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探索,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知道大月和小月,平年和閏年。
2.記住每個月和平年、閏年的天數(shù),初步學會判斷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
3.在探索過程中,培養(yǎng)觀察、對比、概括能力,促進數(shù)學思維的發(fā)展。
教學重、難點:
重點:記住每個月的天數(shù),了解年、月、日之間的關系。
難點:理解平年、閏年的判定方法。
教學準備:
不同年份的年歷、自學感悟、制月歷的表格
教學設計過程:
導入環(huán)節(jié)
(師生談話并出示地震和奧運會圖片)
同學們,剛剛過去的xx年有許多日子讓我們難以忘記。還記得這是哪一天嗎?這一天呢?
(生述)
剛才敘述時間時用到了比時、分、秒大的時間單位年、月、日。關于年、月、日,你們知道什么?
。ㄉ觯
同學們說了許多,是不是你們說的這樣?這節(jié)課我們詳細研究一下有關年、月、日的知識。
。ò鍟耗暝氯眨
自學感悟環(huán)節(jié)
每個同學手中都有一張年歷,下面我們對它進行仔細觀察并獨立完成自學感悟表上提出的問題。(生觀察并獨立完成)
匯報:誰來匯報一下你們的觀察結果?(生述師板書)
預設:
生:一年有12個月
生:1、3、5、7、8、10、12月每個月有31天;4、6、9、11月每月有30天。
師:你觀察的是哪一年的年歷?
生:xx年的`。
師:誰觀察的不是xx年的?(生舉手)
師:那你們發(fā)現(xiàn)哪些月有31天?哪些月有30天?和他說的是不是一樣?
生:一樣。
。◣熾S即介紹大月和小月)
生:2月有28天
生:2月有29天
生:有些年2月有28天,有些年2月有29天
。◣熃榻B平年和閏年)
生:一年有365天。
師:你是怎么列式的?
生:31+28+31+30+31+30+31+31+30+31+30+31=365
師:算出一年有365天的同學都是這樣列式的嗎?
生:31乖7再加上30乖4再加28等于365天。
師:是不是每年都有365天?
生:不是。還有366天。
師:因為平年閏年2月天數(shù)不同,所以平年閏年全年的天數(shù)也不同。平年一年有365天,閏年一年有366天。
師:我們做個舉手游戲:聽到大有舉左手,聽到小月舉右手。(師生共做)
師:我發(fā)現(xiàn)總有出錯的同學,誰有什么好辦法能讓我們很快記住每個月的天數(shù)?
生:拳頭法。(生并做介紹)
師:書上也介紹了這種方法,和你說的是不是一樣?打開課本48頁,看誰看得最認真。
。ㄉ矗
師:會數(shù)了嗎?
。◣熒餐创笃聊粩(shù)一次)
師:除此之外還有別的方法嗎?
生:兒歌法。
師:(師課件出示)每人讀三次,看誰先讀完。
師:“臘”是什么意思?“三十一天永不差”是什么意思?
自學檢測環(huán)節(jié)
師:下面檢測一下大家對剛才內容的理解。
。ㄕn件出示練習題:)
重難點突破環(huán)節(jié)
。ㄕn件出示1984---1994年二月天數(shù)統(tǒng)計表)
師:同學們,從這個表中你們能發(fā)現(xiàn)什么?
生:每相鄰的4年中有一個閏年。
師:平年和閏年為什么會這樣有規(guī)律地出現(xiàn)?
(出示小資料并請一個同學讀一讀)
師:根據(jù)這一規(guī)律,有人發(fā)現(xiàn)平年和閏年的出現(xiàn)與4有這樣的關系:(課件出示1984----1994年年份除以4的算式)
師:通過這些算式看誰能找到平年和閏年的秘密?
生:年份除以4有余數(shù)的這一年就是平年,年份除以4沒有余數(shù)的這一年就是閏年。
重難點檢測環(huán)節(jié)
。ㄕn件出示練習題:)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2
一、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的這一單元,是在學生學習了乘法與除法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安排教學的,主要由兩部分內容組成:一是建立倍的概念;二是解決與倍有關的實際問題。
二、教學目標
1.在分類、觀察、比較等活動中,獲得“倍”的概念的直觀體驗,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幾倍”與“幾個幾”的聯(lián)系,建立“倍”的概念。
2.能解決“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的實際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幾何直觀,滲透模型思想。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合作交流、語言表達等能力,感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
三、編排特點
1.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通過多次感知建立“倍”的概念
修訂后的教材將原來分散在二年級上冊和二年級下冊的關于“整數(shù)倍”的內容在本單元集中編排,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乘法和除法的知識,幫助學生建立倍的概念。
先利用 “幾個幾”引出倍的含義后,再從除法的角度加深對倍的概念的理解。
“倍”的概念涉及兩個量之間的比較,十分抽象,不易理解。因此,教材安排多個層次的活動,讓學生通過多次感知,在不斷比較和抽象的過程中建立倍的概念。
2.注重方法指導,通過解決問題建構數(shù)學模型
首先,通過解決問題,加深對“倍”的含義的理解!氨容^量÷標準量=倍數(shù)”是關于倍的基本數(shù)學模型。
關于倍的實際問題,主要有三類: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簡稱“求倍數(shù)”);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簡稱“求比較量”);已知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求這個數(shù)(簡稱“求標準量”)。教材先講“求倍數(shù)”,再講“求比較量”,借助線段圖,并運用除法和乘法解決問題來加深學生對倍概念的認識。
其次,注重借助圖示分析數(shù)量關系,介紹線段圖。例2呈現(xiàn)的是形象圖,例3呈現(xiàn)的是線段圖,但兩種圖示都展示了倍比關系的基本結構:兩個量比較,比較量里包含幾個標準量。
3.注重幾何直觀,幫助學生理解數(shù)學
例如,呈現(xiàn)實物及示意圖、線段圖等多種直觀形式;對分析數(shù)量關系十分重要的線段圖的教學則按實物圖--色條圖--線段圖的層次不斷遞進。
例如,每兩根為一組把蘿卜圈出來,直觀形象地展示出了兩個數(shù)量之間的倍比關系,將學生的關注點引導到“比較量里包含幾個標準量”,幫助學生建立“倍”的模型。另一方面,在解決問題的教學中,注重借助圖示分析數(shù)量關系。
四、具體編排
1.例1(倍的含義)
。1)教材提供了一個“小兔吃蘿卜”的童話情境,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2)通過比較胡蘿卜(2根)和紅蘿卜(6根)的數(shù)量,根據(jù)3個2根的關系,引出“一個數(shù)的`幾倍”的含義。
。3)通過“圈一圈”,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比較白蘿卜與胡蘿卜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由舊知識“幾個幾”轉化為新知識“倍”的含義。
練習題ppt
2.例2(“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的問題)
。1)提供“畫示意圖”“列除法算式”解答兩種方法,體現(xiàn)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使學生明確解決“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可以用除法,同時意識到畫圖策略是幫助弄清題意、解決問題的重要手段。
。2)畫圖策略
(3)檢驗方法 把所求結果當作已知條件進行檢驗,對檢驗方法進行指導,同時培養(yǎng)學生形成檢驗的良好學習習慣。
3.例3(“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的問題)
(1)畫圖策略
。2)知道畫圖方法
(3)檢驗:通過呈現(xiàn)學生主動思考解答結果是否正確的情況,培養(yǎng)學生反思的習慣。
。4)數(shù)學模型
增加ppt:開放型題目
五、教學建議
1.重視意義理解,多角度、循序漸進建立倍的概念
倍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學生建立和理解倍的概念,需要一個反復、持續(xù)的過程。教學時要注意在讓學生在充分的活動中逐步加深對倍的認識,理解倍的本質。
一方面,注意循序漸進認識倍的概念。先讓學生在“幾個幾”的基礎上來初步認識“一個數(shù)的幾倍”的含義,再結合除法從比較關系的角度對倍的概念進行再認識。可以讓學生思考:求紅蘿卜的個數(shù)(6個)是胡蘿卜的(2個)幾倍,就是以胡蘿卜為標準量,看紅蘿卜里包幾份白蘿卜,包含了3份,所以紅蘿卜的個數(shù)是胡蘿卜的3倍。在教學例2時,注意讓學生充分經歷用語言描述問題、畫圖表征數(shù)量關系、列除法算式解決問題的過程,加深學生對倍概念的認識。
另一方面,注意在“變化”中加深對倍的認識。
4紅花,2朵黃花.變化6紅花、10紅花、14紅花,倍數(shù)變化(“比較量”與“倍數(shù)”成正比例關系);
18朵紅花,2朵黃花。變化:3朵黃花、6朵、9朵,標準量變化,倍數(shù)也變化(“標準量”與“倍數(shù)”成反比例關系)
讓學生在有趣的“變化”中進一步認識倍,感受在比較倍數(shù)關系時標準的重要性。 (高老師課件)
2.重視多元表征及其之間的轉化,建立倍的模型
首先,可增加“連續(xù)量”的比較,豐富學生的圖形表征。例如,涂出給定紙條的長度4倍等。
其次,在教學用“倍”的知識解決問題時,注意讓學生充分經歷用語言描述問題、畫圖表征數(shù)量關系、列除法算式解決問題的過程,并引導學生說一說其中的聯(lián)系,引導學生在語言表征、圖形表征(實物操作、畫示意圖等)、算式表征等多種表征之間進行轉化,建立“倍”的模型。(詳見“例2的教學建議(2)”。)
3.重視主體參與,形成幾何直觀
借助圖形直觀首先需要把研究“對象”抽象成為“圖形”,再把“對象之間的關系”轉化成為“圖形之間的關系”,這樣就把研究的問題為“圖形的數(shù)量或位置關系”的問題,進而進行思考分析,這一系列的轉化顯然不是天然而成的。
線段圖對第一次接觸的學生來說卻是抽象的,不是學生可以一蹴而就的。在教學中,可以畫形象的實物圖,也可以畫抽象的線段圖,并讓學生慢慢過渡到畫線段圖。對于畫線段圖的方法需要加強指導,而且要注意把握好教學要求。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3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在測一測、量一量和找一找中認識小數(shù),會讀、寫小數(shù),了解小數(shù)各部分的名稱。
2、經歷小數(shù)的產生過程,加深對小數(shù)意義的理解,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學思考能力及用小數(shù)表達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3、能正確區(qū)分整數(shù)和小數(shù),滲透知識間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初步體會小數(shù)的含義,能認、讀、寫小數(shù)部分是一位的小數(shù),知道小數(shù)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難點:
初步體會小數(shù)的含義,感受小數(shù)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準備:
米尺、準備一些有單價的實物圖片。
教學過程:
一、生活感知,引出小數(shù)
師:同學們,你們都去過超市嗎?張老師星期天也去了超市,帶來了這些商品,請看。學生仔細觀察。
出示各種商品的價格,學生試讀。
師:這些數(shù)你們見過嗎?是什么數(shù)?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新朋友———小數(shù)(揭示課題認識小數(shù))
二、主動探究,理解小數(shù)
(一)動手實踐,借助長度單位初步認識小數(shù)
1、師:現(xiàn)在我們來找一找身邊的小數(shù),好嗎?你認為用哪個長度單位來測量課桌面的`長與寬比較合適?請同學們兩人一組,拿出米尺,測量一下。
學生先分組測量,記錄數(shù)據(jù)。
2、師:5分米和4分米如果用米作單位可以怎樣表示。(引導學生用分數(shù)表示5/10米、4/10米)
3、師說明5/10米還可以寫成0。5米,讀作零點五米。0。5讀作零點五。(師適時板書)讓學生讀一讀,寫一寫。指導小數(shù)點的寫法。
師:4/10米也可以怎樣寫呢?讓學生讀一讀,寫一寫。
4、練習
。1)“想想做做”第1題。
先觀察圖意,學生獨立思考填寫,再集體校對。
提問:觀察第一組數(shù),這三個數(shù)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
。2)“想想做做”第3題。
觀察圖意,獨立完成。從這題的填寫中,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獨立完成后指名交流(交流分數(shù)、小數(shù)表示的既可以是陰影部分,也可以是空白部分)
。ǘ┳灾魈剿,借助商品價格理解一位小數(shù)
1、出示一些商品價格(鉛筆5角,學生尺8角,圓珠筆1元2角,筆記本3元5角)讓學生讀一讀它們的價格。
2、師:你能將商品的價格改寫成用元作單位數(shù)嗎?同桌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回答。提問:為什么8角就是十分之八元?為什么0。8元的小圓點左邊要寫0呢?那1。2元和3。5元為什么就不寫0呢?
3、練習
完成“想想做做”第2、4題。
獨立填寫,集體交流,選擇1~2題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
(三)自學課本,在討論交流中進一步認識小數(shù)
1、關于小數(shù),你還想了解哪些知識呢?請同學們請教課本,尋找答案吧。(學生自學課本)
組織討論:你讀懂了什么?(學生匯報,教師隨機板書)
2、練習
下面一組數(shù)據(jù),說說哪些是整數(shù),哪些是小數(shù)?并指出小數(shù)的整數(shù)部分和小數(shù)部分。
。1)一枝自動鉛筆的長度是1。6分米。
。2)媽媽的月收入是1500元。
。3)一件上衣的價錢是92。5元。
。4)小名家離學校有3。8千米。
。5)買2塊橡皮要花0。8元。
三、鞏固練習,拓展小數(shù)
1、配鑰匙。(分數(shù)和小數(shù)對應練習)
2、想想做做第5題。(數(shù)軸上的小數(shù))學生獨立完成,再指名交流。
四、聯(lián)系實際,應用小數(shù)
1、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同學們,你們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見過小數(shù)?
2、師:古代數(shù)學家們在很久以前就開始使用小數(shù)了,你想了解有關小數(shù)使用的歷史嗎?(介紹)
3、游戲:每位同學準備一套0到9及小數(shù)點的數(shù)字卡片,同桌開展擺小數(shù)游戲。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4
教學目標:
1.在拼搭和觀察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發(fā)展空間觀念以及觀察、操作能力。
2.在拼搭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體驗并初步學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體的相對位置。
3.通過實踐活動,發(fā)展與同伴合作的意識,獲得積極的數(shù)學學習情感體驗。
教學重、難點:
在拼搭和觀察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觀察、操作和空間想象力。
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訓練注意力
同學們,我們先來做一個小游戲。請大家根據(jù)老師的口令行動起來,老師請兩位同學在講臺上表演。
請你摸自己的左耳朵,摸右腿,摸左眼睛,摸右肩。
請你用右手摸你的右腿,用左手摸你的右眼睛。
請你用左手指前面,指下面,指后面,指左面......
(二)活動二:根據(jù)指令搭立體圖形
1.創(chuàng)設情境。
同學們,工地上有許多叔叔總是在忙忙碌碌的,你知道他們在干什么嗎?
說得好,他們正在蓋新的樓房。同學們,你知道在蓋大樓之前要先做什么嗎?對,要由設計師精心設計好大樓的圖紙,比如一共有幾層,每個房間有多大面積、幾個窗戶等等,然后才由建筑工人按照圖紙去蓋,那么今天的數(shù)學課我們就來當設計師和建筑工人,一起來搭房子,好嗎?
2.搭一搭。
、爬蠋熢O計了一棟房子,想請同學們用準備好的立方體搭一搭,比比哪個同學能夠理解老師的意思,搭出符合要求的房子來。我請一個同學上來搭一搭,請你聽好,其他同學當小裁判看他搭的對不對。橫著放3個方塊,在中間方塊的上面放一個,把右面的方塊拿去。
、莆艺垉蓚同學上臺來搭,一個發(fā)指令,一個搭。
、侨嗦犂蠋熤噶畲钜淮。
同學們,你們搭的.和老師設計的完全相同,大家都很棒,理解了我這個設計師的意思。大家都是非常合格的建筑工人。
大家想想,老師剛才給你們發(fā)了幾條指令?
最優(yōu)秀的設計師要盡可能地用少的指令指揮建筑師,我們看看哪些同學能夠做到這一點。
、韧酪粋發(fā)指令,一個搭。然后互換。
(要注意每完成一步都要及時反饋,發(fā)現(xiàn)問題立刻糾正。)
(三)活動三:通過提問來判斷并搭出立體圖形
、畔旅嫖艺堃幻瑢W做設計師,在講臺下面的小凳子上搭一個房子。(請一名同學在講臺下面設計,注意不讓其他同學看到他的設計情況。)
xx設計師,請你說說你搭的房子是怎樣設計的,我來搭一搭。
你用了幾個正方體?從正面看是幾個正方形?從上面看是幾個正方形?從側面看是幾個正方形?看,是一樣的嗎?
請大家想想,老師問了幾個問題?哪幾個問題?同學們,xx用了4個立方體,為什么從上面、正面、側面看的結果會不同呢?現(xiàn)在就請大家搭出和xx同學搭的相同的立體圖形,你從上面、側面、正面看看,是不是像大家說的那樣。
、仆瑢W們同桌兩個人合作,一個人做設計師,先自己搭出一個房子,注意用書擋住不要讓建筑工人看到,然后設計者用盡可能少的指令讓建筑工人搭出你設計的房子。做完后同桌互換角色,練一練。
(教師注意指導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并要注意發(fā)現(xiàn)典型的設計方案。)
哪位設計師上講臺來,把自己的設計告訴全班同學?
(四)課堂小結:你今天學到了什么?
教學內容:練習三
教學目標:
1.在拼搭立體圖形的過程中,體驗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立體圖形,所看到的形狀可能
不同。
2.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的形狀。
教學重、難點:
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的形狀。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師: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搭一搭,同學們不僅能搭出許多種圖形,還能用語言進行表述。這節(jié)課讓我們繼續(xù)用學具搭搭,好嗎?
(二)完成練習三(1題~4題)
先讓學生搭出書上的立體圖形,分別從正面、上面、側面進行觀察,再填一填,然后組織交流。注意引導觀察,第一個圖形從上面和正面觀察到的形狀是相同的。
先想一想,然后獨立搭一搭,看一看,連一連,再交流討論。
通過本題練習,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可以讓學生先想一想,再搭一搭,看一看,填一填。
4.下面的立體圖形從正面、上面、側面看到的形狀分別是什么?在方格紙上畫一畫。
教師先示范怎樣在方格紙上畫圖?再出示第4題
先引導學生理解題意,然后讓學生獨立在方格紙上畫一畫,全部畫完后搭一搭進行驗證。
(三)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5
1、同學們做習題,小華做了75道,小明做了85道,小青比小華和小明的總數(shù)少30道,小青做了多少道?
2、學校有14棵楊樹,楊樹的棵數(shù)是松樹的.2倍,柳樹比松樹多4棵,有多少棵柳樹?
3、三年級(1)班有46人,其中21人是女生,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
4、公園有7只大猴,小猴的只數(shù)比大猴多9只,公園一共養(yǎng)了多少只猴?
5、甲有140元,甲的錢數(shù)是乙的2倍,甲乙共有多少元?
6、一列火車早上5時從甲地開往乙地,按原計劃每小時行駛120千米,下午3時到達乙地,但實際到達時間是下午5時整,晚點2小時、問火車實際每小時行駛多少千米?
7、一輛汽車早上8點從甲地開往乙地,按原計劃每小時行駛60千米,下午4時到達乙地、但實際晚點2小時到達,這輛汽車實際每小時行駛多少千米?
8、小寧、小紅、小佳去買鉛筆,小寧買了7枝,小紅買了5枝,小佳沒有買、回家后,三個人平均分鉛筆,小佳拿出8角錢,小佳應給寧多少錢?給小紅多少錢?
9、三個好朋友去買飲料,小亮買了5瓶,小華買了4瓶,陽陽沒有買、到家后,三個人平均喝完飲料,陽陽拿出6元錢,他應給小亮4元錢,給小華2元錢、
10、用一個杯子向空瓶里倒牛奶,如果倒進去2杯牛奶,連瓶共重450克;如果倒進去5杯牛奶,連瓶共重750克、一杯牛奶和一個空瓶各重多少克?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6
一、總體印象
時間單位是較為抽象的計量單位。教材在編排時是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先安排學生好感知、可以充分體驗的時、分的認識。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又學習了時、分、秒,等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積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經驗,有了形成較長時間觀念的基礎之后。在本單元向學生介紹有關年、月、日等時間單位和24時計時法等方面的知識,以及一些簡單的時間計算方法。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他們之間的關系;知道平年、閏年等方面的知識;記住每個月以及平年、閏年各有多少天。
2.使學生知道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初步理解時間和時刻的意義,學會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
二、教學思考:
教學中的幾點嘗試:
1、關于《年、月、日》
。1)結合生活實際,認識年、月、日。
[案例]
在教學中,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起點再組織教學。我們不妨先從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入手。
師:你對“年月日的相關知識”有哪些了解?
1)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年、月、日?
報紙上、日記里、食品和藥品標簽上的保質期。
2)根據(jù)你的生活經歷說一說一年、一月、一日有多長?
生1:從我去年的生日到今年的生日經歷了一年,去年兒童節(jié)到今年兒童節(jié)也是一年。
生2:爸爸上月7號發(fā)工資,到這個月7號發(fā)工資,中間經歷了一月。
生3:我昨天早上7點上學,今天早上還是7點上學,中間經歷了一日。
(2)為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建構知識的活動和思考時間,放手讓學生探究。
2、關于《24時計時法》
[案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初步感知24時計時法。
1、(播放“新聞聯(lián)播”片頭音樂)猜電視節(jié)目。
師:“新聞聯(lián)播”節(jié)目在什么時刻播出?
生:晚上7時。
師:你們都同意嗎?(生齊:同意,師板書:晚上7:00)電視畫面上是這樣寫的嗎?
生:不是晚上7時,是19時。(師在晚上7:00下面板書19:00)
師:這兩種寫法都能說明“新聞聯(lián)播”節(jié)目什么時刻播出嗎?
生:能。晚上7時就是19時。(另一生補充:19時也就是晚上7時)
黃老師“傻乎乎”地問:“日常生活中多用12時計時法,我就不懂,為什么電視上還要標19:00,而不標晚上7:00呢?”
同學們爭先恐后搶著來幫老師:
“其實標‘晚上7:00’也可以。”
“不好,假如是外國人,看不懂中文怎么辦?”
“那就中文、英文都標上!
“這樣就太長了,在畫面上占了很大的位置。”
在學生的多番“開導”下,黃老師終于“恍然大悟”:“我懂了,還是用24時計時法好,標上19:00,中國人、外國人都看得懂,很簡明!
2、舉例,進一步豐富感知。
黃老師的“裝傻”,給學生留下了盡情揮灑的自由空間。在這種高漲、和諧的“互幫互助”氛圍中,學生自己體驗、揣摩著24時計時法的優(yōu)點。
3、豐富練習的形式和內容。
在本單元的教學中,我從網上搜索到了一些相關的專題學習網站,我把網址介紹給學生,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非常高,紛紛利用課余時間上專題學習網站學習,學生在玩中學,在玩中鞏固了知識。
>教學中的幾點溫馨提醒:
《求經過時間》
教材中對求經過時間是通過鐘面和線段圖的形式,直觀的展示在學生的.面前,只要求學生能直接從線段圖中口算出經過的時間。但一到練習中可就完全變臉了。只是幾個簡單的數(shù)字描述,其中的難度卻深不見底。P55,T6在實際的情況學生對于求經過的時間,往往不能很快進行口算,而是需要一定的思考時間,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注重思考方法的多樣化。除了教材中介紹的讓學生通過觀察鐘面和直觀演示,從出發(fā)時刻開始,轉動分針到到達時刻,把直觀觀察和線路圖對應起來,也可以介紹分段計時、用豎式計時等方法。
實踐活動:制作年歷
書中對于年歷的制作介紹的非常清楚。我想大致可以分為這么六步去走。
1、收集年歷:收集不同年歷,豐富材料。
2、觀察年歷:看看他們編排的不同。
3、討論與制作:確定每個月的1號是星期幾是關鍵。
4、個性化設計:在學習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創(chuàng)作出具有自己個性的作品。
5、小組間交流:完成作品之后別忘了進行交流,要讓學生說出自己當時這個設計的道理,同時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觀察,發(fā)現(xiàn)不同樣式年歷的由下而上聯(lián)系。
6、應用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7
教材簡析:
這部分內容主要復習本單元所學的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計算和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在復習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時,教材著重讓學生對過去計算出現(xiàn)的各種情況進行比較,弄清楚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進一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并結合計算的練習,幫助學生復習驗算和估算的方法。教材安排的一些實際問題,體現(xiàn)了現(xiàn)實性和趣味性,注意把估計和解決問題有機結合起來,培養(yǎng)學生觀察和探索規(guī)律的能力。
教學內容:
第1~9題
教學目標:
1、計算方面:讓學生把估算與筆算相結合,進一步掌握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2、解決實際問題方面:通過一些具體習題的練習,使學生把數(shù)學知識應用于生活,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這節(jié)課我們來復習這第一單元的知識。想一想,在這一個單元里,你學會了哪些數(shù)學知識?
板書:單元復習
一、計算:
1、口算,老師在改作業(yè)的時候,發(fā)現(xiàn)經常有學生錯在“0”的問題上。為了減少這一錯誤,要加強估算意識,做題前做題后都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想一想。
口算下面各題:
800÷2280÷7690÷3300÷6
320÷8500÷5440÷4460÷2
2、題組練習:
848÷4÷2900÷2÷3909÷3÷3
848÷8900÷6909÷9
出示該題組,問,你有經驗對付這類題嗎?
可老師在批改作業(yè)的時候還會遇到學生不會判斷這題。
板書:848÷4÷2○848÷8
這題你覺得可以怎么判斷?(根據(jù)它們之間關系直接判斷,不用計算。)
那什么樣的題目要計算后才能判斷呢?
板書:123÷4○150÷5
請大家分別把兩個算式的結果算出來,再比較。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ㄉ潭际30,前一題有余數(shù)。)
你認為該決定哪個算式比較大?為什么?
那如果是都有余數(shù)呢?
比如:123÷4○152÷5
。ㄗ寣W生認識到,有余數(shù)的.比較的時候先看商再看余數(shù)。)
打個不是很合適的比方:舉重比賽的時候,如果最后有兩個運動員同時舉起同樣的重量,那就要看誰是第一舉就舉起該重量的,那他就比第二次舉才舉起的厲害。如果同樣是第一或第二舉的話,那還要看體重。所以有的時候比的時候,不僅要看大的方面,有時還要注意一些比較細小的地方。
回到題組題,請大家較快地把得數(shù)算出來。交流。
二、解決實際問題:
1、你能分別算出各年級平均每班有圖書多少本嗎?
年級
班級數(shù)
圖書的總本數(shù)
平均每班有圖書的本數(shù)
一
3
315
二
4
720
三
4
852
讓學生讀懂表格,計算結果,再交流。
2、李莊挖一條長840米的水渠,如果8天挖完,平均每天挖多少米?如果7天、6天或5天挖完呢?
挖的天數(shù)
8
7
6
5
每天挖的米數(shù)
簡單解釋:挖水渠
讓學生獨立計算并填表。
觀察你填寫的結果,有什么發(fā)現(xiàn)?
類似的規(guī)律,你能從你的生活中舉一些例子嗎?
3、買東西:大型積木132元、軌道火車408元、大型拼圖116元、遙控汽車214元、遙控坦克150元。今天商店搞活動,一律按半價出售!耙宦砂窗雰r出售”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那我們快來算一算半價之后,這些商品的價錢吧,怎么算半價?
學生分別計算出各物品的半價。
現(xiàn)在如果給你200元,你能買到哪些玩具?怎么想的?
最多能買幾件?你該怎么選商品?
選一選,把你選中的商品告訴大家。一起算一算,選對了嗎?
指出:能買的東西的總的價錢應該是少于或等于你有的錢,超過了,那這商品就買不成了。
4、再來做一道買東西的題目。出示商品及商品價目表:
鋼筆8元、皮球7元、圓珠筆3元、乒乓球2元、筆記本9元。
(1)王老師買一種筆用去108元,買一種球用去60元。他買的是哪一種筆和哪一種球?各買了多少?
可都分別都有兩種,怎么才能判斷究竟買的是哪一種呢?(整除)
算一算,把的出的結論告訴大家。
。2)如果把買的比和球的錢都買筆記本,夠買20本嗎?
這道題又該怎么解決?把你的想法告訴同桌,一起算一算。交流。
三、思考題:
在□里填上合適的數(shù)字。
要指導學生按照計算方法去逐一找到突破口,直至最終完成整個的填寫。
四、布置作業(yè):
p.15第2題和p.16第7、8題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8
【教學內容】
教材第12頁例2、例3及“做一做”,練習三第3、4、7、8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交流討論活動中理解和掌握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口算除法的方法,并能運用方法熟練地進行口算。
2。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和合作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熟練掌握用一位數(shù)除的口算方法。
難點:提高一位數(shù)除法的口算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谒。
80÷4?40÷2?6000÷2?90÷3
2。師: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口算除法,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口算除法。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2。
(1)課件出示例2。
。2)學生獨立列式,提示:120÷3等于多少呢?
學生先獨立思考,小組內交流。
教師巡視指導,也可以讓學生先用小棒擺一擺。
(3)反饋學生的計算方法。
學生可能出現(xiàn)以下三種算法:
①40×3=120,120÷3=40。
、12÷3=4,120÷3=40。
、弁ㄟ^擺小棒看出:把120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0根。
教師結合擺小棒的過程引導學生理解算理。
2。教學例3。
。1)課件出示例3。
。2)鼓勵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內交流,也可以讓學生用小棒擺一擺。
學生可能出現(xiàn)以下幾種算法:
、60÷3=20,6÷3=2,20+2=22。
、谕ㄟ^擺小棒可以看出:先把66根小棒分成6捆(每捆10根)和6根,6捆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2捆(20根);再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2根,2捆和2根合起來就是22根。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12頁“做一做”。
先讓學生在教材上獨立完成,再指名匯報,指名匯報時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然后引導學生比較每組中上下兩題的異同,看能夠發(fā)現(xiàn)什么。
2。完成練習三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按從上到下的順序計算,進一步鞏固口算方法,熟練口算技巧。
3。完成練習三第4題。
4。完成練習三第7、8題。
四、課堂小結
師: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口算除法(2)
例2:方法一:40×3=120??方法二:12÷3=4
120÷3=40?120÷3=40
例3、66÷3=22
60÷3=20
6÷3=2
20+2=22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我把握了以下兩點:
算法的多樣化。算法多樣化是計算教學改革的一個新的理念,探索口算方法的過程,體會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另外,無論是用哪一種方法計算,對學生后面的學習都是有用的,所以教學時特意對學生說明,計算時要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課堂上,學生學得輕松,又通過傾聽和交流得到了能力上的提高。
多方面的'評價。本節(jié)課我從計算的方法、計算的速度、學習態(tài)度以及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等方面,都適時地對學生進行了恰當?shù)脑u價,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充分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從而調動了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9
教學目標:
1.通過直觀感知四邊形,使學生能夠更準確地區(qū)分和辨認四邊形,并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知道它們的角都是直角。
2.通過畫畫、找圖、拼圖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比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發(fā)展空間想象能力。
3.通過情境圖和生活中的事物進入課堂,感受生活中的四邊形無處不在,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感知四邊形的特征,能夠判別四邊形。
教具、學具:課件一套、三角尺、四邊形、格子紙等。
教學過程:
。ㄒ唬└兄倪呅蔚奶卣
1.認識四邊形。
(1)教師:(在黑板上寫下本節(jié)課的主題)看看,今天我們要學習什么?你見過四邊形嗎?你認為四邊形是什么樣的?
按照學生的回答,出示長方形、正方形等四邊形的圖片。
(2)出示其他未被提到的圖形。
教師:這個是四邊形嗎?它們有什么共同特征嗎?
按照學生的回答在黑板上寫下“四條邊,四個角”。
2.判斷四邊形。
(1)教師:還有一些圖形,請你們判斷,它們是不是四邊形?(引用課本第35頁中的圖形,另外展示4個圖形在課件上)
請談一談為什么不是四邊形。四邊形光有四條邊是不是就行了?它們是什么樣的四條邊?(在黑板上補充:直邊)
(2)你有沒有辦法將這些不是四邊形的圖形變成四邊形?(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在課件上操作)
。ǘ⿲ふ宜倪呅
1.找生活中的四邊形。
教師:同學們真行,經過你們的修改這些圖形都變成了四邊形,那請你們找一找周圍哪些物體的表面也是四邊形的。請摸一摸給大家看看。
2.找主題圖中的四邊形。
教師:實際上,四邊形在生活中應用廣泛。你們看這是一張校園圖,能否從中找出四邊形來?(在課件上展示,依據(jù)學生的回答,讓相應的四邊形以紅色閃動,提取出來放在屏幕右側)
(三) 小結:我們找到了這么多的四邊形,那么什么樣的圖形是四邊形呢?(點名多位學生展示)
(四)四邊形分類
1.分類方法
老師示范了五種不同形狀的四邊形,分別是長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邊形、和菱形,并講解了它們各自的名字。接著,老師讓學生拿出練習紙,并給出了一些提示,讓學生思考如何將這些四邊形分類。學生可以使用三角尺直角比較角的大小,也可以用尺量邊長。
2.小組分類
學生分成小組,定下分類標準,并選擇工具進行分類。每個小組用自己的方式記錄分類方式和理由,并交流討論。然后,每個小組派代表進行匯報,并展示他們所選擇的分類方式和理由。
3.反饋、交流
每個小組的代表向全班講解他們所選擇的`分類方式,并說明理由。學生也可以針對不同的四邊形,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4.小結
老師肯定學生們的分類方式,并再次強調什么樣的圖形是四邊形。
5.畫四邊形
老師讓學生畫出練習紙上給出的六個四邊形,并引導學生思考不同類型的四邊形之間有什么不同之處。老師為學生提供了尺和格子圖作為繪畫工具。
實物投影展示,講解每個四邊形的特點,并與學生展開互動討論。
總結
這節(jié)課教會了學生如何分類不同類型的四邊形,并引導學生思考不同類型之間的差異。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和互動討論,增強了彼此之間的交流溝通與合作能力。
四邊形是由四條直線邊圍成的圖形,常見的四邊形包括長方形、正方形、梯形、菱形和平行四邊形。這些四邊形的特點各不相同,有的有四個直角,有的有兩個直角,有的沒有直角,有的對邊相等,有的邊相等,同學們可以通過觀察它們的邊和角特點來區(qū)分它們。
接下來,我們來學習拼四邊形。同學們需要合作,選出一些信封里的四邊形來拼成一個新的四邊形。這個環(huán)節(jié)旨在鍛煉同學們的動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信封里的四邊形有哪些呢?同學們可以進行交流和展示,看看大家選出來的四邊形是否相同。同時,還可以探討是否存在不同的拼法。
最后,我們來進行課堂總結。同學們在這堂課中學習了四邊形的種類和特點,通過拼四邊形的活動也增強了動手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意識。四邊形還有很多知識需要我們繼續(xù)學習。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10
教學內容:
教材第100—102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加深理解解決問題從條件想起的策略,進一步掌握從條件想起的策略,能比較熟練地用從條件想起的策略解決兩步計算實際問題。
2、使學生能從條件想起說明解決實際問題的分析推理過程,進一步發(fā)展根據(jù)條件分析、推理的思維能力,進一步積累解決實際問題的經驗。
3、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方法、策略的價值;培養(yǎng)分析、推理和嘗試反思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談話導入:這節(jié)課我們復習解決問題的策略。(板書課題)
二、回顧策略
1、根據(jù)條件提出不同的問題。
果園倉庫里原來存放了200箱蘋果,又運來8車,每車75箱。
林場要栽800棵樹,先栽了200棵,其余的要平均栽在4個苗圃里。
2、回顧過程。
提問:回顧一下剛才提出問題的思考過程,你有哪些體會?
板書:從條件想起→找有聯(lián)系的條件→提出可以求的問題
三、應用策略
1、做期末復習第25題。
讓學生讀題,說說條件和問題。
交流:你是怎樣想的?(指名幾人說思路)
2、做期末復習第27題。
讓學生獨立讀題并解答。教師板書算式和得數(shù)。
3、做期末復習第28題。
出示題目和表格,讓學生讀題并說明知道了什么,表格里填寫什么內容。
交流:二、三、四年級展出的作品個有多少幅?
完成思考題。
指名學生讀題,相互交流是如何思考的。
讓學生有錯的訂正,沒有解答的列式解答。
四、課堂總結
你能說說通過復習,你有哪些收獲?
板書設計:
。42+18)×3=180(本)
。56—8)÷3=16(米)
45幅61幅86幅
思考題
(200—1)×5=995(米)
教學反思:
在復習課內容設計上要有層次性,并且沒有進行分組對比,從而導致題型過于多和亂,必須把題型更加有整體性與系統(tǒng)性,而在共同體中沒有讓學生過多的'參與進來,自始至終我一直灌輸?shù)奶,使那些會的學生還是會,不會的學生還是不會,這樣就失去復習課的查漏補缺的目的和真正意義,經過大家的研討課我也有了對復習課的重新認識,比如1。復習課要對知識進行整理,形成知識的網。教師要對學生整理知識進行必要指導,讓學生感覺整理的知識是有系統(tǒng)的,不能簡單地對知識進行“梳理”,“梳理”不是“整理”,要從知識的“面”的角度整理,整理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11
教學目標:
1、通過“猜測——試驗——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讓學生經歷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過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不確定的,體會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初步感受隨機現(xiàn)象的統(tǒng)計規(guī)律性。
2、能對一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進行描述,結合具體情境,能對某些事件進行推理,知道其可能性的大小。
3、在與同伴的合作交流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體會數(shù)學學習與現(xiàn)實的聯(lián)系。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求實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
教學重點:
學生通過試驗操作、分析推理感受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教學難點:
利用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轉盤、盒子、布袋、乒乓球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做游戲嗎?今天我們來玩摸球游戲。(板書:課題)
二、體驗“不可能”
師:老師這里有個盒子,看看盒子(空盒子),猜一猜老師會摸出什么東西?(學生猜想)
師:請認真看(倒轉空盒子)老師有可能從盒子里摸出東西嗎?為什么?
生:因為盒子里什么東西也沒有,所以不可能摸出東西。(板書:不可能)
三、體驗“一定”
師:現(xiàn)在老師把1個黃球放到盒子里,猜一猜老師會摸出什么東西?
生:黃球。
師:一定是黃球嗎?
生:一定,因為盒子里只有黃球。(板書:一定)
四、體驗“可能”
師:如果再多放1個白球到盒子里。然后繼續(xù)摸球,你想一想老師會摸出的球會是什么顏色,猜一猜。
生:可能是白球,可能是黃球。
師:也就是說,這次摸球出現(xiàn)兩種可能?赡苁恰ㄉR答),也可能是……(生齊答)。(板書:可能)
老師這里有9個黃色乒乓球和一個白色乒乓球。
1、猜想
黃球的數(shù)量多,摸到的可能性就大,白球的數(shù)量少,摸到的可能性就少,這只不過是我們的猜想[板書:猜想],怎樣才能證明我們的猜想是正確的呢?
2、實驗
就采用大家的辦法,要通過實驗來驗證[板書:實驗]一下我們的猜想是不是成立?
老師也為每組準備了裝有9個黃球和一個白球布袋,下面,我們就以小組為單位一起做摸球游戲好嗎?課件出示
學生小組內摸球,教師巡視指導。
3、驗證
請各組的記錄員匯報一下你們組摸取黃球、白球各幾次?(教師填寫記錄表)讓我們把全班摸球的結果和起來看看吧。觀察統(tǒng)計結果,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ㄉ懻摻涣鳎
4、推測
我們用驗證的.結果來推測一下,要想摸到白球的可能性變大一些,可以怎么辦?
。▽W生各抒己見)
5、總結規(guī)律
通過這個活動,驗證了我們的猜想。黃球的數(shù)量比白球多,摸出黃球的可能性大。白球數(shù)量比黃球少,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就小。也可以說我們很可能摸到黃球,偶爾能摸到白球。
板書:在一定的條件下:
數(shù)量黃球多大(很可能)
可能性
白球少小(偶爾)
鞏固新知,應用拓展。
如果再增加一種顏色,是否仍然符合“物體數(shù)量多少決定摸出哪種物體可能性大小的規(guī)律”呢?
。1)出示:袋子里有2紅、4黃、8白三種顏色的球,一共有14個球,任意摸出一個球,會是什么顏色呢?(學生猜測)
。2)實驗驗證:(學生現(xiàn)場摸球,教師及時記錄)
。3)深化結論:通過這次摸球,你有什么新的的發(fā)現(xiàn)?
。ǹ赡苄源笮∨c物體數(shù)量多少是密切相關的。)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12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經理多種算法交流的過程,并能正確地計算。
2、結合具體情境,能用乘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shù)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教學重點:
能計算一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乘法。
教學難點:
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教具準備:掛圖、幻燈、小黑板。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
暑假里,有三個小朋友,來到了美麗的大海邊。出示掛圖:同學門自己觀察這幅圖把你看到的.說給同桌聽一聽。
二、探索新知:
1、描述情境圖,并根據(jù)圖提出問題。
2、小組交流各自的問題,并試著解決問題。
3、引出:買3個游泳圈需要多少錢?
(1)列式計算,小組交流。
引導學生根據(jù)問題獨立列出乘法算式:12 × 3 =(2)全班交流算法。
組織學生交流計算方法,學生們可選擇自己喜歡的算法。
4、解決問題:買3個球需要多少錢?
每個學生先獨立列出乘法算是,嘗試解決,再交流、匯報。
5、引導學生說一說怎樣口算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
三、拓展應用:
1、13×3 70×5 24×2 15×3 31×3 34×2 24×4 13×5 2、
、、一共有多少塊餅干?
⑵、每個小朋友15塊,分給6個小朋友,夠分嗎?
四、小結
在這節(jié)課中,你學會了什么?要注意什么問題?
五、作業(yè):作業(yè)本中的相關作業(yè)。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13
教學目標
1.認識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知道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大小。
2.能根據(jù)物體表面的大小選擇合適的面積單位,并能運用面積單位估計物體表面的面積。
3.通過觀察、比較和實際操作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空間觀念,體會到數(shù)學與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
教材分析
“面積單位”是在學生理解面積的意義,能夠初步比較圖形面積大小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在此之前學生已經認識的“米、分米、厘米”等長度單位,是本節(jié)課學習面積單位的知識基礎。本節(jié)課教材通過測量物體表面的面積,使學生認識到測量工具不同則測量結果不同,引出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于是引入面積單位。因為物體的表面有大有小,所以要根據(jù)需要認識不同的面積單位,即: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教具準備: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紙。
學具準備:10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1個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每人一張統(tǒng)一大小的郵票。
教學活動過程:
一、導入面積單位
1.請同學們在郵票的背面畫上格子,再數(shù)一數(shù)這張郵票的.面積是幾個格子。
2.請同學們在小組內比較一下你們的郵票大小,為什么有的同學的格子多,有的同學的格子少?怎樣才能解決這一問題呢?
3.小結:如果把一個格子看作一個面積單位,那么只有統(tǒng)一了面積單位才能更準確地知道面積的大小。
二、認識面積單位
1.認識平方厘米
。1)讓學生拿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紙并測量它的邊長。
小結: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積是1平方厘米,寫作1厘米2,或者1cm2。
。2)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比一比,你身體哪一部分的面積最接近1平方厘米?
。3)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測量一下郵票的面積是幾平方厘米。
(4)哪些物體表面的面積應該用平方厘米做單位?
選擇身邊一個較小的物體測量它一個面的面積。
2.認識平方分米
(1)邊長是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積是1平方厘米,那么你知道1平方分米有多大嗎?(1平方分米寫作:1分米2或1dm2)
。2)在你的身體上找一找,哪一部分的面積最接近1平方分米?
(3)用1平方分米測量一下課桌面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平方分米。
。4)測量哪些物體表面的面積可以用平方分米做單位?
小結:如果用平方分米測量教室地面的面積你覺得好不好?測量更大的面積可以用更大的面積單位。
3.認識平方米
在認識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的基礎上讓學生根據(jù)思考題,通過小組討論自己認識平方米。
(1)思考題
A。邊長是()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1平方米可以怎么書寫?
B。舉例或表演說明1平方米有多大?
C。測量哪些面積時可以用平方米做單位?
(2)學生匯報
。3)估計比賽
以小組為單位估計教室的黑板、地面、前面的墻和側面的墻面積分別是多少平方米?
三、鞏固面積單位
P44——————1、2、3、4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14
教材簡析:這部分主要是鞏固前面兩段學習的內容,幫助學生逐步形成相關的計算技能。
教學目的:
1、通過一些對比練習,進一步理清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計算算理;繼續(xù)加強估算教學,提高計算能力。
2、在解決一些具體的實際問題中,注意滲透一些簡單的數(shù)學思想(如p.4第4題)
3、通過計算,滲透連除和除乘之間的關系,為后面的相關學習做準備。
教學過程:
1、先估計商是幾百多還是幾十多,再計算
228÷3712÷6231÷5
944÷8543÷2197÷4
具體操作:先指名一道一道地說說自己的估算方法和估算結果。再指名學生板演,其他學生自己做題,時間到后,在檢查是否正確的前提下,比比誰做得更多。
在講評板演題的時候,注意發(fā)現(xiàn)并糾正學生的一些錯誤。
指出: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商有2種可能,或是三位數(shù)或是二位數(shù)。
2、練習:800÷2÷2900÷3÷3600÷3÷2
800÷4900÷9600÷6
先請學生觀察這組題目,你覺得上下兩題有什么特點?你猜它們的結果會有什么特點?
猜得是否正確呢?請大家算一算。
學生計算。
交流:猜對了嗎?誰能用自己的話來描述一下這上下兩題的規(guī)律?
。ㄟ@個語言要求不必太高,主要還是在于要摸清學生的知識水平,老師適當引導,使他們初步感知一個數(shù)連續(xù)除以兩個數(shù),等于除以這兩個除數(shù)的積。)
3、(p.4第4題)下面三個圖形的周長都是396毫米,每個圖形中各條邊的長度都相等。說出各圖形的名稱,并分別求出它們的邊長。
讀題后問:每個圖形中各條邊的長度都相等。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學生分別列式計算出每條邊的長度。
問:看來你算出的.結果,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ㄗ寣W生初步感知:同樣長的周長,平均分的份數(shù)越多,每份就越短;蛘哒f:同樣的數(shù),除的除數(shù)大,商就。怀某龜(shù)小,商就大。)
4、(p.5第5題)小明從家出發(fā),經過郵局到少年宮,一共用了9分(圖略)(1)小明平均每分走多少米?(2)如果照這樣的速度直接從家到少年宮,只要7分。小明直接從家去少年宮的路程是多少米?
要求學生對照圖理解文字內容,并正確解答。
5、布置作業(yè):p.5第1題,p.4第5、6題
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
教材簡析: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計算有兩種情況:一是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除到被除數(shù)的某一位不夠商1的要商0,用0來占位;二是0除以一個不是零的數(shù)商是0,這就要涉及到被除數(shù)是0的除法。所以這部分內容分兩段安排:第一段先以采蘑菇和采桃為素材,引導學生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shù)都得0”。然后仍結合養(yǎng)雞場的情景,教學裝運用剛學到的知識計算商中間有0的除法。第二段教學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另一種情況。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15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課件出示例題的場景。
談話:同學們看到過這樣的場景嗎?在這熟悉的場景里,我們解決了什么問題?
2、學生觀察分桃的情景,各抒己見。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題
、盘岢鰡栴}
猴媽媽又提出了新的問題:“把一盤桃平均分給4只小猴,3只小猴共分得這盤桃的幾分之幾?
⑵學生自主探究,組內交流。
談話:請拿出學具,動手擺一擺,分一分,然后和小組內成員議一議,每只小猴分得幾分之幾,3只小猴一共分得這盤桃的幾分之幾。
、前嗉壗涣。
問:能說說你是怎樣分的'嗎?
、日n件演示分地3/4的過程。
2、教學“想一想”
、盘岢鰡栴},猴媽媽:“我有10個桃,平均分給5只小猴,3只小猴一共分得這盤桃的幾分之幾?
⑵學生用學具分一分。
、前嗉壗涣。
學生可能會出現(xiàn)兩種意見:一是分得這些桃的3/5,另一是分得這些他 3/10,引導學生討論。
、日n件演示分得3/5的過程。
3、小結:把一些物體看成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一份是它的幾分之一,幾份是它的幾分之幾。
三、組織練習
1、想想做做1
學生仔細觀察,思考把幾個看成1份,在圖上分一分。
獨立完成,指名匯報。
2、想想做做2
引導學生看清每幅圖平均分成的份數(shù),涂色部分占這樣的幾份。
獨立完成。
3、想想做做3
學生獨立涂色,同桌交流。
4、想想做做4
問:2/3、3/4是分別把這堆小棒平均分成幾份,有這樣的幾份呢?
學生動手擺一擺,試一試,得出結果。
與同桌邊練習邊交流,還能拿出這堆小棒的幾分之幾?
四、全課總結。
談談自己本節(jié)課的收獲。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07-21
三年級趣味數(shù)學教案01-30
三年級優(yōu)秀數(shù)學教案01-17
有關三年級的數(shù)學教案01-20
三年級上冊的數(shù)學教案01-10
三年級人教版數(shù)學教案02-28
小學數(shù)學教案三年級01-09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02-26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01-14
三年級下數(shù)學教案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