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被操天天被操综合网,亚洲黄色一区二区三区性色,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1,欧美zozo另类特级,www.黄片视频在线播放,啪啪网站永久免费看,特别一级a免费大片视频网站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六年級數學教案>數學六年級下冊教案

數學六年級下冊教案

時間:2024-07-02 12:33:59 六年級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數學六年級下冊教案(實用15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數學六年級下冊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數學六年級下冊教案(實用15篇)

數學六年級下冊教案1

  教學內容

  利率

  教材第11頁。

  教學目標

  1.經歷小組合作調查,交流儲蓄知識,解決和利率有關的實際問題的過程。

  2.知道本金、利率、利息的含義,能正確解答有關利息的實際問題。

  3.體會儲蓄對國家和個人的重要意義,積累關于儲蓄的常識和經驗。

  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利率與分數、百分數的含義。

  難點:解決有關“利率”的實際問題。

  教具學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引導

  師:同學們,快要到年底了,許多同學的爸爸媽媽的單位里會在年底的時候給員工發(fā)放獎金,你的爸爸媽媽拿到這筆錢以后是怎么處理的呢?爸爸媽媽會不會把一大筆現(xiàn)金放在家里?為什么?

  生1:一般情況下,爸爸媽媽應該把錢存入銀行。

  生2:爸爸媽媽不會把一大筆現(xiàn)金放在家里,這樣太不安全了,他們會存入銀行。

  生3:把錢存入銀行不僅安全,還可以獲得利息呢。

  ……

  師:人們常常把暫時不用的錢存入銀行或信用社儲蓄起來。這樣不僅可以支援國家建設,也使個人用錢更加安全和有計劃,還可以增加一些收入。錢存入銀行后增加的部分就是利息,今天我們就重點研究與“利息”相關的問題。

  【設計意圖:借助主題圖吸引學生注意力,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獲取有價值的數學信息,為下面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做好準備】

  二、探究體驗,經理過程

  師:先來大膽地猜一猜,你覺得利息的多少與什么因素有關呢?

  生1:不可能說錢存入銀行的時間長短不同,而所得的利息一樣,所以利息的多少應該與錢存入銀行的`時間有關。

  師:對,利息的多少與存入的時間長短有關,存入的這段時間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存期。

  生2:不可能說存入銀行的錢不管多少所得的利息都一樣,所以利息的多少應該與存入銀行的錢的多少有關,存入的錢越多,相同時間內的利息應該越多。

  師:說的很有道理,我們把存入銀行的錢叫做本金。存期相同的情況下,本金越多,利息就越多。

  生3:在學習計算應納稅額時,我們知道應納稅額的多少與稅率的高低有關,我想是不是利息的多少也應該與利率有關呢?

  生4:我們小組的同學進行過調查,在銀行內很顯眼的位置公布著不同存期的利率,利息的多少一定與利率有關。

  師:說得很好。我們把單位時間(如1年、1月、1日等)內的利息與本金的比率叫做利率。存期不同,利率一般也是不同的。那么,誰愿意把課前調查知道的有關儲蓄的其他知識與大家做一下交流呢?

  學生可能會說:

  o我知道了儲蓄的種類有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和活期。

  o我知道了整存整取的利率又分為三個月的、半年的、一年的、二年的、三年的、五年的,存期不同利率也不一樣。

  o我知道了活期的利率最低,但是隨時用錢隨時取,比較方便。

  ……

  師:你們知道利息究竟怎么計算嗎?

  生:利息的計算公式是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師:根據國家經濟的發(fā)展變化,銀行存款的利率有時會有所調整。下面是20xx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存款利率。(課件出示:教材第11頁利率表)

  學生觀察利率表。

  師:能運用你所掌握的利率的相關知識幫王奶奶解決問題嗎?試一試。(課件出示:教材第11頁例4)

  學生嘗試獨立解答問題;教師巡視了解情況,指導個別有困難的學生。

  師:誰愿意說說你的想法和算法?

  生1: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到期后王奶奶可以取回的錢除了本金還有利息,本金我們已經知道是5000元,所以最關鍵的就是算出利息。根據利息的計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時間”,我們從上面的利率表中對應找到存期兩年的利率是3.75%,這樣就可以算出利息5000×3.75%×2=375(元);再加本金,到期后可以取回的錢就是5000+375=5375(元)。

  生2:我們也可以把本金5000元看作單位“1”,這樣每年的利息就是5000元的3.75%,存入2年,所得利息就是5000元的(3.75%×2);這樣到期時可以取回的錢就可以列成算式5000×(1+3.75%×2)=5375(元)。

  只要學生解答正確,講解合理就要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

  【設計意圖:在學生課前調查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交流匯報,在學生的交流討論中完成新知識的探究學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課末總結,梳理提升

  師:同學們談談學習本課有什么新的收獲。請同學們回家與父母商量,把自己過年的壓歲錢存入銀行,按活期儲蓄存到學期末,看看你從銀行取款時,本金和利息共多少元?

  【設計意圖:實踐延伸,給學生提出具有挑戰(zhàn)性的要求,讓學生獲得實踐體驗,感受到所學知識能運用于生活的樂趣】

  利率

  教學反思

  1.本節(jié)課我始終“以學生為本”,強調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活動歸納出利息的計算方法,增加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深化。以往計算利息時,學生經常把時間漏乘,這是學生容易忽視的地方。通過簡短的爭論,練習時學生很少把時間漏乘,從簡短的爭論中,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方法,要比教師反復強調效果好得多。

  2.儲蓄與人們的生活聯(lián)系密切,本節(jié)課是在百分數的知識和學生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注重數學知識與生活實踐的聯(lián)系。我們知道學習數學的目的是為了應用,教師在設計練習時,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體現(xiàn)數學服務于生活的教育理念。

  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A類

  鄭老師買了3000元的國債,定期五年,年利率是3.81%。到期他一共可以取出多少元錢?

  (考查知識點:利率;能力要求: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具體問題)

  B類

  為了給亮亮準備2年后上大學的學費,他的父母計劃把10000元錢存入銀行,你認為哪種儲蓄方式更好呢?為什么?

  存期年利率

  一年4.14%

  二年4.77%

  (考查知識點:利率;能力要求: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參考答案

  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A類:

  3000×3.81%×5+3000=3571.5(元)

  B類:

  存一年再存一年:10000×4.14%×1=414(元)

  (10000+414)×4.14%×1+414≈845.14(元)

  直接存入兩年:10000×4.77%×2=954(元)

  954>845.14直接存入兩年比較合適。

  教材習題

  第11頁“做一做”

  8000×4.75%×5=1900(元) 8000+1900=9900(元)

數學六年級下冊教案2

  扇形統(tǒng)計圖

  認識中位數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80~81頁的例3、例4,“練一練”和練習十六的第2、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具體實例初步理解中位數的意義,會求一組簡單數據的中位數,能具體問題選

  擇合適的統(tǒng)計量表示一組數據的整體特征。

  2.使學生在初步理解中位數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據對于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作用,感受與同學交流的意義和樂趣,發(fā)展統(tǒng)計觀念。

  教學重點:

  初步理解中位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能跟據正比例的意義判斷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是否成正比例的量。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新授

  1.出示例3:四年級一班9個男生1分鐘跳繩成績記錄單。

  觀察數據,說說你對這組數據的看法。

  2.討論:你認為7號男生的成績在這組同學中處于什么位置?

  小結:可以先算出這組數據的.平均數,用7號男生的成績與平均數進行比較;也可以按一定的順序把這組男生的成績重新排一排,看7號男生的成績排在第幾名。

  為什么7號男生跳的下數比平均數少,成績還排在第三名?你認為用平均數代表這組

  男生跳繩的整體水平合適嗎?

  為了更好地表示這組數據的整體特征,我們需要認識一種新的統(tǒng)計量——中位數。(板書)

  二、探究

  1.你能把這組數據按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的順序重新排一排嗎?

  引導:這組數據一共有幾個?處于正中間位置的是哪個數據?

  “102”的前面有幾個數據?后面呢?

  指出:這組數據中,正中間的一個數是102,102是這組數據的中位數。

  把7號男生的成績與中位數比較,你覺得該生的成績怎么樣?

  2.你認為用中位數表示這組數據的整體特征合適,還是用平均數表示合適?學生交流。

  3.出示例4:四年級一班10個女生1分鐘跳繩成績記錄單。

  你會求這組數據的中位數嗎?試一試。

  這組數據一共有多少個?處于正中間位置的有幾個數據?正中間有兩個數時,中位數怎樣求呢?討論:同中位數比,10號女生的成績怎么樣?其他女生呢?

  三、鞏固練習

  1.指導完成“練一練”

  各自求出這組數據的平均數和中位數。

  討論:用哪個統(tǒng)計量代表這組同學家庭住房的整體水平比較合適?為什么?

  思考:這組數據的平均數為什么會比中位數低得多?

  2.指導完成練習十六第2題

  分別算出八架飛機飛行時間的平均數和中位數。

  討論:用哪個數據代表這八架飛機飛行時間比較合適?

  3.練習十六第3題

  分別算出這組數據的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

  討論:你認為用哪個數據代表這個公司員工3月工資的實際情況比較合適?

  四、小結

  誰愿意總結一下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你們的收獲是什么?

  五、作業(yè)

  完成《練習與測試》相關作業(yè)

  板書設計:

  認識中位數

數學六年級下冊教案3

  內容:

  蘇教版六下P81~82“整理與反思”、“練習與實踐”第1~4題。

  目標:

  1.學生加深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及方法,進一步體會方程的意義及方程與等式的關系,會用等式的性質解方程,能列方程解答簡單的實際問題。

  2.學生進一步提高用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關系的能力,增強符號意識,體會方程思想;進一步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學生主動參與整理和練習等學習活動,進一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發(fā)展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掌握方程的意義及解方程的方法。

  教學難點: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關系。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談話:這節(jié)課,我們復習“式與方程”的有關知識。(板書課題)

  今天主要復習其中的字母表示數、方程的意義和解方程,并且列方程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通過復習進一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數,提高解方程和列方程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回顧整理

  1.復習用字母表示數。

  (1)回顧舉例。

  提問:你能舉出一些用字母表示數的例子嗎?先獨立思考,再與同桌交流。

  小組交流后組織匯報,教師相應板書:

 、俦硎居嬎愎,如C=2(a+b)。

  ②表示運算律,如a+b=b+a.

 、郾硎緮盗筷P系,如s=vt。

  提問:用字母可以表示這么多的內容,那么在用字母表示數的乘法式子里,你覺得應該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

  (2)做“練習與實踐”第1題。

  學生獨立在書上完成,教師巡視、指導。

  集體訂正,選擇幾題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

  追問:第(3)題是怎樣根據a=3求周長4a和面積各是多少的?

  提問:列含有字母的式子,是根據數量之間的聯(lián)系,用字母表示數列出相應的式子。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只要把字母的值直接代入式子計算結果。

  2.復習方程與等式。

  (1)復習方程的概念。

  下面的式子中,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為什么?

  3x=15x-2x-x=

  18÷3=616+4x=40a+4

  提問:根據剛才的判斷,你能說說什么是方程嗎?一個式子是方程,必須具備什么條件?

  方程與等式有什么關系?請你說一說,并從上面式子中找出例子說明。

  根據學生回答呈現(xiàn)集合體。

  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方程是含義未知數的等式;方程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2)復習等式的性質及解方程。

  ①等式的性質。

  提問:等式的性質有哪些?等式的性質有什么應用?

  提問:怎樣應用等式的性質解下面的方程?說說你的想法。

  出示:x-3=150.5x=1x÷=2

  根據學生說明板書解方程。

  指出:根據方程里已知數和未知數的關系,應用等式的性質使方程左邊只剩下x,就能求出方程的解。

 、谧觥熬毩暸c實踐”第2題。

  學生觀察第2題。

  提問:你會解這些方程嗎?請你獨立解方程。

  學生解方程,指名板演。

  集體校對,讓學生說說解方程的思路。

  指名說說檢驗的方法,選擇一題板演檢驗過程。

  提問:解方程與方程的解有什么區(qū)別?請你選擇一題說說它們的區(qū)別。

  3.復習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1)談話:學習方程是為了用它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一般步驟有哪些?你認為最關鍵的是哪一步?

  結合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第一步:弄清題意,用x表示未知數。

  第二步:找出等量關系。

  第三步:列出方程并解方程。

  第四步:檢驗,寫答句。

  (2)說出下面各題中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

 、俟麍@有桃樹和柳樹共1000棵。

 、诩t花比黃花少25朵。

 、蹖W校航模組的人數是美術組的3倍。

 、芑ń痿~比黑金魚的1.2倍還多8條。

  讓學生獨立思考,指名說出等量關系,明確要根據條件表示的意思確定數量間的相等關系。

  三、鞏固深化

  1.做“練習與實踐”第3題。

  學生讀題后獨立解答。

  集體交流,學生說出解題思路,教師板書等量關系和方程,并解方程。

  說明:這題的關鍵是根據條件找出等量關系,再根據等量關系列出方程。

  2.做“練習與實踐”第4題。

  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提問:鞋的碼數與厘米數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學生獨立完成,把書上的表填寫完整。

  集體交流,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思考的。

  追問:求b的碼數和求a的厘米數有什么不同?

  四、課堂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復習了哪些知識?你有什么收獲?

數學六年級下冊教案4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成數”的含義,能熟練的把成數寫成分數、百分數。知道它們在生活中的簡單應用。

 。2)在理解“成數”含義的基礎上,能自主解決與此相關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利用生活情境重現(xiàn)結合所學數學知識,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同時通過引導對比和學生的自主探索,發(fā)現(xiàn)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數學知識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激發(fā)學習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成數”的含義,能熟練的把成數寫成分數、百分數。正確解答有關成數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在理解的基礎上,與百分數應用題建立聯(lián)系,正確解決問題。

  三、教學準備:

  1、布置學生課前收集生活中有關成數的信息。

  2、要求學生復習百分數應用題的解題方法。

  3、教學課件

  四、教學過程:

 。ㄒ唬┱勗拰。

  同學們,在上節(jié)課當中,我們應用百分數的知識解決折扣的問題,今天繼續(xù)應用百分數的知識來解決生活當中成數的問題,那么什么是成數呢?成數與百分數又有什么關系?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有關成數的知識。(板書課題)

  師:農業(yè)收成,經常用“成數”來表示。例如,報紙上寫道:“今年我省油菜籽比去年增產二成”……

  師:同學們有留意到類似的新聞報道嗎?

  生:學生匯報收集相關報道。

  [設計意圖:師通過談話直接引出課題,讓學生知道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課題和帶著問題去學習求學,再從生活中知道的有關成數的信息進行匯報,讓學生明白成數與有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

 。ǘ┗有率凇

  1、認識成數的含義。(打開課本第9頁自主學習)

 。ǔ蓴担罕硎疽粋數是另一個數的十分之幾,通稱“幾成”)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主學習認識成數的含義]

  2、會把成數改寫成分數,百分數。

 。1)成數與分數、百分數又有什么關系?你是怎樣理解?比如說,增產“二成”,你怎么理解?(學生討論并回答)

  教師板書:

  成數 分數 百分數

  二成 十分之二 20%

 。2)、理解三成五的改寫:二成就是十分之二,也就是20%;那么三成五又怎樣改寫呢?(學生匯報并板書)

  (3)試說說以下成數表示什么?

  ①出口汽車總量比去年增加三成。這里的“三成”表示什么?

 、诒本┏鲇稳藬当热ツ暝黾觾沙。這里的“兩成”表示什么?

  (引導學生討論并回答)

 。3)應用練習

  填空: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探究發(fā)現(xiàn)知識,讓學生經歷知識生成過程,學生掌握好百分數、分數與成數互相改寫后再進行練習鞏固]

  3、運用成數的含義解決實際問題。

 。1)出示教材第9頁例2:某工廠去年用電350萬千瓦時,今年比去年節(jié)電二成五,今年用電多少萬千瓦時?

 、賹W生讀題,理解獲取信息。引導學生把成數轉化為百分數。

  ②分4人小組討論學習。(利用學習單中的線段圖幫助理解,自主學習。)

 、壑该麑W生匯報說說解題思路,師生共同學習,列式解答并板書。

  思路一:今年比去年節(jié)電二成五,也就是今年比去年少25%,今年用電是去年的(1-25%),即350×(1-25%)。

  思路二:去年用電數減去今年節(jié)約的度數,即350-350×25%。

 。2)師小結:結合例2的板書進行小結,引導學生抓住百分數應用題的解題關鍵去解題 ,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和計算能力,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設計意圖:學生讀題獲取信息后,再分小組進行合作交流的自主學習,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學習地位,把學習的自主權返還給學生]

  (3)課件出示教材第9頁“做一做”:(打開課本第9頁)

  某市20xx年出境旅游人數為15000人次,比上一年增長兩成。該市20xx年出境旅游人數為多少人次?

 、偻澜涣鲗W習的方式完成“做一做”,師進行巡視指導。

  ②指名學生匯報解題方法。(讓學生說出解題思路)

  ③展示列式解答共同糾正。

  (4)師對“做一做”小結:引導學生理解此題的解法。關鍵句中找單位“1”,理解等量關系后再列式解答。

  [設計意圖:第9頁的做一做是例2的補充,此題是百分數的除法應用題。此題同樣取用同桌交流學習方式完成,百分數的除法應用題學生已有了解題的知識,因此繼續(xù)放手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5)新授小結:結合例2說說我們是怎么解決有關“成數”的問題的?

  在解答這類應用題時,關鍵是理解“成數”的含義,把“成數”化成百分數,再按解百分數應用題的方法解答。

  (三)應用鞏固。

  今天我們學習的知識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現(xiàn)在請你來算一算,做一做。

  1.課件出示教材第13頁練習二第4題。

  某縣前年秋糧產量為2.8萬噸,去年比前年增產三成。去年秋糧產量是多少萬噸?

 。1)自已讀題,找出關鍵句,想想題目中增長的3成,是誰的3成?也就是把誰看作單位“1”?應該怎樣進行計算?三成改寫百分數是30%。

 。2)完成練習,可同桌交流。

  (3)指名匯報,共同糾正。

  2.課件出示教材第13頁練習二第5題。

  某汽車出口公司二月份出口汽車1.3萬輛,比上月增長3成。一月份出口汽車多少萬輛?

 。1)自已讀題,理解題意。

 。2)完成題目。

 。3)匯報糾正。

  [設計意圖:通過應用練習進一步對新課鞏固,及時反饋信息。]

  (四)暢談收獲。讓學生說這節(jié)課的學習有什么收獲?(學生回答)

 。ㄎ澹┱n后作業(yè):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的練習。

 。┌鍟O計:

  例2:

  方法一: 350×(1-25%) 方法二:350-350×25%

  =350×75% =350-87.5

  =262.5(萬千瓦時) =262.5(萬千瓦時)

  答:今年用電262.5萬千瓦時。

 。ㄆ撸┱n后反思:

  本節(jié)課,我圍繞教學目標從如下幾個環(huán)節(jié)開展了教學。

 。ㄕ勗拰耄有率冢瓚渺柟蹋瓡痴勈斋@-作業(yè)布置)先從談話導入課題,讓學生知道本課的學習內容,帶著問題去學習;再進行互動新授,互動學習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把學習的自主權返還給學生,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自主探究中發(fā)現(xiàn)知識,這樣學生親身經歷了知識的生成過程,學習效果會更好。再后根據例題設計了相關的練習進行應用鞏固。從這節(jié)課反饋情況看,學生對成數與分數、百分數之間的互相改寫已掌握得很好;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引導學生把成數改寫成百分數后就是我們上學期所學的百分數應用題,運用百分數應用題的解法就能解決今天所學的問題,解決實際問題也達到了預期目標。這節(jié)課存在的問題是:1、農村小學的學生表述能力不夠,有待進一步培養(yǎng)。2、有少部分學生對單位“1”的量理解不夠造成錯誤,今后繼續(xù)加強練習。

數學六年級下冊教案5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圓柱的體積》P25-26。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究和推導圓柱的體積公式的過程。

  2.知道并能記住圓柱的體積公式,并能運用公式進行計算。

  3.在自主探究圓柱的體積公式的過程中,體驗、感悟數學規(guī)律的來龍去脈,知道長方體與圓柱體底面和高各部分間的對應關系。發(fā)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綜合、歸納推理能力。

  4.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

  5.培養(yǎng)學生的轉化思想,滲透辯證法和極限的思想。

  教學重點:掌握和運用圓柱體積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圓柱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具學具準備:教學課件、圓柱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想一想,我們已經學習了哪些立體圖形的體積?怎樣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長方體的體積和正方體的體積的.通用公式是什么呢?用字母怎樣表示?

  2.回憶一下圓面積的計算公式是如何推導出來的?

 。ńY合課件演示)這是一個圓,我們把它平均分割,再拼合就變成了一個近似的平行四邊形。我們還可以往下繼續(xù)分割,無限分割就變成了一個長方形。長方形的長相當于圓周長的一半,可以用πR表示,長方形的寬就當于圓的半徑,用R表示。所以用周長的一半×半徑就可以求出圓的面積,所以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是S=πR。

  3.課件出示一個圓柱體

  我們把圓轉化成了近似的長方形,同學們猜想一下圓柱可以轉化成什么圖形呢?

  二、探索體驗

  1.學生猜想可以把圓柱轉化成什么圖形?

  2.課件演示:把圓柱體轉化成長方體

 、偈窃鯓悠闯傻模

 、谟^察是不是標準的長方體?

 、垩菔32等份、64等份拼成的長方體,比較一下發(fā)現(xiàn)了什么?引出課題并板書。

  3.借鑒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試著推導圓柱的體積公式。

  課件出示要求:

  ①拼成的長方體與原來的圓柱體比較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谕茖С鰣A柱體的體積公式。

  學生結合老師提出的問題自己試著推導。

  4.交流展示

  小組討論,交流匯報。

  生匯報師結合講解板書。

  圓柱體積=底面積×高

  ‖ ‖ ‖

  長方體體積=底面積×高

  用字母公式怎樣表示呢? v、s、h各表示什么?

  5.知道哪些條件可以求出圓柱的體積?

  6.計算下面圓柱的體積。

  ①底面積24平方厘米,高12厘米

  ②底面半徑2厘米,高5厘米

 、壑睆10厘米,高4厘米

 、苤荛L18.84厘米,高12厘米

  三、課堂檢測

  1.判斷

 、賵A柱體、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都可以用底面積乘高的方法來計算。( )

 、趫A柱的底面積擴大3倍,體積也擴大3倍。( )

 、垡粋長方體與一個圓柱體底面積相等,高也相等,那么它們的體積也相等。( )

  ④圓柱體的底面直徑和高可以相等。( )

 、輧蓚圓柱體的底面積相等,體積也一定相等。( )

 、抟粋圓柱形的水桶能裝水15升,我們就說水桶的體積是15立方分米。( )

  2.聯(lián)系生活實際解決實際問題。

  下面的這個杯子能不能裝下這袋奶?

  (杯子的數據從里面量得到直徑8cm,高10cm;牛奶498ml)

  學生獨立思考回答后自己做在練習本上。

  3.一個壓路機的前輪是圓柱形,輪寬2米,半徑1米,它的體積是多少立方米?

  4.生活中的數學

  一個用塑料薄膜蓋的蔬菜大棚,長15米,橫截面是一個半徑2米的半圓。

 、俑采w在這個大棚上的塑料薄膜約有多少平方米?

 、诖笈飪鹊目臻g大約有多大?

  獨立思考后小組討論,兩生板演。

  四、全課總結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五、課后延伸

  如果要測量圓柱形柱子的體積,測量哪些數據比較方便?試一試吧?

  六、板書設計

  圓柱體積= 底面積×高

  長方體體積=底面積×高

數學六年級下冊教案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正比例的意義,會正確判斷成正比例的量。

  2、使學生了解表示成正比例的量的圖像特征,并能根據圖像解決有關簡單問題。

  【教學重點】正比例的意義。

  【教學難點】正確判斷兩個量是否成正比例的關系。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自學內容】見預習作業(yè)

  【教學預設】

  一、自學反饋

  1、揭題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成正比例的量。板書:成正比例的量

  2、通過自學,你能說說什么叫做成正比例的量?

  3、你是怎樣理解成正比例的量的含義的?

  4、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常常遇到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的變化情況,其中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你以舉出一些這樣的例子嗎?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會舉出一些簡單的例子,如:

  (1)班級人數多了,課桌椅的數量也變多了;人數少了,課桌椅也少了。

  (2)送來的牛奶包數多了,牛奶的總質量也多了;包數少了,總質量也少了。

  (3)上學時,去的速度快了,時間用少了;速度慢了,時間用多了。

  (4)排隊時,每行人數少了,行數就多了;每行人數多了。行數就少了。

  5、你是怎樣判斷兩個量是否成正比例關系的?

  二、關鍵點撥

  1、正比例的意義

  (1)出示表格。

  高度/㎝ 2 4 6 8 10 12

  體積/㎝3 50 100 150 200 250 300

  底面積/㎝2

  問: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學生不難發(fā)現(xiàn):杯子的底面積不變,是25平方厘米。

  板書:

  教師:體積與高度的比值一定。

  (2)說明正比例的意義。

  因為杯子的底面積一定,所以水的體積隨著高度的變化而變化。水的高度增加,體積也相應增加,水的高度降低,體積也相應減少,而且水的體積和高度的比值一定。

  板書出示:像這樣,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子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一定,這兩種理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叫做正比例關系。

  (3)用字母表示。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比值(一定),比例關系可以用正的式子表示:

  2、判斷正比例關系

  (1)學生讀一讀,說一說你是怎么理解正比例關系的?

  要求學生把握三個要素: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其中一個量增加,另一個量也增加;一個量減少,另一個量也減少;兩個量的比值一定。

  (2)試一試:下面哪些是成正比例的兩個量?

  長方形的寬一定,面積和長成正比例。

  每袋牛奶質量一定,牛奶袋數和總質量成正比例。

  衣服的單價一不定期,購買衣服的數量和應付錢數成正比例。

  地磚的面積一定,教室地板面積和地磚塊數成正比例。

  三、鞏固練習

  1、學生獨立完成例2后反饋交流。

  (1)從圖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這些點都在同一條直線上。

  (2)看圖回答問題。

 、偃绻兴母叨仁7㎝,那么水的.體積是多少?

  生:175㎝3。

 、隗w積是225㎝3的水,杯里水面高度是多少?

  生:9㎝。

  ③杯中水的高度是14㎝,那么水的體積是多少?描出這一對應的點是否在直線上?

  生:水的體積是350㎝3,相對應的點一定在這條直線上。

  (3)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有什么體會?

  通過交流使學生了解成正比例量的圖像特往。

  2、做一做。

  過程要求:

  (1)讀一讀表中的數據,寫出幾組路程和時間的比,說一說比值表示什么?

  比值表示每小時行駛多少千米(速度)。

  (2)表中的路程和時間成正比例嗎?為什么?

  成正比例。理由:

  ①路程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

 、跁r間增加,路程也增加,時間減少,路程也隨著減少;

 、鄯N程和時間的比值(速度)一定。

  (3)在圖中描出表示路程和時間的點,并連接起來。有什么發(fā)現(xiàn)?所描的點在一條直線上。

  (4)行駛120KM大約要用多少時間?

  (5)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3、獨立完成第44頁練習七第1、2題。

  4、判斷并說明理由。

  (1)圓的周長和直徑成正比例。

  (2)圓的周長和半徑成正比例。

  (3)圓的面積和半徑成正比例。

  四、分享收獲暢談感想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聽課隨想

  反思與體會:

數學六年級下冊教案7

  教學過程:

  一、填空題

  1、少年宮文藝興趣班有56人,其中男生人數是女生人數的3/5,男生人數占總人數的( ),女生人數占總人數的( )。(寫成分數形式)

  2、某小學進行數學競賽,共180人參加,其中獲獎人數占未獲獎人數的2/7,有( )人獲獎,( )人未獲獎。

  3、用分數表示各圖中的涂色部分。

  4、六(1)班男生人數比女生多1/7,女生人數比男生人數少( )。

  5、兄弟四人合作修一條路,結果老大修了另外三人總數的一半,老二修了另外三人總數的1/3,老三修了另外三人總數的1/4,老四修了91米,這條路長( )米。

  6、桃樹棵數的.2/5等于梨樹棵樹的3/4。梨樹和桃樹棵數的比是 ( )。

  7、讀一本書,第一天讀了一部分后,已讀的頁數是剩下頁數的1/4。第二天又讀了一部分后,已讀的是剩下的2/5。

 。1)第一天讀了一部分后,已讀的占總頁數的( )/( );

 。2)第二天又讀了一部分后,已讀的占總頁數的( )/( );

 。3)第二天讀的頁數占總頁數的( )/( )。

  8、楊樹:8段

  松樹:5段(圖片傳不上)

  楊樹棵樹與松樹棵樹的比是( ),楊樹棵樹是松樹棵樹的( )/( ),松樹棵樹是楊樹棵樹的( )/( ),楊樹棵樹比松數棵樹多( )/( ),松樹棵樹比楊樹棵樹少( )/( )。

  二、計算

  1、簡便計算

 。1)1/2+1/4+1/8+1/16+1/32 (2)1/2+1/6+1/12+1/20+1/30

  2、求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

  三、解決問題

  1、某小學共有640人,其中男生人數是女生的7/9,男生有多少人?

  想:男生人數是總人數的( )/( )。

  2、一本硬面本子的價格是一本軟面本子的3倍,小健買了10本硬面本子和5本軟面本子,一共用去42元。兩種本子的單價各是多少元?

  3、學校運動隊甲、乙兩個組人數的比是5:3,如果從甲組調4人到乙組,這時甲乙兩組人數的比是3:2。學校運動隊共有多少人?

  4、甲、乙兩人共同加工一批零件,加工完畢時,甲加工了這批零件的60%多30個,正好是乙的3倍,這批零件有多少個?

  拓展練習:

  一個長方體棱長總和是220厘米,長與寬的比是2:1,寬與高的比是3:2,這個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

  四、課堂作業(yè):完成補充習題相關內容

數學六年級下冊教案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柱的特征,能正確判斷圓柱體,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和判斷能力。

  2.使學生認識圓柱的側面,理解和掌握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重點:認識圓柱的特征,掌握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認識圓柱的側面。

  教學過程:

  師:同學們看過西游記嗎?西游記中有這樣一個人物原文中是這樣描述的,“身穿金甲亮堂堂,頭戴金冠光映映。手舉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稱”。這是哪一位人物?

  生:孫悟空

  師:同學們請看大屏幕,我們來重溫一下,西游記的片段。同學們,孫悟空的武器是什么呢?“金箍棒”金箍棒是什么形狀呢?(圓柱體)

  有預習的同學們都知道了,這是圓柱體,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一種新的立體圖形--圓柱(揭示課題:圓柱的認識)

  研究圓柱之前我們先來回顧一下以前的知識,請看大屏幕。

  正方體有哪些特點?

  六個面圍成的立體圖形、八個頂點、12條棱

  我們今天學習的圓柱也是立體圖形,它是由幾個面圍成的呢?請同學們觀察手中的圓柱,小組之間說一說。

  生:圓柱由三個面圍成的,2個底面,1個側面(圓滑的曲面叫做側面)

  師:圓柱的兩個底面有什么特點?(大小一樣)如何來驗證這兩個底面是一樣的呢?

  生:求出面積

  師:老師覺得只要知道它的半徑就可以了。除了同學們說的方法之外,老師還由另一種方法請看大屏幕(圓柱的'上下兩個底面重合)

  師:如何把圓柱體這個立體圖形畫在紙上呢?老師這有三種選擇

  第二種是哪一面看的呢?(俯視圖)

  第三種是從哪一面看的呢?(正視圖、左視圖、右視圖)

  同學們請看這兩個圓柱有什么不同?

  生:一個高一個低

  師:那圓柱還應該有高,什么是圓柱的高呢?(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高)

  圓柱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什么值得我們研究的呢?下面請同學們利用老師準備的學具袋,自己動手卷一卷、剪一剪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學生匯報:

  生1:圓柱的側面展開圖是長方形

  生2:圓柱的高和側面展開圖的長方形的寬是一樣的

  生3:圓柱的底面周長等于側面展開圖長方形的長

  師:請看大屏幕我們來驗證一下同學們的發(fā)現(xiàn)是不是正確的?

 。ǔ鍪綪PT)

  師小結:看來同學們的發(fā)現(xiàn)是正確的,圓柱的側面展開圖是長方形,圓柱的高和側面展開圖的長方形的寬是相等的,圓柱的底面周長等于側面展開圖長方形的長。

  課堂練習:

 。ǔ鍪綪PT)

  課堂總結:圓柱由三個面圍成的,2個底面,1個側面。圓柱的側面展開圖是長方形,圓柱的高和側面展開圖的長方形的寬是相等的,圓柱的底面周長等于側面展開圖長方形的長。

  課后作業(yè):

  課后練習題

  教學板書:

數學六年級下冊教案9

  教學內容:教科書93頁“練習與實踐”第7~9題。

  教學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用字母表示數及其作用,培養(yǎng)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點:

  能正確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及數量關系、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

  會用等式的.性質解一些簡單的方程。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練習與實踐

  1.完成“練習與實踐”第7題

  理解“一種藥品降價10%”的含義。指名板演,集體交流,說說解題思路

  2.完成“練習與實踐”第8題

  兩種襯衫的原價相同,由于打的折扣不同,所以現(xiàn)價不同。108元原是這兩中襯衫現(xiàn)價的和。

  3.完成“練習與實踐”第9題

  組織學生分組開展活動,適時互換角色,也可以讓學生在小組里開展競賽,以提高練習效果。

  二、

  通過今天的復習,你對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學生交流

  三、作業(yè)

  完成《練習與測試》相關作業(yè)。

數學六年級下冊教案10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談話揭題

  1.談話。

  (1)我們學過哪些平面圖形?你知道它們的周長、面積的計算公式嗎?

  預設

  生1:我們學過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圓和環(huán)形等平面圖形。

  生2: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底×高÷2”。

  ……

  (2)你們學過哪些立體圖形?你們知道它們的表面積、體積的計算公式嗎?

  預設

  生1:我們學過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

  生2:長方體的表面積……

  2.揭題。

  我們曾經學過的這些圖形,一般稱為基本圖形或規(guī)則圖形,這節(jié)課我們來復習組合圖形、不規(guī)則圖形的相關知識。

  ⊙回顧與整理

  1.提問:如何求組合圖形、不規(guī)則圖形的周長或面積?

  (一般通過“割補”“平移”“旋轉”等方法,將它們轉化成求基本圖形周長或面積的和、差等)

  2.提問:如何計算立體組合圖形的表面積或體積?

  (1)學生分組討論。

  (2)指名匯報。(學生自由回答,合理即可)

  (3)教師小結。

  在計算立體組合圖形的表面積時,可以把每個面的面積進行累加,也可以借助視圖來求表面積。

  在計算立體組合圖形的體積時,有的要把幾個物體的體積相加來求體積,有的要從一個物體的體積里減去另一個物體的體積,這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無論是分割還是添補,都是把復雜的圖形轉化成簡單的圖形。

  ⊙典型例題解析

  1.課件出示典型例題1。

  (1)求陰影部分的面積。(單位:cm)

  分析 本題考查學生求組合圖形面積的能力。

  因為陰影部分是不規(guī)則圖形,所以可以采用陰影部分的面積=長方形的面積-大三角形的面積-小三角形的面積的方法來求面積。

  解答 20×16-12×20÷2-8×16÷2=136(cm2)

  (2)下面是兩個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其中一部分重疊在一起,求陰影部分的面積。(單位:cm)

  分析 從圖中可以看出,陰影部分是一個梯形,但梯形的上、下底和高都不知道,所以無法直接求出它的面積。

  觀察圖形可以看出:陰影部分的'面積加上三角形EFC的面積等于大三角形DEG的面積,而梯形ABEF的面積加上三角形EFC的面積等于大三角形ABC的面積,且兩個大三角形的面積相等,所以陰影部分的面積與梯形ABEF的面積相等,只要求出梯形ABEF的面積就可以求出陰影部分的面積。

  解答 (8-3+8)×6÷2=39(cm2)

  2.課件出示典型例題2。

  將高都是1 m,底面半徑分別是5 m、3 m和1 m的三個圓柱組成一個物體,求這個物體的表面積。

  分析 本題考查的是求立體組合圖形表面積的能力。

  如圖,這個物體由三個圓柱組成,仔細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向上的露在外面的三個面的面積之和(兩個圓環(huán)和一個圓)正好等于大圓柱一個底面的面積(或者說相當于大圓柱上底面的面積)。

  物體的表面積=大圓柱的表面積+中圓柱的側面積+小圓柱的側面積

  解答 2×3.14×52+2×3.14×5×1+2×3.14×3×1+2×3.14×1×1

 。157+31.4+18.84+6.28

 。213.52(m2)

數學六年級下冊教案1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判斷問題中數量之間的比例關系。

  2:正確利用比例知識解決問題。

  3:通過策略多樣化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能用正、反比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正確分析題中的比例關系,列出方程。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我們先來回憶一下有關正、反比例的知識。

  師:判斷下面每題中的兩種量成什么比例?(課件出示)

  (1)速度一定,路程和時間. (2)路程一定,速度和時間. (3)單價一定,總價和數量. (4)每小時耕地的公頃數一定, 耕地的總公頃數和時間. ( 5)全校學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數和站的行數. 【設計意圖】 通過比較和判斷,讓學生加深對正比例、反比例意義的理解,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在生活中的運用,同時為新知的學習做好準備。

  師:(對于學生回答教師給予肯定)看樣子同學們掌握的很不錯,前面我們學習了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意義,還學習了解比例。這節(jié)課我們就應用比例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板書課題《用比例解決問題》。

  二、探究新知

  1:(一)用正比例的知識解決問題(探究例5)

  過渡語:看,李大媽和張奶奶在討論什么問題,想不想去看看!(出示情境圖)

  師:這幅圖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你能不能運用學過的方法來幫李奶奶解決這個問題?

  學生自己解答,然后交流解答方法。

  2:師:像這樣的問題也可以用比例的知識來解決。

  出示自學提綱。

  (1)題目中有幾個量。

  (2) 誰和誰成什么比例關系?你是怎么判斷的?

  (3 )哪個量是固定不變的。

  (4) 根據比例關系,列出等式。

  3:學生交流自學結果,相互補充,呈現(xiàn)一個完整的解答過程。

  師:誰來說說你是怎樣用比例知識來解決問題的?

  根據上面三個問題,概括:因為水價一定,所以水費和用水的噸數成正比例。也就是說,兩家的水費和用水的噸數的比值是相等的。引導生說出等量關系:水費∶噸數=水費∶噸數,然后嘗試解答。

  4、師:這個問題我們用比例的知識解決了,你有什么方法檢驗自己的解答是正確的呢?(啟發(fā)學生自主選擇檢驗方法。如:將結果代入原題、運用比例的基本性質、用算術方法。

  5即時練習

  過渡語:同學們幫助李奶奶解決問題,我們一起去看看王大爺家又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

  出示對話情景。

  師:觀察幫助要王大爺的問題和幫助李奶奶的事對比,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在學生的交流中逐步認識到這道題與例5相比,條件和問題改變了,但題目中水費和用水的噸數的正比例關系沒變。

  小結:用正比例解決問題的關鍵是找到不變量,只要兩個量的比值一定,就可以用正比例關系解答。

  (二)用反比例的知識解決問題(學習P62例6)

  師:解決了生活中水的問題,下面我們一起看看生活的電中蘊含著什么數學問題。

  1課件出示情境圖,了解題目條件與問題。

  生:獨立解決,并在小組交流解題思路和計算方法。

  學生匯報解題思路。

  過渡語:像這樣的問題也能用比例的方法解決。請同學們仿照正比例的解題方法,并參照課本62頁的內容,自學例6.

  生:交流匯報解題思路。

  師:誰來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們的結果。

  師:(教師手指25x=100×5,x=20。)為什么這樣列式?根據是什么?

  生匯報:因為總的用電量一定,所以用電天數和每天的用電量成反比例.也就是說,每天的用電量和天數的乘積相等。

  2.即時練習

  課件出示:現(xiàn)在30天的用電量原來只夠用多少天?

  師:會解決嗎?

  生:獨立解決,交流訂正。

  小結: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是找到哪兩個量的乘積一定。只要兩個量的乘積一定,就可以用反比例關系來解答。 3:總結用比例解決問題的幾個步驟:

  (1) 梳理相關聯(lián)的.兩種量。

  (2) 判斷相關聯(lián)的兩種量成什么比例。

  (3) 解比例。

  (4) 用自己熟練的方法來檢驗。

  三:鞏固練習

  1:小明買4支圓珠筆用6元。小剛想買3支同樣的圓珠筆,要用多少錢?(要求用比例知識解)

  學生自己獨立解決問題并說說原因。

  學情預設:小明買的是同一種圓珠筆,所以圓珠筆的單價不變。那么買的支數和所用的錢數成正比例關系,所以用正比例關系能解決這個問題。

  2:學校小商店有兩種圓珠筆。小明帶的錢剛好可以買4支單價是1.5元的,如果他只買單價是2元的,可以買多少支。

  第2題,用反比例關系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設計意圖:再次讓學生感受用比例的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豐富解決問題的思路。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談談你的感受。

  板書

  用比例解決問題

  解:設李奶奶家上個月的水費是x元。 解:設原來5天的用電量現(xiàn)在可以用x天。

  X:10=28:8 25x=100×5

  8x=28×10 x=500÷25

  X=35 x=20

  答:李奶奶家上個月的水費是35元。 答:原來5天的用電量現(xiàn)在可以用20天

數學六年級下冊教案12

  教學目標

  1. 理解圓柱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計算公式。

  2. 體會數學轉化思想,培養(yǎng)學生探究意識恒文觀察、操作、分析和概括能力,能運用公式計算圓柱的體積,并能應用公式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 感受探索數學奧秘的樂趣,培養(yǎng)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和運用圓柱體積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圓柱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同學們,我們的圖形世界十分豐富,回憶一下,什么叫做物體的體積?我們已經學習了哪些立體圖形的體積?怎樣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長方體的體積和正方體的體積的通用公式是什么呢?用字母怎樣表示?

  出示學習目標:

  理解圓柱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計算公式,體會數學轉化思想。

  能運用公式計算圓柱的體積,并能應用公式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二、圖柱轉化,自主探究,驗證猜想。

  (一)猜想。

  1、下面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的底面積都相等,高也相等

 。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相等嗎?為什么?

 。2).猜一猜,圓柱的體積與長方體、正方體 的體積相等嗎?用什么辦法驗證呢?

  2、大家看圓柱的底面是一個圓形,在學習圓面積計算時,我們是把圓轉化成哪種圖形來計算的?(演示課件:圓轉化成長方形,推導圓面積公式的過程。)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由復習圓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入手,實現(xiàn)知識的遷移。]

  3、引發(fā)思考:我們能否把圓柱體也轉化成學過的立體圖形來計算它的體積呢?如果能,猜一猜能轉化成哪種立體圖形?揭示課題:圓柱的體積。

  (二)操作驗證。

  1、請學生拿出圓柱體的演示學具,以小組為單位,聯(lián)想圓形面積的轉化方式,合作探究將圓柱轉化為長方體的方法。

  在操作時,學生分組邊操作邊討論以下問題:

 、倨闯傻慕崎L方體的體積與原來的圓柱體積有什么關系?

 、谄闯傻慕崎L方體的底面積與原來圓柱的底面積有什么關系?

  ?.拼成的近似長方體的高與原來的圓柱的高有什么關系?

  2、小組代表匯報

 。▽W生按照自己的方式來轉化,會有多種轉化方法,教師適時加以鼓勵)

  3、電腦演示操作

 。1)電腦演示圓柱體轉化成長方體的過程:

  仔細觀察:圓柱體轉化成一個長方體后,長方體的長相當于圓柱的什么?長方體的寬和高又相當于圓柱的什么?

  動畫演示:把圓柱的底面平均分成32份、64份,切開后拼成的物體會有什么變化?

 。ǚ值姆謹翟蕉,拼成的圖形就越接近長方體)

  (2)根據學生的觀察、分析、推想,老師完成板書:

  長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V=Sh

 。3)你的猜想正確嗎?學生齊讀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

  三、練習鞏固,靈活應用

  闖關1.

  1、填表。(課件)

  2、一根圓柱形鋼材,橫截面的面積是50平方厘米,長是2米。它的.體積是多少?

  讓學生試做,集體反饋。

  闖關2.想一想:如果已知圓柱底面的半徑(r)和高(h),圓柱的體積的計算公式是什么?如果已知圓柱底面的直徑(d)和高(h)呢?如果已知圓柱的底面周長(C)和高(h)呢?

  學生討論、交流、匯報。

  小結:解決以上問題的關鍵是先求出什么?(生:底面積)

  闖關3.

  1、把一個圓柱的底面分成許多相等的扇形,然后把圓柱切開,可以拼成一個近似的( ),它的底面積等于圓柱的( ),高就是( )的高,因為長方體的體積等于底面積乘高,所以圓柱的體積等于( )乘( ),用字母表示是( )。

  2、圓柱底面半徑為r厘米,高為h厘米,體積v=( )立方厘米

  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完成,集體反饋。

  3、我是小法官

 。.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的底面積和高相等,他們體積也相等。( )

 。.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的體積都 可以用底面積乘高的方法來計算。( )

  3.圓柱體的底面積越大,它的 體積越大。( )

  4.圓柱體的高越長,它的體積越大。( )

  5.如果圓柱體的底面半徑擴大2倍,高不變,體積也擴大2倍.( )

  4、填空

  1.一個長方體和一個圓柱的體積相等,高也相等,那么它們的底面積( )。

  2. 一根橫截面面積是10平方厘米的圓柱形鋼材,長是2米,它的體積是( )立方厘米。

  拓展:把一根圓柱形木材橫截成2段,表面積增加16平方厘米,它的底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如果這根木材長2.5米,它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

  四、課堂小結

  學習本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還有哪些疑惑?(生匯報收獲)

  五、布置作業(yè)

  教科書第21頁練習三第1-4題。

數學六年級下冊教案13

  教學內容:教材第82-83頁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百分數的意義。

  過程與方法 掌握百分數的讀、寫方法,明確百分數與分數的區(qū)別。

  德育目標 體會百分數在生活實際中的應用價值,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掌握百分數的讀、寫方法。

  難點:百分數和分數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教法與學法:

  教法:創(chuàng)設情境,質疑引導

  學法:合作探究,自主交流

  教學過程:

  1、在生活中到處都有百分數,老師收集了幾條有關百分數的信息。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幾條信息.

  第一個圖:襯衣衣標價簽(面料:80%是棉,20%是滌綸。)

  第二個圖:純果汁 100%

  像上面這樣的數,如80%,20%,100%……叫做百分數。

  百分數是一種分母是100的.分數,但不能分母是100的分數一定是百分數。

  百分數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百分數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數只表示兩個同類量之間的倍數關系,不能表示一個確定的量,所以百分數后面不帶單位名稱。

  (1)80%表示這件襯衣衣中的棉占襯衣衣的80/100。

  (2)20%表示這件襯衣中的滌綸占襯衣的20/100。

  2、百分數的讀法和寫法

 。1)讀法

  45% 讀作:百分之四十五

  7.2% 讀作:百分之七點二

  150% 讀作:百分之一百五十

  百分數的讀法與分數的讀法相同,先讀分母,再讀分子。一個百分數,百分號前面是幾就讀作百分之幾。

 。2)寫法

  百分之三十四 寫作:34%

  百分之十五點二 寫作:15.2%

  百分之一百零五 寫作:105%

  寫百分數時,通常不寫成分數形式,在分子的后面加上百分號。

  3、百分數與分數的區(qū)別:

  百分數無處不在,它就在我們身邊,最后老師把愛迪生的這句名言送給同學們:天才=1%的靈感+99%的汗水。

數學六年級下冊教案1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掌握圓柱的基本特征,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2.讓學生經歷探索圓柱基本特征的過程,提高學生觀察、操作、分析、概括的能力。

  重點掌握圓柱的基本特征。

  難點圓柱的側面積和它的展開圖之間的關系。

  教學方法觀察法、分析法、歸納法。

  學情分析

  圓柱是人們在生產、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幾何形體,學生對于圓柱體并不陌生,只是沒有深刻的認識,教學這一部分內容,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為進一步應用幾何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打下基礎。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問題:你學過那些立體圖形?(長方體、正方體)。

  今天老師要教同學們認識一個新的立體圖形----圓柱體,簡稱圓柱。

  請同學們拿出你準備的.圓柱,老師檢查。

  老師也收集了一些圓柱的圖片,請大家欣賞。

  你還見過生活中那些物體的形狀是圓柱體。

  從一年級我們就知道圓柱體,你認為什么樣的圖形是圓柱體?說說看。

  二、探究新知

  1.從圓柱的圖片中抽象出圓柱的立體圖形。

  教師:如果把它們畫成立體圖形是怎樣的?想看嗎?

  課件演示:從圖片中抽象出圓柱。

  問:長方體和正方體最多看到幾個面?圓柱我們能看到幾個面?

  2、探究圓柱的基本特征

 。1)思考:圓柱的上下兩個面是什么樣的?叫做什么?

  學生觀察后得出結論。

  教師:小組合作,動手動腦

  圓柱兩底面的大小怎樣?你用什么方法證明?

  畫、剪、比等等方法。

  (2)比較胖瘦兩個圓柱,它們有什么不同?是什么原因?

  讓學生相互討論,思考。得出:因為圓柱的底面半徑不同,所以在高相等的情況下,半徑大的圓柱就胖些。

  (3)思考:用手摸圓柱周圍的面,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結論:是一個光滑的曲面。

 。4)思考: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什么?在哪里?有幾條?

  學生先用手比劃下圓柱的高,在用彩筆畫出圓柱的高。試試看,你能畫幾條。

  白板演示,圓柱的高有無數條,

  3、拓展應用,發(fā)展新知

  在生活中,圓柱的高也有不同的稱呼,你知道嗎?(白板展示)

  硬幣是厚,井是深、鋼管是長。

  三、鞏固提高,

  1、完成P18的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老師檢查。

  2、完成P18的第2題

  分析:分別以長方形的那條邊為軸旋轉而成,底面半徑和高分別是多少,引導學生用一張長方形的紙來幫助理解

  課題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認識到了什么?請用“1、2、3、無數”來總結今天學習的內容,你會嗎?說說看。

  作業(yè)能力練習冊第13-14頁內容,回家體會理解記憶公式。

  板書設計

  圓柱體的認識

  底面?zhèn)让娓?/p>

  2個1個無數條

  大小一樣的圓曲面

  教學反思

  圓柱是一種常見的立體圖形。在實際生活中,圓柱形狀的物體很多,學生對圓柱都有初步的感性認識。在教學中,我注重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為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解決實際問題打下基礎。教學中,重點理解圓柱的高有無數條,而不僅僅是兩個底面圓心的連線這一條。還讓學生認識到圓柱的立體圖形只有兩個面。

數學六年級下冊教案15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對單元知識進行概括,建立知識結構;

  2、會解決實際問題;

  3、歸納整理的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4、積極探索、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獲得收獲的成功感。

  教學重點: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歸納整理,形成知識脈絡。

  教學方法:引發(fā)矛盾,引入課題小組合作,歸納整理多元評價,建構知識應用實際,解決問題強化總結,拓展遷移。

  教學過程:

  一、引發(fā)矛盾,引入課題

  猜一猜:老師今年多少歲了?

  [投影]老師年齡數的十位上是最小的奇數型質數,個位上的數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你們說老師今年多少歲了?

  猜這個謎語,我們需要哪些數學知識呢?

  說得有理,我們學過有關數的知識很多,就像剛才我們在猜謎時就用到了數的整除中的一些知識。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整理復習數的整除,板書:數的整除復習

  齊讀課題,你想到什么?

  那好吧,我們就開始復習。

  二、梳理知識,形成脈絡

  1、 集中呈現(xiàn)

  現(xiàn)在請大家以小組為學習單位,按照你們的想法,把學過的數

  的整除這部分知識整理在下發(fā)的紙上。(請大家認真討論商量,并由組長記錄)待會兒我們要比一比,看哪個小組整理的既完整,又科學合理。巡視

  2、 逐個梳理

  1)小組活動:請大家在小組中,每人挑1至2個名詞說說意思。

  2)全班交流(根據學生的發(fā)言提示隨意在黑板上貼出各個名詞)

  3)整理完善知識結構

  在數的整除這部分首先學習的是整除,這是為什么?請大家討論一下,再推薦代表發(fā)言。(巡視,參與學生討論。)

  組織學生匯報交流、討論。

  提示:整除是基礎,整除前提下產生了約數與倍數,它們是相互依存的關系。(逐步引出公倍數、公約數、最小公倍數、最大公約數、互質數、合數、質數、質因數、分解質因數、奇數、偶數等。)

  說得真好!這些知識之間是有密切聯(lián)系的。

  對于今天整理出來的數的'整除脈絡圖,大家有什么想法?

  通過整理,可以使這部分知識更加條理化、系統(tǒng)化。

  3、 自學課本,看一看還有什么不清楚的問題?

  三、應用、解決問題

  1、填空題

  在1----20的自然數中,有( )個奇數,有( )個偶數,有( )個質數,有( )個合數,奇數中的( )是合數,偶數中的( )是質數,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的數是( )。

  2、能同時被2、5、3整除的最小兩位數是( ),最大三位數是( )。

  3、選擇題

  (1)一個合數的約數有( )

  A) 1個 B) 2個 C) 3個 D) 4個

 。2)如果a 和 b 是互質數,那么它們的最小公倍數是( )

  A) a B) b C) a b D) 1

  4、判斷題

 。1)整除一定是除盡,除盡不一定整除。 ( )

 。2)相鄰的兩個自然數一定互質。 ( )

 。3)所有偶數都是合數。 ( )

 。4)24分解質因數 24 = 22231 。 ( )

 。5)一個自然數的最大約數一定等于它的最小公倍數。 ( )

  5、把下面的數按照不同的標準分成兩類,你能想到幾種?

  2 15 8 17 20

  四、強化總結,拓展遷移

  今天我們共同上了一節(jié)數的整除的整理與復習課,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覺得大家特別聰明、好學,老師很高興與大家共同渡過了這美好的40分鐘,而且我們已經是 多次合作,所以我想與大家做好朋友,你們愿意嗎?

  老師想把自己的手機號碼告訴大家,大家以后有什么問題都可以和我聯(lián)系,好嗎?

  老師的手機號碼是11位數字,每一位數字依次是:

  1)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2)最小奇數與最小質數的和;

  3)最小的自然數;

  4)質數中最小的兩個數的和;

  5)既是質數,又是偶數;

  6)最小質數與最小合數的積;

  7)有約數2 和3 的一位數;

  8)自然數中最小的奇數;

  9)最大約數與最小倍數都是 7 的數;

  10)所有自然數的約數;

  11)最大的一位數 。

  同學們以后有事需要老師幫忙,隨時call我。

  這節(jié)課上到這里可以嗎?

【數學六年級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下冊教案03-16

數學六年級下冊教案07-02

數學六年級下冊教學教案01-06

蘇教版數學六年級下冊教案01-07

六年級下冊人教版教案數學12-23

數學六年級下冊教案優(yōu)秀04-23

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6-12

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1-23

新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5-31

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