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教案 篇1
知識目標:通過習作,提高學生對體育的理解和認識。
能力目標:學習用典型事跡表達自己人物的品質,做到真實具體,表達清楚。
情感目標:學習修改,提高學生對體育的熱愛。用側面描寫的方法人物的品質。
學習修改自己的。
學生搜集,閱讀些徒明星的的事和文章。
一、在單元的學習中,我們曾經(jīng)閱讀了一組明星事跡的`文章,他們的頑強拼搏為人們深深感動。今天就讓我們把自己參加的體育賽事獲的經(jīng)歷寫下來。
二、明確習作要求:
1.要求學生通過對運動員和觀眾動作、表情、語言的描寫,將場面寫細致,做到有祥有略,把比賽情節(jié)再現(xiàn)。
2.要求學生學習和修改習作。學會修改習作的方法,提高修改習作的能力。
三、提示習作方法:
1、用側面描寫你經(jīng)歷的賽事。
2、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寫。
四、指導修改習作:
1、朗讀習作:推薦有代表性和有特色的作品朗讀,看那些地方寫得清楚,生動,感受深刻感人。那些地方尚存不足,需要修改和完善。
1、學生自評:朗讀自作的同學自我。說說自己對這片哪些地方最滿意,認為最有新意、最深刻,那些地方需要修改,引導學生體驗習作給自己帶來的快樂。
2、師生:看介紹是否明白、生動,是否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寫出了感受,在中分享他人習作看到來的快樂。
3、師生互改:老師給學生面改,學生相互交換修改。
4、謄抄成文
板書:
記一次體育比賽
1.結合自己參賽的經(jīng)歷來寫。
習作要求2.力求做到有點右面,詳略得當。
3.把運動員奮力拼搏的動作、表情、語言及觀眾熱情助威的場面寫出來。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圍繞“秋天的景物”,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感受,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
2、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充分調動學生寫作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老師這有幾句古詩,你們能說出下半句嗎?出示:落霞與孤鶩齊飛,停車坐愛楓林晚。看到霜葉,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耙荒旰镁熬氂,最是橙黃橘綠時”,這是宋朝文學家蘇軾的一句詩,你知道是寫得哪個季節(jié)嗎?
2、詩中“橙黃橘綠”其實是說一年中碩果累累的時候,你現(xiàn)在知道是那個季節(jié)了嗎?
3、秋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jié),她秋高氣爽,滿山紅遍。 秋天是一個收獲的季節(jié),她五谷豐登,果實累累。
(二)出示圖片,感受秋天
1、出示“果園里”(1)分別出示“蘋果”、“柿子”、“葡萄”,(2)《秋天》中說:“蘋果嚷著冷了,要穿紅襖;葡萄嚷著冷了,要披紫袍!闭n文中是把蘋果比作人來寫的。你能用上擬人句或者比喻句選擇一幅畫面來說說嗎?(3)三句以上,結構相似、語氣一致、意思密切關聯(lián)的句子,我們稱為排比句,你能用上排比句,為我們描述下果園里的景象嗎?(4)請同學們拿出草稿本,寫上一段。(5)請同學讀,評價。(6)聞一聞,仿佛聞到了水果的美味,真讓人垂涎三尺啊,教案《四上教案 作文 美麗的秋天(公開課)》。
2.過渡:上個星期,我們放了3天假,有些同學和父母旅游了吧,或者去了公園、春江潮廣場······你看到秋天了嗎?(1)指名說。(2)秋天公園里的景色,我們可以抓住它們各自的特點來寫。出示“楓樹”:紅的像一團團火。(抓住楓葉顏色的特點)“銀杏樹”,那片片樹葉好像一把把扇子,扇去了夏天的酷暑,為我們帶來了涼爽。(抓住銀杏形狀的特點)“菊花”:紅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似雪。(也是顏色)“桂花”:我們可以抓住桂花的香味,“桂子花開,十里飄香”,沁人心脾。(抓住桂花花香的特點)
3、出示“一望無際金色的稻田”。(1)你看到了什么?(一望無際的稻田)(2)遠遠望去像什么?(金色的'海洋)(3)從整體看,金色的稻田像金色的海洋,我們再從局部看那一株株稻穗呢?(稻穗彎下了腰,因為他們成熟了,沉甸甸的,)
4、小結:秋天像一首詩,秋天像一首歌,秋天像一幅畫,秋天像一個美麗的童話。難怪古人說:“萬美之中秋為最”呢!
(三)欣賞例文
1、請同學們讀一讀這篇文章,看看作者向我們描寫了幾個地方的景色?重點寫了哪個部分?這樣文章就能做到有詳有略。
2、再讀一讀,你覺得寫得好的地方,用筆畫一畫,再讀一讀,品品這些句子好在哪?交流。
3、第一小節(jié)和最后一小節(jié),分別做了總結,文章在結構上運用了“總——分——總”的寫法。 我們在寫這篇文章時也可采用這樣的方法。
。ㄋ模┳鳂I(yè):完成草稿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要點:
一、領會諸葛亮提出的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小三項建議的進步性和借鑒意義。
二、認識并學習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三、了解課文中的幾種判斷句式。
四、了解本文議論中融以敘事、抒情的寫法。
五、了解本文率直、質樸、懇切的語言風格。
第 一 課 時
教學目的及要求:
一、 題解,了解本文作者及寫作背景。
二、 學習生字、在理解重點詞的基礎上初步理解文章內容。
三、 熟讀課文。
教學重點:
一、學習生字、在理解重點詞的.基礎上初步理解文章內容。
二、熟讀課文。
教學難點:
題解,了解本文作者及寫作背景。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唐朝著名詩人杜甫在一首詩中這樣寫道:“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頻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哪位同學能說說,這是杜甫的哪首詩?對,是《蜀相》。寫的就是本文的作者諸葛亮。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他的《出師表》。
二、題解:
1、作者: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期蜀國的政治家、軍事家。
2、文體: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上書言事的一種文體。
3、出師伐魏背景簡介:
諸葛亮感念劉備“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出山輔助劉備成就大業(yè),建立了蜀國,與曹魏、孫吳鼎足而三。劉備稱帝后,拜諸葛亮為丞相。223年劉備病逝,臨終對諸葛亮托認國事,并囑咐兒子劉禪曰:“汝與丞相從事,當事之如父!焙髣⒍U稱諸葛亮為“相父”。諸葛亮深感劉備知遇之恩和臨終托孤之情,輔佐劉禪竭忠盡智,為實現(xiàn)劉備的統(tǒng)一中原,光復漢室的遺愿而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諸葛亮輔佐劉禪辛勤治蜀,經(jīng)過了幾年的努力,國力有所加強,在這種情況下,他于227年率兵北駐漢中(今陜西省漢中市),準備北伐曹魏,以“北定中原”。
劉禪昏弱,使諸葛亮在勞師遠征之際深懷內顧之憂,所以,臨行前上此表文,給劉禪以告誡和勸勉。
諸葛亮的戰(zhàn)略思想始終是聯(lián)吳抗曹,并用五年的時間為伐魏作準備。主要措施有:
。1)與吳國通好;
。2)加強內政建設;
。3)平定南方叛亂。
三、生字、重點詞
1、給生字注音:
cú hóng fěi zhì pǐ bì quē gǒu wěi
殂 弘 菲 陟 否 裨 闕 茍 猥
sù nǔ rǎng jiù zōu yī zī tuí
語文教案 篇4
一、導入
我國古代文學藝術寶庫中有四顆璀璨的明珠,“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到了宋代,詞進入繁盛時期,并且形成了兩種不同的藝術流派——豪放派和婉約派。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是蘇軾,婉約派的代表人物就是柳永。
今天我們就和大家一起來欣賞柳永和他的代表作《雨霖鈴》。
二、 通過朗誦,整體感知。
詞是極具音樂性的詩體,在古代是用來傳唱的,F(xiàn)在雖然樂譜已失,但我們可以通過另外一種方式來體會并且傳達詞的情感——朗誦。
自由朗讀。要求:讀出你對詞的感受。
學生讀——學生評價
這首詞寫的是什么?(感受;原因)——————和心上人離別的傷感。
用詞當中的一句話說————“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
三、 通過討論,具體分析。
詞人是如何來寫離別情的呢?(以學習小組的形式討論)
(用語言表達你的看法。)
(一) 典型環(huán)境
寫景。
寫了什么景,傳達了什么情感。(請舉例說明)——還有哪些景,投影
1、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學生回答,并補充。
提示:寒蟬——什么時候的蟬?為何不是夏天?叫聲如何?
初秋,生命將終時的寒蟬的凄涼叫聲。
長亭——是什么地方?
分別的地方;“長亭外,古道邊”;是分手處,傷心地。
驟雨——詞人希望這樣嗎?
難受,雨天留人日,雨停得啟程去遠方,不得不分別。
。ㄏ胂螽嬅妫┰谝粋清秋的傍晚,大雨剛剛停歇,耳畔是寒蟬凄涼的'叫聲,面對著長亭古道,一對相愛的人就要離別了。
你體會到了什么情感?——用你低沉的聲音為大家演繹一下!u價,指導。
2、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學生回答。
提示:“念”——想象之景。虛實相生。
景象——浩渺的江面,沉沉的暮靄,空闊的楚天。
“闊”“舒”——對比《水調歌頭游泳》“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這里是空闊,使人感到惆悵憂傷。
情——是和情人離別的久遠,是前途的暗淡。
你體會到了什么情感?——用你輕柔的聲音為我們演繹一下!u價,指導。凄切中有蒼茫。
3、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學生回答。
提示:楊柳——諧音“留”。古人折柳相送表示離別難舍。“昔我往矣,楊柳依依”;《送元二使安西》(高考之后)
曉風——什么時候的風?感受?秋日拂曉的風是微涼的。心境更涼。
殘月——
酒醒——因愁而喝酒,酒醒卻更添愁緒!敖杈葡畛罡睢。
你體會到了什么情感?——用你粗壯的聲音為我們演繹一下——評價,指導。(似乎有體會)
4、小結:柳永通過選取典型的景物——寒蟬、長亭……,無一不在烘托、渲染離別的傷感之情。沒有一個字寫情,卻又無處不再寫情。這種表現(xiàn)手法我們稱——情景交融。
5、拓展延伸——柳永《蝶戀花》(投影);杜甫《旅夜抒懷》
問題:描繪了什么圖畫?表達了什么情感?
(二) 典型細節(jié)
提示:如果我要用一幅畫來展現(xiàn)男女主人公的離別,你覺得給這幅畫旁配上哪兩句詩最好呢?
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此句甚妙,妙在何處?(討論)
提示:執(zhí)手——為什么不是擁抱?手連著心。愛情的美不是“我愛你”,而是“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
淚眼——有淚,但又沒有哭出來?
竟——說明想不想哭?為什么想哭卻沒有哭出來?
傷心到極處,沒有辦法哭出。是“此時無聲勝有聲”,是“相對無言,惟有淚千行”,是離別悲痛心情的再現(xiàn)。是一種內斂的情感表達,是婉約。
總結:作者選取了離別時典型的細節(jié)——執(zhí)手、淚眼、飲酒……來展現(xiàn)離別的傷感。
誰朗誦?要求:效果要好。
(三) 齊讀。
我一直在思考,我們該用什么樣的標準來評判我們是否已經(jīng)真正報我了一篇文學作品。我覺得大家可以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在讀文學作品的時候,我們的心是不是和作者的心以同一個頻率在跳動,我是否被感動了。你感動了沒有?(感動了)
一起朗誦,用聲音來傳達感受。
理解后的朗誦真的不一樣啊。
四、比較不同。
柳永和蘇軾開辟了詞的豪放和婉約兩種不同的風格。
如果我請你從他們的詞中各選一句來表現(xiàn)他們各自的風格,選哪兩句?
“大江東去”
“楊柳岸曉風殘月”
語文教案 篇5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啟發(fā)質疑
1、今天,我們來學習第15課《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板書)
2、學生齊讀課題,看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要問?
。á僬l一次比一次有進步?②做了什么事一次比一次有進步?……)
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來學習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打開語文書,自由地讀課文,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圈出來,并標好自
然段。
2、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認識圈出來的`不認識的字。(可以問老師、同學,也可查生字
表),多讀幾遍,記住它。
3、練習把課文讀準、讀通。
三、檢查生字,課文的認讀情況
1、師出示本課生字。(首先出示帶有音節(jié),然后去掉音節(jié))。生認讀。
。ㄈ缬胁粫J讀的,交流一下,你用什么好辦法記住的,悄悄告訴他)。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生評議。
四、讀后悟,讀后疑
1、在剛開始上課時,同學們提出了那么多的問題,現(xiàn)在,這些問題你們都有答案了嗎?
2、生再讀課文,隨著你對課文內容的了解,你又有什么問題嗎?
。á傩⊙嘧拥讲藞@去看了幾次?②每次看到了什么?③燕子媽媽為什么夸它?④“屋檐下”什么意思?⑤冬瓜和茄子到底有什么不一樣?……)
五、小結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8-05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識字》教案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