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被操天天被操综合网,亚洲黄色一区二区三区性色,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1,欧美zozo另类特级,www.黄片视频在线播放,啪啪网站永久免费看,特别一级a免费大片视频网站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wǎng)>教案大全>數(shù)學教案>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

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4-07-19 14:14:04 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精品]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精品]

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在舊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和計算公式.

  2.理解用字母表示數(shù)的意義.

  3.知道一個數(shù)的平方的含義及讀寫法,學會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簡寫和略寫乘號.

  4.使學生學會應用字母公式求值.

  教學重點

  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和公式;根據(jù)字母公式求值.

  教學難點

  理解一個數(shù)的平方的含義,乘號的簡寫和略寫.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ㄒ唬┰谙旅娴摹趵锾钌线m當?shù)臄?shù),并說明根據(jù)什么.

  18+34=34+□

 。35+55)+45=357+(□+□)

  35×□=59×□

  (1.2×2.5)×4=1.2×(□×□)

 。4+8)×□=□×3.5+□×□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學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

  1.學生敘述各運算定律的內容,并用字母公式表示出來.

  教師板書

 。1)加法交換律:

 。2)加法結合律:

 。3)乘法交換律:

  (4)乘法結合律:

 。5)乘法分配律:

  2.觀察比較: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比用文字敘述有哪些優(yōu)點?

  優(yōu)點: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比用文字敘述運算定律更簡明易記,也便于應用.

 。ǘ┙虒W用字母表示計算公式.

  1.教學用字母表示圖形面積公式(出示圖片:圖形面積公式)

 。1)表示正方形的面積,表示正方形的邊長.

  (2)表示平行四邊的面積,、分別表示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

 。3)表示三角形的面積,、分別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

  (4)表示梯形的面積、、分別表示梯形的下底和高.

  2.教學一個數(shù)的平方的含義及正方形周長的書寫格式.

 。1)讀出下面各式,并說明表示的意義.

 。2)把下面各式寫成一個數(shù)的'平方的形式.

  5×5

 。3)省略乘號,寫出下面各式.

 。4)根據(jù)運算定律在□填上適當?shù)淖帜富驍?shù).

 。ā酰酰

  □·(□·□)

  (5)如果用表示長方形的長,表示寬,那么

  這個長方形的面積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個長方形的周長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師小節(jié):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號可以省略,但加號、減號、除號都不能省略,如:

  不能寫成;在兩個數(shù)相乘的時候,乘號不能省略不寫,可以改為“·”,但容易與小數(shù)點混淆,所以一般仍記作“×”.

  3.教學例1.

  例1.已知梯形的上底是3.5厘米,下底是5.5厘米,高是4厘米.求梯形的面積.

  教師說明:在我們計算一個圖形的面積或周長時,實際上是把數(shù)值代入有關的公式,算

  出的結果就是它的面積或周長.

  (1)說出梯形的面積公式.

 。2)說出梯形面積公式中每一字母表示的意義.

  (3)說出字母所代表的數(shù)值.

 。4)學生嘗試解答.

  教師強調:在利用公式進行計算時,計算的結果不必寫出單位名稱,只在答題時注明就行了.

  (5)練習:一個長方形的長是8.4厘米,寬是4.6厘米,它的周長是多少厘米?

  三、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知識?

  四、課后作業(yè)

 。ㄒ唬┮阎粋三角形的底是3.8分米,高是1.5分米.求這個三角形的面積.

 。ǘ┫葘懗鱿旅鎴D形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公式,再把數(shù)值代入公式計算.

  1.一個長方形,長7.2厘米,寬1.8厘米.

  2.一個正方形,邊長24毫米.

  五、板書設計

  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和計算公式

  運算定律

  計算公式

  可以寫成

  讀作:的平方

  表示:兩個相乘

  例1.已知梯形的上底是3.5厘米,下底是5.5厘米,高是4厘米.求梯形的面積.

 。剑3.5+5.5)×4÷2

  =9×4÷2

 。18

  答:梯形的面積是18平方厘米.

  探究活動

  找規(guī)律

  活動目的

  1.能正確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shù)量.

  2.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概括能力.

  活動題目

  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得出結論,然后填空.

  35=3×10+5702=7×100+0×10+2

  72=7×10+2123=1×100+2×10+3

  16=1×10+6564=5×100+6×10+4

  …………

  1.一個兩位數(shù),十位上的數(shù)是a,個位上的數(shù)是b,這個兩位數(shù)是().

  2.一個三位數(shù),百位上的數(shù)是a,十位上的數(shù)是b,個位上的數(shù)是c,這個三位數(shù)是().

  數(shù)學教案-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和公式

  活動過程

  1.學生分小組討論.

  2.匯報思考過程和答案.

  3.仿照題目類型,每個小組自編一組練習,相互交換解答.

  參考答案

  1.一個兩位數(shù),十位上的數(shù)是a,個位上的數(shù)是b,這個兩位數(shù)是(10a+b).

  2.一個三位數(shù),百位上的數(shù)是a,十位上的數(shù)是b,個位上的數(shù)是c,這個三位數(shù)是(100a+10b+c).

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結合具體圖例,根據(jù)等式不變的規(guī)律會解方程。

  2、能力目標:掌握解方程的格式和寫法。

  3、情感目標: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遷移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生成問題

  前面,我們學習了等式保持不變的規(guī)律,等式在哪些情況下變換仍然保持不變呢?等式這些規(guī)律在方程中同樣適用嗎?完全可以,因為方程就是等式,今天我們將學習如何利用等式保持不變的規(guī)律來解方程。板書:解方程。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學例1

  出示例1,從圖中可以獲取哪些信息?圖中表示了什么樣的等量關系?盒子中的皮球與外面的3皮個球加起來共有9個,方程怎么列?

  生:x+3=9

  師:要求盒子中一共有多少個皮球,也就是求x等于什么,我們該怎么利用等式保持不變的.規(guī)律來求出方程的解呢?

  生:方程兩邊同時減去一個3,左右兩邊仍然相等。板書:x+3-3=9-3

  x=6

 。ɡ蠋熞(guī)范書寫格式)

  師:這就是方程的解,誰再來回顧一下我們是怎樣解方程的?

  生討論交流。

  小結:左右兩邊同時減去的為什么是3,而不是其它數(shù)呢?因為,兩邊減去3以后,左邊剛好剩下一個x,這樣,右邊就剛好是x的值。因此,解方程說得實際一點就是通過等式的變換,如何使方程的一邊只剩下一個x即可。

  追問:x=6帶不帶單位呢?讓學生明白x在這里只代表一個數(shù)值,因此不帶單位。師:要檢驗x=6是不是正確的答案,還需要驗算。怎么驗算呢?

  師板書:方程左邊=x+3

  =6+3

  =9

  =方程右邊

  所以,x=6是方程的解。

  小結:通過剛才解方程的過程,我們知道了在方程的左右兩邊同時減去一個相同的數(shù),左右兩邊仍然相等。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書寫的過程中寫的都是等式,而不是遞等式。

 。ǘ┙虒W例2

  利用等式不變的規(guī)律,我們再來解一個方程。

  出示方程:3x=18,怎樣才能求到1個x是多少呢?

  同桌的同學互相討論,如有問題,可以出示書上的示意圖幫助分析。

  匯報:在方程兩邊同時除以3即可。為什么兩邊同時除以的是3,而不是其它數(shù)呢?剛好把左邊變成1個x。讓學生打開書59頁,把例2中的解題過程補充完整。

  展示、訂正。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在方程的兩邊同時減去一個相同的數(shù)或同時除以一個不為0的數(shù),左右兩邊仍然相等。這是我們解方程常用的兩種方法,想不想用它們來試一試呢?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完成“做一做”的第1題,先找到等量關系,再列方程,解方程。集體評講。

  2、思考“想一想”:如果方程兩邊同時加上或乘上一個數(shù),左右兩邊還相等嗎?依據(jù)是什么?等式保持不變的規(guī)律。

  試著解方程:x-2.4=6x÷9=0.7(強調驗算)

  3、獨立完成:“做一做”第2題。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討論:什么時候應該在方程的兩邊加,什么時候該減,什么時候該乘,什么時候該除呢?

  板書:

  解:x+3-3=9-33x=18

  x=6解:3x÷3=18÷3?

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3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結合具體實物說出體積的含義。知道常用的體積單位,并且能用體積單位合理估計物體的體積的大小。

  2.學生通過具體的觀察比較、思考交流、感悟體驗等學習活動,經(jīng)歷物體體積概念的形成過程,逐步建立空間觀念。

  3.在學習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細心觀察,認真分析,交流傾聽,善于比較的學習習慣。

  學情分析

  在原來知識結構里:學生學習了線段的長度、面積的大小及相關的計量單位,學生初步建立了一維二維的空間觀念。這些為學習新知奠定了基礎。

  體積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概念。由認識平面圖形到認識立體圖形,是學生空間觀念的一次發(fā)展。為了更深入地了解教材的編寫意圖,我對北師大版、蘇教版、人教版的本課內容做了比較。發(fā)現(xiàn)它們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是通過實驗演示或操作活動,讓學生在體驗中理解體積的含義,構建體積單位的表象。因此,我由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回顧、感知、操作、想象,讓學生在體驗中感知,在對比中學習,逐步達到對概念的認識與理解。

  教學重點:

  學生能夠在觀察思考、感知體驗、操作想象等活動中建立體積概念及體積單位的表象。

  教學難點:

  在具體的體驗活動中理解體積的含義,經(jīng)歷體積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大小的表象形成過程。

  教學過程

  活動1【導入】體積和體積單位

  一、對比引入新知。

  學生匯報:分別是線段,長方形和正方形,長方體或正方體。

  教師引導:

  線段有長短之分,長(正)方形和長(正)方體有大小之別。

  為了表示物體的長短,我們認識了長度。

  為了表示物體平面部分的大小,我們學習了面積。

  如果要表示整個物體的大小,那又將產(chǎn)生什么呢?

  這節(jié)課老師和同學們一塊來學習。

  【設計意圖】對比引入,既能激發(fā)學生學習新知的興趣,同時又引發(fā)學生的思考:這三者相互之間有聯(lián)系嗎?

  活動2【活動】體積和體積單位

  二、活動揭示概念。

  活動一:體驗書包里的空間。

  提出問題:觀察一下自己的書包,是不是還可以再放些東西?

  學生匯報:有的已經(jīng)裝滿,有的還可以再放些東西。

  教師引導:書包沒塞滿說明它還有一定的空間。書包已經(jīng)塞滿,說明它沒有了空間。它的空間被占據(jù)了。(板書:空間)

  追問:書包的空間被誰占據(jù)了?

  學生匯報:書占據(jù)了書包的空間,學習用具也占據(jù)了一定的空間,還有一些喜歡吃的食品,同樣也可以把書包的空間占據(jù)了。

  追問:這說明什么?

  學生匯報:任何物體都會占據(jù)一定的空間的。(板書:物體占空間)

  教師進一步引導:大家可以舉例說一說生活中物體占有空間的現(xiàn)象。

  學生交流:我們占據(jù)教室的空間教室占據(jù)學校的空間學校占據(jù)小區(qū)的空間……

  【設計意圖】學生身邊引入,通過引導觀察和思考,讓學生體驗書包里有“空間”。并隨之拓展,將空間這一概念形象化,具體化,豐富學生的空間表象。

  活動二:觀察演示實驗。

  1.盛水的杯子裝入石頭,水面升高。

  2.裝滿沙的杯子倒出沙子,放入石塊,結果沙子不能全部被裝入。

  3.與第一個實驗相比,盛水的杯子裝入一塊較大石頭,水面升高的幅度較大。

  提出問題:你能解釋實驗現(xiàn)象嗎?

  學生交流:水面升高,是因為石頭把水的空間占據(jù)了。

  沙子不能被裝入,是因為石頭占據(jù)了沙子的空間。

  石頭較大,占據(jù)的空間就較大,水就升的高。

  教師歸納:物體要占據(jù)空間,并且所占的空間大小是不一樣的。(補充板書: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

  教師引導:粉筆盒與電腦桌比,粉筆盒占據(jù)的空間小,電腦桌占據(jù)的空間大……為了更加簡潔地表示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我們引入了“體積”(板書)

  引導學生敘述:書包的體積是書包所占空間的大小,電腦的體積是指……教室的體積是指……

  引導概念:物體的體積是表示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

  【設計意圖】為了進步加深學生對“空間”的'理解,以及對概念的完善,繼續(xù)通過演示實驗,幫助學生直觀感受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步步相扣,層層推理,逐步引出物體的體積概念,較好地處理好了體積概念的抽象。

  三、多角度認識單位

  1.認識單位產(chǎn)生的必要性。

  物體所占空間有大有小,所占空間大就是體積大,所占空間小,就是體積小。

  下面的電冰箱、小水杯和籃球,哪個體積大?哪個體積小?

  學生交流:電冰箱體積最大小水杯的體積最小。

  問題引導:上面的物體,體積大小非常直觀,若是像這樣的兩個物體,你能一子比較出它們體積的大小嗎?

  學生建議將它們分成若干個大小相同的小立方體。教師課件演示。

  結論:要想比較它們的大小,必須要有統(tǒng)一的體積單位。

  2.對比加深記憶。

  同學們打開課本第39面,自學書上內容,看看常見的體積單位有哪些?書上是怎樣描述的。

  學生匯報:棱長是1厘米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厘米

  棱長是1分米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分米

  棱長是1米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米

  填寫表格:通過比較,使學生能夠感受單位的共同結構與特征。從而加深記憶。

  意義

  常用單位

  簡寫符號

  長度

  面積

  體積

  3.建立單位表象。

  教師出示準備好的1立方厘米和1立方分米的正方體模型和其它實物。

  辨認:讓學生找出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并說說身邊哪些物體的體積大約是1立方厘米。

  舉例:一個手指尖的大小、一個篩子的大小、一個鍵盤字母按鍵的大小等。動手摸一摸,親自學生感受1立方厘米實際大小。

  操作:用12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擺成一個長方體,有幾種擺法?

  想象:棱長是1厘米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厘米。2個這樣正方體,體積是2立方厘米,10個呢?100個呢?1000個呢?那么1000立方厘米又有多大呢?

 、谡页1立方分米的正方體,說說身邊哪些物體的體積大約是1立方分米。

  感受1立方分米實際大小或幾立方分米。

  認識1立方米

  先讓學生比劃?纯唇淌依锩婺切┪矬w的體積接近1立方米。

  學生體驗:三把米尺借助教室的一個墻角共同來做一個1立方米的空間。1立方米的空間到底有多大,老師想讓幾個同學站到我們做的這個1立方米的空間里去,看一看可以站多少同學?”

  教師可進一步舉例:一個櫥柜的大小,一個電腦柜的大小約是1立方米。

  1立方米的水可以裝滿500個暖瓶。

  【設計意圖】學生對一個新的概念的接受和形成需要不斷地體驗和強化,本環(huán)節(jié)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感知、操作、想象等活動逐步建立單位的表象,較好地滲透了單位化的思想。

  活動3【練習】體積和體積單位

  四、鞏固運用提升。

  1.結合具體實物說一說體積的含義。

  電腦的體積是指電腦所占空間的大小。

  2.在下面括號里填上適當?shù)膯挝弧?/p>

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4

如果要把一個數(shù)擴大10倍,100倍。1000倍小數(shù)點應怎樣移動呢?出示(1.50.362.3752)

 。ǎ常完成表格:

  ┌────┬──┬──┬──┤

  │被除數(shù)│15│150││

  ├────┼──┼──┼──┤

  │除數(shù)│5│50│500│

  ├────┼──┼──┼──┤

  │商│││3│

  └────┴──┴──┴──┘

  根據(jù)表格,觀察被除數(shù)、除數(shù)和商之間有什么變化規(guī)律?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要運用這個規(guī)律來計算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除法。

  想一想,除數(shù)是小數(shù),能不能把它轉化成除數(shù)是整數(shù)的除法來計算呢?

  二、新授:

  1、出示例4、讀題、審題、列式

 。担.28÷0.67

  這道算式與前面學過的有什么不同?(除數(shù)是小數(shù)),能直接計算嗎?能不能轉化成除數(shù)是整數(shù)的除法來計算呢?

  方法a把米轉化成厘米計算。

  方法b把除數(shù)和被除數(shù)同時擴大100倍。

 。ㄗⅲ盒(shù)點和0要同時劃去)

 。、引導學生分組討論:

  a他們的計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b哪一種方法更為實用?為什么?

  0.6756.28

  都擴大100倍利用左邊的輔助豎式邊提問邊板書

  講清除除數(shù)轉化成整數(shù)的過程。

  675628

 。场師生共同完成小林的'計算方法后把答案填在課本上。

  4、P20、做一做(1),先說出下面各題中的除數(shù)和被除數(shù)需同時擴大多少倍,該如何移動小數(shù)點?然后再計算。

 。、自學例5

  思考:a除數(shù)是0.725變成整數(shù),小數(shù)點必須向右移動幾位?

  b要使商不變,被除數(shù)10.44應怎樣?小數(shù)點移動時位數(shù)不夠這么辦?

 。ㄉv,師板書完成例5)

 。丁引導學生概括出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小數(shù)除法計算法則。

  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除法,先移動()的小數(shù)點,使它變成();除數(shù)的小數(shù)點向()移動幾位,()的小數(shù)點也向右移動幾位,位數(shù)不夠的,(),然后按照()進行計算。(生齊讀)7、完成P20、做一做

三、鞏固練習:練習五1至4。

  附:板書(略)

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5

  教學內容:觀察物體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jīng)歷觀察的過程,認識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能辨認從正面、左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2.培養(yǎng)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構建簡單的空間想象力。

  重點:幫助學生構建初步的空間想象力。

  難點:幫助學生構建初步的空間想象力。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

  請同學們猜謎語:“左一片、右一片,摸得著,看不見,是什么呢?”(耳朵)為什么能看見別人的耳朵,卻看不見自己的耳朵呢?因為我們觀察的角度不一樣,那么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進一步研究觀察物體(板書)

  二、合作探究

  (一)整體觀察

  1.教師將一個對面涂有相同顏色的長方體舉起靜止不動,叫學生觀察并提問:

  你觀察到的正方體是什么樣的?

  在你的位置上觀察,你看到了哪幾個面?

  2.學生匯報交流。

  學生自由走動,觀察。匯報交流。

  3.解釋應用

  教師出示兩個正方體的`立體圖,一個有虛線,另一個沒有。

  提問:誰能用剛學到的知識解釋一下正方體為什么這樣畫?

  學生解釋說明。

  (二)分別從三個面進行觀察(出示例1)

  1.教師提問:我們分別從幾個不同的方向去觀察這個圖形,看看它的正面、左面以及上面分別是什么形狀的圖形,把它們分別劃出來。

  學生離開座位自由觀察。

  2.小組之間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學生以組為單位在投影以上展示交流。

  總結學生的發(fā)言:從不同的方向觀察,所看到的形狀是不一樣的。

  三、拓展應用

  1.做教科書例2

  2.智力游戲:兩個同學為一組做游戲,一個同學畫,另一個同學猜,負責猜的同學要想辦法通過你提問的問題確定這個物體是什么,猜完后,在把物體拿出來驗證一下,看是否猜對了。

  學生玩游戲,教師指導。

  四、總結

  本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

  五、作業(yè)布置

  興趣探索,根據(jù)以下幾幅圖找出1的對面是幾,2的對面是幾,3的對面是幾。

  1.不同角度觀察一個物體,看到的面都是兩個或三個相鄰的面,不可能一次看到長方體或正方體相對的面。

  2.從一個面看到物體的形狀,可以有多種不同的擺放方式。

  3.知道從兩個面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可以確定小立方體的個數(shù)范圍。

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6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新世紀版)五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82-83頁《包裝的學問》。

  教材分析:

  本課教學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長方體特征及表面積計算等相關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究幾個相同長方體組合成新長方體的多種方案以及使其表面積最小的最優(yōu)策略。教材把《數(shù)學與購物》這一系列數(shù)學實踐活動安排在第六單元后,主要意圖是通過這樣一系列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這一系列實踐活動中,教材安排了三個內容,主要涉及數(shù)與代數(shù)、空間與幾何兩部分知識,在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分別培養(yǎng)了學生的估算意識、計算中的最優(yōu)策略以及多個長方體疊放后使其表面積最小的最優(yōu)策略。本課教學內容是這一系列實踐活動中的最后一個內容。

  包裝問題在日常生活與生產(chǎn)中經(jīng)常遇到,教材創(chuàng)設包裝的情境,使學生綜合應用表面積等知識來討論如何節(jié)約包裝紙的問題,它不僅培養(yǎng)學生的節(jié)約意識,更體現(xiàn)了數(shù)學的優(yōu)化思想。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空間觀念,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感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同時有利于學生感悟數(shù)學思想,積累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

  學情分析:

  1、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

  在本課學習之前,學生已熟練掌握了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能準確、迅速地計算出單一物體的棱長、表面積、體積,能把幾個相同的正方體組合成新的正方體。初步接觸了由兩個相同的正方體拼成一個長方體后表面積發(fā)生的變化。在第二單元探索活動《露在外面的面》中,又訓練了學生有序的`觀察能力和計算露在外面的面 面積的能力。

  2、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

  學生大都接觸過物品的包裝,能清楚地意識到用包裝紙包裝起來的部分就是求物體的表面積。

  3、學生學習本課內容可能遇到的困難及學習方式的研究。

  學生在探究由四個或者多個相同的長方體組合成新的長方體時,對于方案的多樣化與策略的最優(yōu)化可能存在問題,通過動手操作大多數(shù)學生可以得到由4個相同長方體組合成新的長方體時的六種拼擺方案,但思維可能會無序,對于方法的歸納和總結也存在困難。因此以小組合作的活動方式可以說是本課的較佳路徑,讓同伴之間相互協(xié)作,共同歸納總結,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有序性。

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7

  教學內容:積的近似值(P.10頁的例6和“做一做”,練習二1—3題。)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會根據(jù)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數(shù)位數(shù),求出積的近似值。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體會小數(shù)乘法是解決生產(chǎn)、生活中實際問題的重要工具。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教學重點: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積是小數(shù)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學難點:根據(jù)題目要求與實際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積是小數(shù)的近似值。

  教學用具: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

  1、口算。

  1.2×0.30.7×0.50.21×0.81.8×0.5

  1-0.821.3+0.741.25×80.25×0.4

  0.4×0.40.89×10.11×0.680×0.05

  2、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個小數(shù)的近似數(shù)。(投影出示)

  保留整數(shù)

  保留一位小數(shù)

  保留兩位小數(shù)

  2.095

  4.307

  1.8642

  思考并回答:(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填空)

 。1)怎樣用“四舍五人法”將這些小數(shù)保留整數(shù)、一位小數(shù)或兩位小數(shù),取它們的近似值?

 。2)按要求,它們的近似值各應是多少?

  3、揭題談話:在實際應用中,小數(shù)乘法乘得的積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數(shù)位數(shù),這時可以根據(jù)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數(shù)位數(shù),求出積的近似值。(板書課題:積的近似值)

  二、嘗試:

  1、出示例6:

  2、讀題,找出已知所求。

  3、生列式,板書:0.049×45

  4、生獨立計算出結果,指名板演并集體訂正。

  5、引導學生思考:

  (1)最小的單位是什么?

  (2)橫式中的結果應該怎樣寫?

  6、指導看書:。

  7、嘗試后練習:

  ▲P.10頁做一做1.計算下面各題。

  0.8×0.9(得數(shù)保留一位小數(shù))

  1.7×0.45(得數(shù)保留兩位小數(shù))

  學生獨立解答后指出:

  (1)這題只有兩位小數(shù),不必再求近似數(shù);(或保留一位小數(shù))

  (2)一定要根據(jù)題目的要求或實際情況來判斷是否要取近似數(shù)。

  三、示范

  1、課件出示:P.13頁1題。

  2、學生獨立計算并填寫。

  教師個別輔導,集體訂正。

  四、運用

  1、一個長方形操場,長59.5米,寬42.5米。計算出這個操場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2、兩個因數(shù)的積保留兩位小數(shù)的近似值是3.58。準確值可能是下面的哪個數(shù)?

  3.0593.5783.5743.5833.585

  五、體驗:

  誰來小結一下今天所學的內容?

  六、作業(yè):

  P.13頁2--4題。

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8

  設計說明

  1、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新課伊始,讓學生觀看“挑戰(zhàn)者”號飛機失事的全過程,讓學生從機毀人亡的事件中感受到“次品”帶來的危害,領悟到檢驗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意識。這樣的情境創(chuàng)設,體現(xiàn)了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教學理念。

  2、重視引導學生用直觀的方式清晰地表達出推理過程。

  《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能對結論的合理性作出有說服力的說明,能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并嘗試解釋所得的結果。本設計在教學例1時,通過組織學生進行試驗的操作活動,讓他們在充分的操作、試驗、討論、探究中,找到解決問題的多種策略,然后引導學生用直觀、簡明的方式,清晰地表示出推理的過程,進一步理清思路,為后面數(shù)量更多的找次品問題做好認知和方法上的準備。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天平 3瓶鈣片

  學生準備

  每人8張圓片學具 每組1張找次品記錄表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指導

  學生活動

  效果檢測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5分鐘)

  1、課件播放“挑戰(zhàn)者”號飛機失事的錄像。

  2、引導學生猜測造成飛機失事的原因。

  3、導入新課。

  1、看錄像。

  2、思考并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生1:駕駛員操作不當。

  生2:飛機故障,零件不合格。

  3、明確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容。

  1、列舉生活中質量不合格的產(chǎn)品帶來的危害有哪些?

  二、實踐操作,自主探究。(10分鐘)

  1、出示2瓶鈣片:其中有1瓶少了3片,引導學生探究找次品的方法。

  2、出示一架天平:闡述天平的工作原理和特點。

  3、出示3瓶鈣片:其中有1瓶少了3片,引導學生嘗試找出輕的一瓶。

  4、引導學生匯報找次品的方法。

  5、引導梳理、比較:無論是先稱哪2瓶,只要稱一次就能找出次品了。

  1、自主探究找次品的方法。

 。1)打開瓶子把鈣片倒出來數(shù)一數(shù)。

 。2)用手掂一掂。

 。3)用秤稱一稱。

  2、認識天平,明確天平的工作原理,并在天平兩端放入質量相同的物體,感受天平平衡的條件。

  3、利用學具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可以拿出3個學具代替3瓶鈣片,進行實際操作。

  4、各小組派代表匯報找次品的方法。

  5、匯報:只要稱一次就能找出次品了。

  2、有5瓶鈣片,其中1瓶少了4片。如果用天平稱,天平兩端各放1瓶,至少稱()次才能找出次品;如果天平兩端各放2瓶,至少稱()次才能找出次品。

  三、合作交流,發(fā)現(xiàn)最優(yōu)方案。(15分鐘)

  1、課件出示例2。

  指名讀題,說一說“至少”的含義。

  2、組織小組合作找出次品,填寫表格。

  3、引導學生觀察表格,分組匯報找次品的方法。

  4、引導學生觀察表格:

 。1)分成的份數(shù)、分的方法與找出次品所要稱的.次數(shù)有什么關系?

 。2)怎樣分找出次品需要稱的次數(shù)最少?

  5、用你發(fā)現(xiàn)的方法找出9個、10個、11個零件中的1個次品(次品重一些),看看是不是保證找出次品的次數(shù)也是最少的。

  1、讀題,說一說“至少”的含義。

  2、小組合作,2名同學擺學具,1名同學用圖示作記錄,1名同學填寫“找次品記錄表”。

  3、利用實物和表格匯報:

  (1)分成8(3,3,2),至少要稱2次。

 。2)分成8(4,4),至少要稱3次。

 。3)分成8(2,2,2,2),至少要稱4次。

  4、討論、交流,明確:把8分成3份(每份數(shù)量盡量相等)去稱,能保證稱的次數(shù)最少。

  5、小組合作操作、驗證,匯報試驗結果。

  3、用天平從7件物品中找出1件次品(次品輕一些),把7件物品分成()份稱較合適。

  4、有8瓶水,其中7瓶質量相等,另外有1瓶是糖水,比其他7瓶水略重一些,至少稱()次能保證找出這瓶糖水。

  四、鞏固練習,拓展延伸。(8分鐘)

  1、引導學生完成教材112頁“做一做”。

  2、補充說明:分成3份的方法最好,不能平均分的,每份的數(shù)量盡量相等。

  1、獨立完成教材112頁“做一做”。

  2、匯報,說明自己的最優(yōu)方案。

  5、如果有12個零件,其中一個是次品(次品略重),那么應該怎么分,稱的次數(shù)最少而且保證能找出次品?

  五、課堂總結,布置作業(yè)。(2分鐘)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2、布置課后學習內容。

  談自己本節(jié)課的收獲。

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9

  教學目標

  1、聯(lián)系長方體表面積在生活中的運用,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

  2、在擺、算、想象、猜想等學習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有序思考、合理分類、化繁為簡的思維方法,并發(fā)展空間觀念。

  3、會根據(jù)實際需要,合理策劃選擇包裝樣式,體現(xiàn)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4、能用準確的數(shù)學語言描述思考過程。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生活中,常把幾個長方體物體包成一個大長方體。這樣就會有各種各樣的包裝。

  學生間相互交流了解的情況。

  師:前幾天,我曾讓大家去了解這方面的情況,誰來說說你帶來了什么?

  生:火柴盒、香煙盒或藥盒等。

  師: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討論、研究問題。(揭題)。

  二、展開。

  1、師:下面我們研究兩個相同情況。想一想:用兩個相同的長方體物體包裝,會有幾種不同的包法?

  2、試一試:要求擺得出,還要說得明白。

  交流:有哪幾種?為了方便表達,最大面用字母A表示,次大面用字母B表示,最小面用字母C表示。

  歸納:三種不同包法:

  A面重疊(上下疊);

  B面重疊(前后疊);

  C面重疊(左右疊)。

  3、師:現(xiàn)在研究6個相同情況。2個有三種不同擺法,6個有幾種呢?你能很快猜出有幾種嗎?

  生:6、7、8、9、10、12種等。

  師:那么,究竟有幾種呢?想試試嗎?(生:想!)

  師:兩人一組,邊擺邊思考,怎樣說才能讓大家明白你的擺法?

  合作學習:

  (1)小組擺、交流。教師在巡視時及時向同學們推薦了同學中作記錄的學習方法。并問:為什么要記呢?

  生:包裝方式多,記一記,不會重復。

  (2)大組交流、匯報。

  兩人一組匯報,要求一位同學邊說邊擺,另外一位同學選擇相應的直觀圖貼在黑板上。

  學生匯報:總共有9種不同的包法。(見下圖)

  師生歸納:按接觸面思考:A、B、C各一種;AB、AC、BC各兩種。

  師:這種方法怎么樣?它是按什么思考的?

  生:按接觸面來思考;這樣思考有序,不容易漏掉。

  師:還有其他思考方法嗎?能不能將問題簡化,比如以兩個一組作為一個整體,將兩個A面重疊(上下疊)的長方體看作一個大長方體,這樣就轉化為3個長方體的包裝問題了,可以有幾種包法?

  生:按上下、前后、左右的方向拼擺,有3種包法。

  師:大家從中受到什么啟發(fā)?還可以怎樣考慮?。

  生:哦,我明白了!還可以將兩個B面重疊(前后疊)的長方體看作一個大長方體,按上下、前后、左右的方向拼擺,又有3種包法。

  生:還可以將兩個C面重疊(前后疊)的長方體看作。

  生:(搶著說)對,對!它也有3種包法。因此6個長方體共有33=9種不同的包法。

  師:這種方法怎么樣?

  生:這種方式很好,很清楚。

  師:先把2個小長方體看作一個大長方體,那么6個小長方體就可以看作3個大長方體。2個小長方體間的'位置不同,就得到了3個不同長方體的包裝問題。這種將復雜的問題轉化為已經(jīng)解決簡單問題,是我們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很重要。

  4、師:現(xiàn)在我們來猜猜,哪些樣式的表面積較大、較小?說理由,并算算。

  生:都是C面重疊的包裝樣式的表面積較大,因為重疊部分面積最小;上圖第一列中的A面重疊、AB、AC面重疊的包裝樣式表面積較小,因為重疊部分面積較大

  師:哪個表面積更小些呢?

  生:可以算一算。

  師:假設A面面積為6,B面為3,C面為2。

  生:62+312+212=72,64+36+212=66,64+312+26=72。這幾個表面積都比較小。

  三、討論現(xiàn)實生活中的各種包裝。

  教師取一種物品(火柴),先請大家猜可能的包裝樣式,再說說理由,結合實際談想法。

  學生打開一包火柴觀察后說,(見圖)這種樣式表面積小,也就是材料省。

  師:是不是廠商對商品的包裝都考慮節(jié)省材料呢?

  生:不一定。

  師:分小組,互相觀察帶來的其他物品,說說自己的看法。

  學生紛紛舉例說明:有的考慮經(jīng)濟、實用,有的考慮美觀、大方,有的考慮方便不同的需要就有不同的標準。

  四、小結。

  師:這節(jié)課對你有什么啟示?

  生:生活中有許多事,可以用數(shù)學方法來解決;包裝這一小問題,學問可不小。

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10

  教材說明

  密鋪,也稱為鑲嵌,是生活中非常普遍的現(xiàn)象,它給我們帶來了豐富的變化和美的享受。教材在四年級下冊就安排了密鋪的內容,通過讓學生觀察用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密鋪起來的圖案,了解什么是密鋪。本冊教材中,通過實踐活動繼續(xù)讓學生認識一些可以密鋪的平面圖形,會用這些平面圖形在方格紙上進行密鋪,從而進一步理解密鋪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整個實踐活動分為兩個層次:

  1.通過動手操作,探索哪些平面圖形可以密鋪,哪些不能密鋪,使學生認識一些可以密鋪的平面圖形。

  由于學生已經(jīng)了解了密鋪概念,教材不再給出密鋪的概念及圖案,而是直接呈現(xiàn)了學生熟悉的6種平面圖形(即圓形、等邊三角形、長方形、等腰梯形、正五邊形、正六邊形),并提出問題哪些圖形可以密鋪。接著,讓學生利用附頁中的圖形,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任選一種圖形拼一拼、鋪一鋪,探索并找出可以密鋪、不能密鋪(圓形、正五邊形)的平面圖形,進一步理解密鋪的特點。找出可以密鋪的平面圖形后,再讓學生實際鋪一鋪,在操作的過程中感受密鋪,并感受這些圖形的特點。

  需要指出的是,這里每次密鋪的'基礎圖形都是大小和形狀相同的同一種平面圖形,兩種或兩種以上平面圖形拼接在一起,也能進行密鋪,但教材并不做要求。

  2.綜合運用已有知識,在方格紙上根據(jù)給定的兩組圖形設計密鋪圖案,計算出每次密鋪中不同平面圖形所占的面積,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應用,用數(shù)學的眼光欣賞美和創(chuàng)造美。

  這部分內容包括三部分:

  (1)從實際出發(fā)引出問題,讓學生從兩組瓷磚中任選一組在方格紙上設計密鋪圖案,體驗用數(shù)學的樂趣。這里的兩組瓷磚,一組由兩個形狀和大小相同、顏色不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組成,另一組由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直角三角形(一條直角邊的長度等于平行四邊形長邊所在的高)組成,前一組密鋪可以是用同一種基礎圖形將平面密鋪,后一組密鋪則是用兩種基礎圖形密鋪平面。

  完成設計的方式,可以由學生在方格紙上畫出,也可以由教師準備好相應的圖形卡片,讓學生拼出。建議學生在畫或拼擺密鋪圖案時,要有序地進行。

 。2)綜合運用有關密鋪、面積等方面的知識,統(tǒng)計自己在方格紙上設計的圖案中,每種基礎圖形一共用了多少塊,以及所占的面積,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和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發(fā)展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讓學生利用附頁中提供的圖形,自由地設計密鋪圖案,這種圖案可以由一種或兩種基礎圖形組成(也可以由多種基礎圖形組成,尊重學生的選擇,但不要求),通過學生的創(chuàng)作及交流,開拓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用幾何圖形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的想象力,讓學生體驗自己創(chuàng)作的數(shù)學美,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及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建議

 。1)這部分內容可以用1課時進行教學。主要是在數(shù)學活動中,借助觀察、猜測、驗證等方式解決問題。

 。2)教師可以在課前搜集一些密鋪的圖案,也可以事先讓學生在生活中尋找一些密鋪圖案,課上展示給大家,以此幫助學生復習已了解的密鋪知識,從直觀上為學習新內容做好準備。搜集的圖案可有多種,如由形狀和大小相同的一種基礎圖形組成的密鋪圖案,兩種或兩種以上基礎圖形組成的密鋪圖案,不規(guī)則圖形組成的密鋪圖案等。呈現(xiàn)圖案后,可以引導學生觀察,這些密鋪圖案是由什么基礎圖形組成的?

 。3)教師提出問題如果密鋪平面時只用一種圖形,比如圓形、等邊三角形、長方形、等腰梯形、正五邊形、正六邊形(同時出示該圖形的彩色卡片并貼在黑板上),請你們猜猜看,哪種圖形能用來密鋪?引導學生進行猜測和想像,然后再通過鋪一鋪等操作活動進行驗證并獲得結論;蛘呦茸寣W生想一想他們見過的哪些圖形能夠用來密鋪平面,教師根據(jù)學生說出的圖形呈現(xiàn)相應的圖形卡片,然后圍繞學生說出的圖形,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動手拼擺,找出哪些圖形可以密鋪,哪些圖形不可以密鋪,驗證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

  (4)學生匯報驗證的結果,并讓學生任選一種可以密鋪的圖形鋪一鋪,上臺展示并與大家交流拼的過程,加深學生對密鋪的理解以及對圖形性質的認識。

  (5)在學生了解可以密鋪的圖形后,教師可以直接提出問題,讓學生用密鋪的知識設計地磚圖案;也可以先請學生說一說,生活中哪里用到了密鋪。學生可能會有很多答案,大致包括建筑(地磚、籬笆和圍墻)、玩具、藝術(圖畫)等幾個方面,讓學生體會數(shù)學的廣泛應用。然后再讓學生任選一組瓷磚,在方格紙上設計新穎、美觀的密鋪圖案。教師在巡視的過程中,讓先設計完的學生數(shù)一數(shù)自己設計的圖案中,不同的基礎圖形分別用了多少塊,所占面積是多少。

 。6)展示作品過程中,引導學生比一比,看看誰的設計更美觀、更有新意,激發(fā)學生之間互評作品,在交流中理解并接納別人較好的方法。

 。7)匯報交流之后,讓學生進行更開放的設計活動,在活動中充分感受數(shù)學知識與藝術的密切聯(lián)系,經(jīng)歷創(chuàng)造數(shù)學美的過程。

  (8)要注意,后面的教材中會繼續(xù)安排有關密鋪的內容,例如較復雜些的密鋪、密鋪的方法等等,因此在這里注意不要拔高要求,如圖形能夠密鋪的條件(同一頂點的各個拼接圖形角的和為360)會在中學的教材中介紹,這里就不需要讓學生研究。

  參考資料:

  密鋪的歷史背景

  1619年數(shù)學家奇柏(J.Kepler)第一個利用正多邊形鋪嵌平面。

  1891年蘇聯(lián)物理學家弗德洛夫(E.S.Fedorov)發(fā)現(xiàn)了十七種不同的鋪砌平面的對稱圖案。

  1924年數(shù)學家波利亞(Polya)和尼格利(Nigeli)重新發(fā)現(xiàn)這個事實。

  最富趣味的是荷蘭藝術家埃舍爾(M.C. Escher)與密鋪。M.C. Escher于1898年生于荷蘭。他到西班牙旅行參觀時,對一種名為阿罕伯拉宮(Alhambra)的建筑有很深刻的印象,這是一種十三世紀皇宮建筑物,其墻身、地板和天花板由摩爾人建造,而且鋪上了種類繁多、美輪美奐的馬賽克圖案。Escher 用數(shù)日復制了這些圖案,并得到啟發(fā),創(chuàng)造了各種并不局限于幾何圖形的密鋪圖案,這些圖案包括魚、青蛙、狗、人、蜥蜴,甚至是他憑空想像的物體。他創(chuàng)造的藝術作品,結合了數(shù)學與藝術,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更讓人對數(shù)學產(chǎn)生另一種看法。

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11

  一、填空.

  1.長方體有()個面,()條棱,()個頂點;相對的棱的長度(),相對的面().

  2.正方體有()個面,()條棱,()個頂點;它的棱(),每個面的面積().

  3.長方體或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容器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叫做容器的().

  4.35立方分米=()立方米

  20xx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6.2升=()毫升=()立方厘米

 。ǎ┝⒎矫祝80立方分米=()毫升

  9400毫升=()升=()立方分米

  二、在下面的表里填上適當?shù)臄?shù).

  a(厘米)

  b(厘米)

  底面積(平方厘米)

  h(厘米)表面積(平方厘米)

  V(立方厘米)

  長方體12

  8 4.5

  7.6

  45.6

  228

  正方體

  8

  三、選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內.

  1.一個長方體木箱,長、寬、高分別是4分米、3分米和5分米.這個木箱的.表面積是().

  A.60平方分米B.94平方分米C.94立方分米

  2.一個水池,從里面量底面是邊長6分米的正方形,水深0.45米.水池里的水有()升.

  A.2.7 B.16.2 C.162

  3.把一個長8厘米、寬6厘米、高4厘米的長方體,切成兩個長方體.下圖中()的切法增加的表面積最多.

  A.

  B.

  C.

  四、解答下面各題.

  1.一塊長方體木板,長2.5米,寬4分米,厚12厘米,它的表面積是多少平方米?體積是多少立方米?

  2.一個正方體油箱的棱長是1.2米,它的容積是多少升?做這個油桶至少用鐵皮多少平方分米?

  3.一個房間鋪了16塊長3.2米,寬0.35米,厚0.04米的地板,房間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這些地板的體積是多少立方米?

  4.一個長方體的汽油桶,底面積是15平方分米,高是6分米,如果1升汽油重0.74千克,這個油桶可以裝多少千克汽油?

  5.一個兒童游泳池長25米,寬20米,池內放水350噸,水深多少米?(1立方米水重1噸)

  參考答案

  一、填空.

  1.長方體有(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相對的棱的長度(相等),相對的面(面積相等).

  2.正方體有(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它的棱(都相等),每個面的面積(也都相等).

  3.長方體或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容器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叫做容器的(容積).

  4.35立方分米=(0.035)立方米

  20xx立方厘米=(2.04)立方分米

  6.2升=(6200)毫升=(6200)立方厘米

  0.08)立方米=80立方分米=(80000)毫升

  9400毫升=(9.4)升=(9.4)立方分米

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12

  課型:

  新授

  教學內容:

  教材P7及練習二第3、5、6、7、10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小數(shù)乘法的計算法則,并能正確地運用這一知識進行計算。

  過程與方法:

  理解倍數(shù)可以是整數(shù),也可以是小數(shù),學會解答有關倍數(shù)是小數(shù)的實際問題。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養(yǎng)成認真計算與及時檢驗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運用小數(shù)乘法的計算法則正確計算小數(shù)乘法。

  教學難點:

  正確點出積的小數(shù)點;初步理解和掌握:當乘數(shù)比1小時,積都比被乘數(shù);當乘數(shù)比1大時,積都比被乘數(shù)大。

  教學方法:

  觀察、分析、比較。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口算。0.9×6 7×0.08 1.87×O

  0.24×2 1.4×0.3 0.12×6 1.6×5 4×0.25 60×0.5

  指名學生口算,然后集體訂正。

  2、思考并回答。(1)做小數(shù)乘法時,怎樣確定積的小數(shù)位數(shù)?

 。2)如果積的小數(shù)位數(shù)不夠,你知道該怎么辦嗎?如:0.02×0.4。

  3、揭示課題: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小數(shù)乘法。(板書課題)

  二、情景引入

  1、教學例5。師:同學們,你們見過鴕鳥嗎?知道鴕鳥是一種跑得比較快的動物嗎?有一只鴕鳥正在幫助2個小朋友解難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鴕鳥正馱著小朋友向前奔跑,后面一只兇猛的非洲野狗緊緊追上來了!小朋友說:“哎呀,它追上來了!”鴕鳥說:“別擔心,它追不上我!”

  學生觀察情境圖,提取信息:

  所求問題:(鴕鳥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時)

  所需條件:(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小時,鴕鳥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

  思路分析:

 。1)引導學生理解小數(shù)倍數(shù)的含義:誰來說一說“鴕鳥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是什么意思?(鴕鳥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表示鴕鳥的速度除了有一個非洲野狗那么快,還要快。)

 。2)追問提高學習新知的興趣:

 、俜侵抟肮纺茏飞纤麄儐?(非洲野狗追不上鴕鳥。)

 、凇傍r鳥的'最高速度是多少?”該怎樣列式計算呢?(生回答:56×1.3)

 、蹫槭裁催@樣列式?(求56的1.3倍是多少,所以用乘法。)

 。3)通過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小結:倍數(shù)關系也可以是比1大的小數(shù)。

  讓學生獨立計算出鴕鳥的最高速度,并集體訂正。

 。4)指導學生用估算進行驗算:請同學們看這個算式及結果,你認為對嗎?你是怎么驗證的?(板書驗算,完善課題)

  學生可能會有以下幾種驗算的方法:

  ①用原式再計算一遍。

  ②把這個算式的因數(shù)交換一下位置,再算一遍。就可知道對與否。

 、塾^察法:觀察小數(shù)位數(shù)或第二個因數(shù)比1大還是比1小。

  ④用計算器進行驗算。

  師小結:不管用哪一種方法來檢驗都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喜歡用那一種就用那一種來驗算。

 。5)師:請同學們打開書,看一看書上的小朋友算得對嗎?為什么?

  生:因為兩個因數(shù)中,56是整數(shù),因數(shù)1.3中只有1個小數(shù),所以積中小數(shù)點的位置點錯了,應該點在2與8之間,即積應為72.8。

  師:很好!在計算小數(shù)乘法時,每個小朋友都要養(yǎng)成認真做題、仔細檢查的好習慣。

  師:通過剛才同學們的計算、驗算得出鴕鳥的最高速度是72.8千米/小時,比起非洲野狗的速度怎么樣?非洲野狗能追上鴕鳥嗎?說明剛才我們的想法怎樣?(學生小組討論交流,由代表發(fā)言,教師點評。)

  2、看乘數(shù),比較積和被乘數(shù)的大小。剛才有同學提到56×1.3式子中第二個因數(shù)比l大,所以積就比被乘數(shù)大,現(xiàn)在我們來研究一下這個問題。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7頁“做一做”。先讓學生觀察兩道算式中的因數(shù)和積,進行判斷,說出理由;再讓學生獨立計算,并用自己喜歡的驗算方法進行驗算。最后集體訂正。

  2、練習二第3題。先讓學生獨立判斷。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說明道理,明白每一小題錯在什么地方。

  四、課堂小結。當乘數(shù)比1小時,積比被乘數(shù);當乘數(shù)比1大時,積比被乘數(shù)大。我們可以根據(jù)它們的這種關系初步判斷小數(shù)乘法的正誤。

  作業(yè):5、6、7

  課外作業(yè):教材第9頁練習二第10題。

  板書設計:

  求一個數(shù)的小數(shù)倍數(shù)是多少及驗算

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13

  設計說明

  1.開門見山,引入新課。

  教學沒有固定的形式,一節(jié)課如何開頭也沒有固定的方法。由于教學對象不同、教學內容不同,開頭也不會相同。本節(jié)課直接拿出計算器,開門見山,明確這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是用計算器探索規(guī)律,使學生在新課開始就明確了學習目標,提高了課堂的有效性。

  2.注重開展自主學習。

  別人說十遍不如自己做一遍,學生親手操作演示的東西,由于有切身實踐,往往體會深刻,有助于激發(fā)悟性,增強思維力度。緣于上述原因,在每個板塊的活動中,都積極為學生主動嘗試、交流、討論等創(chuàng)造條件,為學生探索提供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索交流中發(fā)展思維,提高學習能力。讓學生經(jīng)歷猜想、驗證、交流、總結、應用的過程,層層深入,讓學生感受到用計算器探索規(guī)律的樂趣,這樣才會使課堂生動有趣。此外還重視方法的總結,在學生會用規(guī)律寫商后,讓學生回顧用計算器探索規(guī)律的過程,并試著總結用計算器探索規(guī)律的方法。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計算器

  學生準備:計算器

  教學過程

  ⊙開門見山,引入新課

  今天的新課,我們請來了一位特別的“朋友”(計算器),有了它,我們的計算既快捷又準確,它還有一個特殊的功能,就是幫助我們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接下來我們就利用計算器一起來探索數(shù)學中的奧秘吧!(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開門見山,直接導入,通過利用計算器的好處,讓學生帶著“特殊功能”這個疑問進入新課。

  ⊙合作探究,總結規(guī)律

  1.建立猜想。

  出示例9中的前兩題:1÷11 2÷11

  (1)使用計算器。

  先讓學生用計算器計算出1÷11的`結果。

  (2)根據(jù)結果猜想。

  師:通過剛才的計算,我們已經(jīng)得出1÷11=0.0909…,如果在這道除法算式中,除數(shù)11不變,被除數(shù)乘2,得到的商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

  學生提出猜想:0.0909…×2=0.1818…,因為除數(shù)11不變,被除數(shù)1擴大到了原來的2倍,得到的商也應該擴大到原來的2倍。

  2.驗證猜想。

  (1)讓學生用計算器算出2÷11的商,驗證猜想。

  (2)引導學生舉例進一步驗證猜想。

  猜想:

 、偕淌茄h(huán)小數(shù);

 、2÷11的結果是1÷11的結果的2倍……

  出示3÷11、4÷11、5÷11,不計算,用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直接寫出這幾題的商,并用計算器驗證。

  3.總結規(guī)律,運用規(guī)律。

  (1)觀察各商的特點,尋找規(guī)律。

  師:仔細觀察這些算式,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

  預設:

  生1:除數(shù)不變,被除數(shù)與第一題相比分別擴大到原來的2~5倍,商與第一題相比也相應地擴大到原來的2~5倍。

  生2:商都是循環(huán)小數(shù),整數(shù)部分都為0。

  生3:循環(huán)節(jié)都是被除數(shù)的9倍。

  (2)運用規(guī)律。

  請學生根據(jù)探究出的規(guī)律寫出例9中后四題的商。

  4.總結用計算器探索規(guī)律的方法。

  用計算器計算

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14

  一、教學目標:掌握有括號的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二、教學重點:掌握有括號的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難點:弄清有括號的運算順序。

  三、教學準備:多媒體。

  四、教學過程:

  A、準備題:

  19 ×(935-875÷ 25) [51÷(120 -103)+24]×64

  1、先讓學生說一說運算順序。

  2、讓學生獨立完成。校對。

  B、導入新課:

  有括號的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和有括號的整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 相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括號的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

  C、講授新課:

  例 3 :4.38 ÷ (36.94 + 34.3×0.2)

  提問:1、在有括號的算式里要先算什么?

  2、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學生獨立完成 。校對。

  4.38 ÷ (36.94 + 34.3×0.2)

  = 4.38 ÷(36.94 + 6.86)

  = 4.38 ÷ 43.8

  = 0.1

  例 4 : [(5.84 - 3.9 ) ÷0.4 + 0.15] ×0.92

  提問:1、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獨立完成。校對。

  3、做錯的說一說錯的原因。

  [(5.84 - 3.9 ) ÷0.4 + 0.15] ×0.92

  = [1.94 ÷0.4 + 0.15] ×0.92

  = [4.85 + 0.15] ×0.92

  = 5 ×0.92

  = 4.6

  D、鞏固練習:

  1.8×(1.4 - 0.26 ÷2) [7.6 - 5 ×(0.3 + 0.9)]÷10

  1、先說一說運算順序,再進行計算。

  2、抽兩名學生板演。

  E、課堂小結:

  在既有中括號,又小括號應該先算什么,再什么?

  F、布置作業(yè):

  P - 52 第一題、第二題和第三題。

  課堂作業(yè)本

  練習 十一

  一、教學目標:1、掌握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2、掌握方程的.解法。

  3、學會應用題的分析方法。

  二、教學重點:掌握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難點:學會應用題的分析方法。

  三、教學準備:卡片和多媒體。

  四、教學過程:

  A、口算訓練:

  6 + 4.4 = 0.01×80 = 7.4-0.9 = 6.3÷0.63 =

  2.3×5 = 0.4×0.5 = 0.2÷0.04 = 5÷0.02=

  18.6-6 = 5.4 + 6 = 9-1.35= 0.3×0.05 =

  1、以小組開火車形式看口算報得數(shù)。

  2、錯的說一說錯的原因。

  B、比較訓練:

  8 -0.8 ÷5 + 0.24 ×9

  8 -(0.8 ÷5 + 0.24) ×9

  [8 -(0.8 ÷5 + 0.24)] ×9

  1、說一說每題的計算順序。

  2、括號有什么作用?

  3、抽三名學生板演,教師巡視,幫助學困生。

  4、校對,錯的說出錯在哪一步?

  C、求未知數(shù):

  7.2 + X = 15.4 X - 0.8 = 3.6

  1、抽兩名學生板演,教師巡視。

  2、說一說每題求X的依據(jù)什么?

  D、應用題:

  P - 53 第五題:

  1、說一說解答應用題的一般步驟。

  2、先讓學生分析數(shù)量關系。兩人相互討論。

  3、讓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

  4、 42 ÷1.5 表示什么? 42 + 42 ÷1.5 表示什么?

  E、布置作業(yè):

  P - 53 第三題。

  《課堂作業(yè)本》

  練習 十一 (二)

  一、教學目標:1、運用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進行簡便運算。

  2、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3、學會分析解答應用題的步驟。

  二、教學重點: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難點:學會分析解答應用題的步驟。

  三、教學準備:多媒體

  四、教學過程:

  A、簡便運算:

  0.27 ×99 + 0.27 0.25×1.25×40×8

  (0.25 + 2.5 + 25)×0.4 8.4 + 7.66 + 2.34 +1.6

  1、抽四名學生板演,教師巡視。

  2、說一說錯的原因。

  B、四則混合計算:

  8.4 -8.4×1.5÷18

  (1 - 0.99)×(38.6- 8.6)

  [0.05 ×(83 + 117)]÷(9.6-5.6)

  1、先說一說每題的運算順序。

  2、抽三名學生板演,教師巡視。

  3、校對,錯的訂正。

  C、文字題:

  2.5 乘以 6.6與1.4的和,積是多少?

  1、求什么?積是哪兩個數(shù)相乘?

  2、所以我們要先求什么?

  3、列式計算。

  D、應用題講解:

  P - 55 第十二題:

  1、要求平均每天的營業(yè)收入四月份比三月份多多少元?我們 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

  2、四月份每天怎么求?三月份每天怎么求?

  3、四月份為什么要除以30,而三月份要除以31呢?

  E、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練習了哪些內容?哪些方面還掌握的不夠呢?

  F、拓展題:

  先讓學生討論完成。

  G、布置作業(yè):

  《課堂作業(yè)本》

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15

  教材解讀:

  1、長方體、正方體的引出,直接從實物中抽象出相應的圖形,不再從與平面圖形的對比中引出。

  2、直觀地、直接地給出長方體的面、棱、頂點的概念。

  3、突出了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索來學習的。

  學習目標:

  1、通過學生的自主發(fā)現(xiàn)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會辨認長方體和正方體。

  2、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觀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精心組織學生活動,激發(fā)學生學數(shù)學的興趣,體現(xiàn)數(shù)學充滿著探索與創(chuàng)新,感受數(shù)學的嚴謹性以及數(shù)學結論的確定性。

  教學重、難點:

  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和建立立體圖形的空間觀念

  教、學具準備: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紙盒

  預習提綱:

  1、長方體有幾個面?每個面是什么形狀的?

  2、長方體有幾條棱?相對的棱有什么特征?

  3、長方體有幾個頂點?

  4、正方體有幾個面?每個面是什么形狀的?

  5、正方體有幾條棱?相對的棱有什么特征?

  6、正方體有幾個頂點?

  7、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長、寬、高分別是那幾條?

  8、長方體和正方體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教學流程:

  一、獨立自學

  結合預習提綱自學課本18-20頁

  1、長方體和正方體由幾個面、幾條棱、幾個頂點?

  2、什么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3、長方體和正方體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二、互動交流

  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交流

  1、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紙盒來觀察它們的.特征。

  讓學生分組討論:

 、儆檬置幻鼈冇袔讉面(注意培養(yǎng)學生有順序地觀察)

  ②每個面是什么形狀?(注意出示也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

 、勰男┟嫱耆嗟?(演示給學生看)

  讓學生用手摸一摸長方體每兩個面相交的地方這些地方我們給它起個什么名字呢?

  2、讓學生分小組去數(shù)和量:

 、贁(shù):它們分別有多少條棱?

 、诹浚簞邮至恳涣棵織l棱的長度,看哪些棱的長度相等?

  讓學生拿一個長方體紙盒,用手摸長方體每三條棱相交的地方.

  學生觀察。

  學生回憶并回答。

  3、讓學生分組討論如下的兩個問題:

 。1)長方體的12條棱可以分成幾組?怎樣分?

 。2)相交于同一個頂點的三條棱長度相等嗎?

  4、找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異同。

  三、總結評價

  總結這一節(jié)課的收獲,并提出自己的問題

  1、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有6個面、8個頂點、12條棱。

  2、長方體相對的面完全相同,相對的棱長度相等。而正方體的6個面都完全相同,12條棱長度也完全相等。

  3、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正方體是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

  四、鞏固或提高

  1、完成同步指導上的相關作業(yè)。

  條件強化:獨立完成,核對時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怎樣做的。

【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教案五年級06-24

五年級上冊小學數(shù)學教案12-29

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精選)07-14

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08-16

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11-05

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01-10

人教版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02-03

小學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10-10

小學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