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語文教案(匯總8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識記本節(jié)選中的基礎知識(詳見《預習檢測》)
2.通過翻譯文中重點句子分析作者觀點(翻譯見《預習檢測》)
3.理解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仁”,思考孔子的仁的思想的現(xiàn)代價值。
教學要點:
通過翻譯文中重點句子,理解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仁”,。
1、教學重點: 理解“什么是仁”“怎樣才能達到仁”“為什么這樣做就可以達到仁” 。
2、教學難點:思考孔子的仁的思想的現(xiàn)代價值。(集中探討“仁”與我們的生活)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翻開《論語》,圣人孔子從神壇上走了下來,我們看到了一位真誠、坦率的師者,看到了一位尊重學生個性的師者,看到了一位在學生心目中如日、如月、如天的師者,看到了一位讓學生感到“仰而彌高,鉆之彌堅”的師者,看到了一位充滿智慧的智者,正所謂“學高為師,德高為范”,他堪稱“萬世師表”。
走近他,我們會慢慢地感受到他那學識的廣博,道德的高尚,和藹的身影,親切的笑容,深睿的智慧。走近他,我們需要了解他的思想的內核--仁。 下面,我們將來了解一下仁說的倡導者孔子對此是怎么解說的。
二、結合注釋,通讀全文。
1、為下列加紅字注音。
樊遲 fán 皋陶gāo、yáo 弘毅hóng 枉 wǎng
學生集體誦讀。(活躍課堂氛圍)
其實,文言文的語感培養(yǎng)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靠朗讀來完成。在平時,只要你想讀,敢讀,然后大聲讀,就可以讀出味道,讀出情感,讀出人生。“瘋狂語文”,讓我們一起在文言文的大地上瘋狂,領略文言文這塊質樸的土地帶給我們的享受。
2、解釋下列加紅詞語在文章中的含義。
(1)天下歸仁 ______________贊許
(2)為仁由己 ______________靠
(3)請問其目 ______________詳情
(4)回雖不敏 ______________資質愚鈍
(5)請事斯語矣______________實行
(6)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______________字
(7)堯舜其猶病諸 ______________擔憂
(8)能近取譬 ______________比方
(9)士不可以不弘毅 ______________抱負遠大,意志堅強
(10)死而后已 ______________停止
(11)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 ______________貧困
(12)克己復禮為仁 _____________ 實現(xiàn)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問知。子曰:“知人。” “知”通“智”
(2)舉直錯諸枉 “錯”通“措”
(3)鄉(xiāng)也吾見于夫子而問知 “鄉(xiāng)”通“向”
(4)知者利仁 “知”通“智”
4、明確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或者特殊用法。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立、達為使動用法。
仁以為己任:賓語前置語,正常語序為“以仁為己仁”。
文言句式:(1)何謂也 賓語前置句
(2)選于眾 狀語后置句
(3)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定語后置句
(4)克己復禮為仁 判斷句
5、注意特殊詞語的用法。
諸、其
三、疏通文意,理解語句的大概意思。
1、【原文】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鳖仠Y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譯文】 顏淵問仁?鬃诱f:“用堅強的意志、頑強的拼搏精神,主持正義、捍衛(wèi)道德、維護和平,這就是仁。一旦做到了這一點,普天下的人都會崇敬你、追隨你、向你學習。為崇高理想而奮斗要靠的是自己,難道還能靠別人嗎?”顏淵說:“請問其詳?”孔子說:“違反禮法的事不要看、不要聽、不要說、不要做!鳖仠Y說:“我雖不才,愿照此辦理!
2、【原文】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譯文】 仲弓問仁?鬃诱f:“出門時要象會見貴賓一樣莊重,使喚百姓就像承當重大祭祀一樣嚴肅。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強加于人。在諸侯國做官、為諸諸侯做事不怨天尤人,在卿大夫家做官、為卿大夫做事不怨天尤人!敝俟f:“我雖不才,愿照此辦理。”
3、【原文】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眴栔牵釉唬骸爸!狈t未達。子曰:“舉直措諸枉,能使枉者直。”樊遲退,見子夏曰:“向也吾見于夫子而問智,子曰:”舉直措諸枉,能使枉者直“,何謂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選于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湯有天下,選于眾,舉伊尹,不仁者遠矣。”
【譯文】 樊遲問仁,孔子說:“對人慈愛!眴栔,孔子說:“對人了解。”樊遲不理解。孔子說:“以正壓邪,能使邪者正!狈t退出來,見子夏說:“剛才我見到老師,問什么是智,老師說:”以正壓邪,能使邪者正“,是什么意思?”子夏說:“這話很深刻!舜管理天下,從群眾中選拔人才,選了皋陶,邪惡之徒從此銷聲匿跡。湯管理天下,從群眾中選拔人才,選了伊尹,不法之徒從此無影無蹤!
4、【原文】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乎?”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譯文】 子貢問:”有一個字可以終身奉行嗎?“孔子說:”那就是恕字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強加于人!
5、【原文】子貢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譯文】 子貢說:“如有人能讓百姓都得到實惠,又能扶貧濟困,怎樣?可算仁人嗎?”孔子說:“豈止是仁人!必定是圣人!堯舜都做不到!所謂仁人,只要能做到自己想成功時先幫別人成功,自己想得到時先幫別人得到,就可以了。推己及人,可算實行仁的方法!
6、【原文】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譯文】 孔子說:“仁離我們很遠嗎?我想要仁,仁就來了!
7、【原文】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譯文】 曾子說:“有志者不可以不培養(yǎng)遠大的抱負、堅強的意志,因為責任重大而且道路遙遠。以實現(xiàn)全人類和平友愛為自己的責任,這樣的責任不是很重大嗎?為理想奮斗終身,這樣的道路不是很遙遠嗎?”
8、【原文】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譯文】 孔子說:“志士仁人中,沒有貪生怕死出賣正義的人,卻有舍生忘死維護正義的人!
9、【原文】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譯文】 孔子說:“品質惡劣的人,忍受不了貧窮,享受不了快樂。有仁德的人安于實行仁,算計得精明的人利用仁!
四、文本解讀。
從大家的討論中,我們大致可以知道這其實是一種推己及人、寬以待人的生活處世方式,生活中只要多一點換位思考,多一些寬容,那么每個人的世界都是燦爛多彩的。
請大家結合我們找出來的句子,用自己的話簡要概括一下什么是仁,怎樣才能達到仁,施行仁后會怎么樣。
1、什么是仁
仁就是要克制自己,回復到禮的規(guī)定。就是在平時不要自己不想要的東西強加給別人,就是自己要站得住就得幫別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達就使別人先通達。
2、當大家了解完孔子的仁之后,大家得到了哪些啟發(fā)?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要怎么做才是“仁”呢?接下來,讓我們再一次與孔子親密接觸,看看我們應該怎樣在現(xiàn)實生活中運用“仁”學。
(1)克己復禮:克制自己,回復到禮的規(guī)定。
生活中,我們都會有很多欲望,有些欲望是合理的,而有些欲望則是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比如教學樓前的山茶花開了,我相信許多同學都有想要摘取的欲望,但是,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里面有明確的規(guī)定:不得損壞公物,茶花是公物,所以我們就得抵住誘惑,這樣做就是仁了。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生活中,我們總是希望別人對我們好一點,但很少想到自己對別人好一點。說一點最簡單的,我們總是希望老師多關注我們一點,多關心一點,多理解自己一點,可是我們可曾想過,我們是否也曾關心過老師,關注過老師,理解老師內心的苦衷呢。也許,我們也總希望朋友多為自己做一點事,爸媽多給自己一點愛,一點理解……或許,從今天開始,當我們想到這一個的時候,希望大家都能夠想這句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愛人
仁其實很簡單,只要你懂得愛人就可以了。你可否意識到,你身邊的每個人都很重要,你是否曾經(jīng)關注過他們,比方說為我們學校的校園環(huán)境衛(wèi)生默默奉獻的陳秀金老師,如為我們宿舍的安定和諧而苦口婆心的生管老師,如為我們學校的安全筑起第一道防線的門衛(wèi)老師……當你再次遇見他們時,請問一聲好,請給他們一個微笑,這樣,你就已經(jīng)是一個“仁”者了。
(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當你想要站得住的同時,也要讓別人站得住;但你想要自己全面的話,也要讓別人事業(yè)發(fā)達。而不是建立在推倒別人而自己站穩(wěn)了,也不是損害他人發(fā)展了自己。生活中我們應該學會推己及人,我們想到的,別人也會想到;我們想做的,別人也會有同樣的想法。所以,只要每個人都能夠以一種寬容的態(tài)度和包容的心來面對他們的時候,那么,整個社會就和諧了。
總結:學以致用。 了解了仁的思想,我們大可以在生活中加以施行。也許一開始我們的力量是微薄的,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們能夠堅持,我們能夠嚴格要求自己,那么,以我們?yōu)橹行,他人也以我們(yōu)榘駱,這樣,和諧校園又怎么可能建設不起來呢?
3、孔子的“仁”的學說蘊含著哪些值得弘揚的思想精華?
明確:第一,孔子仁的學說的第一個精華,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它的基本精神在現(xiàn)代仍然具有巨大的意義,它意味著,我們不是在他人對我們好的情況下,才回報式地對他人好;我們對他人好,也根本不是為了得到他人的回報;我們無條件的對他人好,只根據(jù)自己的心來體貼他人的心。這凸顯了孔子以及中華民族純正而崇高的道德精神。
第二,“克己復禮為仁”的思想對現(xiàn)代人生也有一定的啟發(fā)意義。不管什么時候,人都是社會性的動物,必須考慮到他人的存在,考慮到社群的秩序,所以,也必須對自我的思想情感和行為加以合理的規(guī)范。因此,孔子宣揚的那套禮固然有不少需要揚棄的具體內容,但它嚴于律己的基本精神也有值得繼承的方面。
總結:從生活到智慧,從智慧到著書立說,從文本再到生活,今天我們在汲取先圣的生存智慧的營養(yǎng),明天,我們雖然不能成為圣人,但我們絕對可以說我們一直正在沿著圣人為我們描繪的藍圖在建設和發(fā)展著我們的文化,再此,請讓我們再一次用真誠來朗讀這么幾句話:克己復禮;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同學們,大家心中一定有這樣的疑問:選修課應該如何讀,應該讀什么?這邊,我想說:讀好選修課,要靠手腦口;時間要用足,背誦要落實;習慣須養(yǎng)成,知識重遷移;開啟青春門,邁好人生路。
五、作業(yè)。
1、請同學們從自處和處世的角度來談一談“仁”的內涵。
從自處的角度來看,孔子所說的“仁”就是克服一己私,而遵循禮的規(guī)定。具體地來談,就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從處世的角度來看,“仁”就是對他人的關懷,即能夠設身處地地體貼他人。在孔子的語錄里,“仁”的基本含義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常常被表述為“恕”,或者“忠恕”。
語文教案 篇2
一、知識梳理與積累
1、拼音
。1)復習拼音,能讀準三拼音,平、翹舌音,前后鼻音等。
2、識字
。1)部首:“病字頭”、“雙人旁”、“提手旁”、 “反犬旁”、“月字旁”、“木字旁”
。2)“水、永”的筆順規(guī)則:先中間后兩邊
。3)學習生字47個,在描寫的基礎上正確書寫26個生字。
3、句子
能在老師的指導下讀好輕聲,讀出句子的語氣(提醒別人、問句)。
4、段落
背誦兩句句子。一首古詩。
二、學習方法于運用
1、識字與寫字
。1)總結出有些部首的規(guī)律。例如:“提手旁”的字一般和手的動作有關;“反犬旁”的字一般和四條腿的動物有關;“月字旁”的字大多和“身體”有關。如,腳、肚、腿……有時和月亮有關。如,朗、期、朝……有些可以通過形近字比較來學習!盃敗笨膳c“爸”比較,“猴”可與“候”比較。
。2)注意田字格里的位置。
2、朗讀
1、朗讀課文要先讓學生花時間讀正確,在讀正確的基礎上盡可能讀得流利些,不唱讀,不頓讀?梢砸龑W生邊做動作,邊讀課文,在理解的基礎上讀好它們。應該讓學生多模仿、多嘗試,在實踐中提高朗讀能力。
2 、對于知識性的童話故事,根據(jù)學生還處于愛幻想的年齡特點,可以把學生帶入課文所描繪的.情境中。比如,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一邊讀課文,一邊做動作,幫助他們展開想像,再現(xiàn)課文的情境。在學生熟悉課文之后,再去了解課文中的科學知識。在讀懂之后,還要回到課文的情景之中。
3、說話
要培養(yǎng)學生一種良好的思考問題的習慣,同時要組織規(guī)范的語言來說。同時注意把話說規(guī)范,意思說明白。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設想】
初讀課文,掃清語言障礙,學習生字,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過程】
一、謎語激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喜歡猜謎語嗎?
2、謎面:“說它像花,卻不是花,不長葉子不結果,沒有樹根沒有杈,北風一吹,漫天遍地都是花!保ㄑ┗ǎ┌鍟把。
3、想看一看美麗的小雪花嗎?課件欣賞雪景,美嗎?在這粉妝玉砌的童話世界里,你們最想干什么?(生自由練說)
我們一起去堆雪人吧,我給它取了個名字。你能叫出它的名字嗎?
4、出示課題,板書“孩子”,齊讀課題指認“孩”字。學習“子”字旁。
我這里有一個與雪孩子有關的圖畫故事,可是只有那些愛觀察,會想象的小朋友才能看得懂。(出示要求)
二、看圖編故事。
你們說得真精彩!老師這里有一位大朋友也編了一個與雪孩子有關的故事,同學們聽聽她是怎么編的。
三、聽范讀,整體感知。
聽到這里,你們肯定很想知道課文是怎樣寫這個故事的吧?
四、初讀課文。
自由讀文,用圓圈圈出不認識的字,可以問問同學或者查查生字表,并標好自然段。
會讀了嗎?生齊讀。(我不信這么長的課文你們還會讀,這可是一篇不帶拼音的課文。)
五、我會認。
1、帶拼音的詞語,你們能叫出它們的名字嗎?(點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2、去掉拼音,你們還認識它們嗎?
3、還要記住它們的形(摘果子游戲),你最想記住哪個字,你是怎么記住它的?(講記字的方法)
4、你們真棒!這些詞你們也會讀嗎?(注意輕聲詞語的讀法)
(生字寶寶玩累了,我們要送生字寶寶回家了,你們還能叫出它們的名字嗎?)
六、我會讀。
先在書上自由讀,再選8個人分段讀。(這篇課文共有幾段?你哪段讀得最好?讀給大家聽一聽。)
七、書法小擂臺。
聽、說、讀的.本事我都見識過了,寫怎么樣?
出示“誰”字。
1、認讀“shuí”,
2、課件演示“誰”字的來歷。
3、組詞。
4、先仔細觀察這個“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再觀察老師范寫,(“誰”:左中右結構,中間的“亻”的豎壓住豎中線。右邊不要寫成“主”,四橫均勻放置,最后一橫稍長一些。)
6、、生自己書空,最后在書上寫,師巡視。
八、作業(yè)。
今天認識了許多生字寶寶,還自己編了故事,回去把編的故事講給爸媽聽。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積累語言文字,豐富自己的語言積累。
2.學會寫“把”字句和“被”字句。
3.進行口語交際訓練。
過程與方法
通過聽、說、讀、寫、記,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提高語文素養(yǎng)。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激發(fā)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學會寫“把”字句和“被”字句
教學難點:
進行口語交際訓練
教具準備:
投影片
教學方法:
導析法,自悟、探究法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
同學們,大家一定都喜歡看書吧!那么,你都看過哪些書呢?你最喜歡的書是什么呢?你認為怎樣的書才適合我們少年兒童讀呢?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與書握手,以書為話題,開個小小書迷會吧!
二、明確訓練要求
讓學生明確本次習作的要求。
1.從以下內容中選自己感興趣的說
。1)介紹你愛讀的書。
。2)你覺得哪些書適合我們閱讀?
。3)講一講名人與書的故事。
。4)怎樣才能讀到更多的書?
2.說的時候,要把內容說清楚。
3.別人講的時候,要認真聽。
4.講完以后評一評。
三、指導學生進行口語交際
1.想一想,你打算跟同學們講哪個方面的內容呢?打算怎么講?
2.把自己要講的內容向小組交流一下。
3.當別人講的時候,其他同學要注意聽,聽聽他(她)講得是否清楚、具體。
4.教師巡視,相機指導。
5.推薦學生代表在班上講。
6.講完后,師生評議一下:看誰推薦的書最好看?看誰的觀點最鮮明?誰講的`故事最有趣?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一、學習“萬花筒”
1.投影出示這兩組字。
2.學生借助工具書認讀。
3.指名認讀、正音。
4.學生試著給這幾個字擴詞,再與同學交流。
經(jīng) 錢 輕 踐 徑 殘
5.學生在田字格里描寫這些字。
6.評一評:看誰寫的字最漂亮。
二、學習“我能寫”
1.投影出示這些成語。
2.學生讀成語,注意分析帶點字之間的關系。
3.學生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4.學生試著寫這樣的成語,再在小組內交流、匯報。
5.全班交流。
三、學習“我能改”
1.出示例句,讓學生自讀自悟。
2.學生分析例句的特點,再與小組同學交流。
3.學生依照例句改句子,再全班交流。
4.投影出示練習,讓學生訓練,鞏固。
四、學習“百寶箱”
1.投影出示這些名言,指名讀。
2.教師范讀,學生跟讀。
3.學生交流對這些名人名言的理解。
4.全班交流,教師小結。
5.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這些名人名言。
五、學習“大舞臺”
1.明確本次訓練的目標---破譯植物王國的密碼。
2.學生交流自己收集的一些有關的資料。
3.學生在自己收集的這些資料里,選自己最感興趣的給大家介紹。
4.將講得較好的同學的資料歸在一起,辦一期以“植物王國的密碼”為專題的黑板報。
語文教案 篇5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學會本課生字6個,正確理解詞語和句子。
2.學習作者由遠到近的觀察事物的方法。
3.背誦課文。
(二)能力訓練點
1.培養(yǎng)同學查字典和聯(lián)系上下文準確理解詞語的能力
2.能夠感情朗讀課文。
3.培養(yǎng)同學有順序地觀察事物背誦全文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引導同學體會祖國山河無比壯麗,
二、重點、難點和解決方法
(一)重點、難點
引導同學弄清作者在不同觀察點聽到瀑布的聲音和看到的瀑布的景象,進而體會作者通過詩句所表達的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二)解決方法
教師引導,同學自學
三、課時布置 三課時
四、同學活動設計
師生一起討論,計算機軟件直觀演示。
(一)自同學字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結合學習目標與課后考慮題找出不懂的問題做上記號:
(三)各自提出不懂的問題,相互討論交流。
五、教具準備
投影儀和投影片
六、教學步驟 計算機和軟件。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導語:同學們,你們誰看見過瀑布?誰能簡單介紹一下瀑布?(瀑布就是從山上流下來的水,從遠處看好像白布一樣,發(fā)出的聲音很大,景色很美。)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葉圣陶先生寫的一首詩——瀑布。(板書課題:1、瀑布)
(二)初步感知。
1.大家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和課前預習提綱,把預習情況在小組內交流。
(1)借助拼音把課文讀通順,遇到本課的生字在課文中勾畫出來,多讀幾遍。
(2)借助拼音瀆準生詞,利用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生詞。
(3)找出不懂的詞句,畫上“?”
(三)教師檢查預習情況。
1.檢查字詞的認讀和理解情況。
2.理解詞語。
疊疊:詩中是指一層又層,前浪未平,后浪又起,也就是后浪推前浪。
屏:指遮擋用的屏風,多扇相連,可以折疊。
如:好像。
涌:這里指水浪往上沖的意思。
2。檢查讀書情況
(1)這首詩共有幾個小節(jié)?分小節(jié)瀆。
(2)指名讀全文,考慮: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作者是按什么順序觀察的?
(在同學說出這首詩主要寫了瀑布的基礎上,師再問:主要寫了瀑布的什么?從而引出這首詩主要寫了瀑布的聲音和樣子。作者是依照由遠到近的順序觀察的。)
(板書:遠——近)
3.同學質疑
(1)同學自由讀課文
(2)同學質疑
考慮:你讀懂了什么?不懂什么?
(教師要抓住同學提出的一些實質性的問題進行歸納整理,作為下——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一些非實質性的問題,可在當堂讓同學們交流解決。教師鼓勵能提出有價值問題的同學。)
教師根據(jù)同學質疑歸納出下節(jié)課學習目標:
(1)你感覺瀑布的聲音和樣子各怎么樣?你是從哪看出來的?
(2)怎樣朗讀才干把瀑布聲音和樣子的特點表示出來?
4.本課總結
(四)安排作業(yè)。
1.熟讀課文。
2.預習下節(jié)課學習內容。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引導同學說出學會了生字、生詞知道了這首詩主要寫了瀑布的聲音和樣子。作者是依照由遠到近的順序來觀察瀑布的。)
(二)學習第一小節(jié)。
1.指名讀第一小節(jié),考慮:這小節(jié)主要寫的是什么?
(引導同學說出這小節(jié)主要寫了沒見到瀑布,先聽到了瀑布的聲音。)
2.自由讀這小節(jié),說出這一小節(jié)給你什么感覺?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教師先引導同學概括出這一節(jié)給我們的感覺是瀑布的聲音很大,瀑布很壯觀。然后引導同學通過理解重點詞句來體會瀑布聲音的響亮。教師引導同學從以下重點詞句中去理解。
(1)“還沒看見瀑布,先聽見瀑布的聲音”
還沒看見瀑布,說明還沒到瀑布跟前,就已經(jīng)聽到了它的聲音,還沒看見瀑布,說明還沒到瀑布跟前,就已經(jīng)聽到了它的聲音,說明瀑布聲音一定很響
(2)“疊疊”“涌”疊疊就是一層又一層,前浪未平。后浪又緊跟著涌上來,后浪推前浪。瀑布的聲音就像浪濤翻滾時發(fā)出的巨響。
指名說出海浪的聲音怎么樣? (去過海邊的都能說出海浪翻滾時聲音很大,嘩……嘩……的。)板書:疊疊)
(3)“陣陣”“吹”
風吹過松林時,會發(fā)出“轟……轟……”的響聲。瀑布從上落下來沖擊巖石,跌進潭里,發(fā)出的就是像松濤一樣的吼聲。(板書:陣陣)
(在理解到“疊疊”和“陣陣”這兩個重點詞語時,播放瀑布落下進的聲音的錄音,協(xié)助同學理解“疊疊的浪涌上岸灘”和“陣陣的風吹過松林”時發(fā)出的聲音,并讓同學感受瀑布的雄偉壯觀。)
3.指導朗讀
(1)復合投影片出示第一節(jié)停頓和重音提示:
還沒/看見瀑布,
先聽見/瀑布的聲音。
好像/疊疊的浪/涌上岸灘,
又像/陣陣的風/吹過松林。
(2)教師范讀。
(3)同學練習讀。
(4)揭去復合投影片中的朗讀提示
5.同學再次感情朗讀第一小節(jié),體會寫法的巧妙。
(三)總結學法。
師生一起總結出第一小節(jié)的學法:
1.讀這小節(jié),了解這小節(jié)的主要內容。
2.再讀,說出這一節(jié)給你什么感覺?說說從哪讀出來的?
3.有感情朗讀這一節(jié)。
過渡:聽著瀑布的聲音,我們隨著詩人轉過山路瀑布就出現(xiàn)在了眼前。瀑布是什么樣的呢?請大家依照剛才學習自學第二、三小節(jié)。
。ㄋ模┳詫W二、三小節(jié)
1.讓同學按上述學法自學二、三小節(jié),投影為學困生出示學習提示:
(1)自由讀2、3小節(jié),想想:這兩個小節(jié)各寫了什么?
(2)默讀兩小節(jié),考慮:看到瀑布之后,瀑布給你的感覺是什么樣的?你是從哪些詞句讀出來的?說說你對這些詞句的理解。
(3)怎么讀才干表示出瀑布的特點?
(4)這兩小節(jié)中哪些地方寫得比較好?為什么?
2.同學自學,遇到困難可以在組內討論。教師要進行巡視指導,深入到同學中間去討論。
3.同學匯報。
(1)第二小節(jié)寫遠看瀑布的樣子。第三小節(jié)寫近看瀑布的樣子。
(2)同學概括出感覺瀑布很雄偉之后,引導同學重點通過以下詞句進行理解。
、佟扒д汕嗌揭r著一道白銀”中的“千丈青山”和“一道白銀”(運用計算機軟件直觀演示協(xié)助同學理解,沒條件的可以用投影。)
“千丈青山”實際不是真指千丈,是形容山高!鞍足y”是指瀑布。綠色的高山襯著白色的瀑布,對比鮮明,使得瀑布顯得更加壯麗。(板書:一道白銀)
師提問或生質疑:為什么作者先說沒法比喻,然后又把瀑布比作了白銀呢?
(引導同學從作者看到瀑布時的'心情去理解。初見瀑布,它實在太美了,美得超出想象,一時被它的美吸引住了,想不出用什么比喻好。仔細看看瀑布的樣子和周圍的山,作者自然想出了這個比喻,并且用一個“襯”字,非常巧妙。)
、凇耙蛔渲榈钠痢币搀w現(xiàn)了瀑布的雄偉和美麗。(繼續(xù)運用計算機軟件)
“屏”是指比較講究的裝飾品,珍珠的屏說明瀑布飛瀉而下時,串串乳白色的水珠被陽光一照,閃著光亮。整個看,就像一道珍珠做的屏風,真是雄偉、美麗。(板書:珍珠的屏)
、邸叭鐭煟珈F,如塵”當有風吹過時,珍珠的屏被吹散了,水花飛濺,騰起水氣,緩緩飄落,這時就像煙一樣飄飄悠悠,像霧一樣朦朦朧朧,像塵一樣四處飛散。(計算機軟件協(xié)助理解) (板書:如煙如霧如塵)
師重點指導:讀這句話時,如煙,如霧,如塵之間停頓時間可略長些,聲音輕而緩慢,更能夠體現(xiàn)出作者此時看得入迷的心情。
說明:同學理解到哪,教師就隨著同學指導到哪并且理解到哪,同學就在已有的基礎上練習朗讀,師指導。
(3)有感情朗讀這兩小節(jié)。
(4)引導同學說出這幾個打比如的句子寫得非常好。在學習第一節(jié)的基礎上,同學回答出這樣寫更加形象,具體,使瀑布的樣子更雄偉,美麗。
(5)質疑:為什么作者寫到的第二、三小節(jié)瀑布的樣子不一樣呢?
(引導同學說出因為作者的觀察角度不同。)
(五)計算機軟件播放整首詩。讓同學邊聽,邊看,邊體會瀑布的雄偉壯麗。
(六)總結。
瀑布從高山上飛流直下,氣勢澎湃。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仿佛聽到了那如浪濤轟鳴,似松濤歡吼的瀑布聲音,又仿佛看到了那雄偉、美麗的瀑布景象。在我們國家,像詩人看到的這樣的瀑布還有許多,如貴州的黃果樹瀑布,浙江的雁蕩山瀑布,江西的廬山瀑布等。希望同學們有機會能把我們今天聽到的和看到的變?yōu)閷嶋H。
(七)作業(yè)。
板書: 瀑布
疊疊
聲音 陣陣
一道 白銀 ] 雄偉壯麗
珍珠的屏
樣子
如煙 如霧
語文教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送元二使安西》是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第20課《古詩兩首》中的第二首古詩。本單元的文章以人與人之間的愛和真情為主題,體會互相關愛帶來的快樂和幸福,引導學生去關心幫助他人。《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詩人、畫家和音樂家王維所著的一首膾炙人口的送別詩。王維的好友元二將遠赴西北邊疆,詩人特意從長安趕到渭城來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誼,不言可知。這首詩既不刻畫酒筵場面,也不直抒離別情緒,而是別巨匠心地借別筵將盡、分手在即時的勸酒,表達出對友人的留戀、關切和祝福。這首詩洗盡雕飾、明朗自然的語言,抒發(fā)誠摯、深厚的惜別之情,以情意殷切、韻味深永獨樹一幟。
二、設計理念
1.《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古詩文教學更應該重視對學生人文情懷的熏陶和感染;谝陨险J識,我確立以“情”為切入點,通過“寄情酒更濃、觸景情更深、事世難料情難舍”層層推進的誦讀來幫助學生體會朋友之間的深厚情意,實現(xiàn)對文本的多元解讀,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2.在語文實踐過程中注重發(fā)揮教材的“例子”功能。強調學習方法的傳授、遷移,幫助學生掌握規(guī)律,形成能力,最終實現(xiàn)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tǒng)一。
3、“三分詩,七分讀”。這堂課要在學生充分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當堂會背。
三、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目標:明確多音字“舍”的兩個讀音,明白“使”、“浥”、“更盡”幾個詞語的意思,理解整首詩的意思。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
過程方法目標:通過自學和小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詩的意思,采用層進式引讀法引導學生體會詩人對友人依依惜別的離別之情。
情感態(tài)度目標:體會朋友之間的深厚情誼,激起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
四、教學過程
一、激情入境,導入新課
1.師:在你的成長過程中,一定交有不少朋友吧。誰有知心朋友?能告訴我他們的名字嗎?
師:朋友在一起時間久了,情投意合就產(chǎn)生了深厚的友誼。假如,有一天,由于轉學、升學等原因你得朋友就要離開你,也許很久才能再見面,也許永遠都不會再見了,你的心里會怎么想?你會怎樣表達你的情意呢?
指名回答。
2.師:是。∥覀儸F(xiàn)代人是這樣,古人,也是這樣。在古時候啊,由于交通不方便,朋友分離之后就很難有再相見的時候,送行餞別就成為表達深厚情誼的一種習俗。于是,在和朋友分離之時,人們就會寫一些詩或文章來送給朋友。
3.師:這濃濃的友情,這難以割舍的友情,就這樣在人們之間一直傳遞著。讓我們穿越時空的隧道回到唐朝,來到長安城,來到咸陽,來到距離咸陽二十里外的渭城。那里,有兩位朋友,正在惜惜離別。今天我們學習《古詩三首》的第一首詩《送元二使安西》(板書課題)。
4.師:看課題,你知道課題告訴了我們什么?(齊讀課題)
師補充:安西都護府是唐朝在西域設立的最高軍政機構,元二是要去安西赴任。
5.師:這是我國盛唐時期著名詩人王維所寫的一首送別詩。打開書,結合課后注釋和插圖,反復的讀一直讀到自己滿意為止。
6、指名讀
7、古詩欣賞(播放課件)一邊聽一邊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二、情讀古詩,想象畫面,走入詩境
。ㄒ唬┯|景情更深。
1、詩中哪里描寫了這樣的景色。(課件出示前兩句)
師:讀完了嗎?我們來看這兩個字“朝”、“舍”(板書)它們在詩中怎么念?指名認讀。
師指導學生讀好這兩個字的發(fā)音,并提醒學生注意它們是多音字。
2、師:好,把這兩個字放回詩中多讀幾遍。
4.師:嗯,讓我們閉著眼睛想一想,這景真美。你再來讀讀前兩句。(學生讀詩)結合課下注釋,你能把前兩句的意思講講嗎?(學生講詩意)
5、指名美讀。
6.師:渭城,清晨,一場如酥小雨,濕潤了路上的塵埃。旅店旁的棵棵綠柳,被雨水沖洗的更加蒼翠欲滴,你覺得這景美嗎?讓我們帶著這感覺一起美美的讀一下。
生齊讀。
7.詩人要表達自己離別的憂傷,為什么還要寫這一處美景呢?古人有折柳送別的習俗,蒙蒙細雨更襯托了離別之情。這是“借景抒情”
(課件出示)這樣的天氣可以表達怎樣的心情?
8、再讀前兩句,讀出景色的優(yōu)美,讀出離別的惆悵。
(鼓勵學生熟讀成誦)
。ǘ┘那榫聘鼭。
1.就在這如詩、如畫的美景之間,詩人卻要和他的朋友元二分別了。從課題我們知道元二要去安西,也就是現(xiàn)在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
2.師:我們來看地圖,從地圖上看,只有這么短,而實際距離呢?大概有3000多里。我們來看這段文字
那時火車只通到西安,從西安到新疆,我們有時搭車,有時還步行,整整走了二個多月,終于來到了新疆,一路的辛苦自不必說。
──《母親和我們》。韓天航
這是我國當代作家協(xié)會會員韓天航描寫他小時候去新疆的情景。而在古代是沒有火車、汽車的?梢韵胂笤诠艜r那得需要更長的時間,在旅途中元二多少艱辛、多少危險啊。在這樣的情形下,怎能不讓人滿懷傷感。正是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3、此時,他們來到了一家小客棧里。正在惜惜相別。讓我們來看詩的后兩句。一起讀一下。課件出示后兩句詩。
4、生齊讀。(注意聽學生的發(fā)音是否正確。尤其是“故人”)
朋友保重!這酒中有一份祝愿,這酒中有一份情意,千言萬語、萬種情感匯成: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三)抓“勸”、“更”想象當時情景,師生互動談話,進行多元感悟
1.師:“好一個“勸”字。。ò鍟皠瘛保┪覀兿胍幌逻@是誰在勸?怎樣勸?
。1)難忘當初我們一起飲酒賦詩,是何等的意氣風發(fā),可這美好的時光一去不復返了,怎不讓人有種落花流水的傷感呢?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生齊讀)
。2)元二啊,你這一走,我們再難相見,送君千里終須一別,就此分手吧,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生齊讀)
2、只有王維在勸嗎?還有誰在勸?
(1)王兄,多謝你從長安趕來送我,你的這份情,我元二領了,來讓我們干了這杯酒。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生齊讀)
。2)我實在舍不得你們啊,此去再也找不到如王兄這般情投意合的兄弟了,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生齊讀)
3.師:這是他們在互相勸。是!朋友之間有多少知心話要說啊!又有多少說不完的話!而現(xiàn)在兩位情深意重的好友就要分手了。讓我們帶著這份痛心,這份難過,這份不舍,這份依戀,一起讀這兩句。
生齊讀
4.師:就這么喝啊說啊,說啊喝啊,不知不覺,分離的時刻到了,不得不分開了。什么也不說了,什么也不能說了,就讓所有的情都化在這杯酒里吧。那就更進一杯酒吧!(板書“更”字)
5.一個“勸”字,一個“更”字,生動的描繪出朋友之間那種難舍難分的情。(板書:友情)
三、音樂渲染,品味詩境,情讀古詩。
1.讓我們在靜靜的讀古詩,體會一下詩的意境。
師放音樂生默讀古詩。
2.學生展示讀古詩。
3、你還知道哪些送別詩?
師出示四首送別詩。
四、總結升華
人間自有真情在,人間自有知音人。除了友情,還有親情,鄉(xiāng)情,師生情等等,等等。用你的心去感受人間真情吧!課下同學們可以找一下王維的其他詩篇進行閱讀積累。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七個生字,會寫九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根據(jù)提示復述課文。
3、品味文章的語言,體會小青蛙熱愛讀書以及小動物之間友善和諧的關愛之情;激發(fā)學生熱愛讀書、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根據(jù)提示復述課文。
2、品味文章的語言,體會小青蛙熱愛讀書以及小動物之間友善和諧的關愛之情;激發(fā)學生熱愛讀書、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難點:
品味文章的語言,體會小青蛙熱愛讀書以及小動物之間友善和諧的關愛之情;激發(fā)學生熱愛讀書、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準備:
課件、與學生數(shù)量相等的楓葉、小青蛙和小蜥蜴的頭飾及掛圖。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學習《一張美麗的紅楓葉》。圍繞著這張美麗的紅楓葉,發(fā)生了一個什么樣的童話故事呢?。
二、整體感知:
下面老師想請幾名同學來讀一下課文,誰想試一試?
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你在童話中認識了哪幾個朋友?他們之間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隨著學生的回答,將青蛙、蜥蜴、鯽魚的圖片貼到黑板上。)
三、分層學文:
1、青蛙為什么想要一張書簽呢?(板書:做書簽)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1- 5段。
重點指導學生理解文中描寫紅楓葉的語句,并指導朗讀。
2、可奇怪的是,青蛙先生并沒有把這張紅楓葉拿回家,這是為什么呢?請同學們一邊讀課文6-13自然段,一邊畫出相關語句。
重點理解:
因為青蛙看到紅楓葉下有一條小蜥蜴,小蜥蜴正躲在紅楓葉下睡午覺呢。他怕驚醒小蜥蜴,所以就沒有拿走紅楓葉。
。ò鍟核缬X)
青蛙先生輕輕地說了聲:“對不起!”
3、可是青蛙先生回到家,還是在想著那張美麗的紅楓葉,就忍不住去找小蜥蜴,于是就有了小青蛙和小蜥蜴的對話,現(xiàn)在老師想請同學們來做小演員,同桌兩個人,一個來演小青蛙,一個來演小蜥蜴,先在下面試試。
師示范指導。
蓋在你身上的那張紅楓葉呢?讀時語速稍快,表現(xiàn)青蛙先生著急的問。
我太喜歡它了,想把它做成一張書簽!疤笨梢宰x的稍重稍長,體現(xiàn)對紅楓葉的喜愛。
“那你剛才為什么不取走它呢?一陣風把紅楓葉吹到小溪里去了,我看見一條小鯽魚頂著它游走了!毕氲玫郊t楓葉的是青蛙先生,可小蜥蜴為什么覺得惋惜呢?
。ㄆ鋵,小蜥蜴是替青蛙先生覺得惋惜,覺得難過,看來,小蜥蜴對青蛙先生也是特別的`——關心)
“真可惜。剛才我怕拿走了它,會驚醒你的午睡!鼻嗤芟壬鷿M懷希望地來找紅楓葉,卻發(fā)現(xiàn)紅楓葉被小鯽魚頂走了,它這時的心情是什么樣的呢?(難過、失望、傷心)所以青蛙先生嘆了口氣,生讀,師示范,生再讀。
4、善良的小青蛙為了不打擾小蜥蜴的午睡,沒有得到這張漂亮的紅楓葉(板書——沒得到),可傍晚時候,紅楓葉(貼圖)卻來到了青蛙先生的家里,這是怎么回事呢?誰能為大家讀一讀14——22自然段?
5、所以青蛙先生快樂的說:“(屏幕出示:謝謝你——紅楓葉!謝謝你,好心的小蜥蜴。
四、想象結尾:
《綠色的童話》里終于有一張漂亮的書簽了,每當青蛙先生看到這張紅楓葉的時候,就會想起什么?
所以課文的最后用了哪個標點符號?這真實一個讓人回味無窮的省略號。⊥瑢W們一起來讀最后兩段!
五、解題升華:
為什么說這是一張美麗的紅楓葉呢?
板書:兩顆美好的心靈
友誼帶給我們溫暖,帶給我們快樂!老師也把這張美麗的紅楓葉送給每位同學,快看看自己的書桌堂里,拿出我給你的紅楓葉,大聲讀讀這句話——
播下一顆善意的種子,就會收獲無窮的快樂!
板書設計:
一張美麗的紅楓葉
做書簽 睡午覺
小青蛙 沒得到 送新葉 小蜥蜴
兩顆美好的心靈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掌握13個生字,理解“無憂無慮、任憑、豐富多腔、遭殃、責打”等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大花貓的古怪和它小時候的可愛。背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學準備
搜集有關貓的資料。(比如貓屬于哪一類動物?有什么特點?)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出示掛圖。
2.認識貓。
。邑、波斯貓)
3.學生介紹貓。
4.師予以師納。
。ㄘ垼翰溉閯游,面部略圓,軀干長,耳殼短小,眼大,瞳孔隨光線強弱而縮小放大,四肢較短,掌部有肉質的墊
行動敏捷,善跳躍,能捕鼠,毛柔軟,有黑、白、黃、灰褐色。據(jù)說貓還是老虎的'師傅呢?)
5.今天我們就來學一學老舍先生寫的《貓》。
二、學習生字詞
。ㄒ唬┳詫W生字詞后出示生字卡讀、記。
。ǘ┬谓志毩。
慮( )稿( )要( )
虛( )搞( )耍( )
三、學習課文
。ㄒ唬├砬鍡l理
1.作者分別寫了什么時候的貓?分別在哪幾個自然段中?
2.每個自然段都寫了貓的什么特點?
第一自然段:寫大花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
第二自然段:寫大花貓的高興與不高興時的表情。
第三自然段:寫大花貓又膽小又勇猛。
第四自希段:寫大花貓小時候很淘氣。
四、學習第4自然段
1.自學第4自然段,讀懂什么就說什么?
生匯報讀懂的內容。
學生A:讀懂了小貓很淘氣,好玩。
師引導:哪些句子描寫小貓?zhí)詺,好玩?找出來,讀一讀。
引導朗讀:要讀出小貓的可愛。
學生B:讀懂了小貓很勇敢,很堅強,不怕摔,不怕疼。
師引導:把這些句子找出來,讀一讀,讀出堅強、可愛來。
學生C:讀懂了小貓很淘氣,折騰得花草枝折花落。
師引導:對,把句子找出來,讀一讀,讀出淘氣來。
2.歸納引導。
。1)這么淘氣的小貓,如果是你家的貓,你會怎么評價它?根據(jù)老師的指示說說。
這是一只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舍老生又是怎樣評價它的,從文中找出兩個詞語來評價它。
生氣勃勃天真可愛
(3)你讀了課文和老舍先生產(chǎn)生的感情一樣么?說一說。
。ㄏ矚g、喜愛)
(4)大家一起讀一讀第4自然段,注意讀出喜歡的感情。
五、小結
一只可愛的小貓,全身都洋溢著淘氣與生氣,它長大后會有怎樣的表現(xiàn),我們明天再學。
六、布置作業(yè)
1.抄寫詞語。
2.完成思考·練習第1題。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8-05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觀潮》教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