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被操天天被操综合网,亚洲黄色一区二区三区性色,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1,欧美zozo另类特级,www.黄片视频在线播放,啪啪网站永久免费看,特别一级a免费大片视频网站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一年級數學教案>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時間:2024-05-15 07:10:57 一年級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匯編(15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匯編(15篇)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

  教材分析:

  捆小棒這個教學內容,其實主要是學習認、讀、寫11-20各數,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初步建立數位的概念,學生在這之前已經學習了有關10以內數的認識及有關10以內的加減法。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初步理解了加減法的含義,掌握了10以內各數的順序及大小,會進行10以內的加減法計算,并對20以內數及運算有一些初步認識。但是,要讓學生熟練掌握20以內數的知識,并能熟練正確地完成20以內的計算,還必須經過必要的學習,對于有困難的學生,還允許他們有一個循序漸進,逐步提高的過程。

  教學目標:

  1、 在具體的活動中,認識11-20各數,能正確地數、認、讀、寫11-20各數,知道這些數是由一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2、 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體驗數位的含義,建立數位的概念,并培養(yǎng)合作意識。

  3、 通過有趣的數學活動,使學生體驗數學的趣味性,感受學習數學的快樂。

  教學重點:

  掌握數的意義和組成。

  教學難點:

  明確不同數位上數字的含義。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預設學生行為提出問題,合作探究。1、 猜測。學生估計的數板書在黑板上(教師拿出一捆10小棒)同學們能猜出有多少根小棒嗎?(數一數)2、 思考。各小組數小棒要得出準確的根數,我們應怎么辦?你有什么好辦法能較快地數出整捆的根數?方法一:一根一根數3、 探索方法二:二根二根數給每個小組提供一捆小棒,1捆是(1)個十,10個一就是(1)個104、 交流?選擇有代表性的數數方法在全班匯報,可能有:?5、 說說?1捆是()個十,10個一就是()10?動手操作,感知數的組成。1、 11的認識(學生馬上就回答出11。)1) 數一數a 因為我本來就知道10上面是11。同學們都有了一捆小棒,再拿出1根小棒,你們知道這表示多少嗎?b 10加1就是11。2) 說一說c 一捆是10,再加旁邊的1根,就是11。你們怎么這么快就看出是11呢?怎么看的?可能出現:學生邊聽邊認3) 討論?11當中有兩個1,這兩個1表示的意思是一樣嗎??4) 認識計數器,?看一看自己手中的計數器,玩一玩,說一說你知道了些什么?并在計數器上拔出11動手操作,感知數的組成2、 擺一擺、拔一拔學生邊說邊擺小棒。1) 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擺一擺15、19,并告訴你們組的同學為什么這么擺?同桌說含義撥計數器。2) 在計數器上拔出這兩個數,說說含義。2個十就是20。3) 20的認識。剛才認識了15、19,知道19由1個十和9個一組成,9根再數上1根,是幾根呢??我們也把這10根捆成1捆,現在是多少?為什么??在計數器上拔出2個十,并說含義。所表示的意義3、 拔數練習。4人小組,1人說,另3人拔。4、 看直尺,感知數的順序、大小。1) 讀一讀各自準備好的直尺,讀一讀。2) 看看尺子上的數,你能提一些數學問題嗎?5、找一找。抽生說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見到過11-20各數?應用新知,鞏固提高。1、看圖寫數。學生完成2、找朋友。3、我會說。1) 19的前面是( ),后面是( )。2) 比14多1的是( )。3) 17的鄰居是( )和( )。4) 比16大,又比19小的數有( )?偨Y師總結生總結

  自我評價:

  20以內的數絕大多數兒童在入學前已初步會數,但對于數的概念卻未必都清楚,同時一年級的小朋友參與數學活動,很少是因為認識上的需要,而只是對數學活動本身感興趣。因此,在本設計中除了落實知識技能的教學目標外,更關注學生的態(tài)度,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體會到學數學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理解加法算式中未知數的意義。

  2.會填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數。

  3.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逆向思維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70頁的內容,練習十的第1、2題。

  教具、學具準備

  口算卡、多媒體課件或掛圖、游戲卡片。

  教學設計

  準備練習

  1.口算練習。(開火車)

  9-6 2+5 4+6 10-4 9-8

  10-6 10-9 7-7 1+9 5+3

  2.說出下面各數的組成。

  7 9 10 9 8

  3□ 4□ 6□ 3□ □5

  3.猜一猜。

  出示圖片:

  蘋果樹上結了10個蘋果,我用紙蓋住了一部分,請你們猜一猜,我用紙蓋住了幾個蘋果?(6個)你是怎么想出來的?(學生可能答出:4和6組成10;10可以分成4和6;4加6等于10;10減4等于6;根據蘋果樹的樣子推測大概是6個蘋果)

  教師評價:你們都很聰明,能用學過的知識猜對用紙蓋住的蘋果的個數。今天,我們就用學過的知識來解決新問題,看誰學得又快又好。

  [教學過程說明:

  第1題的口算題采用開火車的形式有利于全體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第2題數的組成知識,是本節(jié)課填未知加數的依據,教師在這里做了重點復習,為下面要進行的新課做好了準備。第3題安排的是猜一猜,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滲透了填未知數的有關知識。

  專家評析:

  填未知加數是所在章節(jié)的難點知識,因此,準備練習的設計從口算到數的組成,再到猜一猜,遵循了從舊知到新知、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原則,讓學生以此為生長點,順利完成知識的`遷移。]

  探究新知

  1.教學鉛筆圖。

  出示例題插圖:

  提問:圖上畫的是什么?(匯報)看著這幅圖,你能知道是什么嗎?(學生匯報:盒子里放了7枝筆;如果把盒子放滿,可以放10枝筆;盒子里少放了3枝筆;盒子里原來可能有10枝筆,拿走了3枝,還剩7枝等)

  根據這幅圖,誰能編一個故事,提一個問題?(學生匯報:1.盒子里原來有10枝筆,拿走了3枝,還剩幾枝?2.盒子里放了7枝筆,再放3枝筆是幾枝筆?3.盒子里放了7枝筆,再放3枝筆就是10枝筆嗎?)

  通過剛才的觀察,我們知道,盒子里已經放了7枝筆(板書:7),還要放幾枝,題里告訴了嗎?(沒有)我們把沒有告訴的、不知道的數叫未知數。未知數可以用小括號來表示,誰會寫小括號?(學生匯報,全班書空)已經放的7枝筆和還要放的枝數合起來是10枝,誰能列一個加法算式?(學生匯報,教師板書:7+( )=10)這個算式怎么讀?(學生匯報:7加幾等于10)

  7加幾等于10?括號里應該填幾?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填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數。

  (出示課題)

  學生分組討論:7加幾等于10?括號里應該填幾?你是怎么想出來的?

  學生匯報,全班交流:7再添上3就是10,所以括號里填3;7和3組成10,所以括號里填3;7加3等于10,所以括號里填3;10減7等于3,所以括號里填3;盒子里空了3個位置,所以我就知道括號里填3等。

  想一想:括號里的3表示什么?

  2.教學小旗圖。

  出示小旗圖:

  再畫幾面旗就是8面旗?

  6+( )=8

  再畫幾面小旗就是8面小旗?

  請同學們先在橫線上畫一畫,再在括號里填數。(小組活動)

  6加幾等于8?括號里應該填幾呢?(學生匯報,全班交流)

  3.直接填數。

  看著圖,同學們很快就能填出括號里的數,如果老師只給同學們算式,你還會填嗎?

  出示:3+( )=5 4+( )=7

  2+( )=8 6+( )=10

  [教學過程說明:

  通過直觀圖和老師富有啟發(fā)性的提問,讓學生得出在7+()=10中的括號里該填幾;接著再通過問題提示讓學生增畫小旗,并在6+()=8中的括號里填上適當的數;最后在學生積累了大量感性經驗的基礎上,讓學生脫離實物在括號里填數。這樣設計,把直觀感知同問題啟發(fā)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自己去尋找答案,主動構建知識,不但有利于學生解決問題,而且又能啟發(fā)他們的思維。

  專家評析:

  鉛筆圖的教學,教師能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去學習,大膽嘗試。教學采用分組討論的形式,使學生在討論中動口、動腦,形成多向信息交換與評價,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己想自己說,又通過語言表達,發(fā)展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第一層教學的基礎上,教師又安排了畫圖填數、直接填未知加數等活動,由具體到抽象,體現了教學過程的漸進原則。]

  拍手游戲

  指定一個數,老師先拍,學生接著拍,要求學生拍的次數跟老師拍的次數加起來等于指定數。

  實踐運用

  1.談話:學校組織春游,同學們提早就準備好了蛋糕和水壺。

  7+( )=10 5+( )=9

  7加幾等于10?5加幾等于9?(匯報)

  2.帶上蛋糕和水壺,請同學們按票乘車(出示汽車圖)。

  票面上的括號里填幾(車票卡片),你就乘坐幾號車。(學生活動)

  3.森林公園到了,這里的花兒太漂亮了,可惜的是,每朵花少了一片葉子。請同學們給每朵花再選一片葉子,使兩片葉子上的數加起來等于花心上的數。(學生活動)

  [教學過程說明:

  以春游活動為主線設計練習題,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提高了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其中花朵配葉子是一道有多余條件的題目,通過這個游戲既要培養(yǎng)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還要教給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

  專家評析:

  練習設計緊緊圍繞本課重點,目的明確,層次清楚,開放性強,較好體現了《課程標準》中適當安排有多余條件的題目的精神,對于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提高解題能力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評價體驗

  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

  [專家評析:

  鼓勵學生自己進行概括、總結,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自我評價的意識。]

  專家評析

  這節(jié)課的教學主要有以下特點:

  1.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整個教學過程中,教者始終以教學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的身份出現,將學生推向學習的主體,讓他們自己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在看、想、說中一步一步完成教學目標,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2.注重算法的多樣化。

  由于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種多樣的。在本課教學中,教師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尊重學生的想法,注重了算法的多樣化。如猜一猜和填7+()=10時就出現了多種解題方法。

  3.注重習題的開放性。

  數學開放題是最具有教育價值的題型,它對于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提高解題能力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本課中,準備練習、例題以及練習題的解題方法都注重了開放性。尤其是花朵配葉子的游戲,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而且使學生學到了解決問題的策略,較好體現了《標準》中適當安排有多余條件的題目的精神。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3

  五、6~10的認識和加減法

  【教學內容】人教課標版教材一年級上冊第五單元6-10的認識和加減法(P42――P83)

  【教學目標】

  一、基礎性目標:

  1、使學生熟練地數出6~10各數,會讀、會寫這些數,并會用這些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和位置。

  2、使學生掌握6~10數的順序,會比較它們的大小,熟練地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3、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的含義,會用這些符號來表示數的大小。4、使學生比較熟練地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

  5、使學生比較熟練地進行10以內的連加、連減、加減混合計算。二、發(fā)展性目標:

  1、認學生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6~10各數的過程。

  2、使學生用10以內的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3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熱愛家鄉(xiāng)、熱愛自然、保護環(huán)境、講衛(wèi)生等方面的教育,促進學生在情感、態(tài)度等方面的健康發(fā)展。

  【教學重點】

  1、計算:使學生熟練進行10以內的加減法的計算,其中包括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計算。2、用數學:用10以內的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使學生體驗用數學的樂趣。6―――10的各數的認識和加減法。【教學難點】

  1、基數與序數:雖然在1—5的加減法時,學生已經學習了基數與序數的意義,知道第幾和幾個的含義。但是由于數字的增大,所以這里依然是難點。

  2、用數學:其中包括一圖兩式、一圖四式、帶有大括號的圖畫應用題、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應用題,對于學生來說,看懂圖意,選擇正確的方法計算是個難點。1、數概念的形成

  2、6―――10的加減法【編排結構】

  教材的知識順序和結構與原通用教材相似。但認數部分不再一個一個的認,合并為三段。節(jié)約了時間、提高效率,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鄰兩個數的關系。10比較特殊仍單獨編排。

  【教材分析】

  本單元教材主要由“6、7的認識和加減法”、“8、9的認識和加減法”、“10的認識和有關10的加減法”、“連加和連減”、“加減混合”等內容構成。這些內容不僅在日常生活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而且也是學生進一步學習2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計算最直接的基礎。本單元內容是全冊教材的重點內容之一,在整個小學數學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教學中,可加強操作和觀察活動,高度重視學生對實物、模型、圖畫的深入觀察和學具拼擺,引導學生親身經歷觀察、操作的活動過程,讓他們在活動中建立起6-10的數概念和加減法計算的知識表象,讓學生全面感受數概念的形成過程,通過多種途徑掌握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感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編排特點】

  1、相對集中安排6~10的認識。

  教材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逐一認識10以內的書的作法,采取相對集中的辦法,講6和7、8和9分別放在一起認識,這樣不僅可以節(jié)約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效率,同時還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鄰兩個自然數之間的聯(lián)系和比較大小。由于數“10”是由兩個數字組合而成的,學生認識10特別是它的寫法,相對要比前面所學的數困難一些,因此教材單獨安排了10的認識,這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10的概念。

  2、認數與計算緊密結合。

  教材將6~10的認識和相應的加減法計算有機地結合起來穿插安排,學習一組數后接著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直觀或數的組成學習相應的加法和減法。如6、7的認識和有關6、7的加減法,教材讓學生在認識數的過程中體會6、7的組成,然后通過學具拼擺有關6和7的加法、劍法計算。這樣既有利于學生利用數的組成更好地掌握10以內數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同時又可以使學生在計算中加深概念的理解。

  3、讓學生經歷數概念形成的過程。

  6~10各數的認識,教材都給學生提供了經歷數概念產生過程的現實背景,引導學生結合生動的畫面按照數數(通過具體實物與自然數建立一一對應關系而理解自然數所表示的基數意義)→認識數字→數的順序→比較兩個數之間的大小→序數→寫字板→數的組成的順序認識數,這個過程不僅從不同側面展示了6~10各個數概念的豐富內涵,同時還給學生提供了經歷數概念形成的過程的情形和機會,讓學生有條件在現實背景中抽象出6~10的數概念,形成相應的數感。

  4、教材內容生動豐富有趣,富有思考性。

  本單元教材在內容的選擇和呈現上都比較注意現實性,使教材內容成為主動從事觀察、實驗、推理等數學活動的有效素材。首先,教材注意選擇學生所喜歡的素材作為數學知識的載體,如充分利用小動物圖幫助學生認識數的計算,以此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其次,教材內容的呈現形式生動有趣,有利于學生學習。如第72頁用小雞覓食的生動畫面引出連加、連減的計算過程及其算理。再次,教材盡量避免直接向學生呈現

  現成的答案,而是給學生提供一些探索的線索,讓他們自己去探索、發(fā)現答案。另外,教材除在認數和計算過程中密切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外,還兩次集中安排了“生活中的數”的內容,使學生切實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我們的生活與數學密不可分,學數學是生活的需要。

  5、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教學的價值和用數學的樂趣。

  本單元教材除集中安排了“生活中的數”外,還安排了大量“用數學”的內容(如第47頁、第51頁、第58頁、第62頁等),另外教材在練習中還安排了一些充分體現數學價值的習題。這些內容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到我們所學的數學都有用的,它能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具體問題,從而進一步激發(fā)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建議】

  本單元作為全冊教材的重點內容之一,在教學中應切實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1、加強操作和觀察活動。

  從學生的學習方式來看,本單元的知識主要是借助操作和觀察來進行的。在教學中應高度重視學生對事物、模型、圖畫的深入觀察和學具拼擺,以此豐富學生關于6~10各數概念和加減法計算的表象,讓他們在豐富的事物背景中更好地理解6~10的數概念和相應的加減法計算方法。

  2、充分發(fā)揮主題圖的作用。

  教學時要充分發(fā)揮主題圖各方面的育人功能,以促進學生的知、能力、情感、態(tài)度的全面和諧發(fā)展。充分挖掘畫面內容關于講衛(wèi)生、愛勞動、熱愛班集體,與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教育功能,感受到思想和情感教育。

  3、引導學生全面感受數概念的形成過程。

  教學時要注意做好兩項工作:一是引導學生有步驟地逐一認識、理解數概念的內涵,讓他們感受到數的含義。二是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概念的學習活動,讓他們全面感受數概念的形成過程。

  4、引導學生通過多種途徑掌握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一是利用數的組成計算加減法,二是通過學具拼擺計算加減法,三是通過實物、圖形的觀察去完成任務。充分體現《標準》關于“算法多樣化”的理念。

  5、加強學生“用數學”活動過程的指導。

  在教學中一方面要放手讓學生去大膽探索,自己發(fā)現解決問題的辦法;另一方面也要加強學生“用數學”過程的指導,在問題情境中去選擇有用信息解決問題,以此讓學生獲得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基本方法和途徑。

  6、引導學生感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教學時除用好這些材料外,好要注意充分挖掘其他內容中有關學數學、用數學的資源,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學習的樂趣,體會用教學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樂趣,感受數學學習成功的樂趣。

  【單元課時安排】

  本單元共約21課時。

  1、6、7的認識和加減法5課時2、8、9的認識和加減法5課時3、10的認識和有關10的加減法4課時4、連加、連減、加減混合4課時5、整理和復習2課時實踐活動:數學樂園1課時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4

  課題:加減混合(教材67頁例題)

  教學目標:

  1、認識加、減混合運算式題,掌握加、減混合運算式題的運算順序,能正確計算加、減混合式題。

  2、能看圖列出加、減混合算式。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認真做題,計算正確、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5、在學習活動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掌握加、減混合運算式題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記住第一次的運算結果。

  教、學具準備:例題圖,口算卡片、小棒。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播放丑小鴨動畫片斷

  你看過這個故事嗎?丑小鴨講的是它在小時候因為長的丑處處被人欺負,后來經過自己頑強的努力終于變成了美麗的.白天鵝,那你知道美麗的白天鵝生活在哪里嗎?

  今天我們請來了白天鵝為大家做向導帶大家去做客吧。

  二、合作探究

  1、教學天鵝例題1

  播放動畫

  看:湖里有幾只天鵝?

  演示:又飛來3只

  現在呢?誰能說出完整圖意

  演示:又飛走2只

  說出正確圖意,然后老師演示完整圖意

  湖里有4只,飛來3只,又飛來2只,現在有幾只天鵝?

  誰能把圖意完整的說一遍?

  你知道怎樣列式嗎?求先飛來3只,怎么辦?

  問:一共有幾只天鵝?怎樣列式?(4十3)

  又飛走2只又該怎么辦?

  問:飛走幾只天鵝?怎樣列式來表示飛走的2只?

  學生回答后老師在“4十3”的后面寫“—2”。

  師:這個算式們以前學的連加、連減有哪些不同呢?

  師:這個算式里有加法也有減法,是加和減混合在一起,我們把它叫做加減混合式題(板書:加減混合)

  這樣的算式讀做:4加3再減2。(學生齊讀算式一遍。)

  師:加減混合式題怎樣計算呢?你知道嗎?

  根據圖意想一想,先算什么?

  你怎么知道先算4+3接著什么?用哪個數減去2?誰能說說4+3-2的意義?演示課件,鼓勵學生把這道題計算過程說一說。

 。ㄟ@道題是加在前面,減在后面,就先算4加3得7,然后再算7減2得5。)

  2、教學天鵝例題2

  咱們再來看看另一個湖里的天鵝吧,演示:先有4只飛走2只,又飛來3只

  學生在小組里互相說出圖意,獨立列式后集體訂正

  師:這道算式也是有加法,有減法,也是加減混合式題,要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學生在書的方框里填數,指定學生說計算過程。

  3、小結:同學們真聰明,看看我們學習的和前面學過的連加連減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嗎?

  剛才計算兩題都是加減混合式題,第l題是加法在前還是減法在前?先算什么?第2題是加法在前還是減法在前面?先算什么?

  師概括:計算加減混合式題,加法在前面就先算加法,如果是減法在前面就先算減法。像這樣的算式叫加減混合

  三、鞏固練習。

 。1)做課本67頁“做一做”題。

  指定學生說圖意。指名列算式。

  問:這道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接著學生計算,填方框里的數。做完后訂正。

 。2)、做練習十五第1題。

  引導學生仔細看圖,說題意,邊講邊填,集體訂正。

  學生說計算過程。

  四、課堂練習

  1、練習十五的第2題。指導學生規(guī)范書寫算式。

  2、練習十五的第3題。讓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五、總結:加減混合運算應怎樣計算?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5

  教學內容:西師版xx年級上(下)冊xx頁

  執(zhí)教者:x

  教學課時:第—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了解xx,掌握xx。過程與方法:讓學生通過x方法,體驗xx。情感態(tài)度:通過感受xx,培養(yǎng)xx的情感。教學重、難點與關鍵:

  1、重點:(根據本節(jié)課的內容,找出重要的知識點)

  2、難點:(結合學生的學情,分析本節(jié)課哪些知識學生比較難掌握)

  3、關鍵:(結合實際,找出從哪些方面引導學生更好的學習)

  教學方法:講授法、談話法、演示法等

  教學準備:

  1、教具準備:實物、多媒體、一些數學圖形

  2、學具準備:實物、數學圖形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復習引入或談話引入或情景引入)

  1、小朋友,我們前面已經學習了x內容,今天我再考考大家,看看有多棒。(生說后引入新課)

  2、老師昨天遇到一個難題,想到今天我都不知道怎么解決,今天我想叫大家?guī)屠蠋熞粋忙,你們愿意嗎?(愿意)生說后老師引入新課。

  3、出示主題情景圖引入。

  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題。

  (1)、指導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2)、學生小組交流。

 。3)、反饋信息:

  生1:我覺得xxxx。

  生2:我認為xxxx。

  生3:我是這樣想的.xxx。

 。4)、師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歸納小結:同學們表現的太好了。剛才我們通過xx方法,了解到xxxx,那老師覺得x—樣更好一些。所以我們在做任何事,只要你認真想認真做就一定會有收獲的。

  三、鞏固練習

  1、出示第一道練習題。

  (1)、學生讀題,了解題目意思。

 。2)、指明學生答(學生舉手回答)。

  (3)、師生共同討論。

  (4)、完成練習題。

  2、出示第二道練習題。

 。1)、學生齊讀題目。

  (2)、學生獨立完成。

 。3)、個別展示。

 。4)、集體訂正。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6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讓學生通過看和數了解畫面的具體內容,引導學生感受看和數是認識生活中的事物,是學習數學常用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一件一件地觀察場景中的主要物體,并分別數出這些物體的個數。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在自己探索與合作交流中觀察、學習,初步培養(yǎng)有條理地觀察的習慣教學重難點及關鍵:

  讓學生通過實踐、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數數。幫助學生解決認知過程的困難。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課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

  講述: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到一個熱鬧的地方——動物樂園,高興嗎?

  1。出示圖,進一步激發(fā)起數數的興趣,初步探索。嗬!動物樂園到了,你們看,動物樂園里可熱鬧啦,讓我們快快向前去,小朋友,睜大眼睛,你看看圖上有些什么?

  二、新授

  1、看圖了解畫圖的內容,圖上有些什么?分別在哪里?

  結合畫面下的10幅小圖觀察,這10幅小圖都是從場景里提取的,讓學生一件一件地觀察場景中的主要物體,并分別數出這些物體的'個數。

  2、用圓點表示物體的個數。(圓點與物體有一一對應關系,滲透著對應的思想。)

  3、第七、八、九、十幅小圖中有圓點無物體,放手讓學生根據圓點個數,到情景圖中找相應的物體。

  三、練習:

  分4人小組,由任意一個小朋友說出物體的個數,讓其他3個小朋友用圓點擺出表示的數。

  四、拓展運用

  講述:小朋友,已經學會了數一數,即1—10的物體的個數。你能用1—10這10個數字中的其中一個數來說句話嗎?在小組內說說。

  如:我有10個手指,我們小組有4人,等等。

  五、小結

  小朋友愛動腦,又愛動手,真不錯,說說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7

  教學目標:

  1.經歷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掌握6、7的組成,加深對10以內數的認識。

  2.發(fā)展初步的動手實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體會分與合的思想,受到辨證唯物主義的.啟蒙教育。

  教學重點:

  通過學生的實踐探索、合作交流得出6、7的組成。

  教具準備:

  圓片、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自主探索

  設疑:茄子博士有18個氣球,想送給3個孩子,每人6個氣球。6個氣球,分在兩只手里拿,可以有幾種分法呢?

  三個學生的分法沒有按次序出現,可以讓其他學生調整他們排列的次序。

  討論:看著一個同學的分法,可以有幾種說法呢?

  說完后,指導學生有條理地填寫教材第32頁例題中的空格。

  二、動手操作,嘗試練習

  討論:茄子博士看到你們愛動腦筋、愛思考,每人獎7個圓片,你能把圓片分成2堆嗎?有幾種方法?能按順序有條理地分一分嗎?請你一邊分,一邊把結果記錄在教材第32頁試一試的空格里。

  填完后小組相互交流檢查,指定一名學生板書。

  三、活動游戲,應用鞏固1.連一連(想想做做第1題)

  描述:茄子博士看到大家那么聰明,高興的不得了,他獎給大家6張數字卡片,哪兩張卡片上的點子合起來是6,請你連一連。 2.說一說(想想做做第2題)

  茄子博士一口氣又給我們送來了6朵白云,哪兩朵白云上的數合起來是7?請你說一說。

  同桌互相說一說。

  3.對口令(想想做做第3題)

  師生玩6的對口令:教師出手勢2,說:我說2,學生出手勢4說:我說4,6能分成2和4。

  學生之間玩7的對口令。 4.吃螃蟹(想想做做第4題)

  討論:同學們口令對得那么好,茄子博士為你們準備了許多螃蟹,看誰吃的螃蟹多,怎么吃呢?誰能把螃蟹身上的數分成鉗子上的兩個數,把鉗子上的兩個數合成身上的數,那么那只螃蟹就歸你吃了。

  教師指導學生。

  四、揭示課題,鞏固應用

  討論:黑板上是你們動手動腦學會的知識,誰能用一句話說說學會了什么?

  師生齊板:

  6、7的分與合。

  課后反思: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8

  教學內容:練習四

  教學目標:練習看圖意列式,會填寫未知加數

  教學重點:會填寫未知加數

  教學難點:填寫未知加數的方法

  課前準備:圖片

  教學過程:

  一、自己看圖列算式,說圖意。

  生:10-2=8已知飛機里和飛機下邊共有10個人,飛機下邊有2個人,求飛機里有幾人。用總數減去飛機下邊的2個人,就是飛機里的8個人10-2=8

  8+2=10已知盒子里有8塊糖,盒子外邊有2塊糖,一共有幾塊糖?用加法。8+2=10

  二、求未知加數

  1.看盒里有幾只果茶?(7瓶)再放幾瓶就是10瓶了?(3瓶)你是怎么算的?(從7數到10,還有3個。10-7=3)

 。.看:小剛做了幾個燈籠?(6個)再做幾個就是8個?(2個,從6到8還差2個,8-6=2)3.算一算:3題

  三、看誰做的`快

  注意幾減0還的幾。

  四、小貓釣魚看誰釣的最快

  五、游戲:

  猜一猜左右手湊10。 左右手湊9

  六、賽跑

 。.觀察哪一隊跑得快?為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算術問題?(兩隊共有幾人?哪一隊快?男生幾人,女生幾人,共幾人?

  七、作業(yè):練習10以內加減法口算卡片

  板書: ?人 8塊糖

  飛機圖 2塊糖

  10-2=8 8+2=10

  教學反思:多數學生計算較快。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9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比較事物的多少、大小、長短、高矮、輕重的過程,體驗一些具體的比較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比較、分類、推理和交流等能力,提高學生基本的數學素養(yǎng)。

  3、通過比較活動,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動腦思考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讓學生經歷比較的過程,能按照給定的標準進行比較;在比較的過程中,獲得比較的方法

  教學難點:借助一一對應的方法,清楚表達三個量之間的比較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新授

 。ㄒ唬ㄕn件)說說那個輕哪個重?

  1、介紹圖意

  2、生觀察圖后說說發(fā)現了什么,怎么看出來的?

  3、再說圖意。

 。ǘ⿺[擺用羽毛球拍和乒乓球拍擺。(各4)

  1、說說怎么想的.?

  2、說話:()和()同樣多

  (三)擺和說

  1、擺5只白兔,3只刺猬,1只小貓

  2、說說發(fā)現了什么數學問題?

  3、貓和刺猬再填上幾只就和小兔同樣多了?

  三、鞏固練習

  14頁練一練1、2、3、4、5比高矮,比薄厚,比長短,比大小,比輕重。

  四、小結:

  想想生活中還有哪些事物可以進行比較,比較什么?

  五、作業(yè):

  到家中去找物體進行比較

  板書:比較

  課后反思:大多數學生能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對2個物體的大小,多少,輕重,長短等進行比較。但對于3量間的比就略顯難了。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0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上冊第二單元“高矮”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事物的良好習慣,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體會到高和矮也是相對的,進一步建立比較的意識。

  教學準備:掛圖、三枝筆

  教學過程:

  一、 情境體驗、感知高矮

  師:同學們,開學的第一天我們到學校來,都做了什么事,誰還記得 呢?

  生1:發(fā)新書,大掃除。

  生2:安排座位。

  師:誰還記得當時我們是按怎樣的順序安排座位的嗎?

  生:我們是按從矮到高的順序排。

  師:高矮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板書課題。

  請少武到前面來,你們說他是高還是矮呢?

  生:有的說高的,有的認為矮的,有的說不出。

  師:有的認為少武是高的,有的認為少武是矮的,少武是高還是矮的呢?現在來比比看,請你找一個比你矮的同學上來。(學生去找)

  師:你們比一比,誰高,誰矮?

  生:少武高,寧輝矮。(請兩 個同學說)

  師:請你再找一個比你高的同學上來。(學生去找)

  師:你們比一比,誰高,誰矮?(請兩個同學說)

  生:建東高,少武矮。(請兩個 同學說)

  師:為什么少武一會兒高,一會兒矮呢?

  生:因為少武和寧輝比,少武高;少武和建東比,少武就矮了。

  師:說得好!誰來說一說,少武和他們兩 人比,少武比寧輝怎么樣,少武比建東怎么樣?

  生:少武比寧輝高,少武比建東矮。

  師:比高比矮至少要有兩 個人才能判斷。

  (設計意圖:學生參加比高比矮的活動,不僅體會到高與矮是相對的,而且也初步學會比較高矮的方法。)

  二、 積極參與,理解高矮

  師:請同桌同學站起來比一下,誰高誰矮?(同桌同學比較)

  同組同學互相交流,運用( )比( )高,( )比( )矮的互相說一說。

 。ㄈ嗤瑢W交流反饋)

  師:誰能說說在生活中看到什么比什么高,什么比什么矮嗎?

  生1:爸爸長得比媽媽高。

  生2:椅子比桌子矮。

  生3:課桌比講臺矮。

  ……

  (設計意圖:學生年紀小,語言滯后于思維,組織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高矮的比較,既發(fā)揮了學生的想象力,又訓練了語言口頭表達能力。)

  三、 體驗相對、確定高矮

 。ń處熓治杖P)

  師:老師手里握著三枝筆,你們猜一猜,哪枝筆最長?

  生:(隨便猜一枝)

  師:(亮出謎底)要怎么比,才能道哪枝筆最長呢?(學生上臺比)

  師:這個同學把三枝筆的一端都放平,也就是說:有幾樣東西比較長短,必須有一端對齊,或者說要站在同樣的高度才能比較?墒怯袝r候碰到像這樣的情況怎么比呢?(出示課本“三只小兔比高矮”的掛圖)

 。ㄔO計意圖:學生在游戲中,體驗到事物比長短或比高矮時,必須一端對齊的.比較方法。隨后又引出,現實生活中無法達到一端對齊后再比較的特殊情況:領獎臺上小兔高矮的比較,從而讓學生進一步學習利用數量進行刻畫再比較的方法。)

  四、 應用知識、開展探索

  師:三只小兔比高矮,從這幅圖中,你發(fā)現了什么?

  生:他們沒有站在同一高度上。

  師:那該怎樣比呢?你能想出什么辦法來比一比三只小兔的高矮嗎?

 。▽W生討論交流,再反饋)

  師:同學們想了好多辦法,真棒!老師在這張圖上畫了一些格子,不知道這些格子能不能幫上你的忙?(出示第二張掛圖)我們看,大白兔的后面,有一格一格的格子,請大家邊看邊想一想,可以同組的同學說一說,你是怎么比的,誰最高誰最矮?

 。ㄓ懻摻涣,再反饋)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1

  教學目的

  1.通過“看、摸、滾、推、搭”等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知道它們的名稱,初步感知其特征,會辨認這幾種形狀的物體和圖形。

  2.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和觀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3.通過數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和創(chuàng)新的意識。

  4.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具學具準備:課件、每組一袋各形狀的的實物、立體圖形學具。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猜一猜,激趣導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你們去數學王國一游好嗎?數學王國里有很多的物體,(出示課件:立體圖形的漂亮盒子)快看,和平鴿還給你們帶了一份禮物呢!想知道漂亮的盒子里都有什么嗎?(想)我們趕快打開看看吧,你認識什么,就給組里的小朋友說說。(學生以組為單位說出禮物名稱)

  2、匯報交流:哪個勇敢的同學能大聲說說你們的禮物?其他同學細聽,看看你們有不同的嗎?(結合小朋友說的學具出示課件:粉筆盒、飲料盒、皮鞋盒、足球、易拉罐、茶葉筒、積木塊、乒乓球、魔方、接力棒等實物)

  【過程評析】由學生喜愛的參觀活動引入,抓住了“童心”, 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激發(fā)了情趣。接著由說“禮物”,使學生自然的參與到學習新知的過程中去,學習素材是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的,學生感到親切,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欲望。

  二、探索新知

 。ㄒ唬、初步感知物體的形狀。

  1、分一分。這么多物體中,你們能把“形狀相同的”放在一起嗎?四個小朋友共同試試看。(指導小組合作)

  2、說一說。請小朋友說一說你們組是怎么分的?(結合學生回答出示相應的課件)

  3、揭示概念

  每種形狀的.物體它們都有個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嗎?(學生說教師在電腦分出的各類物中抽象出立體圖形并出示名稱: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過程評析】讓學生大膽的嘗試將“形狀相同的禮物”放在一起,不僅使學生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等各類物體的外觀形狀有了初步的認識,又培養(yǎng)了學生觀察、比較、合作的能力。接著在學生認識長方體實物的基礎上抽象出立體圖形,將他們從形象的感知認識上升到抽象、理性的認識。

 。ǘ、認識物體的外形特征

  1、認識長方體。

 、倩顒樱赫埿∨笥褌兡贸瞿銈儗W具袋中的長方體看一看、摸一摸,你發(fā)現了什么?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長方體先和組里的小朋友說一說。

 、趨R報

  師:誰能告訴大家,你現在覺得長方體是什么樣子?你是怎么感覺到的?

  生:①長方體是長長的,面有大有小我是看出來的。我摸到長方體有“疙棱”,還有平平的地方。

 、劢處熜〗Y:長方體是長長的、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2、認識正方體。

 、倩顒樱何覀円呀浾J識了長方體,現在我們來認識正方體,拿出正方體學具來看一看、摸一摸,再給同組的小朋友說說你的感受。 ②匯報:學生仿照長方體的匯報,依次說正方體。

 、坌〗Y:正方體是方方正正的,有平平的面。

  3、同樣方法認識圓柱、球。

  圓柱:上下一樣粗,圓圓的,上下兩個圓的面一樣大。

  球:光光的、鼓鼓的,能滾動(提示:學生每匯報完一種物體的特征,老師題醒不是拿這種物體的小朋友趕快找一個看一看,摸一摸,看一看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

  4、小結:小朋友們,剛才我們認識了四位新朋友,它們的名字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他們都是立體圖形。

  【過程評析】讓學生經歷 “看一看、說一說、摸一摸的過程”,進一步認識各類物品的特征,符合學生“愛說、愛動、好勝”的特點,讓學生參與了知識的形成過程,在“玩”中學習了數學,體會到數學的樂趣和學數學的價值,體現了新課標的新理念。)

  5、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一說在你身邊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哪些物體是正方體,哪些物體是圓柱,哪些物體是球嗎?

  【過程評析】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三、操作體驗

  1、玩一玩 比一比

 、僬埿∨笥褌兠總人在禮物袋中分別拿出一個球、圓柱、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物品,在桌子上輕輕滾一滾、推一推,你發(fā)現了什么?(在小組內說說)

  ②匯報小結:長方體和正方體都能推動但不能滾動,圓柱和球都能滾動。(電腦出示第33頁的做一做的第一幅圖、出示圓和球的滾動圖)

 、圩h一議。長方體和正方體一樣嗎?為什么?圓柱和球一樣嗎?為什么?(小組討論,組間交流)

  【過程評析】讓孩子在玩一玩、比一比、議一議的活動中,找到了長方體與正方體的相同點與不同點;發(fā)現了圓柱與球的共同點和區(qū)別。直觀感知了長方體和正方體不能滾動、圓柱和球能滾動等特征,進一步理解了立體圖形物體的本質特征,突破了本節(jié)課的難點。

  2、游戲:摸物體游戲,教師說明游戲規(guī)則:先讓一個同學從學具袋中拿出一個立體圖形給另外兩個同學看并叫出它的名字,然后把這兩個同學的眼睛蒙上,然后讓他們從桌子上摸出這種物體,其他同學進行判斷。

  3、搭一搭

  師: 現在,我們就用這些物體做積木,請各小組的同學搭一件你們最喜歡的東西,比一比哪個小組合作得最好,搭得最有創(chuàng)意。

 。◣煆娬{:小組先想商量好要搭什么,然后再看看桌子上的物品哪些可以用,哪些不可以用。) ②小組展示成果,并介紹各部分的名字。

  【過程說明】這一系列的實踐活動,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和合作意識。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又增加了趣味性,進益步鞏固了所學知識。

  四:全課小結

  今天你學到了什么?學的開心嗎?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2

  課題:

  教學內容:教科書p38-41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觀察商場實物的擺放情況,初步感知分類的意義;通過操作學會分類的方法。

  2、通過分一分,看一看,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判斷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難點:學會對物體進行分類的方法

  教具:掛圖 圖形

  一、 引入

  小朋友們吃的、穿的.、用的都是怎么來的呢?(買的)哪兒買的?(商場)小朋友們去過商場嗎?能說說商場里都有什么?(學生說)是怎樣擺放的?

  二、 新課

  1、出示掛圖。指導學生觀察文具商店的各個柜臺,并說一說看到了什么?發(fā)現了什么?

  2、引導學生:商場里的商品放得都整齊,為了讓買的人看得很清楚,售貨員把同樣的商品放在一起。

  3、小結揭示課題:把一樣的物品放在一起就叫分類。

  4、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東西,把相應的物品分類,然后小組討論怎樣分,并動手分一分,把同類的物品放在一起。

  5、讓學生匯報分類的方法及理由。讓學生感知什么是按一定的標準分類。

  三、 鞏固練習

  1、指導學生完成第38頁“做一做”。先在組內交流怎樣分,體驗分類的方法,然后動手分一分

  2、指導學生完成練習六第1題

  四、 教學不同的分類方法

  1、師出示用吹塑紙自制的教具,讓學生分一分

  2、聽取學生匯報分類的方法及理由

  3、引導學生分類整理課桌上的文具。師巡視,說一說良好的生活習慣。

  4、鞏固練習:

  a、完成39頁“做一做”師出示掛圖讓學生仔細觀察并讓學生互相說一說可以怎樣分?還可以怎樣分?

  b、完成練習六的第3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師巡視

  五、課堂總結:

小朋友們今天學會了什么本領?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3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活動發(fā)現、提出并解決數學問題,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

  2.注重讓學生通過與小組和全班同學的交流合作,體驗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的多樣性,培養(yǎng)學生交流的能力與合作意識。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數學來源于生活。

  教學重點:

  初步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計算十幾減9。

  教學難點:

  理解十幾減9的算理,培養(yǎng)學生算法多樣化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ㄒ唬 復習鋪墊

  1)9+5= 9+2= 9+4= 9+8= 9+6= 9+3= 9+9= 9+7=

  (二) 互動新授

  1.教師出示課本例圖。 教師:大家會經常去游樂園玩嗎?游樂園里除了有許多好玩的東西,還有賣很多有意思的小玩意兒。你看,這幾個小朋友正在向小丑買氣球呢! 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學生觀察圖,與同桌之間互相說圖片上的內容,并提出數學問題:有15個氣球,賣了9個。還有多少個? 教師引導學生根據氣球圖列算式:根據這張圖,怎樣列算式能求出還有多少個氣球?與小組內的同學互相說一說。 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匯報列式:15-9=。

  2.探究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

 。1)師:15-9,你想怎樣算?用學具圓片擺一擺,和小組內的.同學互相說一說你的想法。

  (2)學生動手操作學具圓片,并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計算方法。

 。3)教師組織學生匯報,并板書學生的計算方法。

 、侔15分成10和5,先算10-9=1,再算1+5=6;

 、谝驗9+6=15,所以15-9=6;

 、9分成5和4,先算15-5=10,再算10-4=6;

  3.比較、優(yōu)化計算方法。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所匯報的幾種計算方法:說一說這幾種方法中,你最喜歡哪種計算方法?哪種計算方法更簡便?

  學生個別匯報,全班進行討論、交流自己的看法。

 。ㄈ 鞏固梳理,拓展應用

  1、完成課本第10頁做一做的第1題 先讓學生用小棒擺一擺,再計算。

  2、完成課本第10頁做一做的第2題 出示菠蘿圖和蘋果圖,讓學生在圖上圈一圈,并把算式補充完整。

  3、小結。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例題和做一做中的算式:你發(fā)現了什么共同的地方? 學生匯報:減數都是9。 教師引導學生發(fā)現,并歸納小結:今天我們學的都是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板書課題)在計算時,可以用破十法,把被減數里分成10和幾,先算10減9等于1,再把1與幾相加求出最終的得數;也可以用想加算減的方法來計算十幾減9。

  4、完成課本第10頁做一做的第3題。 師:用你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計算下列這幾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組織個別匯報。

  5、完成課本第11頁練習二的第1題。 由學生獨立完成,教師講評時強調想加算減的計算方法。

 。ㄋ模 課堂小結:

  教師:今天你學會了什么?你喜歡用哪種方法來計算十幾減9? 學生交流匯報。

  板書設計:

  十幾減9 破十法 想加算減 連減 10-9=1,9+6=1515-5-4=6 1+5=6 15-9=6

  作業(yè)設計:

  《學習輔導》

  2)9+( )=17 9+( )=16 9+( )=14 9+( )=11 9+( )=12 9+( )=13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4

  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學習了1~5的加減法及6和7的組成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根據一幅圖寫出四道算式、加法交換律的滲透和加減法的關系。為了達成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對本節(jié)課進行了如下教學設計:

  1.獨立操作,理解“一圖兩式”和“一圖四式”,體會計算方法。

  充分利用教材情境圖,引導學生“入情入境”,讓學生從學習者轉變成參與者,從圖中兩位小朋友的角度去思考,理解“一圖兩式”和“一圖四式”的列式思路和方法,再借助算式的對比,通過觀察和探究,進一步感受6和7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體會算法的多樣性,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究精神,使“四基”在教學中得以強化。

  2.建立表象,由具體操作到看圖列式。

  兒童的認知特點是由形象直觀到抽象具體,教學中必須要遵循學生的這個認知規(guī)律,使學生由感知到理解再到概括提煉。本教學設計就是由這一觀念出發(fā),先讓學生觀圖,闡述列式,分析“一圖兩式”的特點,感悟計算方法,由看圖計算到根據組成計算。接著延伸到“一圖四式”,對加減法進行對比,感知加減法計算的互逆性,對計算方法進行進一步的探究。這樣的設計既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又讓學生經歷了知識的發(fā)現和探究過程。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小棒 圓形紙片 三角形紙片

  教學過程

  ⊙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口算。

  3+1= 4-1= 2+1= 5-2=

  1+4= 3-2= 1+3= 5-3=

  2+3= 4-2= 5-4= 5-1=

  2.復習6和7的組成。

  3.引入新課。

  師: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的是6和7的組成,這節(jié)課我們將要學習的內容是6和7的加減法。(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5以內的加減法的口算及6和7的組成,讓學生對前面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為學習6和7的加減法做好鋪墊。

  ⊙觀察、操作,探索新知

  1.教學5+1和1+5。

  課件出示教材42頁主題情境圖左圖(去掉圖中的算式)。

  (1)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說一說這幅圖中的兩個小朋友正在做什么。(圖中的兩個小朋友相對而坐,正在擺圓片寫算式,圓片被分成兩份,一份有5個,一份有1個)

  (2)如果把圖中圓片的擺放情況用加法算式表示出來,你能做到嗎?(學生觀察,寫出算式5+1和1+5)

  (3)交流:根據同一組圓片寫出的兩道加法算式為什么不同?

  預設 生1:從女孩的角度看:左邊有5個圓片,右邊有1個圓片,所以我寫出來的算式是5+1。

  生2:從男孩的角度看:左邊有1個圓片,右邊有5個圓片,所以我寫出來的算式是1+5。

  小結:由于兩個小朋友坐的方向不同,觀察的角度不同,所以寫出的`兩道加法算式就不同。

  (4)先讓學生計算5+1和1+5的得數,然后說一說自己的計算方法。(5+1=6 1+5=6)

  (5)引導學生比較5+1=6和1+5=6。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這兩道算式什么相同,什么不同?

  (師引導學生得出:在這兩道算式中,相加的兩個數相同,得數相同,相加的兩個數在算式中的位置不同)

  小結:從這幅圖中我們知道,根據一幅圖通?梢粤谐鰞傻兰臃ㄋ闶,在加法算式中,調換兩個相加的數的位置,得數不變。

  2.教學6-1和6-5。

  課件出示教材42頁主題情境圖右圖。

  (1)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說一說這幅圖的意思。(這幅圖中一共有6個圓片,被分成了5個和1個兩部分)

 、購呐⒌慕嵌瓤矗6被分成了哪兩部分?從6里面去掉被小棒分出去的一部分,還剩多少個圓片?怎樣列算式?(學生觀察,寫出算式:6-1=5)

 、趶哪泻⒌慕嵌瓤,情況又是怎樣的?你能列出算式嗎?(6-5=1)

  (2)想一想,同一幅圖,為什么可以列出兩道不同的減法算式呢?(因為觀察的方向不同,分析的角度不同,所以能列出兩道不同的減法算式)

  (3)如果不看圖,怎樣計算“6-1”和“6-5”比較簡便呢?(6可以分解成1和5,所以6減5等于1,6減1等于5)

  小結:從這幅圖中我們可以知道,從總數中拿走一部分,求剩下多少,用減法計算。

  設計意圖:借助圓片圖,使學生能夠直觀地體會“一圖兩式”的列式思路和方法,在觀察、比較中繼續(xù)深化對加法和減法意義的理解,初步感知6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3.教學4+2、2+4、6-2和6-4。

  課件出示教材42頁中間笑臉圖。

  (1)請同學們認真觀察,圖中一共有多少個笑臉?從左往右看,你能列出什么算式?從右往左看呢?(4+2=6 2+4=6)

  (2)如果不看圖,怎樣計算4+2等于幾呢?怎樣計算2+4等于幾呢?(引導學生從6的組成進行理解)

  (3)根據笑臉圖,你能列出減法算式嗎?(學生小組交流后寫出算式:6-2=4,6-4=2)

  師: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預設 生1:我是這樣想的,從6個笑臉中去掉2個笑臉,就剩下4個笑臉了。

  生2:我的想法和你的想法類似,從6個笑臉中去掉4個笑臉,就剩下2個笑臉了。

  (4)如果不看圖,你想怎么計算這兩道減法算式?(引導學生根據算式之間的關系,利用聯(lián)想推出兩道減法算式的得數)

  小結:同一幅圖,觀察的角度不同,不僅可以列出兩道加法算式,還可以列出兩道減法算式。

  4.學生合作學習5+2、2+5、7-2和7-5。

  (1)教師提出合作學習的要求。

  師:剛才同學們很聰明,根據笑臉圖列出了四道算式。那你們有信心根據這幅小棒圖也列出四道算式嗎?(課件出示小棒圖)

  (2)學生合作學習,小組內交流。

  根據擺和算的過程,觀察、比較5+2=7和2+5=7、7-2=5和7-5=2,發(fā)現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

  (3)匯報,全班交流。

  (5+2=7 2+5=7 7-2=5 7-5=2)

  (4)根據學生的匯報,教師小結:根據一幅圖可以列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

  5.學習3+3和6-3。

  課件出示教材42頁三角形圖。

  (1)讓學生擺三角形,邊擺邊寫出加法算式。

  (3+3=6)

  (2)讓學生根據擺三角形的過程寫出減法算式。

  (6-3=3)

  (2)想一想,為什么這幅圖只能列出兩道算式?小組內交流一下。(小組討論交流得出:因為這幅圖分成的兩部分相等)

  小結:當兩部分的數量相同時,根據同一幅圖只能列出一加一減兩道算式。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教師引導、自主合作學習等方式,理解“一圖四式”的列式方法,促進學生對加減法之間關系的理解,從而有利于學生根據算式之間的關系,利用聯(lián)想推出某些算式的得數,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5

  本單元的主要內容有:20以內的進位加法、解決問題。

  20以內的進位加法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運用,并且它是20以內退位減法和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這部分內容是進一步學習數學必須練好的基本功之一。而用加法解決問題,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既有利于學生進一步領會加法的含義,又可以為發(fā)現和解決稍復雜的問題打下基礎。

  本單元教材的編排遵循兒童認知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突出了“湊十”的計算方法;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突出了一般步驟和策略;滲透了集合、函數、統(tǒng)計等數學思想。

  備內容

  9加幾(1課時)→9加幾的計算方法

  8、7、6加幾(1課時)→8、7、6加幾的計算方法

  20以內的進位加法

  解決問題(一)(1課時)→從不同角度尋找信息解決問題

  5、4、3、2加幾(1課時)→5、4、3、2加幾的計算方法

  解決問題(二)(1課時)→運用畫圖的策略解決“逆向”的加法問題

  備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20以內進位加法的`基本計算方法,即“拆數湊十法”。

  2、能熟練運用“湊十法”準確口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

  3、掌握用加法求總數的解題方法。

  過程與方法

  1、經歷探索20以內進位加法計算方法的過程,通過觀察、操作、比較、分析和交流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考的能力,增強與同伴合作的意識。

  2、在交流不同算法的過程中,感受算法多樣化,初步培養(yǎng)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

  3、使學生經歷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積累一些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經驗,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在觀察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在操作、討論、交流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學習興趣,使學生想學、樂學、會學。

  備重難點

  重點

  1、學會用“湊十法”口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

  2、學會用加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難點

  1、正確、熟練地“拆數”。

  2、能從不同角度尋找信息解決問題。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2-30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2-16

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案02-01

一年級上冊數學《解決問題》教案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04-14

小學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最新01-07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集合】01-28

小學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范文11-24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優(yōu)秀03-11

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案01-20

小學一年級上冊數學《小于、等于、大于》教案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