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 了解有關作者及演說詞的一些特點;了解有關的背景資料;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品味一些關鍵語句的含義。
2、 反復朗讀課文,感受其中的思想感情。
3、 理解里根總統(tǒng)所宣揚的美國精神的具體內涵,并正確看待這種精神。
教學重點
讓學生加強朗讀,主動探究,把握演講詞的思想感情,感悟主題。
課前活動案
預習內容:
1.給加粗字注音。
余暇()陰霾()疆域()孜孜不倦()
夢寐以求()迫不及待()剛毅不屈()
2.你對課文了解嗎?
。1)演講詞的主題是什么?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2)本文的寫作思路是什么?從寫作思路來看,本文可分幾部分,每部分內容是什么?
3.朗讀課文,讀后想一想
、倮锔偨y(tǒng)所宣揚的美國精神的具體內涵是什么?怎樣看待這種精神?
②里根總統(tǒng)是如何在演講中給自己定位的?
4、關于本文的內容,你還有哪些問題,請寫下來,與同學或老師交流。課堂活動案
板塊一:創(chuàng)設情境
同學們查閱了有關航天飛機和載人宇宙飛船的資料,請你給大家介紹一下查閱的資料。
。▽W生交流,相互補充,教師參與引出美國“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
板塊二: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字詞情況。(分小組到黑板展示)
2、教師范讀課文。(配錄音)
3、學生聽讀,仿讀,思考下列問題。學生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1)演講詞的主題是什么?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2)本文的寫作思路是什么?從寫作思路來看,本文可分幾部分,每部分內容是什么?
板塊三:研讀與賞析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邊讀邊思考。
從文中畫出讓你感動的句子,并說說這些句子為什么感動了你。
板塊四:體驗與反思
學生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倮锔偨y(tǒng)所宣揚的美國精神的.具體內涵是什么?怎樣看待這種精神?
、诶锔偨y(tǒng)是如何在演講中給自己定位的?板塊五:探究學習(作業(yè))
1.摘抄好句子并學會運用。
2.有興趣的同學繼續(xù)搜集有關航天飛機和載人宇宙飛船的資料,感受人類的偉大和科技的進步。
課后活動案
1.本文的演講者是當時的________總統(tǒng)________。
2.給加粗字注音
、訇庼玻ǎ诨\罩()③凝聚()④許諾()
3.指出詞語中的錯別字并訂正
、馘浂簧醎_______()②滋滋不倦________()
4.“驕傲”一詞在不同的語境中可以帶有不同的感情色彩,請用褒義的“驕傲”和貶義的“驕傲”各造一個句子。
、衮湴
②驕傲
5.選擇合適的詞語填到句子的橫線上。
(1)對機長司各比來說,危險從來就是一位________的伙伴。
。ǎ
A.熟悉B.熟知C.經(jīng)常D.親密
。2)今天,我們向迪克司各比和他的伙伴們保證,他們的________決沒有破滅,他們努力為之奮斗的理想一定會成為現(xiàn)實。
()
A.幻想B.想象C.夢想D.愿望
6、閱讀文章,回答問題
就在災難發(fā)生的那天,我們所有美國人都關切地守候在電視機前,徹夜不眠。在那個不幸的時刻,我們的興奮變成了戰(zhàn)栗。我們等待著,注視著,想弄清所發(fā)生的一切。那天夜里我收聽了廣播電臺的采訪節(jié)目。老老少少都在訴說自己的悲哀,都為我們的宇航員感到驕傲。陰霾籠罩著整個國家,我們走出家門,手拉著手,互相安慰。
你們所熱愛的人們的犧牲轟動了整個國家。在痛苦中我們認識到了一個意義深遠的道理:未來的道路并不平坦,整個人類前進的歷史是與一切艱難險阻斗爭的歷史。我們又一次認識到,我們的美國是在英雄主義和崇高獻身精神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它是由像我們的七位宇航員那樣的男人和女人,那些把全社會的責任作為自己責任的人,那些給予人民比人民期望和要求的更多的人,那些為人類做出貢獻而從不企求些微報答的人建立起來的。
我們不禁回想起一個世紀前的開拓者們,那些帶著家眷和財產(chǎn)去開發(fā)荒涼的美國西部的剛毅不屈的人們,他們常常面臨著惡劣的條件,沿著俄勒岡小道,你們仍能看見那些倒下去的拓荒者的墓碑。但是悲痛只能使他們更加堅定開拓前進的決心。
今天的荒漠就是太空和人類知識沒有達到的疆域。有時,我們會感到想達到外星球還力不從心。但我們必須重新振作起來,忍受著磨難,不斷前進。我們的國家的確非常幸運,因為我們依然保持著巨大的勇氣、令人信賴的聲譽和剛毅不屈的品質,我們仍然有像“挑戰(zhàn)者”號上七位宇航員那樣的英雄。
迪克司各比知道,每一次太空飛行器的發(fā)射都是一個技術上的奇跡。他說:“如果出現(xiàn)什么,它決不意味著太空計劃的結束!蔽宜佑|的每一位英雄的家庭成員,都特別請求我們一定要繼續(xù)這項計劃,這是他們失去的可愛的親人所夢求實現(xiàn)的計劃。我們決不會使他們失望。
今天,我們向迪克司各比和他的伙伴們保證,他們的夢想決沒有破滅,他們努力為之奮斗的理想一定會成為現(xiàn)實。為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獻身工作的人們,他們的大家庭中失去了七位成員,他們仍要繼續(xù)工作去實現(xiàn)既安全可行又冒險、大膽的更有效的太空計劃。人類將繼續(xù)向太空進軍,不斷確立新的目標,不斷取得新的成就。這正是我們紀念“挑戰(zhàn)者”號上七位英雄的最好方式。
1.“在那個不幸的時刻,我們的興奮變成了戰(zhàn)栗”,“興奮”在這里是指________________,“興奮變成了戰(zhàn)栗”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
2.在引文的第三段里,演講詞的人稱一開始是“我們”,接著又變成了“他們”,然后又變成“你們”、“他們”。請指出文中加粗的人稱代詞所指,并談談這樣變換人稱對于表情達意的作用。
3.宇航員(機長)迪克司各比說:“如果出現(xiàn)什么,它決不意味著太空計劃的結束”。這句話的含義是什么?
4.演講詞中提到一個世紀前美國西部的開拓者是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請你用一句話概括這幾段話的主要內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感受晴朗夜空的美麗,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看懂圖意,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認識11個生字,挑選其中的幾個生字寫一寫。
教學重點:
識字認字,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
課件、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我給大家?guī)砹艘粋迷語。
出示課件:
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
有時像個圓盤,有時像把彎刀。
學生猜謎——月亮。
師:你們平時見到的月亮什么樣?
學生自由回答。
點評:教師注意積極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
(教師出示有關月亮的照片。)
師:多么神奇的月亮!我國古代的人們創(chuàng)造了許多有關月亮的神話傳說。想不想聽聽?
教師配樂講《嫦娥奔月》的故事。
遠古時代,天上出現(xiàn)了十個太陽,烤得大地冒煙,海水枯干,人們都倒在地上喘不過氣來。有一位英雄叫后羿,這一天,他拉開神弓一口氣射下了九個太陽,只留下了一個讓它給咱們帶來光明和溫暖。王母娘娘因此給了后羿一包長生不老的仙藥,他就交給了妻子嫦娥保管。
有一個叫逄蒙的壞人一心想得到這包藥。有一天,他趁后羿不在就威逼嫦娥交出長生不老藥,嫦娥急中生智,一轉身將藥吞了下去,她的身子便飄了起來,飛到空中。因為她舍不得離開后羿,便飛到離地球最近的月亮上去了。這就是嫦娥奔月的故事。
點評:一個美麗的月亮的謎語,幾幅美麗的月亮的圖片,再加上一個美麗的月亮的故事,已經(jīng)把學生領到了美麗的月亮跟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油然而生。
二、初讀課文
1.教師范讀。
師:藍藍的天空,閃閃的星星,彎彎的月亮,一幅多么美麗的圖畫呀!有位老爺爺把它寫成了一首兒歌。
教師配樂范讀。
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一篇課文。你們一定想把它讀好,對么?那么,你想給自己提出什么要求?
學生自己提出對自己的要求,教師整理。
點評:教師的這一設計,體現(xiàn)了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充分發(fā)揮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學生自己讀課文。要求把字音讀準。
師:請你打開書,一邊指一邊讀。比一比誰最先能把字音讀準。
指名讀。評讀。
三、細讀課文
1.課件出示:
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兒兩頭尖。
師:誰愿意讀讀這些句子?
師:“彎彎的月兒”什么樣呢?我們一起畫一畫吧。
(老師在黑板上畫,學生在紙上畫。)
點評:學生通過畫體會到“彎彎的”、“兩頭尖”,很巧妙。
師:你在生活中還見過哪些“彎彎”的事物?
學生自由回答。
師:看!彎彎的月兒多像一條小船。
對比體會:
彎的月小的船,
小的船兩頭尖。
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兒兩頭尖。
點評:這樣的設計,學生很快體會到“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兒兩頭尖!毙蜗蟮貙懗隽嗽铝翉潖,小船彎彎,非?蓯。
指導學生朗讀,讀出自己的體會。
自由讀。指名讀。集體讀。
2.課件出示: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師:一個晴朗的`夜晚,我們坐在院子里抬頭仰望。只見藍藍的天空,無數(shù)顆星星一閃一閃的,還有一輪彎彎的月亮,多美啊!讓我們飛上藍天,坐到月亮上去,這時你又會看到了什么?
點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想象,能坐到月亮上去,太美妙了!插上想象的翅膀,美美的想吧。
學生展開想象自由回答。
師:再來讀讀這兩句,把我們的想象讀出來。
學生自由練讀。
3.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指名讀。比賽讀。評讀。
課中操:
隨著歌曲“小小的船”學生自由表演唱。
四、學習生字
1.學習生字。
出示課件:生字在課文中變成紅色。
師:你記住了哪些生字?能說說是怎么記住的嗎?
隨著學生的介紹,教師出示相應的生字課件,鞏固識字。
2.鞏固生字。
出示課件:生字
師:這些生字從課文里跑出來了,你還認識它們嗎?自己讀一讀。
出示課件:打亂順序的生字,點一個出一個生字和一部分航天器的形狀。生字都出現(xiàn)后,背景出現(xiàn)一個完整的航天器。
師:如今,人們乘坐航天器,不僅可以到月亮上去,還可以飛到更遠的宇宙中去呢。
點評:這里,教師的設計非常獨到,將生字落在航天器的一部分上,最終組成一個完整的航天器的圖形,既有趣味性,又有科學性;既達到了復習鞏固生字的目的,又自然的引出,隨著科學的發(fā)展,人們的夢想已經(jīng)一一變成了現(xiàn)實。同時,暗示學生打好基礎就是實現(xiàn)夢想的重要途徑。
五、學寫生字
課件出示要寫的生字。
師: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注意么?
學生自由發(fā)言。
教師指導寫生字。
六、課后延伸
師: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你還想知道什么?
學生自由發(fā)言。
教師適時出示課件:
1.有關的詩詞。
2.阿波羅15飛船的宇航員和月球車的圖片和有關月球的知識。
師:有興趣的同學在課下可以上網(wǎng),到“月亮網(wǎng)站”再收集一些資料。
點評:這里鼓勵學生上網(wǎng)收集有關月球知識的資料,推薦“月亮網(wǎng)站”,倡導收集古詩詞等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溝通了課堂內外的學習渠道,拓寬了學生學習的空間,引導了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真正把學生當成了學習、發(fā)展的主人。
語文教案 篇3
一課時
學習目標:
1、整體感悟文章內容,理清文章思路。
2、初步感受科學思維及其語言表達的特殊美感。
學習重點:
1、整體感悟文章內容,理清文章思路。
學習過程及內容
1、背誦文章開頭的兩句名言,并根據(jù)你對科學研究的感悟與理解,擬寫一則名言。
2、自主閱讀課文,完成下列內容:
(1)、標識出文章的段落,與每段的中心句。
(2)、根據(jù)每段的中心句,理清本文的思路,并歸納每部分的主要內容。
(3)、列出本文的提納。
3、閱讀體驗的交流,明確“自主閱讀課文,完成下列內容”的內容。
4、收集有關宇宙討論與作者的相關信息。
5、為本文擬寫一則導語。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體會解說詞的文章特征,進一步感受科學思維及其語言表達的特殊美感。
2、感受科學家的人格魅力,激發(fā)探求未知世界的興趣。
學習重點:
體會解說詞的.文章特征,進一步感受科學思維及其語言表達的特殊美感。
學習過程及內容:
1、文題猜想
結合第一課時學習的體會,同學們再認真分析題目,思考一下,你從《宇宙的邊疆》這個題目當中讀出了什么?(簡介有關宇宙的一些討論與作者相關內容)
2、文體回顧
本文是一篇電視解說詞,聯(lián)系中央電視臺的“動物世界”欄目,歸納一下,電視解說詞應該具備那些特征?(提示:語言、表達方式、說明方法、修辭手法等)
3、學以致用
根據(jù)歸納出來的電視解說詞的特征,請同學們從文章中找出能體現(xiàn)這些特征的語句,熟讀并進行分析。
4、請根據(jù)你對宇宙的理解與感悟給“宇宙”下一個定義。
語文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1、識字學詞,朗讀課文。
2、本課特色及學生起點:語句凝練、含義深刻,學生與文本有一定距離
采用策略:抓關鍵詞,引發(fā)想象,補充資料,充分進行情感體驗,使大禹的形象不斷豐滿。
3、滲透閱讀方法:前后觀照,一唱三嘆;抓住數(shù)字,讀懂數(shù)字背后的內涵,感受治水的艱、智、功、情。
一、復習
1、齊讀課題,生書空
2、引入談話:洪水會帶來怎樣的災難?讀一組詞語再來回顧:
滔滔 洪水 淹沒 農(nóng)田 沖倒 房屋 百姓 無家可歸
洪水真的太可怕了,它把老百姓害慘了,傳說洪水來了,人們只能住在樹上、山上,餐風飲露,還要隨時提防野獸的襲擊。看到老百姓如此悲慘的生活,禹心里怎么想的?
出示句子,齊讀。
二、學習第二節(jié),感受治水之“艱”“智”
1、禹為了治水都做了些什么?生自讀課文,畫出句子,交流。
2、理解“他吃盡了千辛萬苦,走遍了千山萬水,仔細地察看水流和地形!边@句話中你有什么不理解的詞語嗎?
結合生質疑,圖、師講述理解“水流”“地形”“千山萬水”“走遍”
3、引導想象大禹走遍千山萬水的過程中可能會吃哪些苦?
師補充:禹走遍了九州,由于走的路太多,他的腿上劃出了道道血痕,腳底磨出了厚厚的繭子,人曬黑了,背累駝了,但他仍拄著拐杖一步步走遍了千山萬水。他吃了那么多苦,書上也有一個詞,你發(fā)現(xiàn)了嗎?
理解朗讀“千山萬水”及這句話。
4、這只是治理洪水的準備工作,更大的辛苦還在后面。出示文中句理解:“九”“劈開”“挖通”禹為了治水吃盡了千辛萬苦,那么禹是用什么辦法來治理洪水的,課文中有一個詞語很好地概括了他的方法(引導)。
5、禹怎么會想到這個辦法的呢?我們一起來聽一段資料介紹。禹的父親是用什么方法來治理洪水的?他成功了嗎?禹是用什么方法來治理洪水的.?(怎樣引導洪水流入大海?)現(xiàn)在你覺得禹是位什么樣的人?
。ㄒZ):禹不光勇敢不怕吃苦,還很聰明,有智慧,他下定決心要治理洪水。讓我們一起來讀這一自然段,讀出他的決心、勇敢、智慧。
三、學習第三節(jié),感受治水之“情”
1、 過渡:禹治水用了整整13年,流傳著許多感人的故事,想聽嗎?要聽仔細了,聽完后把你最想問的問題提出來。
師講故事。
2、讓學生提問:禹為什么三次路過自己的家門,一次也沒有進去看一看呢?他當時會怎么想呢?
3、討論交流。(請小朋友先小組討論一下,把你的想法告訴大家)
4、:后來人們用一個成語概括這個故事(板書:三過家門而不入)齊讀。現(xiàn)在人們常用這個成語贊揚像禹這樣“不顧小家顧大家,一心為百姓做事的人”。)你聽了這個故事想對大禹說些什么呢?
5、我們一起來讀好這個故事。
四、學習第四節(jié),感受治水之“功”
1、過渡:禹堅持不懈地治理洪水13年,結果怎樣了?請大家齊讀課文第四自然段,思考:禹治水13年,結果怎樣了?。
2、“終于”(這個詞用得真好)大禹吃盡千辛萬苦,走遍了千山萬水,整整13年,現(xiàn)在洪水“終于”被制服了,在這一自然段的第一句中加上“終于”這個詞,再來讀一讀這句話。補充孔子的話“如果沒有大禹,我們早成為海里的魚蝦了!
3、百姓過上了安定的日子,會是什么樣的情景呢?請展開你的想像。
4、:百姓安居樂業(yè),過著幸福的生活,心里__________,從此____________直到今天這個故事還被人們津津樂道、廣為傳頌。
五、課文。
《大禹治水》這個故事講了大禹為了把洪水引入大海,吃盡了千辛萬苦,他治水13年,“三過家門而不入”,最后終于把洪水制服了。從此,這個偉大英雄的名字代代相傳。
思考:禹的名字本是一個字,但課題和文章結尾為什么稱他為“大禹”?
六、寫字指導
1、用組詞法區(qū)分“制”“治”
2、形聲字“被”及書寫
板書:
千辛萬苦看地形,
挖河劈山引入海,
三過家門而不入,
代代相傳英雄名。
語文教案 篇5
一、教材情況分析:
1.本文語言優(yōu)美但篇幅較長,所以宜片段朗誦,不宜全文誦讀。(讀一遍需近20分鐘)
2.本文用了不少引起回憶的銜接句,但片段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并不明顯。所以宜由教師點撥,使學生理解。
二、學生情況分析:
高一學生多半能體驗思鄉(xiāng)情緒,也能感受到文章很美,但他們自己往往“眼前有景道不出”,“心中有情不會抒”。所以教學本文意在啟迪如何以我手寫我情。
三、教學目標
1.理解文章選材特點:(榕樹多、奇)
2.理解文章組材特點:(物→事→情)
3.品味文章語言的特點:(情韻悠長、描寫細膩)
四、教法媒體選擇及課時安排
1.點撥、誦讀教法
2.投影膠片等
3.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2—3分鐘)
思鄉(xiāng)懷舊是散文常見的主題。人們常借別具深意的物或富有特色的景來抒發(fā)思鄉(xiāng)之情,比如蕭乾的友人因為當年住北京總布胡同時,院里有一棵棗樹,所以她把思鄉(xiāng)之情寄托在“棗核”這一物上;香港作家黃河浪,因為生于榕樹之鄉(xiāng)福建,而把思鄉(xiāng)之情寄托在榕樹這種景上。他故鄉(xiāng)的榕樹有什么奇異之處,使他激情澎湃、文思涌動,寫下本文呢?請大家一起從第5節(jié)瀏覽至第10節(jié)。
二、故鄉(xiāng)的榕樹有什么奇異之處?(15分鐘左右)
明確:駝背的榕樹形狀奇,傳說奇,功用奇;另一棵樹也為農(nóng)人遮陽歇涼提供場所,為我幸福酣眠提供場所。它們在我心中,不僅僅是樹,還是理想的啟迪放飛者,道德的見證教化者,愛心的賜予傳達者,農(nóng)人的庇護慰安者,夏夜的造境催眠者。榕樹,匯聚了濃濃的友情、親情、鄉(xiāng)情,是我永遠不會忘記的故鄉(xiāng)風物之一。這部分回憶片段猶如一個個電影分鏡頭,回憶畫卷徐徐展開。
三、為什么不直接以《憶故鄉(xiāng)》或《故鄉(xiāng)的回憶》為題?(20分鐘左右)
明確:
A作者所懷念的人、事、物莫不與榕樹相關,對故鄉(xiāng)的懷念是通過對榕樹的懷念來表達的。所以,用《……的榕樹》作標題,準確、貼切。
B這樣的標題含蓄、深情,有藝術感染力。
C此外,榕樹在文章結構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請看課文1—4節(jié)和11—13節(jié),分析課文是如何拉開回憶的序幕,又如何收起回憶的畫卷的。
明確:1.從第3節(jié)開始回憶
2.1—2節(jié)的序幕里突出的背景是什么?畫面中流動著怎樣的情?(明確:是榕樹;濃郁、幸福的感情。寫狗是為了烘托情。)
3.第3節(jié)是故鄉(xiāng)榕樹的一個特寫鏡頭。這一節(jié)里“迷濛的煙水,蒼茫的群山”表明他現(xiàn)在距故鄉(xiāng)很遙遠,但,再遠也擋不住思鄉(xiāng)的視線,割不斷思鄉(xiāng)的情感。你瞧,他對榕樹葉子的記憶多么細膩真切!請齊讀3節(jié)末句。
4.第4節(jié)是與榕樹有關的兩個廣角鏡頭,注意一下句子的銜接特點,頗似頂針格修辭。好處是有連綿不絕之勢,仿佛悠長的鄉(xiāng)思,纏綿溫馨。請讀一遍!稄潖澋脑铝痢穼憫浿泄枢l(xiāng),語言與本文有異曲同工之妙。大家一起欣賞一下。(放歌曲,放投影膠片:“歌詞”)
5.為什么不說“記憶里的故事”象天上星星一樣多,而說“象榕樹的葉子一樣多”?
明確:就近取譬,扣題、新穎。
6.這句話起什么作用?明確:開啟下文回憶
7.11—13節(jié)先以“快搖鏡頭”的方式徐徐收束畫卷。再由哨音、榕樹回到現(xiàn)實,讓我與憶中樹對話詢問,產(chǎn)生一種彼此思念的意境美。結尾輕聲呼喚,傳達了綿綿不盡的鄉(xiāng)思。
8.總結:本文是由眼前樹而引起回憶的。憶時先特寫再廣角,前者使榕樹的形象清晰而遙遠,后者為下文分鏡頭回憶榕樹設下了背景。下文以分鏡頭的方式展開回憶的畫卷,分別有兩次集中抒情。所以,以《……》為題,還起了使形散神聚的作用。
四、學習過本文后,你有什么作文方面的收獲?(2—3分鐘)
明確:
1.寫思鄉(xiāng)之作,要注意選擇,對你別別具深意或故鄉(xiāng)富有特色的景或物。
2.思鄉(xiāng)之作,常常以“眼前→回憶→眼前”的方式結構全文。
3.類于頂針格的語言組織有情韻悠長的效果,細膩描寫所憶之人、物,有真切動人的效果。
五、作業(yè)
課后請仿照本文,寫一篇寄情于物的懷舊之作
六、板書設計:
故鄉(xiāng)的榕樹
膠片一
一特殊形狀奇理想的啟迪者放飛者(伙伴)友情
傳說奇道德的寄寓者教化者(爺爺)
株一般功用奇:愛心的`傳達者實現(xiàn)者(祖母)親情
兩特殊勞人的蔭蔽者慰安者(鄉(xiāng)親)鄉(xiāng)情
株夏夜的造境者催眠者(我)
膠片二膠片三
眼前樹思鄉(xiāng)之作:選材(寄情于物)
別具深意,富有特色
憶中樹組材(插敘方式)
容量很大,開合自如
特寫鏡頭,廣角鏡頭語言(類于頂針)
分鏡頭(5、6、7、8、10)情韻悠長,綿綿不絕
。毮伱鑼懀
真切動人如在目前
不豐不殺恰到好處
眼前人與憶中樹交融
。▋傻亟煌,彼此相思)
七、教學后記
教學本文,我有一些深刻體會①正確解讀本文。全國中語會會刊《語文教學通訊》96年12期P26上,有寧夏/朱宗明的教案,是借《鄉(xiāng)愁》導入的。我以為十分不妥。a.《鄉(xiāng)愁》與本文雖同抒鄉(xiāng)愁,但作者具體情況不同;在臺與在港心態(tài)絕不會相同的。b.《鄉(xiāng)愁》有苦味,《故……》有甘味;《鄉(xiāng)愁》有悲觀悵惘氣息,《故》則是神秘感恩氣息。市一中的曹德山說,授課結束時應提一下作家之所以會如此思鄉(xiāng),是因為港陸分離。我也覺得不妥。因為香港回歸指日可待,且未必在港才會有此情調、此內容的懷鄉(xiāng),在他處也一樣會懷鄉(xiāng)的。
、陂L文如何短教?本文很長,讀一遍要20分鐘。只讀精粹之處甚至應會背,其余可略過。其次,內容較好懂,僅須在結構關鍵處,內容難解處指點一下即可。我在市一中上這節(jié)比賽課時,只用一節(jié)課不僅教完全文,還詳析了特寫處、第4節(jié)、第5節(jié)寫理想處,第10節(jié)寫玄想處,還讓學生當堂背誦了3、4、5、10節(jié)中以上詳析之處;聽了《彎彎的月亮》的部分旋律。
③語言美應當領略,如以上所說之處。尤其讓學生頗有收獲的是:a.怎樣借語言加強抒情意味?可以用類于頂針之法,如4節(jié),又如《彎彎的月亮》,它與所想表達的綿長不絕的思鄉(xiāng)之情相一致。b.可以對一細節(jié)處詳描。如第3節(jié)對葉子,給人之感覺是雖距離(時空)遙遠而記憶極其清晰。再如寫老祖母處亦然,祖母神態(tài)栩栩如在眼前。c.可以充分想象,如寫放飛理想時,理想美好在何處,遠大在何處等等,俱通過相關詞語表達,且>3句,若去掉其中一句,效果立即大減。
④結構上,此類文章有一常見模式:眼前—回憶—眼前。本文之長處在于:它把瑣碎思緒借榕樹以串聯(lián)凝聚,形雖散而神不散。
、菸恼虏牧系倪x擇、排序、銜接的道理應跟學生講清,才能有效指導今后作文。
、尴仍趶V角鏡頭中兩樹合寫,再寫形狀、功用、傳說皆奇的老榕樹,然后合寫兩樹的共同功用;寫共同功用時,又先寫一般功用:眾人歇息乘涼;再寫特別功用,單寫我乘涼時的獨特感受。這樣安排材料,整體感覺是從特殊→一般;細部感覺則從一般→特殊。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標題的雙重含義。
2、品味關鍵詞句,體會人物面對逆境時樂觀、堅韌的品格,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感受人物之間的真情。
3、學習主人公樂觀積極,頑強堅韌的品格。
教學重難點:
從關鍵詞句中體會主人公的精神品質;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懂得在逆境中應具有積極樂觀、頑強堅韌的品格。
一、由題導入、析題:
1、老師讓同學們猜個謎語:有位老師不說話,肚里學問卻很大,如有字詞不認識,你就快去請教他。(謎底:辭典)
2、從這個謎面,你能發(fā)現(xiàn)辭典有些什么特點嗎?
3、“辭典”前加上“你是我的”,你又會想到些什么?
4、針對這個題目,你想提什么問題,想要了解些什么呢?
二、自讀課文,釋疑:
課題為“你是我的辭典”,“你”是指誰?“我”又是指誰?
三、理解“你是我的辭典”的雙重含義,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一)理解“女兒是父親的辭典”這層含義,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精神品質):
1、為什么你認為女兒是父親的辭典?
2、這里辭典的意義是什么?
3、父親為什么要讓女兒做他的辭典?
4、從中可看出父親和女兒的性格各是怎樣的?
5、師小結。
。ǘ├斫狻案赣H是女兒的辭典”這層含義,把握人物精神品質(性格特征):
1、為什么你認為父親是女兒的辭典?
2、這里辭典的意義是什么?
3、從中可看出父親和女兒各有什么品質特點?
4、討論:父親突然阻止我上大學,然而最后又同意了,你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
5、師小節(jié)。
四、拓展(生活延伸):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象本杰明這位父親一樣給人以深刻啟迪的“辭典”,如你的父母、老師甚或陌生人,他們都是值得你敬重或學習的人,那讓我們翻開這些厚重的“辭典”,去看看這些“辭典”都教會或讓你懂得了什么?
五、回到課題,重釋課題
六、作業(yè):隨筆:讀《你是我的辭典》有感
附板書:
你是我的辭典
女兒父親教會單詞,提高語言能力
父親女兒教會真正的、活生生的、強有力的語言
處世之樂觀頑強、學習之堅韌刻苦
善良、寬容自尊心強、
樂觀、堅韌刻苦好學、
刻苦、愛女兒愛父親
語文教案 篇7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指名讀題目。
2.指導。
、懦鍪旧挚ㄆ,開火車認讀生字。
⑵指名口頭擴詞。
拜:拜年 禮拜 結拜 拜師 拜訪
廊:走廊 長廊 回廊 畫廊
影:電影 倒影 影視 影集 影片 影響
秧:秧苗 秧田 瓜秧 樹秧 秧歌 菜秧
籮:籮筐 稻籮 淘籮
蘿:蘿卜 藤蘿 菠蘿 胡蘿卜
墓:公墓 墓地 墳墓 掃墓 墓碑 墓室
、怯^察每一個字的筆順,自由說一說。
、饶阌X得哪一個字的筆順較難,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重點指導:“拜、廊、鼻、餅”的筆順。
、捎勉U筆描紅,進一步熟悉、鞏固筆順。
、史答,教師指出存在的問題。
二、教學第五題
1..審題,指名讀題目。
2.指導。
、胖笇ёx準字音。
學生自由讀成語,要求:讀準字音。
相互聽一聽,糾正讀音。
教學過程自我加減
指名讀。
⑵指導理解意思。
看圖,說說人們在什么地方,環(huán)境怎樣,大家在干什么,表情如何?
這4條成語都是描寫節(jié)日歡樂、熱鬧景象的,你能說出哪一條成語的意思呢?
張燈結彩:懸掛著燈籠或各種彩燈,用彩色綢布、紙條或松枝結成美麗的裝飾物。
歡聚一堂:快樂地團聚在一起。
普天同慶:天下的人一同慶祝,這里只唐人街的華人聚在一起歡慶佳節(jié)。
喜氣洋洋:形容非?鞓返.樣子。
⑶指導運用。
借助圖畫練習說話,用上這4條成語。
、戎笇П痴b。
自由背,相互背,指名背,齊背。
三、作業(yè)設計。
。保爩懺~語。
拜年 月餅 掃墓 畫廊 象鼻 倒影 楊柳
秧苗 菠蘿 竹籃 凍結 晾曬 溫暖 瞄準
。玻畬懗烧Z。
你能寫出幾個表示節(jié)日很熱鬧的,人們很高興的成語嗎?(越多越好)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8-05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詩經(jīng)教案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