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地理微課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地理微課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地理微課教案1
一、復習導入
上課同學們好,請坐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少年閏土這篇課文,在上課前,老師要考考大家對課文的理解,請打開補充習題,24課獨立完成第三大題。(開火車回答問題)家景:家庭近況;日里:白天的時候;無端的:無緣無故;素:一向從來;如許:如此多這么多。
看來大家對這樣陌生化的語言已有所掌握,通過上節(jié)課學習,我們初步認識到這樣一位少年,請看大屏幕。他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向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他就是閏土。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他是一位生氣勃勃害羞樸實的農村少年,給我講了許多新鮮事,與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去聽一聽閏土所說的那些新鮮事,繼續(xù)發(fā)現在我心里閏土是個怎樣的少年?
二、再讀交流
1、請大家默讀6到18段,照樣子用小標題概括新鮮事。
。ㄑ┑夭而B)()()()小標題概括可以采用劃關鍵詞提取關鍵信息的方法進行完成后,同桌交流,雪地捕鳥,夏日拾貝,月下刺猹,潮汛看魚。
這些有趣的是,你們經歷過嗎?(沒有)像這樣沒有經歷過的,沒看到過的,甚至連聽都沒聽過的事,叫做什么事呢?對稀奇事。
2、假如閏土邀請你和他一起做這些稀奇事,你最想做哪一件?為什么?如果你是作家,魯迅,你覺得他最想做什么?(月下刺猹,雪地捕鳥)為什么?因為用的筆墨最多,其他兩個故事,只是簡單的介紹,像這樣的寫法叫做,詳略結合。
3、讓我們一起來和閏土月下刺猹吧!
有沒有人愿意讀一讀月下刺猹的段落?其他人注意傾聽說一說你的感受,邊聽邊批注(相機巡視指導)
交流:從捏走刺這些動詞上,我看到了一位身手敏捷的少年。
從奔竄滑等詞看出猹的狡猾,從側面也表現出閏土的機智勇敢。
現在我們請小伙伴到現場來了,看大屏幕,猜一猜哪個是閏土?哪個是我?(帶黑帽子的是閏土,因為他在手舞足蹈的深情并茂,繪聲繪色的說著,帶紅色帽子的是我,因為我在聚精會神津津有味地聽著)就讓我們請人來扮演他們表演當時的情景吧!
指人表演朗讀對話。真精彩,通過你們的表演,我看到了一位聰明能干,機智勇敢的認同,多么有趣的經歷呀,也難怪作者對此印象深刻,在文章一開頭便先寫了刺猹的情景呢!
請大家閉上眼睛,想一想看瓜刺猹發(fā)生的時間是(晚上),當時是什么樣的天空?(深藍色的天空),什么樣的'圓月(金黃的圓月)什么樣的西瓜地?(一望無際,碧綠的西瓜地)什么樣的少年?(項帶銀圈),見她手捏鋼叉向一匹猹盡力的刺去,而那猹卻將身子一扭飯從他的胯下逃走了。在這一段文字中,先寫景,還有霧,在寫人有近有動,讓人覺得身臨其境緊張刺激,我們以后也可以用這樣的方式寫作景物人,抓住動作是描繪的內容,具有畫面感。板書(景物人動作)
4、請同學們運用剛剛學習到的方法,自主學習6到8段小組交流。①通過()等詞語我們仿佛看到了()②我看到了()的閏土
小組匯報:通過掃支撒拉等詞,仿佛看到了閏土捕鳥時手腳靈活,操作熟練的畫面看到了一位經驗豐富的閏土。
我什么都有的鳥類列舉,我看到了一位見多識廣的閏土。(出示課件)
5、看來同學們都能很好的掌握住景+物+人的方法,那么請大家用景物人的方法寫一寫海邊拾貝的畫面吧!
同學們寫的都很有畫面感,閏土就是這樣一件一件敘述著我不知道的新鮮事,讓我不由得感嘆道:①我素不知道天下有這許多新鮮事②啊,閏土的心里有無窮無盡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閏土知道這么多,而作為少爺的我知道什么呢?老師,這里摘錄了一段魯迅先生早年學習生活的文字,請快速瀏覽,填一填。出示《早》課文節(jié)選
當閏土知道在雪天沙地上如何捕鳥時,我在(讀書)卻不知道(如何捕鳥)。當閏土知道夏天去海邊拾貝殼時,我在(習字)卻不知道(海邊有如許五色的貝殼)。當閏土在瓜地看瓜刺猹時,我在(對課)卻不知道(西瓜還有這樣危險的經歷)。當閏土在潮汛看魚時,我在(描繡像)卻沒聽過(魚兒有青蛙似的兩只腳)。
讀到此你能感受到我是怎樣的內心世界嗎?
我與閏土生活的對比表現,我內心的郁悶,無奈,對外面世界的向往表現了,我對閏土的羨慕和佩服。
6、愉快的生活總是短暫的,眾說過去了,閏土要回家了,兩個小伙伴是什么樣的表現呢?
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廚房里哭著不肯出門。
都是用哭來表現,依依不舍,那可不可以把兩人的哭的方式換一換呢?
。ㄉ矸莶煌,哭的方式不同,作者語言用詞的精準)
雖然他們哭的方式不同,但相同的是他們真摯的友誼,他們相處的時間很短,但閏土的機制勇敢聰明,能干見多識廣,深深地留在魯迅的記憶中,即便他們從此再未見面。
在文中,作者說從此再沒有見面,但魯迅在故鄉(xiāng)一文中再一次回到離別20余年的故鄉(xiāng),見到了成人后的閏土,他們是否如少年時一般親密無間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看一看,補充習題拓展練習思考相關的題目。
這節(jié)課上到這里,下課!
地理微課教案2
一、學習目標
理解熱力環(huán)流的形成原理,并能根據下圖,運用相關原理回答下列問題。
1.對比同一水平面上①③氣壓高低___________
2.把①②③④氣壓由大到小排列____________
3.甲、乙兩地的冷熱狀況如何,甲____,乙_____
4.畫出甲、乙之間的熱力環(huán)流。
下面甲、乙兩圖分別表示北半球某濱海地區(qū)某日海、陸上空大氣運動和海陸氣溫變化情況。讀圖回答第2題。
2.由圖乙可推知圖甲出現的時間大約是()
A.16時至次日8時
B.8時至16時
C.12時至0時
D.10時至15時
二、教學反饋
1.看了這節(jié)微課,你是否理解了熱力環(huán)流形成的過程?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這節(jié)微課是否吸引你?你最喜歡的地方在哪里?最不喜歡的地方在哪里?
微課腳本設計是微課設計的另外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一般認為,微課的時長在3~10分鐘左右,在如此短的教學視頻中,如何才能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效率呢?傳播理論告訴我們,單用聽覺,3小時左右能保持所獲得知識的60%,3天后下降到15%;單用視覺,3小時左右能保持70%,3天后則為40%;如果視聽并用,3小時左右能保持90%,3天后為75%。視聽并用能讓學習者獲得更多的學習信息,還能為學習者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提高學習效率。為了達到更好的視聽效果,微課應當做好腳本設計,做好微課腳本設計能提高微課件制作和錄音的效率。
微課腳本設計要解決哪些問題?進行微課腳本設計,就像導演在安排鏡頭那樣。微課腳本設計要解決微課內容的編排,學習者視線的`牽引,音頻、視頻文件的選取和設置,錄音旁白的設計,微課中片斷的過渡與銜接效果,微課時長控制和微課的編碼處理。微課腳本設計可以從教學設計中衍生而來,是對教學設計的二次創(chuàng)作。進行腳本設計時,筆者認為,可以根據微課的內容作為框架來進行編排。
筆者認為,微課腳本設計要做好兩個記錄:
。1)當某個頁面需要錄制的旁白比較長時,旁白最好逐句寫下來,這樣可以減少口誤和嗦,提高錄音時的效率;如果頁面所錄制的旁白比較短,可以記錄要講的內容概要。記錄向學習者提出的問題以及提問后的停頓點,這是提出問題后留給學習者思考的時間。
。2)記錄要采用的動畫特效,幫助自己在制作微課件時做出好的動畫效果。
(3)記錄排演所用的時長,對正式錄音時的時間把握能起指導意義。
下列是筆者制作的熱力環(huán)流微課件:
微課教學設計為微課件的制作提供了藍本,是教師梳理教學思路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微課腳本設計能提高微課件制作和錄音的效率,達到更好的視聽效果。通過實踐,筆者感受到微課教學設計和微課腳本設計就是微課設計的靈魂,想要提高“微課”的制作質量,離不開做好這兩個設計。
地理微課教案3
一、教學目標
通過熱力環(huán)流的實驗和直觀的動畫,幫助學生理解熱力環(huán)流的形成原理。
二、教學重點
熱力環(huán)流的形成原理。
三、教學媒體
PPT20xx。
四、教學手段
講授法。
五、教學過程
。ㄒ唬﹦(chuàng)設情景
播放《三國演義》動畫節(jié)選――火燒上方谷,提問:讓司馬懿父子在上方谷死里逃生的救命雨是怎么形成的?
(二)介紹氣壓的概念
通過對比海拔400米處和200米處的空氣柱空氣分子密度大小,說明氣壓是作用在單位面積上的大氣壓力。海拔越高,氣壓越低。
過渡:當地面的冷熱狀況不同時,空氣將如何運動呢?
。ㄈ┯^看熱力環(huán)流的實驗,思考問題:
1.冰水碗上方的煙氣是如何運動的?
2.熱水碗上方的煙氣是如何運動的?
3.兩個碗之間的煙氣又是如何運動的?
。ㄋ模┛偨Y熱力環(huán)流的形成過程。
地面的冷熱不均空氣的垂直運動同一水平面上存在高低氣壓差空氣水平運動。
說明:地面冷熱不均是形成熱力環(huán)流的根本原因。
。ㄎ澹⿲W以致用
運用熱力環(huán)流的原理解析:
1.上方谷中的降水是怎樣形成的?
2.生活中的地理:冷風空調為什么要懸掛在高處?而暖風機要放置在地面?
。┑淅詼y
提醒學習者按暫停鍵,思考題目,檢測課程中學習的熱力環(huán)流相關原理的理解運用情況。
微課教學設計與一節(jié)課教學設計有什么不同之處呢?
微課教學設計首先體現在教學目標的“小”。微課的時長一般在5~10分鐘,課程時間有限,因此教學目標不能設置太多,一般設置一個或者兩個為宜,力求在10分鐘的教學視頻中集中精力解決一個問題。
教學內容應當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來選擇。微課中不可能把課堂40分鐘呈現的所有內容都呈現出來,這就要求教師根據微課類型來進行取舍。教學策略的選擇也要看所設計的微課的類型。目前,國內大多數學者傾向于把微課分為講授類、問答類、練習類、實驗類等類型,教師在進行微課教學設計,就應當明確自己制作微課的目的,明確自己將要制作的微課的類型。這樣有助于確立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和教學策略。如,筆者在創(chuàng)作熱力環(huán)流的微課時,確立了這節(jié)微課是屬于原理講授類的微課,因此,我確立以剖析熱力環(huán)流的形成原理為教學目標,選擇以一個實驗,一個原理,一道自測練習作為微課的教學內容,采用講授法為主的`教學方式。
教學媒體有多種選擇,PPT、camtasia Studio等軟件是目前開發(fā)微課的熱門載體。我認為利用PPT20xx錄制微課,操作簡單,動畫效果好,比較適合廣大非電腦專業(yè)的教師。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從課堂問答、課堂觀察、課堂練習中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形成教學評價,而微課學習者的學習情況是授課者無法看到的,那么該如何才能實施微課的教學評價呢?筆者認為,微課是建立在自主學習基礎上的,因此,我們在開發(fā)微課的同時,也可以開發(fā)一些相應的微學案。微學案可以配套學習者觀看微課時使用,也可以在觀看微課后使用。微學案中可以設計針對微課學習內容的練習,但題目數量最好不超過5道,其中應當包含微課中講解的例題,學習者通過自我檢測,形成自我學習評價。微學案中還可以包含一些問卷問題和學習反饋表,用以收集學習者對微課教學效果的評價。另外,開發(fā)一些交互式的微課,也是解決教學評價的途徑之一。
【地理微課教案】相關文章:
地理課教案12-09
初中地理課教案02-22
美術微課教案01-08
美術微課教案02-02
地理教案-南美洲復習課02-27
初中地理課教案9篇02-23
小學語文微課教案02-08
小學英語微課教案06-24
高三地理考評課教案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