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被操天天被操综合网,亚洲黄色一区二区三区性色,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1,欧美zozo另类特级,www.黄片视频在线播放,啪啪网站永久免费看,特别一级a免费大片视频网站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四年級數學教案>數學四年級下冊教案

數學四年級下冊教案

時間:2024-05-28 17:44:24 四年級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優(yōu)秀)數學四年級下冊教案15篇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數學四年級下冊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優(yōu)秀)數學四年級下冊教案15篇

數學四年級下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利用知識的遷移規(guī)律,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數的性質,提高學生運用知識進行判斷、推理的能力;

  2.讓學生進一步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究性和挑戰(zhàn)性,從而激發(fā)學習數學的興趣,主動參與數學活動;

  3.在教學中滲透事物是普遍聯系和相互轉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小數性質的含義。

  難點:逐步完善歸納出小數性質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在買東西時,你首先要了解什么?(價錢)

  老師這里有幾件商品,你能估計出它們的價錢嗎?

  你們留意過商品上標價的寫法嗎?

  為什么2元5角寫成2.50元?3元整寫成3.00元呢?

  這其實是根據小數的性質寫成的。什么是小數的性質呢?(板書課題)

  二、主動探究。

  師:拿出課前老師發(fā)給你們的學習紙(各有兩個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其中一個被平均分成了10份,另一個被平均分成了100份。)請大家用水彩筆在兩個正方形中涂出面積相等的部分,并試著用小數把涂色部分表示出來。

  展示交流,得出如下的等式:

  0.3=0.30 0.5=0.50 0.8=0.80……

  師:觀察這些等式,你有什么發(fā)現?

  師生歸納出初始結論:“小數的末尾添上一個0,小數的大小不變!

  師:根據這個結論,你們覺得還有什么新的問題需要進一步探討?

  生1:“小數的末尾添上一個0,小數的大小為什么不變?”

  生2:“小數的末尾多添幾個0,小數的大小變不變?”

  生3:“小數的`末尾去掉0,小數的大小變不變?”

  師:看來,下面的學習我們就應該圍繞這幾個問題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研究時要結合具體的例子展開,老師這里給你們提供了幾組材料:

  材料1:以商品價格為例,研究0.3元和0.30元相等嗎?

  材料2:以長度單位為例,研究0.1米、0.10米、0.100米相等嗎?

  材料3:以剛才的正方形為例,研究0.4、0.40、0.400相等嗎?

  各小組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材料進行探討、研究……

  師生逐步補充、完善出結論:“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這叫做小數的性質!

  做一做:

  下面的數,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3.90 0.300 1.8000 500

  5.780 0.0040 102.020 60.06

  三、應用性質。

  師:應用小數的性質可以解決些什么問題呢?自學92頁例3、例4。

  1.出示例3:把小數0.70和105.0900化簡。并完成做一做。

  2.出示例4:把0.2、4.08、3改寫成三位小數。并完成做一做。

  3.你能應用今天學的知識解釋商品標價上的書寫形式嗎?

  四、鞏固練習。

 。ㄒ唬袛囝}:

  1、在小數點的后面添上“0”或者去掉“0” ,小數的大小不變。 ( )

  2、在一個數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數的大小不變。 ( )

  3、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 )

  4、0.80和0.8大小不變,計數單位也不變。 ( )

  5、小數的性質只適用于小數,所以整數不能改寫成和它相等的幾位小數。 ( )

 。ǘ┧伎碱}:在什么條件下,下面這幾個數相等?(比一比,哪組方法想的多,想的妙。)

  5 50 500

  五、總結回顧。

  師:回想剛才的學習過程,我們是如何得到這一重要的結論的?

  數學學習往往就是這樣,我們通常不可能以下子就能獲得完美的結論,而是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不斷的完善。

數學四年級下冊教案2

  教學內容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教材第34、35頁的例2、例3、例4及“做一做”。

  內容簡析

  本節(jié)課借助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及生活經歷,在生活中感受小數的讀法和寫法,通過大量的感性知識與數學活動,抽象、概括、提煉出小數的數位順序表,使學生明確小數的數位名稱及數位順序,進一步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理念,從而達到鞏固小數意義的目的。

  教學目標

  1.理解小數的數位順序表,知道小數的構成及小數各位上的數的含義。

  2.掌握小數的讀法與寫法,會讀、寫小數,進一步理解小數的意義。

  3.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刻苦鉆研、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質。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進一步掌握小數的意義,能比較熟練地讀寫小數。

  教學難點:正確地說出小數部分每一位上的計數單位。

  教法與學法

  1.采用的教法是直觀演示法、情景體驗法和點撥法。從表象到抽象、感性到理性的設計層次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具體的學法是合作討論法、嘗試與體驗法、練習法,幫助學生養(yǎng)成好的自學習慣,學會與他人合作學習。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chuàng)設,導入課題

  生活情景引入:同學們,有個小朋友遇到了困難,你們愿意幫忙嗎?小紅和媽媽逛超市,但她不認識價格表。(課件出示播放超市物品與價格)

  觀察物品價格,指名說一說。(結合學生回答板書:5.98、0.85和2.60)

  超市里的這些標價有什么共同特點?

  揭示課題:超市里商品的價格都是用小數來表示的,這些小數該怎樣讀寫呢?這節(jié)課我們將一起研究小數的讀法和寫法。(板書課題)

  【品析: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入手,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使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更為緊密,數學學習顯得更有意義。】

  激趣引入:

  搶答題:地球上長的最高的動物是什么?(學生搶答,猜測長頸鹿的身高)

  出示教材第34頁的情境圖,學生讀圖,找出數學信息,教師板書小數。

  【品析:這樣的導入設計是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想要學的愿望,同時又為后面的學習提供了具體數據!

  故事引入:今天一大早,熊二就吵著要吃蜂蜜,熊大告訴它,只有回答出它提出的幾個問題才會有蜂蜜吃。你愿意幫助熊二嗎?

  1.讀出下面各數。

  234 7093 31 10000 38950 0.7

  2.回憶一下:你是怎樣讀出這些數的?整數的'數位順序是什么?(個位、十位、百位、千位……)整數的計數單位依次是什么?(一<個>、十、百、千……)

  3.導入:在同學們的幫助下,熊二順利拿到了蜂蜜。你知道嗎,小數和整數一樣,也有計數單位,也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一下小數的數位順序。

  【品析:由學生喜愛的動畫故事入手,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又復習了整數的數位順序和計數單位,為研究小數的數位順序表打下了基礎。】

  二、師生合作,探究新知

  1.教學小數的數位順序表。

  (1)觀察教材第34頁例2的主題圖,從圖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師生交流后,板書1.8、5.63、12.378)

  (2)觀察并思考:這些小數和我們以前學的數一樣嗎?這些小數是由哪幾部分構成?

  小結:像1.8、5.63、12.378……這樣的數都是小數,這些小數都由三部分組成:整數部分、小數點和小數部分。

  (板書:整數部分、小數點、小數部分)

  (3)提問:小數點左邊一位是什么位?計數單位是什么?表示什么?小數點右邊一位的計數單位又是什么呢?

  學生交流討論:

數學四年級下冊教案3

  教學目標:

  1.掌握一個小數乘(除以)10、100、1000、,只要把小數點向右(或向左)移動一位、兩位、三位、的規(guī)律。

  2.利用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進行簡單計算。

  3.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形成組內的思維碰撞,從而豐富、完善學生的個體思維,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點及難點:

  利用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進行簡單計算。

  教學用具準備:

  實物投影儀、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設計:

  一、情景引入

 。1)3的10倍是多少? (2)4000除以10是多少?

  3的100倍是多少? 4000除以100是多少?

  3的1000倍是多少? 4000除以1000是多少?

  提問:0.3的10倍,100倍,1000倍呢? 4除以10,100,1000呢?

  [由整數乘除法引入小數乘除法,為接下來的小數點移動規(guī)律做鋪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題:

  2.引導學生完成小數乘法,鼓勵學生在匯報答案的同時說出小數點的移動規(guī)律。

  3.強調整數末尾的小數點可省略。

  4.小數除法可讓學生獨立完成。

  5.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強調:小數點前無其他數時,應補上0。

  6.觀察這兩組算式,并討論:當一個小數乘(除以)10、100、1000、時,積(商)與第一個因數(被除數)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7.總結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

  [由于上一節(jié)課學生對于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已經有了初步的感知,因此教師可以放手讓學生進行規(guī)律的`總結,教師只需在規(guī)范性方面加以引導]

  三、鞏固練習

  試一試:

  1.下面各小數和8.73相比較,大小有什么變化?

  要求學生寫出簡單的過程,并說出來。

  2、在方框里填寫適當的數。

  [書本上的習題靈活處理小數點移動的規(guī)律,有利于學生的掌握]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數學四年級下冊教案4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探索、發(fā)現素數和合數的過程,理解素數和合數的意義,掌握判斷一個數是素數還是合數的方法,記住20以內的素數。

  2.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探索數的一些特征的方法,培養(yǎng)分析、比較和抽象概括能力,感受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系。

  3.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內容的奇妙、有趣,產生對數學的好奇心。

  教學重難點

  理解素數和合數的意義,掌握判斷一個數是素數還是合數的方法,記住20以內的素數。

  課前準備

  小黑板、學具卡片

  教學活動

  一、導入新課

  談話:在剛開始這個單元內容的學習時,我們就知道,我們研究的數是非零的自然數。誰還記得這些自然數如果以是不是2的涪數為標準進行分類,可以分為哪兩類?(指名口答)什么是偶數?什么是奇數?你能各舉5個例子嗎?

  這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對非零的自然數進行研究,也要將它們分類,不過這次的分類標準是一個數因數個數的多少,那么分成幾類呢?每一類叫什么名字呢?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研究的問題。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題。

  (1)投影呈現例題,指名在投影片上做題,其他學生做在書上。

 。2)指名說一說這幾個數各有多少個因數。提問:如果把這6個數按因數個數的多少分成兩類,你打算怎樣分類?先說給同桌聽。

 。3)指名說出分類方法,讓不同意見的學生發(fā)表意見,并讓學生討論:哪一種分類法更能突出每一類數在因數方面的共同特點?

  談話:為了突出每一類數在因數方面的特點,我們就把這六個數分為兩類,一類是只有兩個因數的,另一類是超過兩個因數的。

 。4)談話:請仔細觀察只有兩個因數的數,這兩個因數有什么特點?(一個是1,一個是它本身)

  像這樣的數,我們給它們起個名字叫做素數,也叫做質數。那么什么樣的數是素數呢?

  我們再觀察超過兩個因數的數,這些數的因數與素數的因數有什么不同?(除了1和它本身外還有別的因數)

  像這樣的數,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叫合數。那么什么樣的數是合數?

  剛才同學們用自己的.話說出了什么是素數、什么是合數,書上是怎樣說的?請閱讀課本第78頁“茄子”卡通下面的四行文字,把你認為重要的詞句畫下來。

 。5)談話:非零的自然數中最小的是1,我們還沒研究1的因數呢。有幾個因數?它是素數嗎?它是合數嗎?

  這樣看來非零的自然數如果按因數的個數分類,你認為應該分成幾類?哪幾類?

  2.教學“試一試”。

  談話:我們了解了素數和合數的意義,那么怎樣判斷一個數是素數還是合數呢?(找出一個數所有的因數.再根據素數和合數的意義作出判斷)

  請把書打開,自己在書上做第78頁“試一一試”的題目。學生獨立做題,指名匯報答案,共同評議。

  提問:你為什么認為7是素數,4和10是合數?(指名回答)

  把這一道題和例1結合一看,你能記住10以內的數中有哪幾個素數了嗎?說給同桌聽。

  三、組織練習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1)讓學生自己閱讀題目,在書上獨立填寫。

 。2)展示一兩位學生的答案,共同評議,各自校對。

 。3)提問:你是根據什么來區(qū)分11~20的數哪些是素數,哪些是合數的?(與“試一試”一樣仍根據因數的個數)11~20中的素數有哪幾個,你能記住嗎?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1)讓學生按題目要求在書上操作。

  (2)指名讀剩下的數,全班共同校對。提問:剩下的數都是什么數?

  (3)談話:你們做了一件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找到了2~50的數中所有的素數,這種方法是一種既簡單又有趣的找素數的方法。這種方法是古希臘數學家埃拉托塞尼發(fā)明的,傳說當時人們用這種方法每劃去一個數,就把這個數從紙上挖掉,工作做完后,紙上就留下許多小洞,就像篩子一樣,所以人們把這種方法叫做“篩法”。同學們如果感興趣,課后可以再接著寫一些數,用篩法篩去合數,不過要注意,如果你寫到的話,要把11、13的倍數也劃去,但要保留11、13。

  3.做“想想做做”第3題。

 。1)學生自己讀題,明確題意。

 。2)談話:你打算用什么方法判斷這些數哪些是素數,哪些是合數?(指名回答)

  學生的想法可能有:

  ①與第2題篩出的數對照,也就是查素數表。談話:這是一種很省事的辦法,是可以使用的,但做題時旁邊沒有素數表,這種方法就用不上了。

 、趯懗雒總數的所有因數,根據因數的_個數判斷。

  談話:這種方法就是我們在做“試一試”和“想想做做”第1題時使用過的方法,當然是可以的。不過,請想一想有沒有更簡便的方法。

 、鄢1和本身之外,只要能再找到一個因數,這個數就是合數,連一個因數也找不到,這個數就是素數。

  這種方法如果學生想到了,要予以強調。如果想不到可這樣啟發(fā):想一想素數和合數的不同點在哪里?(除了1和本身外還有沒有因數)除了1和本身外只要能找到一個因數,就可作出什么結論?連一個因數也找不到呢?

  四、全課

  談話:這節(jié)課你學習了哪些數學知識?掌握了哪些數學方法?你對非零的自然數有了什么新的認識?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

數學四年級下冊教案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2、讓學生認識復式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能發(fā)現信息并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3、通過對現實生活中有關事例的調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細心觀察的良好學習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難點:

  繪制復式條形統計圖

  教學具準備:

  自制多媒體課件、投影儀、學具卡、繪圖工具

  教學過程:

  課前交流:

  小朋友,你們喜歡魔術表演嗎?今天,老師給同學們表演一個。(老師表演的魔術可以滲透本課教學二圖合一的教學內容。)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以前學習過統計的內容?這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研究有關統計的知識。

  二、探究新知

  1、觀察統計表,獲取信息。

  課件出示統計表:

  師:這是某地區(qū)城鄉(xiāng)人口統計表,從表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指名回答)

  師:在這個統計表中,不僅能看到城鎮(zhèn)的人口數量,還有鄉(xiāng)村的人口數量。我們除了用統計表記錄這些數據,還可以用什么來表示呢?(生答:統計圖)

  師:我們以前學過什么統計圖?(生答:條形統計圖)

  2、根據信息,繪制單式條形統計圖。

  實物出示學具卡一:

  師:仔細看,這張統計圖和以前的有什么不同?

 。ㄉ穑簺]有方格。)

  該怎樣來畫呢?誰想來試一試?(一生前臺試畫)

  師說明:先對準豎軸上的數,再看清年份。

  師:條形畫好后,可以怎樣涂呢?(畫斜線或涂滿)請同學們對照統計表,完成學具卡一。(座位右邊的同學畫“鄉(xiāng)村人口統計圖”,左邊的同學畫“城鎮(zhèn)人口統計圖”,比一比,誰完成的又快又好!注意繪圖時要用繪圖工具。(師巡視)

  師:誰來展示你的統計圖。(評其好差)

  師:看著自己的統計圖,回答老師的提問:1985年,城鎮(zhèn)和鄉(xiāng)村的人口數量,誰的多些?(城鎮(zhèn))你是怎么知道的?(同桌互看統計圖)你覺得這樣觀察起來方便嗎?(不方便)

  師:動動腦筋,能不能創(chuàng)造出一種讓人觀察比較起來方便的統計圖?同桌可以交流一下。

  3、繪制復式統計圖

  師:誰來說一說你的方法?

 。ㄉ穑嚎梢园褍蓚統計圖合成一個統計圖)

  師:你的辦法真不錯!我們該如何把它們合并成一個統計圖呢?同桌小組商量一下,你打算怎樣做?(師小組指導)

  師:哪小組來說一說你們的想法?(各小組學生匯報)

  課件出示學具卡二:

  師 :這有一張統計圖,誰來試一試?(一生演示畫法)其他同學仔細觀察并提出你的修改意見。

  師:兩個條形畫完就可以了嗎?(涂兩種顏色)

  為什么要用兩種顏色?(能區(qū)分開)

  4、引出圖例

  師:為了讓看圖的人比較容易辨認、區(qū)分,繪圖時要有圖例(課件出示學具卡二上的圖例)

  師:請你拿出學具卡二,先標上圖例,再完成這張統計圖吧!(學生繪圖,師巡視。)

  師:誰來展示你的統計圖?(其余生進行評價)

  5、比較單、復式條形統計圖

  課件出示:單、復式兩種條形統計圖 師:對照學具卡一中統計圖,說一說今天認識的統計圖和它有什么不同?(生說)

  師 補充說明:學具卡一中統計了一方面的內容,稱為“單式條形統計圖”,而學具卡二中統計了兩個方面的內容,像這樣的統計圖,稱為“復式條形統計圖”。

 。ń沂菊n題:復式條形統計圖)

  師:比較一下,還有別的不同之處嗎?(生答)

  6、復式條形統計圖的優(yōu)點

  師:像這樣的復式條形統計圖有什么好處?

 。◤囊粋圖中同時看到了城鎮(zhèn)和鄉(xiāng)村人口數量的變化情況,便于觀察、比較,讓人一目了然。)

  7、根據復式條形統計圖,分析信息。

  課件出示:復式條形統計圖及相關問題。

  師:看著這個統計圖,你會解決下面這幾個問題嗎?

  ⑴ 哪年城鎮(zhèn)人口數最多?哪年最少?

 、 哪年鄉(xiāng)村人口數最多?哪年最少?

 、 哪年城鄉(xiāng)人口總數最多?哪年最少?

 、 你還能得到哪些信息?

  師質疑:為什么城鎮(zhèn)人口逐年增加,而鄉(xiāng)村人口在逐年下降?(學生思考并回答)

  三、鞏固訓練 師:下面就用本節(jié)課學習的知識去解決一些問題吧。ㄕn件出示:四年級課外小組人數統計表)

  師:請你拿出學具卡三,完成統計圖,回答下面相應的問題。(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

  四、全課總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嗎?

數學四年級下冊教案6

  教學內容:第52-53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對幾種事物進行排列的過程,初步發(fā)現簡單排列現象中的規(guī)律,能運用規(guī)律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在學習中感知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fā)展數學思維。

  3、在學習活動中獲得一些成功體驗,以激發(fā)學習信心。

  教學重難點

  有層次的學習活動,經歷從無序到有序的思考過程,體會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會簡單的排列規(guī)律。

  教學過程:

  一、拍照活動。

  1、看書,知道拍照活動方式。

  師:小軍、小明、小紅3人排成一排照相,有多少種不同的排法?什么叫不同的排法呢?

  小軍站第一個的不同排法:

  如:小軍、小明、小紅(一種排法)

  小軍、小紅、小明(另一種排法)

  2、拍照。(教師當攝影師,選三位學生到講臺前)

  要示:這3個同學名字分別叫ABC ,請其它同學把各種排法表示出來。

 。ㄟ吪倪叧鍪竞喒P畫,并板書排列的字母。在多種方法比較中突出按一定順序排列才能不重復也不遺漏)

  3、小結。說一說你如果是拍照者,怎樣才能每種情況都拍而不遺漏呢?

  二、想一想,試一試。P52如果在三位小朋友中每次選兩人排在一起照相,有多少種不同的排法?

 。ā跋胍幌搿笨梢砸龑W生分兩步思考:每次選兩人有3種不同選法,而每兩人都各有2種不同的排法。鼓勵學生采用個性化的.符號表示不同的排列方法。)

  三、練習。

  1、“想想做做”第1題。用8、2、5三個數字能組成幾個不同的三位數?(可以先引導學生把用8、2、5組成的三位數一一排列出來;再啟發(fā)學生根據排列的過程,抽象出可以用“3×2”求排出的三位數的個數。)

  2、“想想做做”第2題。

  四個球隊踢足球,每兩個球隊都要比賽一場,一共要比賽多少場?

 。ㄒ龑W生聯系生活經驗正確理解“每兩個球隊都要比賽一場”的含義。連線后,還可進一步啟發(fā)學生在交流中體會其中的規(guī)律,認識到比賽可以用“3+2+1”來計算。)

  3、“想想做做”第3題。

  三個小朋友打電話,他們3人每兩人通一次電話,一共通了多少次?如果他們互相寄一張節(jié)日賀卡,一共寄了多少張?

  (著重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經驗體會兩個問題的不同含義,感受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加深對簡單搭配的排列現象中規(guī)律的認識。)

  四、總結。你學會了什么?

數學四年級下冊教案7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通過練習,進一步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并能解決一些相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提高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進一步熟悉中間有0的乘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昨天我們學習的三位數乘兩位數,主要錯誤有兩種:一是進位問題,二是乘數中間有0

  分別板書845×37 604×28

  第一題:(師生共同完成)這題的數都比較大,多次需要進位,大家在做的時候,有的不知道進位該寫在什么地方?我們可以把每次的進位有序地寫在旁邊(邊算邊示范,其他學生照樣子寫)算完后,指出:這樣記一記,就可以更清楚了。

  補充:如果算式是要算37×845,你覺得豎式可以怎么寫?為什么?

  通過兩個豎式的對比,使學生清楚原來的寫發(fā)只要乘2次,后面的算法要乘3次,還是前面的算法比較簡便。

  指出:三位數和兩位數乘的時候,為了計算的.簡便,我們更習慣于把位數多的乘數寫在上面。

  第2題,先讓學生算,算完后分別說說兩次乘得的結果。問:這里都需要和0乘,為什么一個結果中有0,而另一個結果中沒有0呢?

  通過交流使學生明白:當個位上需要進位時,這個0就被進上來的數取代了;當個位上乘的結果不需要進位時,0還是有的。

  二、、口算練習

  “想想做做”第5題

  比一比誰做得又快又準確。(學生在書上獨立完成。)

  指名學生口答。

  交流:這些題你算的時候有什么竅門么?(可以先不考慮后面的0,算出結果后再添上幾個0)

  問:第一組題下面2題為什么得數會一樣呢?

  三、解決實際問題:

  1、“想想做做”第7題:

  讀題,問:你有疑問么?(可能會有學生提出為什么汽車的速度慢但需要的時間還少呢?)可讓別的學生幫忙解答這個疑問。(說明:雖然都是從北京到上海,但實際路程的長度是不同的)

  分別列式算出兩條路的長度。

  交流后明確:“速度×時間=路程”

  2、第8題

  讀題,解讀“人均月收入”和“人均年收入”的含義

  學生選擇必要的信息解決問題。

  3、第9題:

  讀題后讓學生說說自己準備如何解答?(可以分別用乘和減兩種方法,這里可能更多的會考慮用乘法)

  學生列式解答,在交流的時候主要要讓學生說完整的解答過程。

  4、第10題:

  學生讀題看圖了解題目所提供的信息及要解決的問題。

  幫助學生理解:“已賣出的”要按“每個16元”計算,而“剩下的”要按“每個13元計算”。

  學生獨立完成。

  指名學生回答,說說解題思路。

  四、思考題

  學生嘗試練習,交流探討思考過程,最后的出結果。

  五、課堂作業(yè)

  p.2第6題

  乘數末尾有0的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數學四年級下冊教案8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初步認識雞兔同籠的數學趣題,了解有關的數學史。能用列表法和畫圖法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結合圖解法理解假設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

  2、過程與方法

  通過畫圖分析、列表舉例、假設計算等方法理解數量關系,體會數形結合的方便性,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在現實情景中,在交流的過程中,使學生感受到數學思想方法的運用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聯系,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信心,受到多種數學思想方法的熏陶,進而讓學生體會數學的價值。

  教學重點:

  用畫圖法和列表法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流程:

  (一)問題引入,揭示課題

  師:(出示主題圖)大約在1500年前,《孫子算經》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有趣的問題。書中說:“今有雉(野雞)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

  問:這段話是什么意思?誰能說說?(生試說)

  師:這段話意思是:有若干只雞兔同在一個籠子里,從上面數,有35個頭。從下面數,有94只腳。問籠中雞和兔各有幾只?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雞兔同籠問題,如何解決這個1500年前古人提出的數學問題,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研究的內容。(板書課題:雞兔同籠問題)

  (二)主動探究、合作交流、學習新知

  師:說明為了研究方便,我們先將題目的條件做一個簡化。

  (課件出示)例1:雞兔同籠,有8個頭,26條腿,雞、兔各有幾只?

  師:同學們先討論一下,看能不能給大家提供一種或幾種解這道題的思路,讓其它的同學能很容易就理解、弄懂這道題。(學生討論)

  學生初步交流,教師提煉:可以用畫圖法、列表法、假設的方法。

  師:請同學們先認真思考,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交流,看看你們小組該選擇什么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再把你們的想法,你的思考過程用你自己的方式記錄下來。

  學生思考、分析、探索,接下來小組討論、交流。

  小組活動充分后進入小組匯報、集體交流階段。

  師:誰能說一說你們小組探究的過程,你們是怎樣得出結論的?雞兔各有幾只?

  學生匯報探究的方法和結論:

  1、 畫圖法:

  給每只動物先畫上2條腿(也就是都看成雞),這樣一共用16條腿,還剩下10條腿。一次增加2條腿,一只雞就變成了一只兔,要把10條畫完,要把5只雞變成兔。

  總結:畫圖的方法非常便于觀察、非常容易理解。

  2、列表法:(展示學生所列表格)

  學生說明列表的方法及步驟:

  學生匯報:我們先假設有8只雞這樣一共就有16條腿,顯然不對,再減去一只雞,加上一個兔,這樣一個一個地試,把結果列成表格,最后得出3只雞、5只兔。

  師:同學們的探索精神和方法都很好,都能用自己的方法成功地解決“雞兔同籠問題”。不過上面的兩種方法,老師還是覺得比較麻煩,又是畫圖,又是列表的,有沒有更方便簡潔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3、假設法:(隨學生能否出現此種情況作為機動出示)

  教師引導:觀察上面的表格我們發(fā)現。如果8只都是雞,則一共只有16條腿這樣就比26條腿少10條腿,這是因為實際每只兔子比每只雞多2條腿。一共多了10條腿,于是兔就有10÷2=5(只),所以我們還可以這樣去想:

  板書:方法一:假設8只都是雞,那么兔有:

  (26-8×2)÷(4-2)=5(只)

  雞有8-5=3(只)

  同樣如果8只都是兔,則一共只有32條腿這樣就比26條腿多6條腿,這是因為實際每只雞比每只兔子少2條腿。一共多了6條腿,于是雞就有6÷2=3(只),所以我們還可以這樣去想:

  板書:方法二:假設8只都是兔,那么雞有:

  (4×8-26)÷(4-2)=3(只)

  兔有8-3=5(只)

  小結方法:剛才我們用這么多的方法解決了雞兔同籠問題,你最喜歡哪一種方法,說說你的理由。

  現在我們重新總結一下這些方法:數目比較小時,用畫圖和列表的方法比較快,數目比較大時,用假設法比較好。

  (三)解決實際問題、課堂延伸

  1.嘗試解答課前提出的古代《孫子算經》中記載的雞兔同籠問題。書中說:“今有雞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雞兔各幾何?

  看看我國古人是怎么解這個題的。

  2、自行車和三輪車共10輛,總共有26個輪子。自行車和三輪車各有多少輛?

  (四)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師總結: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用畫圖法、列表法和假設法解決了我國古代著名的“雞兔同籠”問題。其實在1500年以來,我們中國歷代的數學家都在不斷的研究和探索這個問題,也得出了許多的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方法,而且從中得到了很多的數學思想。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中,善于思考,善于發(fā)現,善于總結方法。

數學四年級下冊教案9

  教學內容:

  教材p120_121例3

  教學目標:

  通過練習,使學生明確植樹問題的另一種情況-關于一個封閉圖形的植樹問題。

  教學過程:

  一、擺一擺

  1、用棋子做學具擺一擺:1)每邊放3個,四個角都放,圍成一個正方形,一共要放幾個棋子2)每邊放4個,5個、6個各要多少枚棋子?

  2、將擺放每邊的`棋子數與總數記錄下來,看看有什么規(guī)律?

  二、新授:

  1、出示例題及圍棋教具,

  圍棋的最外層每邊能放19個棋子,想一想最外層一共可以擺放多少棋子?

  你能想出幾種方法

  2、交流方法

  3、小結,你還能發(fā)現什么規(guī)律,他與植樹問題又有什么聯系?圍棋子與間隔數相等,是在封閉線上的植樹問題。

  三、鞏固練習

  1、做一做:

  1)48名學生在操場上做游戲。大家圍成一個大正方形,每邊人數相等。四個定點都有人,每邊各有幾名學生?

  2)要在五邊形的水池邊上擺上花盆,使每一邊都有4盆花,可以怎樣擺?最少需要擺多少盆?

  3)為迎接六一兒童節(jié),學校舉行團體操表演。四年級學生排成下面的方陣,最外層每邊站了15個人,最外層一共有多少名學生?整個方陣一共有多少名學生?

  2、變式練習:練習二十6、7兩題。

  四、課堂總結

數學四年級下冊教案10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牢記所有公式。

  2、通過復習,發(fā)現學生以前知識中的問題,及時改正。

  3、通過復習,建立知識之間的聯系和區(qū)別,形成知識網絡。

  重點難點:

  通過復習發(fā)現學生以前知識中的問題,及時幫助學生糾正,加深記憶教學目標

  一、復習公式。

  師:想一想你都學習過哪些運算定律和性質?

  1、加法交換律:a+b=b+a

  兩個加數交換位置,和不變,這叫做加法交換律。

  2、加法結合律;(a+b)+c=a+(b+c)

  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和不變,這叫做加法結合律。

  3、乘法交換律:a×b=b×a

  交換兩個因數的.位置,積不變,這叫做乘法交換律。

  4。乘法結合律:(a×b)×c=a×(b×c)或a×b×c=a×(b×c)

  先把前兩個數相乘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乘,積不變,這叫做和乘法結合律。

  5。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b)×c=a×c—b×c

  乘法分配律的逆運用:a×c+a×b=(a+b)×c或a×c—b×c=(a—b)×c

  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它們與這個數分別相乘,再相加,這叫做乘法分配律。

  6。減法不變性質:一個數減去兩個數,等于第一個數減去后兩個數的和。 a—b—c=a—(b+c)

  7。商不變性質: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倍數(零除外),商不變。a÷b=(a×c)÷(b×c)=(a÷c)÷(b÷c)(c≠0)(b≠0)

  8。一個數減去兩個數的差,等于先減去第一個數,再加上第二數,即:a—(b—c)=a—b+c

  9。某個數先減去第一個數,再加上第二個數,等于某數減去這兩個數的差:a—b+c=a—(b—c)

  二、總結

  這些定律和性質,大都可以推廣,加法交換律結合律:推廣到多個數相加。

  乘法交換律結合律:推廣到多個數相乘。

  乘法分配律:推廣到幾個數的和或差乘以(或除以)一個數。

  請同學們再記一下公式。

  三、解題思路。

  公式記熟了,遇到簡算題,選擇合適的方法是關鍵。(板書:方法是關鍵)

  一般來說,連加算式中,應用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連乘算式中;應用乘法交換律和結合津;在除法算式中,應用商不變性質;連減或加減混合算式中,應用減法的性質。

  四、鞏固練習

  1、判斷下面簡算各題是否正確。

 。1)99×4.4(2)45÷2、5

  =(100+1)×4.4 =(45×4)×(2、5×4)

  =100×4.4+1×4.4 =180×10

  =440+4.4 =1800

  =444.4

 。3)25×(0.4×9)

  =25×0.4+25×9

  =10+225

  =235

  2、用簡便方法計算下面各題。

 。1)13÷2、5(2)3、2×12、5×25

 。3)(44×4)×25(4)999×9

  教學反思:

  這堂課我設計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放手給學生,鼓勵學生大膽猜想,相互探討。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完全是學習的主人,而教師只是輔助性的導,包括后面例題的教學都充分體現了這一理念。本堂課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自信都充分地得到了激發(fā)。

數學四年級下冊教案11

  【教材分析】

  《小數的產生和意義》是在三年級《分數的初步認識》和《小數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教學的。這一內容,既是前面知識的延伸,也是系統學習小數的開始。要求學生明確小數的產生和意義,小數與分數的聯系,掌握小數的計數單位及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從而對小數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認識是本節(jié)課應達到的知識教學目標。

  【設計理念】

  《課標》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主動和富有個性的過程,要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基于這一理念,在設計本課時,我注重讓學生經歷探究與發(fā)現的過程,使他們在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做一做中動手、動腦、動口,逐步理解知識,掌握方法,學會思考,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內容】

  教科書P50~51小數的產生和意義及“做一做”,練習九部分習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使學生通過觀察、測量了解小數是如何產生的。理解小數的意義,掌握小數的計數單位及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

  2、過程與方法:培養(yǎng)學生觀察、抽象、概括及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教學重難點】

  1、重點:理解小數的意義。

  2、難點:探索分數與小數的關系,深刻理解小數的意義。

  【教學具準備】

  PPT課件、米尺、彩帶兩條(2米和0。9米)

  【教學過程設計】

  一、情景導入

  1、教師:同學們喜歡做游戲嗎?今天老師帶大家做一個游戲,游戲的名字叫“猜一猜,測一測!

  2、師出示2米的彩帶,同學們猜一猜有多長,指名回答后讓學生測量驗證。師再出示0。9米的彩帶,讓學生猜測,然后測量出結果是9分米。

  提問:9分米如果用米做單位用分數表示是多少米?(米)用小數表示是多少米?(0。9米)

  二、教學小數的產生

  1、課件出示老師收集的一些圖片。

  看來生活中小數真是無處不在。∪藗冞M行測量和計算時往往得不到整數的結果,于是小數就產生了。(師板書:小數的產生)

  2、除了用整數,小數,我們還可以用什么樣的數來表示?(分數)還是用米作單位,用分數表示又是多少米呢?(9/10米)

  師:剛才我們在表示第二條彩帶的長度時,有的同學用分數表示,有的同學用小數表示,看來小數和分數之間一定有聯系。那么分數和小數之間究竟有什么奧秘呢?今天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去探索他們的秘密。探索秘密需要一樣工具就是直尺。

  【設計意圖】利用學生喜歡游戲和活動的好奇心理,充分激發(f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再猜一猜、量一量的活動中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體驗到整數在生活中使用的局限性,使學生體會到在進行測量和計算時,往往得不到整數的結果,這時常用小數來表示,從而引入小數,讓學生感受到小數是因為需要而產生的,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為新知的探究過程做好充分的鋪墊。

  二、教學一位小數意義

  1、認識一位小數:大屏幕出示米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是多少?如果還用米做單位,用分數怎么表示?小數呢?

  板書:(1分米、1/10米、0.1米),誰能說說0.1米表示什么意思?

  (1)那如果3份、7份呢?分別用分數、小數表示是多少?

 。2)像這樣的你能找一個讓同學說說嗎?(學生說老師補充板書)

  2、觀察這一些小數,你發(fā)現它們有一個什么共同的特點嗎?(一位小數)將分數與小數聯系起來看,又發(fā)現什么共同的特點呢?(分母是10是的分數可以用一位小數來表示)

 。▽W生:分數和小數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十分之幾的分數用一位小數表示,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學生有困難教師可引導。

  3、教師小結:分母是10的分數,可以寫成一位小數。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

  【設計意圖】讓學生根據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猜想出兩位小數和什么樣的分數有關,有意識地促進“遷移”,讓學生體驗成功,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信心。

  猜想一下兩位小數與什么樣的分數有關?

  三、教學兩位小數意義。

  1、學習兩位小數。

  (1)剛才是把1米平均分成10份,那如果老師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老師將尺放大)取1份是幾分之幾米?用小數怎么表示?取3份呢?取6份呢?

 。2)仔細觀察這組分數和小數的特點,看看你能得到什么結論。(分母是100的分數可以用兩位小數表示)

  (通過學習遷移,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二位小數。)

  教師小結:分母是100的'分數,可以寫成兩位小數.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

  猜一猜:下面老師要將1米平均分成多少份?

 。3)、教學三位小數意義。

  1、認識三位小數:同學們想一想,如果將尺平均分成1000份。你又能得到什么結論?

  1毫米、 1/1000米、0.001米

  6毫米、 1/1000米、0.006米

  13毫米、 13/1000米、0.013米

  2、小結:分母是1000的分數可以用三位小數表示。

  是不是只有這三種小數呢?

  四、總結小數的意義

  1、教師:我們把1米平均分成10、100、1000份,用分數、小數都會表示了,如果老師再把1米平均分成10000份,這樣的幾份寫成小數是幾位小數;那么100000份呢?(萬分之幾是四位小數,十萬分之幾是五位小數)

  【設計意圖】由借助直觀認識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三位小數表示……到通過聯想認識四位小數、五位小數的意義,再到抽象概括小數和的意義,學生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在獲取數學知識的同時,也獲得了學習的方法,提高了學習的能力。

  2、教師引導學生觀察這些分數和小數,然后討論:分數和小數之間有什么聯系呢?

  3、學生回答后教師小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可以用小數表示這就是小數的意義。(教師板書)

  4、反饋:教材第51頁做一做。

  讓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提醒學生要先看一看每一幅圖平均分成了多少份?然后教師講評。

  【設計意圖:】教材在學生理解小數的意義之后,安排了“做一做”活動:通過用分數和小數表示出涂色部分,使學生進一步感知分數與小數的聯系,加深對小數意義的理解。

  五、認識小數的計數單位和進率。

  (1)課件出示智慧闖關第一關

  0.3里面有()個1/10 0.5里面有()個1/10 0.07里面有()個1/100 0.09里面有()個1/100

  師:學生討論完成,并說一說為什么這樣想?

  師指名回答后小結:像0.3、0.5這樣的一位小數,我們都可以看成有許多個1/10組成的,那么我們就說十分之一是一位小數的計數單位,寫作0.1。同理,像0.07、0.09這樣的兩位小數,可以看成有許多個1/100組成的,那么我們就說百分之一是兩位小數的計數單位,寫作0.01。

  師:同學們猜一猜三位小數的計數單位是什么?寫作?

 。2)課件出示智慧關第三關

  0.1米里面有()個0.01米

  0.01米里面有()個0.001米

  教師小結: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3)課件出示智慧關第三關

  0.8的計數單位是( ),里面有( )個()。

  0.06的計數單位是( ),有6個()。

  0.032的計數單位是( ),有()個( )。

  【設計意圖:】通過設計有層次的強化鞏固練習,有針對性地對使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練習、內化,使在課堂中探究所得的新知識、新概念在練習中逐步得到深化,從而內化為學生的知識和能力。

  三、課堂鞏固

  1、練習九第2、5題

  2、判斷(課件出示)

  【設計意圖】在學生對小數的意義有了一定的理解以后,利用幻燈出示一組有一定深度的練習題,讓學生通過新舊知識的對比,逐步加深理解,熟練運用。從而深刻地了解小數的意義、小數的計數單位以及小數與分數的相互關系,達到強化、內化、深化新知的目的。

  四、課堂小結:同學們順利的闖過了關,在這節(jié)課上有什么收獲?

  把你的收獲告訴同學們。

  五、課堂延伸:課件《小數點的歷史》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自由闡述對于本節(jié)知識的理解情況,及時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學習反饋情況,再一次讓學生通過自身的表現,體驗學習取得成功的快樂。同時通過播放小數點的歷史的視頻讓學生了解小數產生的背景,體會勞動人民以及以往一些數學上的偉大發(fā)現和發(fā)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使學生加深對數學學習的樂趣,從而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在以后的學學習道路上更加努力,表現的更加出色。

  【板書設計】

  小數的產生和意義

  米1分米1厘米1毫米

  9/10米1/10米1/100米1/1000米

  0.9米0.1米0.01米0.001米

數學四年級下冊教案12

  單元內容:

  本單元主要內容有: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三角形的分類、三角形內角和是180°。

  單元目標:

  1、使學生認識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兩(綠色圃中小學教育網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以及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2、使學生認識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知道這些三角形的特點并能夠辨認和區(qū)別它們。

  3、聯系生活實際并通過拼擺、設計等活動,使學生進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與四邊形的聯系,感受數學的轉化思想,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學會欣賞數學美。

  4、使學生在探索圖形的特征、圖形的變換以及圖形的設計活動中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提高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單元教學重點:

  認識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以及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能夠辨認和區(qū)別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

  單元教學難點:

  通過拼擺、設計等活動,使學生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與四邊形的聯系,感受數學的轉化思想,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學會欣賞數學美。

  課題:三角形的特性

  教學內容:教材59頁例1、2。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和觀察比較,使學生認識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義,會在三角形內畫高。

  2、通過實驗,使學生知道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操作的能力和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教學難點:會畫三角形指定底邊上的高。

  教學關鍵:要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抽象出三角形的`圖形,從而認識三角形的特性。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出示圖片,找出戶圖中的三角形。

  2、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形狀或表面是三角形?

  3、導入新課。

  師:我們大家認識了三角形,三角形看起來簡單,但在工農業(yè)生產和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用處,看來生活中的三角形無處不在,三角形還有些什么奧秘呢?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板書:三角形的認識)

  二、操作感知,理解概念

  1、發(fā)現三角形的特征。

  請你畫出一個三角形。邊畫邊想:三角形有幾條邊?幾個角?幾個頂點?展示學生畫的三角形,組織交流:三角形有什么特點?讓學生在自己畫的三角形上嘗試標出邊、角、頂點。

  反饋,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板書,標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

  2、概括三角形的定義。

  引導:大家對三角形的特征達成了一致的看法。能不能用自己的話概括一下,什么樣的圖形叫三角形?

  學生的回答可能有下面幾種情況:

 。1)有三條邊的圖形叫三角形或有三個角的圖形叫三角形;

 。2)有三條邊、三個角的圖形叫三角形;

 。3)有三條邊、三個角、三個頂點的圖形叫三角形;

  (4)由三條邊組成的圖形叫三角形;

 。5)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三角形。

  閱讀課本:課本是怎樣概括三角形的定義的?你認為三角形的定義中哪些詞最重要?

  組織學生在討論中理解“三條線段”“圍成”。

  3、認識三角形的底和高。

  指出: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到它的對邊做一條垂線,頂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高,這條對邊叫做三角形的底。

  出示教材第61頁上的三角形。提問:這是三角形的一組底和高嗎?在這個三角形中,你還能畫出其他的底和高嗎?

  4、為了表達方便,用字母A、B、C分別表示三角形的3個頂點,上面的三角形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

  5、例3:用3根小棒擺三角形,用4根小棒擺四邊形,看看各能擺出幾個?(小棒的長度都一樣。)你發(fā)現了什么?

  三、實驗解疑,探索特性

  1、提出問題。

  出示教材第61頁插圖:圖中哪兒有三角形?生產、生活中為什么要把這些部分做成三角形的,它具有什么特性?

  2、實驗解疑。

  下面,請大家都來做一個實驗。

  學生拿出預先做好的三角形、四邊形學具,分小組實驗:拉一拉學具,有什么發(fā)現?

  實驗結果:三角形具有穩(wěn)定性。

  請學生舉出生活中應用三角形穩(wěn)定性的例子。

  四、鞏固運用,提高認識

  P60做一做

  五、總結評價,質疑問難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對三角形有了哪些進一步的認識?還有什么有關三角形的問題?

  六、作業(yè)

  完成練習十五1、2、3題。

數學四年級下冊教案13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等深入認識軸對稱圖形。會畫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掌握畫圖的方法和步驟。

  2、經歷操作、觀察、想象、交流等活動,增強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

  3、感受現實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對稱現象,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感受物體或圖形的對稱美,激發(fā)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

  進一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建立軸對稱圖形的概念,能根據軸對稱圖形的概念準確地判斷生活中哪些物體是軸對稱圖形。

  教學難點:

  如何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認識對稱現象并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掌握畫圖的方法和步驟,能在放個紙上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欣賞圖片,建立表象?師:同學們,我們先來觀察這幾個圖片,你們發(fā)現了什么?這些圖片有什么共同點?展示幻燈片中飛機、蜻蜓,蝴蝶的圖片生:它們兩側的圖形是完全一樣的。

  師:是的,還有嗎?

  生:從中間對折后兩側能夠完全重合。

  師:同學們真是火眼金睛!說得真棒!像這樣對折之后完全重合的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動畫展示飛機、蜻蜓、蝴蝶從中間對著重合過程)那么生活中還有像這樣的的`對稱現象嗎?師生總結出:美麗的樹葉、剪紙藝術、車標中的軸對稱設計、北京奧運會的圖標五環(huán)、古今中外許多著名的建筑等等都是軸對稱圖形。我們的大自然因這些軸對稱圖形變得更加美麗絢爛。

  師展示一片軸對稱葉子的對折后兩側完全重合的動畫,并引出軸對稱圖形和對稱軸的概念。

  師:這些是軸對稱圖形嗎?若是,請畫出它們的對稱軸。

  生判斷出是否是軸對稱圖形并在每個軸對稱圖形上畫出它的對稱軸。

  師:同學們掌握得可真好!

  二、探索新知師:看一看,數一數,你發(fā)現了什么?

  生1:這個是軸對稱圖形

  生2:點A與點A'到對稱軸的距離都是3小格。

  生3:A與A'點的連線與對稱軸垂直。

  總結:對稱軸圖形中,能夠完全重合的兩個對稱點到對稱軸的距離是相等的;

  兩個對稱點的連線與對稱軸是相互垂直的。

  三、知識運用師:

  1.動手操作:剪下教材附頁上的圖形,先折一折,再畫出下面圖形的對稱軸,看看能畫幾條。

  師生共同畫出這些里面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進一步學會分辨出哪些是軸對稱圖形。正方形有4條對稱軸,等腰三角形有1條對稱軸,圓形有好多條永遠折不完?,我們就說圓形有無數條對稱軸。

  師:2.下面的圖形各是從哪張紙上剪下來的?連一連。

  進一步掌握軸對稱圖形的特點,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感受物體或圖形的對稱美。

  3.試一試,畫出下面這個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

  師:想要順利畫出圖形的另一半,你有什么辦法呢?根據是什么呢?學生討論并交流。

  師生共同總結:第一步:標出點A和點B;

  第二步:通過數格找到對稱點A'和B';

  第三步:順次連線。

  四、鞏固提升根據上面的方法,你能畫出下面圖形的另一半嗎?試一試。

  生根據掌握的畫圖方法和步驟成功畫出了這個圖形的完整樣子(確定對稱軸后,先找到對稱軸左邊圖形的幾個關鍵點的對稱點,再連線。)

  五、課堂小結?師: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有哪些收獲??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從生活中的對稱現象認識了軸對稱圖形,只要我們留心觀察,我們生活的周圍處處可以看見軸對稱圖形,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圖形,我們的生活才會裝扮得這么美麗。

數學四年級下冊教案14

  教學內容:

  教科書例1及第24頁“做一做”,練習六。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使學生初步認識數據的方法,初步會看簡單的統計表和條形統

  2、使學生會進行簡單的數據,能把的數據填人簡單的統計表,并能在條形統計圖中表示出來。

  3、使學生能根據統計表或條形統計圖回答簡單的問題。

  (二)、能力訓練點,

  培養(yǎng)學生數據的能力和根據統計表、統計圖進行簡單數據分析。

  (三)、德育滲透點

  對學生滲透初步的統計和實事求是的調查研究。

  (四)、美育滲透點

  通過學習,感悟人民的卓越智慧,感悟文化的魅力,提高審美意識。

  二、學法引導

 。、通過圖表,使學生初步了解簡單的統計圖表。

 。病⒁龑W生填寫,感知數據的。

  三、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使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表或統計圖回答簡單問題。

  2、教學難點:把不完整的統計表或統計圖補充完整。

  四、教具學具準備

  畫有例1學生分布圖的掛圖或小黑板1塊、畫有例1統計表框的小黑板1塊、畫有方格的小黑板2塊。

  五、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結合時事,根據當前生活中一些熱點問題的有關數據,引出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需要調查統計一些事物的數目,這些事物的數目通常叫做數據(板書“數據”一詞)。數據往往都是從生活實際中,通過認真的調查核實,一個一個地數出來的,是國家進行進一步統計、匯總,進而制定有關方針政策的原始依據,必須真實。而數據因為直接來自生活,往往比較零亂,沒有次序,顯示不清主次多少。為了把調查結果表示得更清楚明了,就需要對數據進行一定的,今天我們就共同研究一下“簡單的數據”(板書,把課題補充完整)。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學生分布的掛圖或小黑板。

  教師指出這張圖是調查了四年級某班學生居住情況后制成的,通過這張圖,一眼就可看出哪條街,哪道巷有這班學生,很形象,很直觀。

  (通過直觀觀察,使學生初步感知統計表的作用。)

  2、老師進一步引導:每條街,每道巷分別住了多少同學?哪條街,哪道巷住的人多?最多的比最少的多幾個?全班共多少同學?這時如果只看圖,要準確回答以上幾個問題,很不容易。

  組織學生討論,怎樣做能使回答方便?

  學生匯報討論結果:先逐街、逐巷數出人數。記住

  問題。再進行比較,回答出問題。

  3、教師指出:只看圖不容易進行下一步的研究。我們先數一數各街各巷的同學數,在圖上標注上數字。數出的各街各巷的同學數,就叫做數據。(滲透特點:來自生活實際,是真實的。)

  啟發(fā)學生:這些數據真實可信,但是比較零亂。我們能不能想一個辦法把這些數據簡單明了地表示出來,使別人不用再看圖,就能一眼看出各街各巷住了多少學生,全班一共有多少學生呢?(組織學生分組討論。)

  4、學生匯報討論結果。(討論結果可能多種多樣,只

  要有道理,就應加以肯定。從中再選出統計表的'。)

  教師:以上各方法實際上都是對數據進行。

  我們先用畫表的方法進行。出示下表(空表框)

  教師指出:第一欄不填寫具體街巷名稱,一般留做合計(一共多少人)第二欄起,逐一寫街巷名。

  5、組織學生根據原始圖填寫,老師先帶領學生填寫兩個街巷的數據,再讓學生在其他街巷對應地方填寫數據。學生填寫書上第23頁的不完整統計表。然后問一共多少人。在合計欄中填寫,形成完整的統計表。指出這樣的表叫統計表。

  6、組織學生根據表回答問題:(投影出示問題)

  (引導學生填寫,使學生感知數據的統計。)

  7、認識條形統計圖。

  有時為更加形象直觀地表示數據的多少,也常用條形統計圖來表示,條形統計圖是用長方形來表示數據的。

  出示畫有小方格的小黑板,說明每一格代表一個人,有幾個人,就用幾個小格表示,可以把這幾個小格涂上色。

  老師先在縱向上注明人數0,5,10(單位:人)。再在橫向上標明街巷名稱,標注時相鄰街巷名稱間要空一格,以求容易區(qū)別和美觀。然后根據學生口述,老師在相應地方涂色,制成課本第24頁上部的條形統計圖。

  8、看條形統計圖,回答課本第24頁五個問題。

  (直觀觀察簡單統計圖,感知數據的作用,通過圖形,讓學生體會知識美。)

  9、反饋練習:在教師帶領下完成課本第24頁“做一做”。

  教師先出示原題,指導學生弄清題意后,帶領學生完成表示小芳的成績的長方形條。

  問:每一小格代表幾米?小芳的成績是多少米?應該涂幾個小格?確定14個小格怎樣確定較好?(找出15所對應的高度,向下數1格即可,不必從1數。)

  其他同學的成績,要求同學們在書中填空完成。確定一名學生板演,集體訂正,同桌間互相檢查涂色是否準確。然后組織學生據條形統計圖回答書中問題。

  (由于條形統計圖是新接觸,學生涂色有困難,從學生認知特點出發(fā),教學時教師的引導示范不能太少。練習時,教師要先示范,后放開由學生自己完成。)

  (三)、鞏固發(fā)展

  1、練習六第1題。

  教師引導學生分組完成。重點引導:合計欄應該怎樣填寫?

  學生分組完成時,可以互相討論研究。教師巡視時重點輔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2、練習六第3題。

  提示:先統一單位,并利用此題復習“平均”的含義,為下節(jié)課學習“求平均數”做鋪墊。

  (四)、課堂

  引導學生,知道了什么是數據,怎樣數據,還學習了怎樣填寫統計表、統計圖。

  六、布置作業(yè)

  1、練習六第2、4題。(要求學生親自去調查各班人數,獨立完成。)

  2、活動性作業(yè):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利用周日時間進行專項公益勞動(如擦玻璃),分別記錄每人擦的塊數,然后把小組擦玻璃的情況制成統計表。要求統計表中能反映出每個人擦的塊數和小組擦的總塊數。

數學四年級下冊教案15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圖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紙上把簡單圖形先沿水平或豎直方向平移,再沿豎直或水平方向平移。

  2.讓學生進一步積累平移的學習經驗,更充分地感受觀察、操作、實驗、探索等活動本身的獨特價值,增強對數學的好奇心。

  3.讓學生在認識平移的過程中,產生對圖形變換的興趣。

  重、難點:本節(jié)課主要來學習圖形的平移,理解平移的含義,能夠判斷一個圖形是由原始圖形經過怎樣的平移得到的,能夠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感受平移

  今天早上,同學們是怎樣到校的?(騎車、走路)騎車、走路都是運動,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物體也是運動的,你們愿意看一看嗎?

  出示汽車圖片,請你說一說汽車是怎樣運動的?

  出示電梯圖片,請你說一說電梯是怎樣運動的?

  出示蝴蝶圖片展開,請你說一說蝴蝶圖片展開是怎樣運動的?

  這些圖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這樣的運動你能給它起個名字嗎?

  好,就以大家說的來命名(板書課題:圖形的平移)

  在三年級的學習中,我們已經知道了圖形的平移是圖形上所有的點沿著平行的方向等距離移動。平移有兩個要素,一個是方向,一個是距離。平移不改變圖形的形狀、大小,只改變它的位置。(板書:形狀、大小、不變,位置、變了。)

  二、怎樣平移

  多媒體課件出示:小亭子做的是什么運動?(平移)

  你能把小亭子從左上方平移到右下方嗎?

  先回憶我們過去學習過的平移方法,看他先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幾個格子,又向什么方向移動了幾個格子,可以把移動的過程記錄下來,嘗試著在方格紙上畫出來,再在小組里交流你的想法。

  學生獨立思考,嘗試平移。(教師巡視,對有困難的.學生給以指點和幫助)

  小組交流

  反饋匯報

  怎樣才能把小亭子從左上方平移到右下方?

  小亭子先向右平移6格,再向下平移4格

  小亭子先向下平移4格,再向右平移6格。

  小亭子向右下平移,斜著過去。

  電腦演示三種方法

  指導畫法,選擇一種方法,投影學生的作品,讓學生邊指邊說是怎樣平移的?

  歸納提煉:學生自由發(fā)言,再次電腦演示,及時小結。

  選擇方法一:先確定幾個關鍵點(圖中三角形的頂點和正方形的四個頂點),接著把這幾個點分別向右平移6格,再連成圖形,這是沿水平方向平移,最后沿豎直方向,用以上方法把圖形向下平移4格。

  三、練習平移

  1.判斷平移的方向和距離。

  (1)出示小船圖,談話:仔細觀察小船是怎樣平移的,并用手指出小船的起始位置和平移后到達的位置,看一看先向哪邊平移了幾格?再向哪邊平移了幾格。請你先在書上數一數,填一填。

  你是怎么數的?(抓住一個點來看,數一數這個點到它對應點平移了幾格,我們就可以知道小船平移了幾格)

  (2)電燈平移圖,同上教學

  (3)提問:這兩幅圖還可以怎樣平移到達現在的位置?(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鼓勵學生說出不同的平移方法)

  2.設計運用,引入生活。

  (1)出示梯形圖:按要求移動。

  (2)出示船圖:如果你現在是一名輪船的調度員,你的任務就是應客戶要求,調度車輛到達指定地點,那么,你能用哪些不同的平移方法做到呢?試一試吧!

  要求:為自己任選一題獨立完成,然后在小組中交流,小組長負責記錄不同的方法,最后在全班交流。

  3畫平移后的圖形。

  (1)談話:剛才我們已經學會看一個圖形平移的方向和距離了,如果請你畫出一個圖形平移后的圖形,可以嗎?請注意,為了清楚地表示平移的結果,我們可以把平移過程中畫出的圖形用虛線畫,平移的最終結果用實線畫。

  (2)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對有困難的學生加以指導。

  (3)投影學生作品,交流平移的過程與方法。

  (4)轉換練習。

  教師出示一把直角三角尺,并投影出示格子紙。

  把三角尺向下平移5格再向左平移3格;

  把三角尺先向右平移5格再向下平移3格;

  個別學生上臺按要求操作演示。(同桌練習,一人提要求,一人操作)

  4體驗平移的價值。

  (1)出示兩條直線,觀察這兩條直線,觀察這兩條直線,你發(fā)現了什么?(是平行線)

  你怎么肯定這兩條直線是互相平行的?有無辦法驗證?

  (2)學生默讀課本65頁第3題,按書上辦法操作。

  (3)觀察畫出的兩條直線,你發(fā)現了什么?你能說一說用直尺和三角尺畫平行線的方法嗎?

  小結:把三角尺的一條直角邊緊貼直尺,沿另一條直角邊畫一條直線,然后把三角尺沿著直尺平移,在沿三角尺的同一條直角邊畫直線。這樣,先后畫出的兩條直線是互相平行的。

  (4)學生嘗試這種方法畫平行線。鼓勵學生可以畫不同的一組平行線。教師巡視并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5)你能用這種方法檢驗剛才觀察的兩條直線是否平行嗎?

  四.全課小結:

  我們今天學習了什么內容?我們做了哪些事情?你對什么印象最深?從中,你明白了什么?

  板書設計:圖形的平移

  形狀、大小位置

  平移不變變了

【數學四年級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下冊教案03-16

四年級人教版數學下冊教案02-20

四年級下冊數學的教案02-25

四年級蘇教版數學下冊教案02-20

數學四年級下冊教案01-15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3-02

數學四年級下冊教案05-27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5-28

數學下冊教案 15篇03-16

數學下冊教案 (15篇)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