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初中化學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化學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中化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驗探究金屬與稀鹽酸、稀硫酸的置換反應,認識金屬的化學性質和金屬的活動性順序
2、能用金屬活動順序解釋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實驗探究認識金屬活動性順序
運用金屬活動性順序對置換反應作出判斷
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歸納整理
教學用品:
試管、鑷子、銅片、鋅粒、鐵絲、鎂條、鋁絲、稀鹽酸、稀硫酸、
教學過程:
復習引入新課:
1、所有的金屬都可以和氧氣反應
2、你知道它們和氧氣反應的'條件嗎?
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鎂、鋁在常溫下與氧氣反應
鐵、銅在升溫時與氧氣反應
金在高溫時也不與氧氣反應
請依據(jù):金屬能否與氧氣反應,以及與氧氣反應的難易和劇烈程度,判斷出金屬的活動性
過渡:從氫氣的實驗室制法引導學生思考:
1、是否所有的金屬都能與酸發(fā)生化學反應?
2、金屬和酸反應的劇烈程度一樣嗎?
活動探究2:教師演示
依據(jù):
根據(jù)金屬能否與鹽酸、稀硫酸反應產生氫氣,將金屬分為活潑和不活潑金屬。
請學生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寫出化學方程式,并總結化學方程式的特點
教師小結:
置換反應AB+C=A+CB
請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進而熟悉金屬的化學性質
初中化學教案2
第一節(jié)鐵的性質
教學目的
知識目標通過實驗使學生了解鐵的物理性質;掌握鐵的化學性質;常識性介紹鐵生銹的原因和防銹的方法。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觀察實驗能力和思維能力
思想目標對學生進行受國主義教育和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jù),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的教育。
重點難點鐵的化學性質。
教學方法講授與實驗、討論相結合。
教學用具儀器:試管、鑷子。
藥品:新鐵釘、鐵粉、細鐵絲、薄鐵片、鋅粒、鎂條、銅片、稀硫酸、稀鹽酸、硫酸銅溶液。
其它:投影儀、投影片、一周前做的鐵生銹的三個實驗。
課時計劃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投影]彩色圖片;鋼鐵是人類生產、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材料,如:車、船、機械、橋梁、房屋等,人體中也含鐵。動畫、錄像
聯(lián)系生產、生活實踐、進行識記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展示]我國鋼鐵發(fā)展簡史引入課題
閱讀課本117~118頁
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展示]新的細鐵絲、薄鐵片的樣品
[介紹]鐵的密度、熔點、沸點
[板書]一、鐵的物理性質
觀察:純鐵的顏色、光澤、狀態(tài)、硬度、思考、鐵的延性、展性及導電、導熱性、學習鐵的物理性質。
通過對鐵的實驗觀察,了解鐵的物理性質。
[投影]課堂練習一(見附1)
指導學生做練習
做練習一
鞏固鐵的物理性質的知識
[提問]在已學過的知識中,哪些涉及了鐵的化學性質?
[提問]上述瓜的條件、實驗現(xiàn)象、注意事項、化學方程式
[板書]二、鐵的化學性質鐵跟氧氣的反應
。1)鐵能在氧氣中燃燒
回憶:鐵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
思考并回答問題
書寫化學方程式
復習舊知識為學習新知識打下基礎
[展示]一周前做的鐵生銹的三個試管實驗
[提問]鐵在什么條件下生銹?
[板書]鐵在潮濕的空氣中跟氧氣反應,生成鐵銹(鐵銹的主要成分是Fe 2 O 3)
[比較]鐵燃燒和鐵生銹的條件
觀察:鐵在干燥的空氣中;鐵在純水中;鐵同時與水和空氣接觸的三種實驗現(xiàn)象。
根據(jù)實驗事實,分析討論鐵生銹的原因。
領悟:鐵與氧氣的反應條件不同,生成的產物不同。
培養(yǎng)學生觀察實驗能力
培養(yǎng)學生思考、分析能力
進行“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jù),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的思想教育。
[引導討論]根據(jù)鐵生銹的原因,如何防止鐵制品生銹呢?
列舉生產、生活中常見的防銹措施。
培養(yǎng)理論聯(lián)系實驗學風
[投影]課堂練習二(見附2)指導學生做練習
做練習二
鞏固鐵與氧氣的反應及鐵的氧化物的知識
[演示實驗]投影實驗6-2
兩個表面皿中分別放入鐵釘,再分別倒入稀鹽酸、稀硫酸。
[演示實驗]投影實驗
另取三個表面皿,分別放入鋅粒、鎂條、銅片,再分別倒入稀鹽酸。
[引導討論]實驗室制氫氣選用哪種金屬與酸反應最適宜?為什么?
觀察鐵釘表面有什么變化?反應后溶液的顏色有何變化?
觀察:鋅粒、鎂條、銅片的變化。
通過不同金屬與酸反應速率不同,做出判斷。
培養(yǎng)學生觀察實驗的能力
提高學習興趣并為今后學習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打下基礎
[板書]2.鐵跟酸的反應
[提示]鐵元素在置換反應中化合價的變化
書寫兩個化學議程式并注明反應類型:標出鐵元素在反應前、后的化合價
提高原有知識的水平
[投影]課堂練習三(見附3)
指導學生做練習
做練習三
鞏固鐵與酸的反應和置換反應的知識
[演示實驗]實驗6-3
將盛有硫酸銅溶液的兩個試管里分別放入潔凈的鐵釘和鐵粉。
[板書]3.鐵跟硫酸銅的反應。
觀察:鐵釘和鐵粉表面有何變化?
觀察:反應前、后溶液顏色有什么變化?
認識鐵和硫酸銅溶液的反應并寫出化學方程式
培養(yǎng)學生觀察實驗的能力
提高分析問題和書寫方程式的能力
[指導閱讀]介紹濕法治金
閱讀課本120頁
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投影]課堂練習四(見附4)指導學生做練習
做練習四
鞏固知識
[課后小結]引導學生小結
小結:鐵的物理性質和三點化學性質,理解鐵是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金屬.
提高學習歸納總結的能力
[投影]隨堂檢測
完成檢測題
及時反饋
附1:課堂練習一下列關于鐵的物理性質敘述錯誤的是鐵是熱和電的導體(B)純鐵是銀白色的固體(C)純鐵的硬度很大(D)鐵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
2.盛放在油罐車內的石油產品,震蕩時可產生靜電,易引起火災,所以油罐車尾部有一條拖地的鐵鏈,這是利用鐵的延展性(B)導電性(C)硬度。―)熔點高
3.純鐵不適合制造機器,因為純鐵鐵的`密度為7.86克/厘米3(B)純鐵是銀白色有金屬光澤的固體(C)純鐵的硬度很。―)鐵的熔點和沸點都很高
附2:課堂練習二
4.鐵在的條件下易生銹,為防止鐵器生銹,應保持鐵制品表面的;最常用的方法是在鐵制品的表面.
5.鐵在氧化物有、 、,其中含鐵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最多。
6.某+3價的金屬R在其氧化物中的質量分數(shù)是70%,則R的原子量為。
附3:課堂練習三
7.完成下列化學方程式,并指出不產生可燃性氣體的反應是
。ˋ)鐵與稀硫酸
。˙)鐵與稀鹽酸
。–)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大理石與稀鹽酸
(E)二氧化碳通過熾熱的木炭層
。‵)加熱高錳酸鉀
8.將m克稀硫酸中加入適量的鐵粉,瓜后得到溶液質量(大于、小于、等于)m克。
9.等質量的鋅、鐵、鎂與足量的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的質量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附4:課堂練習四
10.除去硫酸嚴鐵溶液中混有的硫酸銅雜質,可向溶液中加入適量的,充分反應后,再用方法除去。
11.11.2克的鐵粉與足量的硫酸銅溶液反應,可得到銅克。
12.將4根質量相同的鐵釘分別放入下列溶液中,反應后溶液質量增加的是
。ˋ)稀硫酸(B)稀鹽酸(C)硫酸銅溶液(D)純水并隔絕空氣
13.7克含雜質的鐵,與足量的稀鹽酸反應,生成氫氣0.2克,則鐵中所含的雜質可能是下列金屬中的
。ˋ)鎂(B)鋁(C)鋅(D)銅
14.含相同質量的鐵元素的氧化鐵和四氧化三鐵的質量比為
。ˋ)1:1(B)2:3(C)160:232(D)30:29
附5:課堂練習答案
1.(C)2(B)3(C)
4.潮濕的空氣清潔干燥涂上一層保護膜5.FeO、Fe 2 O 3 、Fe 3 O 4 FeO
6.56
7.化學方程式略(C)(D)(F)8.大于9.鎂、鐵、鋅
10.鐵粉邊濾11.12.8.12(A)(B)13、(D)14(D)
附6:隨堂檢測
1.鐵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的金屬,鐵元素在地殼在地殼中都以形式存在
初中化學教案3
教學目標
1、了解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技能;
2、認識催化劑、催化作用和分解反應等概念.
教學重點和難點
1、 重點: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原理.
2、難點:催化劑的概念和催化作用.
教學過程
本課采用"演示教學法"和"實驗探究法",要注意引導,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教具準備
過氧化氫、二氧化錳、高錳酸鉀、木條、火柴;藥匙、試管、鐵架臺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
運動會場上燃燒的火炬,火箭的發(fā)射,潛水員帶著氧氣瓶在潛水,搶救危急病人,光合作用,腐爛的葡萄,引導學生回答:氧氣是我們身邊熟悉的物質,它跟世間萬物如影隨形,你對它有哪些了解呢
[學生交流]
氧氣可供給呼吸,氧氣可支持燃燒,氧氣能使物品腐爛,氧氣能發(fā)射火箭……
師:既然氧氣的作用這么多,那么同學們一定很想知道氧氣是如何制得的`,這一節(jié)課我們就來進行學習和探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
和學生探討氧氣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運用,并提問氧氣如何制得?
二、探究新知
(一)探究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
1、演示實驗:[實驗2-5] 給學生提供合作探究機會,讓學生在討論和交流中相互啟迪,從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并提問,在上述產生氧氣的實驗中,哪一種方法比較適合實驗室制取氧氣,理由是什么?
2、進行演示實驗:[實驗2-6],了解二氧化錳的催化劑的作用
(二)、學習分解反應的概念:實驗室制取氧氣屬于什么變化?這兩個反應有什么共同特征?與化合反應有什么區(qū)別別? 一、學生說出自己知道的氧氣的作用,與老師交流.學生思考、猜想,有的學生提出):空氣中存在較多的氧氣,能否從空氣中獲得氧氣
1、學生通過觀察、對比、分析,得出后一種)并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已有的知識確定二氧化錳不是反應物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已有的知識確定二氧化錳不是反應物.
2、學生觀察、思考,教師引導學生由現(xiàn)象得出:在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時,二氧化錳可以重復使用,說明在反應前后它的化學性質沒有改變
初中化學教案4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和化學性質;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環(huán)中的作用以及對人類生活和生產的意義。
能力目標:初步學會運用觀察、實驗等方法獲取信息;初步學會用歸納、概括等方法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
情感目標: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fā)揚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創(chuàng)新和實踐的精神。
學習重點:
認識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和化學性質
學習難點:
運用觀察、實驗等方法獲取信息,并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
學習方法:
實驗探究、交流討論。
教學方法:
指導探究、主持討論。
教學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預測與對策
[創(chuàng)設情景](故事導入)一人帶著一條狗走進一個山洞,走著走著,狗突然倒在地上,原來狗已經(jīng)死了!瓕е鹿匪劳龅脑蚴鞘裁?
[教師講解](小結并提出學習任務)幾位同學猜得很對,是由于山洞的下層充滿二氧化碳氣體所致。你們還知道其他有關二氧化碳氣體產生和消耗的途徑嗎?把你知道的歸納一下,填寫在學案上。
[問題導入]你知道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嗎?引入二氧化碳的奇妙變化(液態(tài)二氧化碳,固態(tài)二氧化碳—干冰)
[播放錄像]光合作用,溫室效應、二氧化碳滅火器、“干冰”的用途。
[創(chuàng)設問題]你知道打開汽水瓶或啤酒瓶時冒出的氣體是什么嗎?如何驗證?
通過此實驗,你還能得出二氧化碳具有哪些性質?
[演示實驗]在一個裝滿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注入少量水,迅速塞上單孔橡皮塞(連有導管、橡皮管和彈簧夾)并把導管另一端放入盛水的燒杯,打開彈簧夾。
[問題情景]我們同學每天都喝飲料,你對瓶子上的說明有哪些發(fā)現(xiàn)或有哪些疑問嗎?
[ 提供信息]紫色石蕊試液遇到酸性物質會變紅,可用來檢驗二氧化碳和水是否會生成碳酸。
[布置任務]自己設計實驗方案,探究二氧化碳和水是否會生成碳酸。
[布置任務]按照課本p43圖2-21設計一個實驗,觀察實驗現(xiàn)象,并推測二氧化碳還有哪些性質。
[演示實驗]把二氧化碳氣體慢慢倒入放有燃著蠟燭的燒杯中。
[布置任務]通過以上的實驗探究和交流討論,你能說出奇妙的二氧化碳具有哪些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嗎?
[家庭實驗]自制汽水:取一個洗刷干凈的汽水瓶,瓶里加入占80%容積的冷開水,再加入
[交流討論]
[思考、填寫]
[觀看、了解相關知識]
[實驗探究、觀察、思考、得出結論]
實驗內容:將汽水瓶中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觀察實驗現(xiàn)象、解釋原因]
[提問、討論、解答]
[分析信息]
[設計并實施實驗方案]
[總結出二氧化碳的又一條化學性質:二氧化碳能和水反應生成碳酸。]
[用自帶的堿面和醋完成實驗、得出性質]
[觀察現(xiàn)象、說明二氧化碳滅火的原因]
[交流討論、總結]
[家庭實驗]
有的學生可能聽說過這個故事,知道是山洞的下層充滿二氧化碳氣體的緣故。
學生根據(jù)已有的`知識和日常生活經(jīng)驗,會知道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環(huán)。
學生可能知道舞臺煙霧,人工降雨是怎么回事。
學生對于實驗原理,實驗操作不會有太大困難。但要得出二氧化碳有關性質可能有些難度。
學生在學習了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實驗的基礎上,解釋該實驗現(xiàn)象的原因不會有太大的難度。
學生的問題可能是:瓶子標簽上寫的是碳酸水,為什么不寫二氧化碳飲料?
對學生來說用“紫色石蕊試液檢驗酸”這一知識點是陌生的,需要教師的引導。
方案可能有:直接向碳酸飲料中滴紫色石蕊試液;把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試液。等等。
通過學生自主實驗、觀察教師演示實驗,學生能得出二氧化碳的相應性質。
該實驗生活氣息濃,趣味性強。
課后反思:
用故事導入,能使每一個學生以輕松愉快的心情去認識多姿多彩、與人類息息相關的化學。在探究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時,用學生愛喝的雪碧做探究實驗,使學生從已有的經(jīng)驗出發(fā),讓他們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學的重要性,了解化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整個課堂教學注重讓學生主動地體驗探究過程,在探究實踐中逐步養(yǎng)成終生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在對課堂演示實驗中意外出現(xiàn)的失敗,教師要能機智的利用這一教學良機對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就是從不斷的失敗走向成功的過程”的教育,更進一步提高課堂應變能力。
初中化學教案5
教學工具
多媒體、儀器(試管、藥匙、膠頭滴管)、藥品(碘、高錳酸鉀、水、汽油、酒精、紅墨水)
教學資源
PPT課件,動畫
教學目標
。1)認識溶解現(xiàn)象,知道水是重要的溶劑,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見的溶劑。
。2)理解溶液、溶質、溶劑的概念。
(3)認識溶液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穩(wěn)定性。
(4)了解溶液在生產、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學重難點
重點:溶液的概念以及溶液、溶質、溶劑三者的關系
難點:從微觀角度理解溶液的形成
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和講授相結合
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引入新課
【引入】每個學生面前都有兩瓶水,一瓶是糖水,另外一瓶是鹽水。
【投影】展示飲料圖片
【講述】這些液體其實都是溶液,那到底什么是溶液,溶液又是如何形成的?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溶液的.形成》。 【家庭小實驗】課前學生準備好糖水和鹽水。
由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設置懸念,引入,學生親身體驗,激發(fā)學生學習新知識的熱情。
環(huán)節(jié)二:探究溶液的形成、定義和特征
【提問】你們的糖水溶液是怎么得到的?
【提問】在攪拌的過程中,你觀察到了什么現(xiàn)象?
【提問】哦,蔗糖“消失”了,那是不是說蔗糖“不翼而飛”了?
【提問】你怎么證明蔗糖的存在?
【提問】非常好,蔗糖既然溶解在水里,那為什么我們肉眼看不到了?
【過渡】那如何從微觀的角度來理解蔗糖溶解于水的過程呢?
【動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
【講述】鹽水的形成過程是類似的,但稍有不同。請大家觀看動畫,來總結一下區(qū)別在哪里?
【動畫】氯化鈉在水中的溶解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26頁
【回答】將糖放入水中,然后用筷子攪拌,就形成了糖水。
【回答】蔗糖顆粒逐漸減小最后消失。
【回答】不是的,糖還在水中。
【回答】我可以喝一口(學生打開瓶蓋,喝了一口糖水),這瓶水是甜的,說明蔗糖還在水里。
【回答】之所以看不到蔗糖顆粒,是因為它在水中分散開來了。
【回答】蔗糖溶于水后以分子形式均勻地分散在水中,而氯化鈉以鈉離子和氯離子形式均勻地分散在水中。
【過渡】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溶液形成的微觀本質,接下來請思考以下問題:
(1)糖水是純凈物還是混合物?瓶子里都有什么物質?各自起到了什么作用?
。2)糖水每一部分的甜度一樣嗎?
。3)配置好的糖水,外界條件不變時,蔗糖和水能分開嗎?
【提問】根據(jù)以上問題,請討論總結出溶液的概念。
【板書】概念: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均一的、穩(wěn)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提問】這個定義中的關鍵詞有哪些?
【講解】從類別上講,溶液是混合物。
溶液不能從字面上來理解,它不一定是液體,可以是氣體或固體。
【提問】溶液具有什么樣的特征?
【講解】均一性:溶液中任意一部分的組成和性質完全相同。
穩(wěn)定性:外界條件 (溫度、氣體壓強等)不變時,溶質不會從溶劑中分離出來。
【提問】溶液由幾部分組成?
【講解】溶液由溶質和溶劑組成。
溶質:被溶解的物質(可以有多種)
溶劑:能溶解其他物質的物質(只能是一種)
溶液的質量=溶質的的質量+溶劑的質量
【提問】在蔗糖溶液和氯化鈉溶液中,溶質是什么?溶劑是什么?
環(huán)節(jié)三:探究影響物質溶解性的因素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過渡】除了水以外,汽油、酒精也可以做溶劑。
【演示實驗】高錳酸鉀和碘分別溶于在水和汽油中
【提問】根據(jù)以上實驗,你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討論,總結】
1、不同物質在同一溶劑中溶解性不同。
2、同種物質在不同溶劑中溶解性也不同。
環(huán)節(jié)四:探究乙醇是否溶于水
【過渡】以上接觸的溶液,溶質幾乎都是固體,那溶質可以為液體或者氣體嗎?
【演示實驗】乙醇溶解在水中
【提問】乙醇溶液中,溶質是乙醇,是液體。請舉出溶質為氣體的溶液。
【回答】稀鹽酸,溶質是氣體氯化氫。
環(huán)節(jié)五: 溶液中溶質和溶劑的確定
【過渡】對于溶液,我們如何確認誰是溶質,誰是溶劑呢?
【講解】1、根據(jù)物質狀態(tài)確定
2、根據(jù)溶液名稱確定
溶液的名稱一般是“溶質的+溶劑+溶液”,如碘的酒精溶液;若溶劑是水,溶劑的名稱可以省略,如蔗糖溶液。
【作業(yè)】家庭小實驗—清洗餐具 回答,略。 讓學生體會學習溶液的現(xiàn)實意義。
為下節(jié)課講解乳化現(xiàn)象做準備。
初中化學教案6
教學目標:
1、了解溶解度的涵義和固體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2、了解溫度對固體溶解度的影響以及溶解度曲線的意義
3、常識性介紹氣體溶解度的表示方法以及溫度、壓強對氣體溶解度的影響關系
教學重點:
固體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教學難點:
1、固體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2、正確認識溶解性與溶解度的表示聯(lián)系及區(qū)別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
1、什么叫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
2、在飽和溶液的概念中,為什么強調“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里”?
引入新課:
【演示一】 20oC時,把蔗糖、食鹽分別一份一份地加入10ml水中直到不能溶解為止,
【討 論】 通過粗略的計算,討論蔗糖與食鹽對水的溶解能力
【提 問】 如果溫度不定、溶劑量不同,能否比較他們的溶解能力大。
【演示二】 20oC時,配制KNO3飽和溶液時有KNO3固體剩余,然后加熱,剩余固體又繼續(xù)溶解
【討 論】 同一種物質在同一種一定量的溶劑中在不同的溫度下,溶解能力是否相同?
【演示三】
1、食鹽溶解在水中;
2、食鹽放在煤油中;
3、植物油放在水中;
4、植物油放在汽油中
【討 論】 同一種物質在不同的溶劑里的溶解能力不同
【總 結】 通過以上三個實驗,結合課本P70內容
講授新課:
【板 書】 一、溶解性
1、定義:
2、影響因素:①溶質、溶劑本身的性質(決定性因素)
②外界條件
【過渡】 如何精確地知道一種物質在另一種物質里的溶解性大小是否需要什么條件和標準?
【投影】 列表:20oC時100g水中達到飽和時所溶解的質量
物質 蔗糖 食鹽 硝酸鉀 小蘇打 熟石灰 大理石
最大質量(g) 203.9 36 31.6 9.6 0.165 0.0013
【講解】 以上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能精確地表示各物質的溶解性大小
二、溶解度
固體溶解度
1、表示方法:
氣體溶解度
2、固體溶解度的'表示方法:(由表格得)
在一定溫度下,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通常溶質在100g溶劑
中達到飽和狀態(tài)時所溶解的質量來表示。
⑴定量表示溶解性大小
、评斫飧拍睿孩僖欢囟龋ㄍ饨鐥l件)
、100g溶劑(衡量標準)不指明溶劑時為“水”。
、埏柡蜖顟B(tài):(對溶液的要求)
、苋苜|的質量:(單位:g)
、葸@種溶質在溶劑里(適用范圍)
【提問】 ⑶含義:說出20oC時KNO3的溶解度是31.6g
引申:20oC時KNO3飽和溶液中:
m質:m劑:m液 =S:100g:(S+100g)
=31.6g:100g:131.6g
⑷物質溶解性分類:易溶物質:S > 10g
(室溫) 可溶物質:S:1g~10g
微溶物質:S:0.01g~1g
難溶物質:S < 0.01g
鞏固:判斷投影表格中所屬分類
蔗糖、食鹽、硝酸鉀、小蘇打、熟石灰、大理石
師生共同分析P72KNO3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性表
⑸溶解度曲線:
【板書】 畫出KNO3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曲線
或見課本P72幾種物質溶解度曲線,
溶解度曲線可表示以下幾種關系:
、偻晃镔|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
②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時的溶解度
、畚镔|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而變化的趨勢及大小
分析得出變化規(guī)律:
A、多數(shù)固體物質隨溫度升高而增大;例如:KNO3,NaNO3等
B、少數(shù)固體物質受溫度變化影響不大;例如:NaCl
C、極少數(shù)固體物質隨溫度升高而減;例如:Ca(OH)2
、嗜芙舛扰c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區(qū)別和聯(lián)系 溶解度 溶質質量分數(shù)
意義
表示方法
計算式
聯(lián)系
3、氣體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哦x:某氣體在一定溫度和一定壓強下,溶解在一體積水里達到飽和狀態(tài)時的體積數(shù)
外界條件:溫度、壓強
、朴绊懸蛩
內部因素:氣體與溶劑本身的性質
溫度升高,氣體溶解度減小
壓強不變時
溫度降低,氣體溶解度增大
壓強增大,氣體溶解度增大
溫度不變時
壓強減小,氣體溶解度減小
中考點擊:
課堂小結:
【投影】
概念
要點
決定因素 定 量 影響
描 述 因素
習 慣 分 類
隨堂練習:
教學后記:
初中化學教案7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化石燃料是人類重要的自然資源,對人類生活起著重要作用。
2、知道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和合理開采和節(jié)約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3、了解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認識化學反應放出的能量的重要性。
4、知道石油煉制的主要產品及其用途。
過程與方法
自己動手做鹽酸與鎂條反應的實驗,體會化學反應的能量變化,增強動手實驗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燃料不充分燃燒對空氣的影響,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和節(jié)能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甲烷的燃燒及產物的檢驗。
2、石油分餾的產物及用途。
難點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教學工具
有關化石燃料的錄像資科,導氣管、燒杯、火柴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播放一段Flash錄像:(特寫)燒得很旺的炭火和一支溫度為20℃的溫度計。然后向炭火上加上一鏟新煤,紅紅炭火變暗,溫度計示數(shù)隨之下降到16℃。過了一段時間,炭火又變得紅熱,溫度計示數(shù)又上升至20℃。
師:生活中的這個常見現(xiàn)象說明了什么問題?(不需要學生立即回答)
二、推進新課
。ㄒ唬┗瘜W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師:我們都知道燃料燃燒時產生了熱量,是不是只有通過燃燒才能獲得能量的呢?下面我們來做教材上的實驗7-3。
師:實驗說明了什么?
生:說明了生石灰與水反應會放出熱量。
師:這種化學反應放熱現(xiàn)象在許多化學反應中都會發(fā)生,大家請思考:
。1)化學反應都是放出能量的嗎?請舉出生活中你見過的吸收能量的化學反應的例子。
。2)我們一開始播放的Flash錄像中的現(xiàn)象如何解釋?凡是反應需要加熱的化學反應就是吸熱反應嗎?
師:演示硫粉在空氣中和在純氧中燃燒的實驗,播放煤塊和煤粉在空氣中燃燒的錄像,讓學生比較反應現(xiàn)象的不同,并思考原因。
(二)化石燃料的利用
煤的形成
師:植物或植物枯萎后被埋于土中,經(jīng)長期復雜變化成煤。
石油、天然氣的.形成
師:大多數(shù)的煉鋼廠、熱電廠等使用什么燃料?
生:煤。
師:
(1)煤是純凈物嗎?
。2)那它含有哪些元素?
。3)你知道煤作為燃料的原理是什么?
生:
(1)是混合物。
(2)煤主要含碳元素,此外還含有少量的H、N、S、O元素以及無機礦物質(主要含硅、鉛、鈣、鐵等元素)。
(3)原理是利用碳元素和氧反應所放出的熱量。
師:知道人們怎么綜合利用煤的嗎?煤加工后的主要產品有哪些用途?
生:煤隔絕空氣加熱
煤氣的主要成分:
氫氣(H2)甲烷(CH4)一氧化碳(CO)其他氣體
師:我國的主要油田有哪些?
生:大慶、大港、勝利、華北等。
師:石油可直接用作燃料嗎?石油產品中有哪些是常用燃料?
生:不能!石油中除了含C、H元素外,還含S、O、N等元素。如果把石油直接作燃料的話,石油會燃燒不充分,不僅會造成浪費,還會生成大量的黑煙和含S、含N等有害氣體。
生:汽油、煤油、柴油、石蠟等都是常用的燃料。
師:煤氣泄露會造成什么危害?使用灌裝液化石油氣在安全上應注意什么?
生:危害到人體和財產的安全;使用罐裝液化石油氣在安全上應注意不能加熱,不能猛烈撞擊等。
師:有人說天然氣就是甲烷,甲烷就是天然氣,對不對?
生:不對,因為雖然天煞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但與純甲烷還是有一定區(qū)別的。
師:說得對,下面我們來看看天然氣的成分。
1、構成:主要是碳和氫元素組成的氣態(tài)碳氫化合物
2、主要成分:甲烷(CH4)
3、甲烷物理性質:無色、無味氣體、密度比空氣小、難溶于水
化學性質——具有可燃性
(注意:點燃之前要驗純)
CH4+2O2===CO2+2H2O
師:出示一塊蜂窩煤,然后提問:蜂窩煤有許多孔洞,你知道其中的奧秘嗎?工業(yè)上使用煤等固體燃料,怎樣做才能使燃料充分燃燒?
初中化學教案8
教學目標
1、了解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概念。
2、認識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相互轉化。
教學重點
飽和溶液的概念。
教學難點
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相互轉化。
教學用具
燒杯、藥匙、酒精燈、帶鐵圈的鐵架臺;硝酸鉀。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
什么是溶液?
[設問]
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水中,是否能無限量的溶解某種物質嗎?
[觀察活動]
【實驗】
室溫下,在各盛有15mL水的兩個燒杯里,分別加入3g硝酸鉀和3g氯酸鉀固體,邊加入,邊攪拌,觀察溶解情況。(完成教材空白)
板書一、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
1、概念: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里,不能在溶解某溶質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還能繼續(xù)溶解某溶質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不飽和溶液。
補充:
1、該種物質不能溶解了,但還能在溶解其他物質,這個溶液是該物質的'飽和溶液,但不是其他物質的飽和溶液。
2、對于這種物質來說,該物質的量與溶劑的量之比在飽和狀態(tài)下是一個固定的比值,而且是該溫度下的最大值。
板書2、二者區(qū)別:
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溶劑里,是否能繼續(xù)溶解該物質
[設問]
在講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時為什么要一定指明“一定溫度”和“一定量溶劑”?某一溶液達到飽和后,能變?yōu)椴伙柡蛦幔坎伙柡腿芤涸鯓硬拍苓_到飽和?
[觀察活動]
【實驗】
向含有硝酸鉀不飽和溶液的燒杯里,繼續(xù)加入硝酸鉀,直到有固體硝酸鉀剩余。將所得飽和溶液,連同其中剩余的固體顆粒,轉移一半至另一燒杯中。向其中一燒杯添加水,邊加邊攪拌,觀察硝酸鉀的固體顆粒是否繼續(xù)溶解。把另一燒杯加熱,發(fā)生什么變化?(完成教材空白)
板書3、相互轉化
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
[小結]
1、溶解量——物質在溶劑中被溶解的量。
2、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概念。
3、溶液是否飽和,必須指明溫度及溶劑量兩個前提條件。條件一旦改變,飽和與否可以轉化。
4、飽和與否,是以“不能再溶解”為標準的。易溶物質的不飽和溶液可以較濃,微溶物質的飽和溶液仍會很稀。
初中化學教案9
一、教學目標:
1、理解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含義,及兩種狀態(tài)的相互轉化;
2、簡單認識溶解度曲線。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含義;
難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之間的轉化
三、教學用品:
教學設備:投影儀
儀器及用品:燒杯、玻璃棒、天平、藥匙、酒精燈、量筒、膠頭滴管
藥品:氯化鈉、硝酸鉀
四、教學過程:
【回顧舊知】
1、什么是溶液?
2、溶液的三大特征?
解釋溶液形成的微觀過程,加入的氯化鈉越多,溶液越咸。
【提問1】那么氯化鈉能不能無限溶解呢?
【提問2】如果不能,能溶解多少呢?
【實驗】
分組實驗:教師與學生對比做實驗。
教師組:20mL水中加入5g氯化鈉,(溶解),再加入5g氯化鈉,(未全部溶解)【導出少量飽和氯化鈉溶液備用】
學生組:20mL水中加入5g硝酸鉀,(溶解),再加入5g硝酸鉀,(未全部溶解)
【提問1】你能得到什么結論呢?
【回答】物質不能無限溶解在水中
【解釋】類比解釋:同學們吃到不能再吃的時候,會說自己“吃飽了”,這兩杯水中都不能再繼續(xù)溶解,我們就說現(xiàn)在的溶液狀態(tài)是“飽和溶液”
【板書】飽和溶液的定義
【提問2】那么物質的'溶解受什么因素的影響呢?或者說,你能想出什么辦法使未完全溶解的固體繼續(xù)溶解呢?
【回答】加水;加熱
【實驗】氯化鈉的燒杯:加水攪拌,剩余固體全部溶解。
硝酸鉀的燒杯:加熱,剩余固體全部溶解。
【結論】溶液的狀態(tài)受到溫度和溶劑的量的影響,因此,我們再來回顧一遍飽和溶液的定義,看看我標出重點的地方“一定溫度”“一定量的溶劑”
【提問】那么沒有溶解的部分屬不屬于飽和溶液的組份呢?
【回答】不屬于。
同理概括不飽和溶液的概念。
【練習】
【技巧提取】當有固體未溶解時,溶液一定是飽和狀態(tài)。
【提問】氯化鈉的飽和溶液能否溶解其他物質呢?
【實驗】向之前取出的氯化鈉飽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硫酸銅固體,溶液變成藍色。
【結論】氯化鈉的飽和溶液還能溶解其他物質。
【提示】一個溶液中可能出現(xiàn)多種溶質,且針對某些溶質可能是飽和,針對其他溶質可能不飽和,因此我們應當說清楚,一杯溶液到底是什么溶質的飽和溶液。
【過渡】學習了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概念,那么這兩種狀態(tài)之間能否相互轉化呢?
【引導】回顧剛剛氯化鈉和硝酸鉀的飽和溶液是如何將未溶解的固體溶解的?得出以下轉化關系圖。
簡單認識溶解度曲線,橫縱坐標的講解,點的意義的講解。
以硝酸鉀的溶解度曲線為例,借助溶解度曲線再次講解兩種溶液狀態(tài)之間的轉化方法。
概括總結最可靠的方法:增加溶質或增加溶劑。
【小結】
初中化學教案10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驗的觀察與分析,知道濃鹽酸的物理性質,掌握鹽酸的主要化學性質及用途。認識鹽酸在日常生活中和生產中的作用。
2、提高學生觀察能力、分析歸納能力和實驗基本操作能力。
[課前準備]
儀器:試管、滴管、鑷子、試管夾、酒精燈(附火柴)等。
藥品:鋅粒、鎂條、碳酸鈣粉末、氧化銅、酚酞試液、石蕊試液、濃鹽酸、稀鹽酸、鐵釘、銹鐵釘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學習《鹽酸》。(板書課題)
二、出示目標
投影出示學習目標(見上)
師:為了達到上述目標,下面我們一起進行學習探究。
三、自學指導
。ㄍ队埃┳詫W指導: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本內容,了解鹽酸的組成,物理性質、化學物質以及鹽酸的用途。并利用老師提供的藥品和儀器進行實驗,10分鐘后完成相關內容。
四、學生先學
1.學生看書、思考,教師巡視,保證每位學生都集中精力學習。
2.提問。
、冫}酸是色,具有氣味的液體,濃鹽酸在空氣中會生成白霧,這是因為。
、谌说奈敢褐泻校倭靠蓭椭。它能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無色的酚酞試液。
③將生銹的鐵釘放入鹽酸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軐嶒炇抑迫《趸嫉幕瘜W方程式為。
⑤歸納出鹽酸的化學性質有:
、薷鶕(jù)鹽酸的性質,分析推斷它有哪些用途:稀鹽酸用于除;實驗室用稀鹽酸制、氣體等。
五、后教
。ㄒ唬┯懻、歸納。
1.出示一瓶濃鹽酸,讓學生討論,為什么要密封保存?為什么用棕色瓶保存?讓學生了解鹽酸的組成以及濃鹽酸的物理性質。
2.提問:能通過蒸發(fā)的.方法,將稀鹽酸變?yōu)闈恹}酸嗎?
3.總結鹽酸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二)引導實驗探究
1.投影出示:請同學們按課本中的實驗內容進行小組實驗,并記錄實驗現(xiàn)象,寫出有關化學方程式。6分鐘后進行交流。
實驗內容現(xiàn)象結論
酚酞試液、石蕊試液分別滴入稀鹽酸中
鎂鋅銅分別放入稀鹽酸中
氧化銅、鐵銹分別放入稀鹽酸中
鹽酸與石灰石作用
2.學生探究,老師巡視,對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3.指名學生邊演示,邊口述實驗步驟和現(xiàn)象,教師引導,其它同學更正。
。ㄈ┚毩、點撥
六、課堂小結
1.學生回顧:
2.教師總結:本節(jié)課通過同學們實驗探索,總結了鹽酸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這些性質決定了在工農業(yè)生產中有重要應用。
以上就是根據(jù)福建招考要求為大家分享初中化學教案,希望大家仔細閱讀,提高我們的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
初中化學教案11
教學目標
⒈了解實驗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
、蔡骄繉嶒炇抑迫《趸嫉难b置,并利用設計的裝置制取二氧化碳。
3.了解實驗室中制取氣體的思路和方法。
4.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
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的反應原理、裝置及收集方法。
教學難點
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裝置的'選擇
課型:新授課(學生實驗探究活動課)
教法:
對比法、分組實驗法、實驗探究法。
課時數(shù):
一課時
教學用品
實驗室制CO2所需儀器一套、碳酸鈉、大理石、濃HCl 、稀HCl 、稀H 2 SO 4
教學過程
回憶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化學反應原理及實驗裝置。
引入新課實驗室如何制取CO2?
一、學生交流“活動與探究報告冊”上的參考信息
二、學生進行活動與探究
〔板書〕
1.探究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藥品
學生進行實驗探究后討論
總結:
〔板書〕
。1)理想藥品:大理石(或石灰石)、稀鹽酸
(2)化學反應原理:
CaCO3 + 2HCl=CaCl2 + H2O + CO2 ↑
討論:補充實驗:
大理石與稀硫酸反應
小結:
大理石與稀硫酸反應可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aCO3 + H2SO4=CaSO4 + H2O + CO2 ↑
其中生成的硫酸鈣微溶于水,覆蓋在大理石表面,阻止了大理石與硫酸的接觸,反應慢慢停止了,故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鹽酸來制取二氧化碳氣體。
〔板書〕 2.探究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
學生進行實驗探究:要求學生從給定的儀器(見書上111頁)中選擇適當儀器,設計制取二氧化碳氣體的裝置。(也可用其它儀器)
討論:根據(jù)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確定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氣體應采用的最佳裝置(見書上111頁、圖6-10)
〔板書〕
(1)氣體發(fā)生裝置
固~液反應,不需加熱制取氣體
展示實驗裝置
討論:
⑴能否用普通漏斗代替長頸漏斗?
⑵錐形瓶能否用別的儀器代替?
小結:
、挪荒苡闷胀┒反骈L頸漏斗。因為普通漏斗頸太短,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會從漏斗處逸出。用長頸漏斗時,下端管口必須在液面以下才能起到密封的作用。
、棋F形瓶可以用大試管、廣口瓶、平底燒瓶等玻璃儀器代替(展示實驗裝置)
提問:實驗室里如何收集CO2氣體?能否采用排水法收集?為什么?
〔板書〕
(2)氣體收集方法
用向上排空氣法(CO2密度比空氣大)
不能用排水法收集(CO2能溶于水,且與水反應)
〔板書〕三、制取二氧化碳
學生實驗:制取并驗證二氧化碳氣體
總結:
〔板書〕
1.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驟
提問:如何檢驗二氧化碳是否收滿?
〔板書〕
2.驗滿方法──將燃著的木條或火柴放在集氣瓶口,火焰熄滅,證明已滿
提問:怎樣證明生成的氣體是二氧化碳?
〔板書〕
3.檢驗方法──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證明該氣體為二氧化碳
四、比較與歸納
比較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歸納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思路和方法
見書上110頁、活動與探究報告冊
本節(jié)課小結:二氧化碳實驗室制法
課堂練習P 112第1 、 5題
家庭作業(yè)(1)P 112第2 、 3 、 4題
(2)寫出探究活動報告
初中化學教案12
【學習目標】
1.了解燃燒反應的特征;學會通過實驗來探究燃燒的三個條件,并運用其來解釋生活中一些相關的現(xiàn)象。
2.能說出滅火的基本原理和常見方法。能解決人在被困火災區(qū)時的自救問題。
3.能記住常見滅火器材及其使用方法、適用范圍。
【學習重點】
燃燒的三個條件和滅火的基本原理
【學習難點】
探究與歸納燃燒的條件
【學習過程】
一、知識準備
1.你以前的學習和生活中,一定知道許多燃燒的實例。請把你知道的實例填寫在下表中。
實例 觀察到的現(xiàn)象
鎂條的燃燒 發(fā)光、放熱,有白色物質生成
燃燒反應的特征可歸納為:
2.物質燃燒一般需要同時滿足的三個條件:(1)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
3.根據(jù)你的觀察和你的調查填寫下表:
滅火事例 滅火方法 滅火原理
熄滅酒精燈 用燈帽蓋滅 隔絕空氣
由此可知,滅火主要有以下方法:
實驗探究 探究物質燃燒一般需要的條件。
根據(jù)上面的3組對比實驗,請你歸納物質燃燒所需要的條件:
知識鏈接:常用的滅火器:
滅火器的種類 適用范圍
泡沫滅火器 撲滅木材、棉布等引起的火災
干粉滅火器 撲滅一般火災及油、氣引起的火災
液態(tài)二氧化碳滅火器 撲滅圖書檔案、貴重設備、精密儀器、電器等引起的火災
二、思考與交流
1.對火的利用是人類支配自然力的偉大開端。據(jù)考證人類很早就學會鉆木取火,即把兩根山麻木相互摩擦,產生的碎木屑達到一定溫度產生的火星點燃木板旁易燃的干草或木屑粉,燃起火焰。
傳說有一年,黃帝帶著臣民外出,忽然遇到暴雨,山洪爆發(fā),人們被困在山洞中,又冷又餓,但所帶的木柴全被雨淋濕,無法鉆木取火做飯,苦不堪言。偶然之間,一大臣發(fā)現(xiàn)巖塊之間用力碰擊,也會產生很多火星,但怎樣產生火星呢?有人嘗試把棉花絮放在石頭下面再擊石,果然取火成功,此方法即為“擊石取火”。
古人類取火方法還有“陽燧”取火、火鏈等,在現(xiàn)代這些方法也是人們野外生存所必備的。
思考:(1)鉆木取火為什么要兩根木頭相互摩擦?
(2)鉆木取火點燃的是什么?鉆石能取火嗎?
。3)為什么有了棉花絮后才能成功地擊石取火?
。4)黃帝命人鉆木取火為什么無法取得成功?
2.閱讀P.89圖4-2的實驗,你能解釋手帕“燒不壞”的原因嗎?
3.煤炭、蠟燭常用什么方式點燃?為什么點燃方式不同呢?
4.閱讀P.93.最后一段回答下列問題:火警電話: ;如果你遭遇火災時,你應該采取怎樣的方法來自救并為他救贏得寶貴時間?
5.燃燒正旺的煤爐用扇子越扇越旺,而燃燒的蠟燭用扇子一扇就滅。這是為什么?
三、總結與反思
學完本節(jié),我的收獲、啟示或發(fā)現(xiàn)有哪些?
四、達標檢測
解釋下列實驗(如圖所示,白磷的著火點為40℃,紅磷的著火點為240℃)
實驗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五、課后訓練
1關于燃燒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燃燒一定要點燃 B.燃燒是發(fā)光、發(fā)熱、冒煙的現(xiàn)象
C.凡有發(fā)光、發(fā)熱現(xiàn)象的'變化都叫燃燒 D.燃燒一定是化學變化
2.圖書檔案室或存放精密儀器的工作室失火,應選擇的滅火器為 ( )
A.液態(tài)二氧化碳滅火器 B.干粉滅火器 C.泡沫滅火器 D.水
3.小剛和小強用圖甲和圖乙所示實驗來探究可燃物燃燒的條件。經(jīng)查閱資料知:
白磷著火點為40℃,紅磷 著火點為240℃,它們在空氣中燃燒都生成有毒的白煙——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
(1)小剛用圖甲所示裝置進行實驗,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2)小強用圖乙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得到以下實驗事實:①不通空氣時,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燒;②通空氣時,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燒;③不通空氣時,熱水中的白磷不燃燒;④通空氣時,熱水中的白磷燃燒。 該實驗中,能證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觸空氣才能燃燒的實驗事實是(填序號,下同) ;能證明可燃物必須達到一定溫度(著火點)才能燃燒的實驗事實是 。
(3)“化學實驗的綠色化”要求實驗室的“三廢”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善處理。圖甲與圖乙所示實驗相比, (填甲或乙)更體現(xiàn)了化學實驗的綠色化追求。
六、教學后記
初中化學教案13
一、教學目標
(1)理解影響溶解度的因素和溶解度的含義。
(2)知道并能使用溶解度曲線。
(3)掌握固體、氣體的溶解度變化規(guī)律。
二、教學重點:
溶解度概念;畫溶解度曲線圖。
三、教學難點:
通過溶解度曲線圖分析問題。
四、教學用品
儀器:燒杯、玻璃棒、酒精燈、石棉網(wǎng)
用品:可樂、雪碧[來
媒體:投影
五、教學方法:
嘗試教學法
六、教學過程:
1、[復習引入]
[問題1]:不同物質在水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舉例說明。
[問題2]:那么,同種物質在不同溶劑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
[教師總結]:物質溶解能力不僅與溶質有關,也與溶劑性質有關。通常我們將一種物質在另一種物質中的溶解能力叫溶解性。
2、[討論]:如何比較蔗糖、食鹽的溶解性大?
分組討論5分鐘左右,拿出實驗方案。
。ㄕf明:放給學生充足的討論時間,并鼓勵他們暢所欲言,相互糾錯與補充,教師再給予適時的提示與總結。學生或許會憑感性拿出較完整的實驗方案,意識到要比較蔗糖、食鹽溶解性大小,即比較在等量水中溶解的蔗糖、食鹽的多少。但此時大多數(shù)學生對水溫相同,溶液達到飽和狀態(tài)這兩個前提條件認識不深刻,教師可引導進入下一次嘗試活動。)
[問題]:
。1)為什么要求水溫相同?用一杯冷水和一杯熱水分別溶解蔗糖、食鹽,行不行?
。2)為什么要求水的體積相同?用一杯水和一盆水分別溶解,行不行?
(3)為什么要達到飽和狀態(tài)?100克水能溶解1克蔗糖,也能溶解1克食鹽,能否說明蔗糖、食鹽的溶解性相同?學生對上述問題展開積極討論并發(fā)言,更深入的理解三個前提條件。
。ㄕf明:一系列討論題的設置,充分調動了學生思維,在熱烈的討論和積極思考中,“定溫,溶劑量一定,達到飽和狀態(tài)”這三個比較物質溶解性大小的前提條件,在他們腦海中留下根深蒂固的印象,比強行灌輸效果好得多。)
[結論]:室溫時,蔗糖比食鹽更易溶于水。
[講述]:若把溶劑的'量規(guī)定為100克,則某溫度下100克溶劑中最多溶解的溶質的質量叫做這種溶質在這個溫度下的溶解度。
[投影]:溶解度四要素。
3、[練習]:
、倥袛嘞铝姓f法是否正確
a)40℃時,11克硝酸銨溶解在水中達到飽和,所以40℃時硝酸銨的溶解度是11g/100g水。
b)20℃時,20克氯化鈉可溶解在100克水中,所以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是20g/100g水。
c)硝酸鉀的溶解度是31 。6g/100g水。
d)t℃時,把10克某物質溶解在100克水里恰好制成飽和溶液,t ℃時,這種物質的溶解度就是10。
、跁鴓77說說下表中各物質在20℃時的溶解度所表示的意義?
。ㄕf明:強調“溫度、達到飽和時,最多”,進一步熟悉溶解度概念。進一步鞏固溶解度概念。)
[講述]可見在相同溫度時,各物質的溶解度是不同的。
4、[投影]:根據(jù)溶解度判斷物質溶解性。
5、[練習]:
、僬n本P70練習
、陲柡腿芤阂欢ㄊ菨馊芤,不飽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這句話是否正確。
[小結]:溶解是絕對的,不溶解是相對的。
5、[投影]:溶解度曲線的繪制。
6、[練習]:溶解度曲線的運用。
根據(jù)溶解度曲線
、俨檎夷硿囟葧r,某種物質的溶解度;
、谂袛嗄硿囟葧r,幾種物質溶解度的大小關系;
③尋找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的一般規(guī)律。
7、[討論]:影響氣體物質溶解度的因素。
8、[學生小結]:氣體物質溶解度的變化規(guī)律。
9、[練習]:
初中化學教案14
教學目標:
1.知道分子、原子、離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
2.知道在化學反應中分子 可以分解為原子,原子可以結合成分子,原子和離子通過得失電子可以相互轉換;
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
4.能根據(jù)相對原子質量求算相對分子質量。
過程與方法:
1.了解原子結構模型建立的歷程;
2.理解模型化方法在科學研究中的作用。
3.以探究活動為主線,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運用討論交流等學習方法,再對學習素材進行比較分析與歸納概括的過程中不斷獲取新知。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物質無限可分的觀點。
2.通過“原子的發(fā)現(xiàn)和原子構成探索”等內容的學習,對學生進行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方法的教育。
3.人類對原子的認識教育中結合中科院通過原子繪的中國地圖及相對原子質量的教學過 程中我國化學家張青蓮教授組織對銦、銻等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和修正,對學生進行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愛國主義教育。
重點、難點:
1.通過對分子的可分性 與不可分性的認識, 逐步培養(yǎng)學生辯證統(tǒng)一思維方法。
2.對分子、原子、離子概念的理解與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3.知道分子、原子、離子的不同和相互關系。
4.知道原子的 結構,建立物質無限可分的觀點。
5.能正確求算相對分子質量。
教學過程:
一、分子 原子
1.復習知識
【回憶】我們知道分子、原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那么分子和原子主要的不同在哪里呢?
【回答】在化學變化中分子會分化而原子不能再分。
設計意圖:復習學過的知識,為下面的原子能否再分作好承接。
2. 【引入】分子很小,但在化學變化中還可進一步分成原子,而原子在化學變化中無法再分了。那么原子是不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了呢?讓我們 循著歷史的足跡,一起來學習人們?yōu)榱私沂驹咏Y構的奧秘而經(jīng)歷的漫長的探究過程。交設計意圖:使學生對本節(jié)課所要探究的內容產生興趣。
3.交流討論
道爾頓:近代原子學說,認為原子是實心球體。湯姆生發(fā)現(xiàn)電子。
【設疑】原子中的電子帶負電,你能解釋原子為什么不帶電嗎?
盧瑟福發(fā)現(xiàn)原子核,α粒子轟擊金箔。
【設疑】你能 對α粒子運動路徑的改變作出解釋嗎?
在討論α粒子運動路徑改變使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歸納】原子由原子核和電子構成,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體積很小,但卻幾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質量。
講述科學家對原子探索的歷程,討論原子中微粒電荷數(shù)的關系。
【回答】原子由電子和原子核構成,電子所帶的負電荷和原子核所帶的正電荷相互抵消使原子還是呈電中性。
【討論】大多數(shù)α粒子運動路徑?jīng)]有改變方向,一小部分α粒子發(fā)生偏轉,極少數(shù)α粒子被反彈回來。
設計意圖:針對史料交流談論,認識原子構成的事實,并通過“對原子 構成探索”等內容的學習,對學生進行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方法的教育,認識到原子不是構成物質的最小微粒。
4.引導探究
【指導】閱讀P67-68“原子核由什么構成?”
【課件】原子及原子核構成的模型圖片。
【問題】原子核還能再分嗎?如果能再分,它又是由什么粒子構成的呢?這些粒子有區(qū)別嗎?
【設疑】根據(jù)原子核的構成你能解釋原子核為什么帶正電嗎?
【歸納】原子中各微粒的'電荷數(shù)關系。電子數(shù)=核電荷數(shù)=質子數(shù)
【閱讀】原子核的構成。
【回答】原子核還能再分;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其中質子帶正電,中子不帶電。
【討論】原子核帶正電的原因
【回答】因為原子核是由帶正電的質子和不帶電的中子構成的。
設計意圖:建立物質無限可分的觀念,建立原子 內部構成的直觀形 象,理解原子內部微粒數(shù)和電荷數(shù)的關系。
5.知識拓展
【講解】簡單介紹核外電子的排布規(guī)律及稀有氣體元素、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最外層電子數(shù)的特點及元素性質與原子結構的關系 ,了解1-18號元素原子結構的示意圖及各類元素原子結構(最外層電子數(shù))的特點及元素性質與原子結構的關系。通過對最外層電子數(shù)與元素性質的 了解,讓學生認識到事物之間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轉化的,初步學會科學抽象的學習方法,知道穩(wěn)定結構的特點,為原子轉移電子變成離子的規(guī)律建立知識儲備。
三、離子
6.指導學習
【設疑】根據(jù)剛才的知識請同學們試 著畫出Na和Cl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并請討論這兩種原子在化學反應中電子可能的轉移方式。
【問題】元素的原子失去最外層電子或得到電子后,是否呈電中性?
【講解】化學上我們把這種帶電的原子就稱為離子,下面我們通過視頻和動畫來看一下,原子在什么情況 下、又是如何轉變成離子的。
【講解】原子得失電子后形成的離子分別帶上負電荷和正電荷,我們把帶正電荷的離子稱為陽離子;把帶負電荷的離子稱為陰離子。
【講解】為了方便我們在元素符號的右上角寫上離子所帶的電荷數(shù)及所帶電荷的正負來表示離子。例如:鎂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2,失2個電子后帶2個單位的正電荷,所以鎂離子的符號為Mg2+。氧原子最外電子層電子數(shù)為6,得2個電子后,帶2個單位得負電荷,所以氧離子符號為O2-。
【問題】鋁離子,鎂離子,硫離子,氯離子的符號如何寫?
教學意圖:知道原子得失電子會變成離子認識一些常見原子的結構示意圖、離子符號、離子結構示意圖。
初中化學教案15
一、教學設計思路
本課題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從學生的角度提出了很多富有趣味并有一定想象力的問題,從而使學生從第一節(jié)課起,就感受到化學學習的價值,產生渴望了解化學的強烈愿望。在此基礎上,教材通過提供與化學有關的影響人類進步的資料,引出課題和化學的定義,并運用實例使學生對其有較為透徹的了解。教材注重滲透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教育,使學生充分體會了化學與人類進步、與社會發(fā)展的密切關系,充分展示了化學的魅力和學習化學的價值所在。
本課題內容注重“從生活走向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要淡化“化學”定義識記,強調研究的對象,讓學生從實際生活中的例子中,加強對化學的認識和感受。本課題的重點是對學生進行化學學習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熏陶和培養(yǎng),難點是正確理解化學的定義,體驗化學與人類生活、社會發(fā)展的關系。通過組織學生列舉大量的實例,充分利用多媒體等技術手段,鼓勵學生主動合作交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真正主人,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由于本課題基本上是非知識內容教學,所以本課時的主要教學任務就是讓學生感受化學、體驗化學、認識化學。
本課題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與技能:知道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其變化規(guī)律的自然科學。
2.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主動探究,討論交流,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①激發(fā)學生對化學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培養(yǎng)學生親近化學、熱愛化學,渴望了解化學的情感。②體會化學與人類進步及社會發(fā)展的密切關系,認識化學的價值。
本課題教學主要采用主動探究、合作學習、討論交流的方式展開,開放式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本課題教學應體現(xiàn)如下主要特征:
1.以學生的活動為主線展開教學;
2.特別注重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
3.注重讓學生探究問題的過程;
4.運用多媒體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5.激勵與評價
。1)關注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程度、關注在合作交流中表現(xiàn)的情感、態(tài)度的發(fā)展。對參與程度的評價,主要對學生能否主動地與同學合作,是否愿意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等方面來考查。對學生思維合作的評價,主要是通過交流去了解學生思維的合理性、靈活性和創(chuàng)造性。
。2)對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評價,實際上是對學生化學學習過程和方法的考查,即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經(jīng)過猜想、探究、交流等活動,以及能否有效地解決問題來評價。
整個評價以激勵為主線,學生通過互評與自評,對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及時評價與調控,以達成既定教學目標。在教學中還應加強學法指導,切實組織好小組合作探究交流,制作的多媒體課件應盡可能更具動感、美感。
二、教案
課 題:化學使世界變得絢麗多彩
授課人:湛興和
學 校:湖南省汨羅市白塘中學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知道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其變化規(guī)律的.自然科學。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小組合作學習、主動探究,討論交流,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激發(fā)學生對化學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培養(yǎng)學生親近化學、熱愛化學,渴望了解化學的情感。
體會化學與人類進步及社會發(fā)展的密切關系,認識化學的價值。
重 點
對學生進行化學學習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熏陶和培養(yǎng)。
難 點
正確理解化學的定義,理解化學與人類生活、社會發(fā)展的關系。
教學方法
主動探究、合作學習、討論交流的開放式教學。
儀器藥品
NaOH溶液(用嗜哩水瓶盛裝好),用酚酞試液寫有“化學”字樣的紙(表觀為白紙),白開水和白酒,洗衣粉和精鹽,汽油和水,銅絲和鐵絲,澄清的右灰水。
教學流程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 |
導 入 | 導語:新的學期,我和大家一起將走進一個新的學習領域,這個領域中的許多知識目前相對于同學們而言,有如這張白色的紙一樣(出示一張用酚酞試液寫有“化學”字樣的紙)是一片空白。但是通過我們的學習和探究,這個領域中的許多知識會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首先,讓我們做一個小實驗。(課件展示課題) | 學生代表演示:將NaOH溶液噴灑到白紙上,出現(xiàn)“化學”紅色字樣。 | 創(chuàng)設趣味性化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 |
化學使 世界變 得絢麗 多彩 | ①播放錄像:《武陵源風景──黃龍洞 》 ②課件展示:《中國人上天了》 ③課件展示:《隔水透氣的鳥籠》 ④課件展示:《焰火使夜晚絢麗多彩》 適當小結,適時贊許鼓勵。 | 觀后,談感想,提問題。(如:黃龍洞中形態(tài)各異的鐘乳石、石筍究竟是怎樣形成的?它們的形成究竟要經(jīng)過多長的時間呢?又如:解說員說“水中溶解的礦物質”究竟是什么?……) 猜想飛船外殼的優(yōu)越性能等。 猜想鳥籠材料的特點。 提出問題。 | 通過了解一些奇妙的化學現(xiàn)象,激發(fā)學生探究化學的欲望。 |
什 么 是 化 學 | 針對上面同學們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討論,讓學生嘗試能否做出比較科學的解釋。 課件展示:中國人上天了,結合圖片闡述物質的性質、物質的組成、結構、物質的變化等內容,揭示化學的研究對象。 小結:化學是…… | 思考,學生處于興奮狀態(tài)。 感受化學的研究內容。 | 設疑,激趣。 讓學生深切感受學習化學的必要性,激發(fā)學習興趣。 |
化 學 在 我 們 身 邊 | 我們生活在物質的世界里,天天和物質打交道,化學無處不在,化學就在我們身邊。課件展示:“鐵鍋燒菜”、“白色污染”。你能舉出我們身邊可能與化學有關的一些實例嗎? 你還能舉出在現(xiàn)代科學、高新技術中應用化學的實例嗎? | 觀看感受。 思考、討論。 自學教材相關內容,思考、討論、匯報自學成果(如:利用納米技術制作的納米銅,高分子材料等) | 讓學生初步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化學。 讓學生理解“從生活走進化學”。 讓學生理解“從化學走向社會”。 |
活 動 探 究 | 課件展示探究活動: (1)用生活經(jīng)驗鑒別物質; (2)探究人體呼吸時呼出的氣體的組成特征; (3)假如沒有化學,展開你的想象,設想世界將會怎樣 | 分組合作學習,主動探究,提交結論:鑒別白開水和白酒;鑒別洗衣粉和精鹽;鑒別汽油和水;鑒別銅絲和鐵絲。 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氣。 自由討論。 | 教師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可簡略介紹1~2種化學方法,讓學生體驗化學知識的重要性。 感受化學在身邊,感受物質鑒別的一般方法。 為學習空氣的組成鋪墊。 |
小 結 | 小結:生活中處處有化學,我們離不開化學。 出示課后探究題:將一枚新鮮雞蛋浸入盛有200 mL食醋的透明茶杯中,記錄你所觀察到的現(xiàn)象;熱水瓶用久后瓶膽內會留下水垢,請你設法除去水垢(水垢成份與蛋殼相似)。請記錄下你觀察到的現(xiàn)象和你的實驗設計。 | 記錄 | 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欲望。 運用生活常用的設計實驗,解決實際問題。激趣,培養(yǎng)實驗探究能力。 |
【板書設計】
【初中化學教案】相關文章:
初中化學教案08-31
初中化學教案02-21
初中化學教案范文02-01
初中化學教案(合集)05-17
初中化學教案【推薦】05-17
初中化學教案優(yōu)秀05-07
(熱)初中化學教案05-23
[熱]初中化學教案05-24
初中化學教案(精品)05-24
(必備)初中化學教案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