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15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1
教材分析:
在學習了比例這個單元的知識后,教材安排了一節(jié)整理復習的內容,對本單元的知識進行整理和復習。學生通過學習對比例的意義、正反比例關系、以及用比例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都有了一定的認識和理解,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有必要對這些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整理和復習。教師在組織整理復習時,要緊緊圍繞著本單元教學的基本要求,結合學生學習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復習。對學生平時學習過程中容易出錯的、易混淆的概念,要加強對比復習,使學生明確它們的區(qū)別,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進一步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明確比和比例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能正確熟練地解比例。
2.通過復習,進一步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能正確進行判斷。
3.通過復習,熟練掌握應用比例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
4.在復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整理復習意識,體會整理復習的好處,逐步掌握用思維導圖整理知識的方法。
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
掌握應用比例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學難點:通過整理和復習,對比例知識有系統(tǒng)的認識,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
教法:教師用思維導圖的方法指導學生整理和復習。
學法:學生回憶整理,練習鞏固知識。
設計說明:
根據我們的《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復習課教學的有效性研究》課題,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設計教案。有兩個要達成的目標,一是老師帶著學生邊復習便邊整理知識,在對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有初步認識的基礎上,初步形成知識網絡。二是通過收集錯題,典型題,對本單元的重點,難點、易錯點的復習,讓學生對知識有一個比較完整的把握。從學法層面來說,向學生展示一種好的復習方法——用思維導圖對本單元進行整理和復習,旨在讓學生通過該節(jié)課的學習,掌握用思維導圖進行整理和復習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比例這個單元我們主要學習了什么內容?【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正比例和反比例、比例的應用等】
2.學習的內容那么多,你是如何整理和復習的?有什么好方法與大家分享?
3.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用思維導圖對這個單元的知識進行整理和復習。
揭示課題:比例的.整理和復習
二、看書歸納整理
1、看書整理比例的意義
。1)師指導學生看書(第40至42頁),邊復習邊整理。
老師帶著學生看書整理和復習比例的意義。
。2)復習比例的意義、各部分名稱、比和比例的區(qū)別。
說一說:什么是比?什么是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
比:兩個數(shù)相除又叫做這兩個數(shù)的比
比例: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看書整理復習正比例和反比例
。1)讓學生看書第45至49頁,嘗試整理本節(jié)知識。
3、整理比例的應用讓學生看書第53至62頁,嘗試整理本節(jié)知識,老師個別輔導。
4、匯報分享交流整理的成果。
注意事項:
1、將一個圖形按一定的比放大和縮小時要注意什么?教師強調:圖形的放大和縮小都是把圖形的邊長按一定比例進行放大和縮小。
2、用比例知識解決問題有哪些步驟?
三、鞏固練習
1、下面各表中相對應的兩個量的比能否組成比例?如果能,把組成的比例寫出來。
2、判斷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說明理由。
。1)總路程一定,速度和時間。
。2)總頁數(shù)一定,看了的頁數(shù)和剩下的頁數(shù)。
。3)購買鉛筆的單價一定,總價和數(shù)量。
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2
【教學內容】
小學數(shù)學實驗教材(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P27-28內容。
【教學目標】
1、進一步加強對百分數(shù)的意義的理解,并能根據百分數(shù)的意義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2、通過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百分數(shù)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根據百分數(shù)的意義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學具準備】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教學過程說明
一、導入
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百分數(shù)與生活有著十分緊密的聯(lián)系。請同學們想一想,你能給大家說一些生活中用到百分數(shù)的事例嗎?(讓學生自由說一說)
二、家庭消費
下表是笑笑的媽媽記錄的家庭消費情況:
年份1985年1995年20xx年
食品支出總額占家庭總支出的百分比65%58%50%
其他支出總額占家庭總支出的百分比35%42%50%
1、你能給大家說說表格所表示的意思嗎?
2、根據表中數(shù)據,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3、教師提出問題:
1985年食品支出比其他支出多210元。你知道這個家庭的總支出是多少元嗎?
4、你準備怎樣解答這個問題?(小組討論)
※你覺得直接列式方便嗎?為什么?
5、展示解答過程
解:設這個家庭1985年的總支出是X元。
65%X-35%X=210
30%X=210
X=700
6、如果20xx年
食品支出占家庭總支出的50%,旅游支出占家庭總支出的10%,兩項支出一共是5400元,這個家庭的總支出是多少元?
※學生獨立解決
※教師評價
下表是笑笑的媽媽記錄的家庭消費情況:
年份1985年1995年20xx年
食品支出總額占家庭總支出的百分比65%58%50%
其他支出總額占家庭總支出的百分比35%42%50%
三、試一試
1、出示教科書P27試一試第2題
2、九五折是什么意思?
3、學生獨立解答然后班內交流
解:設這本書的原價是X元。
X-95%X=6
5%X=6
X=120
四、練一練
1、教科書P28練一練第2題
增產了兩成是什么意思?
展示解答過程:
解:設去年的產量是X噸。
X+20%X=36000
120%X=36000
X=30000
2、教科書P28練一練第4題
3、教科書P28練一練第5題
五、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課前布置學生了解有關生活中百分數(shù)的知識。
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調查活動中,接觸到更多的實際生活中的百分數(shù),認識到數(shù)學應用的廣泛性。
提出各項支出與總支出的`關系,使學生從中了解百分與生活的關系。從數(shù)據的變化,讓學生體會我們國家的經濟不斷發(fā)展,我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學生己有了百分數(shù)的知識基礎,對于解答這題讓學生自己討論,在討論交流中,學生感受到百分數(shù),體會百分數(shù)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由于討論的問題和數(shù)據都來自于學生,這樣就使百分數(shù)更具有實際意義,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也會大大提高。
拓展學生的思維。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結合實際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學會節(jié)儉。
【教學反思】
本課呈現(xiàn)了笑笑的媽媽記錄的家庭消費情況統(tǒng)計表,讓學生從表中發(fā)現(xiàn)數(shù)據的變化,并從中感受百分數(shù)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關系,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但是學生對列出等量關系,用方程解答的方法掌握不到位,需要進一步加強。
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3
教學內容:教材第48~49頁的24時計時法,例1、例2和練一練,練習十第1~5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認識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2、使學生初步認識時間和時刻的區(qū)別,學會計算簡單的求經過時間的問題,并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學具:教具鐘面、學生準備學具鐘面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新
1、提問口答。我們學過哪些時間單位?1個世紀是多少年?一年是多少個月?1個月的天數(shù)有哪幾種情況?
2、引入新課。一天又叫做一日。一日是多少小時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24時計時法。
二、教學新課1、教學24時計時法。
(1)說明:1天就是1日,1日的時間就是一晝夜。在一日的時間里,鐘表上的時針正好走兩圈。想一想,一日共多少小時?
。2)演示:第一圈從夜里12時也就是0時起,夜里1時、2時、3時上午8時、9時、到中午12時,是12時。
提問:這是從夜里12時起走了幾圈?現(xiàn)在是什么時候的12時?經過了多少小時?
板書下面的直線圖:第二圈再從中午12時走,下午1時、2時、3時、晚上8時、9時、再到夜里12時,也就是第二天的0時,也是12小時。提問:第二圈是從中午12時到什么時候的12時?也就是經過了多少小時?板書直線圖:
提問:誰來說一說在一日里,鐘表上的時針走了怎樣的兩圈,共多少小時?
追問:一日等于多少小時?板書:1日=24小時
指出:從夜里12時起,走一圈正好是中午12時,是12小時;再走一圈到午夜12時又走了12小時,共24小時,所以1日等于24小時。
。3)認識24時計時法。說明:像上面這樣分上午幾時和下午幾時來記時的方法,通常叫做普通計時法。郵電、交通、廣播電視等部門為了記時方便,不使上午和下午時間混淆,一般都采用的是從0時到24時的記時方法。就是把時針走第二圈時,時針所指的鐘表上的數(shù)分別加上12:下午1時叫13時、下午2時教14時晚上12時叫幾時?24時也就是第二天的幾時?
指出:像這樣的0時到24時的.記時方法,通常叫做24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比,上午的時刻相同,下午的時刻要把普通計時法的時刻數(shù)加上12。中央電視臺每天19時播放新聞聯(lián)播節(jié)目,這里的19時就是下午幾時?
說明:在24時計時法里只要直接說幾時,比較方便,在普通計時法里,一定要說明是上午幾時或者是下午幾時。
。4)鞏固練習練一練第1題。指名板演,其余學生做在課本上。練習十第1題。小黑板出示,學生口答。練習十第2題。小黑板出示,指名板演,其余學生寫在作業(yè)本上。集體訂正。強調普通計時法要說明是上午還是下午。
2、教學求經過時間。
。1) 教學例1。出示例題,讀題。畫直線圖。
提問:題里用的是什么計時法?
這輛汽車從南京的開車時刻是什么時候?
到達上海的時刻是什么時候?要求什么?
說明:求路上用了多少小時,就是求14時30分到18時30分經過了多少時間?
追問:路上用了多少小時?你是怎樣想的?這里的14時30分、18時30分指的是什么?4小時指的是什么?
。2)教學例2。出示例2,指名讀題。提問:題里用的是什么計時法?在24時計時法里,這兩個時刻各是幾時?每天從8時到19時,營業(yè)了多少時間怎樣計算?老師板書。
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4
一、教學目的:
1、通過活動,使學生知道數(shù)學知識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能有意識的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學會與他人合作,培養(yǎng)組織活動的能力。
2、進行有關的思想教育,如教育學生要有禮貌,注意安全,愛護果樹等物品。
二、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課前已把表格發(fā)給了每一位學生,學生已對果園產生了興趣,通過已經分好組的計劃,讓學生自己去收集有關的信息,例如:學校到果園實踐購物及費用方面,有了解大家愛吃什么,賣多少,每種物品的價錢及一共要多少元等等,這些都要學生通過自己小組的討論而定。
X月X日:全班師生乘車來到柳埠X果園進行參觀,路上,大家興致勃勃,紛紛詢問各自所帶的物品及自己小組的活動計劃。
以下為教學片斷的梗概:
師:現(xiàn)在我們已經到了美麗的果園,進了果園之后,要講禮貌,注意安全,要愛護果樹,保護好果園的環(huán)境。(在農民與學生的交流中,教師也要記錄有關的數(shù)據這樣自然的融入到班級中去。)(電腦設計果園,教師在其中)
小A:農民伯伯,您好,我們的果園這么大,它到底大雞長有多少米,寬有多少米呢?
農民:果園可大了,長由174米,寬有126米。
教師:那它到底占地多少公頃?(及時引發(fā)學生思考)
。▽W生沉默片刻)
小B:大約有22100平方米,我是用174第六以126得出的'。
教師:大家同意嗎?
小C:不對,老師問的是多少公頃,而不是多少平方米,應該是2.21公頃。
教師:這次大家同意嗎?
全班:同意。
小D:果園這么大,能栽多少棵樹呢?
農民:我們這里有1278棵果樹。
小E:這么多,那一棵蘋果樹能產多少千克蘋果呢?
農民:大約一棵樹能產50千克。
教師:農民伯伯用汗水換來的豐碩的果實,一千無蘋果按市場價能賣多少元?(教師融入其中,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誰能幫農民伯伯計算一下他一年能掙多少錢?
(學生爭先恐后的想在農民伯伯這里展示一十自己,有的議論,有的筆算,有的干脆用上了計算器)。
小F:我們知道了,現(xiàn)在市場價每千克蘋果1.60元,照這樣計算,農民伯伯一年的收入大約是102240元。
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5
教學目標: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圓柱體,認識圓柱的特征和圓柱各部分的名稱,能看懂圓柱的平面圖;認識圓柱側面的展開圖。
2.培養(yǎng)學生細致的觀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間想像能力。
3.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
認識圓柱的特征。
教學難點:
看懂圓柱的平面圖。
教具準備:
學生準備圓柱,師自制圓柱體側面展開紙,一張長方形紙。切好的圓柱形蘿卜,水果刀。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已知圓的半徑或直徑,怎樣計算圓的周長?(指名學生回答,使學生熟悉圓的周長公式:C=2πr或C=πd)
2.求下面各圓的周長(教師依次出示題目,然后指名學生回答,其他學生評判答案是否正確)
(1)半徑是1米
(2)直徑是3厘米
(3)半徑是2分米
(4)直徑是5分米
二、認識圓柱特征
1.整體感知圓柱
(1)談談圓柱.你喜歡圓柱嗎?請同學說說喜歡圓柱的理由。(美觀、實用、安全、可滾動……)
(2)找找圓柱,請同學找出生活中圓柱形的.物體。
2.圓柱的表面
(1)摸摸圓柱。請同學摸摸自己手中圓柱的表面,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指導看書:摸到的上下兩個面叫什么?它們的形狀大小如何?摸到的圓柱周圍的曲面叫什么?(上下兩個面叫做底面,它們是完全相同的兩個圓。圓柱的曲面叫側面。)
3.圓柱的高
(1)一根豎放的大針管中的藥水由高到低的變化過程,引導學生思考:藥水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什么有關?
(2)引導小結: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高有關.
(3)結合課本回答什么叫圓柱的高。(板書: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高。)
(4)討論交流:圓柱的高的特點。
①裝滿牙簽的塑料盒,問:這些牙簽是圓柱的高嗎?假如牙簽細一些,再細一些,能裝多少根?
、诔醪礁兄好鎸A柱的高,你想說些什么?
歸納小結并板書:圓柱的高有無數(shù)條,高的長度都相等。
、凵罨兄好鎸@數(shù)不清的高,測量哪一條最為簡便?
老師引導學生操作分析,得出測量圓柱邊上的這條高最為簡便,同時課件上的圓柱體閃爍邊上的一條高.也可以用筆筒來教學圓柱的高。
4.圓柱的側面展開(例2)
(1)動手操作:請同學分小組拿出橡皮、蠟筆、水彩筆、固體膠水等有商標紙的圓柱形實物,分別把商標紙剪開,再打開,觀察商標紙的形狀.
(2)尋求發(fā)現(xiàn).展開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柱的關系.
、賻熒黄鸢颜归_的長方形還原成圓柱的側面,再展開,在重復操作中觀察。
②學生再觀察上述過程.(用彩色線條突出圓柱底面周長和高轉化成長方形長和寬的過程。)
、弁瑢W交流后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這個長方形的長就是圓柱底面的周長,寬就是圓柱的高。
(3)延伸發(fā)現(xiàn).展開的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及正方形的邊長與圓柱的關系。
、儆懻摚浩叫兴倪呅文芊裢ㄟ^什么方法轉化成長方形?
、谙胍幌耄寒攬A柱底面周長與高相等時,側面展開圖是什么形?
、垡龑〗Y:不管側面怎樣剪,得到各種圖形,都能通過割補的方法轉化成長方形.其中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
三、鞏固練習
1.做第11頁“做一做”,指出圓柱體的底面,側面和高。
2.做第15頁練習二的第2題找出圓柱體。
3.15頁第3題,想一想,折一折,能得到什么圖形。
4.做第15頁練習二的第4題。教師行間巡視,對有困難的學生及時輔導。
四、布置作業(yè)
完成一課三練P15的1、2題。
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6
教學目標:
。ㄒ唬┲R方面
1.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2.能正確地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二)能力方面
1.通過操作,進一步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運用轉化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ㄈ┑掠矫
引導學生運用轉化的思想探索規(guī)律,培養(yǎng)探索知識的興趣。
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難點關鍵: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具:課件、實物投影儀。
學具:兩個同樣的平行四邊形、剪刀、尺子。
教學步驟:
一、復習輔墊
1.出示一個長方形。
這是一個(長方形),它有什么特征?如果每個小方格為1平方厘米,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你是用什么方法得出來的?(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2.出示不規(guī)則圖形(1)、(2),
問:這個圖形的面積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除了一個一個數(shù)之外,還有沒有其他方法?(學生說割補的過程,電腦演示)
3.出示平形四邊形。
問:這是一個(平形四邊形),請同學們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數(shù)一數(shù)它的面積是多少。同學們發(fā)現(xiàn)這些方格中(有些是整格的,有些是不滿一格的)不滿一格的怎么辦,請你想個辦法。你怎么知道算半格?(學生說,電腦演示兩個不滿一格的拼成一個整格的過程)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先數(shù)什么?再數(shù)什么?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電腦演示)
4.剛才我們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計算了平形四邊形的面積,方不方便?如果是一個平形四邊形的水塘呢?還能不能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來計算?我們能不能也像計算長方形的面積那樣,找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一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方法。(出示課題)
二、操作探究
1.動手操作
(1)提問: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如果能轉化成什么圖形的面積我們就會求了?到底行不行,請你拿出平行四邊形,試試看。(學生操作,教師巡視)
(2)做好的同學放好,思考這三個問題:
A你轉化后的圖形是不是長方形?
B這個長方形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之間有什么關系?
C由這些關系你能不能得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2.匯報總結
我們一起來看這三個問題。
(1)你轉化后的.圖形是不是長方形?你是怎么轉化的呢?誰能大膽的
上來說一說。
(2)你是沿著高剪開的,你是不是沿著高剪開的?為什么要沿著高剪
開呢?沿著底邊上的高剪開,這個角是什么?(直角)長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所以只有沿著高剪開才能轉化成長方形。
(3)電腦演示轉化過程,教師口述。找出底,畫高,剪開,平移,拼
補,轉化成了長方形。
(4)這個長方形和原來的平形四邊形之間有什么關系呢?平行四邊形
轉化成長方形后,面積有沒有變化?長方形的面積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怎么樣?(板書:=)長方形的長和什么有關?(板書)長方形的寬和什么有關?(板書)從這個關系中,同學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板書)誰再來完整的主一遍。(學生說,電腦演示)請學們看著這個板書自己說一說。
3.驗證。這個公式到底對不對呢?打開書本對照一下。我們通過轉化推導出來的面積計算公式和書本上的一樣。同學們真是了不起,會自己發(fā)現(xiàn)數(shù)學知識了。
4.用字母表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還可以用字母來表示。請同學們自學這一頁的最后兩段。匯報。
5.小結。從公式中我們可以知道要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必須知道什么?齊讀公式。
三、鞏固發(fā)展
1.口算下列各題。
53分米
4厘米分3米
米
3厘米1.5米
2.選擇合適的條件計算面積。(單位:厘米)
4
2.8
2.1
3
用公式計算需要知道哪兩個條件,你能不能說得更準確一些?(底和相對應的高)
3.下面的平行四邊形是2×4的請打勾。
224
24
44
2
4.學會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可以解決實際生活的一些問題。出示例題。做一做。
5.出示中圖地圖。我們國家有三十幾個省市自治區(qū),其中這個是出西省,山西省的形狀近視于一個什么圖形?同學們想知道什么?要求山西省土地的面積,應該怎么辦?經過測量底約為560千米,高約為280千米,請你計算一下它的面積約為多少平方千米?得數(shù)保留整萬千米。
6.比較。
這兩個平等四邊形有沒有關系?得出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那么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呢?(電腦演示)
四、回故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共同研究了什么?怎樣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怎樣推導出來的?同學們,前面我們學習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今天我們用轉化的方法學習了平行四邊行的面積計算,今后我們還要運用這種方法來學習三角形,梯形的面積計算。
板書設計
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
舊知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割║║║
補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新知S=a×h
S=a·h
S=ah
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7
教學內容:
圓柱的認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柱的特征,能正確判斷圓柱體,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和判斷等思維能力。
2.使學生認識圓柱的側面,理解和掌握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圓柱的特征。
教學難點:
1.建立空間觀念。
2.弄清圓柱側面是一個長方形(正方形),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柱底面周長和高的關系。
教具準備:
硬卡紙圓柱體,相應電腦課件,尺子,剪刀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提問:我們學習過哪些立體圖形?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什么特征?
2.引入新課。
出示事先準備的圓柱形的一些物體。提問學生:這些形體是長方體
或正方體嗎?說明:這些形體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的立體圖形圓
柱體。通過學習要認識它的特征。(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知
1.認識圓柱的特征。
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的圓柱形物體,仔細觀察一下,再和講臺上的圓柱比一比,看看它有哪些特征。提問:誰來說一說圓柱有哪些特征?
2.認識圓柱各部分名稱。
(1)認識底面。
出示圓柱,讓學生觀察上下兩個面。說明圓柱上下兩個面叫做圓柱的底面。
(2)認識側面。
請大家把圓柱豎放,用手摸一摸周圍的面,你對這個面有什么感覺?說明:圍成圓柱除上下兩個底面外,還有一個曲面,叫做圓柱的側面。追問:側面是怎樣的一個面?
(3)認識圓柱圖形。
請同學們自己再摸一摸自己圓柱的兩個底面和側面,并且同桌相互說一說哪是底面,哪是側面,各有什么特點。
說明:圓柱是由兩個底面和側面圍成的。底面是完全相同的兩個圓,側面是一個曲面。
(4)認識高
長方體有高,圓柱體也有高。請看一下自己的圓柱,想一想,圓柱體的'高在哪里?試著量一量你的圓柱高是多少。誰來說說圓柱的高在哪里?說明: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高。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圓柱的高是多少,怎樣量出來的。
提問:想一想,一個圓柱的高有多少條?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板書:高有無數(shù)條,高都相等)
3.鞏固特征的認識。
(1)提問:你見過哪些物體是圓柱形的?
(2)做練習一第1題。
指名學生口答,不是圓柱的要求說明理由。
4.教學側面積計算。
(1)認識側面的形狀。
教師出示圓柱模型說明:請同學們先想一想,如果把圓柱側面沿高剪開再展開,它會是什么形狀,F(xiàn)在請大家拿出貼有商標紙的飲料罐(教師同時出示),沿著它的一條高剪開,然后展開,看看是什么形狀。學生操作后提問:你發(fā)現(xiàn)圓柱體的側面是什么形狀?
(2)側面積計算方法。
、偬釂枺旱玫降拈L方形的長和寬跟圓柱體有什么關系呢?請同學們看從第3頁最后兩行到4頁的“想一想”,并在橫線上填空。提問“想一想”所填的結果。
、诘贸鲇嬎惴椒ā
提問:根據它們之間的這種關系,圓柱的側面積應該怎樣算?為什么?
(3)教學例1
出示例1,學生讀題。指名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
三、鞏固練習
1.提問: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內容?
2.課件出示練習題
3.做“練一練”第3題。
4.思考
如果圓柱的底面周長和高相等,側面展開是什么圖形?
四、作業(yè)布置
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8
教學內容:
統(tǒng)計天地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用分數(shù)(或百分數(shù))表示簡單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方法。
2、使學生會根據事件發(fā)生可能性的大小要求設計相應的活動方案。
教學過程:
一、提問:
問:我們在學習可能性的知識時,怎樣用分數(shù)來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呢?你們能舉例說說嗎?
我們還會根據事件發(fā)生可能性大小的要求設計活動方案,對此,你有什么體會?
二、完成第25題
讀題,理解題意。
可演示主持人兩次抽獎的過程,使學生明白:
第(1)題 用4種不同顏色的彩紙表示4種不同顏色的座位票,演示從中抽出一種顏色的座位票,啟發(fā)學生思考每個同學獲得開心獎的可能性。
第(2)題 用10張紅色彩紙表示10張紅色座位票,按1~10編號后,演示從中抽出一個編號的座位票,啟發(fā)學生思考拿紅色票的同學獲得幸運獎的可能性。
三、完成第26題
出示題目,讀題
問:要使落下后紅色面朝上的可能性是 1/3,必須有幾個面涂上紅色?有幾種涂的方法?
要使落下后數(shù)字2朝上的可能性是5/6 ,必須有幾個面寫上2字?有幾種寫法?
在交流中使學生認識到:
符合要求的涂色或寫數(shù)方法不是唯一的,但第(1)題必須有2個面涂成紅色,第(2)題必須有5個面寫2。
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9
教學內容:連除、除加、除減。(例11、例12和做一做,練習八第l一4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掌握小數(shù)的連除、除加、除減混合運算的順序,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使學生掌握小數(shù)除法中一些簡便計算的方法,并能正確地運用簡便算法來計算小數(shù)除法。
教學重點:⑴小數(shù)的連除、除加、除減混合運算的順序⑵小數(shù)除法中一些簡便計算的方法。
教學難點:正確地進行小數(shù)的連除、除加、除減和小數(shù)簡便計算。
教學用具:投影片若干張。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
1.先說一說下面各題的運算順序,再計算。360÷4÷5420÷6+150750÷5-80⑴指名板演。⑵集體訂正。使學生明白:整數(shù)連除的運算順序是從左到右依次計算;整數(shù)的除加、除減混合運算的順序是先算除法,再算加法或者減法。2.揭示課題:我們已經知道整數(shù)的連除、除加、除減混合運算的.順序,而小數(shù)的連除、除加、除減的運算順序和整數(shù)的是一樣的。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小數(shù)的連除、除加、除減。(板書課題:連除、除加、除減。)
二、嘗試
1.投影出示例11:一只蜜蜂0.5小時飛行9.3千米,是一只蝴蝶飛行速度的2.4倍,這只蝴蝶每小時飛行多少千米?2.引導學生分析題里的數(shù)量關系:要求蝴蝶的飛行速度,必須先求出蜜蜂的飛行速度,已知蜜蜂的飛行速度為0.5小時飛行9.3千米,那么1小時飛行9.3÷0.5或者9.3×2,列式為:9.3÷0.5÷2.43.算式中有幾步什么運算?運算順序是怎樣的?4.學生把題目做完后集體訂正。5.P.31頁中間的做一做:432÷3.6+2.882.96÷0.4-1.73生獨立審題,并講每題中有幾步什么運算?運算順序是怎樣的?再計算出來,集體訂正。
三、示范:
1.生舉例在整數(shù)除法中學過的一些簡便算法,指出這些簡便算法有時也可以在小數(shù)除法中使用。2.出示例12:計算5.6÷35.2.思考:能否簡算?怎么算?省試算,指名板演,集體訂正。板書:5.6÷35=5.6÷7÷5=0.8÷5=0.164.做一做:4.5÷18930÷5÷0.6學生獨立審題,做完后讓學生講一講是怎樣簡算的?為什么要這樣算?集體訂正。
四、應用
1.練習八3題:在下面的里填上適當?shù)臄?shù)。2.1÷28=2.1÷÷0.78÷0.3÷0.2=0.78÷學生按要求填空后集體訂正。2.練習八2題。39.05÷7.1-4.02
9.1÷0.13÷2.5
7.36÷0.18+0.4
提醒學生注意審題。按要求進行計算后集體訂正。
五、體驗
你能小結本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嗎?
六、作業(yè)
練習八第1、4題。
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10
教學內容:教材第100頁的內容復習周長、面積的概念和周長的計算,完成練習十九第1——5題。
教學要求:使學生加深理解和掌握周長、面積的意義,以及學過的'周長計算的公式,能正確地進行周長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我們在認識了平面封閉圖形的特征以后,這節(jié)課先復習它們的周長計算。同學們要弄清什么是周長,掌握一些圖形周長計算的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二、復習周長、面積的意義。
1、明確意義,提問:想一想,一個圖形的周長是指什么?什么叫做面積呢?
出示一個正方形后提問:誰能在圖上指出它的周長和面積?
2、學生練習
。1)請同學們根據第100頁上的要求,描出周長和涂出面積部分。
讓學生交互檢查。
。2)做練習十九第1題。
指名學生口答。
提問:你認為這兩組圖形說明了什么?
三、復習周長計算
1、鞏固計算公式。
提問:我們學過哪些平面圖形周長計算的公式?
請大家先在第100頁上填出這些圖形周長計算的公式,再告訴大家各個圖形為什么這樣算。
學生回答時老師板書公式。
我們一起來按照剛才說的關系,做“練一練”。
2、做“練一練”第1題。
學生填充后口答,老師板書。
3、做“練一練”第2題。
讓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指名口答算式,老師板書,集體訂正。
4、做“練一練”第3題。
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
五、布置作業(yè):
課堂作業(yè):練習十九第3-5題。
家庭作業(yè):練習十九第2題。
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11
設計理念:
教學中,要力求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自主學習。課的結構上,以活動為主線,以操作為本節(jié)課的主要形式,以使學生親身體會知識,自主實踐獲得經驗,力求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和操作,認識圓柱的特征,能看懂圓柱的立體圖,認識圓柱的高和圓柱側面的展開圖。
2、使學生形成圓柱的清晰表象,能根據圓柱的特征辨認圓柱體,測量圓柱的高,并能想象出圓柱側面的展開圖,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3、通過觀察、操作、思考、討論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圓柱的特征。
教學難點:
使學生弄清圓柱側面展開得到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長與圓柱底面周長,寬與圓柱的高之間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導入新課
1、復習已經學過的立體圖形,并說說它們的特征。
2、出示一個茶葉筒提問:這個物體的形狀叫什么?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也是圓柱體的?你對它了解多少?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進一步認識圓柱體。(板書課題:圓柱的認識)
二、操作感知,發(fā)現(xiàn)特征
1、看一看、摸一摸
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圓柱體,摸摸它的面。
師:圓柱有幾個面?摸的時候有什么感覺?與長方體有什么不同?
引導學生說出圓柱各面的名稱。
2、小組合作,制作形體。
師:下面我們以四人為一組,大家合理分工,做一個圓柱體。想一想我們要制作它需要做哪幾部分?分小組討論制作方案后動手做。
3、成果展示。
(1)讓學生拿出自己的合作成果,向大家展示。
(2)師:你在制作的過程中,準備了哪些材料?是怎么做的?
4、交流討論。
(1)出示粗細不同的'兩個圓柱。
師:這兩個圓柱有粗有細,想想,這與圓柱的什么有關?
(2)出示高矮不同的兩個圓柱。
師:這兩個圓柱有高有矮,想想,這與圓柱的什么有關?
什么是圓柱的高?怎樣測量這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呢?
5、發(fā)現(xiàn)特征。
師:從我們準備的材料和在操作的過程中,你發(fā)現(xiàn)了圓柱的哪些特征?
師引導學生說出圓柱上下兩個面是兩個相同的圓;圓柱的側面展開是一個長方形,它的長是底面圓的周長,寬是圓柱的高。
(利用多媒體課件加以演示驗證。)
討論:圓柱的側面展開可以得到哪些圖形?讓學生將圓柱的側面展開后看看。
三、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指出下面圖形中哪些是圓柱。(圖略)
2、判斷:
、賵A柱體的高只有一條。 ( )
②圓柱兩個底面的面積相等。( )
③圓柱體底面周長和高相等時,沿著它的一條高剪開,側面是一個正方形。 ( )
3、用一張長31.4厘米,寬25.12厘米的長方形紙,再配兩個圓做成一個圓柱體,這兩個圓的半徑是多少厘米?
4、張大爺家有一塊直徑為3分米的圓形鐵皮,他想以它為底做一個圓柱形水桶,應選怎樣的一塊長方形鐵皮比較合適?
四、反思體驗,總結全課
這節(jié)課我們學了什么?探討了圓柱的哪些問題?你有哪些收獲?
附板書設計:
圓柱的認識
底面:兩個相等的圓
長方形長=底面周長
側面:展開后平行四邊形長方形
正方形寬=圓柱的高
高:無數(shù)條,長度相等
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12
教學內容:教材第90頁名數(shù)和名數(shù)的換算、“練一練”,練習十七第6~10題。
教學要求:使學生在認識名數(shù)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名數(shù)換算的方法,能正確地進行名數(shù)間的換算。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口算。
讓學生口算練習十七第6題。
提問,你覺得一個數(shù)乘或者除以10、100、1000……時,怎樣能較快地算出結果?
2.引入課題。
我們已經復習了量的計量.在計量一個具體的量的結果時,通常要用到名數(shù),有時要進行名數(shù)的換算。應用一個數(shù)乘或除以10、100、1000……時移動小數(shù)點求得數(shù)的方法,就能較快地進行名數(shù)間的換算。這節(jié)課,我們就復習名數(shù)和名數(shù)的換算。(板書課題)
二、歸納換算方法
1.提問;什么叫名數(shù)?誰來舉例說明?
誰來舉例說明什么是單名數(shù),什么是復名數(shù)?
2.學生練習。
(1) 3米=( )厘米
3噸=( )千克
(2) 50分米=( )米
5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指名口答,老師板書。提問;第(1)題換算時是怎樣想的,第(2)題是怎樣想的?
3.歸納方法。
請大家按照剛才的解題和回答,在第90頁上把換算方法歸納完整。指名口答歸納出的方法。
追問:如果進率是lO、l00或l000,怎樣做比較方便?說明:在名數(shù)換算時,要先看是高級單位換算成低級單位,還是低級單位換算成高級單位,再想這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然后用相應的方法求出結果。
三、綜合練習
1.做“練一練”第1題。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課本上。集體訂正,讓學生分別說說怎樣想的。
2.口答:3.05米=( )米( )厘米
指名學生口答,老師板書,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指出:高級單位的單名數(shù)換算成低級單位單名數(shù),只要直接乘進率求出結果;復名數(shù)改寫成相應的低級單位的單名數(shù),只要把其中高級單位的數(shù)改寫,再加低級單位的數(shù);小數(shù)改寫成復名數(shù),一般是整數(shù)部分直接寫成高級單位的.數(shù),小數(shù)部分改寫成低級單位的數(shù)。
3.做“練一練”第2題。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課本上。集體訂正,讓學生分別說說是怎樣想的。追問:20xx克怎樣改寫成2千克50克的?(除以進率,整數(shù)商是高級單位的數(shù),余數(shù)是低級單位的數(shù))指出:低級單位的單名數(shù)換算成高級單位的單名數(shù),只要直接除以進率求出結果,復名數(shù)改寫成相應的高級單位的單名數(shù),把高級單位的數(shù)作整數(shù)部分,把低級單位的數(shù)改寫成小數(shù)部分;低級單位的單名數(shù)改寫成復名數(shù),只要除以進率,把整數(shù)商作高級單位的數(shù),余數(shù)就是低級單位的數(shù),也可以先改寫成小數(shù),再改寫成復名數(shù)。
4.做“練一練”第3題。
讓學生按照上面的方法,在課本上做“練一練”第3題。指名口答,老師板書。要求學生說出思考過程。強調時間單位時、分、秒的換算一定要注意進率是60,方法與其他量的單位換算相同。
5.做練習十七第10題。
讓學生做在練習本上。指名學生說說是怎樣做的,老師板書。
四、課堂作業(yè)
練習十七第7—9題。
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13
【教學內容】
負數(shù)的初步認識(2)(教材第3頁例2)。
【教學目標】
通過呈現(xiàn)存折上的明確數(shù)據,讓學生體會負數(shù)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進一步體會負數(shù)的含義。
【重點難點】
體會引入負數(shù)的必要性,初步理解負數(shù)的含義。
【新課講授】
1.教學例2。
。1)教師出示存折明細示意圖。(教材第3頁的主題圖)教師:同學們能說說“支出(-)或(+)”這一欄的數(shù)各表示什么意義嗎?組織學生分組討論、交流,然后指名匯報。
。2)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像20xx,500這樣的數(shù)表示的是存入的錢數(shù);而前面有“-”號的數(shù),像-500,-132這樣的數(shù)表示的是支出的錢數(shù)。
(3)教師:上述數(shù)據中500和-500意義相同嗎?(500和-500意義相反,一個是存入,一個是支出)。你能用剛才的方法快速而又準確地表示出向東走100m和向西走200m、前進20步和后退25步嗎?說說你是怎么表示的?師把學生的表示結果一一板書在黑板上。
2.歸納正數(shù)和負數(shù)。
(1)你能把黑板上板書的這些數(shù)進行分類嗎?小組討論交流。
。2)教師展示分類的結果,適時講解。像+8,+4,+20xx,+500,+100,+20這樣的數(shù),我們把它們叫做正數(shù),前面的'+號也可以省略不寫。像-8,-4,-500,-20這樣的數(shù),我們把它叫做負數(shù)。
。3)那么0應該歸為哪一類呢?組織學生討論,相互發(fā)表意見。師設難:“我認為0應該歸為正數(shù)一類!
歸納:0既不是正數(shù)也不是負數(shù),它是正數(shù)和負數(shù)的分界點。
。4)你在什么地方見過負數(shù)?教師鼓勵學生注意聯(lián)系實際舉出更多的例子。
【課堂作業(yè)】
完成教材第4頁的“做一做”第2題。
【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課后作業(yè)】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的練習。
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14
教學內容:
教科書P39——40,練一練,練習八6——11
教材簡析:
在三年級下冊,學生已經學習了根據分數(shù)的意義,用整數(shù)乘、除法解決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實際問題。這里再次安排教學,一是讓學生理解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可以直接用乘法計算,從而擴展對分數(shù)乘法意義的理解,二是通過溝通兩種方法之間的聯(lián)系,促使學生加深對相關數(shù)量的理解,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學習用分數(shù)乘法解決“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實際問題,完善對分數(shù)乘法意義的理解,提高正確計算相關分數(shù)乘法式題的能力。
2. 豐富對用分數(shù)表示的數(shù)量關系的認識,使學生經歷解決實際問題的探索過程,進一步培養(yǎng)觀察、比較、分析、推理的能力。
3.使學生通過學習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知識和方法的應用價值,提高數(shù)學學習的信心。
教學重點:
掌握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計算。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情,導入新課
談話:昨天我們已經學習了求幾個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實際問題,掌握了分數(shù)與整數(shù)相乘的計算方法。今天,我們將繼續(xù)學習有關整數(shù)與分數(shù)的計算方法,以及相關的簡單的實際問題。
[設計意圖:開門見山,讓學生明確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是上節(jié)課的延續(xù),使學生在明確的學習目的指引下,迅速投入到新知識的學習中。]
二、合作探索,獲取新知
。ㄒ唬┬『诎宄鍪綪40,練一練第1題的圖
提出要求:涂色表示“12的”、“20的”,涂完后說說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列式計算?在小組內交流后組織全班交流。
在交流中使學生明確:涂色“12的”,就是把12個○看作單位“1”,平均分成3份,涂色表示出這樣的1份,列式:12÷3=4;涂色 “20的”,就是把20個□看作單位“1”,平均分成5份,涂色這樣的4份,列式20÷5×4=16
[設計意圖:把練一練第一題提前作為學習新知的鋪墊 ,旨在幫助學生喚醒已學過的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一般方法和分數(shù)乘法的意義。為學生學習新知識作好心理和知識上的準備。]
。ǘ├}教學,探索新知
談話:剛才我們用之前學過的分數(shù)意義的知識,用整數(shù)的乘、除法解決了這兩個問題,那么,像這樣的有關分數(shù)的實際問題,是否有更簡單的方法來解決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研究。
1.出示例題及圖,交流題目中告訴了我們哪些條件?
引導學生看圖描述題中兩個分數(shù)的具體含義。
。ü烙媽W生能夠說明:把10朵綢花作為單位“1”,紅花的'朵數(shù)是10朵的,綠花的朵數(shù)是10朵的。)
[設計意圖:看圖說題意,可以幫助學生理清題目中相關數(shù)量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有利于學生學習新的知識。]
2.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
問題⑴:紅花有多少朵?
、偻ㄟ^前面的鋪墊估計學生能很快列式10÷2=5(朵);
、诮處熣f明:像這樣求10朵的是多少的問題,還可以直接用乘法計算。列式10×= ( )
、垡龑W生比較這兩種計算方法,有什么想法?
引導學生在比較中認識到:10朵的,就是把10朵花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而計算10×,要先約分,也就是用10除以2,得出一份是多少。體會兩種計算方法思路的一致性。
得出結論并板書: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計算。
問題⑵:綠花有多少朵?
師:你能用求紅花朵數(shù)的方法,求出綠花的朵數(shù)嗎?
。ㄓ辛饲蠹t花朵數(shù)的經歷,估計學生能很快地列式
、10÷5×2=4(朵)②10×=4(朵)。)
進一步引導學生比較這兩種方法,體會它們之間內在的聯(lián)系。
(估計學生通過問題⑴的比較,能夠認識到綠花的朵數(shù)是10朵的,也就是把10朵花平均分成5份,綠花是其中的2份;計算10×,也要先約分,也就是先把10÷5,求出1份是多少,再乘2求出2份是多少。)
通過比較,再一次得出結論: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計算。
[設計意圖:這部分的教學是本課的重難點,求紅花和綠花的朵數(shù),每個問題都用了兩種方法解決,通過這兩種方法的列式、計算與比較,得出“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計算!钡闹R點,使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fā)展,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三、組織練習,鞏固新知
1.完成P40,練一練
第1題:在導入時,學生已經通過涂色理解了題目的意義并用以前學過的方法解決了這一問題,此時再看這題,旨在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解決這一問題,列式:12×、20×,并和同桌說說這樣列式的理由。
第2題,通過填空,引導學生理解:求根(或根)長多少米,就是求這根鋼管的(或)是多少,進一步得出結論: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可以用乘法計算。
2. 完成練習八第6題
通過一組實際問題的比較,溝通分數(shù)乘法意義與整數(shù)乘法意義的內在聯(lián)系。知道“求3瓶是多少毫升”就是求3個900毫升相加的和;求“瓶是多少毫升”,就是求900毫升的是多少;求小明喝了多少毫升,就是求900毫升的是多少。
3.完成練習八第7、第8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說說你是怎么想的?體會分數(shù)乘法的實際問題在生活的運用。
4.完成練習八第9題
學生獨立讀題后交流,明白題目意思,“估計這個月哪個城市空氣質量達Ⅰ、Ⅱ級的天數(shù)最多”,可以直接比較分數(shù)的大。弧坝嬎愀饔卸嗌偬臁,是以這個月的總天數(shù)“30天”為單位“1”進行計算的,計算得出結果后,再與估計的結果進行比較,檢驗估計的準確性。
5.完成練習八,第10、第11題
通過讀題、列式計算,使學生認識到“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與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一樣,都可以用乘法計算”。
[設計意圖:通過一系列的練習,繼續(xù)鞏固“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可以用乘法計算”的知識。讓學生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分數(shù)乘法與整數(shù)乘法的內在聯(lián)系,感受分數(shù)乘法是整數(shù)乘法的進一步發(fā)展,幫助學生逐步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
四、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學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設計意圖:通過簡單的小結,幫助學生梳理本課所學知識點,有利于學生新知識的建構。]
[總評:本課教學以學生為主體,緊密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使學生經歷了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在觀察、比較、分析、推理等數(shù)學活動中,積極主動的獲取了新的知識,同時提高了學生應用數(shù)學的能力,感受數(shù)學知識和方法的應用價值,提高了學生數(shù)學學習的自信心。]
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15
復習內容:多邊形面積的計算。(整理和復習的第1~3題,練習二十1~4題。)
復習要求: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能夠計算它們的面積。
復習重點:熟悉各圖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加深對公式的理解。教具準備:平行四邊形、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和梯形、剪刀。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口算(三)。
0.1×0.024.2÷0.199×0.35
12÷0.31.25×0.8×0.50.9÷0.01
1.5×0.416÷1.63.5+3.5×3
64.32÷160.05×0.81.23÷3
0.65×1.028.8÷2.22.4×2.5
4.2÷3.57.2×0.3+2.8×0.3
2.87÷0.7(1.5+0.25)×4
6.4×0.2+3.6×0.2
二、復習指導
1.復習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耪埓蠹一貞浺幌拢浩叫兴倪呅巍⑷切、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是怎樣經過平移、旋轉等方法轉化成我們已經學過的圖形,從而推導出它們的面積計算公式的。
、聘鶕䦟W生的`回答,投影出示每個公式的推導過程。如圖:
2.生獨立做“整理和復習”的第1題。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講一講為什么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公式中要“÷2”?
三、課堂練習
1.“整理和復習”的第2題。
學生獨立計算。指6名學生板演,集體訂正
2.練習二十第1題。
學生獨立計算并做在課本上,集體訂正。
3.整理和復習的第3題。
首先讓學生分組討論,發(fā)表各自的看法,然后教師適當舉例說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跟它的底邊和高的關系。當高一定時,底邊越長它的面積越大。而三角形的面積是與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四、作業(yè)
練習二十第2、3、4題。
學有余力的同學可做第10題。
【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六年級人教版數(shù)學教案11-30
六年級上數(shù)學教案01-08
六年級下數(shù)學教案01-08
六年級趣味數(shù)學教案01-13
關于六年級的數(shù)學教案01-25
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11-28
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01-09
六年級上數(shù)學教案02-06
六年級下冊的數(shù)學教案07-16
小學數(shù)學教案六年級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