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位置教案優(yōu)秀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數學位置教案優(yōu)秀,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數學位置教案優(yōu)秀1
教學內容:
P18/例1(確定物體的準確位置)
教學目標:
1、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體會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了解確定位置的方法,并能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2、使學生在探索與交流的過程中掌握確定位置和標明位置的方法,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3、培養(yǎng)學生勇于探索、實踐的學習精神。
教學重、難點:
了解確定位置的方法。準確判斷方向。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
師:要是你去公圓玩,迷路了怎么辦?
生:問叔叔阿姨;看地圖,識別方向。
師:也就是說從圖上找到每個目的的位置與方向,對嗎?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方向與位置。
二.新授
1.教學例題1
1)明明怎樣才能有對又快的找到1號檢查點?(小組討論)
生:首先知道1號檢查點在四個方向的東北之間。而且還有一個角度是30度。
生:這個角的兩條邊有一條指向正東方向,另一條偏向北邊,所以是東偏北30度。
2)師:你真是太能干了!但是老師還有問題,為什么不說是北偏東30度呢?
生:因為表示角度的符號標在靠正東的方向。
3)如果只知道1號檢查點在東偏北30度的`方向上就能馬上找到嗎?小組交流還要明確其距離。
2.學習標出位置的方法
1)出示校園內各建筑物的位置說明,根據這些說明繪制出一張校園的示意圖嗎?
2)分別展示各組繪制的示意圖。
3)說說你們是怎樣進行繪制的?
在繪制平面示意圖的時候,可以用一條注有數量的線段表示地面上相對應的距離。如果用1厘米的線段表示50米,那么就要在圖上畫出一條1厘米的線段,上面寫明50米。
三 . 總結全課: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知識。
四 . 作業(yè)。
數學位置教案優(yōu)秀2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2頁的例題,第12~13頁想想做做的習題
。劢滩暮單觯
在學生認識上下、前后位置關系的基礎上,教學左右的位置關系。教材通過學生上課的情境圖,讓學生認識左右的方位,體會物體之間的位置關系是相對的想想做做通過學生的看一看、擺一擺、說一說等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觀察、描述位置關系的習慣與應用意識,使學生具有初步的空間觀念
。劢虒W目標]
1、在具體場景里體會左右的位置關系,能比較準確地確定物體所在的左右位置。
2、能按左右的方位要求處理日常生活里的簡單問題,能采用左、右等詞描述物體所在位置,發(fā)展初步的位置觀念
3、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敏銳地發(fā)現(xiàn)和解決數學問題,并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起學習數學的信心
。劢虒W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初步認識左右的位置關系
多媒體演示小朋友在教室畫畫的場景
1、圍繞身體的某些部分,讓學生初步認識左、右方位
提問:小朋友,你們喜歡畫畫嗎畫的時候是用哪一只手畫的,請把它舉起來,好嗎你們知道舉的這只手是什么手嗎
說明:這只手在身體的右邊,所以我們把它叫做右手。(邊做手勢邊解釋)接著舉起左手問:
你能猜一猜在身體左邊的這只手叫什么手嗎(左手)
引導學生認識左耳、右耳,左眼、右眼,左腳、右腳等,進一步認識和鞏固左、右的'方位。
2、通過同桌間的座位關系,進一步理解左右相對的位置關系
提問:小朋友,人的手、腳、眼睛、耳朵都有左右之分,那么我們坐的位置有沒有左右之分呢我們一起看畫面中的小明(男)和小紅(女)是同桌,你能說說他們的位置關系嗎
同桌討論,嘗試說說小明與小紅的位置關系
交流反饋,引導學生正確說出小明坐在小紅的左邊,小紅坐在小明的右邊
提問:小芳說小明坐在左邊,這種說法對嗎為什么
討論使學生明確:在描述兩個人的位置關系時,要說清楚誰在誰的左邊或右邊
。墼u:從學生最熟悉的左手與右手以及小朋友之間的座位關系教學左、右,易于學生理解和掌握新知。圍繞學生身體的某些部位(如左手、右手,左眼、右眼,左耳、右耳,左腳、右腳等)進行教學,引導學生較好地認識了左、右兩個方位;圍繞學生間座位關系的討論,使學生體會物體之間的位置關系是相對的,所以在描述兩個物體位置時,應說清誰在誰的左邊(右邊)。這樣的教學聯(lián)系實際,操作性強,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理解和掌握左右相對的位置關系,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逐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二、通過練習強化左右的位置關系
1 、想想做做第1題。讓每一個學生說一說自己左邊是誰,右邊是誰再同桌交流,最后指名回答。(注意敘述完整,多請幾位學生說一說)
2、選同桌兩個小朋友,請其他小朋友說一說誰在誰的左邊,誰在誰的右邊
3、選橫排里三個小朋友(與其他小朋友同向,位置如:A B C),請小朋友說一說B所處的位置
引導學生討論:為什么一會說B在左邊,一會又說B在右邊
說明:說B在右邊是相對于A來說的,即B在A的右邊;說B在左邊,是相對于C來說的,即B在C的左邊。因此我們在描述某一物體位置的時候,一定要說清楚,說完整,它在誰的左邊或它在誰的右邊,而不能光說它在左邊或右邊
。墼u:在活動中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某個物體的位置是相對于另一個物體而說的。所以在描述某個物體位置時,應說清它在誰的左邊(右邊);在描述兩個物體的位置關系時,應說清楚誰在誰的左邊(右邊)。]
三、開展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1、擺一擺。(想想做做第2題)
教師慢慢讀題,學生跟著操作,擺好后同桌學生相互檢查,幫助擺錯位置的同學糾正。
2、說一說。
(1)想想做做第3題。四人小組合作學習,先由學生任選一物體,說說它的上、下、左、右各是什么。再讓學生說一說這個物體的位置(即它在誰的左邊,它在誰的右邊,它在誰的上面,它在誰的下面)
(2)想想做做第4題。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說法可以不同,說對就行
(3)讓學生就教室里的某一位同學或某一個物體說一說所處的位置
。墼u:通過擺一擺、說一說等活動,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綜合運用前、后、上、下、左、右六個方位描述物體位置。由于學生所選的參照物不同,說法、擺法也不盡相同,教師對不同的說法、擺法應及時引導學生進行相互評價,若學生有疑問應及時組織討論予以解答,通過說說教室里某一個物體所處的位置,培養(yǎng)學生觀察、描述位置關系的習慣與應用意識,使學生具有初步的空間觀念。]
3、站一站
請一個小朋友(1號)站到講臺前(與其他小朋友同向),2號站他的左邊,3號站1號的右邊,4號站3號的后面,5號站2號的前面,6號站3號的右邊,7號站6號的左邊等
4、聽口令,做動作
如:舉左手,放下左手;舉右手,舉左手,兩手都放下;舉右手,用右手摸你的鼻子;用左手摸你的右眼;用左手摸你的左耳等
。墼u:在愉快的游戲活動中進行鞏固性練習,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四、考考你
出示想想做做第5題的圖。讓學生說一說都是靠右走,誰走錯了
。墼u:在圖里找一找、說一說,并就此進行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
[總評]
聯(lián)系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從學生最熟悉的左手和右手開始認識左與右,通過一系列的實踐活動,讓學生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游戲活動中理解和掌握左右位置的相對關系,并靈活地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問題,培養(yǎng)學生觀察、描述位置關系的習慣與應用意識,使學生具有初步的空間觀念
數學位置教案優(yōu)秀3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認識列與行,理解數對的含義,能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的位置。
2.使學生經歷由具體的實物圖到方格圖的抽象過程,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滲透坐標思想,發(fā)展空間觀念。
3.使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拓寬知識視野,體會數學的價值,進一步增強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的意識,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重點難點:
理解數對的含義,能用數對表示位置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上學期時間我們學校進行了課間操的展示活動,這是我們學校某班的同學(課件),在這次活動中小強是表現(xiàn)最出色的一個,你能說一說小強在什么位置嗎?
生:從右向左數第4排的第2個。
師:誰還想說?
生:從左向右數第2排的第3個。
師:還有不同的說法嗎?
生:從后往前數,第4排的第3個。
師:怎么同一個人的位置有這么多種說法呢?
生1:人們是從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位觀察的。
生2:人們的視覺不同,也就是觀察的角度不同,說的方法就不一樣了。
師:正像剛才大家所說的,一個人的位置不變,但由于人們觀察的角度不同,描述位置的方法就不同。剛才大家在描述小強位置時,你有你的說法,他有他的說法,感覺怎樣?
生:有點亂。
師:我們能不能尋找一種既簡單又準確的方法來描述位置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探討如何確定位置。(板書:確定位置)
【設計意圖】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具體特點出發(fā),了解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同時設置如何描述方陣中事物的位置,感受描述方法不統(tǒng)一帶來的不便,體驗統(tǒng)一描述方法的必要性。
二、用列與行確定位置
師:剛才同學們在描述小強的位置時,用到了“排”,“個”等詞來描述位置,你們認為怎樣為一排?
生:橫著是一排。
師:還有不同意見的嗎?
生1:豎著也可以看作一排。
生2:排是直的。
師:有橫排,也有豎排,在描述位置時很容易混淆了,在數學上我們通常把豎排稱為“列”,把橫排稱為“行”。(板書:列和行)大家認為哪為第一列合適?
生1:最左邊的為第一列。
生2:最右邊的為第一列。
師:你們認為從哪邊起為第一列合適?
生:最左邊為第一列。
師:能說說你的理由嗎?
生:我們觀察的時候一般是從左邊開始數的,這是習慣。
師:這位同學說得多好啊,根據人們的習慣,我們通常把最左邊的一列稱為第一列,請你找到第2列,第3列…(課件)
師:哪為第一行呢?
生:最前面的是第一行。
師:自己找一下第2行,第3行……
師:你能用列和行來描述小強的位置嗎?
生:第3列第2行。
師:還有不同說法嗎?
生:第2行第3列。
師:在數學上我們通常先說列再說行。小強的位置可以說是在第3列第2行。(板書:第3列第2行)
【設計意圖】尊重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通過不同理解、不同表述,讓學生再次體驗產生“統(tǒng)一標準”即做出規(guī)定的必要性。滲透正確的描述順序,分解難點,為理解“數對”這一抽象的概念奠定基礎。
三、探討用數對確定位置
1.抽象點子圖。
師:同學們觀察,圓點代替學生(課件:人物圖漸變成點子圖),你還能找到小強的位置嗎?
生:能。
師:你能說說是怎樣找到的嗎?
生:先找到第3列再找到第2行,交叉的地方就是小強的位置。
師:這位同學不但找到小強的位置,而且還介紹了自己尋找的方法。
師:小青的位置在第幾列第幾行呢?
生:第1列第4行。
師:小剛的位置呢?
生:第4列第5行。
師:其它點的位置你能用列和行來表示嗎?
生:能。
師:你能說出幾個點的位置?
生:所有點的位置。
師:其實每一個點的位置我們都可以用第幾列第幾行的方法來表示。
【設計意圖】 通過讓學生觀察點子圖的變化,培養(yǎng)學生抽象思維的能力,滲透數學的簡捷性。
2.探究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
師:我們用第幾列第幾行的方法來表示位置,這個方法的確很簡單。我們能不能用數學上的數或符號等創(chuàng)造出一種更簡捷的方法呢?有沒有這樣的方法呢?同桌兩人商量一下,如果有,請記錄在小卡片上。
學生活動,部分學生板書自己的表示方法。
師:剛才我看到在開始時,大家都皺著眉頭,可是后來經過努力都創(chuàng)造出了自己的方法,下面同學們來看這幾種表示方法。誰來介紹一下你們自己的表示方法?
。1)3列2行
師:誰創(chuàng)造的這種表示方法?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生:這樣表示很明白,而且比第3列第2行更簡單了。
。2)(3 2 )
師:這種方法又是怎樣想的呢?
生:用豎線表示列,用橫線表示行。
師:這位同學很有自己的想法。
。3)3 2
師:這種方法是誰的創(chuàng)意?
生:為了區(qū)分列與行,用圓圈表示列,三角表示行。
師:這位同學很有創(chuàng)意。
。4)3、2
師:誰能看懂這種方法?
生:用點把列與行隔開,這樣表示非常方便。
。5)3 2
師:這種方法是怎樣想的?
生:我用豎線把行與列隔開。
師:誰能對這些方法發(fā)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生1:我認為用第4種方法很方便,而且能表示第幾列第幾行。
生2:這種方法雖然方便,但是萬一看成三點二怎么辦?
生3:如果換成逗號就好了。
師:同學們不但對方法進行了評價,而且還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師:誰還想評價一下其他的方法?
生:我認為第一種方法比其它方法更容易懂一些,像其它的方法:三角、豎線等還要加以說明,別人看了不明白,而3列2行很容易明白。
師:3列2行看起來的確很明白,可是與其他方法比呢?
生:用3列2行表示不簡單。
師:明白了又不簡單,簡單了又不明白。其實大家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創(chuàng)造出了這么多的方法已經很了不起了。這些方法有共同點嗎?
生1:都有3和2。(板書)
生2:都有列和行。
師:而且大家都想到了把列和行隔開,正像剛才大家說的我們用逗號把列和行隔開,因為表示一個人的位置,是一個整體所以再加上一個小括號。像這樣用一對數來表示位置的方法稱為數對。小強的.位置可以用數對三二表示。
師:小青的位置怎樣用數對表示?
生:(1,4)。
師:小剛的位置呢?
生:(4,5)。
師:其它的位置我們可以用數對表示嗎?
生:能。
師:你感覺用數對表示位置怎樣?
生1:非常簡單。
生2:既簡單又準確。
師:經過我們大家的。努力,我們探討了一種既簡單又準確的表示位置的方法,也就是用數對來確定位置。(補充課題:用數對確定位置)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具體的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給學生提供了創(chuàng)造的機會,充分展示學生思維過程的機會。學生個性化表示的過程,就是感知、理解數對的過程,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深刻理解概念。
四、在方格圖上確定位置
師:同學們仔細觀察,發(fā)生了什么變化?(課件展示漸變的過程)
生:小圓點沒有了,用橫線和豎線穿起來了。
師:還有其它變化嗎?
師:你是怎樣找到的呢?
生:根據小強的位置用數對(3,2)表示,只要找到第3列第2行就可以了。
師:不僅小強、小青的位置我們可以用數對表示,今天同學們所在的位置也可以用數對來表示。在表示之前,首先要知道什么呢?
生:一共有幾列幾行。
師:哪是第一列呢?
生1:從右邊數。
生2:從左邊數。
師:我們通常以觀察者為標準,左邊起是第一列。你認為哪是第一行呢?
找一找自己的位置,然后用數對表示出自己的位置并記錄在圓形卡片上。
部分學生的卡片貼在黑板的格子圖上。
師:第一位同學的位置用哪一個數對表示?
生:(1,2)。
師:第二位同學的位置用哪一個數對表示?
生:(3,1)。
師:你能在格子圖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嗎?
《www.》生:能。
【設計意圖】 將人物圖抽象為點子圖,再將點子圖抽象為方格圖,引導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滲透“數形結合”思想,發(fā)展空間觀念。
五、練習
1.捉迷藏
2.找到石榴王和石榴仙子在哪
3.用數對表示各頂點的位置
4.會說話的字母
【設計意圖】 通過練習,拓展學生的思維,進一步體驗“坐標”思想,為將來進一步學習平面直角坐標系打下基礎。
六、小結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地方也是利用了數對的方法和思想確定位置,請同學們課下繼續(xù)研究。
數學位置教案優(yōu)秀4
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垂直與平行是同一平面內兩直線的特殊位置關系,初步認識垂線和平行線。
2、在“演示操作驗證解釋應用”的過程中,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滲透猜想、與驗證的數學思想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正確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教學過程:
一、平面內兩直線位置關系
1、操作:
請每位同學在一張紙上畫兩條直線,這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會出現(xiàn)哪些情況?
2、分類:根據學生想象,出示下圖(網格):
師:老師課前也繪制了這樣6幅圖,想一想,按兩條直線的不同位置關系,你可以分成哪幾類?說說你的分類依據。
3、討論交流,揭示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
小結:
兩條直線,除了“相交”和“不相交”,還可能存在其他的位置關系嗎?
板書:
相交
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
不相交
二、探究一:垂直
1、平面內兩直線相交構成的4個角的特點。
師:首先來研究平面內兩條直線“相交”這一情況。
師:平面內直線a和直線b相交與點O,已知1=60,誰能馬上求出2、3、4的度數?你是怎么想的?
2、平面內兩直線相交的特殊情況。
提問:這4個角的度數有什么特點?固定點O,旋轉后,情況還是一樣嗎?
。ㄐD至垂直)
師:現(xiàn)在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了。繼續(xù)旋轉呢?
除了相交成直角以外,其余的情況,都是任意相交的。
板書: 任意相交
相交
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 相交成直角
不相交
3、練習:
下列圖形中哪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
○1 ○2 ○3
4、揭示概念。(媒體出示)
板書: 任意相交
相交
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 相交成直角 垂直
不相交
5、平面圖形中的垂直現(xiàn)象。
下面圖形中哪些角是直角?在圖上用直角記號標出。哪些線段互相垂直?用垂直符號表示。
○1 ○2 ○3
記作: 記作: 記作:
6、動手操作。
三、探究二:平行
1、提問:長方形中,如果把相對的兩條邊無限延長,是否會在某一點相交?
2、揭示概念
板書: 任意相交
相交
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 相交成直角 垂直
不相交 平行
3、平面圖中的平行現(xiàn)象
4、練習
。1)說說下列哪些直線互相垂直?哪些互相平行?
將圖2改為:
提問:e和f還平行嗎?
將圖2改為:
當角1等于角2時,e和f還平行嗎?
。2)滲透“同一”平面觀念
長方體中,這兩條棱相交嗎?那么他們平行嗎?
板書: 任意相交
相交
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 相交成直角 垂直
不相交 平行
四、生活中的平行與垂直
1、舉例:生活中,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垂直與平行”的現(xiàn)象?
2、提問:為什么這些地方要設計成“垂直”或者“平行”?
五、課堂總結
數學位置教案優(yōu)秀5
教學目標:
。、在具體的活動中,讓學生體驗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和順序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病⒛艽_定物體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與順序,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场⒊醪脚囵B(yǎng)學生按一定順序進行觀察的習慣。
4、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知識技能目標:
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休的相對位置。
課時安排:
4-5課時。
教學內容:前后
教學目標:
1、助森林運動會這一有趣情境,讓學生會用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與順序,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在學習情境中獲得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會用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與順序。
教學準備:
掛圖、小黑板。
教學方法:
創(chuàng)設情境、愉快教學。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森林王國召開森林運動會,許多運動員紛紛報名參加,讓我們一起來瞧一瞧。出示掛圖。
二、森林運動會教學
。、請小朋友們仔細看圖。
。、說說你看到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
請?zhí)釂栴}。
。、說一說
鹿在最前面,誰在它的'后面?松鼠跑第幾?小白兔跑第幾?
。、你還想知道什么?
。怠⑴懿奖荣惖臅r候,動物賽車比賽開始了?纯此麄儽荣愡M行得怎么樣?
。丁⒊鍪荆海ㄐ『诎澹
在圖中,1號車是第_名,5號車在_號車的后面,在_號車的前面。
自動獨立完成,報名匯報。
。、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三、鞏固練習,練一練
。薄⒛愕淖磺懊媸钦l?后面是誰?
讓學生自己觀察,說給大家聽;交換位置再觀察前后變化。
。、看圖,明題意。
獨立完成,評析。
。场⒂^察圖。
自己說說:下一站是__。我去動物園,還有_站。
四、數學故事
。、看兩幅圖,用前、后編一個故事。
2、指名學生說。
數學位置教案優(yōu)秀6
前面幾節(jié)課,我們已經學習了平面直角坐標系及其相關概念,知道了利用平面直角坐標系可以確定平面內的一個點,反過來,給了一個有序數對,在坐標平面內可以找到一個點和它對應.利用我們所學的平面直角坐標系可以解決什么樣的問題?這就是我們從今天開始研究的內容,從而引出課題.
設計意圖:
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復習已學過的平面直角坐標系的知識,導入新的課題,起了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為學生學習用坐標表示地理位置作了一個鋪墊.
師生活動:
由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復習已學知識,引入課題.
活動1
用多媒體演示某城市地區(qū)的一部分.(如北京市、上海市或本地區(qū)的一部分)
問題:
如課本圖6.2-1,這是北京市地圖的一部分,同學們你知道怎樣用坐標表示地理位置嗎?
。1)如圖6.2-1,你是怎樣確定各條街道位置的?
。2)“東四十條街”和“天安門廣場”的東、北各多少個格?“復興門內大街”在“天安門廣場”的西、南各多少個格?
。3)如果以“天安門廣場”為原點作兩條相互垂直的數軸,分別取向右和向上的'方向為數軸的正方向,一個方格的邊長看做一個單位長度,那么你能表示“東四十條街”的位置嗎?“復興門內大街”的位置呢?
設計意圖:
不管是出差辦事,還是出門旅游,人們都愿意帶上一幅地圖,它給人們出行帶來了很大方便這一事例,引入用坐標的形式表示某一區(qū)域內一些地點分布情況.問題選擇人們熟悉的祖國首都,北京市地圖的一部分,以天安門廣場為原點建立直角坐標系,激起學生對已學過的用直角坐標思想的定位方式的回憶和重新認識.
生:
(1)用坐標可以表示各條街的位置.
。2)“東四十條街”和“天安門廣場”的東5格,北8格處.
。3)如果以“天安門廣場”為原點作兩條相互垂直的數軸,分別取向右和向上的方向為數軸的正方向,一個方格的邊長看做一個單位長度,則“東四十條街”的位置是(5,8).
師:很好,在(3)的約定條件下,你能把其他街道的位置表示出來嗎?
生:能,西長安街的位置是(-3,-1.3)
建國門內大街的位置是(5,-1).
……
在活動1中教師要關注:
(1)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
。2)建立適當的直角坐標系.
數學位置教案優(yōu)秀7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0頁的例題,第10~11頁想想做做的習題
[教材簡析]
本課教學上下、前后的位置關系,教材提供學生熟悉的教室場景,讓學生通過觀察,領會上下、前后的含義,認識上下、前后的方位,再組織學生領會物體之間的位置關系是相對的。想想做做通過看一看、擺一擺、說一說等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觀察、描述上下、前后位置關系的習慣和應用意識,同時使學生具有初步的空間觀念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認識物體之間上下、前后的位置關系
[教學目標]
1 在具體場景里體會上下、前后的位置關系,能比較準確地確定物體上下、前后的方位
2 能按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決日常生活里的簡單問題,初步學會用上下、前后等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發(fā)展初步的位置觀念
3 在分組學習中培養(yǎng)小組合作學習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 觀察:小朋友觀察自己寬敞、漂亮的教室,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 (黑板、講臺、課桌椅、小朋友)
2 設疑:它們之間有什么樣的位置關系呢
3 揭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一認它們之間的位置。(板書:認位置)
二、討論交流,感悟新知
1 出示主題圖教室
提問:觀察主題圖,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 (教室)教室里有些什么 (各小組推薦一名同學說一說) 告訴學生圖中四個小朋友的姓名
2 討論交流
(1)組內討論:國旗在黑板的什么位置 小明在小軍的什么位置
(2)小組匯報。板書:國旗在黑板的上面,小明在小軍前面
(3)討論:國旗在黑板的上面,還可以怎么說 小明在小軍的前面,又可以怎樣說
3 分組討論
提問:你還能找出圖中哪些物體有上下、前后的位置關系
討論后匯報:
地球儀在講臺的上面,講臺在地球儀的下面
小紅在小平的前面,小平在小紅的后面
4 聯(lián)系教室真實場景,感悟位置關系
小組學生相互說一說、指一指,教室里的人或物的上下、前后的位置關系
指出:兩物體之間有一定的位置關系,
如果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上面,那么另一個物體就在這個物體的下面。
如果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前面,那么另一個物體就在這個物體的后面
5 游戲
(1)指一指你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
(2)拍手:
上拍拍,下拍拍,
前拍拍,后拍拍,
你拍拍,我拍拍,
上、下、前、后認得準
三、拓展應用,深化提高
1 想想做做第1題
先讓學生指一指、說一說,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后面的小朋友是
再讓學生轉換位置后說一說,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你后面的小朋友是。
2 想想做做第2題
(1)按照指定的要求,學生獨立擺一擺
(2)小組內相互檢查擺得對不對
(3)小組采取互幫活動,把小朋友擺得不對的地方糾正過來
3 想想做做第3、4、5題
情境1:有幾只小動物,看到小朋友能互相幫助、互相學習,也高興地趕來了。(投影演示動物圖)
小朋友,你能說說這些動物之間的位置關系嗎
小組討論后匯報
情境2:小動物們?yōu)榱舜鹬x小朋友說出它們之間的位置關系,想邀請一些小朋友到它們家做客,想去的小朋友上來排排隊
上來排隊的小朋友分別說一說,我前面有幾個同學,后面有幾個同學
情境3:(投影演示冰箱)
小朋友,你能根據冰箱里物品擺放的.位置,用上和下說一句話嗎
情境4:最后,小動物們還邀請小朋友去看電視呢!(投影演示組合家庭影院)
你能用今天所學知識說一說它們的位置關系嗎
小組交流后匯報
四、總結評價
1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又學到哪些本領
先讓學生互相說一說,再告訴大家
2 回家以后,把家里各種物品間的位置關系說給你的爸爸、媽媽聽
。劭傇u]
認位置這節(jié)課主要是引導學生在具體場景里體會上下、前后的位置關系,能按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決日常生活里的簡單問題。具體地講,這節(jié)課的設計有以下幾個特點:
1 緊密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感悟上下、前后的位置 關系
2 引導學生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描述物體所在位置,不但培 養(yǎng)了學生用上下、前后等詞描述物體所在位置的能力,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的初步空間觀念
3 選用了觀察、討論、游戲等生動活潑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喜聞樂見中主動探索位置關系的變化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
4 重視學生學習過程的自我評價能力培養(yǎng)。如小組同學相互檢查擺得對不對;小組成員間開展互幫活動,把擺得不對的地方糾正過來等等
數學位置教案優(yōu)秀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認識列、行的含義,知道確定第幾列、第幾行的規(guī)則,初步理解數對的含義,會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
2.使學生經歷由具體的座位抽象成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圖的過程,提高抽象思維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
3.使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進一步增強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談話:我們每個學期都要召開家長會,如果是你爸爸來參加家長會了,你用什么方法告訴他你在教室里的位置呢?
2、指名學生匯報,預設回答:(①我坐在第一組第二張桌子;②我坐在教室中間的位置;③我坐在第五行靠墻的位置)教師對學生的回答一一點評
指出:要確定自己的位置,一個條件是不夠的,至少需要兩個條件。
3、談話:今天我就要學習一種簡潔、新穎的方法來確定位置,想知道是什么方法嗎?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1
。1)出示例題圖,提問:這是某個班級的座位圖,從圖中你看出了什么?
學生回答后繼續(xù)追問:誰能說說小軍的位置?
預設回答:(小軍坐在第4豎排第三個;小軍坐在第三橫排的第4個)
指導學生數的時候是從哪向哪數。
提問:如果我們不知道小軍的位置,聽了剛才同學的發(fā)言,能順利地找到小軍的位置嗎?
談話:這些方法都是正確的,但是你覺得用這樣的方法描述小軍的位置有什么不足之處嗎?
預設回答(不夠清楚,比較麻煩)
。2)用數對表示位置。
出示抽象圖,談話:我們把剛才例題圖轉化為抽象圖,你還能找到小軍的位置嗎?
第5行 ○ ○ ○ ○ ○ ○
第4行 ○ ○ ○ ○ ○ ○
第3行 ○ ○ ○ ○ ○ ○
第2行 ○ ○ ○ ○ ○ ○
第1行 ○ ○ ○ ○ ○ ○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1 2 3 4 5 6
列 列 列 列 列 列
談話:實際上,在確定位置時,豎排叫列,確定第幾列一般從左往右數;
橫排叫行,確定第幾行一半從前往后數(指圖板書)。
小軍位置是第幾列第幾行?(從左向右數第4列,從前向后數第3行)
像這樣的位置我們可以用一個數對來表示(4,3)
讓學生說說對(4,3)的理解
小結:(4,3)表示第4列,第3行,這樣的數對包含兩個數,第一個數表示第幾列,第二個數表示第幾行,兩個數之間用逗號隔開,外面加上小括號。
。3)用數對表示位置。
課件出示問題:在抽象圖中找出第2列第4行的位置,用數對表示是什么?
指名學生回答,讓其他學生點評
繼續(xù)出示問題:( 6,5 )在上圖中表示第幾列第幾行的位置。
指名學生回答,讓其他學生點評
回到例1教學用圖,談話:小軍還有幾個好朋友,你能用數對表示出他們的位置嗎?
指名學生回答,并讓他們說出表示什么
2、情境教學
。1)談話:我們剛才學習了用數對來表示位置,那么家長會之前你能這個方法告訴你家長的位置嗎?我們規(guī)定從講臺開始,從前向后分別為第一行、第二行……;從教室的門開始,老師的.方向從左向右分別為第一列、第二列……。請大家每個人都想想自己的位置怎么用數對表示。
。2)同桌互相交流,說說自己位置表示的數對
。3)指名學生說說自己的位置和表示的數對,然后點評
。4)活動:出示數對,請相應的同學起立 (1,4) (4,3) (2,2) (5,1) (7,5) (9,6)
點評:為什么
2.完成“練一練”。
。1)學生在書上完成1.2題。
你能找到第2列第4行的位置嗎?有數對怎樣表示?
。2)(5,5)表示什么呢?是圖上的哪個圈?
兩個“5”表示的意思一樣嗎?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三第1題。
教室里的座位共有幾列幾行呢?第1列第1行是哪個同學的座位?用數對怎樣表示你能說說自己的座位在第幾列第幾行嗎?用數對怎樣表示?
在小組中互相說說,并互相指其他座位說數對。
2.完成練習三第2題。
在實際生活中,也經常用數對確定位置。
你能悅納嘎數對表示這四塊瓷磚的位置嗎?
追問:第3列的兩塊瓷磚有什么共同特點嗎?
第4行的兩塊瓷磚用數對表示位置時,寫出的兩個數對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同一列的兩塊瓷磚,數對中的第一個數相同;
同一行的瓷磚,數對中的第二個數相同。
3.完成第3題。
(1)獨立完成用數對表示每一塊花磚的位置。
。2)在小組中交流花磚位置的排列有什么規(guī)律?
。3)匯報交流結果。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認為學習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對你以后有什么指導作用呢?
板書設計:
用數對確定位置
豎排叫列,橫排叫行。
數對中的第一個數表示第幾列,第二個數表示第幾行;
兩個數之間用逗號隔開,兩個數的外面用小括號括起來。
數學位置教案優(yōu)秀9
學習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觀察物體”第一課時(第67、70頁內容)。
學習目標
1.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觀察到物體的形狀是不同的。
2.通過學學生活動,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背面觀察到的物體。
3.培養(yǎng)學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學生在合作中交流、學習、互動。
學習重難點:使學學生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教、學具準備:學學生喜歡的玩具、小黑板等。
學習過程
一、用學學生喜愛的游戲入手,創(chuàng)設情境
1。 播放有多種動物叫聲的vcd,請學學生猜一猜都有動物(如孔雀、恐龍、獅子等),同時問:“你是怎樣猜出這些可愛的動物的?”(學學生回答說是根據動物的聲音。)
2。 出示幾張動物卡片,遮住動物的一部分,又請學學生是什么動物?
3。 根據學學生的回答,逐步撤掉遮住動物的紙片,問學學生是怎樣猜出來的?
4。 學生:我看見大象的長鼻子;我看見老鼠的尾巴;我看見駱駝的駝峰……
老師:你們看見了動物的不同形狀,有正面的、側面的、后面的。那今天我們就玩一玩,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你看到了什么?(出示課題)
二、引導探索,體驗不同位置觀察到的不同的物體形狀
1。 老師:請同學拿出汽車玩具放在桌面上,小組內的同學互相玩耍,并說出自己在座位上所看到的`汽車的形狀。
小組匯報:看到的是什么形狀?
××學生:我看到的是它的車門和車輪;我看到的是它的車燈;我看到的是它的車尾。
2。 畫學學生看到的汽車形狀。老師:咱們來一個畫畫比賽,看誰能把自己看到汽車的形狀簡單而又比較準確的畫出來。(小組活動)
3。 展示圖畫。請每組小組長把本組的畫收集到一起,并貼在黑板上。
老師:請小朋友來介紹自己的畫,講講畫出來的形狀是在什么位置看到的?為什么汽車有這么多不同形狀?
學生:因為我是從側面看的;因為我是從正面看的;因為我是從后面看的……
老師:原來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汽車形狀也不同。
4。 老師:請學學生交換位置,再觀察,說說自己在座位上所看到的汽車的形狀。
××學生:我看到的是它的車門和車輪;我看到的是它的車燈;我看到的是它的車尾。(讓學學生回原位。)
5。 請學學生拿出自己喜愛的玩具(每組一個)放在桌上,坐在現(xiàn)在的位置上觀察玩具的形狀并把它畫出來。(全班交流,介紹畫出來的形狀是在什么位置上看到的。)
三、應用拓展
1.找朋友。請小組每一個成員將自己的數學書合在一起,擺放在桌上,再請每一個同學從自己所在的位置介紹看到書的形狀。老師同時出示圖片請學學生判斷。
2.連線游戲。教科書第70頁第一題,請學學生仔細觀察從不同的位置所看到的汽車形狀。
四、小結評價
我們的學生活中有許許多多從不同位置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出示卡片)所以在我們的眼睛里世界是多姿多彩的,而這里面有我們許多數學的知識。因此我們更應該熱愛我們的學生活。
數學位置教案優(yōu)秀10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根據平面圖運用所學的確定位置的知識和方法描述簡單的行走路線。
2.使學生進一步體會用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位置這一方法的應用價值,增強用數學方法描述現(xiàn)實世界中空間關系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
根據方向和實際距離在平面圖上確定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
運用確定位置的知識和方法描述簡單的行走路線。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提問:同學們你們平時是怎么來學校的?如果老師要從學校去你家,你能告訴老師怎么走嗎?誰來說一說?
學生說說從學校到家的路線。
談話:通過同學們的敘述,有些同學的家老師知道怎么走了,因為他表達地很清楚,有些同學的家老師還不知道怎么走,但是沒有關系,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相信你會讓老師根據你的敘述找到你家的。(板書課題:描述簡單的行走路線)
二、互動新授
1.出示第52頁例3,嘗試描述行走路線。
師:這是李偉家附近部分街道的.平面圖。請你仔細觀察,從圖中你你找到哪些數學信息?
學生可能這樣回答
。1)李偉家附近有超市、街心花園、醫(yī)院、敬老院。
。2)大港小學在敬老院的北面。
。3)醫(yī)院在超市北偏東60度240米處。
教師讓學生盡可能的說全圖中的位置關系。
師:同學們從圖中找出了這么多的數學信息,那么你能說說李偉從家到大港小學行走的方向和路程嗎?
學生交流。
匯報預設
生1:先向東走到超市,左拐經過展覽館走到書店,再右拐走到學校。
生2:先向東走到超市,再向北走到書店,再向東走到大港小學。
生3:先向東走到超市,再向東北方向走到醫(yī)院,再向北走到大港小學。
生4:先向東走到超市,再向北偏東方向走到醫(yī)院,再向北走到大港小學。
師:你能看圖再說說醫(yī)院在大港小學的什么位置嗎?
超市在醫(yī)院的什么位置?
。1) 自己說一說。
。2) 在小組中說一說,小組中的成員相互更正。
。3) 全班匯報交流。
指名一人匯報后,全班評議:好在什么地方?什么地方需要修改?
注意:匯報交流時,允許有不同的敘說方式。
2.說說李偉放學回家的行走路線。(練一練)
。1)你想怎么說,各自說說看。
(2)在小組中說一說,小組中的成員進行評議。
。3)全班匯報交流。
三、鞏固練習
1.練習九第7題。
學生獨立計算。
2.練習九第8題。
出示李家橋小學的平面圖,讓學生嘗試描述行走路線。
3. 練習九第9題。
。1)出示第9題的平面圖。
指出:這是某地5路公共汽車的行駛路線圖。
。2)看圖說說,5路公共汽車經過哪幾個地方?
。3)你能說出5路公共汽車的行駛線路嗎?
各自練習后,在小組中說一說,再引導在全班交流。
四、拓展練習(練習九第10題)
學校在你家的什么方向?從你家上學,途中要經過哪些有明顯標志的地方?你能說出你上學的路線嗎?
五、全課小結
引導總結:我們在描述簡單的行走路線的時候要說清楚方向,有距離的還要說清距離,途中各點要逐個描述,做到不重復、不遺漏。
六、課堂作業(yè)
補充習題:41頁
數學位置教案優(yōu)秀1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
2.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抽象概括及邏輯推理的能力.
教學重點
發(fā)現(xiàn)和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guī)律.
教學難點
移動小數點時位數不夠的問題.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回答:
0.4米=( )分米 0.06米=( )毫米
4分米=( )厘米=( )毫米
0.6米=( )厘米=( )毫米
2.比較下面各組中兩個數的大小.
0.84和0.8402.54和25.4
二、探究新知.
1.導入新課.
教師:小數點告訴我們小數的大小會發(fā)生變化,那么它們是怎樣變化的呢?小數大小的變化有什么規(guī)律嗎?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共同探討這個問題.(板書課題: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
2.教學例1.
出示例1:把0.004米的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兩位,三位,小數的大小有什么變化?
。1)引導學生讀題,理解題意.(板書:0.004米)
教師提問:0.004米的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變成了多少米?(板書0.04米)
同桌討論:把0.004米的小數點轉化為0.04米,小數點是如何變化的?小數的大小有什么變化呢?
教師讓學生把0.004米和0.04米化成以毫米為單位的數.
(教師板書:0.004米=4毫米
0.04米=40毫米)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從4毫米和到40毫米大小有什么變化?.
使學生認識到: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原來的數擴大10倍.
教師提問:把0.004米的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三位,得到什么樣的小數?
教師讓學生把這兩個小數轉化成為毫米為單位的數.
。ò鍟0.4米=400毫米
4米=4000毫米)
小組討論: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三位,小數有什么變化規(guī)律?
使學生明確: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三位,原來的數就擴大100倍,1000倍.
。2)讓學生從上往下觀察這四個式子,并把二、三、四個式子同第一個式子比較,引導學生找出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兩位、三位,原來的數就擴大10倍、100倍、1000倍.
(3)完善結論.
教師提問:在例題中的省略號是什么意思?
教師總結概括: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二位、三位原來的數就擴大10倍、100倍、1000倍
(4)練習.
下面的數同0.372比較,各擴大多少倍?
3.7237237.2
3.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小數點向左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guī)律.
(l)教師提問:例1中的四個式子,如果從下往上看,4米變化為0.4米,0.04米,0.004米,小數點是怎樣移動的?原來的數是怎樣變化的?
。2)學生分組討論,互相交流.
(3)引導學生概括小數點向左移動的規(guī)律:
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兩位、三位原來的數就縮小10倍、100倍、1000倍
。4)做一做.
下面的數,同506比較,各縮小多少倍?
5.06 0.50650.6 0.0506
4.教學例2.
。1)出示例2.
。2)引導學生分組合作學習,討論、交流,并填書.
5.教學例3.
。1)出示例3.
。2)引導學生分組合作學習,討論、交流,并填書.
三、鞏固發(fā)展.
1.下面的數,如果去掉小數點,小數的大小有什么變化?
0.70.250.006 0.5062.4
2.下面的數,如果小數點都有移到最高位數字的左邊,小數的大小有什么變化?
36.8 5.41 7.295 128.6
3.填空題.
(1)6.03的小數點向右移動( )位是60.3,擴大( )倍.
。2)84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是( ),縮。 )倍.
。3)去掉1.04的小數點,原來的數就( )( )倍.
(4)將128.6的小數點移到最高位數字的右下角,原來的數就( )( ).
四、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它的變化規(guī)律是:
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兩位、三位原來的數就擴大10倍、100倍、1000倍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二位、三位原來的數就縮小10倍、100倍、1000倍
五、布置作業(yè).
把3.54改寫成下面各數,它的大小各有什么變化?
0.354 35.40.03543540
【數學位置教案優(yōu)秀】相關文章:
位置數學教案04-12
數學位置教案02-03
數學位置教案01-11
位置與方向數學教案03-08
數學位置教案15篇01-12
數學位置教案(15篇)01-12
數學位置教案14篇01-12
數學位置與方向總教案10-16
位置與方向數學教案精選9篇03-08
位置與方向數學教案(9篇)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