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教案【推薦】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八年級物理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年級物理教案1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了解光沿直線傳播及其應用。
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氣中的傳播速度c=3×108m/s。
2、過程和方法
閱讀“我們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內容,了解宇宙的信息。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親身的體驗以及探究的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通過親身的體驗與感悟,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
通過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提高探索的積極性。
重、難點:
1、 光的直線傳播的內容。2、分析解釋有關現(xiàn)象。
教學器材:
激光源、玻璃杯、水、煙霧、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①我們?yōu)槭裁纯梢钥匆娢矬w?……物體有光線射
入我們的眼睛。例如:陽光、日光燈、電視等。
、趯W生探討:光線是如何傳播的?
二、 進行新課:
1、能夠發(fā)光的物體叫光源。
例如:……………………學生舉例
上面的光源能分成幾種類型? (1)、自然光源 (2)、人造光源
2、探究:光的傳播
演示試驗①:圖片……陽光穿過樹林
演示試驗②:激光在水中穿過
演示試驗③:激光在煙霧中穿過
結論: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應用:影、排隊、射擊、日食、月食……
(可以讓學生先討論,部分現(xiàn)象要解釋)
3、光的速度:
討論:光有沒有速度?(有,非常大)
在真空中,光的傳播速度為 c=3×108m/s,是宇宙中
最快的速度。
利用對比說明:34頁圖示。 在其他介質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小
4、分析總結小孔成像的原理及特點:倒立的實像。
5、影子與像的不同:
三、小結:根據(jù)板書,總結本節(jié)內容,明確重、難點。
四、課后活動:
1、 完成物理套餐內容。
2、 課本后練習。
八年級物理教案2
知識目標
1.知道什么是光的反射現(xiàn)象。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應用反射定律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3.知道鏡面反射和漫反射,并能用來解釋一些簡單現(xiàn)象。
能力目標
1.通過觀察分析實驗,總結得出光的反射定律,培養(yǎng)觀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過對光的反射定律的分析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3.通過光的反射現(xiàn)象的解釋,培養(yǎng)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通過對光路圖的應用,逐漸培養(yǎng)學生空間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生動有趣的光學現(xiàn)象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由我們能看到本身不發(fā)光的物體引入光的反射現(xiàn)象,然后轉入研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通過實驗總結出光的反射定律,并指出光發(fā)生反射時光路是可逆的隨后介紹了光的兩種反射現(xiàn)象:鏡面反射和漫反射,同時說明我們能從不同方向看到物體正是由于漫反射的原因。本節(jié)學習的重點是理解光的反射定律,難點是正確確定入射角、反射角及通過實驗總結出反射規(guī)律。
教法建議
1)研究反射規(guī)律的實驗盡可能準確,這是上好這一節(jié)課的關鍵。
讓學生清楚的看到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關系,對學生總結光的反射定律很重要。雖然誤差不可避免,但由于要得到定量的角度關系,這個實驗的準確度非常重要,做好這個實驗能為學生總結反射定律奠定有利的基礎。
2)要給學生樹立空間的概念
由于我們把光的反射定律最終落實在紙面上的光路圖,很容易造成學生的錯覺,認為光現(xiàn)象都是平面的.,要有意識的借助立體模型或微機模擬使學生形象的認識光現(xiàn)象的空間感。
3)通過實驗幫助學生對光路可逆的理解。
4)光的反射定律的表述一定要清楚,語言要準確,要注意入射光與反射光,入射角與反射角的因果關系。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 :
正確確定入射角、反射角;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實驗探索反射現(xiàn)象的規(guī)律
教具:畫有角度的可折疊的白色硬紙板、一面鏡子、兩個光源、一張白紙、大頭針(或牙簽)、鉛筆、直尺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問題引入
為什么我們既能看到發(fā)光的物體又能看到不發(fā)光的物體?如在遮蔽門窗的教室內,打開電燈,我們不僅能看到發(fā)光的電燈,同時還能看到桌椅、墻壁、同學及周圍一切本身不發(fā)光的物體,這是什么原因?從而引出“反射”的概念,還可舉例我們看到月亮是因為它反射光,但它不是光源,有人說站在地球上看地球就像一個大月亮。引入反射后,可進一步引入“反射光”和“入射光”的概念,并提出問題:光線的反射遵從什么規(guī)律?引入新課教學。
二、新課教學
1.光的反射定律
方法1:演示實驗總結規(guī)律,按照書67頁實驗進行教學。
演示前,將演示器材一一展示給學生。其中,硬紙板的可折疊性及硬紙板上的刻度一定要讓學生看清楚。
實驗中,邊演示,邊介紹名詞概念:入射點、法線、入射角、反射角。隨后板書光路圖,如圖5-2-1,并標出入射角、反射角的度數(shù)。
通過轉動紙板F和改變入射角讓學生回答下列問題: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是否一定在同一平面?反射光和入射光線是在法線的兩側還是在法線同側?反射角的大小與入射角的大小有什么關系?
教師引導總結得出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方法2: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使用)
向學生介紹書67頁的實驗器材,并介紹基本概念:入射點、法線、入射角、反射角。
提出問題:一束光射向鏡面,反射光線的位置如何確定?(可提示學生從空間到平面的思路)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的位置關系如何確定?反射角的大小與入射角的大小關系如何確定?
學生猜想并設計實驗(可超出書上所給的器材)
實驗探索并得出結論。
教師引導歸納出光的反射定律。
2.光發(fā)生反射時光路可逆。
演示:如圖5-2-2圖,A點發(fā)出的光經(jīng)O點反射后到達B點,在B點再放一光源,使其發(fā)出的光射向鏡面某點如C點,調整光線BC的方向,使其與BO重合,發(fā)現(xiàn)其反射光線與OA重合,從而說明反射時光路可逆。
在講完反射定律以后,可在課堂上增加以下基本練習。
1)光線垂直射到鏡面上,入射角和反射角各等于多少?
2)入射光與界面夾角60 °,入射角和反射角各多大?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夾角多大?
3)反射光線跟入射光線垂直,入射角和反射角各多大?
4)完成光路圖。(圖略,可選不同類型的題目,參考習題精選5、6、7題形式)
3. 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方法1:教室內有陽光射入的情況下可用這種方法。
演示:讓一束太陽光斜射到平面鏡上,調整鏡面的方向,會在墻上產生一個明亮的光斑,迎著反射光的方向看,很刺眼;用一張白紙代替鏡面,從各個方向都看不到耀眼的亮光,同時墻上也沒有明亮的光斑。提出問題:這是為什么?然后再用光路圖說明原因。講解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方法2:從反射面入手分析
在紙板上垂直插入幾根牙簽如圖5-2-3,引導學生想象當入射光平行射到各入射點時,反射光線的方向有什么特點?隨后將紙板隨意彎折,如圖5-2-4,這時學生會看到法線不再平行,引導學生想象當入射光平行射到各入射點時,反射光線的方向有什么特點?由此引入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用光具盤演示:鏡面反射和漫反射現(xiàn)象。
八年級物理教案3
。ㄒ唬┙滩模人教社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冊
。ǘ┙虒W要求:
。╨)理解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認識在什么情況下力對物體做了功,在什么情況下沒有做功。
。2)理解計算功的公式和單位,并會用功的公式進行簡單計算。
(三)教具:木塊、木板、細繩,小車。
。ㄋ模┙虒W過程
一、進行新課
1.力學中的“功”
。1)引言:在物理學里,經(jīng)常要提到“功”的概念。力學里所說的功有它的特殊含義。什么叫功?從本章起開始學習有關功的知識。
板書:“第十四章功
一、功”
。2)學生閱讀本節(jié)課文第一、二自然段,并參看圖1及圖注。
提問并由學生回答討論以下問題:
、倭W里所說的“功”,它的含義是什么?
要求回答:當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在這個力的作用下通過一段距離,力學里就說這個力對物體做了功。
、诜治鰣D1,做功的實例:貨物、鐵塔、火箭和原木在什么力作用下,(這個力的方向是怎樣?)沿什么方向移動通過了一段距離?什么力對物體做了功?
要求回答:貨物在豎直向上的舉力作用下,豎直向上通過了一段距離,叉車的舉力對貨物做了功。
鐵塔在豎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豎直向上通過了一段距離,直升飛機的拉力對鐵塔做了功。
火箭在豎直向上的燃燒的氣體壓力作用下,豎直向上起飛通過了一段距離,燃燒的氣體的壓力對火箭做了功。
原木在沿水平向前的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向前通過了一段距離,馬的拉力對原木做了功。
③力學里的功包括哪兩個必要因素?
(3)教師總結并板書:“1.力學里的功包括兩個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著重指出:“兩個必要因素”的含義是指“缺一不可”。只有作用在物體上的力,而沒有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即如果物體仍靜止不動,這個力就沒有對物體做功。結合課本圖14—2,分析兩個小朋友做的功等于零的道理。如果物體靠慣性做勻速直線運動,雖然在水平方向上通過了距離,但并沒有水平方向的力作用于它,所以沒有什么力做功。結合“在極光滑的水平冰面上滑動的冰球”一例,說明沒有什么力對冰球做功。
。4)練習、分析并演示以下問題,討論力對物體是否做功?
①放在水平木板上的.小車,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前進了一段距離,拉力和重力這兩個力哪個力對物體做了功?為什么?
、谟檬痔嶂緣K不動,木塊受幾個力的作用?哪個力對木塊做了功?
③用沿水平的拉力拉動小車在水平木板上前進。當把拉力去掉后,小車還向前運動一段距離,在這段距離上,拉力對小車做功了嗎?
通過以上問題的討論,進一步理解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研究力對物體做功時,要分清哪個力對物體做功,或者哪個物體(施力物體)對哪個物體(受力物體)做功。
2.功的計算
引:功的大小如何計算?
。1)演示,畫板圖如圖1并加以分析。
放在水平面上的小車,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前進一段距離,如圖1所示,拉力對小車做了功。
甲:拉力為F,小車在拉力方向上通過的距離是s,拉力對小車做功;
乙:拉力為2F,小車在拉力方向上通過的距離是s,拉力做的功是甲圖中拉力所做功的2倍。
丙:拉力為2F,小車在拉力方向上通過的距離是2s,拉力做的功是甲圖中拉力所做功的4倍。
小結:可見力越大,使物體移動的距離越大,做的功越多。功的大小跟作用在物體上的力成正比,跟物體通過的距離成正比。
(2)總結,并板書功的計算公式和單位。
“2.功的計算公式:功=力×距離
即:功等于力與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的乘積。
用W表示功,用F表示力,s表示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則功的公式可寫成:W=FS。
3.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N),距離的單位是米(m),功的單位是牛頓·米,它有一個專用名稱叫焦耳,簡稱焦(J)。
1焦=1!っ住
。3)幾點說明
、偈褂肳=F·s,要注意單位的統(tǒng)一。
、谧龉Φ亩嗌僦挥蒞=F·s決定,跟物體是做勻速直線運動還是做變速運動無關。
、壑1焦的物理意義,知道1焦的大小。
。4)例題:課本圖14—3,求推箱子的小朋友做了多少功?
由一名學生板演,其他學生自己演算。要求解題規(guī)范化。
W=F·s=50牛×10米=500焦。
追問:此題中木箱受到幾個力的作用?哪個力做了功?對什么物體做功?重力做了功沒有?為什么?學生回答,教師小結。
二、總結本節(jié)知識要點,復習鞏固
1.要求學生填寫課本章后的“學到了什么”1,然后由學生說出填寫內容。
2.討論本節(jié)課文后的“想想議議”。
三、布置作業(yè):本節(jié)后的練習1、2、3。
八年級物理教案4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會調節(jié)天平,會測出固體和液體的質量,會正確地記錄測量值.
2.會用量筒測液體的體積,會正確地觀察和讀數(shù).
能力目標
1.培養(yǎng)觀察能力
觀察天平的構造、觀察天平的最大稱量和最小稱量,觀察砝碼(每個砝碼的質量以及盒內砝碼組成)
對比觀察量筒和量杯的區(qū)別,觀察量筒和量杯上標有的單位,它的最大刻度是多少?它的每小格表示的體積是多少?
2.培養(yǎng)實驗能力
德育目標
培養(yǎng)學生認真操作,自覺遵守操作規(guī)范的良好習慣.
通過天平的使用,使學生提高對平衡美、對稱美的欣賞能力.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主要目的是練習使用天平稱質量.通過實驗培養(yǎng)學生使用天平的技能,同時,進一步使學生對質量的單位形成具體觀念.對于稱固體的質量.教材中之所以選擇三個體積相同的木塊、鋁塊、鐵塊讓學生稱量,是為了與下一節(jié)內容銜接,為學習密度知識作準備.
教法建議
本節(jié)是實驗課,因此本節(jié)課的教學方法應以實驗法為主.
教學設計示例
一、本節(jié)重點、難點分析
1.天平的使用
上節(jié)課學生已初步了解了天平的基本構造和使用方法,但是由于天平是比較精密的儀器,而且又較難掌握,因此本節(jié)課應把重點放在指導學生進行規(guī)范操作上.
在天平調節(jié)前,首先應讓學生明確,未經(jīng)調節(jié)的天平是不平衡的,稱出的質量也不準確,因此必須事先將天平調平衡,在天平調節(jié)環(huán)節(jié)中,邊講解、邊示范、邊對學生進行指導,在調節(jié)天平中應要求學生按照以下順序進行:
(1)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2)觀察游碼和標尺,認識最小稱量值,將游碼撥到零刻度線;
(3)觀察天平初始狀態(tài),確定調節(jié)螺母的移動方向;
(4)進行調節(jié),判斷是否平衡,再調節(jié),直至平衡.
天平一旦調節(jié)平衡就不能再移動位置,否則應重新調節(jié),這個問題一定要向學生講清楚.
2.量筒和量杯的使用
使用前一定要指導學生認真觀察量筒,觀察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弄清量筒(杯)的單位,并找到它標在儀器上的位置.
。2)弄清量筒(杯)的最大刻度和最小刻度.
。3)測量時應把量筒(杯)放在水平臺面上.
。4)觀察時,液面如果是凹形的應以凹形液面底部為準,若是凸形的,要以凸形液面頂部為準,讀數(shù)時視線應與液面相平.
二、課時安排1課時
三、教具學具準備
托盤天平、砝碼盒、燒杯、水、墨水瓶、木塊、鐵塊、鋁塊、幻燈片、投影儀、視頻
四、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認真觀察天平復習,認真觀察量筒和量杯,首先是整體觀察,觀察它們的構造,然后對比觀察,觀察它們構造的不同點,最后細致觀察,觀察它們上面標有的單位,觀察最大刻度和最小刻度.
2.實驗:測量固體的質量.
3.實驗:測量一定體積的液體的質量.
4.討論測量液體質量的'方法.
5.討論測一張郵票質量的方法.
五、 教學過程設計示例
。ㄒ唬┮胄抡n
方案一:復習提問引入新課.
1.什么叫物體的質量?它的單位是什么?
2.實驗室里測量質量的儀器是什么?
3.天平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最后落實到實驗課主題“今天我們就學習使用天平測量固體和液體的質量.”
方案二:教師將一些郵票、絲線、大頭針、食用油實物展示給學生(也可展示圖片),提問“如何稱出一張郵票的質量?一卷絲線的質量?一個大頭針的質量?一勺食用油的質量是多少?”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引入新課.
。ǘ┬抡n教學
1.練習天平的調節(jié)
。ń處熆蓪⒒脽羝队暗狡聊簧,或使用視頻,演示天平的調節(jié).)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向學生指明:放天平時,要合理安排實驗中各種儀器在桌面上的合理布局,儀器的擺放位置應便于操作,實驗過程中不能再移動天平,否則需要重新調節(jié).
指導學生觀察游碼、標尺,認識最小刻度值,并把游碼撥到零刻線的位置.
把游碼撥到零刻度線,觀察一下指針偏向哪邊,確定螺母的調節(jié)方向,再調節(jié).
學生練習調節(jié)天平,教師巡視指導.
調節(jié)天平的操作結束后,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歸納總結出“在調節(jié)天平過程中,若指針偏向標尺右側,就需要將平衡螺母向左端旋動,若指針偏向標尺左側,則需將平衡螺母向右側旋動.
明確:所謂天平的平衡,就是調節(jié)橫梁螺母觀察天平指針的擺動是否相對分度盤中間位置靜止或等幅擺動.
2.實驗:練習使用天平測量固體的質量
提問:用天平稱量物體的質量時,被測物體應放在哪個盤里?砝碼應放在哪個盤里?用什么方法拿取砝碼?
明確:用天平測量物體質量的過程是一個通過調節(jié)天平先讓天平平衡,而當在左盤里放入被測物體時又破壞了這個平衡,再通過加減右盤中的砝碼和移動游碼使天平再次達到新的平衡的過程.此時右盤中砝碼的總質量數(shù)加上游碼在標尺上所對應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測物體的質量.
注意:放入被測物體后,使天平再次達到平衡的過程中只允許加減砝碼和移動游碼,決不允許再旋動平衡螺母.
引導學生設計測固體質量的記錄表格
長方木塊(g)
長方鋁塊(g)
長方鐵塊(g)
學生測量開始,教師巡視指導.
提醒學生實驗時,要愛護儀器,小心謹慎地操作,認真進行測量,細心真實地記錄測量結果,養(yǎng)成良好的實驗習慣.
3.實驗:用天平稱液體的質量
用天平稱液體的質量時往往需要稱一定體積的液體的質量.這時就需要我們測出液體的體積,測液體體積的儀器是量筒或者量杯,我們首先需要了解,量筒和量杯的構造及使用方法.
。1)量筒和量杯的使用
教師利用實物介紹什么是量筒,什么是量杯,然后讓學生觀察它們的構造,并指出其相?同點和不同點.
請同學說一下量筒和量杯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它們上邊都有刻度,每隔一定數(shù)量的小刻度就有一個大刻度,上邊標著數(shù)值,最上邊標有字母ml.老師講解“ml表示毫升,1毫升是1立方厘米”.
由學生歸納總結量筒和量杯的不同點.
這時教師用投影儀打出量筒和量杯的畫面讓學生觀察(投影片應做成復合片,可以復合不同的液面,復合人觀察時的視線),以強化學生對量筒(杯)的認識.并請學生說出投影幕布上所顯示的量筒、量杯的最大刻度和最小刻度值.
請同學們往量筒中倒一些水,觀察液面形狀,使用量筒測液體體積時,應注意:
、僖好娴男螤钍前夹蔚模
、谟昧客矞y液體體積時,要以凹形水面底部為準,視線要與凹形水面底部相平.
③要把量筒(杯)放在水平桌面上觀察.如果量筒中裝入水銀,則液面是凸起的,觀察時應以凸形液面頂部為準.
教師打開投影儀,用復合片顯示幾個不同位置的液面,讓學生練習讀數(shù)(包括凸形)
。2)測量液體的質量
在教師指導下啟發(fā)學生認識用減液法測一定體積的液體質量的方法.具體步驟是
①在燒杯內倒入一定量的液體(體積數(shù)應大于要求測的液體體積),用天平稱出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設它為
、趯械囊后w倒入量筒中,使量筒中液體的體積達到要求的體積值,比如100ml.
③用天平稱出燒杯和燒杯內剩下的液體的質量,設它為
④100ml液體的質量就等于減
。3 )引導學生設計用天平測液體質量的記錄表格
空燒杯的質量(g)
燒杯和水的質量(g)
水的質量(g)
學生開始實驗,教師在同學中間巡視、指導.
實驗結束后,要求學生把桌子上的所有實驗器材整理好,并擺放整齊.
(三)總結、擴展
請同學們回答“想想議議”中的問題.指出我們無法直接用天平稱出一張郵票的質量,但我們可以稱出若干張相同郵票的總質量,用質量數(shù)除以張數(shù)就是一張郵票的質量.
介紹“累積法”.
學習長度測量時,測一張紙的厚度使用的方法和測一張郵票的質量的方法是相同的.雖然一個是測物體質量,一個是測長度,但思路一樣,都是用累積的方法.
提問“今天的實驗中稱的木塊、鐵塊、鋁塊,體積大小是相同的,但它們的質量是否相同?水、酒精的體積都是100ml,但它們的質量是否相同?從測量值可以看出不相同,這是為什么?請同學們回去考慮.”為下一節(jié)課“密度”的教學打下伏筆.
探究活動
質量測量精確度
【課題】調查質量測量的精確度
【組織形式】學生活動小組
【活動流程】
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jù);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
【參考方案】
各種質量的測量工具的不同場合下使用其精確度,例如托盤天平測量中藥的質量、物理天平測量金的質量等.
【備注】
1、寫出探究過程報告.
2、發(fā)現(xiàn)新問題.
自制測量工具——天平
【課題】自制測量工具
【組織形式】學生活動小組
【活動流程】
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jù);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
【參考方案】
可選擇各種方便易找的材料制作天平,與實際天平對照,努力改進,提高精確度.
【備注】
1、寫出制作過程報告.
2、發(fā)現(xiàn)新問題.
八年級物理教案5
教學目標:知識和技能:1、了解光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2、了解平面鏡成虛像,了解虛像是怎樣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鏡成像的現(xiàn)象。
4、初步了解圖面鏡和凹面鏡及其應用。
重、難點:1、利用試驗、現(xiàn)象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2、平面鏡成像原理。
教學器材:蠟燭、平面鏡、紙、玻璃、球面鏡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1、光是沿 傳播的。 2、什么是鏡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3、 作圖
二、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①試驗:平面鏡可以成像,為什么?
、趯W生探討:平面鏡成的像有什么特點?
、塾懻摚喊宴R后面的水銀去掉,還能成像嗎?
進行新課:
1、學生試驗: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器材:蠟燭、紙、玻璃、尺
步驟:①試驗裝置如何?步驟如何?
、谝呤裁磾(shù)據(jù)?要注意什么問題?
③能得出什么結論?
2、平面鏡成像的特點:(1)、像和物體到鏡面的距離相等。
(2)、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
(3)、像與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
現(xiàn)象:水面成像……(可詳細講解)
3、平面鏡成像原理: 光的反射
。1)、平面鏡成的是虛像
。2)、討論:水銀面起什么作用?窗戶上的玻璃能否成像?如何成像?
4、球面鏡:
。1)、凸面鏡:可以使光線發(fā)散,可以開闊視野,常用作觀后鏡。成什么像?
。2)、凹面鏡:可以使光線會聚,常用作太陽灶、汽車頭燈…… 成什么像?
學生討論:球面鏡的應用
三、達標練習:完成物理時習在線中的本節(jié)內容。
小 結:根據(jù)板書,總結本節(jié)內容,明確重、難點。
課后活動:
完成物理時習在線本節(jié)內容。
完成課本后習題。
寫出平面鏡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200字以上)
教學后記:
要補充必要的知識點:如距離、虛實、原理等。
八年級物理教案6
一、 知識教學點
1、 知識功的原理
二、 能力教學點
1、 觀察、分析、總結、歸納的能力
2、 動手實驗能力
3、 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 德育滲透點
對學生進行物理學史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為科學勤奮學習的情感
四、 重點及解決辦法
功的原理,第三冊功的原理。通過學生分組實驗,創(chuàng)設物理情景,學生討論等方法突出重點
五、 難點及解決辦法
對功的原理的理解,動力對機械所做的功,機械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的理解。解決方法:采取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相結合的方法,用啟發(fā)、討論、交談法突破難點
六、 教具準備
投影片 鐵制大滑輪一個 塑料小滑輪28個 杠桿一根 鉤碼28套 定滑輪一只 細線若干 彈簧秤28個
七、 教學過程
一、 新課引入
1、前面我們已經(jīng)學過了功和功率,今天我們學習一個與機械做功有關的原理------功的原理。(出示學習目標)
片一:
我們的目標:
1、 知道功的原理,能用功的原理分析日常生活中比較簡單的實際問題。
2、 進一步訓練我們觀察、分析、概括、推理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出示一個重物,問:在生活中,要把這個物體運到高處,你有哪些方法?(討論)
討論后得出:
(1) 可以直接用手把物體拉上去(片二)
(2) 可以用杠桿把物體提上去(片三)
(3) 可以用動滑輪,定滑輪或滑輪組把物體提升(片四)
3、請大家思考:
用手把物體拉上去,拉力對物體做功了嗎?
用杠桿,動滑輪等簡單機械提升物體時,動力對機械要做功嗎?如何計算?(W1=FS)機械要對重物做功嗎?如何計算?(W2=Gh)機械對工作對象做功,我們就說機械克服阻力做了功。在實際生活中,大家為什么要選擇簡單機械呢?討論思考,小結(見投影片五)
片二: 片三
可以省力 (但費距離 所以不省功)
可以省距離 (但費力 所以不省功)
使用簡單機械
可以改變施力方向 (既不省力,也不省距離,同樣不省功)
片四 片五(做成覆蓋片)
二、 新授
1、那么,動力對機械所做的功,與機械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相比,兩者大小是否一樣?或者說,使用簡單機械能不能省功?下面我們用動滑輪提升重物的實驗研究這個問題(引導學生預習實驗方法,原理,實驗步驟及實驗注意事項)
2、學生實驗,完全下列表格:(投影六)
實驗次序
鉤碼重(牛)
彈簧秤示數(shù)(N)
鉤碼提升高度(m)
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m)
動力對機械做的'功W1(J)
機械克服阻力做的功W2(J)
四、課堂練習(投影九)
1、 功的原理內容是什么?
2、 既然任何機械都不做功,人們?yōu)槭裁催要使用機械呢?
3、 判斷對錯:
A、使用定滑輪不省力,也不省功 ( )
B、使用動滑輪省一半力,所以省一半功 ( )
C、使用機械不能省功,但一定省功 ( )
D、省距離的機械一定費力 ( )
E、使用任何機械都不能省功,因此使用機械是無益的( )
F、功的原理只適用于自重和摩擦不計的理想機械 ( )
G、要把20N的物體舉高1米,不論使用何種機械都不省功,動力做功至少20焦。
完全投影片五,加深對功的原理的理解,加深使用任何機械均不省功的理解。
4、 一人用一根輕質杠桿將重為500牛的物體舉高時,做了250焦的功,求物體被提升的高度。
五、布置作業(yè)
1、 完成課后作業(yè)1、2
八年級物理教案7
教學目標
1.保持對自然界的好奇,激發(fā)對科學的探索興趣,在了解和認識自然過程中有滿足感和興奮感。
2.了解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樂于參與和科學技術有關的社會活動和探究活動。
3.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能獨立思考,勇于有根據(jù)地懷疑,養(yǎng)成尊重事實、大膽想象的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
4.關心科學發(fā)展前沿,具有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意識,樹立正確的科學觀,有振興中華、將科學服務于人類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1)激發(fā)學生對科學探索的興趣。
(2)知道科學探究的方法和幾個主要環(huán)節(jié)。
(3)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2.難點
(1)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2)成功地演示新奇有趣的物理小實驗。
(3)根據(jù)教材內容收集資料制作課件。
教學方法
觀察法、實驗演示法、討論法、科學探究法、提問題教學法。
教具準備
飲料罐、玻璃杯、鉆子、筷子、裝有水的碗、拉鏈、圓珠筆、燒杯、冰棒、茶壺、實物投影儀、課件、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先讓學生朗讀章首詩,由此引出課文第一部分:物理學就在你身邊。
二、新課教學:
。ㄒ唬┪锢韺W就在你的身邊
播放有關海上日出和閃電的音像片段,讓學生了解有關自然現(xiàn)象。引導學生觀察和思考活動1與活動2的實驗。
演示1:光從一種介質射入另一種介質時發(fā)生偏折的現(xiàn)象演示
演示2:利用感應起電機模擬閃電和雷聲。
“世界物理年”:投影世界物理年徽標,介紹“世界物理年”來歷。
1905年,愛因斯坦先后發(fā)表了5篇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論文,為相對論的建立奠定了基礎,為量子理論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這是物理學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一百年來,以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為代表的近代物理學,對人類文明和進步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動作用。為紀念這一奇跡年100周年,全球物理學界一致呼吁20xx年為“世界物理年”。
世界物理年徽標構圖像一個光錐。紅底代表過去。在物理學中,光譜的含義。藍頂表示未來,天空是藍色的;“藍移”是面向我們方向運動物體的光譜特征。黃和綠表示連結過去到未來,體現(xiàn)出在過去的基礎上建立未來的信心。其中,綠色又代表“綠燈可走”,即進步;黃色代表和平、合作;諛酥饕磉_的意義是:科技的進步和國際的合作可以幫助建設光明的未來。
。ǘ┪锢韺W推動了社會的發(fā)展
1.運用多媒體,結合物理學發(fā)展史談物理學與人類社會進步和發(fā)展的關系:
。1)有關簡單機械的應用
簡單機械的發(fā)明與使用:――人類從手工勞動到機械操作
。2)代表蒸汽時代的蒸汽機車、輪船的圖片、錄像
熱學的研究、蒸氣機的發(fā)明:――人類進入蒸氣時代,機械工業(yè)進一步完善
。3)體現(xiàn)電氣時代的各種設備和情景,如電動機、發(fā)電機、電力機車、城市夜景等
電磁學的研究:電動機、發(fā)電機的出現(xiàn)――人類進入電氣時代
。4)電子計算機、互聯(lián)網(wǎng)、空間探測技術以及我國發(fā)射“神舟”系列載人飛船的錄像資料等。
電磁學、電子――電子計算機
2.舉一些與學生生活聯(lián)系密切的有關物理學與人類社會關系的實例,進一步使學生體會物理學是有用的。
(三)物理學的召喚
介紹幾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物理學家的突出貢獻,同時結合這些科學家的研究方法,向學生介紹了幾種典型的科學方法,如觀察和實驗、歸納和數(shù)學分析、理性思維以及建立物理概念、探究物理規(guī)律等,從而使學生領悟怎樣學好物理學。
八年級物理教案8
教學目標:
1.知道質量是物體自身的屬性,知識質量的單位有哪些,它們之間怎樣換算。
2.了解托盤天平的結構、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點。
3.會調節(jié)托盤天平的平衡,會對天平測量結果準確讀數(shù)。
4.初步感受物體質量單位的大小,培養(yǎng)估測能力;會估測日常生活中常見物體的質量。
教學重點:
質量的單位和質量的測量工具。
教學難點:
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
教學資源:一架托盤天平、一只燒杯、小冰塊、橡皮泥一塊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方法:講授法、問題教學法,輔以直觀演示和活動的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找兩名同學到講臺前,讓他們同時跑向教室后面,其他同學觀察并比較誰跑的快。再讓同學們打開課本直接對照課本圖5-17、5-18說明物體的運動有快有慢,如何比較它們的快慢呢?(由此引入新課)
二、出示目標:
三、新授:
1、質量的概念
引導討論
⑴一根鐵釘與一枚大頭針比較有何相同之處?有何不同之外?
、拼笈肿油瑢W與小瘦子同學在肢體構成上有何相同之處?有何不同之外?⑶物理課本與課桌在構成上有何相同之處和不同之外?
討論:(1)
相同之處:都是鐵造的
不同之外:大小不同;形狀不同;重量不同;用途不同;所用的鐵的量不同??討論(2)
相同之處:都是肌肉骨胳等構成
不同之處:體重不同;體形不同;胖子比瘦子具有的物質多??
討論(3)
都由物質構成,但它們是不同物質構成的,物理書是紙等材料構成,桌子是木頭等材料構成,物理書要的材料的量沒有課桌要的材料的量多。
小結:所有物體都由物質構成,一種物質能構成大小和形狀不同的物體,由于物體的形狀和用途不同組成它們的物質的多少也可能不同。
板書:(質量: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
2、質量的單位
、庞杀容^長度和時間的方法去思考如何比較物體質量的多少?
⑵引導學生列舉熟悉的質量單位。在此基礎上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
、侵v解: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單位是千克符號Kg常用的單位還有克(g)、毫克(mg)和噸(t)
板書: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說明:斤、兩也是質量的單位,它在我國民間使用,不是國際單位制中的單位。⑷引導估測常見物體的質量
一只蘋果的質量250
你身體的質量50
一袋方便面的質量200
方便面里佐料的質量5
一只雞蛋的質量50
一頭大象的質量2。
、删毩暎
。1)熟記換算關系。
。2)進行單位換算
一頭鯨的質量約為1.5×105Kg=______t
一枚藥片質量約為5×10-4Kg=____mg
3、質量的測量
、乓陨罱(jīng)驗為基礎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質量的測量工具。
⑵桿秤是我國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的,一直沿用至今,幾乎家家都有。另外測量質量的工具還有磅秤、電子秤、天平??
、前鍟簩嶒炇矣锰炱綔y量物體的質量。
⑷指導學生觀察托盤天平對照插圖6-1認識托盤天平的構造。
(出示幻燈片)
、芍笇ч喿x托盤天平使用說明書。
、恃菔就斜P天平的正確使用。
、送怀鲆c:
、僭诜Q量質量前通過調節(jié)平衡螺母使橫梁平衡。
、谖矬w要放在左盤,砝碼放在右盤。
、鄯Q量質量時通過增減砝碼移動游碼使橫梁平衡。
、芪矬w的質量=砝碼的質量+游碼所表示的質量
4、探究質量是物體的物理屬性、
⑴要求學生正確使用天平測量自帶的橡皮泥的質量。巡視操作情況,及時糾正操作錯誤。
⑵指導學生借助燒杯測量冰及其化成水后的質量。
方法:先容器質量,然后再測共同質量,共同質量減去容器質量
等于被測對象的質量。
說明:加熱時間長同學們可能會得出水的質量比冰的質量少要引導學生分析原因。
、强偨Y實驗結果:
板書:物體的質量不隨其形狀、位置、狀態(tài)的變化而改變,質量是物體的物理屬性。
討論:楊利偉帶到太空中去的某儀器在地上和太空中質量有沒有變化?
四、課堂小結:
對照板書進行小結。
五、布置作業(yè):
教材:
八年級物理教案9
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力的概念。
2、知道力所產生的效果。
3、知道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學重點:
力的概念
教學難點:
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學用具:
彈簧、鋼鋸條、氣球、磁鐵、磁針、大頭針、鐵塊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我們在這一章中要學習一個新的物理概念——力。力是日常生活和工農業(yè)生產中常用的一個概念,也是物理學中一個重要的概念。這一章我們就來學習有關力的一些知識。
二、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教師:我們常常提到“力”這個字,但是在物理學中所說的力的含義要比生活中所說的力的含義狹窄、確切得多。
人推車需要力;人把水桶提起來需要力;馬拉車需要用力。這些有力出現(xiàn)的實例中都伴有肌肉緊張,所以力的概念最初是由肌肉緊張而來的。但在在大量情況下,雖然沒有出現(xiàn)肌肉緊張的情況,仍然有力存在,因為產生了和肌肉緊張相同的效果。大家看,用吸鐵石吸引這些大頭針,盡管沒有肌肉緊張,不是也有力存在嗎?(演示)
請大家舉出有力存在的實例。
請大家考慮,當有力存在(或出現(xiàn))時有幾個物體?
教師:有力存在時,一定有兩個物體發(fā)生了某種作用。吸引、拉、舉等等是對這些作用的具體描繪。
吸鐵石吸引鐵釘,吸引就是吸鐵石對鐵休的吸引力。運動員舉杠鈴,舉就是運動員對杠鈴的力;疖囶^拉車箱,拉就是火車頭對車箱的力??
上述的例子說明,有力存在時,總有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發(fā)生了作用。所以,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一組物體是施力的,另一組物體是受力的。對一個力來說,有施力物也有受力物,F(xiàn)在請大家指出下列各力的`施力物和受力物。
汽車對拖車的拉力;推土機對土的推力;起重機向上吊起集裝箱的力
教師: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對力的理解應注意以下兩點。這里所說的作用指的就是力。當有力出現(xiàn)時,應分清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尤其是注意認清哪個物體是受力物體。
三、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演示實驗:吸鐵石吸引大頭針。
2、演示實驗:鐵塊吸引小磁針的一個極。
四、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1)實驗:用手將彈簧拉長。
教師:彈簧受到拉力時變長了。
(2)實驗:手用力使鋸條變彎曲。
教師:氣球受到手的壓力時變扁了。這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2、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1)教師:足球靜止在地面上,腳踢它時給它一個力,足球受到這個力由靜止變?yōu)檫\動。汽車關閉了發(fā)動機后,由于汽車受到阻力,速度逐漸變小,最終停下來。可見力可以使物體運動的速度變大,也可以使運動物體的速度變小。
(2)教師:乒乓球向我們飛來,我們揮拍打去,球的運動方向變化了,又向對方的球臺飛去。可見力還可以改變物體運動的方向。五、練習
八年級物理教案10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通過探究實驗,得出串聯(lián)電路中電壓的規(guī)律,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
2.在實驗過程中,訓練連接電路的基本技能。
3.通過實驗,訓練正確識記、使用電壓表的技能。
二、能力目標
1.通過觀察和實驗,探究串聯(lián)電路中電壓的規(guī)律,提高學生對問題的探究能力。
2.通過學生的親自實驗,培養(yǎng)他們初步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的實驗能力。
3.通過對實驗結論的歸納和總結,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
三、德育目標
1.通過學生探究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積極研究、探索科學知識的精神。
2.通過同學們共同的實驗過程,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協(xié)作精神。
●教學重點
通過實驗探索串聯(lián)電路中電壓的規(guī)律。
●教學難點
組織指導學生在探究過程中認真觀察,仔細分析,得出恰當?shù)慕Y論。
●教學方法
探究法、實驗法、觀察法、討論法。
●教具準備
電池組、小燈泡(帶座)、開關、導線若干、投影儀。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師]請同學們在紙上畫出你熟悉的串聯(lián)電路圖。
學生畫圖,教師巡視,選出較好的圖,用投影儀放大。
[師]同學們觀察自己畫出的串聯(lián)電路圖。
思考:你已經(jīng)了解了串聯(lián)電路的哪些知識,還想知道哪些內容,還有什么問題?
。凵荽(lián)電路中的電流處處相等。
[生]電流表工作的時候必須串聯(lián)在電路中。
。凵荽(lián)電路中的電壓有什么樣的關系?也和電流一樣,處處相等嗎?(提出問題)
二、進行新課
[師]這位同學提出了一個很好的問題,同學們可以大膽猜想,你認為會是什么呢?
。鄄孪牖蚣僭O]
。凵菸艺J為串聯(lián)電路中電壓的關系應該和電流的關系相同,也是處處相等。
。凵菸覀冋J為電壓應該從電源正極出發(fā),沿著電流的方向越來越小。因為電壓是使電路中形成電流的某種“力量”,力量會越用越小。
。凵菸覀冋J為燈泡大的地方電壓大,燈泡小的地方電壓就小。
。凵荽(lián)電池組的電壓等于各個電池的電壓之和,串聯(lián)電路各點的電壓之和也應該等于兩點間的總電壓。
…
[師]同學們作出了各種猜想,各樣假設,真實的結果到底是什么?請同學們用實驗來求證。大家先設計實驗。
。墼O計實驗]
(學生討論,教師巡視了解)
。蹘煟莞鹘M可以簡單說明你們的設計方案。
第一組:我們計劃用三節(jié)電池,選擇兩只完全相同的燈泡,分別測出每只燈泡兩端的電壓和兩只燈的總電壓進行比較。
第二組:我們組選擇兩只不同的燈泡,選三塊電壓表,同時測量每只燈泡和兩只燈泡的電壓,比較結果。
第三組:我們組選擇三只差別較大的燈泡,分別測量每只燈泡的電壓,每兩只燈泡的電壓和三只燈泡的總電壓。
第四組:我們計劃選四只燈泡,兩只一組,先將兩只燈泡串聯(lián)接入電路,分別測每只燈泡的電壓和兩只燈泡總電壓。然后再換上另外兩只燈再次測量。(通過投影展示)這是我們的實驗電路,這是我們設計的實驗數(shù)據(jù)表格。
第五組:我們想選擇兩只燈泡,一塊電壓表,像測電流那樣分別測出A、B、C各點的電壓,然后進行比較。
。蹘煟堇蠋熡X得同學們的設計都很好。不過要提醒大家一點,你的設計一定要有書面的內容,你要怎么做(同學們剛才已談到的),你是怎么做的(要按電路圖測量),你得出了什么樣的結果(要有實驗記錄)。以便于自己檢查和與別人交流做更好的改進。
各組同學補充設計實驗電路和實驗數(shù)據(jù)表格。
[師]電壓表應該如何連接在電路中?
。凵蓦妷罕響⒙(lián)在被測電壓的兩端。
[生]我們知道了,測電壓不能像測電流那樣將電流表接在某一點,測該點電流。應將電壓表并聯(lián)在被測電路的“兩”點間,測出來的是“兩”點間的電壓。
。蹘煟莺芎!同學們進一步完善自己的設計方案后,可以進行實驗。建議大家在實驗中更換不同的小燈泡,進行重復測量,并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探究并聯(lián)電路中電壓的規(guī)律。
。圻M行實驗]
。▽W生分組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要求同學們注意儀器使用的規(guī)范性。特別是電壓表正、負接線柱連接正確,量程要選擇合適,讀數(shù)時要弄清分度值,讀數(shù)準確。原始數(shù)據(jù)的記錄要實事求是如實記錄,不許隨意改動。實驗中出現(xiàn)的問題要記錄下來,以便查找、分析原因。
。鄯治龊驼撟C]
。蹘煟萃瑢W們認真分析你們測量出的數(shù)據(jù)。測量結果說明了什么?你得出了什么樣的結論?和你原來的猜想一致嗎?
。凵菸覀冇玫氖莾芍煌耆嗤男襞荩瑴y出每只小燈泡兩端的電壓相等,并且每只燈泡兩端電壓的和與測出的兩只燈泡的總電壓幾乎相等。
。凵菸覀冇脙芍徊煌臒襞荽(lián),測出每只燈泡的電壓不同,但兩只小燈泡兩端電壓的和等于電源電壓。
[生]我們用的.是三只差別較大的小燈泡,測出來每只燈泡的電壓都不同,但每兩只燈泡電壓的和都和直接測得的這兩只燈泡的總電壓相等,三只小燈泡電壓的和幾乎等于電源電壓。
。凵菸覀兿扔脙芍恍襞轀y,然后又換了兩只不同的小燈泡測。盡管測出的四只小燈泡的電壓都不一樣,但前一次測量的兩只小燈泡電壓的和與第二次測量的兩只小燈泡電壓的和幾乎相等,且都差不多等于電源電壓。
。凵葑鐾甏(lián),我們還將兩只小燈泡并聯(lián)起來,分別測它們的電壓,結果電壓表指針指的是同一個位置。
[生]我們也測并聯(lián)了,相同的兩只小燈泡電壓相同,不同的兩只小燈泡電壓也相同。
[生]我們從兩只燈泡并聯(lián)開始,一直增加到四只小燈泡并聯(lián),測出來的結果幾乎不變。
[生]我們在原來兩只小燈泡串聯(lián)的基礎上給其中的一只燈泡并聯(lián)了第三只小燈泡,結果并聯(lián)的兩只小燈泡兩端的電壓相等。
…
。蹘煟萃瑢W們這種勇于探索的精神非常好,歸納大家的實驗,可以得到一般結論嗎?
。凵莶还茉鯓舆x擇燈泡,不論如何進行測量,盡管測出的數(shù)據(jù)不相同,但是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同一個串聯(lián)電路中各個燈泡兩端電壓的和等于這幾個燈泡兩端的總電壓且等于電源電壓。
[生]通過實驗可以得到結論:
串聯(lián)電路中的總電壓等于各部分電路的電壓之和。
并聯(lián)電路中的總電壓,等于各個支路兩端的電壓,各支路電壓相等。
。蹘煟萃瑢W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同伴的配合得出了串聯(lián)電路中電壓的規(guī)律,祝賀同學們得到了一個正確的結論。不過,對同學們來講獲得結論的過程更重要。請大家對自己的探究活動過程進行回顧,認真分析、思考在實驗過程中真正明白了哪些問題,還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評估]
。凵菸议_始將電壓表連接錯了,F(xiàn)在我知道了,電壓表的正負接線柱必須連接正確,否則一接通電源,指針反偏,并且速度很快,很容易將電壓表指針打彎。
。凵蓦妷罕淼牧砍踢x擇也很重要。如果選擇的量程太大,指示值很小,幾乎不能讀數(shù)。如果選擇的量程太小,指針偏出了刻度盤外。
。凵菸覀冞B電壓表的時候,先不接死,合上開關,迅速“試觸”一下,大概估計好量程再連接,很省事,一次就差不多能選對。
[生]讀數(shù)也很重要。我第一次讀數(shù),讀出一只小燈泡的電壓值比電源電壓還大,原來電壓表接的是小量程,我是按大量程的刻度讀出來的。
。凵菸覍㈦妷罕斫釉诹艘桓鶎Ь兩端,結果燈都亮了,可是電壓表讀數(shù)是零,為什么呢?
。凵菸也恍⌒膶㈦妷罕泶(lián)在了電路中,燈全不亮,電壓表卻有指示值,和電源電壓幾乎一樣大。
。凵菸覀兪菍㈦娐愤B接正確了,電壓表也有指示,就是燈不亮,換了另外一個燈泡還是不亮。用手按住才亮起來。
[生]我們組開始做時,有一只燈亮,另一只燈不亮,測電壓時,亮著的燈有指示值,不亮的燈兩端電壓為零。
…
。蹘煟萃瑢W們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多的問題,說明大家一定是很認真地去做了。養(yǎng)成好的習慣要比得到一個正確的結論更重要,希望同學們以后繼續(xù)努力。剛才提到的問題,請同學們互相討論,看能不能找出問題的原因。
。ń處熝惨暡⒓油瑢W們的討論)
。凵蓦妷罕斫釉谝桓鶎Ь的兩端,中間沒有用電器,相當于“一”點,所以電壓表示數(shù)為零。
。凵輰襞萦檬职粗拍芰,我覺得是因為沒有接觸好,另外的問題我不知道。
。蹘煟萃瑢W們一定非常想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那就在以后的學習中努力,相信你一定會有收獲的。在同學們的交流中我注意到許多同學都用了“幾乎相等”這個詞,而不是說“相等”,為什么呢?
。凵菀驗樗鼈兿嗖詈苄。植煌耆嗟。
[師]能分析出其中的原因嗎?
[生]因為讀數(shù)或用表測量的過程中有一些偏(誤)差。
。蹘煟萃瑢W們的表現(xiàn)非常棒。現(xiàn)在需要同學們根據(jù)你們的探究過程寫一份科學探究的小報告。
。▽W生完成探究報告,教師巡視,選擇完成較好的,利用投影和同學們交流、小結。)
三、小結
通過我們這次的探究活動,同學們了解了研究問題的一般方法:(同學們一起總結)
提出問題——猜想或假設——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jù)——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
通過實驗同學們還得出了串聯(lián)電路中電壓的規(guī)律。
四、動手動腦學物理
1.彩燈是串聯(lián)的,串聯(lián)電路中的總電壓等于各部分電路的電壓之和。所以,根據(jù)題意有:36 Vn=220 V,n= =6.至少要串聯(lián)6個這樣的燈泡。
建議同學們自己動手制作彩燈。如用36 V額定電壓的燈泡,可以串聯(lián)6個或7個,分別點亮比較它們的亮度,也可以用5個燈泡串聯(lián),但點亮時要注意安全。
如果家里有用過的彩燈串,可以利用起來。再給你制作的彩燈串連接一個日光燈上用的起輝器,看看有什么效果。
2.(1)可以用“試觸”的方法來判斷水果電池的極性。測量電壓時,因水果電池電壓不會很高,應注意選擇電壓表的小量程測量。
。2)選擇其他的水果可以用桔子、柚子、蘋果等,土豆也可以。
選擇的金屬還可以是鋅片、鋁絲等。
五、板書設計
串聯(lián)電路中電壓的規(guī)律:串聯(lián)電路中的總電壓等于各部分電路的電壓之和。
并聯(lián)電路中電壓的規(guī)律:并聯(lián)電路各支路電壓相等。
探究問題的一般方法:提出問題——猜想或假設——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jù)——分析與論證——評估與交流。
八年級物理教案11
聲的利用七
教學過程:
本節(jié)為本章最后一節(jié),重點從前面的聲音的各種特性及其特點,引入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聲與信息
聲吶(SONAR)是英文soundnavigationandranging?(聲音導航與測距)的縮寫。對聲吶的系統(tǒng)研究與一艘著名的輪船--泰坦尼克號有關。1912年泰坦尼克號首次出航即觸礁沉沒,這件事震驚世界,隨即有人提出用聲學方法遙測航道上的冰山。緊接著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出于探測敵方潛水艇的需要,對聲吶的'研究得到了進一步發(fā)展。通過這些歷史事實引入下文,可能會引起學生的極大興趣。
在講蝙蝠的聲吶系統(tǒng)之前,可以先回顧一下第一節(jié)聲速的概念,通過一個簡單的計算題使學生了解根據(jù)回聲到來的時間,蝙蝠可以確定目標的位置。
課本圖1.5-4是B超圖像。在做B超檢查時,通常是將一束超聲波垂直發(fā)射進入人體。超聲波在傳播時,碰到組織分界面(不同內臟器官分界處、內臟與骨骼分界處以及異物與組織交界處)時就會產生反射。反射波會在同一位置被記錄,根據(jù)反射波滯后于發(fā)射波的時間差,可以知道分界面在體內的深度。如果不斷改變發(fā)射探頭的位置,就可以得到與體表相垂直的縱切面的圖像。?
聲與能量演示
演示聲波遞能量時,用可樂瓶自制的教具演示,效果很明顯。自制教具的做法是:去掉可樂瓶的瓶底,給開口處蒙上橡皮膜并扎緊。對著火焰敲橡皮膜,由于膜的振動,壓縮空氣?靠諝獾臄D壓,可將燭焰吹滅。
超聲波清洗精細機械,主要依靠空化效應。超聲波在清洗液中疏密相間地向前傳播,對液體產生拉伸和擠壓作用,使液體內產生數(shù)以萬計的微小氣泡。這些氣泡迅速產生,又迅速閉合,形成的瞬間高壓,超過大氣壓的1000倍。連續(xù)不斷的高壓就像一連串小爆炸不斷地沖擊物件表面,使物件的表面及縫隙中的污垢迅速剝落,從而達到物件表面凈化的目的。超聲波清洗方式超過一般的常規(guī)清洗方法,特別是對表面比較復雜的工件(如鐘表等精密機械的零件表面凹凸不平),或對清潔度有較高要求的產品(如電子元器件等),使用超聲波清洗都能達到很理想的效果。
課堂小結:
本節(jié)重點講述了聲與信息之間的聯(lián)系。以及聲音于能量的關系。使人們能夠更加好的利用聲為人們服務。
八年級物理教案12
教學 重點:
理解光的直線傳播規(guī)律.
教學 難點:
對光的直線傳播條件的認識.
教具:
裝有水的大水槽、激光演示器或激光筆、澆花用噴霧器、方木板、白紙、大頭針、直尺、圖釘
教學 過程 設計:
一、新課引入
方法1:從本章的引言導入新課
首先請同學說明光對人類生活和生產的重要性,說明人看清物體是由于有光進入眼睛引起視覺.然后簡介人類很早就不僅使用自然光源,而且還研究和使用人造光源了.接著按書上圖5-1簡介人造光源的發(fā)展,提出問題“光源發(fā)出的光沿什么途徑傳播?”從而引入新課.這樣引入新課既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進行了勞動創(chuàng)造人類文明觀點的 教育 .
方法2:由學生活動實踐引入新課
課前布置物理實際活動內容“調查光源發(fā)展史”,并要求學生上課時帶來自己準備的光源,上課開始請幾位同學簡介光源發(fā)展(其余同學的資料課下交流展示),展示各自準備的光源,提出問題 “光源發(fā)出的光沿什么途徑傳播?”“我們如何通過實驗進行研究” 從而引入新課.
二、新課 教學
1. 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方法1:由演示實驗歸納總結得出結論
由于生活中光沿直線傳播的可視性較差,學生對光在水和玻璃中沿直線傳播的感性認識也較少,最好能演示給學生看看.
[演示1]用光具盤讓光垂直于玻璃面射入玻璃中(并掠過光具盤),觀察光在玻璃中的傳播路線.
[演示2]用水槽,讓光垂直于水面射入水中(在水中滴入少許牛乳或紅墨水),觀察光在水中的傳播路線.
[演示3]用激光筆照射白墻,看到墻上有一紅斑,但光在空氣中的路徑不可見,用噴霧器在筆和墻之間噴水物,可觀察到激光的傳播路徑.
總結得出結論:光沿直線傳播.
[演示4] 用水槽,讓光斜射入水水中,觀察光在空氣中與水中的傳播路線.
得出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在均勻介質中.
介紹光線是人們用來表示光的傳播路線的一種方法.因此畫光線時必須用箭頭表明光的傳播方向.
方法2:探究式學習(要求學生基礎較好)
給學生提供一定量的器材,如:各種光源、噴霧器、化石粉、檀香(可制造煙霧)、水槽、玻璃等,由學生設計實驗,目的是觀察到光傳播的路徑.
由學生實驗及老師根據(jù)課上 教學 實際情況的補充實驗得出結論: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介紹光線的概念.
2. 光的直線傳播的應用
方法1: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可采取 教師 設計情景或演示實驗由學生來解釋現(xiàn)象的原因.如手影的游戲,激光器的準直等,最后老師簡介日食月食.
方法2:由學生舉出生活中的事例并運用光的直線傳播的原理來分析.
根據(jù)情況可選擇補充如下兩個實驗并組織學生討論:
1)小孔成像.可在課前提前布置,要求學生利用廢包裝桶或盒,制作一個觀察器(底部開有小孔,頂部蒙一片半透明薄紙的屏), 教學 進行到此時,進行觀察.通過小孔成像原因的分析,使學生逐步接觸并理解幾何光學中成像問題的一般分析方法.
2)準直的實驗.準備三個大頭針,一塊方木板,一張白紙,圖釘、直尺.用圖釘把紙固定在方木板上,在木板上相距一段距離插上兩枚大頭針A,并使其與木板垂直,在某一位置觀察大頭針A,并演視線插上兩根大頭針B、C,使B剛好擋住A,C剛好擋住B,拔去大頭針,用直尺把三只大頭針在紙上扎的小孔連起來,可以看到這三點在一條直線上.
3.? 光速
以 教師 講述介紹為主,可以先提出光傳播是否需要時間這個問題,然后簡介歷史上許多科學家,都思考過這一問題,并想用實驗測出光速.經(jīng)過許多代科學家不懈的努力,隨著人們物理知識的豐富,解決了許多測量上的困難,才測出了光速.再向學生介紹真空中的光速及在介質中的光速.
三、總結擴展
光是客觀存在的,它在均勻介質中具有沿直線傳播的規(guī)律,因此用光線表示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光線”是抽象出的一種理想化的模型,但光線不是光.運用光沿直線傳播的事實,可以幫助我們解決許多問題,如栽樹時要使其成一直行,并使我們可以解釋很多自然現(xiàn)象,如日食、月食等,有助于我們破除迷信.
四、 板書 設計
探究活動利用信息學習的探究活動模板【課題】光源的發(fā)展史【組織形式】個人或自由結組【活動流程】
制訂查閱和查找方式;收集相關的材料;分析材料并得出一些結論;評估;交流與合作.【備注】
1、網(wǎng)上查找的資料要有學習的過程記錄.
2、和其他成員交流,發(fā)現(xiàn)共性和差異.
3、提出光源發(fā)展的新方向.實踐探究活動【課題】小孔成像的再認識【組織形式】學生活動小組【活動流程】
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jù);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參考方案】
。1)在硬紙板上用錐子扎一個1—2mm的圓孔.晚上點燃一支蠟燭放在小孔前,在硬紙板的另一側的白屏上就能看到燭焰的像.改變屏與小孔的距離,像的大小和亮度有什么變化?
。2)平行于硬板移動蠟燭,屏上像的移動方向與蠟燭的移動方向是否相同?
。3)在不同的硬紙板上分別鉆出不同形狀的孔,
一是三角形、
一是方形,孔的形狀對所成像有無影響?
(4)同一硬紙板上同時有兩個或三個小孔(一是圓孔、一是三角形、一是方形),則光瓶上會出現(xiàn)一個像還是幾個像?形成的像各是什么樣? 【備注】
1)寫出探究過程報告,可以沒有結果.
2)和其他成員交流,發(fā)現(xiàn)共性和差異
3)發(fā)現(xiàn)新問題.
八年級物理教案13
教學目的
1. 常識性了解音調、響度和音色是樂音的三個特征。
2. 常識性了解音調的高低是由物體振動頻率決定的,響度的大小跟物體振動的振幅和離發(fā)聲體的遠近有關。
3. 常識性了解不同物體發(fā)出的聲音不同,是由于它們的音色不同。
教具:
演示用:收錄機、錄有高音部和低音部的合唱歌曲的磁帶、發(fā)聲齒輪、塑料硬片(或硬紙片)、銅鑼、響鈴、隊鼓和彩色紙人以及鬧鐘。
學生用:梳子、塑料硬片(或硬紙片)、橡皮筋。
教學過程:
一、 引入新課
用收錄機放有高音部和低音部的合唱歌曲的磁帶。
講述:同學們剛才欣賞到的是悅耳動聽的歌曲,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還常聽到一些令人煩躁不安刺耳的噪聲。同樣是樂音,有的音調高,有的音調低;有時聲音大,有時聲音小;有的用鋼琴伴奏,有的用小提琴或我國的民族樂器二胡、三弦等伴奏。學了這節(jié)課后,同學們將知道其中的奧妙。(板書課題:第二節(jié) 音調、響度和音色)
二、 進行新課
1.音調
(1)講述:唱歌時,一首歌曲音調可以唱高一些,也可以唱低一些。剛才同學們聽到的一首合唱歌曲,高音部的音調高,低音部的音調低,我們把聲音的高低叫做音調(教師板書)。
(2)演示:先介紹發(fā)聲齒輪,請一位學生上臺觀察在同一軸上的幾個發(fā)聲齒輪的齒數(shù),并告訴全體同學,每個齒輪的齒數(shù)不同。
轉動齒輪,用塑料硬片接觸齒輪的齒,使塑料硬片振動發(fā)聲。讓學生注意觀察,硬片接觸不同齒數(shù)的齒輪時,發(fā)出的聲音的高低有何不同,哪個高?哪個低?
引導學生分析:塑料硬片接觸齒數(shù)多的齒輪時,振動快,發(fā)出的音調高;接觸齒數(shù)少的齒輪時,硬片振動慢,發(fā)出的音調低。
講述:物體在1秒鐘內振動的次數(shù)叫做頻率(教師板書)。由演示得出:音調高低由發(fā)聲體振動的頻率決定,頻率越大,音調越高;頻率越小,音調越低。(教師板書)
(3)學生隨堂實驗:用塑料硬片在梳子上快慢不同地劃過,請同學們注意觀察,塑料硬片快劃時和慢劃時,發(fā)出的聲音的音調哪個高?哪個振動的頻率大?哪個振動的頻率小?進一步認識音調的高低是由發(fā)聲體的振動頻率決定的。
(4)學生隨堂實驗:學生利用橡皮筋做課本圖3-9的實驗,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音調的高低是由發(fā)聲體的振動頻率決定的認識。
(5)讀圖:請同學們讀課本中的圖3-10,讀后教師做簡要解釋,然后問:為什么有些聲音在人們毫無覺察時,貓、狗就已經(jīng)警覺地聽到了?(學生可自由舉手發(fā)言,然后教師小結學生發(fā)言,并作明確解答,拓展知識,活躍思維。)
2.響度
(1)演示:輕敲隊鼓,請同學聽發(fā)出的聲音,并觀察鼓皮上彩色紙人的跳動情況,跳動緩慢,猶如輕歌曼舞,敲擊由輕逐漸加重,再聽聲音大小的變化,并觀察紙人跳動的變化,跳動由慢到快,猶如從輕歌曼舞過渡到狂歡。引導學生分析出:鼓皮振動的振幅大,聲音大;振幅小,聲音小。教師講述:我們把聲音的大小叫做響度,響度跟物體振動的振幅有關。(教師板書)
(2)拿出鬧鐘讓同學們聽。前排同學可以清晰地聽見鬧鐘的滴答聲,后面幾排的同學幾乎聽不見。表明:響度還跟離發(fā)聲體的遠近有關。(教師板書)
(3)讀圖:請同學們讀課本中圖3-12,看后說出為了減小聲音的分散,增大響度可以采用哪些辦法。然后請同學們從實際生活中舉出一些增大響度的辦法。課后請同學們互相比一比,看誰舉得又多,又恰當。
3.音色
(1)講述:除以上音調、響度外,音色也是樂音的一個特征。(板書:音調、響度和音色是樂音的三個特征。)接著,在講桌下(不讓學生看見)敲響銅鑼、搖動響鈴,請同學們說出所聽到的`聲音是什么物體振動而發(fā)出的?(肯定學生都能說正確),那么你們是憑什么分辨出來的呢?當同學們帶著疑問的眼光望著老師時,教師及時指出:在音調、響度都相同時,不同的物體振動發(fā)出的聲音不同,這就是音色。(教師板書)
平常人們常說: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就是根據(jù)各人聲帶振動發(fā)出的聲音不同,即各人的音色不同分辨出是誰的聲音。
同一個人的音色,也會隨著年齡的增大,以及飲食、起居和本人健康狀況等因素的變化而變化。
三、 小結
本課學習了樂音的三個特征,即音調、響度和音色。恰當?shù)臉芬艚o人以精神上的調節(jié),藝術上的享受,激勵人們奮發(fā)向上。通過本課學習,希望同學們知道:
1. 什么是音調?音調是由什么因素決定?
2. 什么是響度?響度跟哪些因素有關?
3. 人們能分辨不同物體發(fā)出的聲音是根據(jù)樂音的哪個特征?
四、 布置作業(yè)
課后認真閱讀課文、注意不要死記硬背課文中的名詞,要注重理解。看一看課文后的想想議議,同學們可以三三兩兩的進行議論,還可以找教師探討。
說明
新課引入時,如果沒有恰當?shù)暮铣枨艓В烧垉晌煌瑢W或老師跟一位同學一起同唱一首歌。新課引入沒有一定的模式,要根據(jù)材料、學校實驗設備、學生實際等條件,用不同的形式巧妙地引入,注意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fā)求知欲望,跟該堂課要學習的內容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
關于響度跟振動的振幅的關系,除了以上所述的實驗外,在紙盆喇叭上放置乒乓球,改變音量大小;用敲擊音叉將盛在盤內的水濺出等實驗都可以觀察,效果也很好。但在實驗時要注意可見度,如果可見度不佳,可請后面的同學上講臺來自己做,做后大聲地告訴全班同學。
本課物理名詞較多,對于剛上物理不久的初二學生來說要完全理解是困難的,課內教師在這些名詞上不必多費唇舌,要把握住本課的教學目的。這些名詞在實際生活中和今后高中物理課的學習中,還可以進一步加深理解。對于這些名詞的解釋,不要給學生提出過高的要求,否則將適得其反。
八年級物理教案14
(一)教學目的
知道分子動理論的初步知識。
(二)教具
量筒,硫酸銅溶液,燒杯,細長玻璃管等。
(三)重點難點
重點:分子動力論的基本內容
難點:對分子間作用力的理解
(四)教學過程
1.全章導言
自然界存在著各種熱現(xiàn)象:物體溫度的變化,物質狀態(tài)的變化,物體熱脹冷縮的現(xiàn)象等。這些熱現(xiàn)象的解釋,都涉及到熱現(xiàn)象的本質是什么?這也是人類長期探索的問題,直到17世紀和18世紀期間,人們才開始認識到熱現(xiàn)象是由物質內部大量微粒的運動引起的,這種認識逐漸發(fā)展成為一種科學理論棗分子動理論。到19世紀建立了能量的概念,人們又逐漸認識到與熱現(xiàn)象相聯(lián)系的能量棗內能。用分子動理論和內能的觀點,可以解釋很多熱現(xiàn)象,這一章我們就學習分子動理論和內能的初步知識。
2.引入新課
我們生活在物質世界中,我們的周圍充滿著物質:水、空氣、石頭、金屬、動物、植物等都是物質。而對于物質是怎樣構成的,這一古老課題,很早就有過種種猜測,有的主張萬物之源是“氣”,有的主張萬物之源是“火”。公元前5世紀墨子提出的物質的最小單位是“端”,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的德漠克利特認為宇宙萬物,是由大小和質量不同的,不可入的,運動不息的原子組成。此后經(jīng)過近20xx年的探索,直到17世紀末,才科學地認識到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
3.進行新課
(1)分子和分子運動
、傥镔|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是極小的微粒。如果把分子看做球形,它的直徑約10-10米,這是一個極小的長度,不僅肉眼看不到,即使用現(xiàn)代的顯微鏡也看不清分子。由于分子極小,所以物體含分子數(shù)目大得驚人。通常情況下,1厘米3空氣里大約有2.7×1019個分子,如果人數(shù)數(shù)的速度能達到每秒數(shù)100億個,要數(shù)完這個數(shù),也得用80多年。
、跇嫵晌镔|的分子永不停息地運動著。由于分子太小,目前尚無法直接觀察分子的行為,但我們可以從宏觀的實驗現(xiàn)象,來判斷分子的行為。
演示實驗:擴散現(xiàn)象
出示事先裝有二氧化氮(或溴氣)氣體的'廣口瓶。說明瓶內紅棕色的氣體是二氧化氮。再出示一只空的廣口瓶,其實瓶內裝滿了空氣。將裝有二氧化氮的瓶子向空瓶傾倒,這時看到紅棕色氣體流入空瓶,開始先沉到瓶底。此現(xiàn)象說明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
另取一只“空”瓶,按課本圖2梍1所示,將其倒扣在裝有二氧化氮氣體的瓶子上。這時要強調:裝有密度較大的二氧化氮氣體的瓶子在下,裝有空氣的瓶子在上,抽掉玻璃隔板,二氧化氮氣體不會流進空氣瓶內,F(xiàn)在我抽掉隔板,沒有出現(xiàn)二氧化氮氣體流動的現(xiàn)象,我們停一會兒再來觀察瓶內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
在等候期間,組織學生自己做墨水擴散實驗:同學們課桌上的燒杯里盛有清水,大家不要振動桌子,保持清水平靜。請大家向清水里慢慢的滴入一滴墨水,觀察墨水的變化情況。滴入的墨水將下沉,在清水中留下了清晰的墨跡,過一段時間墨跡的輪廓變模糊,墨跡變淡,周圍的水色變墨。
組織學生觀察前面已做的氣體擴散實驗。此時空氣瓶出現(xiàn)了紅棕色,下面紅棕色的二氧化氮瓶中顏色變淡。實驗現(xiàn)象表明,二氧化氮氣體進入了空氣,空氣進入了二氧化氮氣體中。像這樣,不同的物體在互相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xiàn)象,叫做擴散。
擴散現(xiàn)象也可以發(fā)生在液體之間。請大家再觀察一下剛才大家滴入清水的墨水,已經(jīng)沒有明顯的墨跡了,整杯水都變黑些了,說明墨水和水也發(fā)生了擴散。為了說明液體的擴散現(xiàn)象,我們再來做個實驗。(按照課本圖2-3液體的擴散實驗演示)現(xiàn)在我們看到無色的清水和藍色的硫酸銅溶液之間有明顯的界面,要觀察到擴散現(xiàn)象需要較長的時間。為了節(jié)省課堂時間,幾天前我就做了同樣的實驗,請大家看幾天前的實驗。(出示提前二天、四天、六天做的實驗樣本)這些實驗告訴我們,靜放的時間越長,界面變得越模糊不清,彼此進入對方越深。
分子運動論
固體之間也會發(fā)生擴散現(xiàn)象。將鉛片和金片緊壓在一起,放置5年后再將它們分開,可以看到它們相滲入約1毫米。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觀察到過固體的擴散。煤矸石有的原來就是石炭巖,由于長期地跟煤擠壓在一起,它的內部也變黑了。
大量事實說明氣體、液體、固體都有擴散現(xiàn)象,即使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也能找到許多事例。例如,某同學擦點清涼油,周圍同學就能聞到清涼油味。
擴散現(xiàn)象表明:一切物體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的運動。只有分子不停地運動才能相互進入對方。同時也說明分子不是緊密地擠在一起,而是彼此間存有間隙。
(2)分子間的作用力
固體、液體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且分子間又有間隙,為什么分子不會飛散開,反而聚合在一起呢?引導學生猜想,這可能是分子間存在著吸引力,這個猜想是否正確呢?需要我們用實驗來證實。
演示實驗:分子引力實驗
出示演示分子引力的兩個鉛圓柱。隨意將它們對在一起,這時兩鉛塊并沒有表現(xiàn)出吸引力。實驗似乎得到分子間沒有引力的結果,但是我們不要輕易地放棄我們的猜想,應再進一步分析原因。大家都知道磁鐵能夠吸引鐵釘,(邊講邊演示)但把鐵釘遠離磁鐵,這時磁鐵不能吸起鐵釘(演示),這是為什么?(距離太遠)。剛才兩鉛塊沒有表現(xiàn)出吸引力,是不是也是因為分子間的距離不夠近呢?那么我們想法讓兩鉛塊靠的更近些。(再做實驗時,用小刀將兩鉛塊表面刮光亮,然后用力將兩鉛塊擠壓在一起)
實驗結果兩鉛塊能吸引在一起,并能負重達500克以上。這表明分子之間的吸引力,這種吸引力只有在分子靠得很近時,才能表現(xiàn)出來。一般分子距離要小于10-9米時才能表現(xiàn)出引力。
在實際生產中,人們早就利用分子間有吸引力,來進行金屬焊接了。一般焊接是靠溶化金屬,從而使分子間的距離足夠近,金屬冷卻后就焊接到一起。近代還有爆破焊接技術,它是將金屬表面清潔后靠在一起,然后靠爆炸產生的巨大壓力,將兩金屬壓接在一起。
液體分子之間也存在吸引力。課本圖2梍18的小實驗就說明液體分子間的吸引力。
實驗證實了我們關于分子引力的猜想。我們再進一步思考,又會發(fā)現(xiàn)新的矛盾:分子之間有間隙,分子之間又有引力,這兩者是矛盾的,分子想互吸引最終應該相互靠緊,而不應該有間隙。既然分子間有間隙,物體應該很容易壓縮,但事實卻是固體、液體極難壓縮。我們只有根據(jù)事實,深化我們的認識,事實表明我們對分子的認識還不夠全面,還有沒認識到的方面。
原來分子之間還存在斥力。分子之間既有引力,又有斥力,會不會兩種力總是相互抵消呢?當然不會,只有在特定的距離r時,分子間的引力不等于斥力,這個距離r就是通常的分子間隙的距離,大約是10-10米。當分子距離小于r時,斥力和引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快,分子間表現(xiàn)為斥力。當分子間距離增大時,斥力和引力都減小,但斥力減小得更快、分子間表現(xiàn)為引力。當分子距離再增大,分子引力繼續(xù)減小,當分子距離大于10r時,分子間的作用力將變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有了對分子間存在斥力的認識,前面所說的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
3.小結
通過實驗和思考,我們已經(jīng)對分子和分子的運動有了初步認識,現(xiàn)在我們共同回顧一下,看看我們已經(jīng)有了哪些認識。
1.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是構成物質的微粒,直徑大約是10-10米。
2.分子永不停息地無規(guī)則運動著。
3.分子之間有間隙。
4.分子之間存在作用力,相互作用力有兩種,即引力和斥力。
以上幾點,就是分子動理論的基本要點,利用這些要點,能夠解釋很多熱現(xiàn)象。
板書設計:
分子動力論的初步知識
1.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是構成物質的微粒,直徑大約是10-10米。
2.分子永不停息地無規(guī)則運動著。
3.分子之間有間隙。
4.分子之間存在作用力,相互作用力有兩種,即引力和斥力。
八年級物理教案15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課題引入
確定問題
探究活動
展示結論
教學環(huán)節(jié)
我們大家先一起來看一段太空船模擬艙的片段。播放課件(太空船中人漂。
而我們在地球上大家都是“腳踏實地”站得很穩(wěn),這是為什么呢?
我們拋出去的粉筆為什么會落回地面?
。ń柚厍騼x)我們在地球的其它位置上拋出去的粉筆會落向哪里?
引出重力的概念。
英語:Gravity,同學們說重力用什么字母來表示呢?
板書:重力(Gravity )G
1. 定義: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
2. 施力物體:地球。
重力是力的一種,我們要從它的哪些方面研究呢?
首先同學們走進主題資源的“探究學堂”中研究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在“重力主題資源網(wǎng)站”中給出探究引導。針對學習基礎不好的學生,網(wǎng)站中給予“幫助”。
巡視并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加以引導。
我們來看看大家的探究的方案與結論。
教師活動
觀看太空船模擬艙的片段
思考:人為什么會漂浮著?
回答:地球引力
回答:地球引力
回答:地面
回答:G
并且記憶
回答、理解、記憶
回答: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
組內成員討論、猜測,制定探究方案。
參考主題網(wǎng)站中的資源,充分利用給出的實驗儀器驗證小組的猜測,并能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與數(shù)據(jù)分析出結論。
演示小組的探究方案,說出探究結論。
學生活動
創(chuàng)設情景,
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
引導學生得出:地球上的物體都受到地球的吸引。
與其他學科結合起來,達到學科間的綜合。
知識的回顧
小組成員的合作與交流。
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和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的能力,經(jīng)歷科學探究的過程,能夠用簡潔的語言總結出結論。
鍛煉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意圖
評價總結
在線檢測
提出問題
自主學習
課堂小結
作業(yè)
板書:
重力方向:豎直向下
重力大。号c質量成正比
G = mg(g=9.8N/Kg)
大家走進“在線檢測”看看自己對重力了解有多少。
計算自己的體重
能用“彈簧秤”測量出一個蘋果的“質量”?
我們知道了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那么它的作用點是怎樣的呢?
重力的作用點有它自己專屬的`名字:重心。那物體重心的位置在哪里呢?
播放特技:轉筆;轉球。
強調:這時的位置就是物體的重心。
如何找到物體的重心呢?
同學們到網(wǎng)站中瀏覽,找到卡片的重心,此外瀏覽、分析重心在其他科學技術方面的重要用途。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大家學到了什么呢?
小短文:1.“我受到的重力”
2.“假如沒有重力”
選擇一個題目寫一篇短文。
總結
記憶
走進“在線檢測”,進行反饋練習。
識記
思考
網(wǎng)上瀏覽,思考方法,了解確定物體重心的方法,并且自主學習重心在其他領域的運用。
學生回顧、總結,使得所學的知識具有條理性。
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究得出結論,體驗了獲得知識的喜悅,也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激發(fā)了學生繼續(xù)探究知識的興趣。
讓學生從“玩”中學,把知識充分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在一起,保持學生的興趣,有繼續(xù)探究的動力。
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發(fā)展學生思維分析推理能力。
學生對整節(jié)課內容的回顧,知識的回放。
綜合考察對重力的掌握情況。
【八年級物理教案】相關文章:
八年級物理教案11-30
八年級的物理教案11-23
八年級物理教案11-13
八年級物理教案《彈力》08-23
八年級物理教案:慣性08-25
八年級下冊物理教案12-17
(熱門)八年級物理教案09-19
八年級人教版物理教案04-15
初中八年級物理教案12-21
八年級上冊物理教案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