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能夠辨別和篩選重要信息和材料;能夠把握文中關鍵句,進而整體把握文章的結構層次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
2、了解達爾文及其進化論,學習達爾文尊重客觀事實、深入細致、嚴肅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和刻苦鉆研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重點:掌握篩選信息、整體把握的方法。
2、難點:提高學生對說明性文字的閱讀興趣。
教學方法
1、點撥引導。
(說明:本文內容比較艱深,在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整體把握文章,疏通一些疑難點。通過對疑難點的點撥、引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2、師生互動。
(說明:通過一些富有啟發(fā)性的提問展開討論,使學生在把握文章大意的前提下篩選文中各種信息,掌握篩選信息的一些技能。)
媒體設計
擬采用圖片和文字投影的方式,以擴大課堂的容量。
教學思路
一、由題目導入課文
先簡介導言(這樣可以使學生對本文文體有一個了解,直接醒目),再請學生介紹達爾文、進化論,教師補充,運用多媒體展示《物種起源》一書及作者的照片(給學生一個直觀的認識)。
二、明確本課學習重點
1、請學生速讀課文,畫出本文的思路圖,分組交流。
。ㄕf明:通過速讀,整體感知文章并初步篩選出文章的關鍵句及主要觀點;通過討論交流、理清文章結構,整體把握全文;通過簡潔的段意概括,意在培養(yǎng)學生提煉觀點、準確表達的能力。)
2、具體研習,突出重難點。
。1)請學生說出所畫的關鍵句,而后集體加以確認。
明確:關鍵句是指文章中十分重要的語句,它突出地體現(xiàn)著文章的旨趣,標示著文章的思路,顯示著文章結構的特點。其類型為:①從內容來看,中心句是關鍵句。它是集中提示說明對象的特征或標示主要事理的語句。第1段“。。我之所以說明這些,是為了要表明我并沒有輕率地下結論”。②從結構看,總結句、總提句及重要的`過渡句是關鍵句?偨Y句概括了文章最基本的內容,總提句、過渡句顯示出文章說明內容的推進。如第4段“關于物種起源的問題。。而不是分別創(chuàng)造出來的”。這個總提句清晰地把文章分為兩個部分。第5段“因此我們對于生物變異及相互適應的原因和方法。。”這個過渡句提示下文的主要內容。③從出現(xiàn)的頻率來看,反復出現(xiàn)的文句是關鍵句。一方面是作者著力要表達的觀點需要強調,另一方面也用于顯示層次。如第4段、第6段、第7段都反復說“生物的種,和變種一樣,是由以前別的種演變而來”,“大量的、遺傳的變異是可能的”,“生物的種不是不變的”。
(2)如何篩選關鍵句?
明確:從內容人手,找出中心句;從思路、結構人手,確認總提句、過渡句和總結句。
。ㄕf明:篩選關鍵句,這一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并不難。但如何篩選得正確、準確,就需要一定的方法指導。教師可以先試著讓學生總結規(guī)律,然后一定要給學生講明白?捎没脽羝@示出來。)
3、欣賞品味。
思考:這篇“導言”主要說明了《物種起源》的寫作經(jīng)過和作者對物種起源問題的一些基本看法。透過說明文字,我們可以看到達爾文怎樣的精神和人格魅力?在文章中找出能夠體現(xiàn)這種精神的文字。
明確:第1段,從“遠航”到“現(xiàn)在”,其間“深刻的印象”、“耐心搜集”、“整理研究”、“專心思考”、“又把這些札記加以充實”等等。一個正確的結論,從考察到研究,從感性到理性,從綱要到全書,歷時十多年,可以看出達爾文對待科學工作的嚴謹審慎的態(tài)度和長期刻苦鉆研的精神。
第2段,“華萊斯先生。。一般結論,幾乎和我完全相同。!苯Y合注釋,可以看出達爾文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
第3段,指出本書的缺陷,“還是摘要的性質”;說明今后的打算,“詳盡地刊印出來”避免使別人“得到的完全相反的結論”,反映出達爾對理論著作嚴肅、審慎的態(tài)度及謙遜的精神。
第4段,“仍然難以令人滿意”表明作者決不輕率地作出結論的科學態(tài)度。
第5段“這類的研究,雖然常為一般博物學家所忽略,但是我卻相信它的價值的重大”說明作者注重親身實踐的科學態(tài)度。
第6段“很不幸”、“不得不很簡略”,反映出不回避缺陷與不足的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
第7段,“毫不懷疑地斷言創(chuàng)造論的錯誤”、“我深信”、“我又確信”,這些突出地說明了達爾文在科學研究工作中毫不動搖的信念和勇于堅持真理的精神。
教師引導學生對上述精神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并板書:長期考察,實事求是,謙遜審慎,決不輕率,親身實踐,不避缺陷,毫不動搖。
。ㄕf明:從對文字表層意義的闡明深入到對文字深層含義的探究,從了解偉大科學家的基本觀點、理論深入到追求他的精神世界、人格魅力,這不僅是在完成教學目標,也是在教會學生如何解讀文章,如何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與作者。)
三、布置作業(yè)
1、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讀讀達爾文的《物種起源》的片段。
2、請同學們思考達爾文“進化論”的“適者生存”的觀點是否適合于人類社會,它與“關懷底層”是否矛盾? (王岱)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在第一課時的基礎上,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抓住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進行生動描寫的方法,抄寫自己喜歡的詞語、句子。
2、過程與方法:
抓重點語句,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幫助學生理解其含義,感受其情感;結合課文插圖,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想像課文描述的場景,讓學生從孩子們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中體會他們的心情。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受到要關心父母、回報父母的教育,學會關心別人。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句的理解,理解孩子們的情緒變化,懂得關愛父母。
2、關心他人是本課的重點。
3、體會沉默的可貴是本課的難點。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出示圖片,問:你們看到這漂亮的生日蛋糕圖會想到什么呢?
板書課題:17 可貴的沉默
。1)沉默是什么意思?
。2)為什么說沉默是可貴的?
二、學習課文,體味情感
1.課件出示兩幅圖。進行對照比較,圖中同學們表情和動作怎么樣?
2、試著用合適的詞語形容兩幅圖。
3.學習課文1—9自然段。
(1)提問:從哪兒看出同學們當時特別興奮、快樂呢?劃出相關段落、語句讀一讀。
。2)指導朗讀。
重點指導第7自然段:他們驕傲地舉起了手,有的還神氣十足地左顧右盼。
課件出示句子:他們驕傲地舉起了手,有的還神氣十足地左顧右盼。
讀出孩子們“神奇十足”、“左顧右盼”的樣子,體會他們歡樂、驕傲、得意的情緒以及教室里熱鬧的氣氛。
。3)還能找出表達孩子們特別興奮的詞、句嗎?
課件出示句子:(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在快樂地交談,談的內容當然是生日聚會、生日禮物、父母祝福……
。4)聯(lián)系學生實際,引起共鳴
老師問:同學們,你們的生日爸爸、媽媽知道嗎?生日那天,爸爸、媽媽為你祝賀嗎?知道的,祝賀的,也請你舉起手來。
板書: 感受
↓
父母的愛
4、出示課件:沉默的插圖,讓同學們觀察,畫面上的同學們此時的心情怎么樣了?
5、學習課文10—15自然段
。1)找出相關的句、段讀一讀。
。2)小組讀課文,邊讀邊想,此時課堂上的氣氛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重點體會句子:“教室里寂然無聲,沒有人舉手,沒有人說話!
a.出示課件:教室里寂然無聲,沒有人舉手,沒有人說話。
(3)老師情感導入:小組討論交流,孩子們沉默著,他們會想些什么呢?
(4)抽生回答:你猜到了孩子們此時都想了些什么?
。5)老師導入:孩子們會感受愛了,但這還不夠……我想去尋找蘊藏在他們心靈深處的、他們自己還沒有意識到的極為珍貴的東西。
課件出示句子:我想去尋找蘊藏在他們心靈深處的、他們自己還沒有意識到的極為珍貴的.東西。
。6)結束這堂課時,老師給孩子們提了個什么建議?提的這個建議,起作用了嗎?從課文中的哪兒看出來呢?
。7)自由讀第15、16自然段,看看孩子們是否采納了老師的建議?
。8)指導朗讀:讀出家長們感受到了從未體驗過的來自兒女的那種欣喜的心情。
板書: 回報父母的愛
6、學習第17自然段
(1)自讀,抽生讀,齊讀。
。2)小組交流:為什么說“這一片沉默給了我多大的享受啊”?
。3)重點指導理解句子:
課件出示:這一片沉默給了我多大的享受啊!
。4)“享受”是什么意思?文中的“我”指的是誰?
。5)你能聯(lián)系上文,試著填填這三句話嗎?
出示句子:
這一片沉默給了孩子們多大的享受啊!他們懂得了————————。
這一片沉默給了爸爸媽媽多大的享受!他們感受到————————。
這一片沉默給了我多大的享受啊!我————————————。
三、老師總結,點明主題
這句話既是對全文的總結,同時又點明了課題。這一分鐘的沉默,使孩子們對自己的所作所為進行了反思,他們懂得了用自己的行動為他人帶來快樂;這一分鐘的沉默,使爸爸媽媽感受到了從未體驗過的來自兒女的關愛;這一分鐘的沉默,使孩子們長大了,老師感到無比欣慰,同時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這一片沉默難道不可貴嗎?
四、同學們,學習了《可貴的沉默》這篇課文后你受到什么啟發(fā)呢?是不是發(fā)現(xiàn)自己也與課文中的同學犯了同樣的錯誤,此時此刻你想對爸爸媽媽說些什么呢?
聽一首歌《燭光里的媽媽》,這首歌表達了一個女兒對媽媽的愛。你們邊聽邊把想對爸爸媽媽說的話寫下來,我們來比賽,看誰寫的好。
板書設計:
17可貴的沉默
感受 關愛他人
↓
父母的愛 給父母享受
↑
回報 給老師喜悅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6個字。參照“我的詞語庫”自主積累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知道團結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意識。
4.會舉例說明“團結就是力量”。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課文內容,知道團結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
知道團結的重要性并能舉例說明團結就是力量。
教學準備:
筷子、生字卡、錄音機、歌曲《團結就是力量》磁帶。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實驗激趣。
1.出示筷子,讓學生分組先試著折斷一根,再將四雙筷子捆扎在一起讓學生折斷。
2.匯報實驗結果,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3.師述:我們都能輕而易舉地把一根筷子折斷,可是都沒有把捆扎在一起的四雙筷子折斷,大家開動腦筋分析了出現(xiàn)這兩種結果的原因。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個與我們實驗相似的故事。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課文錄音朗讀。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2.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正音:長(zhǎng)老折(zhé)斷攙(chān)扶
3.同桌互相讀,互相檢查。
4.小組中分段讀。
5.討論交流:你從課文中知道了什么?(課文講農(nóng)夫的8個兒子,從小總是打打鬧鬧,互不相讓,有時為了一點小事也吵得不可開交。農(nóng)夫很傷腦筋,于是請來了村里最有學問的長老用折筷子的辦法教育他的兒子。)
三、自學生字新詞。
1.找出生字詞,自由識記。
2.認讀生字詞,交流識記方法。
3.指導識記生字字形。
。1)采用加部首的方法記憶:
尤—憂 快—筷 弟—遞 困—捆 張—漲
(2)采用換部首的方法記憶:
優(yōu)—憂
4.你從本課中積累了哪些新詞?將它們添加到“我的'詞語庫”中。
5.指導書寫會寫字:憂、筷、遞、折、繩、捆。
四、作業(yè)。
1.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1.認讀生字詞。
2.回憶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理解課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1.自由朗讀。思考:農(nóng)夫請教長老的原因是什么?
2.交流討論。
。1)他們的父親為什么很傷腦筋?“此”是指什么?(8個兒子從小總是打打鬧鬧,互不相讓,有時為了一點小事也吵得不可開交。)
相機理解詞語意思;ゲ幌嘧專盒值苤g誰都不謙讓。不可開交:無法擺脫或解決。開交:解決,結束。交:糾纏、相錯。
(2)老父親為什么日夜擔憂?“這事”指什么事?(八個兒子自己只顧自己,像一盤散沙。)老父親擔憂什么?理解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3.齊讀。
三、理解課文第四至八自然段。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思考:長老用什么辦法教育農(nóng)夫的兒子?
2.交流討論。
(1)長老用什么辦法教育農(nóng)夫的兒子?(折筷子。)
。2)在折一根筷子時,兒子們說了什么?
。3)八根筷子同時折時,兒子們是什么表情?
。4)為什么一根筷子輕輕一用力就折斷了,而八根筷子捆在一起就很難折斷呢?
。5)這時候農(nóng)夫對兒子們說了些什么?用“——”畫記有關句子。讓學生說說自己對農(nóng)夫說的話的理解。
3.齊讀。
4.你能舉個例子說說團結就是力量嗎?
四、發(fā)散思維,感悟課文。
1.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討論: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兒子們明白了老人的用意。
2.同學們平時喜歡聽故事,下面我們一起來創(chuàng)作《團結的力量》的下篇并講給大家聽。想象:八個兒子親親熱熱地攙扶著老父親回家后,他們會怎樣做?
五、總結全文,欣賞歌曲。
1.通過學習課文,你有哪些收獲?
2.總結: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一個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團結力量大,團結起來就可以戰(zhàn)勝一切困難。老師相信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同學們一定能互幫互助,團結合作,因為我們知道了團結就是力量。
3.欣賞歌曲《團結就是力量》。
六、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把《團結的力量》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3.搜集有關團結合作的成語或格言,和同學交流。
語文教案 篇4
【作者及背景】
作者韓愈(公元768——824),字退之,唐代河陽(今河南孟縣)人。因為先輩世居昌黎(今河北昌黎縣),所以后人稱“韓昌黎”。他和柳宗元一起積極提倡古文運動,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背景可從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一段話中可看出。柳宗元說:“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飲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shù)矣!庇纱丝梢,韓愈作《師說》,這種不怕時人恥笑,敢于反抗流俗不良風氣,批駁錯誤觀點,建立新的師道的精神實在難能可貴,令人敬佩。
【關于題目】
“說”——是一種有敘有議,以議為主的文體,是議論體裁的一種。
“師說”——即“說師”,解釋為“說說(議議)有關老師的問題”。
韓愈所說的“師”,有其獨特含義。既不是指各級官府的學校老師,也不是指“授之書而習其句讀”的啟蒙老師,而是指社會上學有所成,能夠“傳道受業(yè)解惑”的人。
【特色講解】
1、對比論證,正誤分明。本文第二段寫得很精彩,運用的.三組對比:
。1)縱比:古之圣人才智多,猶且從師學習;今之眾人才智低,而恥學于師。
(2)自比:愛其子,擇師而教之——小學;于其身也,則恥師焉——大遺。
。3)橫比: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
通過這三組對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從師學習違背常理,而作者主張從師學習的觀點不言自明。
2、引用論證,無可辯駁。本文第三段引述了孔子的言行來進一步闡述自己的觀點,這不僅比前文籠統(tǒng)的說“古之圣人”更加可信,而且用封建社會的圣人證明“學必有師”“有道即師”,這就把論敵置于無可爭辯的地步。
3、看似閑筆,實為論據(jù)。本文最后一段,寥寥數(shù)字,很多人都認為這是說明寫作緣起,實際上遠非如此,韓愈是借對李蟠的夸贊:“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學于余”,來再一次證明“學必有師”的重要性。
4、語言表達,氣勢飛動。韓愈的散文素以氣勢充沛,筆力雄放著稱,這種風格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如“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古之圣人,其出人也亦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這種句式的運用,形式整齊,氣勢飛動,增強了表現(xiàn)力。
【課堂演練】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練習。
孟子稱“人之患在好為人師”。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shù)矣。屈子賦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逼屯動故裰希阌晟偃,日出則犬吠,余以為過言。前六七年,仆來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嶺,被南越中數(shù)州。數(shù)州之犬,皆蒼黃吠噬狂走者累日,至無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聞者。今韓愈既自以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獨見病,亦以病吾子。然雪與日豈有過哉,顧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幾人?而誰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鬧取怒乎?
1.對下列解釋有誤的一組是()
A。益:更。輒:就。犯:冒犯。
B.暇:空閑。挈挈:孤獨。而東:到東邊去。
C.仆:我。恒:常。幸:慶幸。
D.被:披。已:已經(jīng)。吾子:我的兒子。
2。下列句中的“以”字含義相同的兩項是()。
A。有,則嘩笑之,以為狂人。
B.愈以是得狂名。
C.今韓愈既自以為蜀之日。
D.而吾子又欲使吾為越之雪,不以病乎?
3.對“非獨見病,亦以病吾子”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不僅僅(我)會遭到(世俗)責怪,也會因此使你受到非議。
B。不僅我會病的,你也會病的。
C。不僅見到他會生病,也會見到你病的。
D。不僅僅(他)會遭到(世俗)責怪,你也會遭到責怪。
【答案講解】
1。D2。AB3。A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學習生動、輕松、幽默的語言風格
2、 能力目標:體會人們對河馬的情感變化
3、 情感目標:理解動物的生存權,培養(yǎng)動物保護意識
教學重點:
學習生動、輕松、幽默的`語言風格
教學難點:
理解動物的生存權,培養(yǎng)動物保護意識
教學方法:
通過思考、討論、釋疑揣摩語言風格、體會思想感情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默讀導入
同學們,我們今天又要認識一種動物了,它的名字叫河馬,請大家把書翻到《快樂河馬的故事》,讓我們一起走近河馬的世界?纯捶评铡Y惛=o我們講了兩匹河馬怎樣的故事。
二、深入文本,理解人與河馬的關系
1、講講兩匹河馬的故事
2、大家講得都很仔細,我們聽到了河馬哈伯特和河馬雨果的故事,你們說這兩匹河馬“快樂”嗎?(圈劃、朗讀相關語句,說出理由)
3、人與河馬應該如何相處?
三、河馬生活情況視頻
四、布置作業(yè)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8-05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試講教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