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似數四年級數學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近似數四年級數學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近似數四年級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使學生韌步學會根據要求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求出小數的近似數。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教具準備:
小黑板若干塊。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先省略萬后面的尾數,求出近似數,再省略干后面的尾數,求出近似數。
129535608902011436697010
二、新課
教師:我們已經學過求一個整數的近似數(或近似值)。在實際使用小數的時候,有時也沒有必要說出它的準確數,只要說出它的近似數就夠了,例如,量得大新的身高是1.625米。平常不需要說得那么精確,只說大約1.6米或1.63米。
我們已經會求一個整數的近似數,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的方法,同求整數的近似數的方法相似,是根據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數值數。
教師用投影片(或小黑板)出示例l的第1小題:2.953保留兩位小數,它的近似數是多少?
教師:2.953保留兩位小數,就是要省略哪一位后面的尾數?(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數。)
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數,要看哪一位上的數?(要看干分位上的數:)
接下來用“四舍五入”法怎樣做?(因為干分位上的數3不滿;,把它舍去。)
教師板書:2.9532.95
教師:誰能連貫地把做這題的過程說一說。
指名讓學生說一說,然后教師總結:
做這題時要想:要保留兩位小數,就要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數。千分位上不滿5,直接舍去。
教師用小黑板出示例l的第2小題:2.953保留一位小數,它的近似數是()多少?
教師:2.953保留一位小數,就是要省略哪一位后面的尾數?(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數。)
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數,要看哪一位上的數?(要看百分位上的數。)
用“四舍五入法”怎樣做呢?(因為百分位上的數滿5,省略百分位和干分位上的數后,要向十分位進1。)
2.9加上進上來的1就是3.0。所以2..953≈3.0。
教師板書:2.953≈3.0
教師強調:這題的要求是保留一位小數,所以小數末尾的“0”不能去掉。
教師:誰能連貫地把做這題的過程說一說。
指名讓學生說一說,然后教師總結:
做這題時要想:要保留一位小數,就是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數。百分位上滿5,省略尾數后,向十分位進1,末尾的“0”不能去掉。
教師用投影片出示例1的第3小題:2.953保留整數,它的近似數是多少?
教師板書:2.953≈
教師:誰能做出這題并且說--說應該怎樣做?
指名讓學生做這題,并且說一說是怎樣做的。
根據學生的發(fā)言,教師板書:2.953≈3,并且總結:做這題時要想;要保留整數,就要省略整數后面的尾數。十分位上滿5,省略尾數后向個位進1,所以2.953≈3。
教師:觀察上面三道題,是同一個小數保留兩位小數,保留一位小數和保留整數。每一次求出的近似數的精確度是不同的。保留整數,表示精確到個位;那么保留一位小數,表示精確到什么位?(十分位)保留兩位小數呢?(表示精確到百分位。)
指名學生回答上述問題。條件較好的班,教師可以接著講一講關于精確度的問題。講法可以如下:
教師:那么,上面的.三個近似數哪一個更精確一些呢?我們現在證明一下。如果2.953表示的是測量一段繩子的長度得到的結果:2.953米。
教師用小黑板出示圖如下:
教師:2.953保留兩位小數時,是2.95米,表示精確到百分位。保留一位小數是3.0米,表示精確到十分位,也就是說繩子的準確長度不小于2.95米,也不能等于或大于3.05米。因為如果是2.94米,保留一位小數就是2.9米了;如果是3.05米或3.06米,保留一位小數就是3.1米了。再看當保留整數位3時,表示精確到整數個位,也就是說準確長度不能小于2.5米,不能等于或大于3.5米。所以前一個近似數都比后一個近似數精確程度要高一些,即2.95米的精確度高于3.0米的精確度,3.0米的精確度又高于3米的精確度。
教師用小黑板出示“做一做”中的第1題,并且加一題:4.795(保留兩位小數)。指名讓學生做,集體訂正。
教師:我們學會了怎樣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想一想,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應該注意什么?同桌討論一下。
指名讓學生發(fā)言,在學生發(fā)言的基礎上教師總結:
1.要根據題目的要求取近似值,即:保留整數,就看十分位是幾,要保留一位小數,就看百分位是幾,......然后按“四舍五入法”決定是舍還是入。
2.取近似值時,在保留的小數位里,小數末一位或幾位是0的,應當保留,不能去掉。
三、課堂練習
1.做第106頁上半頁“做一做”的第1、2題,學生獨立做,做完以后,集體訂正。
2.做練習二十四的第3題。
教師先提問:精確到十分位是什么意思?(保留-‘位小數。)
精確到百分位是什么意思?(保留二位小數。)
然后,讓學生獨立做,教師巡視,個別輔導,強調要注意的兩點。做完后,集體訂正。
四、課外作業(yè)
練習二十四的第l、2題。
近似數四年級數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教材第21頁例4。
【教學目標】:
1.能用“四舍五入”法正確地求出億以上數的近似數。
【重點難點】:
掌握億以上數近似數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我們已經學會了億以內數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的方法。那么億以上的數又該怎樣求近似數呢?
。ò鍟n題:求億以上數的近似數)
二、學習新知
1.教學例4。
。1)整億的數我們都會直接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了,如果不是整億的'數怎樣才能知道它接近多少億呢?也可以用“四舍五入”法來求出億以上數的近似數。
。2)出示例4。
、僭囎。
②指名說一說你是怎么做的。先分級找到億位,再看千萬位上的數,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數,再加上“億”字。
(3)小結方法:省略億位后面的尾數,要看千萬位上的數是大于或等于5、還是小于5,根據“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近似數,結果要加一個“億”字,由于是近似數,必須用“≈”連接。
(4)教材第21頁“做一做”。
指名板演,余者練習,集體訂正。
三、實踐應用
1.補充練習:
把下面的數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不是整億的,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億位后面的尾數)
10600000000 503000000000 7200000000
5270230000 49692000000 26900800000
(1)組織學生獨立練習。
(2)教師巡視,檢查學生存在什么問題?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近似數四年級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的:●使學生掌握把一個不是整萬或整億的數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以及根據要求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培養(yǎng)學生的類推能力,增進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和應用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掌握把一個不是整萬或整億的數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
教學難點:根據要求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將下面的數寫成以萬為單位的`數。
一個人的頭發(fā)約有80000到90000根。
人造衛(wèi)星每分鐘約行472000千米。
師:比較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都是把一個以個為單位數寫成以萬位單位的數
不同點:整萬的數可以直接改寫成一萬位單位的數
不是整萬的數先省略萬后面的尾數,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數。
二、新課:
1像這樣為了讀寫方便。常常把一個多位數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
我們知道整萬或整億的數能夠直接改寫成以萬或億位單位的數,不是整萬或整億的數怎么改寫成用萬或億為單位的數?
2木星的直徑是142800千米,它離太陽的距離是778330000千米。
它的直徑是多少萬千米?它離太陽的距離是多少億千米?
小組研究:
嘗試把上面兩個數改寫成以萬或以億為單位的數
說明你是怎么想的?
3小結:
改寫成以萬為單位的數:小數點向左移動4位,加上萬字。
改寫成以億為單位的數:小數點向左移動8位,加上億字。
4練習:
把24800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
把345280000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
5像這樣把345280000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是3.4528億,小數點后有4位,小數位數太多,往往實際又沒有用,這時就可以根據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如這道題保留兩位小數應該是多少?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三、練習:
1把下面?zhèn)數改寫成以萬為單位的數并保留兩位小數
臺灣島是我國第一大島,面積35990平方千米。
海南島是我國第二大島,面積34000平方千米。
2、20xx年我國在校小學生116897000人,改寫成用億人作單位的數并保留一位小數。
近似數四年級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自我探索和知識的遷移使學生認識“近似數”,學會求一個大數目的近似數。
2、通過自我探究與合作交流,使學生能根據數據的特點和實際需要,聯系已有經驗,探索用“四舍五入法”求大數目的近似數。
3、培養(yǎng)學生學習大數目的興趣和認識大數目的信心,增強應用意識,提高應用能力。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相互合作、交流的意識和情感。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使學生認識“近似數”,學會求一個大數目的近似數。
教學難點:探索用“四舍五入法”求大數目的近似數。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
教 學環(huán)節(jié)
過 程目標
教 師活動
學 生活動
反 思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知
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并使學生了解近似數的含義,為下面的學習打好基礎。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知:
1、談話:我們的祖國歷史悠久,有燦爛的'文明;地大物博,有豐富的資源。
請看:出示第96頁的例題。
2、請你們觀察一下,從中你發(fā)現這些數據中,有哪幾個與前面學過的不一樣?
在學生找出來后,指出:在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數量,有時候不用精確的數表示,而只用一個與它比較接近的數來表示,這樣的數叫做“近似數”。板書課題:近似數。
認真聽講
觀察并比較
了解近似數,明確今天學習的內容
學習求一個大數目的近似數
鞏固發(fā)展:
小結與作業(yè)
通過自我探索和知識的遷移使使學生認識“近似數”,學會求一個大數目的近似數。
根據數據的特點和實際需要,聯系已有經驗,探索用“四舍五入法”求大數目的近似數。
學生在練習中通過一次次的實際的觀察、操作和比較、分析、辨別、確認,進一步感受大數目在生活和學習中的價值,培養(yǎng)學生學習學習大數目的興趣和認識大數目的自信心;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識和情感。
二、探究新知:
1、剛才我們已經知道了什么是近似數,你們能夠從身邊找出還有哪些是近似數嗎?
2、在實際生活中,有的時候需要我們自己根據實際情況來求一些數的近似數,下面我們來研究一下。
3、教學第96頁的例題2。
(1)出示題目,學生自己理解題意。
(2)你們能夠讀出男性和女性各有多少人嗎?
(3)男性和女性各接近四十幾萬?你能寫出他們的近似數嗎?
在學生回答后,教師指出:求近似數,一般用“四舍五入法”。把一個數保留到某一位,要把這一位后面的尾數省略。尾數最高位上的數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數舍去并把尾數的各位都寫成0;如果5或比5大,把尾數各位改寫成0后,要在它的前一位加1。
板書:484204≈480000
486685≈490000
(4)完成“試一試”。
使學生明白要求和例題有所不同,是直接用“萬”或“億”表示也是可以的。但是要注意仔細看清題目的要求。
三、鞏固發(fā)展:
1、完成“想想做做1”。
學生自己讀數,并指出哪些是近似數,說說理由。
2、完成“想想做做2”。
3、完成“想想做做5”。
學生自己嘗試后交流算法:坐標一題的近似數是10萬,說明千位上的數是5或6、7、8、9;右邊一題39億多的近似數是39億,說明千萬位上的數是4、3、2、1,不能0。說說為什么不能是“0”。
4、組織交流課前搜集的一些生活中的近似數。
指名讀一讀,寫一寫。
四、小結與作業(yè):
1、通過今天的學習,對于近似數你有了哪些認識?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嗎?
2、布置作業(yè):
完成“想想做做”第3、4題。
想一想
找一找
說一說
理解題意
讀出男性和女性各有多少人
自己嘗試后指名答,并說說理由。
師生共同小結
求近似數,一般用“四舍五入法”。把一個數保留到某一位,要把這一位后面的尾數省略。尾數最高位上的數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數舍去并把尾數的各位都寫成0;如果5或比5大,把尾數各位改寫成0后,要在它的前一位加1。
完成后組織交流
指出哪些是近似數,說說理由。
弄清什么是“尾數”和“最高位”的含義,然后寫出各數的近似數,并交流求近似數的方法。
嘗試后交流算法
說一說,讀一讀,寫一寫。
個別交流。
獨立作業(yè)。
對于39□0000000≈39億,方框里填的數,學生最初認為可以是0-4,通過辨析,觀察,交流、反饋中明白不能填0,因為這里是約等于39億,不是正好等于39億,使學生明白準確數與近似數的區(qū)別。
板書設計: 求近似數四舍五入法
484204≈480000486685≈490000
近似數四年級數學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學生在之前學過求整數的近似數,已形成基本的學習經驗。
學情分析:
在學習前喚起學生的經驗回憶四舍五入的方法。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根據要求會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求出一個小數的近似數。
2、培養(yǎng)學生的類推能力,增進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和應用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
重點:
能正確的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
難點:
怎樣準確的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
。ㄒ唬、創(chuàng)設情境,復習較大數的近似數
(二)、認定目標,導入新課
。ㄈ、互動交流
。ㄋ模⑷n總結
師:豆豆的身高0.984米。0.984是一個精確值,那我們可以說豆豆身高大約多少米呢?
師:如果保留兩位小數,就要第三位數省略。 0.984的第三位小數是“3”,小于5,舍去,所以0.984≈0.98。
師:保留兩位小數的近似數是精確到哪一位的?
師:你們還可以求出這個小數在別的不同情況下的近似數嗎?
師:如果保留整數,就要把小數部分省略。小數第一位,也就是十分位是9,大于5,向前一位進一,所以0.984≈1。
師:保留整數的近似數是精確到哪一位的?
師:盡管兩個數的.大小相等,但表示的精確程度不同。求近似數時,小數末尾的零不能去掉。
師:求近似數時,保留整數,表示精確到個位。保留一位小數,表示精確到十分位。保留兩位小數,表示精確到百分位……
生:精確到小數第二位,也就是百分位
生:精確到個位生:①要根據題目的要求取近似值,如果保留整數,就看十分位是幾。要保留一位小數,就看百分位是幾。……然后按“四舍五入法”決定是舍還是入。②取近似值時,在保留的小數位里,小數末一位或幾位是0的。0應當保留,不能丟掉,為了實現學生已有知識的正遷移,通過聯系生活中的事例,復習四舍五入法取較大數的近似數,同時對學生進行思想情感教育。
作業(yè)填空:
。1)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要根據()法來保留小數的數位,保留整數時,表示精確到()位,保留一位小數時,精確到()位,保留兩位小數時,精確到()位......
。2)近似數的結果一般的說6.0比6精確,因為6.0精確到了(),6精確到了()位,所以6.0的末尾中的”0”不能去掉。
2、按要求寫出表中小數的近似數。保留整數、保留一位小數、保留兩位小數
4.808
20.256
1.995
板書設計:
小數的近似數:
0.984≈0.98
0.984≈1.0
想一想:0.984≈1
在表示近似數的時候,小數末尾的0不能去掉。
近似數四年級數學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四年級上冊第22頁例2,課堂活動的第2題及練習三的第4、5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探索求近似數的方法的過程,會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
2.讓學生明確學習和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的重要性,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3.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和探索精神。
【教學重點】
掌握求近似數的方法
【教學難點】
正確選擇“四舍法”或“五入法”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教師:這學期,我們班轉來了幾位新同學,為了增進大家的了解,誰愿意用數據向他們介紹一下自己或者我們學校的情況?
學生1:我今年10歲,身高大約140厘米。
學生2:我的體重在36千克左右,我家有3個人,爸爸媽媽每月的收入大約1萬元。
學生3:我們學校有學生2125人。
教師:在剛才介紹的這些數據中,哪些是準確數?哪些是近似數?
學生:10、 3、2125是準確數,大約140、36千克左右、大約1萬是近似數。
教師: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時不需要也不可能得到準確數,這時就要用到近似數,比如:20xx年重慶市總人口約3100萬,中國大陸總人口約13億等都是近似數。那么,怎樣求一個數的'近似數呢?
[點評:體現數學的現實性。利用學生身邊現有的、熟悉的學習材料引入教學,讓學生在相互介紹的過程中,感受到近似數在生活中的存在和廣泛應用,突出其學習價值。]
二、學習新知
1探索“四舍五入”法。
。ǔ鍪荆534607)
教師:這是一個準確數,如果改成一個近似數,大約等于多少?
學生1:約等于五十三萬四千六百。
學生2:也可以約等于五十三萬四千。
學生3:還可以約等于五十三萬、五十萬。教師:了不起,還寫成了用“萬”作單位的數,你們認為“五十三萬”和“五十萬”誰比較合適?
學生1:我認為五十萬比較合適,因為這樣的近似數比較簡單。
學生2:我不同意,我認為五十三萬比較合適,因為五十萬與準確數相比,比準確數少了三萬多,相差太多,而五十三萬與準確數很接近,只相差四千多。
教師:五十四萬怎么樣?
學生1:不行,與準確數相差五千多了。
學生2:我發(fā)現,只要千位上的數沒有達到五千,就可以直接去掉萬位后面的數,約等于五十三萬。
學生3:對,當千位上的數達到或者超過五千,就可以在萬位上增加1,再把萬位后面的尾數舍去,約等于五十四萬。
。ǔ鍪荆38290)
教師:按照大家剛才討論出的辦法,38290約等于多少萬?
學生:千位上是8,滿了5,所以,萬位上增加1,約等于4萬。
2.歸納方法。
教師:同學們表現很出色,下面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討論,整理出“省略萬位后面的尾數求近似數”的方法。
(學生分組討論,然后全班交流)
學生:省略萬位后面的尾數求近似數,先看千位上的數,千位上的數小于5,就把萬位后面的尾數直接舍去,千位上的數是5或者大于5,就向萬位上進1,再把后面的尾數舍去。
教師:我們把這種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W生看書第22頁例2,質疑)
[點評:“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在新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圍繞“怎樣用近似數表示”這一問題展開了大膽的、富有個性的討論,自主探索出了“四舍五入”法,知識的建構水到渠成。而教師的點撥——“誰比較合適”對學生的進一步探索起了重要的作用。]
3.練習。
。1)教科書第22頁的試一試。
教師: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
。▽W生獨立完成,評講)
。2)教科書第23頁的課堂活動第2題。
師生活動:老師出示卡片,學生說近似數。
師生活動:同桌活動,一人寫數,一人說近似數。
4.擴展。
。ǔ鍪荆菏÷153904270億位后面的尾數,它的近似數是多少?)
教師:先回憶省略萬位后面的尾數求近似數的方法,想一想,這個問題怎樣解答?
。▽W生獨立思考,嘗試解答,再交流)
學生1:省略萬位后面的尾數求近似數,看千位上的數“四舍五入”;省略億位后面的尾數求近似數,就該看千萬位上的數“四舍五入”,約等于2億。
學生2:也就是省略哪一位后面的尾數求近似數,就看那一位后面一個數位上的數“四舍五入”。
[點評: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已有經驗驗,遷移類推到新知識的學習中。通過省略萬位后面的尾數求近似數的方法,很容易得出省略億位后面的尾數求近似數的方法,即“看后面一位四舍五入”。]
三、小結(略)
四、課堂練習
教科書第24~25頁第4~6題(學生獨立完成)。
近似數四年級數學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近似數”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七冊第一單元“認識更大的數”中的第五課。這部分內容既豐富了對大數的認識,又是對后續(xù)學習除法“試商”的基礎。另外,近似數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當很難得到或不需要得到精確數,或是用大數描述事物時,人們經常會選擇近似數。因此,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在知識的銜接上近似數都顯得至關重要。
學生收到前面計算教學中估算的影響,以及學生自身的經驗積累,很多學生在課前已經可以憑借數感找出萬以內數的近似數,也有一部分學生了解甚至可以用“四舍五入”法來求大數的近似數。但是大部分學生對“四舍五入”法只是一個模糊的認識,對于“四舍五入”法具體是什么,它的道理是什么,什么情況下運用“四舍五入”法都不是十分清楚。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進入了小學中年級段,具有一定的學習經驗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與分析,了解近似數和精確數的意義,感受近似數和精確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2、借助數線,較直觀地感知“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的道理,知道近似數的書寫格式,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
3、經歷探索求近似數的過程,會用“四舍五入”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培養(yǎng)數感。
教學重點:
經歷探索求近似數的過程,會用“四舍五入”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教學難點:
經歷探索求近似數的過程。
教學方法:
合作學習法分析歸納法
教學策略:
小組合作情境創(chuàng)設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chuàng)設,分類感受精確數和近似數。
1、觀看一段國慶60周年閱兵視頻,說一說有什么感受?
師:這么大的場面中一定蘊涵著許多數學問題,今天我們就一起研究這些數學問題。
2、課件出示整理的一段文字,讓學生默讀其中的'數字兩遍,初步感知數據。
3、仔細觀察這些數,有沒有什么共同特點,能不能把它們分一分類?
組織學生討論,學生可能會按數據的大小來分,一些按單位分,如60,169,56,66都是以個為單位的,20萬、2萬是以萬為單位的;蛘邔W生將60、169、56分為一類,66、20萬、2萬分為一類。
師:為什么將60、169、56分為一類,66、20萬、2萬分為一類呢?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呢?
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赡軙f是準確的數,估出來的數。
師:是的,在數學上,像60、169、56這樣準確的數、不多不少正好的數,是精確數;而66、20萬、2萬是大概的,大約的,差不多的,與實際數接近的數,是近似數。
4、讀一讀以下的數據,哪些是精確數,哪些是近似數嗎?
小明身高130,2cm,就說約130cm;小紅從家里到學校走了395米,就說大約走了400米。
5、你能說說生活中哪些事物的數量一般用精確數來表示,哪些事物的數量一般用近似數來表示?了解近似數的作用。
師:有些情況下,我們沒有必要用準確的數據來描述,只要知道一定的范圍就足夠了,這時用近似數來表示就比較方便?磥斫茢翟谏钪械膽眠是相當廣泛的。
【設計意圖: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激發(fā)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fā)學生思考。國慶60周年情境引入,出示一些感性材料,通過分類,幫助學生在比較和辨別中體會哪些是實際的、精確的,哪些數是模糊、大約的,從而認識精確數和近似數;又通過列舉活動,深化理解,了解近似數在實際中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二、合作學習,自主探究。
。ㄒ唬┙柚鷶稻,直觀感受“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的道理。
1、師:巨幅國畫《江山如此多嬌》的實際面積是18000平方米,但報道中稱“近2萬平方米”,這里的“2萬”是如何得到的?
同桌交流,指名說說想法,學生可能會說18000接近2萬,所以用2萬來表示。
2、結合直觀的數線圖,分析“18000平方米”稱為“近2萬平方米”的原因。
師:18000介于整萬數1萬和2萬之間,由于18000千位上是“8”,所以可以把千位上8直接去掉變成0后向萬位進1,就得到了近似數“2萬”。
介紹18000約等于2萬,用“≈”表示,寫作:18000≈2萬全班讀一讀。
3、在數線上標出11000,120xx,13000,14000,15000,16000,17000,19000這幾個數,請學生嘗試分別說出它們的近似數及想法。
師:15000這個數約等于多少呢?
學生可能覺得1萬可以,2萬也可以,因外它剛好在中間。
師:15000離1萬和離2萬的距離是一樣的,但為了方便記錄,我們認為規(guī)定15000≈2萬。
課件上將約等于1萬和約等于2萬的數進行對比,讓學生觀察,分析歸納。
師:請同學們對比兩組數據,仔細觀察,說說你有什么發(fā)現,能得到什么結論?請同桌互相討論,教師巡視指導了解情況。
學生匯報交流,學生可能會發(fā)現以15000為分界線,11000,120xx,13000,14000接近1萬,16000,17000,18000,19000接近2萬。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千萬上的數,當千位上的數是1、2、3、4時,近似數是1萬,當千位上的數是5、6、7、8、9時,近似數是2萬。
教師借機在黑板上板書:0、1、2、3、4舍;5、6、7、8、9入,介紹“四舍五入”法。
【設計意圖:結合數線圖,分析“18000平方米”稱為“近2萬平方米”的原因。數與形結合,將四舍五入的本質清晰地展現出來,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
。ǘ┖献鲗W習,探究“四舍五入”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1、參加國慶閱兵的精確人數是233482人,在下圖中找到這個數的大致位置,說一說“約20萬人”,這個數是怎樣得到的?
合作要求:1、同桌2人一起學習,共同完成學習任務。2、學習時,每人都要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并將討論的結果填在學習卡上。3、組織簡單、清晰的語言準備全班匯報。
教師巡視,了解小組討論的情況,并對有困難的小組給予指導。
2、全班交流。生可能想法:在數線圖上標出,發(fā)現233482接近20萬,;或者233482比25000小,所以近似于20萬;直接用四舍五入法,看萬位上的數是3,小于5,所以直接把十萬后面的尾數“33482”舍去變成5個0,得到近似數20萬。
請多組的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只要說得有道理,給予鼓勵。
3、教師小結:四舍五入到十萬位,關鍵看萬位。
4、如果將233482四舍五人到萬位、千位、百位、十位,近似數分別是多少,怎樣得到的?小組內討論,再全班交流,幫助直觀感知求近似數的方法。
5、引導學生初步概括方法,用自己的語言說說:怎樣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
【設計意圖:新課標指出,學生應當有足夠的時間與空間經歷探索的過程,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索、合作交流,使學生掌握求近似數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思維!
三、鞏固練習
1、讀一讀下面的數據,哪些是精確數,哪些是近似數?(教材第11頁練一練第一題)
鼓勵學生通過自主閱讀與分析,找出精確數和近似數,加深認識,并感受到近似數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2、華山是我國的五岳之一,海拔約2155米,在下圖上標一標,四舍五入到百位大約是多少米?
學生獨立完成,有些學生在數線上找點時會遇到困難,教師適時指導,幫助學生通過數線進一步感受四舍五入到百位,要看十位上的數。
3、按要求填表。
提醒學生認真看要求,仔細數數位。特別對29957四舍五入到百位、千位、萬位重點指導。
【設計意圖:鞏固練習是幫助學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能力的重要手段。通過三道練習題,加深對近似數的認識,感受近似數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并能用所學的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
四、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請學生說說這節(jié)課的收獲。
師:這節(jié)課我們經歷了探索求近似數的過程,會用“四舍五入”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同時知道近似數的書寫格式。希望同學們能留意生活,去感受近似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板書設計:
近似數
0、1、2、3、4舍18000≈20000
四舍五入法
5、6、7、8、9入233482≈200000
近似數四年級數學教案 篇8
教學內容:
用“四舍五人”法寫出一個數的近似數
教學目標:
1、能說出“四舍五人”的含義。
2、能運用“四舍五人法”省略萬或億后面的尾數,用近似數表示出來。
教學重點、難點
用“四舍五人法”省略萬或億后面尾數,求出近似數。
教學過程
(一)實例導入
在我們周圍的生活中,經常碰到一些與實際數值完全符合的數。如教室中有25張桌子,我們班24個男生,26個女生,像這些25、24、26都叫準確數。但在實際生活葉,有時我們很難得到或不需要準確數。如我國的糧食總產量約是4149億千克,世界人口約60億,像這些都是近似數。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要學習用“四舍五人法”寫出一個數的近似數。
(二)學習新知
1、明確“四舍五人法”
要省略萬后面的尾數,就是省略什么數?看什么位?怎樣的情況采用五人法?四舍法呢?它們分別怎樣操作?
2、把下面各數四舍五人到萬位。
。1)出示182300,指名讀數。
。2)提問:這個數要四舍五人到萬位,就是要省略哪一位后面的尾數?尾數的最高位是什么?
。3)操作:保留到萬位,就是要省略尾數千位、百位、十位、個位,看尾數的最高位千位,現在千位是2,比4小,所以把2300舍去,近似數就是18萬。182300≈18萬,強調“≈”的'讀寫法。
。4)練習。784700≈( )萬 94800≈( )萬
3、嘗試改寫2497300。
。1)引導觀察萬后面尾數的最高位是幾?你認為該怎樣求它的近似數?
。2)反饋評講2497300≈250萬。
4、練習:297210≈( )萬 2376500≈( )萬
5、想想怎樣求省略萬后面尾數的近似數?歸納方法
。1) 看被省略尾數的最高位上的數。
(2) 比較,選用四舍法還是五人法。
(3) 寫出得數。
6. 把下面各數四舍五人到億位。
8470000000 460000000
學生先嘗試練習,說說改寫的思路,然后自己小結求省略億后面尾數的近似數方法。
(三)鞏固新知
396400≈( )萬 2380000000≈( )億
(四)課堂總結
1、什么叫四舍五人法。
2、用四舍五人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主要看哪一位決定“舍”還是“人”。
3、怎樣寫一個數的近似數?
(五)作業(yè)
近似數四年級數學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中的例子,理解精確數和近似數的含義。
2.掌握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學會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萬”或“億”后面的尾數,求出它的近似數。
3.引導學生觀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的精神和應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能正確判斷生活中的近似數和精確數,會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教學難點:靈活運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師:我今年三十五歲了,度過了一萬多個日日夜夜。
想一想:在老師介紹自己的這兩個數字中,你認為哪個數字描述得更精確?為什么?
引導學生暢所欲言,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進行實時指導,引導學生得出:三十五歲更精確,一萬多個日日夜夜是個近似(大概、大約)的數。
導入: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和近似數有關的知識。(板書課題)
二、交流共享
。ㄒ唬┱J識近似數
1.課件出示教材第21頁例題6情境圖。
2.初步感知。
讓學生讀一讀兩個情境中的信息,聯系情境中的內容想一想:如果讓你把劃線的四個數字分一分,你想怎樣分?為什么?
學生獨立思考后,教師組織交流。
3.加深理解。
。1)思考:你知道上面哪些數是近似數嗎?
教師在學生思考、交流的基礎上明確:220萬和1902萬是近似數;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數量,有時不需要用精確的數表示,而只用一個與它比較接近的數來表示,這樣的數是近似數。
。2)讓學生結合具體例子說說生活中的近似數。
。ǘ┣笠粋數的近似數
1.課件出示教材第21頁例題7“20xx年某市人口情況統(tǒng)計表”。
讓學生觀察表格中的數據,并讀出這幾個數。
2.借助直線理解找一個數的近似數的方法。
。1)教師出示一條直線:
38萬 39萬
。2)在直線上描出表示男性與女性人數的.點。
提問:表示男性與女性人數的點大約在直線的什么位置?分別把它們描出來。
學生嘗試在教材的直線上進行描數。
教師投影學生完成的結果:
38萬 384204 386685 39萬
。3)觀察直線,探究找近似數的方法。
提問:觀察直線上384204和386685這兩個數,它們各接近多少萬?
學生獨立思考后,小組交流。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的交流情況。
組織全班交流。
鼓勵學生各抒己見,學生可能會有以下兩種思考方法:
方法一:384204在385000的左邊,接近38萬;386685在385000的右邊,接近39萬。
方法二:384204千位上是4,比385000小,接近38萬;386685千萬位上是6,比385000大,接近39萬。
教師對以上兩種方法都應給予肯定。
3.介紹“四舍五入”的方法。
。1)教師介紹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要把這個數按要求保留到某一位,并把它后面的尾數省略。尾數的最高位上的數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數的各位都改寫成0;如果是5或比5大,要在尾數的前一位加1,再把尾數的各位改寫成0。
(2)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男性和女性人數的近似數。
先讓學生獨立寫,再組織匯報交流,交流時讓學生說說是怎樣運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來求它們的近似數的。
教師根據學生匯報板書:
384204≈380000
386685≈390000
4.完成教材第22頁“試一試”。
(1)課件出示題目。
。2)讓學生獨立思考后,在小組內交流匯報。
。3)提問:怎樣將一個數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近似數?
學生交流討論,教師歸納。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教材第22頁“練一練”。
這道題是結合生活情境來區(qū)分精確數和近似數。其中,56785和1617是準確數,4600000000、2000000和3000000是近似數。
2.完成教材第24頁“練習四”第5~10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匯報。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還有哪些疑問?
近似數四年級數學教案 篇10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69頁的例1,完成第70頁上半頁的“做-做”,練習十六的第1題。
教具準備:投影片或小黑板若干塊。
教學目的:使學生初步學會根據要求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求出小數的近似數。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教學重點:使學生初步學會根據要求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求出小數的近似數。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先省略萬后面的尾數,求出近似數.再省略千后面的尾數,求出近似數。
1295356089020114536697010
二、新課
教師:我們已經學過求一個整數的近似數(在實際使用小數的時候,有時也沒
有必要說出它的準確數,只要說出它的近似數就夠了,例如,大新的身高是1.625米,平常不需要說得那么精確,只說大約1.6米或1.63米,我們已經會求一個整數的近似數。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的方法,同求整數的近似數的方法相似,是根據需要田“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
教師用投影片(或小黑板)出示例1的第1小題:2.953保留兩位小數,它的近似數是多少?
教師:2.953保留兩位小數,就是要省略哪一位后面的尾數?(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數。)
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數,要看哪一位上的數?(要看千分位上的數。)
接下來用“四舍五入”法怎樣做?(因為千分位上的數3不滿5把它舍去。)
教師板書:2.953≈2.95
教師:誰能連貫地把做這題的過程說一說。
指名讓學生說一說,然后教師總結:
做這題時要想:要保留兩位小數,就要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數。千分位上不滿5,直接舍去。
教師用投影片(或小黑板)出示例1的第2小題:2.953保留-位小數,它的近似數是多少?
教師:2.953保留一位小數,就是要省略哪-位后面的尾數?(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數。)
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數,要看哪-位上的數?(要看百分位上的數。)
用,“四舍五入法”怎樣做呢?(因為百分位上的數滿5,省略百分位和千分位上的數后,要向十分位進10)
2.9加上進上來的'1就是l0。所以2.953≈3.0
教師板書:2.953≈3.0
教師強調:這題的要求是保留-位小數,所以小數末尾的“0”不能去掉。
教師:誰能連貫地把做這題的過程說-說。
指名讓學生說-說,然后總結:
做這題時要想:要保留一位小數就是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數。百分位上滿5,省略尾數后,向十分位進1,末尾的“0”不能去掉。
教師用投影片出示例1的第3小題:讓學生獨立完成。
根據學生的發(fā)言,教師:觀察上面三道題,是問一個小數保留兩位小數,保留一位小數和保留整數。每一次求出的近似數的精確度是不同的。保留整數。表示精確到個位;那么保留-位小數,表示精確到什么位?(十分位。)保留兩位小數呢?(表示精確到百分位,)
教師用投影片或小黑板出示“做一做”中的第l題。指名讓學生做,集體訂正。
小組討論:我們學會怎樣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想一想,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應該注意什么?
指名讓學生發(fā)言,在學生發(fā)言的基礎上教師總結:
要根據題目的要求取近似值,即:保留整數,就看十分位是幾,要保留一位小數,就看百分位是幾,......然后按“四舍五入法”決定是舍還是入。
三、課堂練習
1.做第70頁上半頁“做一做”的第l、2題,學生獨立做,做完以后.集體訂正。
2.做練習十六的第3題。
讓學生獨立做,教師巡視,個別輔導,強調要注意嶼兩點、做完后,集體訂正。
四、課外作業(yè)
練習十六的第1、2題。
板書設計: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
例1:2.953保留兩位小數、一位小數、整數,它的近似數是多少?
0.2.953≈2.95
1.2.953≈3.0
2.2.953≈3
教學設想:這課的知識在三年級的時侯已經初步學習過,所以學生學習起來不是很難,但求小數的近似數與求整數的近似數有著本質的不同,學習能力稍差的學生無法獨立完成,所以采用小組討論、自學以及講授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這樣便于差生的發(fā)展。
近似數四年級數學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的方法.
2.能正確地用“四舍五人法”求近似數.
3.使學生理解保留小數位數越多,精確程度越高.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取近似值對結果的精確程度的影響.
教學難點:
理解保留小數位數越多,精確程度越高.
教學方法:
探究交流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課型:
1課時 新授課
教學過程:
。ㄒ唬(chuàng)設情境
1.出示情境圖,電子秤上顯示的數據和售貨員的話,提出疑問怎么會不一樣?引出“四舍五入法”
2.引出近似數,復習整數求近似數。
。ǘ┨骄拷涣
1.出示情境圖,在實際應用小數時,往往也沒有必要說出它的準確數,只要它的近似數就可以了。提出0.984的近似數是多少?小組討論后指名匯報。
。ǜ鶕䦟W生匯報現場操作展示在多媒體PPT中,插入函數能在播放時在方框里輸入學生匯報結果,能及時將學生的想法展現在課件上)
2根據匯報結果,分別具體探討保留兩位小數的近似數,保留一位小數,保留整數后的近似數。并說一說操作的過程。
3、強調取近似數的要求不同表示方法
4、小組探討1與1.0的'精確度
5、引導通過線段圖理解保留一位小數是1.0,小數末尾的0,應當保留,不能去掉。
6、總結:剛才是利用什么方法求0.984的近似數?獨立完成想一想后在小組中交流,找不同說原因。
(三)鞏固練習
1、選擇,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匯報
。1)保留( )位小數,表示精確到十分位。
、僖晃 ②兩位 ③三位
(2)如果要求保留三位小數,表示精確到( )位。
①分 ②百分 ③千分
2、求下面小數的近似數
。1)保留兩位小數
0.256 12.006 1.0987
(2)精確到十分位
3.72 0.58 9.0548
(選兩組,整組4人一起在電腦前討論后,將本組答案用電腦操作展現在課件上放映呈現給大家)
3、按要求填出表中的近似數
4、拓展題
四、全課總結
1、數學課將結束了,你有哪些收獲?在哪方面還需努力?
2、今天我們學習的是課本73頁的知識,打開課本,認真看一看課本,找出書中你認為需要掌握的知識用筆做個記號,然后大聲地朗讀出來。
課后作業(yè): 1.從課后習題中選。
2.完成練習冊本課時的習題
板書設計:
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
0.984≈0.98 0.984≈1.0 0.984≈1
小于5,舍去 大于5,向前一位進1 大于5,向前一位進1
表示近似數的時,0不能去掉
課后反思:
近似數四年級數學教案 篇12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能夠根據要求會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求出一個小數的近似數。
2、培養(yǎng)學生的類推能力,增進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和應用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能正確的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
教學難點:怎樣準確的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小數,生活中有許多小數的信息,你收集到了嗎?(此處安排收集資料。這樣做的目的在于使學生認識到近似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從而體會近似數的應用價值)
生:匯報,教師按準確數和近似數把學生提供的信息中的小數分成兩種寫在黑板上。
師:誰注意到了老師為什么把同學提供的這些小數分成兩種寫在黑板上呢?(生通過觀察回答)
師:在實際生活中有時不必說出小數的準確數,只要說出它的近似數就可以了,同學們看一看自己收集到的信息中有這樣的情況嗎?(生匯報和小數近似數有關的信息。)
師:聽了同學們的匯報,你有什么感受呢?小數的近似數在生活中應用的這么廣泛,怎么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師板書課題。
。1.把下面各數省略萬后面的尾數,求出它們的近似數(卡片出示)
9865345874131200
5004739801014870
2.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數字?
32□645≈32萬47□05≈47萬
學生填完后,說一說是怎么想的。
[以上復習內容重點抓住了整數取近似值的方法讓學生回憶練習,通過復習喚起學生印象,為求小數的近似值打下基礎]
二、探究新知
1.導入新課
我們學過求一個整數的近似數。在實際應用小數時,往往也沒有必要說出它的準確數,只要它的近似數就可以了。如:如豆豆的身高0.984米,平常不需要說得那么精確,那么如何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一內容。
[板書課題: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
二、新授
師:豆豆的身高0.984米,我們一般怎么表述豆豆的身高?
你是怎樣得出豆豆身高的進似數的?
師:你們能利用已有的知識來求出這個小數在不同情況下的近似數嗎?
生:自己練習在練習本上做一做,然后在小組內進行交流,看一看有沒有爭議的地方。并引導學生按順序進行匯報。
生:(1)學生匯報保留兩位小數求近似數的思維過程,并再找一名同學進行匯報,加深對方法的理解。
。2)保留一位小數,有爭議嗎?找同學匯報自己的想法。學生討論近似數是1.0還是1。教師出示線段圖,看一看給學生帶來什么啟示。
引導學生小組討論交流:
使學生明確保留一位小數是1.0,原來的'長度在0.95與1.04之間。保留整數為1,原來的準確長度在1.4與1.0之間,所以1.0比1精確的程度高一些。也就是小數保留的位數越多,精確的程度越高。
師:總結出盡管兩個數的大小相等,但表示的精確程度不同,同學們認為哪個答案是正確的呢?求近似數時,小數末尾的零不能去掉。
。3)保留整數部分應怎樣思考,注意什么問題呢?
師:請同學們回憶求0.984近似數的過程,你能發(fā)現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嗎?同學們利用我們以前學過的知識也就是求整數近似數的方法,四舍五入的方法來求小數的近似數,希望同學在今后的學習中也能運用我們學過的知識來解決新的問題。下面我們就用這種方法來求課前同學們提供的這些小數的近似數。(保留到十分位)
(4)小結:
問: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應注意什么?
引導學生討論知道: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要注意兩點:
、僖鶕}目的要求取近似值,如果保留整數,就看十分位是幾;要保留一位小數,就看百分位是幾;......然后按“四舍五入法”決定是舍還是入。
、谌〗浦禃r,在保留的小數位里,小數末一位或幾位是0的。0應當保留,不能丟掉。
三、練習
。1)師:最后一個信息誰提供的,你能把這個信息用小數近似數的形式)表示出來嗎?
生評價(改后的信息敘述也要準確)。
學生自己修改自己手中的信息,匯報后,再同桌之間交流。
。2師:老師也收集到了一些小數的信息,這些信息能用小數近似數的形式表述嗎?能請你表示出來,不能,請說明理由)
(3)師:同學們還記得自己的身高大約是多少嗎?想知道老師的身高嗎?教師提示:身高大約是1.6米,老師的實際身高是兩位小數,猜一猜老師的實際身高是多少米?老師的身高是用四舍法得到的,再來猜一猜。
。4)出示食物的價格,判斷小明帶12元錢夠嗎?學生自由發(fā)言,說明自己的理由。
。5)出示租車說明,判斷租多少輛車去出游?
師:看來我們不僅要掌握求近似數的方法,還要靈活的運用所學的知識才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四、全課小結:教師明確小數的近似數的方法與整數的近似數相似。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數位數。要注意保留小數位數越多,精確程度越高。
近似數四年級數學教案 篇13
【教材內容】
《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第八冊第四單元《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的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知識遷移,使學生能根據要求正確地運用“四舍五入法”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
2、使學生初步了解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時表示的精確程度,理解求得一個小數的近似數時,小數末尾的“0”不能去掉。
3、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運用舊知遷移知識和類比推理的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數的近似數的方法。
【教學難點】求小數的近似數時,小數末尾的“0”不能去掉的理解
【預案設計】
一、師生對話,遷移引入
1、學生的自我介紹
2、教師自我介紹
我姓顏
信息一:我今年31歲
信息二:我的體重大約是50千克
信息三:我在城關第三小學任教四年級,我們班有42位聰明可愛的孩子,他們在第三單元的檢測中總分是3820.5分。
3、比較信息一與信息二的不同,揭示近似數與準確數。
4、猜一猜老師體重的準確數是多少千克?回顧“四舍五入”求近似數的方法。
【設計意圖】求小數的近似數的方法與求整數的近似數的方法相似,學生在四年級上學期時,已經學習了求整數的近似數的方法,對“四舍五入法”已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這個基礎上,我借助老師介紹的素材,經歷三個層次的知識回顧遷移,一是比較信息一與信息二的不同,揭示近似數與準確數;二是通過猜老師體重的準確數,學生猜測的`整數范圍集中于(45-54)之間,復習整數求近似數的方法,用四舍五入到十位看個位;三是通過猜測的精確,從小數的猜測中初步感知了求小數的近似數。這樣三個層面,不同深度的知識展現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學生思維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為掌握小數的近似數的方法奠定基礎。
二、自主探究,方法獲得
1、介紹信息三:學生列示求平均分:3820.5÷42
2、計算器算出平均分:90.964285......,這么長的數字,怎么辦呢?
3、小組學習:取這個數的近似數
要求:1)獨立思考:你能取出幾個這個數的近似數
。ㄓ欣щy的同學:熱線一:向老師、同伴請教;熱線二:向書本p73學習)
2)在小組內說說,你是怎么想的?3)小數近似數的方法?
4、匯報交流
1)保留一位小數就是精確到十分位,保留兩位小數就是精確到百分位,保留三位小數就是精確到千分位......。
2)討論保留一位小數是91.0與91的不同想法
3)匯報填寫表格
近似數
方法
保留整數(精確到個位)
91
看十分位,進一
保留一位小數(精確到十分位)
91.0
看百分位,舍去
保留兩位小數(精確到百分位)
90.96
看千分位,進一
......
4)觀察所取的近似數,有什么相同與不同?
都是近似數,但精確程度的不同;都要多看一位,但方法不同。
5、歸納求小數近似數的方法
【設計意圖】求小數近似數方法的知識起點是整數的近似數,在上一環(huán)節(jié)充分的鋪墊與感知后,這一環(huán)節(jié)安排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有的能寫出多個近似數,從而對小數近似數的方法有所體驗;有的能寫出2個近似數,有的在同伴的幫助下學會求小數的近似數,這樣就滿足了不同層次的孩子得以不同的發(fā)展,使課程資源得以最優(yōu)化的利用。
三、練習鞏固,提高升華
1、一頭海象的體重
1)1.98噸(保留整數)2)取出不同的近似數
2、大象的奔跑速度
1)0.418千米/分(保留兩位小數)
2)0.418≈0.418,里可以填上哪些數
3、小明的妹妹身高0.999米,請把這個數
保留整數:
1)精確到十分位、精確到百分位:
2)近似數是1的一位小數有哪些?最大?最小?
3)近似數是1.0的兩位小數最大?最?
4)在尺子上比較1和1.0的精確度
5)比較91、91.0、90.96,誰最精確?如果想更加精確,怎么辦?
4、數學日記春游了
明天春游了,我到超市買了22.35元的食品,我給營業(yè)員23元,他找我0.6元。這次春游坐車去科技館,我們四年級共有240人,一輛客車最多可以坐55人,我用計算器算出:240÷55=4.36,需要4.36輛汽車。進科技館參觀,需要買票,門票每張6.5元,200元可以買30.76張,我們班有31位同學正好夠。我們在科技館里玩的可開心了
【設計意圖】練習呈現不同的層次,不同的練習目的。練習1通過求不同的近似數達到知識的應用鞏固作用,又通過對比歸納,突破難點,清晰建立近似數根據需要末尾的0不能省略。練習2通過對比,保留整數后近似數都是8,進一步明確求小數近似數的方法,在通過升華,拓展思維保留整數后是8的兩位小數還有嗎?練習3的數學日記讓學生明白求小數的近似數要與日常生活實際相聯系。
【近似數四年級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教案-比較數的大小、近似數08-16
近似數08-17
《近似數》四年級數學教案11-16
比較數的大小、近似數08-16
四年級數學教案:求近似數A04-07
比較數的大小,求近似數08-16
近似數與有效數字08-16
近似數教學反思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