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被操天天被操综合网,亚洲黄色一区二区三区性色,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1,欧美zozo另类特级,www.黄片视频在线播放,啪啪网站永久免费看,特别一级a免费大片视频网站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wǎng)>教案大全>數(shù)學教案>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

時間:2024-11-06 07:31:54 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

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1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認識人民幣,能識別1元以內(nèi)的人民幣,知道元、角、分時人民幣的單位,認識1元=10角,1角=10分。

  2、經(jīng)歷人民幣的識別過程,體會1元以內(nèi)各種人民幣的幣值,通過簡單的模擬活動,培養(yǎng)簡單的換錢、算錢、付錢的技能,發(fā)展多角度的思考問題的能力。

  3、學生通過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參與小組的交流,體驗主動學習的作用,發(fā)展主動學習、合作交流的意識;了解人民幣在日常生活力的作用,形成愛護人民幣的意識。

  教學重點:

  認識1元以內(nèi)的人民幣的面值及人民幣的單位

  教學難點:

  認識元、角、分之間的進率,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學準備:

  1元以內(nèi)的紙幣、硬幣若干;鉛筆、橡皮、尺子、羽毛球、郵票等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談話: 小朋友,你們買過東西嗎?買東西需要什么?(錢)

  對了,錢在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名稱。美國的錢叫做美元,英國的錢叫做英鎊,你知道我們國家的錢叫做什么嗎?(人民幣)

  揭題: 小朋友真聰明,我們每人的生活里少不了人民幣,每張人民幣面值大小不一,有幾元的,有幾角的,有幾分的。為了了解人民幣的一些知識,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元、角、分。(板書課題)

  二、 認識人民幣

  1、 4人小組合作: 在自己面前的小銀行中拿兩張你認識的人民幣,并在小組里說一說: 拿的是多少面值的人民幣?是怎樣認識的?

  引導: 人民幣有兩種,一種是紙幣,一種是硬幣。誰愿意向小朋友介紹一下你認識的人民幣?你是怎樣認識的?

  2、根據(jù)教師的統(tǒng)一要求拿出相應的人民幣。

  要求: 下面請每個小朋友拿出1元的.人民幣。

  板書: 1元。(教師把1元紙幣、硬幣都貼在黑板上,紙幣正面朝上)

  用同樣的方法認識5角、2角、1角和5分、2分、1分。

  課件展示1元以內(nèi)的紙幣。歸納: 紙幣上都印有什么?

  學生可能回答: 一面都印有勞動人民的頭像、中國人民銀行,另一面都印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對學生進行愛護人民幣的教育:人民幣是受法律保護的。小朋友應該愛護人民幣,不要在上面亂涂亂畫,更不能在上面寫上自己的名字。小朋友們,你們愿不愿意做守法的小公民呢?

  3、練一練。

  指導學生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第2題。

  學生完成后用課件展示答案,共同訂正。

  三、 認識進率

  1、談話: 有個小朋友叫豆豆。他今天穿上了媽媽買的一件黃顏色的新衣服,放學后豆豆來到了一家玩具店。(課件展示例題情境圖)

  提問:豆豆在玩具店看到了什么?學生可能回答

 。1) 玩具店里有鋼筆、計算器、練習本等

 。2) 還有兩個小朋友在買東西。

 。3) 鋼筆的價錢是5元,計算器的價錢是20元,練習本的價錢是1元等

  提問: 豆豆想買1本練習本,他應該付給營業(yè)員阿姨多少錢呢?(1元)他可以怎樣付1元錢?

  讓學生把自己的拿法展示給小朋友看,幾個小朋友在講臺前站一排,可以是10個1角的、2個5角的、5個2角的、1個1元的等等。

  引導: 付1元的方法很多,不管哪種方法都是付幾角呢?(10角)

  10角就是1元。我們來看看豆豆怎樣付這1元的。

  (課件展示,豆豆說:“我付10角可以嗎?”)

  提問: 小朋友,你們說可以嗎?為什么?

 。ǔ鍪緢D)板書: 1元=10角

  2、引導: 根據(jù)1元=10角,請你再想一想,1角等于幾分?

 。ǔ鍪緢D)板書: 1角=10分(學生齊讀一遍)

  3、指導學生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學生完成后,教師把不同的取幣方法都展示出來,并追問:哪一種方法最簡單?

  四、 簡單購物

  1、談話: 老師今天開了一家小小商店,你們愿意上我這來買東西嗎?開業(yè)之前我需要一些零錢,誰愿意跟我換一換零錢?

  教師用1元分別和不同的學生換5角、2角、1角的零錢。

  填空: 1張1元可以換( )張5角;

 。 )張2角可以換1張1元;

  1張1元可以換( )張1角。

  2、同桌互相換零錢,活動1分鐘。(教師輔導)

  3、引導: 換完了零錢,我的商店開張了?匆豢次屹u的有哪些東西?

  課件呈現(xiàn): 羽毛球5角,橡皮2角,美工刀9角5分,鉛筆4角,自動鉛筆7角,尺子3角,郵票8角。

  提問: 你想買什么?

  誰想買郵票?你打算怎樣付這8角錢?有誰和他的付錢方法不一樣?

  幾名學生上臺買郵票,一手拿郵票,一手拿不同付法的8角錢展示給全班學生看。

  4、招聘營業(yè)員,學生互相購物。

  談話: 我當了經(jīng)理后,想招聘一名營業(yè)員,條件是服務熱情周到,而且要能算對賬。其余的小朋友準備好1元人民幣來買你想買的東西。

  學生活動2分鐘,對表現(xiàn)好的小朋友進行鼓勵表揚。

  5、延伸練習。

  小組討論: 1元錢可以買哪2樣東西?如果買3樣東西,可以怎樣買?

  五、 全課總結(jié)

  小朋友,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六、 課后作業(yè)

  1、幫助媽媽買一樣東西。

  2、上超市去看一看,哪些物品的價錢大約是1元?

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2

  教學目標:

  1、結(jié)合實際情境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加法的意義,認識加號“+”、會讀寫加法算式。

  2、讓學生結(jié)合現(xiàn)實情境,初步掌握得數(shù)在5以內(nèi)的加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的計算。

  3、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驗數(shù)學就在身邊,初步培養(yǎng)問題意識。

  教學重點:

  1、理解加法的意義

  2、學會得數(shù)在5以內(nèi)的加法。

  教學難點:

  理解加法的含義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游戲的信封和郵箱。

  學生:5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過《西游記》嗎?你喜歡《西游記》中的孫悟空嗎?那你知道孫悟空的老家在哪里?

  花果山可漂亮了,今天我們就跟著孫悟空一起去花果山看看,好嗎?

  二、認識加法,理解含義。

  1、讓學生仔細看圖,學會敘述圖中的數(shù)學信息

  2、出示猴子的.畫面

  (1)、讓學生敘述猴子的數(shù)學信息,提出數(shù)學問題:“一共有幾只小猴?”

  (2)、借助課件幫助學生理解“一共有幾只小猴?”的意思

  (3)通過擺小棒,讓學生理解加法的意義

  (4)學習加法算式3+2=5,認識“+”,學會讀寫加法算式,并理解每部分的含義。

  3、出示小鳥的畫面

  4、讓學生從白云、小朋友和小花中,任選一個和同桌說說數(shù)學信息,提一個數(shù)學問題,并寫出數(shù)學算式

  5、課間操

  6、小結(jié):把兩個數(shù)合起來,可以用加法計算。

  三、練習

  1、先說圖意,再寫算式

  讓學生先練習用三句話來敘述圖意,再寫出算式

  2、先照樣子畫一畫,再填空

  要指導學生先看清楚第一小題先畫幾個圓片,再畫幾個圓片,一共畫了幾個圓片,再放手讓學生獨立解決第二小題

  3、游戲:小小郵遞員

  先要讓全體學生都要練習得數(shù)在5以內(nèi)的加法,然后再組織學生進行游戲,讓學生在愉悅的學習中掌握今天的知識。

  四、總結(jié)

  這節(jié)課你學得開心嗎?你學到了什么?

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3

  教學內(nèi)容:

  十幾減幾(第15頁 例2)

  教學目標:

  1、理解十幾減幾的算理,學會十幾減幾的口算方法,正確計算十幾減幾的題目。

  2、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和探索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

  掌握十幾減幾的口算方法,正確地計算十幾減幾的題目。

  教學難點:

  能夠運用多種方法進行口算并且正確率高

  教具準備:

  照例2制作的小貓釣魚動畫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溝通聯(lián)系

  電腦出示口算

  8+5

  7+8

  7+6

  6+8

  5+7

  5+9

  13-9

  16-9

  18-9

  15-9

  17-9

  14-9

 。ㄈ帻R練,集體訂正)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1、多媒體出示魚缸內(nèi)金魚游動,魚缸外兩只小貓走動觀看金魚的畫面。首先請學生說明看到了什么,讓學生描述這一生動景象,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

  2、多媒體發(fā)出聲音,同時在左邊小貓嘴邊出現(xiàn)13條金魚,花的8條,黑的有幾條?的文字。稍停一會兒,多媒體再次發(fā)出聲音,同時右邊小貓嘴邊出現(xiàn)13條金魚,黑的5條,花的有幾條?的文字。

  3、引導學生講述兩只小貓對話的意思,明確要解決的問題。

  4、啟發(fā)學生根據(jù)圖意和要解決的問題,想想自己準備用什么方法解決。

  5、組織小組討論,廣泛發(fā)表自己意見

  6、組織全班同學交流,對各種方法進行評議。 在各組討論的基礎(chǔ)上,廣泛反映出各種方法。教師要表揚同學想的方法多,能獨立發(fā)表自己的意見。然后,請同學們就出自己在解決問題時喜歡哪種方法,并說明理由。

  7、有導向性的小結(jié) 教師以參與者的語言,表明自己根據(jù)大家的發(fā)言很受啟發(fā),樂意運用想加算減的方法,但也要肯定破十減等方法的合理性。

  三、鞏固計算方法

  1、先在書上完成做一做第一題,請同學講一講上下兩題有什么關(guān)系,并舉幾個例子口頭考考其他同學。一方面擴大練習的量,另一方面提高興趣。

  2、為變化方式,可把做一幫第2題做成卡片,以二人找朋友的方式,先說加法題后說減法題,互相練習,活躍氣氛,提高練習速度。

  四、聯(lián)系實際,解決問題

  練習三第1、2題完全放給學生獨立完成。完成后,分別說說解題時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分小組,由組長組織同學們交流,交流時要照顧到每一個同學,特別是差一點的同學。教師老師應加強巡視,主動參與一些小組的交流,了解情況,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4

  【教材分析】

  長短、高矮都屬于比較物體長度的問題。是學習計數(shù)、計算和ht的學習的準備性知識。比高矮有兩方面內(nèi)容:一是高矮的概念。二是比高矮的方法。這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這節(jié)課。主要使學生感知高矮的概念。探索比的方法。教學時采用自主探索、小組討論、合作交流的方式。首先教師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觀察,初步感知人或物體有高有矮,引出高矮的概念;接著讓學生想一想怎么知道人或物體有高有矮的,引出比較的方法,讓學生去探索;最后通過各種活動、游戲。讓學生體驗比較的方法。加深對高矮概念的認識。

  【學情分析】

  低年級兒童在入學前,己經(jīng)通過對各種物體的感知。初步積累了有關(guān)比長短、比高矮的感性經(jīng)驗。但由于學生年齡小。觀察能力有限,看問題、觀察物體不全面,所以教學時,注意采用小組合作、討論交流的學習方式,使學生互相啟發(fā)、互相補充,并在合作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善于傾聽別人意見、虛心向他人學習的好習慣。重視學生的經(jīng)驗和體驗。緊密結(jié)合學生生活實際設計各種比較的活動。讓學生去探索。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并及時進行評價,使學生飾得看問題要全面,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1、通過觀察比較。使學生感知人或物體有高有矮。

  2、通過組織各種實踐活動。使學生探索、學會比較高矮的方法。體驗長短、高矮都是比出來的。都是比較物體長度的問題。

 。ǘ┻^程與方法1、在真實的情境中讓學生經(jīng)歷體驗比較高矮方法的過程,加深對高矮概念的認識。

  2、在比的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比較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教師指導下。能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和提出有關(guān)比較簡單的數(shù)學問題并學會交流。

 。ㄈ┣楦袘B(tài)度與價值觀1、在活動中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2、通過積極主動地參與數(shù)學活動。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自信心。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儀、形狀相同但高矮不同的兩個瓶子、繩子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初步感知

 。ㄒ唬┮龑в^察教師選四名高矮差距較大的學生到講臺。讓學生觀察。

  問:看到他們四個同學。你想告訴老師什么?

 。ǘ┙涣鲄R報學生觀察后,先與同位說一說,再匯報。

  學生可能說衣服的顏色不同、男女性別不同、有胖有瘦、有高有矮等。教師都給予肯定。

  啟發(fā)引導說出學生有高有矮。

  教師板書:高矮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此情境是通過學生觀察引出“高矮”的教學內(nèi)容,使學生初步感知人或物體有高有矮,自然有趣!

  二、自主合作,探究方法

 。ㄒ唬┮胙芯康膬(nèi)容教師選兩個高矮差不多的學生。站在講臺兩邊。讓學生判斷誰高誰矮。

  學生觀察后匯報(學生可能說:看不出誰高誰矮;蛘f甲高、乙高、一樣高)。

 。ǘ┨骄勘容^高矮的方法1、怎樣知道人或物有高有矮呢?

  2、小組討論交流比較高矮的方法。教師參與其中。

  3、小組匯報、交流學生可能說出:(”兩人站在一起比;(2)兩人拉緊繩放在頭頂。看哪頭高;(3)用尺子量;(4)用小棍搭個小橋讓他們通過;(5)靠墻作記號等。只要有道理。教師就給予肯定。

 。ㄈ⿵娀容^的`方法1、讓學生再來比一比。

  (1)教師選一男(高)一女(矮)兩生上臺比一比。

  要求:比一比,說一說。誰比誰高。誰比誰矮?

  學生比較后會說:、‘男生高!苯處煶脵C和男生站在一起。讓學生比一比:“我們倆比。誰高誰矮?’’學生會說:“老師高!苯處熥プC會問:‘。為什么你們剛才說男生高,現(xiàn)在又說老師高至到底這個男生是高是矮呢?”

 。2)小組討論。應怎樣把話說清楚。說完整。

  匯報時。引導學生說出誰比誰高,誰比誰矮。

  2、再請兩個同學來比一比。

  學生比時。讓一生站在講臺上。一生站在講臺下。教師問:

  “這樣比行嗎?為什么?’’再讓一生抬起腳后跟比。問:‘。這樣比行嗎?為什么?,’

  學生一定會說:這樣比不行。教師讓學生說一說為什么不行。學生可能會講:不合理、站得不一樣高、應站在同一水平線上比等。

  3、出示兩個瓶子(下面不齊。并用紙遮住。只讓學生看到上半部分)。

  問:猜一猜,這兩個瓶子哪個高?哪個矮?

  大多數(shù)學生會說:上面高的那個高。這時教師再打開紙讓學生比一比。

  【設計意圖】:在創(chuàng)設的各種情境中。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

  并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讓學生親自體驗比較高矮的方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獲得成功的體驗,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的信心。在小組合作交流中。讓學生學會聽取他人意見。從中受益。

  學會合作;顒又泄膭顚W生大膽說。在說的基礎(chǔ)上規(guī)范學生的語言。讓不生明確高矮是相對的;比較高矮時要合理。要合乎規(guī)則。要站在同一水平線上比;還要明白比長短、比高矮都要9體看。全部看。橄得看問題要全面。

  三、實踐應用。加深理解

 。ㄒ唬┩队熬毩曈脤嵨锿队皟x投影練習一第7題圖。學生獨立完成(要讓學生充分說,也可和其他動物比)),

  (二)摸高活動和搭高活動1、學生站在地上摸。

  2、跳起來摸(活動后學生談體會)。

 。ㄈ┯螒蚧顒1、同學們,學校要舉辦運動會。從每個班選10名的學生參加入場式,咱們班這么多學生,你能用今天學的知識幫老師選出來嗎?先想一想,再小組內(nèi)說一說,然后告訴老師(學生獨立思考后。再小組討論、匯報)。

  2、自由結(jié)合成小組((5—8人)按高矮排成隊。比一比?茨慕M又快又好(學生自由活動后。說一說是如何排的)。

  【設計意圖】:通過各種活動、游戲。使學生充分利用所學知識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讓學生自主參與、合作學習,充分體驗比較高矮的多種方法。加深對高矮概念的認識。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四、課堂總結(jié)。

  暢談感受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還有什么遺憾?

  讓學生自由大膽地談感受。

  【設計意圖】:通過談。讓學生都能體會成功的喜悅。并且感受知識是無限的。增強繼續(xù)學習的欲望。

  五、聯(lián)系生活,拓展延伸

  課下看一看生活中哪些物體可以比長短,哪些可以比高矮。

  說給同學或家長聽。

  【設計意圖】:拓展延仲,既聯(lián)系生活又鞏固知識。給學生一個開放的思維空間。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shù)學知識的實踐能力。

  【教學反思】

  教學的本質(zhì)是交往。本節(jié)課以師生共同活動為主。學生人人參與,主動探索。創(chuàng)設了多種實踐活動,實現(xiàn)了開放式教學,讓學生親自體驗、觀察、感知高矮。小組合作、自主探索比較高矮的方法。增強了學生之間的交流。促進了多種方法的產(chǎn)生。課堂氣氛活躍。每個學生都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每個學生都學有所長。特別是在探索比較高矮的方法和游戲活動時。每個學生都能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思考。找出了不同的方法。通過小組交流、匯報,使學生體會到解決同一問題有不同的方法,體現(xiàn)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并在活動中樹立了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增強了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

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5

  教材目的:

  1、知識與能力:初步會從現(xiàn)實情境中收集數(shù)學信息,并能自己根據(jù)數(shù)學信息提出數(shù)學問題,解決簡單的問題。發(fā)展觀察、想像、抽象概括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模仿、聯(lián)想等學習方式,經(jīng)歷游戲過程,并從中收集數(shù)學信息,提出問題。通過同伴的爭議和評論形成初步的收集信息的能力,確定解決問題的策略。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從活動中感受數(shù)學知識的真實性和普遍性,激發(fā)學生參與數(shù)學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對數(shù)學產(chǎn)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愿意親近數(shù)學,嘗試用數(shù)學的眼光看身邊的事物。

  重點難點:

  能夠根據(jù)已知的條件,提出數(shù)學問題。

  教學方法:三疑三探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

  情境圖

  教學過程:

  一、設疑自探(9分鐘)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出示捉迷藏游戲。通過觀看情境圖,傾聽發(fā)布的信息,產(chǎn)生聯(lián)想,并由聯(lián)想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板書課題(用數(shù)學)

  看了課題,你想提出什么問題?

  預設問題

  (1)什么是用數(shù)學?

  (2)為什么要學習用數(shù)學?

  (3)學習用數(shù)學這節(jié)課在我們身邊哪些地方能用到?

  (4)學習這節(jié)課能幫助我們解決哪些生活問題?

  2、出示自探提示:出示情境圖讓學生觀察

 。1)你能說一說圖上都說了些什么?

 。2)怎樣用數(shù)學語言來說呢?

 。3)根據(jù)這些信息可以怎樣來提問呢?

 。4)用加法計算怎樣問呢?

 。5)用減法計算又該怎樣提問呢?

  學生獨立探究以上幾個問題。

  二、解疑合探(19分鐘)

  1、再次看圖并回答。剛才同學們回答的很好,觀察的很仔細!其實在我們生活中還藏著許多的數(shù)學問題你能試著提一提嗎?學生自愿回答,把有價值的問題寫在黑板上。

  2、學生匯報后,師重點強調(diào):在13-6=7的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總結(jié)出求藏起來的人數(shù)的方法用總?cè)藬?shù)減捉住的人數(shù)。

  3、出示丟手拍游戲。通過觀察、傾聽,思考信息組合與問題的提出。組內(nèi)交流各自的信息組合角度和提出的問題,評論各種組合的正確性,并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梢詮娜N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一是求總數(shù);二、三是求部分。

  玩丟手絹的有8個女同學,6個男同學。

 。1)一共有多少人?8+6=14(人)

  (2)女同學比男同學多幾人?8-6=2(人)

  4、出示踢球活動。通過觀察和傾聽,初步學習收集背景資料中的數(shù)學信息,指名學生說:要有16人來踢球,現(xiàn)在來了9人。獨立地根據(jù)信息提出問題,還差幾人沒有到?并完整地解決問題。

  5、小組討論、交流。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老師注意引導學生既能提出加法問題,也能提出減法問題。

  學生口頭解答所提問題。

  6、反饋練習

  觀察課本p20的熱鬧的小河邊。根據(jù)提出的3個問題,獨立觀察、分析和處理信息,解決問題。然后組內(nèi)交流、評議,也可自主選擇交流伙伴。重點在于讓每一位學生動起來,開展先知幫后知活動,既可讓先學會的學生有展示的'舞臺,也可以使弱一點的學生也有理解和思考的時間和空間。

  有17只小鳥,飛走了8只。還剩幾只?列式:17-8=9(只)

  草地上有15只小鹿,往山里跑了9只,還剩幾只?列式:15-9=6(只)

  老師請個別學生板演,其他在練習本上解答。巡視中注意進行個別輔導。

  如河里有13條小魚,游走了7條,還剩幾條魚?

  13-7=6(條)

  三、質(zhì)疑再探(3分鐘)

  回顧課前提出的問題是否解決,你又產(chǎn)生了哪些疑問?請?zhí)岢鰜怼?/p>

  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師生共同探究解決

  預設問題

  1、怎樣能正確解答用數(shù)學的題目?

  2、我們根據(jù)數(shù)學信息怎樣才能提出數(shù)學問題?

  3、用加法計算的問題怎樣問呢?

  4、用減法計算的問題該怎樣提問呢?

  5、根據(jù)數(shù)學信息,怎樣提出多種問題?

  四、運用拓展(9分鐘)

  1、我當小老師。

  讓學生根據(jù)本節(jié)所學知識自編題目。

  2、猜一猜,算一算。(練習四的第2題)

  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列式計算后說一說單位名稱是什么?

  每人寫15個大字,樂樂還要寫6個字,猜猜她寫了幾個?

  每人寫15個大字,明明已經(jīng)寫了7個,還要寫幾個字?

  3、想一想,算一算。(練習四的第1題)

  老師先出示圖,引導學生觀察,從圖中看到了什么?

  左邊有7只兔,右邊有8只兔;黑兔6只,白兔9只;一共有15只兔。

  再引導學生選擇兩個相關(guān)的已知條件,提出一個問題。

  學生分組合作,完成后匯報、交流。

  4、全課總結(jié)。

 。1)學生談學習收獲

  師:本節(jié)課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請說出來和大家共同分享。

  (2)教師歸納總結(jié)

  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后教師再進行強調(diào)總結(jié),引導對本節(jié)內(nèi)容進行歸納整理,形成系統(tǒng)的認識。

  板書設計:

  用數(shù)學

  1、玩丟手絹的有8個女同學,6個男同學。

 。1)一共有多少人?

  8+6=14(人)

  答:一共有14人。

  (2)女同學比男同學多幾人?(人)

  答:女同學比男同學多2人。

  2、13個同學玩捉米藏,這里有6個人,藏起來幾人?

  13-6=7(人)

  答:藏起來7人。

  3、要有16人來踢球,現(xiàn)在來了9人。還有幾人沒來?

  16-9=7(人)

  答:還有7人沒來。

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6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從實際情景里提出并解決問題的過程,理解十幾減8、7的計算方法,能比較熟練地計算十幾減8、7。

  2、在觀察、操作中逐步發(fā)展探究、思考的意識和思維的靈活性。

  3、能應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相關(guān)的實際問題,體會數(shù)學的作用

  教學重點:

  能比較熟練地計算十幾減8、7。

  教學難點:

  理解十幾減8、7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

  掛圖,學具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出示圖

  談話: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幅圖,說說從圖上知道些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共有15把號,拿走8把,還剩多少把?

  怎樣列式?

  根據(jù)回答板書:

  15-8=□

  你想怎樣計算呢?

  二、自主探索,領(lǐng)悟算法

  講述:如果用小棒來表示,你應該怎樣擺、怎樣算?(學生擺學具)

  小組匯報:你是怎樣算的?

  結(jié)合學生的回答演示不同的算法。

  方法一:15-5=1010-3=7

  方法二:10-8=22+5=7

  方法三:8+()=158+(7)=15

  這么多種算法,小朋友覺得哪一種最容易算?

  試一試。

  書上P5試一試中也為你們準備了兩道題,請你用這種最容易的方法來計算,好嗎?

  學生做完后,小組內(nèi)互相檢查,交流算法,指導做錯的'學生更正。

  三、鞏固應用,深化拓展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1)引導學生看圖,說圖意。

 。2)讓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再集體交流算法。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讓學生先看圖獨立完成在書上,集體交流時讓學生說出題目所表示的意思。

  3、做“想想做做”第3題。

  先計算,再比較。使學生加深認識“想加算減”的方法。但不要求統(tǒng)一算法。

  4、做“想想做做”第4題。

  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看誰算得又對又快。交流時可以根據(jù)學會的錯誤說說計算方法。

  5、做“想想做做”第5題。

  游戲“過獨木橋”:同學們,如果你們算對了就可以過橋了,看誰先過橋。

 。1)小組合作口算。

  (2)比較十幾減8和十幾減7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四、總結(jié)評價,點撥學法

  師:想一想,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哪些新知識?這些知識你是怎樣學到的?先互相說一說,再告訴大家。(根據(jù)學生回答

  ,板書:十幾減8、7)

  板書設計:十幾減8、7

  15-8=7方法一:15

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7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進一步認識元、角、分之間的關(guān)系,能根據(jù)元、角、分之間的進率進行單位間的簡單換算,比較不同單位表示的錢數(shù)的大小。能進行一些簡單的應用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通過具體購物情境,體會購物的總錢數(shù)和購物的數(shù)量,積累購物的初步經(jīng)驗;感受購物問題里的數(shù)量關(guān)系,發(fā)展初步的思維能力。

  3、體會元、角、分在生活里的廣泛應用,感受人民幣的實際價值;培養(yǎng)獨立思考、探究交流的意識。

  教學重點:

  元、角、分簡單換算和應用

  教學難點:

  理解購物實際問題的數(shù)量關(guān)系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1、做練習十第3題

  2、做練習十第4題

  3、做練習十第5題

  4、做練習十第6題

  5、做練習十第7題

  一、回顧引入

  1、回顧舊知

  提問:這單一已經(jīng)認識了人民幣的那些知識?請吧你的認識和大家說說

  學生自由說出自己的認識。

  2、引入課題

  小朋友真棒!為了鞏固和應用小朋友已經(jīng)掌握的知識,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繼續(xù)練習有關(guān)元、角、分的知識。(板書課題)

  二、基本練習

  1、再現(xiàn)就知

  出示各種面值的`人民幣,讓學生說說各是多少錢。

  2、口答

  提問:1元人民幣可以換幾張1角的?可以換幾張5角的?為什么?

  (板書:1元=10角)

  如果用分幣來換,幾分可以換成1角?(板書:1角=10分)

  1角2分=()分

  1元2角=()角

  1角2分和1元2角哪個錢多?

  3、做練習十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在課本上。交流結(jié)果,集體訂正,指名說說各是怎樣想的。

  指出:把1元幾角換算成多少角,可以按1元是10角,合起來是十幾角;把十幾角換算成幾元幾角,可以想其中10角是1元,就可以很快知道是1元幾角。

  4、做練習十第2題

  學生先獨立填寫在課本上,在集體交流。

  讓學生說說怎樣比的。

  提問:題里告訴我們什么條件,要回答什么問題?

  學生同桌討論夠不夠,說說自己想法。

  指出:三樣商品各買一件,共需要28元,如果帶去的錢比28元多,就夠了;如果帶去的錢比28元少就不夠。

  先讓學生了解價格和解決問題的要求。

  提問:把10元錢用完是什么意思?

  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學生觀察情境,說說知道了什么,求什么問題。

  提問:這里找回是什么意思?

  讓學生獨立列式解決,集體交流。

  學生獨立列式計算。組織交流算式和得數(shù),要求學生口答,并提問:計算牛奶的價錢你是怎樣想的?

  提問:你還能提什么問題?

  學生提出問題,口頭列式,教室板書。

  提問:小寧買了什么?就要多少錢?如果付的都是10元的,應該付多少張?

  先同桌討論,再集體交流,要求說說自己的想法。

  三、應用練習

  1、交流小結(jié)。

  提問:這節(jié)課練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2、介紹你知道嗎?

  3、布置課后實踐

  四、練習小結(jié)

  練習十第8題。

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8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讓學生經(jīng)歷根據(jù)色彩、形狀、用途等對物體進行簡單分類的過程,學會按照一定的標準對身邊的事物進行分類整理。

  ·能力目標·初步體驗將生活中簡單的事物進行分類整理的好處,初步養(yǎng)成有條理整理身邊事物的習慣。

  ·情感目標·結(jié)合生活情境,進一步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難點:

  學會按照一定的標準或自定標準進行分類。

  教學關(guān)鍵:

  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通過活動增加感性認識。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棒。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1、小朋友們,喜歡聽故事嗎?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粋故事。 [在一片郁郁蔥蔥的大森林里,一只百靈鳥手拿喇叭在廣播:“森林王國的居民們請注意,最愛整潔小家庭的評選活動馬上就要開始了,請大家作好準備,下面開始評選!眲游镌u委老虎、梅花鹿、獅子走向動物們居住的房子。先是小蝴蝶的家——很多花朵按顏色分類放得整整齊齊;再是袋鼠的家——很多玩具按形狀分類放得整整齊齊;再是小白兔的商店——貨柜上第一層是學習用品,第二層是生活用品,第三層是各類蔬菜;此時,評委們面露喜色,當來到小猴子的家時,(書上插圖)一片凌亂,評委們目瞪口呆。

  2、師導入:當評委們來到小猴子的家時,為什么都呆住了?

 。ㄒ驗樾『镒拥募襾y七八槽的,沒有別的動物的家那樣整潔。)

  3、動畫現(xiàn)出小猴子可憐的樣子,用可憐的語調(diào)(配音要逼真)說:“小朋友們,你們快幫幫我吧,我也想有一個干凈整潔的家”)

  4、師: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幫助小猴子把它的家整理得整整齊齊的呀?(想),那么該按怎樣的方法去把這些凌亂的物體分類整理好呢?

  這就是我們今天將要學習的知識——給物體分類,板書;分類。

  5、出示課件:例1圖片(4支黃色鉛筆,5支紅色鉛筆)老師這里有一些鉛筆,該怎樣分一分呢?

  6、師:小朋友們,我們用課前準備好的小棒代替鉛筆分一分,分好之后和同桌互相說一說你是怎樣分的?

  指名回答。你為什么這樣分?引導學生歸納:這樣是按物體的顏色來分。板書:顏色

  7、出示課件(例2圖片)

  8、教師:剛才我們學習了可以按物體顏色給物體進行分類,其實在生活中,我們可以按照不同的標準對物體進行分類,比如:請大家看屏幕,我們給這些衣服褲子標上了番號,請你按要求分一分,然后請你說一說你是怎樣分的。引導學生歸納,這是按物體的種類分的。板書:種類

  9、師:小朋友們,看來給物體分類不光可以按顏色分,還可以按種類、大小等標準進行分類。那小朋友們請看,你能試著分一分嗎?(課件出示)你是怎樣分的?

  10、剛才同學們的表現(xiàn)真棒,那現(xiàn)在老師就來考考你們,有信心嗎?請看屏幕(出示練習題)

  11、現(xiàn)在請把書翻開(P55),看看第一題,這里有許多動物,請大家把生活在水里的動物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

 。ㄉ院蚱,教師巡視批改。)

  12、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分類的方法,有能力幫助小猴子整理房間了,讓我們一起來幫幫他吧?你們看,小猴子的家里有一個書桌和書架,還有學習用品和玩具,它們放得真亂!這些玩具和學習用品應該分別擺放在什么地方呢?A我們先看看地上的玩具應擺放在哪里?B這地上的筆應放在哪兒?C這個筆筒應擺在什么地方最合適?D這書桌上還有兩個玩具也應該擺放在哪兒?F這些書應擺放在哪兒?(課件出示課文插圖,顯示小猴子咧嘴大笑:“太舒服了,謝謝你們!)”

  13、今天同學們的表現(xiàn)特別好,老師為了獎勵你們,特給你們帶來了一些禮物(每組一個信封,里面裝有不同顏色,形狀的'物體圖片)請小組長上臺領(lǐng)取。

  14、現(xiàn)在,每個小組都得到一份禮物,不過上課前老師在裝禮物的時候因為時間來不及了,所以裝得亂七八糟的,現(xiàn)在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根據(jù)剛才學習的給物體分類的方法,將信封里的禮物進行分類整理,在桌子上擺好,看哪一組的同學擺得又對又快,并想一想你們?yōu)槭裁匆菢臃诸悾?/p>

  15、學生自由分類整理

  16、小組演示:你們真能干,很快就整理好了,現(xiàn)在,各小組推選一名同學來告訴大家:你們是怎么分的:分了幾類?為什么這樣分?

  a、按顏色分類:將籃子里五種不同顏色的花兒分類排放好。5類

  b、按形狀分類:將籃子里三角形、圓形、長方形分類擺好。 3類

  c、按大小分類:將籃子里的柚子、蘋果、葡萄、梨子、桂圓分類擺好。3類。板書:大小

 。ㄒ部赡軐W生會按種類分,師應予以肯定。板書:種類)

  d、按用途分類:牙刷、梳子,尺子、鋼筆、本子,餅干、糖,帽子、鞋子)4類。板書:用途

  17、分別給予表揚,對于說得特別好的學生給予握手的表揚

  18、我們已經(jīng)幫小猴子整理了房間,也學會了一些分類的方法,那么你們能不能運用學到的方法,將自己書包里的東西進行分類?請大家把書包拿出來,比一比,看誰整理得又快又好。

  19、總結(jié):這節(jié)課,同學們和我一起學習了分類的方法,知道了可以根據(jù)物體的顏色、形狀來分類,在生活中,我們給物體分類時常根據(jù)不同標準,比如:物體的大小、用途、種類……只要大家能說出適當?shù)睦碛。我們都可以對物體進行分類,今天回家之后,請大家對自己的房間進行分類整理。

  本節(jié)課幾點感受:

  1、備課時,研讀本節(jié)課的教參“標準”一詞是甚為重要的?墒窃诮虒W實踐中,孩子們對這個詞的理解還是很有限的。這就引起我的思考,“標準”一詞應如何解讀給一年級的孩子,讓他們能夠感知其含義?在備課時,我一直想換一個詞,用一個更接孩子語言的詞,可是思量很久也未能找出一個合適的,課堂上還是出示了“標準”這一詞。

  2、例題教學的深入解讀欠缺,例題只是簡單地按顏色分了一堆鉛筆和標上序號的上衣褲子。在幫小猴整理房間時,讓孩子自己去分一分,擺一擺,這樣我想他們更能通過簡短的體驗感受到分一分的長處。

  3、在上完例題后,我緊接著安排了分玩具的練習,按照不同的標準去分一分,這也是練習感知不同標準對同一些事物分類的結(jié)果是不同,從而強調(diào)一次分類是始終根據(jù)一定標準。

  4、本節(jié)課布置了課外作業(yè):整理書包,可以讓學生去實踐中感受分類的長處。

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9

  教學目標:

  1、在數(shù)實物的過程中,體驗不同的數(shù)數(shù)方法,能用不同的方法數(shù)數(shù)。

  2、結(jié)合"先估計再數(shù)"的數(shù)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估計的習慣和能力。

  3、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增強學習的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體驗不同的數(shù)數(shù)方法。

  教學難點:能用不同的'方法數(shù)數(shù)。

  教學過程:

  一、故事形式引入新課。

  1、小朋友們,老師想給好朋友寫封信,于是我就去買了一個信封,寫好了信放在里邊,貼好就去郵局郵信了,你們猜我的信郵出去了嗎?

 。▽W生說結(jié)果并說明理由)如果學生說不出是因為沒貼郵票,教師加以引導。

  2、教師繼續(xù)剛才的故事:咱們書中有各種各樣的郵票,小朋友幫老師選一張好嗎?

  二、教學新課。

 。ㄒ唬⿺(shù)郵票。

  1、教師出示郵票圖片,學生幫老師選一張自己認為漂亮的郵票。

  2、這么多漂亮的郵票,有多少張呢?咱們來猜一猜。

 。▽W生說一說自己的想法,猜猜有多少張)

  1、師:你們想不想知道到底有多少張呢?

 。▽W生用自己的方法來數(shù)一數(shù))

  2、小組交流數(shù)的結(jié)果。教師引導學生明白這些郵票的擺放是很有規(guī)律的,可以一排一排的數(shù),即:10張、20張、30張……100張。

  (二)、比賽的形式數(shù)珠子。

  師:小朋友們,咱們來比賽,看誰的眼睛和腦子最快。好不好?

  1、教師出示3組珠子的實物圖片,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數(shù)。

  2、評出數(shù)的快并且對的,評出前三名。

  3、全班交流,讓前三名同學先說己數(shù)的方法,再全班交流自己的數(shù)法。

 。ㄈ、數(shù)花生。

  1、教師提出題目要求。

  2、小組之內(nèi)完成,并交流自己數(shù)的方法。

  三、練一練。

  1、出示圖片,學生數(shù)。教師觀察學生數(shù)數(shù)的方法,可以適當給予指導。

  2、先讓學生估計一下,再實際數(shù)一數(shù)。集體訂正。

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10

  教案設計:

 。ㄒ唬┙虒W內(nèi)容:

  小學數(shù)學教材一年級上冊第51-52頁。

 。ǘ┙滩姆治觯

  “分一分”這一課題安排了小猴子整理房間的情景圖,通過把雜亂的物品分類整理,學生感受到分類的好處,并初步體會分類方法。接著教材安排了兩個例題,例1是將混合放置的鉛筆按顏色分為兩類,讓學生感受最簡單的分類方法,并體驗分類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例2是將標上序號的衣物進行分類,引導學生體會不同的分類方式,教學時要圍繞“你是怎樣分類的”“為什么這樣分”

  這些問題,采用游戲的方式讓學生充分進行活動。

  課堂活動有3道題,第1題只有1個答案,即把一組動物和花朵里的.動物圈出來,這道題讓學生了解一下分類的種類不同。第2題比較簡單,可讓學生獨立完成。第3題要求整理書包,學生可能有不同的整理方法,只要言之有理,就應該給予支持,同時要滲透養(yǎng)成好習慣的教育。這道題留到例2后面的練習后完成,因為整理書包在課堂上不易管理,讓孩子們練習好后再操作相對好一些。

 。ㄈ⿲W情分析:

  孩子們對物體的認識是從生活體驗開始,首先感悟的是物體的顏色、形狀、大小、用途等。這種體驗在學習活動中就是分類,讓學生按自己的想法分類,再在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說一說自己是按什么方式分類的。讓學生充分體驗分類過程,感受分類方法,再以同桌為單位請代表上臺演示,并向全班介紹。

  學生分類時,可以按顏色分,也可以按種類分。不管學生是怎樣分的,只要能說出自己的理由,老師都應該給予支持。

  (四)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讓學生經(jīng)歷根據(jù)色彩、形狀、用途等對物體進行簡單分類的過程,學會按照一定的標準對身邊的事物進行分類整理。

  ·能力目標:初步體驗將生活中簡單的事物進行分類整理的好處,初步養(yǎng)成有條理整理身邊事物的習慣。

  ·情感目標:結(jié)合生活情境,進一步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ㄎ澹┙虒W重點:

  通過實際操作感悟分類的方法。

 。┙虒W難點:

  經(jīng)歷過程,感悟分類在生活中的應用。

 。ㄆ撸┙虒W關(guān)鍵:

  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通過活動增加感性認識。

 。ò耍┙叹邷蕚洌

  多媒體課件,學具袋,答題卡,小棒。

 。ň牛┙虒W時間:

  一課時

 。ㄊ┙虒W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引入

  1、小朋友們,請看大屏幕,看看老師今天帶大家到小猴子家去玩,有請大家進屋,當來到小猴子的家時,仔細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你有什么想法?

  3、老師扮小猴子可憐的樣子,用可憐的語調(diào)說:“小朋友們,你們快幫幫我吧,我也想有一個干凈整潔的家”)

  4、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幫助小猴子把它的家整理得整整齊齊的呀?那么該按怎樣的方法去把這些凌亂的物體分類整理好呢?

  這就是我們今天將要學習的知識——給物體分類,板書;分類。

  二、學習按一個標準進行分類

  1、出示課件例1:分鉛筆

  觀察它們有什么不同?

  想一想怎樣把這些鉛筆分成兩類。學生獨立思考。動手分一分。

  說一說你是怎樣分的?板書:按顏色分:紅:粘貼小棒圖。黃:粘貼小棒圖。再讓孩子們讀一讀。

  2、練習:把動物圈起來,圈起來的是動物,沒圈的是植物,讓孩子們讀一讀。

  給飲料和食物分類:先觀察,怎樣分?

  三、體驗按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

  出示例2

  先觀察,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不同?可以怎樣分?讓孩子們自已分一分,分好后與同桌交流,抽生展示出不同方法分類的結(jié)果。再用幻燈出示。讓孩子們讀一讀。

  四、應用分類知識解決問題

  1、、即時練習:第一題和第二題出在答題卡上。

  第一題:先觀察:左邊是分的什么,右邊是分的什么,再讓孩子們分一分,填在答題卡上。填好后統(tǒng)一說一說。

  第二題:先弄清題,再讓孩子們自己完成,抽生說答案。

  第三題:出示幻燈片,讓孩子們觀察,為什么要選那一個?

  課堂游戲

  請2個老師和3個同學上臺來參加分類游戲。老師要1男1女,學生要2男1女。體驗用不同的方法分類。

  五、總結(jié):

  這節(jié)課,同學們和我一起學習了分類的方法,知道了可以根據(jù)物體的顏色、形狀來分類,在生活中,我們給物體分類時常根據(jù)不同標準,比如:物體的大小、用途、種類……只要大家能說出適當?shù)睦碛伞N覀兌伎梢詫ξ矬w進行分類,今天回家之后,請大家對自己的書包進行整理,先跟爸爸媽媽說說打算怎樣整理,再進行分類整理。

 。ㄊ唬┌鍟O計

  分一分

  紅粘貼

  按顏色分

  黃粘貼

  褲子

  按種類分

  上衣

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11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53、54頁

  教學目標:

  1、結(jié)合具體情境理解求去掉多少這類實際問題中條件與問題的聯(lián)系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感受實際問題里德數(shù)量關(guān)系,能正確列式解答。

  2、在聯(lián)系實際情境分析數(shù)量關(guān)系過程中,積累用合適的方式找實際問題里數(shù)量間聯(lián)系的經(jīng)驗,進一步發(fā)展推理、判斷等思維能力,培養(yǎng)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初步能力。

  3、通過求問題解決的活動,體驗自己思考、探索的成果,感受學習、探索的'成功,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解答求去掉多少即求減數(shù)的減法簡單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理解問題的數(shù)量關(guān)系和解題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看圖提問題(出示圖)

  小猴上次從果園里采到桃之后,回家就和小伙伴們一起吃桃了!過了幾天,小猴到筐子里看一看。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問的什么?

  二、自主交流,探索新知

  1、自主探索

  怎樣求出吃掉了多少個桃?把你的想法和同學說一說。

  2、畫圖幫助

  如果有的同學還想不懂,我們一起來畫圖研究,題目中告訴我們什么?我們貼一張紙條,蓋住的就是28個桃(板書)這28個桃吃完了嗎?還剩幾個?(揭去后一段紙條,露出剩下的6個桃。)

  讓我們解決什么問題?指一指求哪一部分的個數(shù)?(寫?)

  現(xiàn)在知道該怎樣計算了嗎?誰能說出算式?(板書:28—7=21(個))

  4、揭題

  談話:28減7等于21中,算式中的28表示什么?7表示什么?21表示什么?誰來說一說怎樣求去掉的個數(shù)?這就是這節(jié)課我們要學習的“求去掉多少的實際問題!保ò鍟┙鉀Q這類問題,只要從總數(shù)里去掉剩下的就可以了。

  三、鞏固提高(完成“想想做做”)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讓學生用三句話說出題目的條件和問題。

  啟發(fā):原來有27只小船,劃走一些后分成了哪兩個部分?求劃走了多少只可以怎樣想?和同桌說說想法。

  交流:你是怎樣想的?用什么方法計算?

  完成算式。

  交流解法,說說各個數(shù)的意思,再說說算式表示的含義。

  要求學生口頭回答。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讓學生自己讀題,再把問題和條件連起來說一說。

  書本上填寫算式。

  你是怎樣列算式的,得數(shù)是多少?

  3、做“想想做做”第3題

  讓學生自己讀題,再把問題和條件連起來說一說。

  書本上填寫算式。

  你是怎樣列算式的,得數(shù)是多少?

  你能看著圖說說為什么用減法計算嗎?

  4、做“想想做做”第4題

  指導讀題,讓學生填寫算式和單位名稱,指名板演。

  交流解釋算法。

  四、歸納總結(jié)

  談話:通過剛才的練習,同學們對求去掉多少的實際問題又有了進一步的理解,誰來說說解決這一類問題應該怎樣想?

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1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初步認識并辨認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

  2、能力目標: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形成空間觀念和創(chuàng)新意識。

  3、情感目標:通過圖形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感受到數(shù)學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guān),激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

  會辨認這四種圖形。

  教學難點:

  體會“面”在“體”上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課件出示:漂亮的城堡)

  今天,我們的好朋友淘氣準備帶我們?nèi)⒂^數(shù)學王國中的圖形城堡,想不想去呢?淘氣有個要求,這節(jié)課你必須認真聽講,積極發(fā)言。做到了嗎?在這座城堡里,住著各種形狀的圖形,請小朋友們認一認,說一說這些圖形的名字。

  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都是立體圖形。在圖形的城堡里,除了立體圖形家族,還住著一個龐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圖形。(課件出示:平面圖形)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要一起來認識這些平面圖形。(板書:認識圖形)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感知“面”在“體”上

  (1)觀察操作。

  淘氣告訴我們一個小秘密,他說這些平面圖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體中,請大家找一找、摸一摸你桌上的物體其中一個面,并說一說你摸的感覺。趕快行動吧!

  (2)匯報交流

  說一說:你摸一摸自己找的圖形的面,有什么感覺?(引導學生說出“面”的主要特點是平。)

  2、動手操作,合作學習

  (1)教師啟發(fā):誰能想出一個好辦法,把這些平面圖形從立體圖形上請出來,留在桌上的白紙上呢?小組合作討論方法。引導學生想出多種辦法(可用描、畫、印等方法),給予贊揚。

  (2)老師已經(jīng)為你們準備好了紙張,下面就請大家動手選自己喜歡的立體圖形,把這些平平的面請下來吧。

  (3)匯報、展示不同的'方法。

  3、小結(jié)

  像這樣把物體的一個平平的面表示成一個平平的圖形,這些圖形就叫做平面圖形。

  4、大家真了不起,老師也將這些平平的面請到了電腦上,仔細觀察會發(fā)生什么變化。

  (課件演示,出示圖形名稱,板書。)

  5、想一想,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有什么不同呢?你想怎么記住這四位新朋友呢?

  6、仔細觀察哪兩個圖形長的比較像呀。怎么區(qū)分它們呢?(課件演示)

  7、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這些圖形,下面就用小棒來擺一擺,看一看你能擺出哪些圖形。(學生動手操作,演示)

  師:有沒有擺出圓的?現(xiàn)在能不能快速的將這些圖形分一分呢?

  8、間休:幸福拍手歌

  其實這些圖形在生活中無處不在,請你在教師中找一找哪些物體的哪個面是我們今天認識的圖形。老師也找到了幾個圖形,這些交通標志的表面都是什么圖形呢?【www、995563、COM經(jīng)典范文網(wǎng)】

  小結(jié):正是這些交通標志牌無時無刻都在提醒著我們注意交通安全。

  三、鞏固加深,遷移拓展

  1、猜一猜。

  2、完成練習一1、2題

  3、欣賞圖形。

  四、全課總結(jié)。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13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熟練地數(shù)出數(shù)量是10以內(nèi)的個數(shù),理解10以內(nèi)每個數(shù)的具體含義,會讀、會寫0—10各數(shù)。

  2、掌握10以內(nèi)數(shù)的順序,能區(qū)別幾個和第幾個。了解“同樣多”以及“多”“少”的含義,認識符號=、>、<的含義。

  (一)認識1—5

  教學過程:

  1、出示主題圖。讓學生分類數(shù)一數(shù)1—5五個數(shù),接著用算珠表示數(shù)量1—5,對應著出出示數(shù)字1—5,讓學生認識并寫數(shù)。

  2、動手操作,擺一擺,撥一撥,寫一寫,說一說。

  2、練習:想一想,做一做,1—4題。

  教后記:1通過講12345的數(shù)字故事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很快就掌握了這五個數(shù)字.

  2對于每一個數(shù)字的具體含義學生也能夠體會.

  3對于12345的書寫學生則比較難把握.

 。ǘ┱J識幾和第幾

  一、教學目標:

  觀察、活動、交流,初步理解幾和第幾的不同含義。能區(qū)別幾個和第幾個。

  二、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1、出示排隊買票圖,談話,圖上有幾個人?他們在干什么?

  2、數(shù)一數(shù)有帽子的小男還孩排在第幾?無帽子排第幾?

  2、排第2是誰?第5是誰?

  3、游戲:尋找寶物

  教師將一個金蘋果藏在8個盒子里的第1個,叫學生尋找

  教師將一個金雪梨藏在8個盒子里的第4個,叫學生尋找

  教師將一個金鑰匙藏在8個盒子里的第7個,叫學生尋找

  4、游戲:表演“孫悟空”三打白骨精

  將孫悟空及各種妖怪的頭飾擺成一行,讓學生選。

  5、游戲(買東西)

  將各種要買的東西排成一行,選一選你要買什么東西。

  (一)想一想做一做:1—5題。

 。ǘ┠隳苷f一句帶有幾和第幾的`話嗎?在我們身邊找一找。

 。ㄈ┍竟(jié)你知道了什么?要求學生互相說一說,再交流。

  教后記:1學生基本上能掌握幾和第幾的定義

  2學生能結(jié)合生活實際用幾和第幾說活

  3通過三個游戲使學生鞏固掌握幾和第幾的定義

 。ㄈ0的認識

  一、教學目標:

  1、理解0的具體含義,會讀、寫0。

  2、掌握0—5的順序,加深認識數(shù)的排列順序。

  二、教學過程:

  (一)聯(lián)系生活,導入。故事:有四只小白兔去采蘑菇,老大、老二、老三都采得很仔細,老大一下子就采了三朵蘑菇,老二采了二朵蘑菇,老三也采了一朵,老四一去到就捉蜻蜓又捉蝴蝶,兄弟們都采到了蘑菇,只有老四什么也沒采到。

  (二)創(chuàng)設,探新知:

  1、教學例1:思考每個小兔采的磨菇可以用哪一個數(shù)表示?強調(diào)說明一個也沒有用0表示,0與1、2、3一樣也是一個數(shù)。并強調(diào)0就是什么都沒有。

  2、老四回到家什么也沒采到,媽媽嚴肅的批評了他,媽媽說:“做事三心二意是不能夠?qū)⑹伦龊玫摹!毙“淄每珊蠡诹,他想明天去拔蘿卜的時候一定要改正三心二意的缺點。第二天,小朋友們,你們看看老四改掉了它的壞毛病。

 、〉厣弦还灿卸嗌俑}卜?

  ⅱ老四采了幾個蘿卜?

 、5厣线有蘿卜嗎?用什么表示?

  3、學例2及0的寫法。

 、俪鍪纠2圖,讓學生想、說。

  ②教寫0。

  3、教學例3:先讓同學拿出自己的直尺,看直尺開始的地方是幾?直尺上的數(shù)是怎樣排列,請你從左到右依次談一談。

  三、多樣練習:

  1、想一想做一做:1—4題。

  一、小結(jié)。

  教學后記:1學生通過有趣的故事比較容易掌握了0所表示的意義。

  20的書寫順序小朋友已養(yǎng)成了錯誤的習慣,比較難改正。

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14

  9加幾這個內(nèi)容是在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11~20各數(shù)的認識以及10加幾的基礎(chǔ)上進行教學的。為了進一步完善學生對加法的認識,教材選取了具有知識性和趣味性的素材,采取螺旋上升的方式,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理解并掌握9加幾的計算規(guī)律。同時,本節(jié)課學習的內(nèi)容也為學生今后進一步學習其他進位加法奠定了基礎(chǔ)。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問題情境的探索,使學生在已有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自己得出9加幾的方法;使學生初步理解“湊十法”,初步了解“9加幾”進位加法的思維過程,并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正確計算9加幾的口算。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合作交流和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散學生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

  3.在學習活動中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知識與技能:

  通過對問題情境的探索,使學生初步理解“湊十法”和“九加幾”進位加法的思維過程并能正確計算。

  過程與方法:

  在觀察、操作中逐步培養(yǎng)探究、思考的意識和能力,鼓勵算法多樣化,樹立創(chuàng)新的有意識,追求思維的靈活性。

  情感與價值觀:

  使學生能應用知識解決生活里的相關(guān)實際問題,體會數(shù)學的作用,初步樹立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

  根據(jù)新課程標準和新教材的內(nèi)容,并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我認為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不同算法的交流、體會和比較,提出可以用“湊十法”計算,掌握“湊十法”的思維過程,能進行正確的計算。

  教學難點是通過觀察思考、歸納“9加幾”的計算規(guī)律。

  為了講清重點難點,使學生達到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下面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來談談。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學過程中,不是教師單純地向?qū)W生傳授知識,而是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自己學,任何人都不能替代學生學習。學生的參與狀態(tài),參與度是決定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

  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說過:“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本節(jié)課我利用情境,生活經(jīng)驗等多種方法,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以多媒體課件為載體,按照自主探究—討論—歸納這樣的思路,運用知識的遷移讓學生發(fā)現(xiàn)新知、掌握新知,在自主探究討論中讓學生主動參與數(shù)學活動,學會自主探究,并提供動口動手動腦的機會,讓學生在感知、體驗、交流、合作比較中靈活地掌握本節(jié)的教學重點,突破難點。

  最后我來具體談談我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數(shù)學源于生活,情境最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首先通過談話導入新課,并用課件呈現(xiàn)小猴買桃的情境圖,熟悉的生活情境能迅速地將學生的思維和情緒集中起來,成功地將學生引入課堂,為后續(xù)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chǔ)。

  接著讓學生結(jié)合情境圖中的信息自由地提出一些問題,通過討論明確需要解決的問題,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同時,學生提出的問題作為后續(xù)學習的材料,符合新課程“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的理念。

  二、循序漸進,探究新知

  本環(huán)節(jié)我將分以下三個層次進行教學。

  1、復習鋪墊

  先引入口算題進行復習:第一關(guān)9+()=10;第二關(guān)都是10加幾的練習,幫助學生回憶10加幾就是十幾;第三關(guān)9+1+幾的口算接著我會提問學生:剛才口算的這些題,你發(fā)現(xiàn)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為計算9加幾的內(nèi)容做出鋪墊。

  【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復習10加幾、9+1加幾的算式讓學生體會到10加幾就是十幾,算十加幾很快。為下面教學9加幾奠定了知識基礎(chǔ)!

  2、引導設計問題,探索計算9加幾的各種方法,動手操作,體會湊十的'過程。

  首先我會出示圖片并以小故事的方式引入:有一天,小猴帶了好多桃子來看大家,幫小猴算一算一共有多少個?

  師:我們先來看,這些桃是怎樣擺放在桌子上的?

  有一些桃擺在盒子里,還有—些桃擺在桌子上。

  師:盒子里有幾個?(9個),盒子外面有幾個?(4個)

  師:用什么方法可以算出一共有多少個桃呢?

  師:為什么(用加法計算)?

  教師引導學生說出:因為是把盒子里的桃和盒子外面的桃合并在一起,所以用加法。

 。◣煱鍟鏊闶9+4)

  師:那么,怎樣算出9+4的結(jié)果呢?請同學們先自己探索,再和同桌互相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ㄉ毩⑻剿鞑⑴c同桌交流)

  【數(shù)學知識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我們要多引導學生在操作探索中思考加工,培養(yǎng)技能技巧,促進思維發(fā)展。因此,如何計算9加幾,我并不是直接告訴,而是讓學生們觀看課件自己探索,解決“一共有多少個桃?”的問題,尋找合適自己的計算方法。再通過小組探討全班交流,課件展示小組匯報的各種方法,并通過學生擺弄學具,在操作中體會、理解湊十的過程。讓學生在學習數(shù)學的整體過程中,經(jīng)過不斷的自我反思,逐漸形成對數(shù)學方法的認識,從而達到自己能夠接受數(shù)學上的優(yōu)化,也讓學生感受到算法的多樣化。而我在此對學生的各種方法不做優(yōu)劣評價,只是肯定了學生的方法并問學生喜歡哪種方法,真正做到尊重學生的選擇!

  3、據(jù)現(xiàn)實生活情況,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自己設計問題。

  我先出示“試一試”圖片,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其中的數(shù)學問題并列出算式。

  接著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9+7。也可以在教科書上先圈出10個再填一填。

  【為了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設計問題,讓學生收集信息,再提出相應的數(shù)學問題,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的意識。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學,再把學到的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中,讓學生認識到數(shù)學就發(fā)生在我們身邊,從而提高了興趣,增強課堂的直觀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

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15

  【教案準備】

  1、紅氣球3個,藍氣球2個;

  2、男娃娃4個,女娃娃1個;

  3、各種圖片每人一張。

  【教案過程】

  一、老師示范。

  1、老師拿出紅氣球3只,說:“小朋友,你們看我手上有多少個氣球。俊保ù穑3個)

  “剛剛我又買2只蘭色氣球,現(xiàn)在我一共有幾個氣球啊?”(答:5個)

  “你們真聰明,那么現(xiàn)在有誰可以照著我說的樣子說一遍?”(指導幼兒模仿老師的敘述,初步學習描述應用題。)

  2、老師再拿出4個男娃娃說:“我這里有4個男娃娃,小明又送了我1個女娃娃,那你們知道我現(xiàn)在一共有多少個娃娃嗎?”(請小朋友回答,表揚答的好的,鼓勵答的不好的。)

  “剛剛幾位小朋友已經(jīng)學著我的樣字說了一遍,現(xiàn)在還有誰想試一試的?看看誰編的最有趣?”(指導鼓勵幼兒編題,肯定幼兒編的'好。)

  提出新要求:“剛剛你們都編的很好,可是現(xiàn)在呀,我們編題的小朋友不要告訴別的小朋友你有多少個娃娃,考考他們,好嗎?”(老師示范一次。)

  3、每個幼兒都發(fā)一張圖片,讓幼兒根據(jù)內(nèi)容編應用題!艾F(xiàn)在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張圖片,看看上面有什么,有多少個,想想應該怎樣提出問題,每人編一道加法題考考旁邊的小朋友。(老師巡視,檢查幼兒是否學會,糾正錯誤的,鼓勵正確的。)

  教案反思:

  在活動中我采用掛圖作為教具,在此過程中還進行多重游戲亦配合這次教學活動,所以幼兒很容易產(chǎn)生興趣。而且整個活動都以游戲的形式貫穿始終,游戲是孩子最喜歡的一種學習方式,所以整個活動幼兒都精神飽滿,而且也充分的體現(xiàn)了綱要的精神————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用游戲的形式讓幼兒學習自編5以內(nèi)口頭加法數(shù)學應用題,在這樣的游戲環(huán)節(jié)中幼兒不僅掌握了5以內(nèi)加法應用題的自編,同時也鍛煉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培養(yǎng)了幼兒的創(chuàng)新的意識。

  通過今天的活動,讓我體會到游戲是幼兒的最愛,是激發(fā)幼兒學習數(shù)學的最佳手段,作為教師我們應該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寬松、民主、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幼兒在各種游戲活動中一邊游戲一邊學習,玩中學、做中學,寓教于樂。

  我發(fā)現(xiàn)在活動中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活動中試著讓幼兒自己創(chuàng)編應用題,細節(jié)方面處理的不夠經(jīng)驗。我想針對這個問題,在以后的活動中可以引導孩子們?nèi)ヘS富。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學一年級教案數(shù)學07-20

《數(shù)學樂園》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04-07

小學教案數(shù)學一年級07-23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11-16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的教案08-03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的教案06-04

小學一年級的數(shù)學教案06-12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11-22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下教案01-31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下冊教案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