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被操天天被操综合网,亚洲黄色一区二区三区性色,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1,欧美zozo另类特级,www.黄片视频在线播放,啪啪网站永久免费看,特别一级a免费大片视频网站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體育教案>小學體育教案>小學體育課教案

小學體育課教案

時間:2024-07-03 08:11:33 小學體育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體育課教案15篇【集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體育課教案 ,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體育課教案15篇【集合】

小學體育課教案 1

  一、活動目標:

  1、了解游泳時需要注意的安全常識。

  2、認識游泳時可能發(fā)生的問題以及學會及時處理。

  二、活動過程:

  (一)游泳安全須知

  1、游泳前必須進行身體檢查,體檢合格方可游泳。

  2、禁止到非游泳區(qū)游泳,要在游泳館、池或標有無危險標記的游泳區(qū)游泳。

  3、游泳要由家長、老師或可靠的人帶領,或結伴,不能單獨游泳。

  4、游泳前應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使全身各個器官、系統(tǒng)得到活動。

  5、頭痛、發(fā)燒、傷風感冒或者病剛好,及餓肚子、飯后、身體過于疲勞、大量出汗后、喝酒后都不能游泳。

  6、在水中游泳的時間,每次最好不要超過2小時。特別使初學的人,在水中時間不宜過長,一般15-30分鐘就要休息一下。

  (二)問題及處理

  1、游泳的時間或水溫不當時,容易引起抽筋。

  這時應立刻停止游泳。仰面浮在水面上呼救,并拉伸抽筋肌肉,舒緩后,要換個泳式游回岸邊,一定不要亂掙扎。

  2、游泳時身體感到疲勞或寒冷時,要馬上游回岸邊。

  3、游泳時遇到水中有水草纏身時,要趕快像脫手套或脫襪子那樣擺脫水草纏身,然后離開有水草的地方。

  4、游泳時可能會出現頭痛。這時要停止游泳,迅速上岸,用大拇指對準頭部太陽、百會、列缺等穴位進行旋轉按摩,并用熱毛巾做頭部保溫。

  三、活動小結:

  游泳前、游泳過程中要注意安全,如果游泳時發(fā)生問題,一定要及時處理。

小學體育課教案 2

  一、教學內容

  1.廣播操5、6、7節(jié)2.游戲:單腳跳接力

  二、教學目標

  l、初步學習兒童廣播體操5、6、7節(jié)的動作方法,進一步發(fā)展學生力量、協調性節(jié)奏感等身體素質。培養(yǎng)身體的正確姿勢,提高機智和模仿能力。

  2.發(fā)展腿部力量和跳躍能力。培養(yǎng)集體主義精神。

  三、教學過程

  開始部分:

 。ㄒ唬┬忌险n,師生問好

 。ǘ┬急菊n內容:

  1.學習廣播操5、6、7節(jié)。

  2.游戲:單腳跳接力

 。ㄈ┨岢鲆蠹白⒁馐马棥

  組織:自由站立

  1.學生自由圍在老師身邊聽講。

  2.聽到口令后迅速成四列橫隊站立。

  3.要求:動作迅速,精力集中。

  準備部分:齊步走、立定

  動作:聽動令后,左腳開始向前自然邁出,身體重心前移,腳跟先著地,迅速過渡到全腳掌;兩腳交換前進;上體正直,微向前傾;兩臂前后自然擺動。

  組織:成二路縱隊行進

  教法:

  1.復習踏步走、立定;

  2.示范和講解齊步走,立定的'動作要求;

  3.齊步走的擺臂練習。

  4.強調左腳踏在“1”的口令上,教師喊“l(fā)”的口令聲音比“2”的聲音大則重。

  5.讓學生在行進中齊喊“左、右、左”。

  6.按“1、2”節(jié)拍做立定練習。

  要求:動作正確、聽從口令

  (四)廣播操

  第五節(jié):體轉運動(4*8拍)

  要點:轉體時腳不能移動或離地,重心在兩腳間,以上體帶動擺臂轉體,眼看手。

  組織:體操隊形

  第六節(jié):踢腿運動(4*8拍)

  要點:踢腿要快速有力、直膝,繃腳面;支撐腿伸直,上體正直。

  第七節(jié):全身運動(4*8拍)

  要點:弓步幅度大,另一腿直,體前屈腿下擊掌時含胸,低頭,胸腹部盡量靠近大腿;全蹲時要充分團身,動作協調,起伏大,有彈性。

  (五)結束部分

  1、放松運動:小碎步練習

  2、總結本課情況,宣布下課。

  組織:體操隊形

  教法:1.師生同練2.用小碎步練習小鳥飛,小魚游,開汽車等。

  要求:動作輕松、自然。

小學體育課教案 3

  一.教學內容:

  《體育課安全》

  二.教學目標:

  1. 使學生了解上體育課要注意的事項。

  2. 了解預防運動損傷及事故的要求,逐步學會一些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和自我保護的技能。

  3. 對科學鍛煉身體有認識,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三.教學的重點難點:

  重點:使學生掌握體育課傷害事故發(fā)生的注意點。

  難點:使體育課上的安全意識在腦海里得到深化,并能在今后的學習中自發(fā)的運用。

  四.教具準備:多媒體、五角星

  五.教法與學法:

  1. 采用讓學生自主探索、嘗試、發(fā)現尋求答案。將學習的'內容直接提供給學生,讓他們去發(fā)揮,去探索,去想象。

  2. 采用啟發(fā)、誘導學生進入教學情景,通過電化教學,增強直觀性和趣味性,并滲透集體主義和團結合作能力的教學。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學生嘗試與猜想和學生實際參與突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六.教學過程:

  1. 導入揭示課題(直接課件出示課題體育課安全)

  讓學生自己回答體育課應該注意哪些事項?(學生討論、各小組推薦代表回答)教師根據學生回答獎勵五角星

  2. 教師結合課件講解體育課注意事項

  1參加體育鍛煉對穿著的要求 ○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并歸納總結:運動服、運動鞋、不得佩戴金屬物品等 2體育運動前的熱身 ○

  教師簡單介紹并示范常見的熱身運動

  3學生討論體育課常見的運動如:跳、跑、投擲、球類等運動的注意事項 ○

  教師歸納總結

 。ㄕn件展示)最重要的是:聽從指揮,服從安排,有秩序地進行各項訓練。

  3. 參加運動會的注意事項(各小組討論回答,教師點評)

  學生討論運動會注意事項,教師歸納總結

  1

  課件展示

  1、要遵守賽場紀律,這是確保安全的基本要求。 ○

  2、沒有比賽項目的同學要在指定的地點觀看比賽。 ○

  3、參加比賽前做好準備活動,以使身體適應比賽。 ○

  4、在臨賽的等待時間里,要注意身體保暖,春秋季節(jié)應當在輕便的運動服○

  外再穿上防寒外衣

  5、賽前不可吃得過飽或者過多飲水。 ○

  6、比賽結束后,不要立即停下來休息。 ○

  4、學生思考(課件展示思考題)

  1、。參加短跑運動項目時,應注意的賽場規(guī)則是什么? ○

  2、劇烈運動以后,應注意哪些衛(wèi)生要求? ○

  5. 引導學生自己猜想:體育課上還有那些安全知識?學生討論,各自發(fā)表。 各小組推薦代表回答,教師點評

  6. 學生自己小結,學到什么知識?

  7。各小組之間互評各自的表現,看誰得的五角星多。教師點評:對五角星多的小組進行獎勵、得五角星少的小組勉勵下次加油。再次記憶學到的知識。

小學體育課教案 4

  一、指導思想

  本課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樹立“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和諧發(fā)展為中心”的教學觀念,體現以人為本,強調個性化,多樣化學習,運用情景教學等多種教學模式充分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熱情,實現學生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

  二、學情分析

  本課教學對象是四年級學生,本階段學生天真、活潑、好動,模仿能力和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強,敢于表現自我,但學生存在一定的個體差異。針對這點,設置了不同的運動難度,讓每個孩子都能在體育課中受益。

  三、教材分析

  本課依據20xx年教育部頒布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選擇耐久跑做為小學四年級學生的教學內容。耐久跑在小學四年級安排四個課時,本課是第三課時。耐久跑是人的基本運動技能,通過耐久跑,獲得奔跑的動作體驗和耐力素質的發(fā)展。同時,耐久跑還可以磨練一個人的意志品質,培養(yǎng)一個人吃苦耐勞的精神,提高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針對控制跑的節(jié)奏這一教學重點,在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單手持長繩慢跑,同伴之間互相提醒跑的節(jié)奏。在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運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帶領學生模仿教師的動作進行練習,真正讓學生充分體驗到體育課上的樂趣和快樂,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游戲的熱情。

  四、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通過游戲的形式,重點讓學生了解多種耐久跑的方法,知道正確的耐久跑姿勢。

  2.身體健康目標:培養(yǎng)學生正確跑的姿勢,發(fā)展速度、靈敏、協調和一般耐力等身體素質,促進下肢力量和內臟器官的發(fā)展。

  3.情感態(tài)度目標:學生在練習中能夠表現出較高的熱情,在游戲中感受到合作的快樂及運動樂趣。

  五、教學過程

 。ㄒ唬、開始部分(4分鐘)

  1.課堂常規(guī)(略)

  2.教師宣布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目標。(設定情景,以“尋寶”為主題,各隊展示隊名、對訓,來展開教學。)

  (二)、準備部分(8分鐘)

  教師以“尋寶”行動前的熱身來展開練習。

  1.判斷方向(3分鐘)

  (1)原地踏步找方向

  生活常識中的方向的辨認(正東、正西、正南、正北)

 。2)走動中找方向

  隊列齊步走中,教師提示方向。

 。3)跑動中找方向

  2.解繩(2分鐘)

  教師提前將長繩攪纏在一起,通過全隊的協作,將長繩解開并雙手拿在體前。

  3.集體繩操(3分鐘)

 。1)伸展運動4*8拍(2)下蹲運動4*8拍(3)全身運動4*8拍

 。ㄈ⒒静糠郑25分鐘)

  1.耐久跑技術要領(2分鐘)

 、俳處熤v解技術動作,學生模仿老師動作,積極練習。

 、诮處熞龑W生在練習中發(fā)現問題,勇敢的提出問題。

  2.發(fā)放任務書(3 分鐘)

 、俳處熛蚋餍£牥l(fā)放任務書。

  ②各隊隊長帶領隊員研究、討論任務書,確定行動路線。提醒學生一定要找準方向,認準目標,勇往直前。

  3耐久跑練習“尋寶”(15分鐘)

 、 教師介紹練習規(guī)則(學生以小隊形式,按任務書上的路線,跑完幾個方向;在整個過程中,每小隊隊員單手持繩,若有一個同伴掉隊或松開,則練習重新開始;完成本次任務后,最先返回起點的隊為勝。)

 、 跑的練習有三個任務,每個小隊自己定跑動路線,并互相加油助威。

 、 練習結束,教師宣布尋寶結果,每小隊展示自己尋找到的寶藏。

  4.推小車游戲(5分鐘)

  將積累滿寶藏的長繩放在地上分別成起點、終點,學生成四列橫隊,前后兩人一組。其中一人呈“小車”狀,另一人呈推“小車”狀,到終點后倆人交換并返回,最先完成的小隊為勝。

 、俳處熃M織學生,先將長繩鋪成跑道,講解游戲方法與規(guī)則。

  ②學生倆人一組進行比賽,注意安全。

 。ㄋ模⒔Y束部分(3分鐘)

 、俳處熡谜Z言引導同學身心放松。

 、趯W生組內評價,小組間互相評價,教師評價。

  ③收器材,宣布下課。

  六、課的效果預計

  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耐久跑動作,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表現出極高的練習熱情,學生在歡笑聲中快樂的學體育,預計課的練習密度為40%,預計學生平均心率為120次/分,預計學生最高心率達150次/分。

  七、場地器材

  場地:田徑場背風的空地

  器材:紙簍4個,長繩4條,自制教具若干。

  八、教學評價

  1.知識技能目標:90%的學生能夠明確的判斷方向,80%的`學生能掌握耐久跑的技術動作。

  2.身體健康目標:75%的學生能夠連續(xù)跑動600米,30%的學生能夠連續(xù)跑動400米。

  3.情感態(tài)度目標:學生在練習中能夠表現出較高的熱情,在游戲中感受到合作的快樂,及學生能夠感受到體育的樂趣。

  九、本課特色

  本課以情景教學為主,結合小群體教學模式,給學生呈現一堂生動、有趣的體育課,在準備部分,設定解繩、判斷方向的小難關,發(fā)展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根據學生特點教師自編的繩操,充分激發(fā)了學生興趣,整節(jié)課在設計時,以團結協作完成“任務書”,探尋到寶藏,作為基本部分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每個環(huán)節(jié)都以學生的討論、思考為主,使學生充分參與到體育學習中,在推小車游戲中,更是根據全面發(fā)展的原則,讓學生發(fā)展上肢、腰腹力量能力,使學生感受到體育的樂趣,為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小學體育課教案 5

  為確保體育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預防在體育課上出現人身傷害事故,特制定本預案。

  一、預案適用范圍

  在體育課的教學活動中,學生出現意外事故,啟用本預案。

  二、設立領導機構

  組 長:學校校長

  副組長:副校長(分管安全)、副校長(分管教學)、體育教研組長

  成 員:體育教師、各年級組長、各班班主任

  三、體育教學工作方面的安全要求

  1、在每一學期開學的第一節(jié)課即室內課上,應對學生進行體育活動方面的安全教育,闡明各項體育活動中所存在的危險性和相應的防范措施,并對所教班級的所有學生進行體質健康調查,對于有嚴重疾病而不能參加劇烈活動的學生進行登記,并確保其不參加劇烈的體育競賽活動。

  2、體育教師要嚴格按照“學生體育課課堂常規(guī)”的.要求,認真細致地向學生講清各種注意事項。同時,嚴格按照要求上課,杜絕上體育課的隨意性,嚴禁上課脫崗。

  3、在實踐課當中,必須充分做好準備活動后實施新的活動項目,并教育學生嚴格遵守體育課課堂紀律,嚴格按教師所要求的練習方法進行練習活動。在教授體操、球類等有器械性活動時,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制定相關的保護幫助和安全防范措施,并提前對場地、器材的安全進行檢查。避免教學事故的發(fā)生,安全要求和防范措施應按要求在預案中體現出來。

  4、體育課堂教學中,要加強學生課堂行為規(guī)范,教師要觀察學生的動態(tài),了解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組織教學要得當,內容合適,練習強度科學合理,按規(guī)定學生體操、長跑等課程項目必須事先做好防護工作。。

  5、高溫時段學生體育課因地制宜,或安排到室內,以防學生中暑。

  四、體育課意外傷害預案

 。ㄒ唬w育課上容易發(fā)生的傷害事故

  1、體操課:學生在運用單杠時抓不穩(wěn),容易從上面掉下來。聯系雙杠時,上肢支撐不穩(wěn),容易摔杠。

  2、球類課:可能場地不平,學生活動不夠,易出現摔倒或扭傷現象。

  3、田徑類:實心球等投擲項目,投擲時可能損傷其他人,跳躍、跑步時易損傷關節(jié)。

 。ǘ╊A防措施:

  1、堅持實施落實體育教師崗位職責,學校安全小組定期檢查。

  2、體育教師備課教案中必須體現出不同的項目活動中的安全防范措施。考慮到可能出現的不安全因素。

  3、體育教師必須學會體育課中出現的可能性安全防范技能。

  4、對技術方面的要求一定讓學生弄清、弄懂,掌握要領。

  5、球類:場地平整好,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

  6、對周圍人員進行隔離,選擇較軟的場地,充分活動好學生的各個關節(jié)。

 。ㄈ⿷鳖A案

  體育課中如果出現上述風險,應采取如下措施:

  1、體操類:一旦學生從器械上摔下來,就具體情況進行救護,關節(jié)扭傷時,教師就扭傷情況給學生推拿救護,情況嚴重者可迅速送醫(yī)院治療。如果學生失去知覺,趕緊掐人中穴位,使其蘇醒,結合情況趕緊送醫(yī)院進行搶救。

  2、球類:發(fā)現學生摔傷或扭傷,情況不嚴重者,體育教師自己可對學生進行冷敷、加壓包扎,或送醫(yī)院進行處理,情況比較嚴重者就立即送醫(yī)院進行救治。

  3、田徑類:教學中一旦發(fā)生有器械碰撞人的現象,就立即就所碰撞的人進行檢查,情況嚴重的立即送往醫(yī)院進行全方位的檢查。

  4、教學過程中若出現上述突發(fā)事件必須及時通知班主任和家長,并第一時間報學校安全領導小組。

小學體育課教案 6

  教學目標:

  通過體育游戲與球類運動相結合,提高運、傳、投搶等籃球技術動作的銜接、連貫和應用能力,發(fā)展的靈敏、速度、力量等體能。

  課的內容:

  一、二球一賽

  (一)游戲目標:

  提高靈敏性和應變能力。

 。ǘ蕚涔ぷ鳎

  籃球場地一塊,籃球兩個(球要有明顯的區(qū)別,或一個標準籃球,另一個是橡皮球)。

  (三)游戲的進行:

  首先選出兩名裁判員,兩名助理裁判員,然后以5—6人為一隊,把學生分成若干隊。游戲時,兩個隊上場比賽,其他隊準備替換負隊。進行兩球一賽游戲時,雙方各有一名隊員手持球站在自己半場的端線外準備發(fā)球。當裁判員鳴笛后,各自發(fā)球開始比賽。

  比賽時,兩隊同時在場上傳遞、運球,突破,力求將本隊的球投入對方籃內得分,同時又要設法阻截和防止對方的球被攻進自己的籃內,并積極搶斷對方的球,力爭將其攻入對方籃內。比賽中若有一方將球投中,比賽即可結束,勝隊留在場內繼續(xù)游戲,負隊則被替換下場。比賽中,如一方將球碰出界,則由助理裁判員視情況令對方在前半場或后半場發(fā)球。如由于犯規(guī)造成“死球”時,也由助理裁判員執(zhí)行規(guī)則,令對方在犯規(guī)隊員的.本半場發(fā)球。

 。ㄋ模┯螒蛞(guī)則:

  1、比賽中出現犯規(guī)、違例、傳球出界等情況時,均按籃球比賽規(guī)則判其在犯規(guī)、違例、失誤一方的半場發(fā)球,而不執(zhí)行罰球的條款。

  2、兩球一賽,除兩個球同時出界時才能停止全場比賽,比賽始終不得間斷,直至一方得分為止。

 。ㄎ澹┙谭ńㄗh:

  1、兩球一賽游戲的運動量、密度較大,比賽時間不易過長,勝負隊可同時下場,待各隊決出勝負后,勝隊與勝隊再重新組合比賽,避免連續(xù)獲勝隊負荷過大。

  2、有關比賽規(guī)則,可視實際情況根據正式籃球比賽的規(guī)則進行調整。

  二、換球投籃接力

  (一)游戲目標:

  提高運球、投籃技術動作的銜接、連貫和應用能力,發(fā)展靈敏和速度等體能。

  (二)準備工作:

  1、籃球場地一塊,在籃球場罰球圈頂和中線靠邊線處,各畫兩個直徑為50厘米的圓圈。

  2、籃球6個,每個圓圈各放一個籃球。

 。ㄈ┯螒虻倪M行:

  教師可將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各成縱隊分別站在球場兩個端線外的兩側,排頭手持籃球。游戲開始,教師發(fā)令后,排頭運球至本場罰球圈頂處的圓圈,將手中球放至圓圈內,拿起圈內的球運球至中線處的圓圈處,將手中球放至圓圈內,再拿起圈內的球運球上籃,投中后迅速運球返回本隊,將球交給第2人后站到隊尾。第2人按同樣方法進行,直至全隊做完為止,以先完成的隊為勝。

  (四)游戲規(guī)則:

  1、交接球換人時,必須站在端線外。

  2、運球至圓圈時,必須換球,并將手中的球在圓圈內放穩(wěn)方能繼續(xù)運球前進。

  3、運球人不得持球跑。運球失誤,則應從失誤處重新運球前進。

  4、投籃必須投中方能返回。

 。ㄎ澹┙谭ńㄗh:

  1、可要求運球人在換球后改為換手運球,以增加游戲的難度。

  2、在投籃命中后,可允許運傳球給本隊第2人,但接球人在接到球之前不得過線進入場內。

  三、“30”投籃

  (一)游戲目標:

  鞏固和提高跳投、搶籃板球和補籃的技術,發(fā)展快速反應能力。

  (二)準備工作:

  籃球場地兩塊,籃球4個。

  (三)游戲的進行:

  教師可將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4個隊,各成縱隊分別站在4個半場的罰球線后,排頭手持籃球。游戲開始,教師發(fā)令后,排頭做原地跳起投籃,投中計得2分。無論投中與否,只要在球未落地之前接到球,可補籃一次,投中則得1分,然后,把球傳給第2人,自己站到隊尾處,第2人按同樣方法進行,以此類推,全隊依次輪換投籃,直至籃積30分為止,以先完成的隊為勝。

 。ㄋ模┯螒蛞(guī)則:

  1、跳投時,必須站在罰球線后起跳投籃。

  2、跳投后,如球落地則不能再補籃,投中也無效。

  (五)教法建議:

  1、根據游戲者的水平,可改投籃點、投籃的角度等條件。

  2、此游戲可改跳投為原地投籃,然后沖搶籃板球補籃,以減少游戲的難度。

  四、圓圈追傳球

  (一)游戲目標:

  發(fā)展視覺觀察和反應能力,提高傳球的速度和準確性。

 。ǘ蕚涔ぷ鳎

  1、在場地上畫一個大圓圈(大小根據學生人數而定)。

  2、籃球兩個。

 。ㄈ┯螒虻倪M行:

  教師可將學生分成人數相等,且為奇數的甲、乙兩隊,并讓兩隊學生交錯站在圓圈上。兩個籃球分別交給對稱站立的甲、乙隊各一名隊員手中。游戲開始,持球的兩隊隊員,根據教師伸出左手或右手,向該方向同隊下一名同學依次傳球,教師不斷變換方向,最后以一個隊的球追上另一隊的球為止,追上的隊為勝。

  (四)游戲規(guī)則:

  1、傳球時,必須依次傳遞,不得間隔傳球。

  2、傳球失誤時,必須由失誤人將球拾起跑回原位置后,方能繼續(xù)往下傳球。

  3、傳球中,兩隊隊員不得干擾對方的傳球。

  (五)教法建議:

  1、此游戲可先規(guī)定向某一個方向傳球。

  2、也可規(guī)定某一種傳球的方法進行傳球?刹捎貌环株,全班站成一個圈,根據教師指定的方向傳球,直至兩個球集中到一人手的里時,游戲即可結束。

小學體育課教案 7

  一、設計理念:

  本教學依據《體育與健康標準》為理論,結合小學三年級學生身心特點,堅持以學生發(fā)展為中”、激發(fā)學生興趣為指導思想,以增進學生健康為主要目的,采用教學與游戲相結合的方式,注重吸引與創(chuàng)新,讓學生緊跟但又不完全局限于老師的思路,鼓勵和激發(fā)學生通過自主練習與親身體驗,啟發(fā)學生互幫互助、善于思考、勇于創(chuàng)新的能力,充分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讓每一位學生都融入到課堂中來,享受體育給他們帶來的樂趣,并體驗進步與成功的喜悅。

  二、教材分析:

  本課教學內容選自人教版小學體育與健康水平二三年級,內容為小籃球——原地運球及游戲,小籃球教學內容還處在技術動作的較為簡單初級階段,主要是以相關的游戲為主,在游戲中體驗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動作要領,主要為熟悉球性階段,培養(yǎng)學生對小籃球的熱愛。開展小籃球運動,可以發(fā)展學生的快速反應能力和身體的靈敏性,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及團結拼搏精神,較易激發(fā)運動興趣,有助于學生終生體育鍛煉意識的形成

  三、學情分析:

  本次授課的對象為小學三年級學生,這一時期學生共同特點是,活潑愛玩、好勝心較強,但注意力的集中性較弱,參與體育活動的動機還是以直接興趣為主,大部分學生對籃球運動是非常熱愛的,對籃球的認知和球性還是以游戲為重要基礎,籃球技能水平也是參差不齊,對技術的掌握更是簡單粗糙。

  四、教學方法:

  游戲教學法、講解示范法、分解法、激勵法、糾正錯誤動作法、比賽練習法、巡回指導法、圖片教學法、循序漸進法等。

  五、教學過程:

  1、開始部分:課堂常規(guī)→熱身:聽從指揮強求游戲。

  2、基本部分:雙手拋接球練習→單手拋接球練習→單手連續(xù)拍球接球練習→左右手連續(xù)拍球接球練習→單手連續(xù)向下拍球練習→游戲:拍球多樣接力。

  3、結束部分:放松:各種泳姿動作及自編太極操→師生互評→回收器材→師生再見。

  六、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初步了解籃球原地運球動作,激發(fā)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原地運球的學習與游戲活動;

  2、通過各種球性練習,初步掌握手指分開,掌心空出的運球動作技術,80%以上學生能夠基本掌握原地運球動作要領;

  3、使學生在練習中展示自我,培養(yǎng)自信心,享受體育給他們帶來的樂趣,并體驗學習中的進步與成功的喜悅。

  七、重難點:

  1、教學重點:掌握運球時球與手的觸球部位;

  2、教學難點:手觸球似“粘球”的感覺。

  針對重難點的解決,本課采用分解練習及循序漸進方法,通過向上單手拋接球、向下拍球接球等側面手段由簡到難、循序漸進,使學生在教師引導下,不知不覺地學會了球與手的觸球部位及體會“粘球”的感覺。

  學習目標

  1、讓學生初步了解籃球原地運球動作,激發(fā)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原地運球的學習與游戲活動;

  2、通過各種球性練習,初步掌握手指分開,掌心空出的'運球動作技術,80%以上學生能夠基本掌握原地運球動作要領;

  3、使學生在練習中展示自我,培養(yǎng)自信心,享受體育給他們帶來的樂趣,并體驗學習中的進步與成功的喜悅。

  教學內容

  1、球性及拍球練習;

  2、游戲:拍球多樣接力。

  重點:掌握運球時球與手的觸球部位;

  難點:手觸球似“粘球”的感覺;

  開始部分

  一、課堂常規(guī):

  1、體委整隊,報告人數;

  2、師生問好,安排見習生,并提出安全事項;

  二、熱身:聽從指揮,搶球游戲;

  教師讓學生做摸耳朵、抹鼻子、摸腳、原地快速跑、轉圈、跳躍等動作,中途聽口哨聲進行搶球游戲。

  1、教師接受報告、向學生問好;

  2、安排見習生,并提出安全事項;

  教師喊各種動作口令,隨機發(fā)出搶球哨聲;

  1、體委整隊檢查人數,向老師報告;

  2、見習生到指定位置,并注意安全;

  學生認真聽取游戲規(guī)則,并積極參與到搶球游戲中來。

  要求:學生在聽到口哨聲的第一時間以最快速度做出搶球動作,注意安全。

  組織:

  ××

  ××

  ××

  ××

  男女分別面對面站在球的兩側。

  10分

  基本部分

  一、球性及拍球練習;

  1、雙手拋接球練習;

  2、單手拋接球練習;(小組觀看手型圖片)

  3、左右手交替拍球接球練習;

  4、單手連續(xù)拍球接球練習;

  5、單手連續(xù)向下拍球練習;(體會手粘貼球的感覺)

  動作要領:五指自然分開,用手指和指根部位觸球,掌心空出不碰球,手腕、手指用力按拍,做出隨球與迎球動作。

  二、拍球多樣接力。

  方法:四個小組,每組排頭聽到教師的口令后原地拍球5次,迅速向前跑,跑過中途的繩梯,再將對面的球原地拍5次,繩梯右邊返回,小組前一位同學剛接觸到對面籃球,下一個開始出發(fā),依此練習。

  一、教師帶領學生分別做以下各種練習,教師先講解示范、后學生自主練習,教師巡視指導并及時糾正錯誤動作。

  1、教師帶領學生先做雙手直接拋接球練習,再做擊掌拋接球練習;

  2、教師帶領學生做單手拋接球練習,拋球要低些,接球要穩(wěn),注重接球手型動作;

  3、帶領學生做右手拍球左手接到,緊接著再左手拍球左手接到,如此交替練習,每一個動作要獨立完整;

  4、組織學生用單手拍球,用單手接到,如此往復練習,接球要穩(wěn),拍球要柔;

  5、結合前面練習動作,帶領學生做原地單手向下拍球練習,并反復練習。

  二、

  1、教師語言導入;

  2、教師講解游戲的方法和規(guī)則;

  3、口令指揮學生分組;

  4、組織學生進行比賽;

  5、教師及時做出評價,并提示安全事項。

  1、學生按照老師要求進行雙手拋接球練習,接球要穩(wěn),球不落地,兩腳不動;

  2、學生做單手拋接球練習,注重手型動作,做到球在手里不滾動,兩腳不動;

  3、學生做左右手交替拍球接球練習,動作要獨立完整,兩腳不動;

  4、學生做單手連續(xù)拍球接球練習,動作輕盈,接球要穩(wěn),雙腳不動;

  5、學生做單手連續(xù)向下拍球練習,注重手型動作,體會手粘貼球的感覺,并反復練習;

  1、學生認真聽講游戲的方法和規(guī)則;

  2、學生在教師口令指揮下分組;

  3、學生積極參與比賽;

  4、小組成員互相加油。

  5、認真聽取教師點評。

  組織:

  ++++

  ++++

  ××

  ××

  ×◎×

  ××

  四組學生按上圖呈“U”型站立指定位置,每次集中聚集后再回到各自位置。

  組織:多樣接力

  ++××

  ++××

  ++××

  ++××

  ++××

  水平二:

  ++××

  ⊙⊙⊙⊙

  水平二:

  ⊙⊙⊙⊙

  17分

  8分

  結束部分

  一、放松活動;

  二、課堂小結;

  三、師生再見;

  四、回收器材。

  1、教師帶領學生做各種泳姿動作及自編太極操;

  2、教師總結本次課的情況;

  3、師生再見;

  4、回收器材。

  1、學生認真跟著老師做放松活動;

  2、學生認真聽講教師總結;

  3、師生再見;

  4、回收器材。

  四列橫隊

 。w操隊形)

小學體育課教案 8

  一、活動目標:

  1、安全合理地使用體育器材。

  2、了解安全上要注意的事項也因訓練的內容、使用的器械不同而有所區(qū)別。

  二、活動過程:

  (1)短跑等項目要按照規(guī)定的跑道進行,不能串跑道。這不僅僅是競賽的`要求,也是安全的保障。特別是快到終點沖刺時,更要遵守規(guī)則,因為這時人身體的沖力很大,精力又集中在競技之中,思想上毫無戒備,一旦相互絆倒,就可能嚴重受傷。

  (2)跳遠時,必須嚴格按老師的指導助跑、起跳。起跳前前腳要踏中木制的起跳板,起跳后要落入沙坑之中。這不僅是跳遠訓練的技術要領,也是保護身體安全的必要措施。

  (3)在進行投擲訓練時,如投手榴彈、鉛球、鐵餅、標槍等,一定要按老師的口令進行,令行禁止,不能有絲毫的馬虎。這些體育器材有的堅硬沉重,有的前端裝有尖利的金屬頭,如果擅自行事,就有可能擊中他人或者自己被擊中,造成受傷,甚至發(fā)生生命危險。

  (4)在進行單、雙杠和跳高訓練時,器械下面必須準備好厚度符合要求的墊子,如果直接跳到堅硬的地面上,會傷及腿部關節(jié)或后腦。做單、雙杠動作時,要采取各種有效的方法,使雙手握杠時不打滑,避免從杠上摔下來,使身體受傷。

  (5)在做跳馬、跳箱等跨躍訓練時,器械前要有跳板,器械后要有保護墊,同時要有老師和同學在器械旁站立保護。

  (6)前后滾翻、俯臥撐、仰臥起坐等墊上運動的項目,做動作時要嚴肅認真,不能打鬧,以免發(fā)生扭傷。

  (7)參加籃球、足球等項目的訓練時,要學會保護自己,也不要在爭搶中蠻干而傷及他人。

  三、活動小結:

  我們要安全合理地使用體育器材。

小學體育課教案 9

  一、教學設計背景

  班級學生在各方面都有一定的發(fā)展,但他們的動作協調性以及靈活性都還需要加強鍛煉。本班個別學生在平時的教學中不合群,性格比較孤僻。為了鍛煉學生的動作靈活性和協調性,引導離群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設計了本次教學。

  二、教學目標

 。、用做游戲的方法,鍛煉學生的教學靈敏度與思維應變能力。

 。、通過教師的講解、示范,教學生學會一種新的學生游戲。

 。、讓學生理解:游戲應當遵守一些規(guī)則。

 。、在教學中,讓學生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通過教學學生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三、教學重點、難點

 。薄W生對游戲規(guī)則的理解和游戲行動。

 。病W生之間的相互配合以及遵守規(guī)則。

  四、教學準備

  空場地一塊,手絹一條,音箱,磁帶,歌曲《丟手絹》。

  五、教學過程

  1、示意學生手拉手站成一圈,問學生:我們以前學過那些游戲呢?小朋友們能說出它們的名字嗎?

  2、師:小朋友,今天老師要給大家教一個新的游戲,大家想不想學呢?注意,老師手里拿著一條手絹,等一會兒老師看哪個小朋友最乖,就讓他小朋友先玩。

  3、講游戲規(guī)則:

 、拍檬纸伒男∨笥,在圈外沿老師剛示范的.方向,邊跑邊和所有的小朋友一起唱《丟手絹》,看哪個小朋友不注意時,就把手絹悄悄地丟在他的身后,然后快速地跑開。

 、迫绻砗笥惺纸伒男∨笥褯]發(fā)現,讓丟手絹的小朋友抓住了就表演一個節(jié)目。

 、侨绻砗笥惺纸伒男∨笥寻l(fā)現了,那么趕緊拿起手絹去追丟了手絹的小朋友。在他跑到你的位置前如果追上了,他就表演節(jié)目;如果追不上,那么拿手絹的小朋友繼續(xù)丟手絹。

  4。教師示范表演,邊講解給學生。

  5。學生做游戲開始,選剛才聽得最認真的學生先丟手絹,教師也參與其中。

  六、教學反思

  學生在每次教學開始的時候教學積極,興趣很高,但是這種興趣很快消失,亂跑亂鬧。學生亂跑的時候安全得不到保證,在以后的教學時要盡可能的提高學生的興趣。

小學體育課教案 10

  目的

  1、通過本次課的學習,使學生初步掌握雙人跳小繩的技能和方法,發(fā)展學生的下肢彈跳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對時間和空間的感覺,相互配合的精神,發(fā)展下肢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作和頑強勇敢的精神。

  準備部分

  一、課堂常規(guī):

  1、體委整隊、師生問好、報告人數、檢查服裝。

  2、宣布課的.內容和任務。

  二、準備活動:

  1、隊列:慢跑、圓形跑。

  2、模仿操。

  3、專項準備活動。組織:

  同上隊列四列橫隊。

  1、教師語言要清晰。

  2、教師講解課堂要求和任務。

  3、講解隊列練習的要求。

  4、師生一同練習。

  1、學生站四列橫隊。

  2、學生認真聽講,注意關查。

  3、聽從指揮注意力集中。

  4、學生充分活動各關節(jié)。

  基本部分

  一、跳小繩:

 。p人跳繩)

  動作:

  重點:兩個人搖繩的配合能力。

  難點:輕松協調,動作連貫。

  1、教師講解動作方法和要領。

  2、教師做分解和完整動作示范。

  3、教師給學生個別指導。

  1、學生認真聽講動作方法和要領。

  2、學生集體練習。

  3、學生分組練習。

  基本部分

  二、游戲:

  (迎面接力)

  規(guī)則:

  1、

  教師沒有發(fā)領或擊掌不許起跑。

  起跑前不許堆拉人。

  4、找學生表演。

  1、教師講解游戲要求和規(guī)則。

  2、學生練習比賽。

  3、教師做正確評定勝負。4神飽滿動作輕松整齊一致

小學體育課教案 11

  學習步驟:

  一、快樂的游戲

  教師活動:

  1.提出隊列練習

  2.組織隊列練習

  3.提出游戲練習

  4.組織游戲

  學生活動:

  1.和同伴合作完成隊列練習

  2.積極的進行游戲的練習

  組織:隊列練習成四列橫隊,游戲無固定隊型

  二、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重點:動作的連貫性

  難點:出手的角度要合理

  教師活動

  1.教師提出壘球的練習要求

  2.示范徒手的動作,同學們觀察后進行動作的講解

  3.組織進行徒手的練習

  4.提出借助沙包進行前拋的.練習

  5.組織小組進行自主的進行練習

  6.組織進行小結

  學生活動:

  1.積極、大膽的進行發(fā)言。

  2.自主的進行徒手模仿練習

  3.小組自主的進行練習

  4.大膽發(fā)言,總結自己的經驗

  組織:

  三、接力練習、提高身體素質

  教師活動:

  1.提出接力練習的要求

  2.講解接力的方法

  3.組織練習(方法:做25個仰臥起坐后進行10米的往返蛙跳)。

  學生活動:

  1.懂得練習的方法

  2.小組合作積極的投入比賽中去。

小學體育課教案 12

  一、指導思想

  要正確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真正確立與新課程相適應的體現素質教育精神的教育觀念,要不斷的學習,接受新的信息,掌握本學科和相關學科的前言動態(tài),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以先進的科學知識和技術武裝學生,滿足學生的知識欲望,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選擇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能夠提高大小肌肉群控制精項目等;身體姿勢練習,跨越、鉆過和繞過障礙練習,接力跑,平衡動

  三、德育要求

  養(yǎng)成堅持鍛煉的習慣,形成勇敢頑強和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促進學生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諧地發(fā)展,從而為提高國民的整體健康水平發(fā)揮重要作用.

  四、學科教學目標

  (一)運動參與學習領域,6年級學生“具有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態(tài)度和行為”的水平目標是“主動參與運動動作的學習”,主要表現為“主動觀察和評價同伴的運動動作”,“示范所學的運動動作”。

 。ǘ┻\動技能學習領域 1、獲得運動基礎知識

  三年級的學生運動機能學習領域的水平目標是“知道所練習運動項目的術語,具體表現為知道球類運動技術術語,知道體操動作術語,知道武術動作術語,知道舞蹈或韻律活動動作術語,知道田徑動作術語等等,讓學生教為系統(tǒng)地掌握體育運動的基礎知識。

  2、觀看體育比賽

  本課程提出學生觀看體育比賽的目標,能夠觀看現場體育比賽和表演,觀看電視中體育比賽和表演。又增長體育的知識加深了體育的認識。

  3、學習和應用運動技能

  初步掌握基本運動技能,初步掌握多項球類運動中的多種運動技能、初步掌握一兩套徒手操,初步掌握一套簡單的武術套路、通過學生比較完整地學習與掌握部分運動項目的運動技能,有利于更好地運用所學的技能進行鍛煉與娛樂。

 。ㄈ┥眢w健康學習領域

  1、形成正確的身體姿勢

  能夠用正確的身體姿勢進行學習、運動和生活,在體操和舞蹈等項目的學習中保持正確的身體姿勢,在他人的指導下運用適當的體育活動改善身體姿勢。

  2、發(fā)展體能

  利用器械做跨越、鉆過和繞過一定障礙的練習、從事迎面接力跑的練習,并注意運用豐富多彩的練習手段,發(fā)展速度和平衡能力。

  3、關注學生的身體和健康的意識

  根據不同性別學生的特點,進行正面教育與引導,力求青春衛(wèi)生保健知識的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心理健康領域

  了解體育活動對心理健康的作用,認識身心發(fā)展的關系,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身體健康狀況變化時的心理感受 2、理解體育活動與自尊、自信的關系 3、通過體育活動等方法調控情緒 4、養(yǎng)成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品質 (五)社會適應學習領域

  社會適應學習領域的水平目標是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具有良好的

  合作精神和體育道德,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體育活動中表現出對弱者的尊重與關愛 2、表現出與社區(qū)活動的聯系

  3、學會獲取現代社會中體育與健康知識的方法 五、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1、身心發(fā)展特征:六年級學生開始步入青春發(fā)育期,是兒童成長發(fā)育的一個轉折點,對于兒童心理及行為發(fā)展有很大影響。對簡單的.動作有所控制,動作的精確性、靈巧性進一步增強。

  2、心理發(fā)展特征:六年級學生情緒的自我控制能力發(fā)展逐漸趨于平衡,學生的獨立性增強,評價能力提高,學生不再從無條件地服從信任教師。自覺鍛煉意識有很大進步。

  3、社會交往特征;六年級的學生社會交往能力進一步增強,具有較高的認識水平,學生對教師的指導與要求有一定的分析與判斷能力并有很大的選擇性。

  六、改進教學和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1、重視教學內容的選擇和方法的更新,關注學生的運動興趣,以達到“欲圖體育之有效,非動其主觀不可”的目的。

  2、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習積極性,發(fā)揮潛能。

  3、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充分注意到學生在身體條件、興趣愛好和運動技能等方面的個體差異,根據差異性確定學習目標和評價。

小學體育課教案 13

  內容:1,快快集合2,立正 稍息 3,母雞愛小雞

  教學目標:1,認知目標:通過快快集合的游戲提高集合的速度和準確性。

  2,技能目標:經過反復練習立正,稍息來形成正確的動作技能,使動作做到協調性。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團結友愛,積極進取的良好品質。

  教學重難點:掌握立正稍息的做法,集合時的反應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部分:

  課堂常規(guī)檢查:師生問好,宣布教學內容,檢查學生服裝情況,進入課堂。

  組織方法:成四路縱隊——集合(如下圖)

  要求:隊伍整齊,精神飽滿。

  游戲:快快集合。

 。ぃぃぃぃぃぃぃぃぃ

  ¥¥¥¥¥¥¥¥¥¥

 。ぃぃぃぃぃぃぃぃぃ

 。ぃぃぃぃぃぃぃぃぃ

  @

  游戲方法:(1)先排成四路縱隊。

 。2)發(fā)出“解散”口令后學生分散到指定的區(qū)域內自由活動;蛘哂欣蠋煄ьI做模仿動作,當聽到“集合”的口令或哨聲,立即回到原來的位置站好,以快,靜,齊的對為勝。

  教與學的方法:(1)教師簡單講解并說要求。

 。2)學生聽指揮練習。

 。3)教師反饋給學生l練習的情況,針對不足加以糾正。

 。4)重復練習。

  二,主體部分

  授新知識:立正,稍息

  導語:小朋友們,你們看過解放軍叔叔集合時的場合嗎?他們立正時站得像一棵松樹一樣挺拔,不動搖;稍息時也一樣站得不錯,你們要向他們學習,做一個偉大的人物。

  教與學的'方法:(1)導入

 。2)講解立正稍息的做法,并做示范。

  (3)學生聽指揮練習,然后分組練習。

 。4)教師觀摩學生練習情況,并及時進行糾正。

 。5)集合隊伍,進行小結。

 。6)讓學生上來演習,檢查練習情況。

  三,結束部分

  1,游戲:母雞愛小雞

  游戲方法:把學生分成四隊,每隊選一名學生做“老鷹”,排頭的學生做“母雞”,并張開雙臂 保 護 “小雞”,其余學生做“小雞”,拉住前面一個人的衣服,靈巧地躲閃,不讓“老鷹”拍著。

  游戲規(guī)則:(1)“老鷹”不能從“母雞”的翅膀下面鉆過去拍“小雞”,只能從側面繞過去拍隊尾的一個,也不能和“母雞”相互推,拉,撞,扯。

 。2)“小雞”在躲閃時不要掉隊。

  2,整隊,總結本節(jié)課的內容。

  3,宣布下課,師生告別。

  場地:一個排球場

小學體育課教案 14

  一、指導思想

  體育課程標準強調和突出了 “ 健康第一 ” 的指導思想,并將這一思想貫穿整個教育教學之中。真正的健康是由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組成的。所以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按體育課程標準中所提到的五個學習領域目標來確定的,即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對于義務教育階段來說,它更加關注學生的發(fā)展和學生運動的愉快感。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的習慣。為形成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打下堅實的基礎。它強調學生的運動體驗、強調學生的自主、團體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形成,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它將學生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提高到一個新的角度,重視學生健康三維觀的培養(yǎng),增加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二、教學內容:下壓式接力棒的傳接技術

  三、教材分析:

  接力跑是發(fā)展學生接力跑和速度素質的教學內容。通過接力跑練習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接力跑能力、快速反應能力,機體無氧代謝能力,而且可以培養(yǎng)少年兒童勇往直前、奮發(fā)向上的精神,教材對于促進學生生理、心理健康起著積極作用。接力跑教學要求學生在體驗接力跑樂趣的基礎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展學生接力跑能力,掌握傳接棒的基本技術與技能,以積極進取的態(tài)度和行為參與接力跑鍛煉。同時,它作為人類的基本活動能力之一,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是在進行一些積極性身體活動方面,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本課時是五年級接力跑教學,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接力跑傳接棒的正確技術,發(fā)展學生接力跑能力。接力跑教學的技術教學競技化味道很濃,而新課程強調學生的運動體驗,突出身體鍛煉,本課從教材的內涵出發(fā),運用了多種教學手段、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快樂中體驗接力跑。

  四、學情分析:

  本課教學對象是五年級(2)班學生,學生組織紀律性欠缺,與他人合作方面有一定困難,存在運動技術較差的現象。但求知欲強,學習積極性高,上進心強,平時活潑、好動,心理素質較好,好勝心強,敢于表現。

  五、教學目標: 下壓式接力棒的傳接技術

  1 、認知目標:通過學習使80%以上的學生知道下壓式傳接的技術動作要領。

  2 、技能目標:使學生基本掌握下壓式傳接棒技術,體會慢跑中傳接棒技術,發(fā)展速度和奔跑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和勇敢頑強的意志品質。

  七、教學策略:

  本課的教學指導思想主要采用教師啟發(fā)指導,學生反復練習的教學策略,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運用靈活多變手段,做到身心結合,努力達到教學目標。

  全課的教學手段,運用了游戲參與法、示范法,分組練習法、指導糾正錯誤法、啟發(fā)教學法,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和場地內增加學生的練習效果。用游戲比賽法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將教學內容溶合在游戲中,使學生樂于參與、易于參與到游戲中,無形間達到教學的初步目的。

小學體育課教案 15

  教材分析

  體育課中我們的準備活動的目的:一是為了引起學生的興趣,二是作好熱身運動為基本的教學內容作鋪墊,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往往通過徒手操、素質練習、隊列隊形的訓練來活動,學生是被動的接受,興趣不高,完全沒有主動參與的意識,只是由于受教師的'權威而消極的參加。這與我們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激發(fā)運動興趣,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和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相違背。

  學情分析

  因為游戲是學生最喜歡的活動,他們的興趣十分容易激發(fā),學生在游戲中會忘情的投入,參與的意識也會大大增強,完全沒有被動接受的現象,教師在游戲中不再是簡單的指揮棒,而是教學的先行組織者,是課堂教學的協調者,通過游戲教學代替枯燥的準備活動,即可以愉悅學生身心,使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鍛煉,又可以很好的為基本教學內容作好鋪墊,何樂而不為?

  教學目標

  1、技能目標:

  發(fā)展學生的動作速度素質和靈敏性、協調性;

  2、認知目標:

  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

  體驗集體活動和個人行為的區(qū)別,培養(yǎng)合作精神和良好的人際交往心理。

  教學重點和難點

  體驗集體活動和個人行為的區(qū)別,培養(yǎng)合作精神和良好的人際交往心理。

  教學過程

  游戲準備:學生1—4報數,每組4人,教師可參與人數不足的小組;

  游戲方法:請1號為追者,2—4號學生手拉手圍成圈,1號選擇追拍者,令下后(也可以是音樂)開始追拍,2—4號學生相互合作保護,不讓1號學生抓到他想要抓的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大致20秒,令下或者音樂停),追拍到的為勝者,未追拍到為失敗,在小組中表演節(jié)目,而后游戲繼續(xù)進行,分別由2、3、4號學生做追者。

  游戲規(guī)則:被追拍者必須與其他學生的手相互拉著,不能松手;追者可以鉆、爬、跑等各種手段追逐目標。

【小學體育課教案 】相關文章:

小學體育課教案模板小學體育課程教學教案09-19

小學的體育課教案01-03

小學體育課教案【經典】05-15

小學體育課教案(精選)05-23

小學體育課程的教案05-27

小學體育課教案[精選]05-25

小學體育課教案01-17

小學的體育課教案06-20

小學體育課教案(經典)06-22

小學體育課教案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