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四年級數學教案:三步應用題鞏固練習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四年級數學教案:三步應用題鞏固練習,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內容:鞏固練習--教材第20-21頁練習五3-8題與15。
教學目的: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比較容易的三步應用題的數量關系,掌握解題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推理和靈活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混合練習
1.做練習五的第4題。
請一位學生讀題后,指名讓學生說一說這題的已知條件和問題、計算步驟,然后讓學生自己解答。教師巡視,看看有沒有不同的解法。如果有不同的解法,教師把它們寫在黑板上,讓學生討論一下兩種解法都對不對,以開闊學生的眼界,培養(yǎng)學生靈活的解題能力。如果沒有不同的解法,教師可啟發(fā)學生想一想,還有沒有其他的解法。讓學有余力的學生自己找出另一種解法,集體討論、訂正。
2.做練習五的第5題。
先請一位學生讀題,說一說題里的已知條件和問題。然后教師提問,指名讓學生回答:
要想求出平均每人做幾朵花,先要求出什么?(先要求出兩個班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能不能直接求出兩個班一共做了多少朵花?(不能。)
還要先求出什么?(先求出二班做花的朵數。)然后讓學生獨立解答。注意發(fā)現和鼓勵學生想出的不同解法。
3.做練習五的第6題。
教師可出示第6題的掛圖:請一位學生讀題后,教師借助圖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弄清楚“甲、乙二人同時從同一地點向相同的方向出發(fā)!笔鞘裁匆馑肌
然后,讓學生說一說這題的已知條件和問題。接著教師提問,指名讓學生回答:
要想求出2小時后二人相距多少千米,先要求出什么?(先要求出甲、乙2小時后各行了多少千米。)
能不能直接求出?(不能。)
還要先求出什么?(先求出乙騎摩托車的速度是多少。)
那么,這道題應該怎樣列式解答呢?(20×3×2-20×2=80)
讓學生自己列式解答,教師巡視。做完后集體訂正。
教師提問:這道題還有沒有其他的解法?可以先算出什么,再算出什么?
引導學生想出可以先算出甲、乙二人每小時相距多少千米,再算出2小時后二人相距多少千米。
教師讓學生自己試著列式計算。(20×3-20)×2=80
做完以后,集體訂正。
教師提出問題:上面兩種解法,哪一種更簡便一些呢?(第二種解法更簡便一些。)
二、增加條件的練習
1.做練習五的第7題。
請一位學生讀題后,指名讓學生說一說題里的條件和問題,怎樣列式計算。然后,教師提出問題:
這是一道需要幾步計算的應用題?(兩步。)
你能改變題里的條件,使它變成一道三步計算的應用題嗎?
教師要求學生:想一想,應該怎樣改。引導學生想出只要把原題中的一個直接條件變成間接條件就可以了。(例如:把“五月份生產了2199件”改為“五月份比四月份多生產359件”或者把“四月份生產了1840件”改為“四月份比五月份少生產359件”。)
教師讓學生把自己改成的三步題,在自己的作業(yè)本上解答出來。解答之后,可指名讓學生說一說兩步應用題與三步應用題的區(qū)別,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三步應用題的數量關系。
2.做練習五的第8題。
請一位學生讀題后,教師可出示這一題的示意圖:
引導學生理解題意,使學生明確:這是一道連續(xù)兩問的應用題;要想求出擴建以后的操場面積,應該先求出擴建以后操場的長和寬;要想求出擴建以后操場的面積比原來增加了多少,只要用擴建以后的操場面積減去擴建以前的操場面積就可以了。然后,讓學生自己列式解答。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讓學有余力的學生試做第15題。
先讓學生自己讀題,理解題意,然后讓學生試著編題、改題。首先編一道完整的一步應用題:一輛汽車3小時行105千米。平均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之后,讓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如加條件、改變條件的敘述方法、改變問題等,把這道一步應用題改編成一道兩步計算的應用題,再改編成一道三步計算的應用題。(如兩步應用題:一輛汽車3小時行105千米,一輛自行車每小時行15千米。這輛汽車比自行車平均每小時多行多少千米?三步應用題:一輛汽車3小時行105千米,一輛自行車4小時行60千米。這輛汽車比自行車平均每小時多行多少千米?)
三、作業(yè)
練習五的第3題。
【四年級數學教案:三步應用題鞏固練習】相關文章:
《三步應用題練習二十九》數學教案08-26
三步應用題的練習課(二)08-16
數學教案-混合運算鞏固練習08-16
鞏固練習08-16
數學教案-三步計算應用題08-16
數學教案-兩三步計算的應用題08-16
數學教案-三步計算的應用題(二)08-16
數學教案-三步計算的應用題(一)08-16
三步應用題08-16
數學教案-三步計算應用題(八冊)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