨文”也不是“縮微圖書”,而是書籍的發(fā)展歷史。
快速閱讀課文,在課文中標注各類書籍名稱,出現(xiàn)時代、使用材料、制作方法及特點。
按要求填寫書后練習一的表格(訂正)。
根據(jù)上面的圖表,看看書的發(fā)展演變可以分為幾個階段?
。ㄒ唬╇r形階段(甲骨文)
(二)遠古階段(簡牘、帛書)
(三)古代階段(手抄、雕版、活字書)
(四)近代階段(形形色色的書)
。ㄎ澹┙觌A段(奇妙的書)
在介紹書籍演變過程中,哪些階段詳細介紹?哪些寫得簡略?為什么?
。ü糯郧暗臅榻B較詳細——因為這些知識一般人知道得不多,詳細些才能說清書的源流。
近代書籍,說明得簡略——因為平時使用多,比較熟悉,所以從略。
近年出現(xiàn)的“奇妙的書”介紹較詳細——因為它代表先進技術,預示書籍發(fā)展的前景,一般人還比較生疏,所以介紹得較具體。)
就從古至今的這些書籍來看,哪些介紹得具體?
。坠俏,不但具體介紹,它的材料制法、內(nèi)容,還特講了一個故事,說明了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過程——因為甲骨文是書籍的“雛形”,是源頭。
簡牘,詳細說明了制作方法,還講了三個故事,以證明確有這種書,說明了簡牘的笨重,增加文章知識,趣味性,活字印刷的書——因為它一直沿用至今,是書籍演變進程的一個里程碑。
視盤和縮微圖書——它們是“奇妙的.書”的代表,而且技術新穎,需向讀者說明,且縮微圖書以其小,方便、容量大與笨重不便的遠古簡牘形成鮮明對比,是介紹書籍演變進程的終點。)
第二課時
課文分析:
1節(jié)、課文開頭從詮釋“甲骨文”的概念入手,因為甲骨文是“書籍的錐形”,作者在這里也是為了扣題,使開頭開門見山。
“早在3000多年前”點明演變過程的開始時間。
2節(jié)、由甲骨文上記載的內(nèi)容,推斷出是殷商時代的收籍,進一步推斷出“書籍的雛形”,“可以說 ”三字,對雛形予以限制,說明這是根據(jù)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的材料所作的結論。
3節(jié)、點明“正式的書籍”出現(xiàn)的時間,照應了雛形書籍出現(xiàn)的時間,說明這是書籍演變過程的第二階段。
準確的說明事物的概念,也就是準確的說明了事物的特點,課文在這里就解釋了“簡、牘、策”的概念,在說明“策”的時候,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ㄒ脗髡f)概念給人以抽象的印象,而傳說則給人以具體的印象。
制書的材料有哪些呢?比較缺點:
8節(jié)、比較兩種印刷技術
1.書籍演變的總特點?(由落后變?yōu)橄冗M)
2.為什么書籍在不斷演變呢?(科學技術發(fā)展)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復習 8 個要求認讀的生字詞,正確書寫要求掌握的生字詞。
2、培養(yǎng)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課文內(nèi)容。試著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 、激發(fā)學生把自己想說的話說出來的興趣。
4 、學習泉水樂于助人,無私奉獻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學習《泉水》這篇課文。(師板書課題)
2、上節(jié)課咱們初步讀了課文,認識了幾個生字朋友,現(xiàn)在你們還記得他們的名字嗎?
3、出示生字詞:
哦 塔 罐 杜鵑 縫(指名認讀)
。1)股 指名讀。(出示:一股清泉 指名讀)
。2)脆 我在課前看同學們的.作業(yè)時,發(fā)現(xiàn)上節(jié)課學的生字中這個“脆” 字寫得不太好,下面咱們再來寫一寫。師范寫
4、書寫生字詞:脆 天然水塔 杜鵑
二、研讀
。ㄒ唬、初讀課文。
。 1 )師:下面咱們來讀讀課文吧。你們想怎么讀呢?
。ㄖ该f)那就請你當回小老師,來分配分配吧。
。 2 )評價:這幾個同學讀得怎么樣?誰來簡單地評價評價? 指名評價
。ǘ、深入學習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
。 1 )誰還愿意讀第一自然段?
( 2 )你們能讀好嗎?誰能先給我說說,如果讓你讀這一段,你會怎么讀呢?我們讀的時候要讀出泉水清脆的歡快的聲音。
。 3 )你們先自己練習練習吧。(自由讀)
。 4 )指名讀第一自然段。學生簡單評價。
。 5 )我這里有一股泉水,誰能幫我貼在黑板上,其他同學齊讀第一自然段。
2、學習第二至五自然段
( 1 )泉水都流過哪些地方,遇見了誰,說了什么?請同桌兩個一起讀讀書,把答案畫在書上,誰能給大家一點提示,答案在哪幾個自然段。大家拿出筆來,可以邊讀邊畫。
。 2 )學生互讀互說。你們讀懂了嗎?我這里還有一些貼圖,我想請幾個同學上來幫我貼在黑板上,貼完后,還得告訴大家,你讀懂了什么。
。 3 )讀了第二自然段,你讀懂了什么?(啟發(fā)學生體會泉水樂于助人的精神。)
( 4 )我們剛才在讀書時,誰注意到學習伙伴給我們提出的問題了。
( 5 )指名讀學習伙伴的問題。
( 6 )學習伙伴不明白這個問題,你能告訴她嗎?(理解天然水塔,進一步使學生體會第一自然段中,泉水是從石縫里沖出來的,而不是流出來的。)
。 7 )誰還讀懂了第三、第四和第五自然段?
。 8 )你們看,這幾位同學給我們拼出了好看的圖畫請你們自己看著板書說一說,泉水流過了哪,遇見了誰,說了什么。想不起來可以看看書。
。 9 )大家說得真起勁,我也很想和大家一起欣賞這美麗的畫面,回顧這四個自然段的內(nèi)容,你們歡迎我嗎?
。 10 )下面請你從這四個自然段中選一個你喜歡的自然段讀一讀。我們怎么讀,才能讓人家一聽就知道你喜歡這部分呢?(有感情,帶表情,加動作)你們會加動作嗎?
火花的杜鵑花照見了自己美麗的身影,怎么照?
果樹大口大口地喝水,怎么喝呢?
畫眉鳥在盡情地歌唱,小畫眉們,讓我看看你們怎么盡情歌唱。
。 11 )看來大家會加動作了,不過拿著書可不方便啊,誰有什么好主意?下面請你選擇你喜歡的一個自然段開始練習。如果能背下來就更好了。
( 12 )我想請四個同學當代表到前面來領背。誰來領背第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第四自然段,第五自然段。其他同學,如果讀到你喜歡的那一段你就站起來和領背的同學一起讀。
激趣說話
。 1 )歡快的泉水彈著琴跑下山去,她還會經(jīng)過什么地方?會遇見誰,說了些什么?(指名回答。)
。 2 )小結:你們說得這么精彩,如果能寫下來就更好了,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課下把它寫成文字。在班里的展示臺上展示。
3、學習第六至七自然段
。 1 )師:泉水跑呀,跑呀,一路上遇到了(好多同伴)他們互相問候(你好!你好。┧麄兓ハ嗉s定(大海里見!大海里見。
。 2 )我們看課文的第六、七自然段。(出示六七自然段內(nèi)容)自己先讀一讀。
。 3 )自由讀。
。 4 )齊讀。
三、試著背誦
1、課文讀完了,你們喜歡這篇課文嗎?你喜歡哪部分,就請你把你喜歡的那部分背下來。(師下去指導,加動作背。)
2、檢查背誦。
四、拓展
1、師:你們看我這里還有一首寫泉水的小詩,咱們來讀一讀,女生讀問的句子,男生讀回答的句子。 出示詩歌
2、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泉水嗎?為什么?
大家想一想,我們?nèi)绾蜗蛉畬W習?我們能為身邊的人做點什么呢?
指名講
語文教案 篇3
上《蠶姑娘》一課之前,我反復鉆研教材,上網(wǎng)多方查找資料,瀏覽優(yōu)秀老師的教案,但還是覺得不太容易把握。因為這一課的教學內(nèi)容跟學生的生活相距甚遠,科學性較強,蠶的生長過程和形態(tài)特點是本文的重難點,怎樣化繁為簡,使學生輕松掌握這一變化過程呢?
我收集了許多形象直觀的圖片,一開始我通過課件出示長大的“蠶”讓學生觀察,學生因為從來沒見過,興趣一下子就被調(diào)動起來,為上好這一節(jié)課打下了基礎。緊接著我趁熱打鐵抓住課文的第二段為切入口,讓學生反復朗讀、思考:蠶姑娘是如何從又黑又小變成又黃又瘦的,她在這一過程中都做了哪些事,根據(jù)孩子們的回答我把描寫蠶的一些動詞歸納在黑板上,吃 睡 脫 醒變。在此基礎上我讓孩子們不看書看著板書復述課文,沒想到竟然大部分孩子都能熟練地背誦這一段。
由于這篇課文段式回環(huán)往復,結構基本相同,所以第二段是學習的重點,這一段掌握了,后面各段我主要放手讓學生自學,不懂的地方相機給予指導。并抓住不同點讓生比較異同,這樣一來,本來擔心要花費許多口舌學生又未必明白的蠶的生長過程和變化特點學生輕松地就掌握了,而且一課時下來,學生不看書就能根據(jù)板書內(nèi)容描述出課文的'內(nèi)容。我想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肯鉆研的老師。只要肯在“鉆”字上下功夫,每一節(jié)課都會是趣味盎然的!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設想
1、設有兩個小標題,層次非常清楚,不必要求學生劃分文章的段落層次,不必逐段講解。
2、教學重點定在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內(nèi)容,對文章前后兩部分內(nèi)容內(nèi)在的聯(lián)系進行深人的理解,體會家庭教育在一個人成長的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3、通過討論我國1年世界杯亞洲預選賽隊員們的.表現(xiàn),激發(fā)學生的愛國心,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過程
一、導人新課(課前播放《生命之杯》樂曲,喧染氣氛,創(chuàng)設情境)
1、播放《羅納爾多》的光盤導人的學習。(創(chuàng)設情境,51起學生的共鳴。)
2、學生交流材料。(貝利的簡介、插圖;學生的偶像球星彩色插圖等。)
3、貝利簡介(展示屏幕,學生自由閱讀。)
二、整體感知。
沸沸揚揚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三、突破問題(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以下問題,全班交流。)
1、當球迷們?yōu)樨惱哌M第一千個球而歡呼時,貝利雖然也為創(chuàng)造了千球記錄而感到愉快,但他卻"為這件事終于過去而高興"。試從課文中找出他高興的理由,并就此談談你的感想。
2、貝利的父親勸貝利不要吸煙,他采取了怎樣的方式?為什么那么有效?
3、從小處就可以看出一個人是怎樣的人。從這兩個片斷中你看出貝利是怎樣的A?
四、拓展延伸
1、從課文中可看出:父母是你們很重要的第一任老師。模仿中央電視臺"實話實說"欄目,請你以"爸爸、媽媽,我想對你說……"為主題,談談你與父母相處時的一些事情。你對他們的教育方法滿意嗎?
2、足球隊雖然三戰(zhàn)三敗,但"失敗是成功之母",請你對足球隊員說一句鼓勵性的語言。(讓同學張貼他們搜集到的足球隊全家福的彩照,以此激起他們的愛國熱情。)
五、實踐練習
寫一個人的傳記,有時需要敘述對這個人產(chǎn)生重大影響的某個或幾個生活片斷,如《第一千個球》就屬于這種情況。試模仿《第一千個球》,用一兩段文字,敘述對自己或他人影響深遠的一兩個生活片斷。
六、附板書設計: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7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2.能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教學過程:
一、出示圖片,激發(fā)興趣。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环,你們想不想看一看呢?(出示圖畫)仔細觀察一下,圖上畫了什么?
師:你們看,水中橋的影子多美呀!你們能給它起個名字嗎?
師:有一個小朋友,他給水中的橋起了個好聽的名字叫“影子橋”,(師板書課題:影子橋。)
二、閉上眼睛,想象畫面。
師在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范讀課文,生閉上眼睛想象畫面,仿佛看到了什么?
三、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師:你們的想象力太豐富了,下面我們打開書,自己讀讀課文,看看課文中是怎樣描述影子橋的?
2.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不認識的字,并多讀幾遍。
3.同桌互相讀課文,互相糾正讀音。
4.學生再次認真讀課文。通過讀文,你知道了什么?
。▽W生積極回答:我知道書中小朋友家門前橋的樣子啦!我知道這座橋有很長時間了。)
四、深入感悟,交流感受。
1.師:同學們自由地讀一讀課文,劃出你最喜歡的句子多讀兩遍,并在小組中讀一讀,說一說你為什么喜歡這些句子?
2.全班交流。教師相機指導理解及朗讀。
。1)聽學生讀到“這橋很老了,是爺爺?shù)臓敔斈菚r候修的這句時,教師啟發(fā):“老”
在這里是什么意思?這句話怎樣讀才能讀出這座橋的古老?師指導朗讀。
(2)聽學生讀到“站在橋上往下看,河水清清,水底有五顏六色的小石子,還有好多好多的小魚游來游去。”一句時,教師指導喜歡這一句的同學一起美美地讀,引導學生注意邊讀邊想象文中的畫面。
。3)學生讀到“風兒吹來,水面好像奶奶的臉,起了好多好多的皺紋”這一句時,啟發(fā)學生:小朋友為什么會想到奶奶的臉?拓展,請同學們想像一下,風兒吹來,水面還好像什么?
。4)當學生讀到“我明白了,石拱橋為什么待在這兒,他是在照自己的影子喲!”一句時,教師相機啟發(fā):大家想一想,石拱橋還可能在干什么呢?
(5)當學生讀到“影子橋上的魚兒你追我逐,多快樂。它們一忽兒躥上橋面,一忽兒又跳進水里。它們是在藏貓貓吧?”師啟發(fā):魚兒怎么會在“橋上”追來逐去呢?
師指導“躥”上橋面的`“躥”換一個詞怎么說?(跳)
引導比較“躥”和“跳”的不同。
指導輕聲讀這段!耙缓鰞骸薄耙缓鰞骸边可以換成什么?
師啟發(fā):大家想一想,魚兒們還可能干什么呢?
。6)當學生讀到“我愛影子橋。我不喜歡別人來這兒釣魚。只要有人來釣魚,我不是向水里拋石子,就是大聲吆喝!边@句時,啟發(fā):什么叫“吆喝”?小朋友為什么會那樣做?
3.師:同學們,你們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嗎?(學生提問題,找人幫助解決。)
五、拓展說話,發(fā)揮想像。
師:同學們,白天的影子橋多美呀!可夜晚的影子橋更美。
讓學生閉上雙眼,老師在輕柔的音樂聲中描述:夜晚,一輪圓盤似的月亮升起來了,月光灑在河面上,河水泛著銀色的光芒,月亮似乎怕影子橋寂寞,也來陪伴她了。周圍安靜極了,只聽見蟋蟀在唱歌,在樹叢中,偶爾有一絲亮光,。∈俏灮鹣x打著燈籠游戲呢?
音樂嘎然而止,啟發(fā)學生描述想象中的美景。
六、讓學生在輕柔的音樂聲中讀文。
語文教案 篇6
一、課前透視。
這篇課文生動的兒童故事。講述了唐代時一個牧童指出著名畫家戴嵩畫中的錯誤,戴嵩虛心接受的故事。贊揚了牧童率直不盲從,實事求實,敢于挑戰(zhàn)權威的品德以及戴嵩敢于面對錯誤,虛心謹慎,勇于接受批評的優(yōu)秀品質(zhì)。故事情節(jié)曲折,人物角色鮮明。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抓住圍觀人的表現(xiàn)與小牧童進行對比,在讀、議、演、評中充分感受人物的品質(zhì)。
故事是學生喜聞樂見的表達形式。是文中涉及的內(nèi)容,與學生有一定的距離,教師可布置學生搜集戴嵩的相關資料,引導學生認識到大畫家與小牧童之間懸殊差別,從而為學文做好鋪墊。另外還應抓住情節(jié)上的曲折變化,組織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引導學生入境悟情,加深對內(nèi)容和人物品質(zhì)的深刻體驗,從而受到文中人物優(yōu)秀品質(zhì)的影響和啟迪。
二、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畫家和牧童的優(yōu)秀品質(zhì)。
3、結合插圖展開想象,懂得要敢于挑戰(zhàn)權威,也要謙虛謹慎。
三、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圖文結合閱讀理解,體會人物的優(yōu)秀品質(zhì)。
四、信息資料。
1、生字卡片和文意插圖、畫家戴嵩。
2、課外搜集大畫家戴嵩的生平介紹、繪畫作品等相關資料。
五、教學時數(shù)。
兩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ㄒ唬┣腥肱e偶。
1、觀察談話:(教師出示插圖)同學們,你們認識畫中的兩個人是誰嗎?他們之間又發(fā)生了什么樣的故事呢?今天我們來閱讀一個新的故事。
板題。
2、激發(fā)體驗:
(1)同學們,你們喜歡畫畫嗎?如果眾人面前你發(fā)現(xiàn)了別人的畫中出現(xiàn)了問題,你會怎樣做呢?如果那個畫畫的人是你,你又如何面對呢?
。2)組織學生交流,創(chuàng)設學文情境,相機引出課題。
(二)對話平臺。
1、自學。
。1)輕讀課文,劃出生字,爭取把字音讀準,把課文讀通讀順。
。2)利用生字卡片,同桌合作識字。
。3)組織全班交流識字成果。指名當小老師領讀、開火車讀、隨機指讀等。重點挖掘學生識字記字的方法。
(4)同桌之間互讀課文,檢查生字掌握及讀文是否通順。
以多形式的活動為載體,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能力為目標,加強學生間的交流與合作,扎實鞏固識字成果,為學文掃清障礙。
(二)寫字。
1、出示我會寫中的抹、擠、拱、批評、決。
2、引導學生從字的部件組成、結構形式上觀察體會,找出字的特點。
3、教師范寫學生確認的.難點字,邊寫邊強調(diào)注意問題。
4、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寫后組織學生互相評價。
突出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任務,突出重點字的書寫指導,有的放矢,扎實有效。
。ㄈ┘氉x。
1、指讀課文,師生評議。重點解決生字正音,長、難句子的閱讀指導,把課文讀通順。
2、細讀,思考:通過讀文,你讀懂了什么?發(fā)現(xiàn)了哪些問題?
3、組織學生交流讀書體會,引導學生從整體上了解把握課文內(nèi)容。
引導學生把課文讀通順,在讀文中思考,發(fā)現(xiàn),了解課文內(nèi)容,體現(xiàn)讀書指導的層次,目的性。在學生的讀書交流中,及時吸收學生學習情況的反饋,以便及時調(diào)整教學活動安排。
。ㄋ模┭凶x。
1、思考:戴嵩你了解嗎?在課文中對于他的畫,大家是怎樣評價的?引導學生從課外資料和文中大家的表現(xiàn)認真體會。找出文中相關的語句讀一讀。
2、圖文對照,激發(fā)想像。除了文中的描寫,其他人會說些什么?相機理解紛紛稱贊。
3、指導感情朗讀課文一、二自然段。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句子,練習感情朗讀,教師相機指導,挖掘學生的讀書體驗。如:你認為怎樣讀才能讓人感覺戴嵩是著名的畫家,說說自己的理由。
4、啟思:正在大家盛贊戴嵩畫作的時候,牧童為什么說戴嵩畫錯了呢?
引導學生多形式的練習感情朗讀,體驗文中的情節(jié)變化和思想感情,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在讀書交流中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第二課時:
。ㄒ唬⿲υ捚脚_。
1、回顧。
。1)指讀字詞,練習聽寫。
。2)指讀課文前兩自然段,再現(xiàn)課文情境。(抓實基礎,把握內(nèi)容,自然過渡。)
。ǘ┢纷x。
1、結合課文5、6自然段指導讀書:聽到牧童的異議,圍觀的人什么反應?結合插圖想象當時的情形:人們又會說什么?戴嵩的表現(xiàn)如何?如果你就是當時的戴嵩,你的感受如何?
2、多形式(練習讀、同桌分角色讀、表演讀等。)有感情朗讀戴嵩和牧童的對話,體會當時的場景和人物的表現(xiàn)和心理。
3、師生合作分角色,共同演讀課文內(nèi)容。
古語有: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采用多形式的讀書方法,引導學生在讀中理解,感悟,與故事內(nèi)容產(chǎn)生共鳴,在讀書感悟的過程中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
。ǘ┩卣。
1、營造情境,教師當記者對扮演不同角色的人進行采訪,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2、組織學生對文中的人物和整個故事進行評論?梢圆扇∥宜徒o( )一句話的形式。
變換讀書理解的形式,活躍課堂氣氛,提升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啟思。
1、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樣的收獲?
2、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提升對課文內(nèi)容及人物品質(zhì)的理解,從而受到啟迪與熏陶。
(四)寫字。
重點指導兄、呆、商、購、價錢:
1、學生認讀生字,引導觀察,交流發(fā)現(xiàn)。
2、教師根據(jù)具體情況重點指導難寫的字。
3、練習書寫,互相評價,優(yōu)秀作業(yè)全班展示。
。ㄎ澹┌榻体\囊。
1、詞語解釋。
(1)紛紛:(許多人或者事物)接二連三地。
。2)和藹:態(tài)度溫和,容易接近。
。3)慚愧:因為自己有缺點、做錯了事或未能盡到責任而感到不安。
。4)指教:請人對自己的工作、作品等提意見。
。5)觀賞:觀看,欣賞。
2、相關鏈接。
。1)戴嵩:唐畫家,擅畫田家、川原之景。師韓晃,筆致精細入微,山澤水牛尤為著名。牛能得野性筋骨之妙,與韓干畫馬并稱韓馬戴牛。
。2)注:《畫家與牧童》就是根據(jù)這篇故事而來的:
戴嵩畫牛①
蜀中有杜處士,好書畫,所寶以百數(shù)。有戴嵩牛一軸,尤所愛,錦囊②玉軸,常以自隨。一日曝書畫,有一牧童見之,拊掌③大笑曰:此畫斗牛也!斗牛力在角,尾搐④入兩股間。今乃掉尾⑤而斗,謬矣!處士笑而然⑥之。
古語有云:耕當問奴,織當問婢⑦。不可改也。
字詞注釋:① 選自《東坡志林》,作者蘇軾。嵩(sōng)。
、 囊(náng):袋子。此處指畫套。
③ 拊(fǔ)掌:拍手。
、 搐(chù):抽縮。
、 掉尾:搖尾巴。
、 然:認為對。
、 婢(b@):女傭人。
詩文翻譯:四川有個杜處士,喜愛書畫,他所珍藏的書畫有幾百種。其中有一幅是戴嵩畫的牛,尤其珍愛。他用錦縫制了畫套,用玉做了畫軸,經(jīng)常隨身帶著。有一天,他攤開了書畫曬太陽,有個牧童看見了戴嵩畫的牛,拍手大笑著說:這張畫是畫的斗牛!斗牛的力氣用在角上,尾巴緊緊地夾在兩腿中間,F(xiàn)在這幅畫上的牛卻是搖著尾巴在斗,錯了!杜處士笑笑,感到他說得很有道理。
古人有句話說:耕種的事應該去問農(nóng)民,織布的事應該去問女傭。這個道理是不會改變的呀!
3、閱讀在線。
小學生的大發(fā)現(xiàn):蜜蜂有發(fā)音器
近日,湖北監(jiān)利縣科技副縣長來到黃歇口鎮(zhèn)中心小學,看望一位名叫聶利的六年級小學生,并向她請教一個問題:蜜蜂到底靠什么發(fā)出嗡嗡聲?
蜜蜂有自己的發(fā)音器官,它不是靠翅膀振動發(fā)聲的。聶利說。
8月中旬,在蘭州市舉行的第18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上,12歲的聶利撰寫的科學論文《蜜蜂并不是靠翅膀振動發(fā)聲》,榮獲大賽優(yōu)秀科技項目銀獎和高士其科普專項獎。
這個結論,是聶利對蜜蜂進行了一年多的觀察和試驗后得出的。
20xx年秋,聶利從《小學自然學習輔導》一書中得知,蜜蜂、蒼蠅、蚊子等昆蟲都是啞巴,它們沒有發(fā)音器官,但卻有會叫的翅膀,這些昆蟲在飛行時不斷高速煽動翅膀,使空氣振動,這樣就產(chǎn)生了嗡嗡的聲音。后來,聶利在《十萬個為什么》中也看到,蜜蜂的嗡嗡聲來自翅膀的振動,每秒達 200次,如果翅膀停止振動,聲音也就停止了。她向老師求證,老師的觀點也同書上一樣。
去年春天,聶利到一個養(yǎng)蜂場去玩,發(fā)現(xiàn)許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翅膀沒有煽動,仍然嗡嗡叫個不停,于是她對教材、科普讀物和老師的講解產(chǎn)生了質(zhì)疑,并開始了對蜜蜂的試驗和研究。她先把蜜蜂的雙翅用膠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發(fā)出聲音。她剪去蜜蜂的雙翅,也能聽到蜜蜂的叫聲。兩種方法交替進行了 42次,每次用去48只蜜蜂,試驗結果表明:蜜蜂不振動翅膀也能發(fā)聲。為了探究蜜蜂的發(fā)音器官,她把蜜蜂粘在木板上,用放大鏡仔細查找,觀察了一個多月,終于在蜜蜂的雙翅根部發(fā)現(xiàn)兩粒比油菜籽還小的黑點,蜜蜂叫時,黑點上下鼓動。她用大頭針捅破小黑點,蜜蜂就不發(fā)聲了。她又找來一些蜜蜂,不損傷雙翅,只刺破小黑點,放在蚊帳里。蜜蜂飛來飛去,再也沒有聲音。這項試驗她反復做了10次,結果都一樣。她將這一發(fā)現(xiàn)寫成論文,認為蜜蜂的發(fā)音器官就是這兩個小黑點。
據(jù)悉,聶利的論文已被大賽組委會收進獲獎作品集,中國教育協(xié)會、小學自然教學專業(yè)委員會會刊也全文發(fā)表了聶利的論文。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要求:
1.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憎恨帝國主義的思想感情。
。玻斫庹n文內(nèi)容,深入體會“別了,我愛的中國,我全心愛著的中國!币痪淙纬霈F(xiàn),分別表述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常斫夂x深刻的句子。
4.學會本課生字;培養(yǎng)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教學重點:
深入體會“別了,我愛的中國,我全心愛著的中國!币痪淙纬霈F(xiàn)時分別表述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保虒W重點。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我這樣不負責任地離開中國,真是一個罪人。
教學準備:
幻燈片。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自學生字。給課文劃分段落,并講讀第一段。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導入新課。
。保瑢W們,從課文題目看,你知道了什么?你還想知道什么?
2.簡介時代背景:這篇課文的作者是一位著名作家,他叫鄭振鐸。文章寫于1927年,距離現(xiàn)在已經(jīng)69年了。當時的中國,正遭受著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國民黨反動派不但不與帝國主義進行斗爭,反而互相勾結,大肆屠殺革命者,我們的祖國處于苦難之中,處于民族存亡的危難時刻。這時的鄭振鐸是一個熱血的愛國青年,就在他離開祖國的時候,寫下了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別了,我愛的中國》。
二、自讀課文,初步感知。
自學課文,要求:1.出聲地讀課文,自學生字,然后再出聲讀一遍課文。2.想一想,剛才老師從題目中提出的問題,自己是否能通過讀書解決。
三、細讀課文,分出段落。
。保伎迹哼@篇課文,作者主要寫了哪三部分內(nèi)容?2.討論明確。板書:離岸告別沿途所見心中所想3.提問:在記敘這些內(nèi)容當中,有一句話反復出現(xiàn)了三次,是哪一句話?請把這句話畫下來。(畫后明確這句話是:“別了,我愛的中國,我全心愛著的中國。”)
小結:“別了,我愛的中國,我全心愛著的中國”這句話共出現(xiàn)了三次,那么,每一次它表達著怎樣的思想感情,讓我們到書中去尋找答案。
四、深入理解,體會重點。
。保伎迹骸拔摇毕氩幌腚x開祖國呢?“我”在文中一句話直接回答了這個問題,請默讀課文,找出來。明確:我不忍離中國而去,更不忍在這個大時代中放棄自己應做的工作而去。
。玻Y合課文說說“大時代”是指怎樣的時代?“我”應做的工作又是什么?
3.講讀第一段。①指名讀第一段,思考:在離岸告別的時候,“我”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我”產(chǎn)生了怎樣的感情?從哪一句描寫中最能看出?②明確:“我”產(chǎn)生了依依惜別之情,從描寫“我”流淚一句話中最能看出。③思考討論:把“我的眼眶潤濕了,我的眼淚已經(jīng)滴在眼鏡面上,鏡面模糊了”一句改成“我流淚了”,好不好?為什么?(打幻燈,將這兩句話寫在幻燈片上,供學生比較、討論。)板書:潤濕滴模糊依依惜別④此時,千言萬語說不出,都傾吐在了“別了,我愛的中國,我全心愛著的中國”這句話中?梢姡ㄟ^這句話作者在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⑤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我”對祖國的依依惜別之情。
。矗偨Y下課。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講讀課文第二、三段,重點體會“別了,我愛的中國,我全心愛著的中國”這句話在第二、三次出現(xiàn)時分別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體會重點。
導言:上節(jié)課通過學習課文的第一段,我們知道,當船離岸的時刻,鄭振鐸——這個熱血的愛國志士對祖國產(chǎn)生了深深的惜別之情,F(xiàn)在,船慢慢地向前駛著,“我”的感情又有什么變化呢?
。保v讀第二段。
、倌x第二段,思考:船慢慢地向前駛著,“我”先看到了什么?又看到了什么?“我”產(chǎn)生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②讓學生討論,并從中體會對帝國主義的憎恨與對祖國河山一草一木的無限留戀之情。板書:一草一木無限留戀
、鄞藭r,文中又一次出現(xiàn)“別了,我愛的中國,我全心愛著的中國”,想想這句話在此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呢?
、茏约河懈星榈乩首x課文的第二——四自然段。同學們,從文中我們不難看出在分別的時刻,“我”是多么不忍離去。〈藭r,船離祖國漸漸地遠了,“我”思緒萬千,“我”感到自己的離去是不負責任的,自己是一個罪人。同學們,你認為“我”是不是不負責任?是不是罪人?為什么?(聯(lián)系第六自然段,理解上述問題:首先抓裝終將”、“暫別”等詞語,以及離國的目的去體會“我”不是罪人。其次,要講清“更好的戰(zhàn)斗的武器”不是指飛機大炮,而是指革命斗爭的理論與經(jīng)驗。)既然“我”不是不負責任的,不是罪人,“我”為什么還這樣說呢?
教師小結:這是一種內(nèi)疚的心情,是對祖國懷有強烈的`責任感與深深熱愛之情的表現(xiàn)。
⑤一想到離國的目的,“我”的感情還只是停留于對祖國的惜別之情上嗎?請聽老師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同學們從中感到“我”對祖國懷有怎樣的感情呢?(教師范讀,然后,再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從中體會情感。
、抻懻摚瑥南M褪难灾畜w會作者對帝國主義的仇恨、盼望建立新中國的感情,以及為了祖國而獻身的戰(zhàn)斗豪情。板書:希望誓言戰(zhàn)斗豪情。
⑦此時,文中再一次出現(xiàn)“別了,我愛的中國,我全心愛著的中國”,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嘀笇в懈星榈乩首x第七——九三個自然段。
二、整體回歸,總結中心。
1.這篇課文三次出現(xiàn)“別了,我愛的中國,我全心愛著的中國”,每次分別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玻牡膹娏沂惆l(fā)了什么思想感情?板書:熱愛祖國
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這篇課文。
。酆喸u]本份教案的教學目標十分明確。通過本課書的教學激發(fā)學生愛憎分明的情感,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上述目標全面、準確,符合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
特別應指出的是:在教學目標中確定了對學生理解能力及朗讀能力的訓練,這正體現(xiàn)了語文教學由以理解內(nèi)容為核心向以語言文字訓練為主線的轉化。教案設計了學生自學的環(huán)節(jié),通過學生的閱讀、思考與討論,使學生由淺入深、由感性到理性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說明了執(zhí)教者注意在設計教學方案時“心中裝著學生”,注意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的能力得到訓練。教學內(nèi)容的設計不是面面俱到,而是突出了重點,即理解“別了,我愛的中國,我全心愛著的中國”這句話的三次出現(xiàn)。教師精心設計了教法,采用讀、議結合的方法。在讀的過程當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讀。
本教案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我這樣不負責任地離開了中國,真是一個罪人”定為教學的難點之一是正確的,并安排了如下的問題由淺入深地理解:你認為“我”是不是不負責任?是不是罪人?為什么?既然“我”不是不負責任的,不是罪人,“我”為什么還這樣說呢?最后教師進行小結。這樣的設計不僅有利于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而且也有利于學生理解能力的提高。從整個教案來看,教師的教學思路清晰,每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意圖明確,聯(lián)系緊密。這是取得教學成功的重要保證。在教案中還可以看到教師重視詞語的比較,這不僅有利于學生對內(nèi)容的理解,而且突出了語文課的特點。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思路,能按照要求篩選相關信息并概括文章要點,提高語言概括力。
2、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引導學生有條理地說明事理。
3、揣摩語言,體會本文語言生動優(yōu)美的特點,增強語言感悟能力。
4、學會在生活中運用物候知識,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進而認識和了解自然的熱情。
教學重、難點:
1、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思路,能按照要求篩選相關信息并概括文章要點,提高語言概括力。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引導學生有條理地說明事理。
2、學習本文準確、生動、典雅的語言,體會本文說明文語言的生動性。
教學方法:合作討論法、點撥法、品味法
課型:講讀課
教學手段:多媒體
課時:1課時
教學設想:
因為前一個單元已經(jīng)進行了說明文的學習,學生對說明文的特點,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已有一定了解。但本單元說明文是事理說明文,事理說明文所遵循的是邏輯順序,因此,在教學本文時應引導理清段落間的邏輯順序。《大自然的語言》一文語言生動形象,是之前沒有接觸過的,所以也要讓學生體會本文的語言特點。全文用一個課時進行教學。先引導學生分析課文,從總體上把握課文的內(nèi)容和結構。再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深入細致的討論和研究,以進一步掌握本文的說明順序和語言特點。
這是一節(jié)說明文閱讀課,采用主問題教學方法,設計了四個主問題:
一、默讀課文,快速準確地篩選出所需要的信息:(提示:在文中圈點勾畫)
1、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學?
2、物候觀測對農(nóng)業(yè)有什么重要意義?
3、決定物候觀測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學有什么意義?
二、理清順序:
1、分析本文的說明順序
2、研讀第6——10段這幾個段落順序能否調(diào)換,為什么?
三、體會語言:
1、文章為什么以“大自然的語言”為題?
2、朗讀1—2自然段,對本文生動的語言細細咀嚼,認真品讀。
四、拓讀運用。教學線索清晰,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
教學過程:
。ㄒ唬┘で閷
出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圖片,教師導入:微風輕撫,燕子呢喃著春的消息;烈日炎炎,盛開的荷花告訴我們夏天已來臨;田野金黃,落葉送來了秋的請柬;大地蒼茫,飄飛的雪花講述著冬天的故事。人有語,物有聲,大自然也會說話。自然界就像一個智者,用他獨特的語言向人類傳遞著季節(jié)變化的種種消息。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16課去聆聽《大自然的語言》吧。
【設計意圖】激情導入,通過優(yōu)美的畫面,優(yōu)美的語言,讓學生的情緒完全融合在這美妙的課堂意境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ǘ┏踝x,整體感知
1、初讀文章,解決生字詞。
2、默讀課文,快速準確地篩選出所需要的信息:(提示:在文中圈點勾畫)
1、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學?
2、物候觀測對農(nóng)業(yè)有什么重要意義?
3、決定物候觀測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學有什么意義?
學生進入自學,在文中勾畫所需信息
【設計意圖】通過自學,勾畫這幾個問題的答案,把握文本內(nèi)容,引導學生搜索、篩選相關信息并提取、概括文章要點,訓練學生概括信息的能力。
。ㄈ┗咏涣髡故境晒
學生自學結束后,進行展示交流。1、3、4小題非常明確,從文中很容易就能找到,直接在班內(nèi)展示即可。2小題對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先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然后班內(nèi)展示,教師視情況進行點撥。
【設計意圖】通過互動交流,使學生更清楚的.掌握文章內(nèi)容,在交流中理清文章思路。
。ㄋ模┰僮x,理清順序
1、分析本文的說明順序
2、研讀第6——10段這幾個段落順序能否調(diào)換,為什么?
這兩個小題都有一定難度,所以我先給學生思考的時間,讓學生深入文本,靜靜思考,然后組內(nèi)互動,最后班內(nèi)展示。
明確:
1、本文的說明順序是邏輯順序
2、6——10段這幾個段落順序不能調(diào)換,因為這幾段是按由主到次的邏輯順序來說明的。
【設計意圖】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理清說明順序,體會文章條理性,讓學生明白,這種條理性不僅表現(xiàn)于文章的整體,也表現(xiàn)在文章的局部,文章的段與段之間都會有不同的邏輯順序。
。ㄎ澹┢纷x,體會語言
1、文章為什么以“大自然的語言”為題?
2、朗讀1—2自然段,對本文生動的語言細細咀嚼,認真品讀。
【設計意圖】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品味本文生動形象的語言,增強學生語言感悟能力。讓學生明白說明文的語言風格有嚴謹質(zhì)樸也有生動形象。
。┩刈x,學會運用
作家郭沫若先生曾有過這樣的疑惑,你能幫他解決一下嗎?
兩個月前,在廣州,看見了玉蘭花開;兩個月后,在北京,又看見了玉蘭花。玉蘭花呀,我說,你走得多慢哪!費了兩個月工夫,你才到了京華。
——郭沫若《玉蘭和紅杏》
【設計意圖】學會在生活中運用物候知識,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進而認識和了解自然的熱情。
結語:同學們,大自然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基礎,它不但絢麗多彩,而且奧妙無窮。我們只有做一個細心人、有心人,才能讀懂它的語言,才會聽懂它的傾訴,才能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ㄆ撸┎贾米鳂I(yè)
以“大自然的語言”為題,以春夏秋冬某一個季節(jié)的特點為內(nèi)容,寫一篇小短文,能適當描述“物候現(xiàn)象”,文體不限,不少于300字。
【設計意圖】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認知力與想象力,訓練學生邏輯思維、組織材料和語言的能力。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經(jīng)典)11-2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09-17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語文優(yōu)秀教案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