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典】小學音樂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音樂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音樂教案1
教學內(nèi)容
1、欣賞《布老虎》(管弦樂合奏)
2、欣賞《舞龍》(民族打擊樂合奏)
教學目標:
1、能分辨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布老虎》三個樂段。
2、感受并說出樂曲兩個主題的情緒,隨音樂用動作模仿表演布老虎的形象。
3、感受《舞龍》歡快、熱烈的情緒。
4、學生編創(chuàng)簡單的《舞龍》節(jié)奏并隨音樂表演(打擊樂器演奏、動作)。
教學過程
1、導入欣賞《布老虎》
教師出示布老虎實物或圖片,請學生說一說布老虎的形狀等特點,然后提示學生聆聽音樂時,應重點感受音樂所塑造的布老虎的不同形象。
2、初聽樂曲
(1)完整聆聽樂曲。
。2)學生說一說初步的感受。
3、分段欣賞
(1)欣賞第一樂段。
、亳雎牭谝粯范危瑢W生感受音樂情緒。
、诘诙务雎,學生聯(lián)想布老虎的神態(tài),為主題命名為“威武”主題。
、蹖W生用“梆”隨音樂模唱主題,用較為“渾厚“的聲音,表現(xiàn)布老虎威嚴的樣子。
、艿谌务雎,學生用動作隨音樂模仿。
。2)欣賞第二樂段。
、亳雎牭诙䴓范危瑢W生感受音樂情緒。
②第二次聆聽,學生聯(lián)想布老虎的神態(tài),為主題命名為“溫順“主題。
、塾谩皣!彪S音樂模唱主題,用較為柔美的聲音表現(xiàn)布老虎溫順的樣子。
④第三次聆聽,學生用動作隨音樂模仿。
(3)欣賞第三樂段。
、亳雎牭谌龢范,請學生說說聽出了哪段旋律。
、诮處熆偨Y(jié):在這個樂段里,出現(xiàn)了“威武”和“溫順”兩個主題,而且這兩個主題交織在一起表現(xiàn)布老虎不同的`音樂形象。
③復聽第三樂段,用圖示表示老虎兩個主題的進行。
4完整欣賞
(1)完整欣賞樂曲,學生分辨三個不同的樂段。
(2)學生感受樂曲的音樂形象。
5、導入欣賞《舞龍》
(1)我國民間有許多傳統(tǒng)的藝術(shù)形式。有一種我們在節(jié)日里經(jīng)?吹降摹拔椠垺保彩俏覈耖g的一種習俗,在節(jié)日里人們常用舞龍的方式來歡慶節(jié)日。
(2)教師播放視頻,介紹舞龍。
6、聆聽全曲
。1)聆聽樂曲,教師提示學生注意樂曲中了哪幾件打擊樂器。
(2)教師總結(jié):這是一首以鑼、鼓、镲等打擊樂器為主演奏的樂曲,同時加進了吹奏樂器,為樂曲增加了熱烈的氣氛。
7、復聽樂曲
(1)請同學們分辨主,聽出了什么樣的節(jié)奏?教師可提示第一課《花蛤蟆》中的幾種節(jié)奏。
。2)教師總結(jié):樂曲的節(jié)奏非常復雜,有幾種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節(jié)奏,如“XX”“XXXXX”“XXX”“X。XXXXO”。
8、編創(chuàng)《舞龍》
(1)師生根據(jù)樂曲中的節(jié)奏,合作編創(chuàng)自己的打擊樂合奏《舞龍》。
。2)學生演奏師生合作編創(chuàng)的節(jié)奏?煞纸M演奏一種節(jié)奏,也可全體一起演奏。用自制的打擊樂器演奏:水桶代替大鼓,用鼓棰或手掌敲擊;桌子代替小堂鼓,用筷子敲擊;鐵制鉛筆盒或鐵盒代替小镲,用小棍敲擊;用拍手代替大鑼。
小學音樂教案2
一、教材分析:
《我和提琴》:這是一首D大調(diào)的挪威兒童歌曲。3/8拍,一段體結(jié)構(gòu),全曲由五個樂句組成。表現(xiàn)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音樂執(zhí)著的追求。
二、教學目標:
通過表演《我和提琴》了解挪威人民的民族風格以及音樂風格,體會歌曲所表現(xiàn)得歡快具有舞蹈性的情緒。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學唱《我和提琴》過程中掌握3/8拍的特點及學習找出曲調(diào)中的重復樂句,為今后進一步學習曲式打下基礎
三、教學重難點:
1、3/8拍的含義及強弱規(guī)律在歌曲中的表現(xiàn)。
2、歌曲中的弱起拍,第三樂句的附點八分音符節(jié)奏。
四、教具學具:
多媒體軟件、電子琴、錄音機、磁帶
五、課時安排:
1課時
六、教學過程:
【情景導入】
1、今天我們將一起走進歐洲的美麗的國家挪威(課件)它位于歐洲北部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出示北歐地圖)“挪威”的意思為“通往北方的路”。它的首都是奧斯陸,是挪威著名的港口,也是全國最大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國花是石楠花。
。ǘ嗝襟w出示:介紹挪威及風景名勝等)
2、我們了解了這么多關(guān)于挪威的知識,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一首挪威民歌,大家想不想聽?讓我們聽一聽,這首民歌講了一件什么事?(多媒體出示歌譜,聽范唱)
【寓教于樂】
1、歌曲中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誰來講一講?你來講(作者養(yǎng)了一頭黃牛,每天都快樂的和黃牛生活在一起,但是后來卻用黃牛換來了一把小提琴,后來天天用小提琴演奏動聽的.音樂,快樂的挪威人天天湊在一起唱歌跳舞,生活得快快樂樂。)作者把喜歡的黃牛換了一把心愛的提琴,說明作者更喜歡什么?(提琴)
2、故事講得真好,誰給歌曲起個好聽的名字?《快樂的提琴》,《快樂的生活》很好。老師也起了一個名字《我和提琴》。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3/8拍的挪威民歌《我和提琴》,這是一首三拍子歌曲,大家非常熟悉的3/4拍歌曲《法國號》。3/4拍的強弱規(guī)律是強弱弱,我們用拍手來表現(xiàn)。(法國號音樂)。大家表現(xiàn)得很好,3/8拍和3/4拍都是三拍子節(jié)奏不同的是3/4拍是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jié)有3拍,3/8拍則是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jié)有三拍。3/8拍的強弱規(guī)律也是強弱弱,指揮圖示是這樣的。(課件)我們再來聽一聽《我和提琴》這首歌曲,仔細體會3/8拍子節(jié)奏,可用拍手表現(xiàn),也可用指揮圖示表現(xiàn)。
4、同學們表現(xiàn)很好,三拍子的舞步大家還記得嗎?我們一起跟音樂試一試。大家表現(xiàn)的很像挪威人,因為挪威人都能歌善舞。
5、這首歌曲給你帶來了怎樣的情緒?(歡快,活潑)
6、有沒有信心學會這首歌曲,我們只要學會這三樂句,這首歌就算學會了。
。ㄕn件)第一句是弱起節(jié)奏,一二從第三拍開始唱。找同學起來唱,連唱兩遍注意第一遍的結(jié)尾唱兩拍,第二遍從第三拍開始唱也是弱起。
第二樂句有一個附點八分音符(課件)跟老師一起連起來唱。和第一句一樣結(jié)尾兩拍反復一遍從第三拍弱起開始,但這兩遍不完全一樣,第一遍以5結(jié)尾,第二遍以1結(jié)尾。我們試一試。
第三句是結(jié)尾句,請仔細聽(教師范唱)跟琴教唱。
7、大家學會了嗎?我們跟音樂完整的輕聲唱一唱試一試,(范唱)你覺得哪一句還比較難唱?
8、大家都學會了嗎?我們跟琴完整的唱一唱試一試。
【表現(xiàn)歌曲】
1、同學們,大家都唱出了挪威人民歡歌笑語,載歌載舞,幸福生活的心情,下面我們分組表現(xiàn)歌曲,哪一組愿意來為歌曲伴舞?哪一組愿意為歌曲用打擊樂伴奏?其他的同學來演唱歌曲吧。
2、各就各位,音樂會現(xiàn)在開始吧。
【拓展創(chuàng)編】
1、提到了提琴,我們不得不提一下我國一首著名的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祝》,在我國的音樂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我們一起來欣賞。
。ǘ嗝襟w:聽《梁!罚
2、小提琴奏出了這么美妙的音樂真讓人陶醉,除了小提琴你還喜歡那些樂器?(揚琴,鋼琴,吉他……)你能不能把自己喜歡的樂器放到今天學習的歌曲中唱唱試試呢?(自由創(chuàng)編)
找同學起來唱。(學生評,教師評)
【完美結(jié)課】
音樂能啟迪智慧,帶給我們無窮的快樂。請大家象挪威人那樣繼續(xù)追逐你的音樂夢想,讓音樂伴隨我們的生活,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同學們,讓我們盡情地唱起來、跳起來吧!學生在《我和提琴》歌舞活動中離開教室。
【教后反思】
通過這次教學我認為,老師不僅應該多關(guān)注學生,也要充分的相信學生,并把更多表現(xiàn)的機會留給他們,因為真樣就能讓能力稍弱的孩子也有不同程度的進步。把課堂還給學生的理念在今后的教學實踐活動中還要加強。
小學音樂教案3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運用力度與音色的變化來表現(xiàn)歌曲中不同的角色與情景,并表達對小青蛙喜愛的心情。
。病⑼ㄟ^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隨音樂動一動,
3、引導學生感受3/8拍在音樂中的表現(xiàn)特點。
教學過程
1、聽音樂進教室。
2、師生問好。
、俳裉炖蠋熛敫淖円幌乱酝鶈柡玫姆绞
3、我們試一試有節(jié)奏的問好
②你可以用這個節(jié)奏
4、再創(chuàng)編一句嗎?
【這個節(jié)奏是本歌曲中的一個難點節(jié)奏,把這個節(jié)奏用到這里,為歌曲學習也是一個鋪墊。】
5、導入:
師:同學們表現(xiàn)的真不錯,接下來我們輕松一下,老師給你們出一個小謎語,很簡單,大家來猜一猜,“身穿綠色衣,露著白肚皮,保護莊稼小衛(wèi)士,農(nóng)民伯伯心歡喜。”
生:青蛙。
師:你對青蛙的了解有多少?
生:自由說說。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歌曲《小青蛙,你唱吧》
【用趣味性的謎語導入,激發(fā)學生對歌曲的學習熱情。】
6、歌曲學習:
、欧配浺魴C范唱。
、普埬阏務勀銓@首歌曲的初步印象,或者說感覺怎么樣?
、锹牳枨。
師:這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感受一下歌曲。
、葞煆椬嗟谝欢蔚男,請同學用“l(fā)a”在心里默唱。
、勺嗟谝欢涡桑@次請同學們輕聲用“l(fā)a”模唱。
、式處熖崾緦W生表情,聲音,引導學生再次用“l(fā)a”模唱。
⑺生用“l(fā)u”模唱。
⑻找一名同學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徒處煼冻
⑽學們試著輕聲唱唱第一段歌詞。(教師伴奏,引導學生輕聲哼唱第一段,錯誤地方教師給予糾正。)
、辖處煱樽,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演唱第一段。
、袑W生試著輕聲唱唱第二、三段歌詞。
、呀處煱樽啵龑W生有感情的演唱第二、三段歌詞。
【引導學生自己歸納出如何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讓學生自己去嘗試,去感受!
、医處煱樽,學生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佑么驌魳菲鳛楦枨樽,請幾名同學為歌曲伴舞,感受音樂的節(jié)拍特點。
師:同學們唱得真好,但我覺得如果能為歌曲配上一些打擊樂器和舞蹈那就更棒了,老師這有一些打擊樂器,誰來試一試選一種打擊樂器為這首三拍子的歌曲伴奏。
5、結(jié)束部分: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圖片,請大家一起來欣賞一下。
希望同學們通過對《小青蛙,你唱吧》這首歌曲的學習,能夠更加愛護我們身邊的動物,讓它們和我們一起快樂的成長。
小學音樂教案4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聆聽和演唱,感受音樂的不同情緒,學習表現(xiàn)樂曲的不同情緒。
2、能用線條或動作表現(xiàn)自己聽到的音樂。
二、教學重難點
1、感受音樂表達的不同情緒。
2、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現(xiàn)樂曲的`音樂情緒。
三、教學過程
。ㄒ唬┙M織教學
通過參觀音樂小屋的形式引入新課,復習演唱歌曲《嗩吶配喇叭》,從歌曲中的樂器引出簫的介紹。
(二)新歌教學
1、介紹吹管樂器簫并聆聽簫的音色,引出歌曲《簫》。
2、初聽歌曲,理解歌曲含義。
3、復聽歌曲,感受歌曲情緒及旋律特點。
4、再聽歌曲,學生輕聲跟唱歌詞,進一步熟悉旋律并找找難點樂句。
5、解決歌曲的難點,并跟琴完整演唱歌曲,基本解決音準節(jié)奏問題。
6、教師范唱,學生模仿吹簫的動作隨音樂節(jié)奏律動,體會歌曲輕柔優(yōu)美的特點。
7、學生跟音樂伴奏有感情地演唱表現(xiàn)歌曲。
。ㄈ┬蕾p《單簧管波爾卡》
1、從樂器簫導入介紹單簧管。
2、初聽樂曲片段,說說情緒特點,然后引出樂曲名稱并簡介波爾卡。
3、分段欣賞,聆聽樂曲的兩個主題樂段,聽后用線條和動作表現(xiàn)兩個主題樂段的音樂特點。
4、完整欣賞樂曲,根據(jù)音樂的變化用簡單的動作表現(xiàn),初步了解樂曲的段落特點。
5、以舞會的形式,讓學生再次體驗波爾卡舞蹈歡快跳躍的特性。
。ㄋ模┲黝}拓展
以參觀器樂收藏室的形式,介紹各種中外樂器,激發(fā)學生興趣,開闊學生眼界。
(五)小結(jié)下課
小學音樂教案5
教學目標:通過欣賞第四十五交響曲,感受音樂的美妙之處。
教學重難點:了解歐洲音樂的風格特點。
教學準備: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簡介:
升f小調(diào)第四十五交響曲《告別》,1766年,奧地利作曲家海頓任職的艾斯特哈齊府樂團的主人尼古拉斯公爵在一個可以俯瞰諾吉托拉湖全景的風光明媚的地區(qū),修建了一座豪華、壯麗的宮殿,主人特別將它命名為“艾斯特哈齊堡”。宮內(nèi)規(guī)定,管弦樂團的團員和雜役們都不許攜帶家屬進入。
三、樂曲概述
該曲寫于1772年,該年正值禁令執(zhí)行特別嚴格的時期,多數(shù)的團員們?nèi)陰缀醮蟛糠謺r間都得住在宮殿里,見不到家人。海頓在樂團里一直是最有威望的團長,所以團員們都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希望他能想辦法改善目前這種不便的生活。海頓終于想出了一個巧妙的辦法,他構(gòu)思了一部交響曲,在樂曲的最后,請參加演奏的樂團團員在演奏完畢以后,一個個收拾樂器,吹熄譜架上的蠟燭退場,只留下極少數(shù)的人,孤單地繼續(xù)演奏,借此表現(xiàn)出樂團團員們的心情。就這樣,海頓寫成了《告別交響曲》,調(diào)號也選擇了代表孤寂的升f小調(diào)。據(jù)說,當本曲首次在公爵面前演奏時,尼古拉斯終于領悟了其中的'寓意。翌日,他馬上傳令讓全體人員放假回家。
四、樂曲賞析
教師播放樂曲,引導學生欣賞:
全曲分為四個樂章:
第一樂章,甚快板,升f小調(diào),3/4拍子,奏鳴曲式。以突然出現(xiàn)的全樂隊合奏,以及分解和弦急速下降的第一主題開始。樂句單純,但能給人極深刻的印象。
第二樂章,慢板,A大調(diào),3/8拍子。這一節(jié)奏徐緩的樂章亦為奏鳴曲式。弦樂器靜靜地演奏出主題旋律,顯得沉靜而安詳。
第三樂章,小步舞曲,稍快板,升F大調(diào)(有六個升記號,在當時可以說極為少見)。全樂章在情調(diào)上,屬于節(jié)奏稍快而較復雜的段落,其中段以三度重疊的兩支法國號奏出,但音樂并不因此而顯得粗野,依舊典雅莊重,是這個時期海頓最完美的小步舞曲之一。
第四樂章,急板,升f小調(diào),2/2拍子,奏鳴曲式。終樂章分成兩個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為交響曲通常的終樂章形式,以極快的速度向前發(fā)展。第二部分為慢板,3/8拍子,這是最后附加的部分,體現(xiàn)出曲名“告別”的含義。不久,第一雙簧管與E調(diào)的第二法國號結(jié)束演奏。初演時,還特別依照海頓的指示,將譜架上的蠟燭吹熄,團員紛紛抱著樂器依次退場。最后的十四小節(jié),由兩個繼續(xù)演奏著的第一小提琴,在安靜而孤寂的氣氛中,結(jié)束全曲。
五、教師小結(jié):
小學音樂教案6
教學目標:
1、了解戲歌,初步感受戲歌的演唱風格。
2、學習演唱《龍里格龍》,能正確、有韻味的完整演唱歌曲。
3、感受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教育學生熱愛祖國的傳統(tǒng)文化。
教學方法:
體驗法、觀察法、模仿法
教學準備:
教材、多媒體課件、電子琴
教學過程:
師生問好
導入
1、觀看視頻《梨花頌》片段
2、師小結(jié)(出示課題:龍里格龍)
三、學習歌曲
。ㄒ唬└惺芨枨,激發(fā)興趣
1、初聽歌曲(出示歌譜)
2、復聽歌曲
3、再次聆聽,找出相同旋律,并進行模唱
。ǘ┬赡3
。ㄈ┳x歌詞
1、學生按節(jié)奏讀歌詞
2、教師范讀歌詞
3、學生再次讀歌詞。
4、提問:“格”字在讀法上有什么不同?(前面的不帶兒化音、后面的帶兒化音)
(四)學唱歌曲
1、隨琴小聲填唱
2、講解各種音樂記號的作用
3、教師范唱。
4、師生接龍演唱
5、歌曲處理
6、分組演唱
7、加動作完整演唱
8、看指揮完整演唱
9、加上戲曲動作完整演唱
五、藝術(shù)拓展
師:今天我們學的.這首戲歌選自合成《流水戀歌》,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有沒有聽到你熟悉的旋律。(有)同一首歌曲經(jīng)過不同的藝術(shù)處理會有不同的藝術(shù)效果,會使它的音樂形象更加的豐滿,更具魅力,下節(jié)課我們就來一起演繹更加精彩的《龍里格龍》期待同學們更精彩的表現(xiàn)。
小學音樂教案7
教材分析:《誰在叫》是一首兒童歌曲,歌曲描繪了小動物不同的叫聲,生動形象,極富童趣。歌曲的節(jié)奏有規(guī)律地重復、變化著,旋律進行以級進為主,流暢上口。歌詞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為什么小動物叫了?它們都在做什么?意在調(diào)動小朋友的想象力。同時也在教育同學細心觀察事物,了解小動物之間的生態(tài)關(guān)系,維護動物,維護我們的家園———地球
教學目標:通過本課教學,使同學能夠理解歌曲內(nèi)容,有感情的演唱,生動地表示出小動物的各種形象,并能發(fā)揮同學的想象力,創(chuàng)編一些簡單的歌詞和動作。
教學重點: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歌詞的創(chuàng)編,歌曲最后一句的休止符
教學用具:鋼琴、卡片、課件、動物頭飾、打擊樂器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放一段音樂律動《數(shù)鴨子》)
目的:增進師生感情,緩解同學的緊張情緒,同時調(diào)動同學的學習積極性
二、準備練習
師:小朋友們,看來你們今天的心情不錯嘛!讓我們一起走進美妙的音樂樂園,好嗎?
生:好……。
師:現(xiàn)在,藍兔姐姐給你們看一個畫面(出示課件)
2/4 1 3 4︱5 5 ‖
小貓喵喵
上面寫有音符和歌詞,大家一起來念念歌詞好嗎?
生:小貓喵喵
師:讀得真棒!原來是小花貓想給我們唱歌呢,你們想聽嗎?現(xiàn)在藍兔姐姐扮演小貓唱給你們聽好不好?
師:唱……,你們也唱唱(生唱后),那你們還知道什么小動物,他們又是怎樣叫的?(提問)
生:同學唱,老師可用打擊樂為其伴奏
目的:為學歌曲和創(chuàng)編做鋪墊。
三、導入新課:
師:你們真是個天才。那么你們喜歡小動物嗎?想和小動物做好朋友嗎?要和小動物交朋友就要了解他們,知道他們喜歡做些什么?同時,我們還要知道,小動物是我們?nèi)祟惖呐笥眩蠹叶家S護它們,可不要隨意傷害小動物哦!下面我們就來學一首歌曲(出示課件)——《誰在叫》,看看小動物們都喜歡做些什么。
四、授新課:
1、聽范唱:
師:認真聽歌曲,找一找哪種小動物藏在歌曲中?看誰聽得最仔細。
2、生回答找到的小動物,它們的動作怎么做?:(小貓,小雞,小鴨,小豬,小老鼠,小魚,雞媽媽),出示歌譜
師:你們能模仿幾種小動物的叫聲嗎?誰來試一試。(可個人,可集體)
3。學唱歌曲前半局部:
(1)聽老師范唱
師:你們模仿小動物的.叫聲真好聽,藍兔姐姐也想唱一唱,你們要是愿意可以小聲的跟我唱一唱。(邊唱邊用打擊樂伴奏)
師:藍兔姐姐唱得好聽嗎?你們也唱唱,我給你們伴奏,好不好?
生:唱小動物叫聲局部。
。2)教唱“啦”局部
師:現(xiàn)在,藍兔姐姐給你們唱”啦”局部,你們區(qū)別一下兩句有什么不一樣?(師唱)
生:有一句比較平,有一句象是下坡的感覺。
師:那你們能用動作來平穩(wěn)與下坡的感覺嗎?(提問個人————全體)
。3)同學選擇各種不同的形式扮演歌曲前半局部。(做動作,演唱,打擊樂伴奏)
師:藍兔姐姐這有一些打擊樂器,我想請幾為小朋友用這些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自由選擇樂器),其余的小朋友邊做動作邊演唱前半局部。
4。聽唱法學唱歌曲
。1)師:扮演得太精彩了!下面我們再來聽一聽歌曲的后半局部,作一次小偵察兵,去偵察小動物的小秘密,看看他們都喜歡做些什么?(播放后局部音樂)
師:解釋歌詞,讓同學了解動物之間的生態(tài)關(guān)系。
。2)師:你喜歡哪一句?我們一起來唱唱(同學找到一句,跟鋼琴學唱一句。)
重點最后一句半拍休止的唱法,生斷氣連,象彈球一樣。
6。復聽歌曲后半局部,生隨音樂小聲哼唱。
師:下面請小朋友們輕聲地再隨音樂跟唱一次,邊唱邊根據(jù)歌詞簡單地編上動作,看誰唱得好又編得好。(課件播放音樂后半局部)
7。帶領生用多種形式演唱歌曲:師生對唱、分組唱、領唱
(師)同學們真認真,唱得真好,看到你們唱,藍兔姐姐也有唱的激動了,這樣吧,我和你們一起合作好不好?這歌譜上寫有“領”字的地方讓藍兔姐姐唱,寫有“齊”字的地方你們來唱,有信心唱好嗎?
生:有…(師生對唱)
師:現(xiàn)在我建議這邊的小動物你們來唱領唱局部,剩下的小朋友唱齊唱局部,并各自給自身的音樂編上動作。
8。模仿小動物的動作,小組上臺進行扮演唱。
五、創(chuàng)編簡單的歌詞:
在我們身邊還有許多我們熟悉的需要維護的小動物,比方我們熟悉的大熊貓,袋鼠等。在所有的動物中,你還熟悉哪些動物,他們的叫聲是怎樣的?我們也把他們編成歌詞唱一唱好嗎?
1、分小組討論編創(chuàng)新歌詞。
師:像藍兔姐姐,我知道青蛙和喜鵲并且喜歡它,我給你們編一段好不好?(青蛙呱呱,喜鵲喳喳,啦啦啦啦啦…。)好聽嗎?請給點掌聲鼓勵一下吧,下面輪到你們了,我先給你們小組討論幾分鐘,等會可要到你們扮演了,開始討論吧。
2、分小組扮演自身的歌,并對其進行評價(同學教師均可)
3。老師放音樂伴奏,小朋友們邊唱邊扮演動作。第一段唱原詞,第二段唱小組填創(chuàng)的歌詞。
六、小結(jié):美育滲透
同學們,動物是我們?nèi)祟惖呐笥,我們每一個小朋友都應該維護它、保護它,更不要去傷害它,它們是那樣的可愛,希望同學們通過學習《誰在叫》這首歌,從現(xiàn)在開始,維護動物,維護大自然,維護我們的生存環(huán)境,用你們的歌聲把我們的地球裝扮得更加美麗。úシ拧墩l在叫》,全體同學邊唱邊離開教室)
小學音樂教案8
教學目標:
1.學會演唱歌曲,根據(jù)歌曲內(nèi)容表演響應的動作。
2.了解小學生的學習生活,激發(fā)幼兒上小學的`愿望。
3.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4.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重點難點:
學會演唱歌曲,根據(jù)歌曲內(nèi)容表演響應的動作。
教學準備:
1.帶領幼兒到小學參觀。
2.音樂錄音帶。
教學過程:
一、談話。
--小學生是怎樣上課的?你們認為當一名小學生應該怎樣?
--教師總結(jié)幼兒的發(fā)言,引出歌曲內(nèi)容。
二、學唱歌曲。
--教師范唱歌曲,并結(jié)合歌曲內(nèi)容做出相應的動作,幼兒跟唱并模仿。
--分句學唱第一段。
--整體學唱第二段,幼兒在教師帶領下,用跟唱形式整體學唱第二段,邊唱邊結(jié)合歌曲內(nèi)容做相應動作。
三、演唱歌曲。
--播放歌曲錄音,幼兒跟音樂整體演唱這首歌。
小學音樂教案9
教學內(nèi)容:
1.唱:彝家娃娃真幸福
2.動:簡單的律動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用輕巧、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贰
2.能用簡單的彝族舞蹈律動為歌曲伴奏。
教學重難點:
1.重點:學生嘗試用輕巧、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
2.難點:彝族舞蹈動作的.熟練掌握。
教學準備:
圖片、紅綢帶、多媒體及課件。
教學過程:
1.音樂律動引入新課
唱師生問好歌輕聲唱音節(jié)做音樂律動《doremi》
歌曲導入
教師置疑:我們國家有多少個少數(shù)民族?你知道哪些民族?學生思考,答疑。
引入本課內(nèi)容:今天,我們要來學習另一首少數(shù)民族的歌曲,是哪個民族呢?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想一想。學生觀看音樂動畫《彝家娃娃真幸!坊卮饐栴}。
2.視聽結(jié)合學唱歌曲??
。1)課件展示了解民俗
教師通過課件展示介紹彝族風土民情。
。2)?初步了解歌曲結(jié)
出示問題:你對歌曲中哪句歌詞印象最深?它在歌中出現(xiàn)了幾次?是出現(xiàn)在句首還是句尾?
師生律動解決第一個問題
師彈琴,生聆聽解決第二.三個問題。
。3)?熟悉歌曲掌握旋律
a教師演唱,與學生共同律動,用手勢區(qū)分出四個“阿里里”的低位置,中位置和高位置。
b教師按照歌詞的旋律走向把四句“阿里里”音樂卡片貼在黑板上。(教師把相同的樂句用紅花表示,不同的用樹葉表示?。)
c師生接唱歌曲初步把握歌曲;(教師用“LA”和學生接唱“阿里里”)
d師生總結(jié)旋律特點。
。4)?熟練記憶歌曲內(nèi)容?
教師出示課件
彝家娃娃提問題:我們脖子上戴了什么?身上穿著什么?頭上戴了什么?我們的心情是怎樣的?
學生聆聽歌曲,回答問題。
教師把歌中的內(nèi)容用文字和圖畫的形式展示出來,學生熟記歌詞。
隨教師隨伴奏試唱歌曲第一段。
。ù藭r注意:要提醒學生用有彈性的聲音來表現(xiàn)歌曲。)
。5)合作討論創(chuàng)編歌詞??
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歌詞創(chuàng)編
師:少數(shù)民族能歌善舞,我們能不能把唱歌和跳舞也編進歌里唱一唱?學生相互討論,師生共同創(chuàng)編,解決第二段歌詞。出示歌名《彝家娃娃真幸!,請學生有表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6)加入律動激發(fā)熱情
教師示范簡單的彝族舞蹈律動。
學生練習掌握律動,聽著歌曲手拉手跳一跳。
拓展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彝族有個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嗎?今天,我們也和彝族的小朋友一起過一次火把節(jié),好嗎?
師生共同進行游戲表演。
3.課堂延伸結(jié)束總結(jié)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jié)這節(jié)課的收獲。
教師:我們國家數(shù)個多民族的國家,我們國家有56個少數(shù)民族,56個民族56多花,56多花兒是一家,讓我們熱愛我們的祖國,熱愛我們的國家!
小學音樂教案10
教學目標:
1、能用親切,甜美的聲音演唱歌曲《好娃娃》。
2、能大膽地嘗試表演歌曲中各種人物的動態(tài)情感,積極與同學合作進行音樂戲劇表演。
3、知道要尊敬長輩;待人有禮貌,通過生活的交流讓學生體驗親情,進行情感教育。
教學重點:
通過情感體驗,聲情并茂的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
通過人物形象動態(tài)的創(chuàng)編,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使之感悟親情的美好。
教具的準備:
電子琴、多媒體課件、各種頭飾道具、打擊樂器。
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律動“音樂快車到老師家做客”。
2、實踐體驗,學唱歌曲。
在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我一改以往的反復教唱法而代之以聽唱教學為主,以接龍游戲的方式,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十分輕松的.學會歌曲,提高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習興趣。
3、綜合表演,體驗成功。
音樂課程在中、小學教育中是活動性、實踐性最強的課程之一。因此,在順利完成歌曲教學這一環(huán)節(jié)后,我又設計開展了,音樂劇表演這一活動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塑造中體驗表演的樂趣,為學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的舞臺。
4、回歸主體,體現(xiàn)人文。
音樂教育說道底是人的精神文明教育,它是以愉快學生的感受,激發(fā)學生情感為出發(fā)點的,在課堂小結(jié)這一環(huán)節(jié)我運用簡潔明快的語言很自然的將學生的情感引入深處,使學生充分體驗到家的溫馨、親情的美好、愛心的重要。
小學音樂教案11
教學內(nèi)容:
聽賞《玩具兵進行曲》
教學目標:
1、 積極大膽地參與《玩具兵進行曲》,并能為歌曲伴奏。
2、 聽賞完歌曲后能體驗無窮的樂趣和美的享受。
教學重點:
能為歌曲伴奏,即興表演。
教學難點:
能為歌曲伴奏,即興表演。
教學準備:
錄音機、錄音帶
教學過程:
一、 復習歌曲。
1、 齊唱《玩具音樂會》
二、 聽賞新歌曲。
1、 師:玩具開音樂會,你就看過了,那玩具兵進行曲你又聽過了嗎?
2、 我們一起聽一聽,《玩具兵進行曲》。
3、 聽完后,讓學生匯報說說:你認為這首進行曲的`氣勢怎樣?你有什么感想?
三、 即興伴奏。
師:下面我們邊聽進行曲,邊為它進行伴奏,敲桌子,看誰敲得最好聽?
四、 班同學一起再來聽賞一下《玩具兵進行曲》
五、 課堂小結(jié)。
板書設計
聽賞《玩具兵進行曲》
小學音樂教案12
一、基本說明
教學模塊:小學音樂唱歌模塊
教學年級:四年級
所用版本:湘教版
學時數(shù):40分鐘
二、教學設計
內(nèi)容分析:江蘇民歌《茉莉花》,旋律以曲折的級進為主,使歌曲流暢而又有江南語言的 節(jié)奏特點,而短促的第三句和搶先切入的第四句表達了人們對茉莉花急切的愛戀之情。音樂充滿了詩情畫意,生動刻畫了少女追求美好生活的形象,有感染力。深邃細膩、新穎親切。
學情分析:四年級的學生經(jīng)過三年的音樂課的學習,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音樂知識和音樂素 養(yǎng),他們年齡大多在十一、二歲,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對音樂理解能力進一步提高,能夠在老師的帶領下很好的把握江蘇民歌的風格特點。
三、教學目標:
學會演唱歌曲《茉莉花》,掌握江南風格的歌曲韻味。
欣賞不同地區(qū)的'《茉莉花》,感受不同的音樂風格。
教學重點:會唱歌曲《茉莉花》,能掌握弱起小節(jié)的演唱。教學難點:掌握江南《茉莉花》的韻味。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鋼琴。
三、教學思路
本節(jié)課通過《夢江南》導入新課,在教師的帶領下,引領學生走進江南,體驗江南的民歌 特點,學唱歌曲,理解歌曲所蘊含的韻味,通過幾個不同省份《茉莉花》的對比,體會我國浩如煙海的民歌魅力。
四、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在節(jié)奏鮮明的現(xiàn)代音樂伴奏中學生走進音樂教室。)
師:同學們,又到了快樂的音樂課時間了,你們準備好了么?
生:準備好了。
師:那我們開始上課。
播放風格截然相反的音樂《夢江南》MTV。
師:同學們,聽到這首樂曲,看到這幅小橋流水的畫面,你想到了什么?
生:江南水鄉(xiāng)
師:今天,老師就帶領大家一起走進江南,去領略江南的好山,好水,好景,好花。
一、新課教學
1、播放歌曲《茉莉花》,讓學生聽賞完,回答歌曲的速度是怎樣的?
師:那位同學能說一說這首歌曲的速度是怎樣的?
生:中速稍慢。師:非常正確,這首歌曲的速度是中速稍慢,曲調(diào)幽靜舒緩,就如同溫婉的江南小城的生活,恬靜淡然,抒情優(yōu)美。
2、播放第二遍樂曲,師生一起朗讀歌詞: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芬芳美麗滿枝丫,又香又白人人夸。讓我來來將你摘下,送給別人家,茉莉花呀茉莉花。
3、師:歌詞朗讀完了,有哪位同學能告訴大家,茉莉花是什么樣子的?
生:潔白,芬芳
師:說得非常好,盛開的茉莉花潔白芬芳,非常圣潔美麗。老師現(xiàn)在就給同學們看一下盛開的茉莉花。教師播放課件,展示茉莉花的圖片,同時背景音樂配的是《茉莉花》的伴奏。師:茉莉花漂不漂亮?誰能用一個詞形容一下?
生:潔白、圣潔、魅力、美麗
師:茉莉花是印尼國花,原產(chǎn)于印度,西漢時代傳入我國,葉片四季常綠,青翠欲滴。越冬種植,六七月間,便是它怒放的季節(jié)了。因其花潔白素雅,芳香沁人心脾,故有“天下第一香”的美稱。
4、師:同學們了解了茉莉花的一些資料,知道了茉莉花的圣潔美麗,讓我們再聽賞一遍這首歌曲吧,聽的時候,讓我們細細體會茉莉的芬芳美麗。教師播放歌曲。
5、學習弱起小節(jié)
一般來說,歌(樂)曲多數(shù)是從強拍開始的,但我們也常見到部分歌(樂)曲是從弱拍或次強拍開始的。從弱拍或次強拍起的小節(jié)叫做弱起小節(jié)(或稱為不完全小節(jié))。弱起小節(jié)的歌(樂)曲的最后結(jié)束小節(jié)也往往是不完全的,首尾相加其拍數(shù)正好相當于一個完全小節(jié)。
6、聽賞歌曲,要求學生用手拍擊節(jié)奏,找出歌曲中弱起小節(jié)的處理。
7、學唱歌曲。教師在課件上出示歌曲的樂譜,教師彈奏,學生用“a”模唱。
8、學生演唱歌詞。
9、學生分組演唱,進行第一次小組的比賽。
10、師:同學們,學習了江南民歌《茉莉花》,現(xiàn)在,咱們再聽賞河北《茉莉花》和東北《茉莉花》,聽完后,告訴我這三首《茉莉花》的曲調(diào)分別有什么特點? 教師播放課件,學生小組討論,進行第二次小組比賽。生:河北《茉莉花》緩慢優(yōu)美,結(jié)束拖腔;東北《茉莉花》直接爽快,熱情火爆; 江南《茉莉花》委婉抒情
五、拓展延伸:
師: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多地區(qū)的國家,民歌浩如煙海,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jié)晶。一朵小小的茉莉花,潔白芳香,猶如江南的少女,婉約秀麗。就是這樣一曲小小的《茉莉花》卻走出了中國,正走向了世界大舞臺。
播放宋祖英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唱會的《茉莉花》。
六、本課小結(jié):
《茉莉花》是中華民族民間音樂中的一朵奇葩,在我國還有許許多多像《茉莉花》一樣優(yōu)美的民歌,希望同學們課后多涉獵一些這樣的知識,讓我們的民歌煥發(fā)出更加燦爛的光輝。
教學評價與反思:
整個教學過程圍繞“茉莉花”這一主題展開,突出了新課標的基本理念,注重了學生的審美培養(yǎng)與個性發(fā)展。能夠利用多媒體資源,為學生展示了不同地區(qū)、不同風格的民歌《茉莉花》,讓學生在拓展延伸中學到了課本上所沒涉及的知識,開擴了視野,開發(fā)了創(chuàng)造性思維。
小學音樂教案13
教學目標
一、通過聆聽《星光圓舞曲》、《會跳舞的洋娃娃》、《號手與鼓手》,感受分辨鋼琴、小提琴及不同樂器的音色,節(jié)拍。初步感受分辨音樂的不同情緒。感受音樂中描繪的“小音樂家”形象。
二、學習用甜美而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快樂的小笛子》、《法國號》,用動作感受三拍子的強弱規(guī)律。
三、能結(jié)合自己生活中的經(jīng)難探索感知音的長短。
教學內(nèi)容
一、表演《法國號》
二、聆聽《號手與鼓手》
三、表演《快樂的小笛子》
四、聆聽《會跳舞的洋娃娃》、《星光圓舞曲》
教材分析
一、《星光圓舞曲》是美國作曲家布雷納德創(chuàng)作的。樂曲為G大調(diào),三八拍子,進行曲速度,其結(jié)構(gòu)變奏式。
二、小提琴曲《會跳舞的洋娃娃》的產(chǎn)生有著不平常的經(jīng)歷,它出自兩位作曲家的手,匈牙利作曲家波爾蒂尼和奧地利小提琴家克萊斯勒。
這是一首有濃郁的兒童情趣的鋼琴小品,最初是波爾蒂尼為了教學寫的練習曲。開始時,它并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一個偶然的機會,奧地利的小提琴家克萊斯勒發(fā)現(xiàn)了它,這首曲子的情調(diào)引起了他的興趣,就將安改編成了一首小提琴的獨奏曲。從此,《會跳舞的洋娃娃》就成為小提琴演奏家喜愛的一首名曲。
教學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一、用干凈而富有彈性的聲音來演唱《法國號》
二、聆聽樂曲《號手與鼓手》,感受分辨喇叭、鼓聲,能體會樂曲的情緒。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學生聽音樂律動。
二、復習歌曲《小蜻蜓》
三、聆聽《號手與鼓手》
1、完整初聽樂曲,聽到喇叭聲音請你舉手來表示。
2、請你說說:聽了樂曲,你感覺心情怎么樣?(是高興的還是悲傷、激動?)
3、復聽樂曲徒手做打鼓和吹喇叭的動作。
4、聽音樂分組表演。
四、表演《法國號》
1、聽彈奏樂曲,學生隨著音樂做動作,用拍手、拍腿、拍腿或跺腳、拍手、拍手等用動作感受節(jié)拍,注意強弱弱的節(jié)拍感。
2、師范唱,讓學生體會樂曲的情緒。
3、用模唱法學習歌曲,先用“l(fā)u”來模唱。
4、有節(jié)奏地朗讀歌詞。
5、隨琴聲輕聲唱歌。
6、指導學生用干凈而富有彈性的聲音來唱,師注意用范唱來感染來感染學生!拔税桶汀钡谝粋字要唱得強,似號聲,“巴”要唱得輕巧,“誰在唱歌”要唱得連貫,用連、斷的對比表現(xiàn)這首歌。
7、邊唱邊用手半握拳狀在桌子上擊出強弱。第一拍用空心拳擊桌面為強,第二、三拍用手指點桌面為弱。
8、學生自編動作來表演歌曲。
9、小結(jié)。
課后反思:新課標指出要“面向全體學生”,應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個學生的音樂潛能得到開發(fā)并使他們從中受益。在我們的音樂教學中,或許我們關(guān)注的只是幾個極好或極差的學生,中間的學生常常被我們所遺忘。每個孩子都享受音樂的權(quán)利,只是我們的老師給他們創(chuàng)設的音樂活動太少、給他們參與的機會太少。今天的音樂課,每個孩子都參與到了課堂當中,而且參與的很精彩,參與的很融洽,參與的很開心。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使我們每一個孩子從音樂中感受到了合作,感受到了快樂。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一、用優(yōu)美抒情的效果來演唱《快樂的小笛子》
二、聆聽《會跳舞的洋娃娃》,感受樂曲的情緒。
教學過程:
一、聽《號手與鼓手》律動,穩(wěn)定情緒。
二、復習歌曲《法國號》,要求用富有彈性而甜美的`聲音來演唱。
三、聆聽《會跳舞的洋娃娃》
1、完整聆聽樂曲,感受樂曲的情緒。
2、再聽樂曲,問:樂曲是由什么樂器演奏的?
音樂中的洋娃娃是怎么跳舞的,請你用動作表現(xiàn)出來。
3、復聽樂曲,一部分小朋友隨著音樂做動作。用手半握拳敲擊節(jié)拍。一部分學生可隨著音樂用手指按圖譜劃動,感受樂曲的快慢。
四、表演《快樂的小笛子》
1、聽錄音;初步感受歌曲。
2、聽唱法學習《快樂的小笛子》。師范唱,學生們跟著教師的歌聲唱。
3、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4、4小節(jié)一句跟著教師的琴聲學唱歌曲,注意歌唱的速度,稍慢但不要拖拉,使得歌曲演唱達到優(yōu)美抒情的效果。
5、歌曲處理:歌中一字多音要唱準確,“叮叮咚”要唱得輕快。
6、選擇碰鐘敲擊每小節(jié)的第一拍為歌曲伴奏。
7、創(chuàng)編動作,一組表演唱,一組敲擊碰鈴唱。
五、課堂小結(jié):
課后反思:開始學唱歌曲,在學唱過程中遇到休止符,同學們很難掌握,總是把前面的音拖長,休止符沒有表現(xiàn)出來,于是,我放慢速度教唱有休止符的小節(jié),讓學生理解休止符的含義,在音樂中表示停頓的地方,在生活中遇到紅燈要停一停,在音樂中遇到休止符也要停一停。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一、鞏固歌曲《快樂的小笛子》,用優(yōu)美抒情的聲音來表演。
二、聆聽《星光圓舞曲》,感受鋼琴的音色。
三、感受音的長短,聽辨音的強弱。
教學過程:
一、復習歌曲《快樂的小笛子》,要求學生用優(yōu)美抒情的歌聲來表達。
二、復習《法國號》,要求學生用富有彈性的聲音唱。
三、感受音的長短。
1、用比較的方法說說:瀑布流水與房檐滴水哪個長,哪個短?
2、用碰鈴和木魚敲一敲,哪個聲音長,哪個聲音短?
3、結(jié)合日常生活中的經(jīng)驗感受理解音的長短。
4、將學生分成小組,對課本上的思考題進行思考討論,并且用筆在紙上畫出長短線條。
四、聆聽《星光圓舞曲》
1、初聽樂曲,感受樂曲的情緒。感受鋼琴的音色,讓學生說說你聽了有什么感覺?
2、再聽樂曲,說出樂器的名稱,邊聽音樂邊用手指敲擊節(jié)拍。
3、復聽樂曲,隨著音樂用動作表示出三拍子。
五、編創(chuàng)與活動:走走跳跳
1、學生圍成一圓圈,教師手持鼓站在圓圈中,教師敲敲,學生走和跳,鼓聲強跳,鼓聲弱走。
2、師用強弱分明的力度來敲,第一組用強音__,第二組用弱音__,便于學生反映在動作上。
3、改變方法:學生隨師的擊鼓聲轉(zhuǎn)方向,鼓聲強時順時針走,鼓聲弱時逆時針走。
4、讓學生獻計獻策,怎么樣才能讓活動更有趣,讓學生動腦參與到編創(chuàng)活動中。
5、根據(jù)學生的想法走走跳跳。
6、小結(jié)評價。
課后反思:在學習休止符過程中,同學們能理解,但是實際演唱時總出錯,于是當遇到四分休止符時,讓學生點一下頭,剛開始同學們動作比較生硬,慢慢練習,同學們掌握了休止符的運用。
在我們的教學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只要我們思考,就能想出適合學生學習的方法,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將不斷的摸索,使我們的教學更具特色。
小學音樂教案14
目標
1. 通過聽《阿細跳月》、《歌聲與微笑》,唱《同坐小竹排》、《西倫達》,感受中外民族民間音樂,理解本課主題“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的道理。
2. 能主動參與聽、唱、舞的音樂實踐活動,表達自己愉快、歡樂的情感。
3.能準確地為歌曲打節(jié)奏和用打擊樂伴奏,積極參加探索聲音的游戲,主動與他人合作。
教學重點:
了解不同少數(shù)民族的歌曲及他們的民族特點。
教學難點:
歌曲變換拍子和弱起小節(jié)的準確演唱。
教學安排:
3課時
教學過程:
一、 聆聽《阿細跳月》
1、 教師可在初聽前,借助于幻燈、圖片等簡介彝族同胞的有關(guān)風俗、服飾特點。然后拍著手聽音樂。
提示:你感到音樂描繪了怎樣的`場面?彝族同胞在做什么?試試看,編幾個動作表達你的心情。
2、 復聽時,讓學生以輕快的動作隨著樂曲跳舞,表現(xiàn)樂曲的歡快情緒。
提示: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有著極其豐富的民族民間音樂,我們要多注意一些民族音樂的旋律,把它們牢牢記在心里。
3、讓學生聽聽樂曲與歌曲的區(qū)別。
二、 表演《同坐小竹排》
1. 聽歌曲錄音,隨著歌聲拍手、拍腿,看誰的反映快,能跟上歌曲的節(jié)拍。(可放兩遍錄音)視學生的程度,教師可帶著學生拍擊,體驗歌曲的強弱規(guī)律。
2. 隨著教師的歌聲和琴聲邊唱邊拍,讓學生拍擊準確、跟唱準確。注意襯詞要唱得連貫,結(jié)束音四拍,時值唱足。
3. 指導學生分兩組進行打擊樂伴奏,一組前4小節(jié),另一組后4小節(jié),兩組銜接要準確,而且要求學生傾聽,注意打擊樂與歌聲的協(xié)調(diào)。
4.一部分學生唱歌、拍手,一部分學生伴奏。
小學音樂教案15
教學內(nèi)容
本課選自義務教育(花城版)小學音樂第5冊第三課聽音樂、看跳舞中的表演曲目《金孔雀輕輕跳》,教學內(nèi)容有:學唱歌曲《金孔雀輕輕跳》和表演《金孔雀輕輕跳》。
教材分析
《金孔雀輕輕跳》是一首具有西南少數(shù)民族風格的創(chuàng)作歌曲,節(jié)拍為2/4拍,一段體結(jié)構(gòu),屬五聲E宮調(diào)式,曲調(diào)清新優(yōu)美,旋律多以三.五度音程進行,如第一樂句:3135|5-|3612|2-|,第四樂句633|122|1612|2-|。配以XXXX|X-|為主的節(jié)奏,自然,流暢,好似傣家小姑娘與小孔雀那輕巧的舞步,姿態(tài)翩翩,整首歌曲如同描繪了一幅秀麗的圖畫,給人留下美好的遐想與回味。
教學目標
牳據(jù)音樂新大綱的要求,重在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和感受理解,表現(xiàn)欣賞音樂的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我對本課教學制定出以下教學目標:
1)思想教育:讓學生在清新優(yōu)美的旋律中,感受所描繪的動物形象,培養(yǎng)他們愛護動物的意識,并從優(yōu)美的舞姿中領悟到團結(jié)友愛助人為樂的道理。
2)技能訓練:①指導學生用柔和、優(yōu)美的聲音演唱歌曲。②用小樂器為歌曲伴奏;③學習傣族舞的基本動作,自己創(chuàng)編舞蹈。④通過編創(chuàng),培養(yǎng)學生的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歌曲并能用柔和、優(yōu)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難點:歌曲中同節(jié)奏、同歌詞,但不同旋律的最后兩樂句的掌握:633|122|1612|2-|和633|122|3161|1-|
教具準備
光碟、錄音機、頭飾、音樂卡片,小樂器、排球。
教學過程
。ㄒ唬┙M織教學,導入。
1、學生分四組,手持打擊樂(沒有樂器的學生可以用手當樂器),在教師的指揮下分聲部演奏。
2、在手掌擊拍的伴奏下,教師加入《金孔雀輕輕跳》的語言。
3、問學生傣族在同學心目中的印象是什么樣的?
4、回答完出示課題:《金孔雀輕輕跳》。
(二)學唱《金孔雀輕輕跳》
1、聽唱《金孔雀輕輕跳》曲譜
把旋律卡片隨意擺在黑板上,然后在琴上演奏這些簡單的旋律,請學生在這些凌亂的卡片中找出這一樂句。模唱出來,接著全班模唱;用這個方法,直到把所有的旋律卡片按照《金孔雀輕輕跳》的旋律排列好。
2、學唱歌詞
(1)學生獨立唱譜,教師添詞;唱會后師生互換。
。2)聆聽錄音范唱,請學生評價:我們唱的和錄音范唱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特點?
多聽加深體會。
假設學生說的情緒很準確,師:“你說的真貼切,我們就按你說的來唱唱,跟著老師的琴聲,輕聲唱。”
假設學生說好像看見孔雀在跳舞,師:“是啊,你的想象力真豐富,老師也仿佛看見了這幅美麗的圖畫!
。3)邊學唱歌曲,邊對歌曲進行藝術(shù)處理,歌唱時應像拍皮球一樣輕巧有彈性。找出歌曲中容易唱錯的兩樂句:“633|122|1612|2-|”和“633|122|3161|1-|”。
。4)鞏固歌曲。歌曲經(jīng)過藝術(shù)處理,再讓學生完整的演繹,再和錄音范唱對比,請學生進行自評。
。ㄈ┩瑢W們時間過的可真快啊,唱得很有感情,還有同學情不自禁地表演起來了;那么同學們想想可以用什么形式表現(xiàn)這首歌曲。
如:成立簡易樂隊。在唱好了歌的基礎上,激發(fā)學生用一些簡易樂器為歌曲伴奏,利用鈴鼓、磁鈴為歌曲伴奏。老師用鈴鼓示范,磁鈴主要用在打擊長音處。學生分組練習用鈴鼓和磁鈴為歌曲伴奏。這樣,既培養(yǎng)學生的節(jié)奏感,也使他們有一定的成就感。為了激發(fā)學生學舞的興趣,老師隨音樂表演一段,然后重點把傣族的幾個基本動作給學生示范一次:孔雀鶴立、孔雀開屏、傣族舞語匯,鼓勵學生三五個一組,互相啟迪、創(chuàng)作,老師指導、觀察,請一些創(chuàng)編的.好的同學在前邊來表演,音樂再次響起,讓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各盡其能、各得其樂、各有所獲。整節(jié)課都讓學生處于愉悅之中。
(四)拓展
師:“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除了傣族你還知道有哪些少數(shù)民族嗎?”
生:回答。
師:“少數(shù)民族的人民不僅勤勞能干而且能歌善舞,剛剛我們學跳了傣族舞蹈,有沒有小朋友會跳其他民族的舞蹈,只要能模仿其中的一兩個動作就可以!
師:“小朋友跟著老師一起來學學看,每個少數(shù)民族的舞蹈都帶有各個地方的民族文化,比如在新疆男女老少都喜歡戴一種圓形的帽子,所以新疆舞中就有托著帽子的動作,還有頭部的動作也很有特點;藏族人民在舊社會身受壓迫,所以舞蹈動作中帶有含胸的動作,還有藏族甩水袖的動作是根據(jù)他的服飾特點而產(chǎn)生的;蒙古族是游牧民族,他們擅長騎著馬兒,放牧為生,所以蒙古族的舞蹈有很多騎馬的動作和擠奶的動作,來讓我們伴隨著各民族悠揚動聽的旋律一起快樂的跳起來唱起來吧!”
五十六個民族的人民,親如一家,我們也把手拉起來,同學們盡情的跳起來吧!同學們,時間過得真快,就要下課拉,讓我們一起在歌聲中說再見吧!
【小學音樂教案】相關(guān)文章:
音樂教案-小學音樂教案—— 《對鳥》08-17
小學音樂教案11-21
音樂小學教案05-06
小學音樂的教案04-23
小學音樂教案07-15
小學音樂教案08-23
小學音樂教案反思05-23
【精】小學音樂教案12-11
小學音樂教案【熱門】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