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實用15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語文教案1
教學內(nèi)容:
小學語文教材第三冊P85_88
教學目的: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相互稱贊帶來的快樂。
3、借助插圖,了解課文內(nèi)容。
4、學習通對話進描述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課文內(nèi)容,教育學生要學著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
難點:學習課通過對話進行生動描述的方法。
教學具準備:
生字卡片、小黑板、教學掛圖
教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一、 教學目標。
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字,初步感知課文的內(nèi)容。
二、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圖片。
三、教學過程。
。ㄒ唬┙忸}、導入新課。
“稱贊”是什么意思?你平時因為什么受過別人的稱贊?
(二)識字寫字。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畫出本課的生字。
2、借助拼音讀帶有生字的句子。
3、借助圖片和生活經(jīng)驗識字。
借助圖片一、幅圖:感知“刺猬、板凳、椅子、粗糙”的意思,認讀六個生字!扳痹诖题耙辉~中讀輕聲。
借助第三、四幅圖:通過口語交際,感知“瞧、留下“等詞語的意思,認識其中的兩個生字。
4、在朗讀詞中認讀生字。
。1) 清晨,小刺猬去森林里采果子。
(2) 小獾已經(jīng)做成了三個小板凳。板凳做得很粗糙。但是看得出,他做得很認真。
5、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
板、椅、但、傍:都是左右結(jié)構(gòu),板—飯,換偏旁。椅—奇,加偏旁。但—旦,傍—旁,加偏旁記字。
6、寫字指導;“采”是爪字頭。
。ㄈ├首x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
四、板書設(shè)計。
刺 、 猬、板、凳、糙、但、傍、奇、瞧、留
第 二 課 時
一、教學目標。
了解課文內(nèi)容,教育學生要學著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
二、教具準備。
圖片。
三、教學過程。
。ㄒ唬⿵土晫耄豪首x課文,你喜歡小刺猬和小獾嗎?
(二)看第一幅圖: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品讀第二自然段。
。ㄈ┛吹诙、三幅圖:想象一下小刺猬和小獾在說些什么?分角色讀第三、四自然段。
。ㄋ模┛吹谒姆鶊D:從小刺猬和猬的表情和動作中感覺到了什么?(互相欣賞,互相稱贊,心情愉快)
。ㄎ澹┯懈星榈乩首x全文。
1、想想假設(shè)小刺猬一開始不是稱贊小獾,而是取笑他的板凳做得很粗糙,會有什么樣的結(jié)果。
讀了這個故事,說說你有什么感受?(要學會發(fā)現(xiàn)人的優(yōu)點。)
(六)實踐活動。
小組合作學習:互相夸一夸對方面軍優(yōu)點。
四、鞏固與練習。完成課后作業(yè)。熟讀課文。
五、總結(jié)課文。
讓學生把課本中的故事講別人聽。
六、板書設(shè)計。
18稱贊
小刺猬 小獾
互相夸獎
善于發(fā)現(xiàn)別人身上的優(yōu)點
小學語文教案2
【教材簡析】
作者介紹了一位老共產(chǎn)黨員。面對呼嘯而來的洪水,他處事不驚、果斷的進行指揮,將村民們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橋。他把生的希望讓給群眾,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橋梁。
這篇文章情節(jié)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語言簡練生動,極富韻味。在表達上很有特點:1.構(gòu)思新穎別致,設(shè)置懸念,前后照應;2.多用簡短的句、段渲染氣氛;3.大量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增強表現(xiàn)力。
【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已具備一定的朗讀能力,語言感悟的能力。對于本課扣人心弦的故事,學生的閱讀主動性,積極性應該很高,但對共產(chǎn)黨員面對危險時,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精神理解恐怕不夠深入,也不容易聯(lián)想到橋的深刻含義。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課文中出現(xiàn)的生詞。
2、通過對文字的感悟,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人物的精神世界。
3、領(lǐng)悟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
【教學重點】
“抓住文章內(nèi)容,感悟人物品質(zhì)”。
【教學難點】
“理解題目的含義”。
【課前準備】
搜集和了解生活中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我將以檢測學生學過的詞語入手(出示詞語)(課件6),并引導學生用上這些詞來概括這篇課文的主要事情。這樣可培養(yǎng)學生抓住重點詞語概括課文內(nèi)容的能力,對學生進行了語言訓練,同時學生對文章有個整體印象,初步了解老支書是一個怎樣的人。
。ǘ└惺芪r,引生入境。
在學生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后,課堂教學的重點就進入了教學重點的解決上。為了使學生更好的把握人物的精神品質(zhì),我把引生入境作為一個搭建的梯子。入境入的就是當時的那種危境,那種似乎無路可退的死境。在這里,我首先設(shè)置這樣一個問題進入,(課件7)文章講述的這個故事發(fā)生在一個什么樣的情境之下,請找出文中描寫當時自然環(huán)境的句子,畫一畫,讀一讀。在學生自主學習過后,進行討論和體會,讓同學讀相關(guān)的句子,在這里,重點從以下幾個細節(jié)引導學生體會環(huán)境,領(lǐng)悟?qū)懛,從句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作者運用了什么樣的寫作手法,你能不能讀出當時情景的危急。在畫,悟,讀三步之后,我及時讓學生說出形容形勢危急的詞語(并適時板書:洪水勢不可當)這樣對學生進行了一個詞語積累和運用的'綜合練習。
引生入境的第二步:因為學生對洪水比較陌生,通過前面入情入境地品讀、體會,學生已經(jīng)在腦子里初步感受到洪水的可怕與瘋狂,但并不能更深的觸及學生的心靈,因此我適時出示洪水的圖片(課件8、9)同時設(shè)疑:“同學們,假如這場瘋狂的洪水沖進了我們的村莊,沖進了我們自己的家,你該怎么辦?”這樣設(shè)疑,學生能將自己真正融入這場洪水中,為下文理解人們的表現(xiàn)埋下了伏筆。同學們,在這洪水肆虐,萬分危急的時候,人們又是怎樣的表現(xiàn)呢,找出描寫人們表現(xiàn)的句子,交流,體會。然后進行第二個語言文字的訓練,人們的這種種表現(xiàn),可以讓你聯(lián)想到哪些詞語。(適時板書:人們驚慌失措)隨著這兩步教學的遞進開展,此時的學生已經(jīng)隨著那泛濫的洪水,驚慌失措的人們進入了課文為我們鋪展的這幅洪水圖之中了。也為下一步的教學做了有聲有形的準備。
(三)解決重點,體會精神。
這一步與上面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是緊密聯(lián)系的,當我這樣過渡:在這個時刻,在這個洪水發(fā)出死亡的獰笑的時候,人們都慌了,可你看,卻有一位老漢出現(xiàn)在所有人的面前,此時此刻,他表現(xiàn)得怎樣呢?找出相應的句子讀一讀,悟一悟。(出示句子10)教學的重點也自然的轉(zhuǎn)移到了老支書的身上。新課標明確提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緊接著我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讀,學生從“像一座山”感受到了老漢的沉穩(wěn)、冷靜,從“黨員排在后邊”感受到老漢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然后我引導學生走進文本,猜測老漢的內(nèi)心想法,學生會深刻體會到在生死關(guān)頭老漢心里時刻裝著群眾,在危急關(guān)頭老漢為群眾的安危而擔憂,在緊要關(guān)頭老漢用沙啞的聲音發(fā)出了一道鏗鏘有力的命令,引導學生從三個感嘆號來體會,學生紛紛入境地朗讀,他們不是用聲音,而是在心來體驗呀!
在洪水面前,老漢作為一名黨員,一名黨支部書記,他像一座山,巍峨屹立,巋然不動。這位忠于職守、舍己為人的老漢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洪水無情,但人間有愛,這樣的老漢怎能不受人擁戴呢?可是當情況越來越危急,洪水已經(jīng)漫到人們腰際的時候,又出現(xiàn)了一位小伙子,誰知道他和老漢什么關(guān)系?他們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激情的話語能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教師、文本、學生已經(jīng)融入在了一起,這時話鋒一轉(zhuǎn),將學生帶入故事的**。接著我將配樂朗讀老漢與小伙子對話的一個片段,將文中的“老漢”與“小伙子”改換成“父親”與“兒子”這樣更能讓學生如臨其境。(出示片斷11)
。ǜ赣H突然沖上前,從隊伍里揪出兒子,吼道:“你還算是個黨員嗎?排到后面去!”父親兇得像只豹子。
兒子瞪了父親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橋開始發(fā)抖,開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父親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兒子。
兒子推了父親一把,說:“你先走。”
父親吼道:“少廢話,快走。”他用力把兒子推上木橋。
突然,那木橋轟地一聲塌了。兒子被洪水吞沒了。
父親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間,一個浪頭也吞沒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我在讀的過程中讓學生想象揣測父親與兒子的內(nèi)心獨白,(出示12)想一想,老漢與兒子的內(nèi)心獨白。
①父親從隊伍里揪出兒子,心想,兒子啊,
、趦鹤拥闪烁赣H一眼,心想,父親啊,
、蹆鹤油屏烁赣H一把,心想,父親啊,
、芨赣H推了兒子一把,心想,兒子啊,)
然后學生暢所欲言,真正領(lǐng)悟父親“揪”和“推”與小伙子“瞪”和“推”的矛盾動作后的心理世界,更是對人物精神世界的又一次感受。
。ㄋ模┲鼗仡}目,解決難點。
教學進行到這里,已經(jīng)基本完成了教學任務,此時教學難點的解決已經(jīng)水到渠成。指課題,文中的那座橋已經(jīng)垮掉了,可是我們心中的橋已經(jīng)搭建起來了,這座橋是誰?他是一座什么橋?請用一句話把老漢和橋聯(lián)系起來說一說。(教師適時板書:血肉之軀永不坍塌)在學生深入學文,研讀分析的過程中,學生已感悟了老漢的高大形象,這時對“橋”的含義的理解就會迎刃而解,即突破了教學難點。
。ㄎ澹╊I(lǐng)悟?qū)懛,體會效果。
這篇課文在表達上很有特色,我引導學生瀏覽課文,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學生交流后,(出示13)表達方法:1、構(gòu)思新穎別致,設(shè)置懸念,前后照應。2、多用簡短的句、段來渲染緊張的氣氛。3、大量運用比喻、擬人,對比等修辭方法,增強表現(xiàn)力。4、通過自然環(huán)境描寫的烘托來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通過刻畫人物表情、動作、語言等塑造人物形象。
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閱讀教學上教給學生文章的表達方法,學生會在今后的寫作中加以運用,不斷提高寫作水平。
。┱n后練筆,延續(xù)情感。
同學們,老漢犧牲后,村民們會怎樣做?怎樣說?想象當時的一個場景,以不同的身份寫個片斷。參考題目:
爺爺,我們想您!
老支書,慢走!
揮淚送別老支書
洪水退后……
語文教學重在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課后進行小練筆,為學生提供了寫作的機會,搭建了傾訴情感的平臺。
【教學結(jié)束】
小學語文教案3
活動目標:
1、能有興趣地觀察下雨的情景,知道夏天會下雷雨。
2、充分體驗聽雨、看雨、玩雨的樂趣。
活動準備:PPT課件圖譜“x”“x”“X”小花、小窗、小門圖片活動過程:一:開始部分打招呼二:基本部分
1、讓幼兒觀察大屏幕,看到了什么?幼兒:下雨了師:聽到了什么?幼兒:下雨的聲音
2、繼續(xù)欣賞,讓幼兒聽一聽下雨天鼴鼠發(fā)生了哪些故事?附故事:
雨天的聲音
晚上,小鼴鼠正想睡覺呢,可是,它聽到大門外有聲音。它就走出門,打開門一看,誰也沒有,不過,它看見“夏雨”了,那是夏天的雨。小鼴鼠就關(guān)上門,回到屋里想睡覺?墒,外面還是有聲音,小鼴鼠知道,那是朋友們在雨天里發(fā)出的聲音,可是,到底是誰呢?
小鼴鼠豎起耳朵仔細聽,小鼴鼠聽到:“沙沙沙,小草,是你嗎?”小鼴鼠有豎起耳朵仔細聽:“叮叮叮,小窗,是你嗎?”小鼴鼠豎起耳朵仔細聽:“咚咚咚,小門,是你嗎?”
3、提問:雨天里,小鼴鼠的哪些朋友發(fā)出了聲音?幼兒:小門、小草、小窗戶(老師把圖片粘貼到黑板上)
師:還記得鼴鼠朋友小草、小門、小窗,發(fā)出的什么聲音嗎?(把“沙沙沙”“叮叮叮”“咚咚咚”粘貼到相應的圖片上)幼兒:小草發(fā)出的是“沙沙沙”的聲音
小門發(fā)出的是“咚咚咚”的聲音
小窗發(fā)出的是“叮叮!钡穆曇魩煟核鼈儼l(fā)出聲音的時候發(fā)了幾下?幼兒:3下
師:仔細聽一聽這3下聲音中,哪一下聲音是最長的`?(老師示范)幼兒:第三聲是最長的三:
1、展示圖譜
(1)出示“x”“x” “X”
師:用這三個“x”來表示小草“沙沙沙”的聲音,哪一下是大“X”發(fā)出的聲音?
幼兒:第三下,最長的聲音
(2)”X”“x”“x”讓幼兒看一看怎么發(fā)聲音?
幼兒:小草:沙——沙沙
小窗:!6
小門:咚——咚咚
(3)“XX x”讓幼兒觀察有什么不一樣?
幼兒:三個“x”是一樣的,但是多了一條橫線,代表快的意思。師:讓幼兒用手打打節(jié)奏(啪啪——啪)
(4)“x XX”讓幼兒看看有什么不一樣?讓幼兒用手打打節(jié)奏?幼兒:啪——啪啪
2、這些都是鼴鼠朋友聲音打出的節(jié)奏,你還知道和它們不一樣的節(jié)奏嗎?
師:誰還能打出不一樣的節(jié)奏?幼兒:“x x” “XX XX” “XXXX x”四:讓幼兒觀察大屏幕,提問:
(1)師:看到了什么?
幼兒:高樓、路燈、小橋、樹、椅子、垃圾桶、草地、小路
師:我們看到的這些東西在雨天里會發(fā)出聲音嗎?幼兒:會
小草——滴答滴答
小木橋——咚咚咚
路燈——當當當
(2)我們就像鼴鼠一樣的來問問它們,是不是它們發(fā)出的聲音?(老師出示幾個不同的圖譜,讓幼兒根據(jù)圖譜的節(jié)奏回答)
幼兒:滴答滴答,小花,是你嗎?
咚咚咚,小橋,是你嗎?
咚咚咚咚,小椅子,是你嗎? (3)出示更多的圖片五:繼續(xù)故事(1)小鼴鼠就這樣聽著雨天里的聲音“呼呼呼……”的睡著了。
師:看了那么多雨天的聲音,聽了那么多雨天的聲音,想了那么多雨天的聲音,你們是不是像小鼴鼠一樣想睡著呢?
(2)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
小女孩在雨天里玩水
師:她的樣子和我們有什么不一樣?
幼兒:小女孩穿著雨鞋、雨衣、戴著雨帽六:活動結(jié)束
小學語文教案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背誦課文第2~4自然段。
2、學會本課生字,綠線中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用課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意思。
4、理解課文內(nèi)容,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敦煌藝術(shù)寶庫”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1、品讀理解課文第二段并背誦。
2、學習圍繞中心句把內(nèi)容寫具體的方法。
教學難點
學習圍繞中心句把內(nèi)容寫具體的方法。
教法學法
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chǔ),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揭示課題
同學們,在我國的西北部有一顆璀璨的明珠,那就是敦煌莫高窟,也叫“千佛洞”。相傳前秦建元二年僧樂尊開始鑿窟造像,經(jīng)歷隋唐以至元代,均有修建,是舉世聞名的藝術(shù)寶庫。
你們想親眼看一看嗎?(學生看課文錄象,配有解說)
這些景物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學生各抒己見,自由回答。)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莫高窟》這篇課文(板書課題),跟隨作者一起去欣賞這座石窟燦爛輝煌的藝術(shù)文化。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提出自讀要求:
。1)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字音,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借助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
(3)邊讀邊想:課文描寫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2、檢查自學效果:
。1)分自然段讀課文,相機正音。
。2)提問:課文描寫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3、描紅
4、臨帖(在練習本上寫)
5、展示評價
第 二 課 時
一、回顧導入
1、通過上一節(jié)的'學習,莫高窟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每一個去過莫高窟的人,都會發(fā)出這樣的贊嘆——課件出示第5自然段,齊讀。
3、莫高窟為什么被稱為“舉世聞名的藝術(shù)寶庫”呢?今天,我們再一次走進課文《莫高窟》。
二、精讀細品,領(lǐng)略風采。
。ㄒ唬、品味“彩塑”
1、先跟隨作者的腳步去欣賞精妙絕倫的彩塑。讓我們走進課文的第2自然段,感受彩塑的惟妙惟肖。
2、你在莫高窟看到了哪些彩塑?(菩薩、天王、力士、臥佛)
。1)菩薩的神態(tài)是怎樣的?(指名讀。評價,相機指導美讀。師引讀)這些彩塑有的——“慈眉善目”,有的——“威風凜凜”,有的——“強壯勇猛”,樣子各不相同,這就叫——“個性鮮明,神態(tài)各異”。
(2)為了突出彩塑個性鮮明,神態(tài)各異的特點,作者先寫彩塑的全貌后又重點寫了臥佛,誰來讀課文中臥佛的描寫?(評價,指導朗讀。)
3、莫高窟只有這幾尊彩塑嗎?指名說。
4、看到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無不嘖嘖贊嘆。如果你就是游客,站在這些彩塑面前,你會怎樣嘖嘖稱贊?你們覺得在人們僅僅是稱贊這些彩塑嗎?(引導學生感受勞動人民的智慧)
5、感受著我們前人高超的彩塑藝術(shù),我想在坐的每個人都會升騰出自豪感,讓我們帶著感情讀讀這一段話。配樂朗讀第2自然段。
。ǘ⒒匚丁氨诋嫛
過渡:莫高窟除了有兩千多尊精妙絕倫的彩塑,還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
1、課文的哪些地方讓我們體會到壁畫的“宏偉瑰麗”呢?請大家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畫出相關(guān)語句。(板書:壁畫)
2、交流、指導朗讀。
(1)同學們,敦煌的壁畫記錄了一千多年中國社會的變遷。如果把這些壁畫連起來辦一個1米寬的畫展,這個畫展就有60多里那么長。面積之大,實屬罕見。你能將壁畫的內(nèi)容豐富多彩讀出來嗎?請你讀。
同學們,看到這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你想到了什么?請你讀。
同學們,看著這么精美的壁畫,你感受到了什么?大家一起意味深長地讀。
(2)豐富多彩的壁畫內(nèi)容中飛天是最有引人注目的,你了解飛天嗎?讓我們一起去瞧瞧這神奇瑰麗的飛天吧。
欣賞完了飛天壁畫,你覺得這些飛天怎么樣?
讓我們走進文字再次領(lǐng)略他的風采。出示描寫飛天的文字,引導學生朗讀
小學語文教案5
教學目標:
1、能改正常見的錯別字。
2、學會區(qū)別形近字,并組詞;能從一組句子中找出一對近義詞;能按要求給詞語分類。
3、能照樣子把句子寫完整;初步學會修改句子中用得不適當?shù)脑~語。
4、初步學會按指定的要求默讀短文,做練習。
課時安排:2課時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改正常見的錯別字。
2、學會區(qū)別形近字,并組詞;能從一組句子中找出一對近義詞;能按要求給詞語分類。
3、能照樣子把句子寫完整。
教學過程:
一、第1題。
1、口頭修改。
2、書面修改,然后說說平時哪些字容易寫錯,該怎么辦。
二、第2題。
生練習,然后讓學生探討每一組字的特點,體會偏旁與意思之間的關(guān)系。
三、第3題。
明確題意,練習。
四、第4題。
1、讀題目,明確要求。
2、分類練習,說說為什么這樣分,從中明白概念。
3、把詞語分3類寫下來。
4、說說起他的農(nóng)具、農(nóng)活和農(nóng)作物名稱。
五、第5題。
1、啟發(fā)學生讀題目和例句,明確要求。
2、鼓勵學生口頭說一說,應該怎樣把句子補充完整。提倡拓展思維,尋求不同的答案。
3、各自書面填寫。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修改句子中用得不適當?shù)脑~語。
2、初步學會按指定的要求默讀短文,做練習。
教學過程:
一、第6題。
1、讓學生邊讀句子,邊劃出句子中用的不合適的.詞語。
2、讓學生說說如何修改,可讓程度好的學生講講修改的理由。
3、書面練習。
二、第7體。
1、將次序混亂的6個詞語,按事情發(fā)展的先后順序重新排列,可請學生讀一讀這些詞語,劃出其中兩個和心情有關(guān)的詞語,再想一想其余4個詞語順序該怎樣排列。
2、從短文中找出有“果然”的句子讀一讀,想想“果然”一般用在什么情況下,然后要求獨立寫一句話。
小學語文教案6
教學目的:
1、認識18個生字,學會其中13個;正確讀寫“任憑、無憂無慮、閉息凝視、溫柔可親、豐富多腔、變化多端、枝折花落、生氣勃勃”等詞語。
2、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
教學重難點:
掌握課文生字新詞,初步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出示課題:貓(齊讀) 板書:貓
導語 : 誰養(yǎng)過貓?能用一句話說說你對貓的整體感覺嗎?(學生發(fā)言)同學們,老舍先生也很愛貓,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的課文——《貓》,就體現(xiàn)了他對貓的喜愛之情。
。ǘ⿲W習新知
1、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要求: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一類生字要求會寫),理解字義。
。1)學生自己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2)課堂反饋自學情況。
、僦该x生字:媒體演示13個生字。
、谡簦罕 p@
③辨析多音字:和
運用媒體解決:
A.出示“和”字,讓學生讀出它的字音,同時點擊畫面出示相應的拼音;
B.讓學生用“和”字的不同讀音組詞。
、芊治鲎中谓Y(jié)構(gòu),記憶生字。
、堇斫庠~語:(可用法、知字義解詞義的方法)
任憑:不論,無論。
無憂無慮:沒有憂愁和擔心。
閉息凝視:有意識地暫時抑制呼吸,聚精會神地看。
生氣勃勃:形容富有朝氣,充滿活力。
2、默讀課文,了解主要內(nèi)容。
。1)初步感知課文。
思考:老舍先生筆下的貓留給你怎樣的印象?
讀完課文,先標序號,再用一句話說一說老舍先生筆下的貓留給你的'印象。(只要與課文內(nèi)容有關(guān)均可。)
板書: 古怪 淘氣 可愛
。2)再讀課文,梳理文章脈絡(luò)。
思考:課文中哪幾自然段寫了貓的性格古怪,哪兒又寫了貓的淘氣?并分別用曲線畫出概括介紹的句子。
1——3自然段:貓的性格古怪。(成年的貓)
4自然段:滿月的小貓?zhí)詺饪蓯邸?/p>
思考:成年的貓和滿月的小貓既有不同的特點,又有相同之處,請你從概括介紹的句子中找找答案。
兩句話分別是:“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薄靶∝垵M月的時候更可愛,腿腳還不穩(wěn),可是已經(jīng)學會淘氣!睆膬删湓捴,我們可以分別知道成年的貓性格古怪,滿月的小貓?zhí)詺獾牟煌攸c,從“更可愛”的“更”字,可以想到作者認為成年貓和滿月的小貓的共同之處是它們都可愛。(教師根據(jù)學生發(fā)言修改板書)
板書:
小結(jié):老舍先生用風趣親切,通俗曉暢的語言,表現(xiàn)了貓的性情,字里行間流露著對貓的喜愛之情。下節(jié)課我們再深入學習。
3、布置作業(yè)
。1)抄寫生字新詞。
。2)熟讀課文。
小學語文教案7
教學目的:
1.運用“一邊讀,一邊想”的方法,理解課文內(nèi)容。初步了解太陽的特點,太陽和人類的關(guān)系,激發(fā)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
2.學習本課生字生詞。
3.朗讀課文。背誦最后一個自然段。
4、培養(yǎng)學生收集處理資料以及自己學習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教學重點
運用“一邊讀,一邊想”的方法,讀懂課文,了解太陽與人類的密切關(guān)系。
教學難點
對太陽的有關(guān)知識的科學道理的了解
教具準備
計算機、錄像
課時分配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正確朗讀課文。理解“繁殖”的意思;“蒸汽”與“蒸氣”的區(qū)別。
2、初步了解太陽的特點,太陽和人類的關(guān)系,激發(fā)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
3.學習本課生字生詞。
提出問題自學課文,尋找答案。
歸納每節(jié)主要意思,板書,理清課文層次。分段,說出段意。
一.出示課件,創(chuàng)設(shè)情景。
同學們,在廣袤的宇宙中,我們居住的地球只是一個小小的星球,它與恒星太陽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
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有關(guān)太陽的知識。(板書課題)。
要研究一個事物,首先要提出問題。(板書:“?”)現(xiàn)在你們面對太陽,想知道什么呢?
。▽W生提問。估計學生對太陽的大小、遠近、溫度等均會提出問題。)教師鼓勵學生,給問題分類。
你們提的問題怎樣去尋找答案呢?
一是從課文《太陽》中找,二是課外自己去閱讀有關(guān)資料進一步了解,三是有的現(xiàn)在我們?nèi)祟愡沒有得出結(jié)論,要靠你們?nèi)パ芯浚グl(fā)現(xiàn),去解答。
二、自學課文,尋找答案。
1、欣賞課文。
2、自學課文。
3、交流收獲。(歸納每節(jié)主要意思,板書,理清課文層次。分段,說出段意。)
三、匯報預習成果。
1、正音:
2、生字:
3、生詞:“繁殖”的意思;“蒸汽”與“蒸氣”的區(qū)別。(課件)
4、質(zhì)疑。
。▽W生收集的課外資料很多,可以進行一次小小的展覽。)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運用“一邊讀,一邊想”的方法,理解課文內(nèi)容。
2初步了解太陽的特點,太陽和人類的關(guān)系,激發(fā)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太陽》一課。大家打開書,誰能說說本課的分段情況。學生回答,教師板書:介紹遠大熱關(guān)系
二、交代目的:本節(jié)課,我們主要研究這兩個問題,學習相關(guān)的知識,并解決上節(jié)課同學們提出的問題。
三、學習第一段
1、太陽有多遠?多大?多熱呢?大家快速讀一讀課文的第一段,從中找到答案。
、派x,找答案。⑵教師板書:一億五千萬公里遠、一百三十萬個地球、六千度(三千倍)
2、課文怎樣介紹這三方面內(nèi)容的呢?結(jié)合一個句子來學習。
3、出示1句:一人填空,大家判斷,對了齊讀。出示改句,對比談不同,(研究為什么用數(shù)字就顯得準確明了?)
板書說明方法。小結(jié):列數(shù)字是一種說明方法,使用這種方法會使說明的問題準確,更有說服力。朗讀第一句,能不能讀出“太陽離我們可真遠啊”這個意思。個人,指名讀,齊讀。
4、從作者介紹太陽的這一段中,作者還用了哪些方法呢?我們還能發(fā)現(xiàn)什么呢?同學們一邊讀一邊仔細地想,看誰的新發(fā)現(xiàn)最多。
5、交流思考成果。(見右側(cè))軟件配合。出示后兩句。
6、小結(jié):作者以傳說引起話題接下來又用了數(shù)字、比較、比喻、等說明方法介紹太陽的特點,清楚明了,給我們留下很深的印象。學習第一段,大家把讀書思考結(jié)合起來,一邊讀一邊想,并善于總結(jié)這是非常好的讀書習慣,大家要發(fā)揚。
7、朗讀第一段。
四、學習第二段
太陽與人類的關(guān)系怎樣密切呢?下面同學們以學習小組為單位研學習第二段。你們可以先研究太陽和人類哪些方面有關(guān)系,再想有著怎樣密切的關(guān)系?你們可以畫,可以批書。做得好的到黑板來寫。
2、討論,找快的到黑板板書。(1——2人)
3、研究板書是否合理。補充,歸并、精練,理順。
4、研究太陽究竟與人類關(guān)系怎樣的密切呢?對照板書講一講。(生存需要、生活條件、直接關(guān)系)(準:質(zhì)疑
5、看軟件。軟件中有一些人類與太陽關(guān)系的科學道理的介紹,想看哪一個?哪位同學愿意給大家講解。
6、小結(jié):這一段列舉了這么多內(nèi)容,是有順序的介紹。通過交流知道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與太陽的'關(guān)系太緊密了。
7、朗讀。
第三教時:
教學目的:
1、朗讀課文。背誦最后一個自然段。
2、培養(yǎng)學生收集處理資料以及自己學習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教學過程:
7、出示最后一節(jié)。⑴自讀,有無疑問。⑵選擇你最拿手的方法練習背誦
小結(jié):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我們要保護環(huán)境。作者這句話寫的多么嚴謹!
五、總結(jié):課文內(nèi)容我們基本理解完了。關(guān)于這篇課文誰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準)質(zhì)疑,解疑。
這篇課文向我們介紹了一些關(guān)于太陽的最基本的知識。隨著科學技術(shù)的發(fā)展,人類又發(fā)現(xiàn)了太陽的許多奧秘。老師收集了一些圖片,同學們?nèi)绻薪o大家介紹的可以舉手。
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是借助發(fā)明的天文望遠鏡歷來實現(xiàn)的。后來有了航天飛機和人造衛(wèi)星。通過他們拍攝到了浩瀚宇宙的許多圖片。
這是銀河系。這是銀河系內(nèi)的太陽系,九大行星正圍繞著太陽運動。地球。太陽。太陽上的黑子。太陽能是一種可供利用的新型能源,可以用來一……總之,太陽有著無窮的魅力,它他正等者我們?nèi)ミM一步探索。
誰還有要跟大家介紹的知識?
如果你是一位科學家,你想把這些知識介紹給孩子們嗎?其他同學對修改這篇課文有什么意見?憧憬。
六、關(guān)于地球,關(guān)于太陽,關(guān)于宇宙,有許多奧秘正等待我們?nèi)パ芯俊?/p>
我國古時候有后羿射日的傳說,這個傳說表現(xiàn)了人類征服自然的堅強決心和造福人類的崇高思想。
希望同學們能刻苦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將來有一天你們都能成為征服自然,征服宇宙、造福人類的新時期的后羿!
七、作業(yè)
把你了解到的有關(guān)太陽的知識,可以是課文和課外的或是自己對未來的大膽想法編一期小報,或?qū)懸黄苹梦恼,或畫一幅畫,或制作一件模型。我們一起開個學科學交流會。
板書:
10太陽
遠一億五千萬公里
大一百三十萬個地球(數(shù)字、比較)
熱六千度(三千倍)
植物動物礦物
關(guān)系云雨雪風沒有……就沒有
預防治療疾病
全文用數(shù)字的方法運用較多,可以讓學生仿寫一個片斷。
小學語文教案8
【自學指導】
。.感受詞中所描繪的潁州西湖的自然之美,領(lǐng)略其暮春時節(jié)靜謐清疏的風姿。
。.了解這首詞結(jié)構(gòu)上的特點,及其作用:使清空幽寂的春天景象表現(xiàn)得優(yōu)美可愛。
。.理解詩歌蘊涵的作者的感情之美,感悟作者對大自然和現(xiàn)實人生的無限熱愛和眷戀。
【課文提示】
1.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謚文忠。
。.歐陽修是宋初著名作家,北宋古文運動領(lǐng)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歐陽修的愛情詞與晏殊并稱為“歐晏”;抒懷詞突破詞的傳統(tǒng)題材和表現(xiàn)手法,為蘇軾豪放詞開先路。
。.《采桑子》詞牌名,取自唐教坊曲《楊下采!罚挥址Q《丑奴兒》《伴登臨》《羅敷媚》《忍淚吟》《羅敷艷歌》等。前、后片各四句,共44字;前、后片均于第2、3、4句押平韻。
【正音正字】寫出下列漢字的拼音,記住每個字的書寫要點:
籍jí濛méng笙shēng櫳lóng
【朗讀課文】
【課文簡析】
這首詞是作者西湖組詞《采桑子》十首中的第四首。
群芳過后西湖好:
狼籍殘紅,飛絮濛濛,垂柳闌干盡日風。
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
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
上片寫景物。主要描寫鮮花凋謝后西湖的恬靜清幽之美,這是寫色。首句是全詞的綱領(lǐng),由此引出“群芳過后”的西湖景象、春風物態(tài)。這幾句,通過落花、飛絮、垂柳等意象,描摹出一幅清疏淡遠的暮春圖景。
下片寫人事。先寫郊外景!绑细枭⒈M”,虛寫過去湖上游樂的盛況;“游人去,始覺春空”,點明上面三句描寫的景象所產(chǎn)生的`感覺,道出了作者復雜微妙的心境!笆加X”是頓悟之辭,這兩句是寫繁華喧鬧消失后清醒過來的感覺,喧鬧消失,既覺有所失的空虛,又覺獲得寧靜的暢適。首句說的“好”就是從這后一種感覺產(chǎn)生,只有基于這種心理感覺才能理解“狼籍殘紅”是“好”。最后兩句,再寫室內(nèi)景,以人物動態(tài)描寫與自然景物映襯相結(jié)合,表達出作者恬適淡泊的胸襟。從句式上看,這是倒裝,本是開簾待燕,“雙燕歸來”才“垂下簾櫳”。結(jié)句“雙燕歸來細雨中”,意蘊含蓄委婉,以雨中襯托清寂氣氛,又以雙燕歸來制造輕靈、歡娛的意境!半p燕歸來”與前面“游人去”互為映對。
這首詞上片寫自然,下片詠人事。作者寫西湖美景,動靜交錯,以動顯靜,意脈貫連,層次井然,顯示出不凡的藝術(shù)功力,字里行間婉曲地顯露出作者的曠達胸懷和恬淡心境。群芳凋零,殘紅狼籍,常人對此,覺得索然無味,而作者不但不傷感,反而有安寧靜謐的美趣。這種別具一格的審美感受,正是此詞的獨到之處。
【朗讀課文】
【思維訓練】(根據(jù)自己情況,至少選做六題)
。.解釋下列劃線詞語。
、倮羌畾埣t()()
、陲w絮濛濛()
③垂柳闌干盡日風()
、艽瓜潞煓桑ǎ
2.詞以“好”字提領(lǐng)全篇,表達了作者什么感受?
3.“群芳過后”的意思是什么?表現(xiàn)“群芳過后”時節(jié)的詞語有哪些?
。.“西湖好”具體表現(xiàn)在哪里?(不要用詞中的原句回答)
5.“始覺春空”中的“春空”指什么?
。.怎樣理解“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描寫的景象?
7.從整首詞看,哪一句是本詞的綱領(lǐng)?
8.最后一句寫出了什么心情?以此結(jié)尾,有什么作用?
。.作者晚年退職閑居時寫的這首詞,上片刻畫了,渲染了;下片描寫了,抒發(fā)了。
10.作者從贊美的角度寫殘春,角度新穎。整首詞表達了作者,而且體現(xiàn)了。
【朗讀課文】
【課外作業(yè)】
。.完成“學習建議”。
。.通過圖書館、因特網(wǎng),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
。.預習《蘇軾詞三首》。
小學語文教案9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初步認識本課9個生字,會寫課文的8個字,字書寫美觀;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朗讀,體會詩歌的語言美,培養(yǎng)學生想象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yǎng)學生形成關(guān)愛他人、關(guān)愛環(huán)境的愿望。
二、教學重難點:
能夠有感情的朗讀詩歌,通過朗讀啟發(fā)學生形成愛他人、關(guān)愛環(huán)境。
三、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發(fā)興趣。
1. 同學們喜歡聽故事嗎?老師這里有一個神筆馬良的故事,你們想看一看嗎?
(播放課件《神筆馬良》)
2.看完動畫片,你想說什么?有什么想法?假如你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你想用它畫什么?
3.導入:有一個小女孩,她和你一樣,非常渴望擁有這樣一枝神筆,幫助她實現(xiàn)美好的愿望。于是,她寫下了這首小詩,今天咱們一起來學習23課,《假如》
(板書課題,學生書空,齊讀課題)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課前,老師已布置讓同學們提前和咱們的生字朋友見面了,能叫出他們的名字嗎?可不要說大話,老師檢查一下好不好?有沒有信心?
1.播放課件6個詞語(縮著身子,遙遠,健康,尋食,哭泣,操場)
齊讀詞語,小老師領(lǐng)讀(讀錯了不要跟著讀),指名讀。
2.詞語會讀了,現(xiàn)在,生字的好朋友回家了,只剩他自己了,你還有信心讀會嗎?播放課件生字(良,縮,遙,尋,食,泣,健,康,操)
看看誰最勇敢?帶拼音讀,齊讀。然后去掉帽子指名讀,其他同學想不想讀?后開火車讀。
(其中,重點字良,縮,遙,尋可組詞說話的形式來加深理解。)
3.交流識字方法,同學們真的是很用功啊!自己就把生字記會了,那你肯定有很多記住生字的好方法吧?說出來讓同學們也向你學習學習。你是用什么方法來記住哪個字的?
(預設(shè):加一加,減一減,換偏旁,猜謎語,編順口溜等等)
4.同學們真能干,生字朋友都認識了,如果他們回到了詩歌中,你還認識嗎?接下來,請同學們大聲朗讀課文,思考一個問題,詩歌中的小女孩都用馬良的這枝神筆畫了些什么?用橫線標出,聽明白了嗎?(學生自由讀課文)
(三) 品讀領(lǐng)悟,合作交流。
文中的小女孩想用馬良的神筆畫些什么呢?
指名說,師板書(小樹,太陽,小鳥,谷粒,西西,好腿)
為什么要畫這些呢?小組討論這三個問題。(播放課件:三個問題)
(組內(nèi)討論)
1、 學習第一小節(jié)
過渡:同學們剛才討論的非常激烈,老師相信你們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答案,咱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第一個問題的答案在哪一小節(jié)?
(1)為什么要給小樹畫一個紅紅的太陽呢?指名說。
為什么小樹在冬天就不能快活地成長?(寒冷的北風,怕冷)
從哪里可以看出來她很冷?(縮著身子,輕輕嘆息)
她嘆息什么?好像在說……
(2)創(chuàng)設(shè)情境
同學們,今天早上在上學的路上,你冷嗎?為什么?如果你沒穿棉襖,會有怎樣的動作?
(師生同做縮著頭,雙手抱緊身體,渾身哆嗦,皺著眉頭,體會"寒冷的北風”,“縮著身子,輕輕嘆息,”練讀這三個詞語。即課件上紅色的詞組)
多么令人心痛的一幕啊!同學們假如你就是那寒風中凍得瑟瑟發(fā)抖的小樹,老師采訪采訪你們。小樹小樹,你為什么縮著身子?小樹小樹,你為什么輕輕嘆息?小樹小樹,你現(xiàn)在最需要什么?(隨機提問)
忽然間,寒冷的北風停止呼嘯,一輪紅紅的太陽慢慢升起,溫暖的陽光灑在你們身上。小樹們,你們現(xiàn)在有怎樣的感覺?
看到小樹不再害怕寒冷和冬天,快活地成長,小女孩的心里真(開心),我們的心里真(開心)讓我們和小女孩一起快樂的讀一讀這一小節(jié)吧!
師范讀,練讀(注意紅色的詞語),指名讀(讀出這個愿望的迫切性)。
2、學習第二小節(jié)
同學們第一小節(jié)讀的這么好,老師相信你們也一定能把第二小節(jié)讀好的。和同桌一起,你讀給我聽,我讀給你聽,好不好?
(1)第二個問題,為什么要給小鳥會許多好吃的谷粒呢?它在等誰呢?這時候的小鳥只能呆在家里干什么?
引導讀課文,假如你是那只小鳥,你會想什么?體會小鳥的心情讀。
引導讀紅色詞語“苦苦等待,餓的哭泣”,她在等待什么?
你怎樣理解“遙遠”?你能用遙遠說一句話嗎?鳥媽媽可能都飛到哪些地方?
是呀,那么遙遠!小鳥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餓的哭泣,此刻,小鳥最需要什么?
當善良的小女孩用馬良的神筆給小鳥畫上好吃的谷粒時,小鳥會怎樣?
(2) 怎樣才能把這一小節(jié)讀好?指名說一說。
(3)練讀,指名讀,齊讀,配樂讀。
3、學習第三小節(jié)
(1)小女孩除了對小樹,小鳥的關(guān)愛之外,她心里最牽掛的是誰?
(2)西西為什么是不幸的?小朋友如果你的雙腿不能活動,你會遇到哪些困難?
(3)可憐的小西西啊!那么多不方便困擾著她,如果西西是你的好朋友,你會對她說什么?(說話訓練:我想對西西說:……)
善良的小女孩用馬良的神筆給西西畫了一雙好腿,讓西西和我們一起 !耙龑w會讀”在操場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戲!
2.師生配合讀,
師:西西有了健康的雙腿,她就再也不用,生讀:只坐在屋里……
師:西西有了健康的身體,她就再也不用,生讀:只坐在屋里……
是呀!西西會和我們一起盡情的奔跑,盡情的嬉戲,她是不幸的,可又是幸運的,因為有個這么善良的`小女孩關(guān)心著她,同學們,小女孩的三個愿望我們學完了,你們想不想把他們連起來讀一讀?老師給你們配上優(yōu)美的音樂,好嗎?(生齊讀前三小節(jié))
2、 學習第四小節(jié)
同學們讀得真不錯,小女孩的愿望只有這三個嗎?從哪里看出來?是呀!小女孩美好的愿望還有很多很多!
四 練習鞏固,拓展延伸。
1. 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的人吃不飽,穿不暖,生活學習條件都有限,老師這里有一組圖片,讓我們一起走進他們的生活吧!(播放課件:貧苦圖片)
孩子們,你想說什么?我們要把我們的愛送給他們,要去幫助他們,人人獻出一點愛,人間永遠是春天,讓我們拿起手中的筆,一起來書寫愛的語言吧?
找?guī)讉寫的不錯的孩子,放音樂一個一個讀。
四、全課小結(jié)
同學們和小姑娘一樣都有一顆善良的心,可是,我們生活中真的有這樣的神筆嗎?所以這只是假如.但是,我們可以把這些假如都變成具體的行動。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們該怎么做呢?(化為具體的行動。(把板書用心形包起來)
小學語文教案10
一、引導新課,引出“難忘”
老師:老師給大家講過許多有意思的課,是嗎?
學生:是的。
老師:請馬上回答,哪節(jié)課最難忘?
學生:(停頓后議論紛紛)
老師:這些課都是本學期的學的,如果再過幾十年你們還會記得嗎?
學生:可能不記得了。
老師:是啊!但是我們的作者對一節(jié)國語----也就是語文課永遠鐫刻在心上。讀課題-
學生:難忘的一課
老師:再讀一遍
學生朗讀課題,突出“難忘”。
老師:是什么原因讓作者感到這節(jié)課永遠銘記在心上。請自由讀課文,找到相關(guān)的句子。
二、初讀,感知“難忘”
老師:我們和書中的文字靜靜地對話,一定被作者跳動的心所感染,也一定有所了解作者難忘這節(jié)課的原因,請說說。
學生:作者感到難忘是因為,這個老師教中文的還不會寫中國字,寫起來很吃力。真的很想不到。
老師:這是作者難忘的第一個場景。(板書:寫字吃力)請繼續(xù)交流,讓作者難忘的是什么場景。
學生:在教室里聽老師和學生一遍又一遍的朗讀“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老師:(板書聽朗讀嚴肅)再交流
學生:在小禮堂里參觀,看到中國的名人,作者非常激動。
老師:(板書參觀激動)請一位同學連起來說一說讓作者感到難忘的原因。
學生:作者難忘這節(jié)課是因為他看到一個中文老師很吃力很認真地教孩子寫中國字,一遍又一遍的朗讀“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在參觀小禮堂里看到中國偉人像時內(nèi)心十分激動。
三、一詠三嘆,體會“難忘“
老師:好,我們已經(jīng)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也就是作者為什么覺得這節(jié)課如此難忘。課文中有一句話不斷地重復,你們知道嗎?
學生: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老師:課文中有一句話連續(xù)出現(xiàn)了幾次:“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保ń處煱鍟┓謩e(指板書)老師寫出的,大家讀出的.,作者說出的。
這不是簡單的重復,在文中一次又一次強烈地表達自己的心聲。
出示:
一位年輕的臺灣教師,正在教孩子們學習祖國的文字。他用粉筆在黑板上一筆一畫地寫著:“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彼麑懙煤苷J真,也很吃力。
朗讀句子。
出示:讓作者內(nèi)心激蕩的是
學生:讓作者內(nèi)心激蕩的是臺灣“光復”不久,不少教師也是重新學習祖國文字的。
老師:你是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了作者的內(nèi)心情感。誰知道什么叫臺灣光復。
學生:臺灣原來是受日本控制的,現(xiàn)在恢復了自己的原先的地位。
老師:了解了這個背景相信我們更能體會作者的激動的心情。
學生:讓作者內(nèi)心激蕩的是日本人的陰謀詭計沒有得逞,他們想奴役中國人,不讓中國人學自己的文字完全是夢想,現(xiàn)在我們可以說中國話了,多么興奮啊!
學生:讓作者內(nèi)心激蕩的是臺灣教師沒有忘記祖國,盡管寫得不熟練,但他寫得很認真,因為每一個寫都包含了他的愛國之情。
老師:(出示地圖)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lǐng)土。誰能結(jié)合了解的資料說一說。
學生:中日甲午戰(zhàn)爭后,臺灣被日本侵占了,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才歸還中國。日本人統(tǒng)治臺灣50年了,不讓臺灣人說中國話,強迫臺灣人說日本話,要讓他們忘記中國的語言,中國的歷史,中國的文化。做日本人的奴隸。
老師:說得好,一個國家如果都不會說本國的語言了,就等于這個國家滅亡了。現(xiàn)在終于“光復”了,他們的心里非常激動,雖然吃力,但他們是那樣認真。這一切怎么不讓作者內(nèi)心激蕩呢?我們一起讀讀大屏幕上的句子。
學學生朗讀句子
老師:我們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體會了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請再讀讀第二處重復表達心聲的句子。
出示:
我被這動人的情景吸引住了,懷著崇高的敬意,我悄悄地從后門走進教室,在最后一排空位上坐下,和孩子們一起,跟著那位教師,大聲地,整齊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讀著:“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讓作者內(nèi)心激蕩的是
學生:讓作者內(nèi)心激蕩的是看到老師寫得那么認真,那么吃力,聽到師學生朗讀得那么嚴肅認真而又那么富有感情,特別感動。
老師:我們是中國人,讓我們大聲地、整齊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讀這句句話。
學生: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ㄈ椋
老師:“我”走進教室,誰也沒有感到意外,因為我也是中國人。那就讓我們一起更起勁地讀——
學生: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老師:誰來讀讀第三次出現(xiàn)的句子。
生朗讀。
老師:你們了解這些名人嗎?
孔子,是我國古代大教育家,他有弟子三千,最杰出的有七十二賢。我會背孔子的名言三人行,必有我?guī)煟瑢W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
學生:諸葛亮上知天文下曉地理,知已知彼膽識過人,他是智慧的化身。關(guān)于他的故事有《草船借箭》、《空城計》、《七擒孟獲》精彩極了!
學生:鄭成功是民族英雄,從荷蘭人手中收復臺灣,孫中山是偉大的革命先行者是中華民國第一任總統(tǒng),在臺灣人民的心中是“國父”。
老師:是啊,作者內(nèi)心的感受無法用語言表達。為臺灣人民的愛國情意又一次感動。似乎有很多話要說,但最能表達“我”這時的情感只有這句話———
學生: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四、抒發(fā)心聲,暢寫“難忘”。
老師:讓作者難忘的不只是這“寫、聽、看”的一幕幕,而是激蕩在心中的是一種情懷。(出示)我緊緊握著這位年輕的臺灣教師的手,心潮澎湃,我永遠忘不了
學生寫話。
學生:我永遠忘不了墻上畫的是我們中國自己的偉人,這些偉人是我們中華民族智慧的象征,是我們民族精神品質(zhì)的象征。
學生:我永遠忘不了,我們終于驅(qū)走xxxx者臺灣,臺灣終于回歸祖國懷抱了,臺灣人民深深熱愛自己的祖國。
學生:我永遠忘不了,臺灣師生的愛國情意。忘不了那一聲又一聲的“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會永遠激勵我,為自己的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老師:今天我們和作者一起經(jīng)歷了一次難忘的課。在課中,一句“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出現(xiàn)三次。那是感動的心聲,那是激動的表達,那是異常興奮的訴說。他在告訴我們----中國人永遠愛自己的祖國。民族魂永遠在中國人的血液里。
板書設(shè)計:
難忘的一課
寫---一筆一畫
讀----一遍又一遍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看----流淚激動民族魂,愛國情。
小學語文教案11
教材分析:
《獻給媽媽的詩》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鄂教版語文一年級下冊的充滿愛的童話故事。課文以童話故事的方式講述了小動物們在母親節(jié)這一天給媽媽寫了一句贊美媽媽的話。文中的語言貼近孩子,孩子在反復朗讀中能很自然地感悟到媽媽也需要孩子的關(guān)心,孩子一句贊美的話就能給媽媽帶來莫大的幸福。
設(shè)計理念:
一堂好的閱讀課應該做到:書聲瑯瑯,議論紛紛,情意濃濃。新大綱也強調(diào)指出:要在讀中使學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本課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因素,如何讓學生通過讀來體驗課文情感,進而抒發(fā)自我情感、升華自我情感?
教學目的:
1學會8個生字,會認9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讀課文,感受孩子和媽媽之間與生俱來,深沉似海的親情,并真心地用一句話來贊美自己的媽媽。
美育點:讓學生感受漢字的形體美,課文的語言美。
教學重點: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媽媽的愛。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課件,動物圖片,動物頭飾,愛心卡片
教學過程:
一、利用音樂,揭題質(zhì)疑
聽到這熟悉的歌聲,你想到了誰?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獻給媽媽的詩》。
齊讀課題,質(zhì)疑: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讀自悟,整體感知
請你們帶著這些問題自由地讀課文。(學生自由讀文)
三、體會感悟,指導朗讀
。ㄒ唬W習第一自然段。
小動物為什么要給媽媽獻詩呢?指名讀誰知道母親節(jié)是哪一天?齊讀課文。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小動物的詩準備好了嗎?自由讀第二自然段。
2、交流質(zhì)疑:這一段有什么不懂的'問題嗎?
(相機引導學生學習爭先恐后爭)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有哪些小動物爭先恐后地為媽媽獻詩?〈隨交流板書動物圖〉
2、小動物都為媽媽寫了一句什么詩呢?請你們默讀第四自然段,用——標出小動物們寫的詩。
(交流板書小動物的詩)
3、好吧,你們把想好的一句都念給我聽聽。小動物是怎樣念自己的詩的呢?請你們自己試一試
4、學習小白兔句。
。1)、課件出示勇敢句,誰能把這句話讀?學生自由練讀
。2)、課件出示勇敢詩,指導學生朗讀:哪只小白兔來讀一讀?〈指名讀,課件理解,指名讀,男女生讀〉
5、學習獅子句
。1)課件出示溫柔句,學生自由練讀:聽了小兔子的朗讀,小獅子也心急了。
(2)、出示溫柔詩,指導朗讀:小獅子會怎么念自己的詩呢?
。3)、課件理解溫柔:見了這只獅子媽媽,你想說什么?怎樣才能讀出媽媽的溫柔呢?〈同桌練讀,兩人齊讀〉
6、學習小黑豬和小老鼠的詩
。1)、課件出示,自由練讀:聽了小兔子和小獅子的詩,小黑豬和小老鼠都等不及了。
(2)、多種方式練讀:自選角色讀,交流讀
7、分角色讀課文
(1)、示范讀:聽了你們的朗讀,老師也忍不住想讀一讀,誰愿意和老師合作?
。2)、小組練讀,表演讀
四情感體驗,思維拓展
1、體驗愛心:你見過這些動物嗎?他們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為什么在孩子眼里,它們和我們知道的不一樣呢?
2、為媽媽寫詩:我們也愛自己的媽媽,讓我們學著小動物的樣子,也為自己的媽媽寫一句詩吧!
3、交流詩。
五學習第五自然段
1范讀
2引讀
六古詩欣賞
聽了小動物的詩,念了自己的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獻給媽媽的古詩吧。ㄐ蕾p《游子吟》)
小學語文教案12
一、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習并積累“鼻祖、曠野、隨心所欲”等詞語和優(yōu)美語句。
2.了解藏戲的形成,體會藏戲獨具特色的藝術(shù)形式,體會在表達上的特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1、教師教法
教師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并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2、學生學法
自讀自悟,小組合作學習,全班匯報交流。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了解藏戲的形成及其特色, 體會傳統(tǒng)戲劇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和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 了解藏族的文化。
二、教學重點
通過默讀,了解藏戲的形成,體會藏戲獨具特色的藝術(shù)形式。
三、課時安排
1課時
四、教學準備
通過網(wǎng)絡(luò)或者圖書館等查詢藏戲的由來、歷史變化及主要劇目等相關(guān)信息;藏戲面具圖片。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藏戲的有關(guān)圖片,配樂介紹:藏戲是藏族的傳統(tǒng)劇種,它簡單到?jīng)]有舞臺燈光和道具,僅一鼓一嚢樽;竻矒沓C扛黿巧都要帶著象征身份的面具;它漫長到要演出三五天還不會結(jié)束……藏戲,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傳承下來。今天,我們就來了解藏戲是怎樣形成的,有著怎樣的特色。
2.板書課題
二、讀文,理清思路
1.藏戲同其他劇種相比,獨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
2.學生快速瀏覽課文,畫出相關(guān)語句。(戴著面具演出;沒有舞臺;一部戲演三五天還沒有結(jié)束。)
三、朗讀品味,了解藏戲的特點
(一)讀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戲的特點
1.找讀前三自然段,說說你都聽出了什么。
。ú貞蛴腥齻突出特點;世界上這樣的劇種很少,而藏戲是其中之一;連續(xù)三個排比式的問句,更加突出了藏戲的特點,其中還有著民族的自豪感。)
2.練習朗讀后,找學生朗讀,要求分別讀出藏戲的特色;藏戲劇種的稀少;中國擁有藏戲的自豪。
。ǘ┳x課文第三部分,具體了解藏戲的特點
1.默讀8自然段到最后,找與第一部分相對應的具體描寫。(8—16自然段寫的是藏戲戴著面具演出的特點;17—18自然段寫的是藏戲演出沒有舞臺的特點;19-20自然段寫的是藏戲一部戲要演出三五天的特點。)
2.自由讀8—16自然段,說說你進一步了解到了什么。
3.看圖片,結(jié)合具體的面具,說一說顏色象征了什么,對角色的什么特征作了夸張。
4.自由讀17和18自然段,結(jié)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來體會藏戲以廣闊的大自然為背景,道具更是簡陋到了極點。
5.你想看藏戲嗎,為什么?(感受藏戲的自然、古樸、神秘這些獨特的魅力。結(jié)合看戲人,來體會輕松自然、隨心所欲帶給人們的藝術(shù)享受。)
。ㄈ⿴熒献髯x,感受藏戲特點和相呼應的詳略得當?shù)谋磉_方式
1.師讀: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是戴著面具演出的呢?生讀:8-16自然段。
2.師讀: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在演出時沒有舞臺呢?生讀:17和18自然段。
3.師讀: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一部戲可以演出三五天還沒有結(jié)束的呢?生讀:20自然段。
4.師生合讀:21自然段。
四、了解藏戲的形成
1.自讀后小組討論:唐東杰布的傳奇故事有哪些傳奇色彩?
2.交流、生發(fā):
。1)以弱抗強的傳奇:年輕的僧人→兇險的自然。結(jié)合“數(shù)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馬脫韁般的激流中,許多試圖過江的百姓,被咆哮的灌水吞噬”中帶點的詞,來體會雅魯藏布江的兇險,一個年輕的僧人想為百姓造福,要與天抗爭。這是勇敢的傳奇。
。2)創(chuàng)造奇跡的傳奇:一無所有→58座鐵索橋。通過7位姑娘組成的藏戲班子,以藝術(shù)和善良感召人們,大家由哄笑到獻出人力、物力、財力,在江上建了58座鐵索橋,來體會這種齊心合力,人定勝天的傳奇色彩。
。3)藝術(shù)的傳奇:僧人→藏戲的開山鼻祖。這人僅由7人組成的藏戲班子,開創(chuàng)了一個新的藝術(shù)流派,誕生了一個為人們接受并贊嘆的劇種。
五、總結(jié)
許多地區(qū)、民族,都有著獨具特色的藝術(shù)形式,是中華文化的奇葩。藏戲,作為藏族的傳統(tǒng)劇種,到幾百年后的今天,仍有著無窮的魅力,是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讓我們再一次齊讀開頭部分。
六、作業(yè)
用自己的話寫一寫藏戲的形成及特色。
板書設(shè)計:
戴面具演出
藏戲 沒有舞臺 傳奇來歷:為民造福 開創(chuàng)藏戲
三五天沒結(jié)束
小學語文教案13
【自學指導】
1.感悟心理、語言、動作描寫對塑造人物的作用,把握人物形象。
2.通過自讀與討論結(jié)合法,進一步感受、理解本文的思想感情。
。.理解課文中父子之間的愛和信任所產(chǎn)生的神奇力量。
【正音正字】找?guī)讉陌生漢字注音,記住每個字的書寫要點。
【積累詞語】找出文章中的成語和好詞語,并認真抄寫幾遍。
【朗讀課文】
【課文簡析】
課文講述了美國洛衫磯大地震中,一位父親抱著堅定的信念,冒著危險,不顧別人的勸阻,歷經(jīng)艱辛,終于在廢墟中救出兒子及其同伴的故事,歌頌了偉大的父愛,贊揚了深厚的父子情。
課文先寫在地震的混亂中,年輕的父親安頓好受傷的妻子,急切地沖向兒子的學校。盡管學校已成廢墟,他還是堅定地向兒子的教室走去。接著寫他不顧別人的勸阻,也不怕別人誤解,堅持挖掘,營救自己的兒子。最后經(jīng)過38小時不停的'奮斗,他的兒子和另外13個同學獲救。
第1、2段,寫出大地震的嚴重后果是:一傷害人數(shù)眾多;二建筑破壞嚴重。其作用是:為下文挖掘的困難和危險作鋪墊。
文章中最能體現(xiàn)父親絕望悲傷的話是:“他頓時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達,我的兒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陣!
“頓時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寫出父親眼看學校已經(jīng)變成廢墟,一時感到悲傷與絕望。
父親反復問別人“你是不是來幫助我?”表明父親渴望幫助,迫切希望別人能幫助自己,抓緊時間,盡快救出兒子。三次出現(xiàn)這句話,突出了父親在幫助無望的情況下,繼續(xù)孤軍奮戰(zhàn),更顯出父愛的可貴。
人們嘆息地搖頭走開而沒有幫助他一起挖掘的原因是:①人們認為孩子已經(jīng)死了。②挖掘廢墟很危險,不必做無謂的犧牲。③人們認為這位父親因為喪子而精神失常了。
作者不直接寫挖了36小時,而要寫“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是為了突出時間的延續(xù),突出挖掘時間長久、挖掘比較艱難,給人以緊迫感和危機感,更能體現(xiàn)父親堅強的信念、頑強的毅力,表現(xiàn)了父親對兒子的執(zhí)著的愛、為救兒子克服的巨大困難。
“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這句話,三次出現(xiàn)在課文中。三次時間不同,意義也不完全相同。第一次,父親悲傷、絕望時想起這句話,促使他下決心采取救援行動,非常堅定地要履行諾言,搶救兒子。第二次,是在救援行動有望時,兒子告訴父親:這句話成為他身處絕境時的精神支柱,幫助他勇敢面對困境和死亡,表現(xiàn)了兒子對父親的絕對信任,并且以此鼓勵同學。第三次,面對死亡的威脅,兒子勇敢地決定讓同學先脫離絕境,說明這句話對兒子的為人處世有深遠影響,表現(xiàn)了父愛的力量非常偉大。)
文章中與“這位父親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兒子在等我’”這句話呼應的語句和情節(jié)是面對人們多次勸阻,父親毫不動搖,“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到處是血跡!
首尾兩段,在表達上有特殊作用。首段,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和地點,以及地震造成的巨大損失,為故事的展開提供了大背景,突出了這個故事的真實性。末段,“巨大災難”與首段呼應,同時通過父子“緊緊擁抱在一起”再次突出文章中心:父子深情,是產(chǎn)生奇跡的力量源泉。
學習這篇課文,一是要感受父愛的偉大力量;二是通過分析人物心理,語言和動作描寫,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描寫具體,情感真摯,是這篇文章的主要特點。
【思維訓練】(根據(jù)自己情況,至少選做六題)
。.成語接龍:①歡聲笑語;②無濟于事。
2.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事情是怎樣發(fā)生的,經(jīng)過怎樣,結(jié)果如何?
。.第1、2段,寫出大地震的嚴重后果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
。.文章中哪句話最能體現(xiàn)父親的絕望悲傷?
。.如何理解“頓時感到眼前一片漆黑”?
。.父親反復問別人“你是不是來幫助我?”從中你能感到父親當時怎樣的內(nèi)心?三次出現(xiàn)這句話有什么作用?
。.人們?yōu)槭裁炊紘@息地搖頭走開而沒有幫助他一起挖掘?
。.從課文中找出表現(xiàn)人物情感的外貌、語言、動作描寫,并作適當分析。
。.作者為什么不直接寫挖了36小時,而要寫“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
10.如何理解“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11.文章中哪些語句和情節(jié)與“這位父親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兒子在等我’”這句話呼應?
12.首尾兩段,在表達上有什么作用?
【朗讀課文】
【課外作業(yè)】
。.完成“學習建議”。
。.通過圖書館、因特網(wǎng),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
。.預習《爸爸的花兒落了》。
【教學后記】
小學語文教案14
設(shè)計說明
《金色的草地》以兒童的視角,描寫了生活在鄉(xiāng)村的小男孩觀察發(fā)現(xiàn)草地顏色的變化并尋找原因的過程。課文語言平實,意境優(yōu)美,充滿童真童趣。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先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想象課文描寫的場景;接著了解“我”觀察到的草地的變化情況及變化的原因,感受“我”觀察的細致;然后自己觀察生活中的某一事物或場景的變化情況,通過觀察實踐進一步體會留心觀察的好處。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制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搜集有關(guān)蒲公英的圖片及文字資料。觀察一種動物、一種植物或一處場景。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質(zhì)疑課題,設(shè)置懸念
1.板書“的草地”,并提問:你們都見過什么樣的草地呢?用一個詞語來形容一下。
2.補充課文題目,鼓勵質(zhì)疑:你見過“金色”的草地嗎?(板書:金色)看到課文題目,你有哪些疑問?
3.過渡:同學們有這么多問題,那么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片金色的草地,去領(lǐng)略它的風采,感受它的神奇,探索它的奧秘吧!
設(shè)計意圖:文題即文章的眼睛!開課伊始引導學生圍繞課文題目質(zhì)疑,將“金色的草地”設(shè)為懸念,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帶著對感知課文內(nèi)容的渴望走進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根據(jù)自學提示自由讀課文。
自學提示:
(1)圈出生字,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2.檢查自學情況。
(1)同桌互讀生字詞,識記字形。
(2)課件出示詞語:
蒲公英盛開玩耍叫喊打哈欠釣魚而是觀察合攏有趣喜愛睡覺
(3)理解詞語。
①“合攏”“打哈欠”等詞語可以通過做動作來理解。
、趯τ凇坝腥ぁ钡仍~語可以放在語境中理解。
、塾行┰~語還可以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或查詞典來理解。
(4)指名讀詞語,請小老師領(lǐng)讀。
(5)鞏固識字。(課件相機出示重點會認字)
、佟捌选弊xpú,用加一加的方法幫助記憶。
②出示“英”,學生理解字義并組詞。
、蹍^(qū)分“耍”與“要”、“釣”與“鉤”、“欠”與“吹”、“攏”與“籠”。
引導學生用形近字比較的方法記住字形。
④借助偏旁來識記“喊”字。
(6)指名逐段讀課文,教師相機指導。
設(shè)計意圖:三年級的學生應該初步具備獨立識字的能力。因此,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充分發(fā)掘?qū)W生自主識字的能力,運用多種識字方法識字,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識字習慣。
三、梳理層次,初解懸念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課文都講了哪些內(nèi)容?
引導學生根據(jù)段落大意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2.交流、匯報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課文主要講了兩件事:一件事是兄弟倆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對方的臉上吹蒲公英的絨毛;另一件事是“我”發(fā)現(xiàn)了草地會變色及變色的原因。)
3.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用直線畫出自己不懂的地方,用波浪線畫出自己喜歡的詞語或句子。
4.把自己不懂的地方與小組里的同學進行交流,小組內(nèi)的同學嘗試著幫助解答。
設(shè)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梳理學生的疑問,初步幫助學生理清文章層次,從而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默讀方法的訓練,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在靜靜地讀書中去更好地思考、感悟,養(yǎng)成一邊讀一邊思考的習慣。
四、觀察示范描寫含羞草的優(yōu)美句子,學寫生字
1.出示本節(jié)課要求會寫的生字,開火車輪讀。
蒲英盛耍喊欠
2.學生獨立觀察,了解生字的書寫要領(lǐng)。
3.請同學當小老師提醒大家在書寫這些生字時需要注意什么,教師相機點撥。
蒲:上下結(jié)構(gòu),不要寫成左右結(jié)構(gòu)。
英:下部的撇上端要出頭。
盛:上大下小,要注意部件的比例。
耍:上面是“而”,下面“女”的橫要長而平。
喊:右側(cè)外部是“
”。
欠:注意兩個撇的寫法。
4.課件展示筆順,學生書空。
5.學生在田字格中進行書寫。
6.投影展示學生的書寫內(nèi)容。
設(shè)計意圖:把識字、寫字教學落到實處:指導書寫時引導學生獨立觀察,掌握書寫生字的要領(lǐng);教師在了解學情的基礎(chǔ)上,針對學生易錯的字進行指導;通過課件演示筆順、教師示范來指導學生書寫,提高學生的書寫能力,從而指導學生把字寫得正確、美觀。
五、布置作業(yè),激發(fā)探究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搜集蒲公英的圖片及文字資料,探究其奧秘。
設(shè)計意圖:“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鼓勵學生多讀書且要讀出感情;搜集相關(guān)的資料,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第二課時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直觀感受
1.播放課件,伴隨音樂,教師激情描繪美麗畫面:窗前的一大片草地上,美麗的蒲公英盛開了!那一朵朵美麗的蒲公英,仿佛是一個個金色的小精靈。放眼望去,草地上布滿了耀眼的`金色!一陣輕風拂過,整個草地泛起金色的波浪。置身于金色的海洋,空氣中彌漫的香氣令人陶醉,隨風而起的那細細的絨毛,輕吻著我們的臉頰……
2.交流欣賞畫面后的感受。
3.揭示:這樣美麗的草地,這些可愛的蒲公英怎能不讓人留戀?怎能不給人留下美好的回憶呢?現(xiàn)在就讓我們走進鄉(xiāng)下那片金色的草地,一起跟隨作者的描繪去感受大自然的美。(板書課文題目:金色的草地)
設(shè)計意圖:在語言情境中學習是《語文課程標準》所倡導的,在開課伊始創(chuàng)設(shè)優(yōu)美的情境,讓學生仿佛置身于金色的草地之中,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其切實地感受到其美與趣,豐富學生的美好想象,讓草地的美通過優(yōu)美的音樂、圖片和描述深深植入孩子們的心靈。只有讓學生有切身感受,他們才能體會到語言文字所傳遞的美感與深情。
二、瀏覽全文,整體感知
1.這片金色的草地,那朵朵盛開的蒲公英花,帶給作者怎樣的感受?你能快速找到文中最能體現(xiàn)作者情感的兩句話嗎?(課件出示:多么可愛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2.課文中描寫的哪些場景讓你覺得有趣和可愛?請結(jié)合默讀要求,獨立學文。(課件出示默讀要求: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勾畫出體現(xiàn)草地可愛、蒲公英有趣的句子,一邊想象課文描寫的場景。)
3.你能用歡快的語調(diào)朗讀課文嗎?
設(shè)計意圖:使學生初步感受作者的情感,同時也激發(fā)學生探究草地的可愛、蒲公英的有趣的欲望,以此為中心展開教學,帶領(lǐng)學生圍繞中心去感受、品悟。引導學生在默讀中思考,通過勾畫具體的語句來感受草地的可愛、蒲公英的有趣,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想象課文描寫的場景。
三、讀演結(jié)合,情境再現(xiàn)
1.結(jié)合第2自然段的相關(guān)詞語,揣摩兄弟倆的心理、神態(tài)。(當有學生找到相關(guān)的詞語時,教師便在課件中相應地強調(diào),并引導學生對一些重點詞語加以理解、感悟。)
(1)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一本正經(jīng)”的意思。
(2)你能通過“我裝著一本正經(jīng)的樣子”體會哥哥的心里在想什么嗎?
(3)那么請你也學著作者用“一本正經(jīng)”的語氣來讀讀這句話。
(4)弟弟為什么“假裝打哈欠”呢?弟弟又在想些什么呢?
可借助課文插圖體會弟弟的想法及做法喲!
2.過渡:多么可愛的兄弟倆!一個努力去裝,一個又樂于配合,兄弟倆沉浸在吹蒲公英游戲的快樂中!讓我們通過朗讀把這份快樂表達出來吧!(指名讀)
3.組內(nèi)分工,合作表演,體會兄弟倆的那份快樂。(小組內(nèi)分工,要有表演者和文本朗讀者。)
4.請一組同學表演展示,師生評價。在評價中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大膽設(shè)計動作。
5.過渡:同學們玩得如此開心,笑得那么燦爛,一定是體驗到了其中的樂趣,是嗎?那就把這份快樂融入朗讀之中吧!
6.再次讀文,指導朗讀。
7.小結(jié):這美麗的蒲公英為“我們”的童年增添了無限的樂趣,作者發(fā)出這樣的感慨:多么可愛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設(shè)計意圖:這一自然段充滿了童趣,引領(lǐng)學生通過表演、朗讀把作者對草地和蒲公英的喜愛之情表現(xiàn)出來,把大自然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快樂體現(xiàn)出來,把在草地上玩耍的童真童趣體現(xiàn)出來,以讀促悟,以演輔讀,升華情感。
四、細讀文本,學會觀察
1.自由讀第3、4自然段,一邊讀一邊畫出表示時間的詞語,想一想每個時間點草地的樣子。
2.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畫的表示時間的詞語和每個時間點草地的樣子。
3.全班匯報,教師相機進行指導,完成填空題:
(1)早上,草地是綠色的;中午,草地變成金色的了;傍晚,草地又變成綠的了。
(2)請按照順序連起來說說草地的變化。
(3)作者是怎樣發(fā)現(xiàn)草地的秘密的?引導學生交流重點句:
、佟拔移鸬煤茉缛メ烎~”,這里為什么要強調(diào)“起得很早”呢?教師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因為“我”過去沒有起這樣早,所以一直誤認為草地是金色的。)
②“發(fā)現(xiàn)草地并不是金色的”,“并”在這里有哪些含義呢?(用上這個“并”字,給人的感覺是“我”過去一直認為草地是金色的,不是現(xiàn)在才這樣認為的!安ⅰ睆娬{(diào)了對過去錯誤認識的否定,同時也說明“我”認真觀察了。)
、郛斢辛诉@樣的發(fā)現(xiàn)時,作者會是怎樣的心情呢?帶著自己的理解讀出這種感受。(指名讀、齊讀)
4.作者經(jīng)過仔細觀察,又有怎樣的發(fā)現(xiàn)呢?
(1)課件出示重點句子:蒲公英的花就像我們的手掌,可以張開、合上。
引導學生用手掌的動作演示蒲公英花朵
張開、合上,更好地理解草地變化的過程。
引導學生感受作者這樣寫有什么好處。(作者用打比方的方法把一種不太容易說清楚的現(xiàn)象寫清楚了。)
(2)交流課前同學們搜集的有關(guān)蒲公英的資料,介紹蒲公英開花的規(guī)律。
(3)表達訓練:這個發(fā)現(xiàn)實在是太了不起了!這片草地實在是太有趣了!請你按照時間順序介紹草地會變顏色的原因。
課件出示:
蒲公英的花就像,可以、。
早晨,花朵,是,草地是。
中午,花朵,是,草地是。
傍晚,花朵,是,草地是。
(4)你現(xiàn)在理解為什么作者說“它和我們一起睡覺,和我們一起起床”了嗎?(因為蒲公英花朵的張開、合攏與人的起居或晝夜的變換相似或相關(guān)。)
(5)指導朗讀。當了解草地“變色”的原因后,你是怎樣的心情呢?把你的感受帶入朗讀中。
(6)練習朗讀,給畫面做配音解說: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不同時間段草地所呈現(xiàn)出來的不同魅力吧!你愿意為這美妙的畫面配音嗎?指名讀第3自然段。(課件展示一天當中不同時間段草地的美景。)
(7)小結(jié):你們看,這兩次的發(fā)現(xiàn)一次比一次深入,不僅觀察到草地的顏色在不同時間段的變化,還觀察到草地顏色的變化和蒲公英花朵張開、合攏的關(guān)系。因為小作者的細致觀察,我們一起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所以,要想探究大自然的奧秘就要細致觀察!
設(shè)計意圖:教學中應注意讀悟結(jié)合,在感悟語言文字之后,引導學生將這種感悟帶到朗讀中去,通過朗讀再一次深入體會作者所傳遞的思想感情,讓學生始終徜徉在語言文字的美感中。通過兩次發(fā)現(xiàn)的對比,體會作者由一次偶然的發(fā)現(xiàn)到細心觀察的過程,從而滲透主動觀察、探究大自然的教育。
五、積累背誦,點燃情感
1.過渡:蒲公英給作者帶來了無限的樂趣,草地給作者帶來了無限的歡愉。正因為如此,作者不禁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課件出示:“多么可愛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2.引讀最后一個自然段:可別小看了這兩個感嘆句,它們分明在向我們表達“我”和弟弟對這片草地那濃濃的愛呀!把這份愛融入朗讀中去吧!(播放課件,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3.文中還有哪些你喜歡的句子?把自己喜歡的句子讀給小組里的同學聽,并且交流一下自己讀后的體會。
4.把自己喜歡的句子背誦下來。
5.配樂展示背誦。
設(shè)計意圖: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語、精彩句段是語文學習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只有善于積累、樂于積累,才會不斷地增強學生的語感。因此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注重積累背誦的訓練,通過積累背誦深入地感受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情懷,并且內(nèi)化為自己的感受,為“厚積薄發(fā)”奠定基礎(chǔ)。
六、指導寫字,規(guī)范書寫
1.出示本節(jié)課要寫的生字:釣、而、察、攏、趣、喜、睡。
2.引導學生獨立觀察,說一說:生字在書寫時需要注意哪些地方?
3.學生匯報,教師對難寫字進行點撥。
察:“
”不要寫得過大,要給“示”留出空間。
趣:半包圍結(jié)構(gòu),先寫“走”描寫含羞草的優(yōu)美句子,后寫“取”。
喜:要把字寫得緊湊些,下“口”略寬于上“口”。
睡:右半部分“垂”的筆順是撇、橫、豎、橫、豎、豎、橫、橫,其中第二橫最長,橫畫間隔均勻。
4.教師板書示范,學生跟隨教師進行書空。
5.學生獨立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6.投影展示,師生進行評議。
設(shè)計意圖:通過獨立觀察、交流點撥、教師示范,引導學生掌握生字書寫要領(lǐng),從而把字寫得正確、美觀。
七、課堂練筆,拓展延伸
1.大自然的奧秘真是無窮無盡哪!你也一定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你曾經(jīng)在大自然中有怎樣的發(fā)現(xiàn)?把你課前觀察到的簡單地寫在觀察記錄單上吧!本文的作者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打比方的說明方法,你不妨也嘗試一下。
2.全班交流自己的觀察所得。
3.總結(jié):《金色的草地》給了我們一個深刻的啟示:其實大自然就是一個豐富多彩、神奇奧妙的世界(播放課件:展示向日葵、夜來香、太陽花、含羞草等植物的神奇之處)。這許許多多神奇的植物,這些奇特的現(xiàn)象正等著我們?nèi)ヌ剿,去發(fā)現(xiàn),讓我們投入到大自然的懷抱中,去探究大自然的神奇吧!
設(shè)計意圖: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用課件展示一些植物的奧秘,喚醒學生的記憶,激發(fā)學生表達的興趣,引領(lǐng)學生將這種發(fā)現(xiàn)及時記錄下來,在小練筆中引導學生嘗試使用打比方這一說明方法,同時將這種發(fā)現(xiàn)、探究的興趣與欲望進行拓展,鼓勵學生去繼續(xù)觀察大自然,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板書設(shè)計
教學反思
1.在學習課文內(nèi)容時,我采用了表演朗讀法,讓學生體會“我”和弟弟在草地上玩耍時的快樂心情,這樣既給予了學生主動參與的機會,也讓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親身體會到兄弟倆快樂的心情。在表演時,課堂氛圍非常活躍。但是,第一組的表演效果卻并不好,孩子們沒有注意到課文中的細節(jié),只關(guān)注了形勢,于是我又請一組同學來進行表演。在第二組表演之前,我加以提示,引導學生關(guān)注“裝著一本正經(jīng)”“假裝打哈欠”,力求通過動作、神態(tài)表現(xiàn)兄弟倆的內(nèi)心活動。第二組表演較為成功,達到了表演在教學中所起到的真正的作用。
2.教學后我最大的感觸就是搜集資料對于學習本課十分重要。課前我讓學生搜集與蒲公英相關(guān)的資料,這樣就很容易突破了“變色謎題”,能夠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品詞析句、學習方法的探索方面。同時,對大自然中神奇事物的豐富資料的搜集,為課堂的小練筆做好鋪墊,達到了讀寫結(jié)合的目的。
小學語文教案15
【教學目標】
。、認識“委、補”等8個生字,會寫“員、青”等10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得;朗讀課文。
。场ψ约河行判,懂得用適當?shù)姆绞秸故竞捅憩F(xiàn)自我,愿意為他人服務。
【教學重點、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得;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生字,詞卡片,課文朗讀錄音帶。2、本課掛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質(zhì)疑
板書課題,引導學生提問:“我”是誰?他為什么自己選自己?
二、初讀感知
。、老師范讀課文或放錄音,學生邊聽邊想上述問題。
。、學生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讀幾次。同桌拿出生字卡片互相考一考。
。场⒗首x展示:
分段朗讀課文(可以指名讀、男女生讀),引導學生評議:哪些地方讀得好,哪些地方讀得不夠準確,重點指導:
“室、寧、愣、青、掌”的讀音。
三、識字寫字
。、出示要求認識的字,利用字卡進行不同方式的練讀。
2、老師說字,學生快速擺出生字卡,讀一讀。
。、認讀要寫的字,提出難寫的字,小組討論寫這些字時應該注意什么。
。、全班交流經(jīng)驗和寫字要注意的問題。
。、練習寫字:
、胖笇W生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提示容易寫錯的筆畫,范寫不容易寫好的字。如,“員”的最后一筆是點,不是捺;“班”的第四筆是提,最后一筆四橫。重點指導寫“校、教、班”三個字。
、普J真描寫一個,臨寫一個。
、菍φ辗蹲謾z查,利用投影儀評議、改正,再臨寫一個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顧
。薄⒊鍪旧挚ㄆ缸x。
。、齊讀課文。
二、朗讀感悟
。、指名讀第一自然段,你讀懂了什么?完成課后的句式練習。
。、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抛宰x自悟。
、菩〗M討論你又讀懂了什么?從“靜悄悄的”、“愣住了”這些詞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切〗M匯報交流,老師相機指導該怎樣讀才能把體會到的意思讀出來。
、冉Y(jié)合看圖,自由練讀王寧的話和老師的話,體會到的思想感情。
⑸模擬再現(xiàn)課堂情境,分角色表演朗讀。評出最佳王寧和最佳老師。
。场W習第四自然段:
、庞懻摻涣鳎
為什么王寧的話剛說完,教師里就響起一片掌聲?
、讫R讀最后一段,進一步體會。
⑶展示讀全文,先在小組里展示,再請讀得好的同學在全班展示。
三、拓展活動
說說你對王寧的做法怎么看?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經(jīng)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語文小學教案06-21
《小學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教案06-09
小學語文教案 小學語文教案范文06-20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