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美術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美術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課屬于“設計.運用”領域。通過本課教學讓沉重了解吊飾在生活中的應用;在制作吊飾過程中體驗生活的快樂;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的習慣和熱愛生活的情感;讓學生在美術活動中充分地展現(xiàn)自己的才能,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
二、教學目標
知道吊飾與生活的關系,了解吊飾的結構和基本制作方法;學習吊飾的裝飾方法,能利用紙材制作平面或立體的吊飾。
三、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觀察、記憶生活中吊飾的種類,了解吊飾的結構,掌握制作方法設計吊飾。
難點:造型的新穎美觀。
四、課時安排:2課時
五、德育滲透
培養(yǎng)觀察生活的習慣和熱愛生活的情感,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美術,通過各種教學手段激發(fā)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
六、材料準備
彩色紙、剪子、刻刀、膠水。
七、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
組織學生觀察吊飾作品,激發(fā)制作興趣。
2、講授新課
。1) 出示課題,講授新課。
問題:
、倌阍谑裁磿r候什么地方見到過吊飾?
、谡f一說吊飾的'樣子。
、 為什么要掛吊飾。
、 分析結構。
⑤為什么叫吊飾?
(2)以一個吊飾為例分析:由哪些部分組成?每一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吊飾――用來裝飾環(huán)境并能懸掛的飾物。
①主體部分可以設計什么形狀?你有什么創(chuàng)新設計?
②在什么部位裝飾效果最好?說說裝飾內(nèi)容和怎樣裝飾。
、 你能設計幾種懸掛方法?
(主體部分:吊飾的主體形狀,有平面的、立體的。裝飾部分:吊飾的關鍵部位,使吊飾美觀漂亮。懸掛部分:吊飾的懸掛部位。)
(3)看教材第12、13頁,分析了解制作過程。
。4)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觀看展品。
討論:準備制作什么樣的吊飾,確定小組合作內(nèi)容。
。5)播放課件或相關資料,啟發(fā)創(chuàng)新設計,學習基本制作方法。
3、學生完成作業(yè)
。1)確定制作方案:小組合作研究制定方案,落實主體、裝飾、懸掛部分的具體設計,進行分工。
。2)教師輔導要點:
主體形象設計新穎美觀;
裝飾部分特點突出;
創(chuàng)新使用材料。
4、展示作品
集體布置教室,請各小組將作品懸掛起來展示。
觀看作品,評價作品。
課后記
很多孩子懂得將現(xiàn)成的小飾物和自己親手制作的部分結合起來,作品效果非常好。
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能夠?qū)憣嵉漠嬅嫘蜗筮M行初步的明暗造型歸納與整理。
2、能夠運用明暗色塊整理的處理方法對畫面進行明暗造型的簡化練習。
3、能夠初步理解與把握美術作品中明暗處理與情感表現(xiàn)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4、能夠基本把握畫面中的空間透視規(guī)律,運用簡單的空間透視表現(xiàn)技巧。
教學重點:
1、能夠?qū)憣嵉漠嬅嫘蜗筮M行初步的明暗造型歸納與整理。
2、能夠運用明暗色塊整理的處理方法對畫面進行明暗造型的簡化練習。
教學難點:
1、能夠初步理解與把握美術作品中明暗處理與情感表現(xiàn)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2、能夠基本把握畫面中的空間透視規(guī)律,運用簡單的空間透視表現(xiàn)技巧。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用具:圖片、課件。
學生用具:顏料、紙等。
學生預習:
課前自己收集的風景畫作品及風景照片作品。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工具的準備情況
二、講授新課
1、讓學生欣賞油畫作品《天山之晨》:感受畫家在美術作品中是如何運用光影的黑白灰變化賦予畫面生命力的。(熾熱濃烈的高原景色令人陶醉。)
2、欣賞教材上的彩照《沙漠》,談談它給大家的'視覺感受。
3、轉(zhuǎn)換成黑白效果,分析構圖韻律主線形成的主要原因。
4、用簡潔的黑、白、灰三色概括畫面。簡潔地描繪畫面中的影調(diào)關系。
5、活動一:將自己課外搜集的風景照片或風景畫作品用單色工具進行概括和描繪。
6、展示并簡要評析兩幅優(yōu)秀的學生作業(yè),優(yōu)化描繪的步驟。用概括的線條和塊面將黑白灰調(diào)子進行整體的描繪。
7、欣賞一幅列維坦的風景畫作品,體會其中黑、白、灰組合的形式韻律。(重點分析空氣透視規(guī)律:近大遠小,近實遠虛。)
8、活動二:對畫面進行描繪和修改,以求更好地表達畫面的視覺情感體驗。
9、課堂小結:展示學生作業(yè),請作者談談對畫面藝術處理的感受。
教學過程:(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工具的準備情況
二、講授新課
1、欣賞凡高的作品《夜間露天咖啡座》,引導學生分析畫面中的光影構成方式,對應討論畫面帶給人的情感體驗。
2、選擇自己喜歡的風景照片,根據(jù)自己對畫面的情感體驗,注意畫面韻律表現(xiàn)及主體物的位置處理。
3、展示部分學生的作品,師生共同提出修改意見。
4、《夜間露天咖啡座》創(chuàng)作草圖中,不同遠近住宅的光影與形狀有何變化?(近大遠小,近實遠虛)
5、將構好圖的畫面,在把握好明暗關系的基礎上,進行更具體細致的明暗處理,使畫面呈現(xiàn)出一定的空間立體感。
6、展示評價學生作業(yè),進行適當?shù)氖痉逗托薷,提高學生處理畫面空間立體感的技巧。
7、課堂小結。
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認識各種美術工具和材料。
。、引導學生用不同的美術工具和材料,大膽、自由的表達自己的各種想法。
。场⒁龑W生在認識美術工具和材料中對美術課產(chǎn)生興趣
教材簡析:
本課是引導學生初識美術工具和材料,可讓學生嘗試使用一下,或看一看、摸一摸各種繪畫的效果。教師要準備好各種形式的美術作品供學生欣賞。
教學重、難點:
通過活動引導學生對美術創(chuàng)造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蠟筆、水筆、鋼筆、毛筆、油畫筆、水彩顏料、橡皮泥、、陶土、剪刀、圖畫紙、宣紙等美術工具和顏料。
(2)教師準備一些可用來繪畫、雕刻、拓印、拼貼、編織的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3)教師搜集由各種工具和材料制作的美術作品(中國畫、水彩畫、版畫、雕塑、剪紙、素描等)
教學活動設計:
。1) 引導階段:
教師在課前利用舊衣服自制一挎包,放入各種美術材料和工具。上課時讓學生上來抽獎:抽出一樣來讓其他人說說這是什么東西?是干什么用的?引起學生好奇心,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都掏出來后,教師選幾樣常用材料當場操作、示范。并出示不同材料所作的美術作品,讓學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能及特點和不同的表現(xiàn)效果。
(2) 發(fā)展階段
鼓勵學生學用自己感興趣的工具和材料進行創(chuàng)作,以體會工具和材料的性能。
在進行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盡量鼓勵學生大膽、自由的表現(xiàn),使學生對美術課產(chǎn)生興趣。
。3) 收拾與整理;
作業(yè)完成后,應督促學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環(huán)境的衛(wèi)生、整潔。
課后拓展:
尋找自己家中或周圍可用來繪畫、粘貼、拓印、拼貼編織的各種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進行嘗試性的美術創(chuàng)作。
教學評價:
。1) 是否認識一些主要的美術工具材料。
。2) 能否大膽運用美術工具材料,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
。3) 是否對美術課產(chǎn)生興趣。
札記:
在展示每一種美術工具材料后,我都出示一張用此工具材料做的畫讓學生看看、摸摸,加深他們對這種工具材料的了解,學生看得很投入,在練習中能夠大膽的畫出第一筆。
課題: 大家都來做
學習領域:造型*表現(xiàn)
美術教案 篇4
1. 學習用團圓和連接的方法塑造出泥人的基本形象。
2. 通過觀看教師示范,初步掌握制作的技巧.
3. 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活動準備
1. 五彩橡皮泥泥工板、半截火柴棒每位幼兒人手一份
2. 用雪碧瓶等材料圍合制作的"泥人娃娃樂園"。
活動過程
一、 開始部分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班上來了一位新朋友你們猜一猜它是誰
二、基本部分
教師出示泥人引起幼兒興趣。
1. 你們看這是什么你們喜歡它嗎
2. 你們想不想自己也來做一個泥人
教師邊提問邊示范制作泥人的方法。
1. 泥人的頭是什么樣子的上面有什么
2. 泥人的身體是什么樣子的身體上有什么
3. 想一想怎樣將泥人的頭和身體連在一起
步驟:
將黃色橡皮泥先分成三份各色橡皮泥各準備一點取黃色橡皮泥中的一份團圓作為人的頭;
用另一半黃色橡皮泥中的一點作為人的兩只耳朵連在人的頭上;
用黑色橡皮泥搓兩個小圓壓扁作為眼睛放在臉上再
用黃色橡皮泥壓扁作為人的`鼻子;
再用紅色橡皮泥壓扁作為人的鼻子;
用粉紅色橡皮泥搓成橢圓形作為人的身體將黃色分
成四份搓長連在身體上作為人的四肢;
最后再用火柴棒將頭部與身體連起來。
幼兒制作教師巡回觀察并進行對個別能力較弱的幼兒給予指導和幫助。
教師:泥人娃娃一個人感到很孤獨沒有朋友玩小朋友請你們幫幫泥人娃娃吧用橡皮泥做許多泥人娃娃好嗎?
三、 結束部分:
展示幼兒的作品建立娃娃樂園。
教師我們把小泥人都送到娃娃樂園吧!
教師帶領幼兒參觀娃娃樂園請幼兒像同伴介紹自己制作的泥人娃娃,教師對幼兒的制作 活動 表示贊賞。
美術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
筆對于學生,是最常見的學習用品之一。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市場上也不斷涌現(xiàn)出各式各樣的筆,這些筆無論在外形和功能都十分受學生喜愛。本課《筆的世界》正是以此為切入點,帶領學生走進“設計·應用”的天地,讓學生接觸生活中的設計,并設計生活中常見的物品。
而在第10冊《杯子的設計》一課中,學生對于設計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課的宗旨是使學生進一步了解藝術設計與生活用品的緊密聯(lián)系,學習掌握設計的基本方法,認識到設計要以人為本的原則,創(chuàng)作出更有創(chuàng)意的作品,進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養(yǎng)成善于關注身邊事物的習慣。
教學目標 :
1、知識目標: 了解筆基本結構和功能,學會觀察和分析筆各部分的特點和功能。
2、技能目標: 學習簡單的設計方法,能夠設計美觀與實用相結合的筆。
3、情感目標: 養(yǎng)成關注身邊事物的習慣,提高觀察和分析能力,了解設計要以人為本。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了解筆設計的兩大原則—實用和美觀,學會畫簡單設計圖設計筆。
2、教學難點 :了解形象與功能之間的關系,從美術的角度對筆的外形進行設計,結合實用性原則設計出造型新穎獨特的筆。
3、注意點:在引導的過程中,不要單方面強調(diào)筆的功能如何現(xiàn)代化、科技化,而是要從生活中的實際情況考慮,思考筆需要進行哪些改良,在保證基本實用功能的基礎之上對筆的外形進行美觀設計。
教學設計:
一、導入激趣——發(fā)現(xiàn)筆的變化美
1、猜一猜 :“筆”字的構成:竹字頭和毛組成,既是我中國古代的毛筆。
2、看一看 :展示收集的各類筆:毛筆、鵝毛筆、鋼筆、鉛筆、圓珠筆、水筆等,展示一個筆的發(fā)展歷史。
3、小結揭題:從最古老的毛筆到現(xiàn)在的筆,筆的外形和功能也在發(fā)生著各種改變。今天我們一起來走進筆的世界,和筆來一次親密接觸吧。
二、探究分析——感受筆的造型美
1、尋找筆的內(nèi)在美,既筆的基本造型及最重要的功能
、 拆一拆:在實物投影儀上拆一支筆,以此讓學生了解筆的基本構造。
、 智力闖關::
問題一:除去外殼之后筆剩下了什么?說明什么?——筆芯,基本用途:書寫問題二:筆蓋、按鈕有什么用途?——出筆芯
問題三:橡膠、筆桿上的凹凸變化是為了什么?——防滑,書寫的舒適
、 小結、不管什么筆,去掉外殼,你會發(fā)現(xiàn)書寫是筆最主要的功能,而一切外在的形狀和功能設計都是為這一點服務的。
2、探究筆的造型美,嘗試筆不同外形的變化
、 加外形:筆外形的創(chuàng)意設計(給上一環(huán)節(jié)拆出的筆芯增加外形)
。ǜ鶕(jù)摸到的物品進行筆外形的設計)
如:針筒、口紅——他們形狀上有什么共性?怎么設計?(圖示)
水果(蘋果、香蕉、小西紅柿)香蕉可以,小西紅柿不可以,蘋果太圓怎么
辦?切成瓣就可以了。(蘋果可以現(xiàn)場切開,進行展示)
② 小結論:筆的造型美是遵循一定得原則,也就是設計建立在筆實用性的基礎上,進行科學的設計。色彩要和諧、整體。
三、探究筆的功能美
1、加功能:設計計算題:(為上一環(huán)節(jié)的筆增加功能)
、 加法:了解筆的基本結構之后,通過功能相加對筆進行多功能的`設計。 (播放圖片算式)
鉛筆+橡皮=?
圓珠筆+日歷=?
。úシ艓讖埗喙δ芄P作品)
、 減法:糾錯示范
說一說這支筆設計的好嗎?為什么?
小結:筆的功能主要是書寫,增加的一些功能主要目的也是為此所服務的。
四、綜合探索——造型美與功能美的結合
1、看一看:欣賞優(yōu)秀筆的設計:分別從大師、老師、學生的作品切入,拉近學生與設計的距離感。
2、說一說:說一說這些設計好在哪。為上面的知識做一小結,為學生整理下設計思路。
五、實踐探究——“不走尋常路”筆的設計
1、創(chuàng)設情境:寧波北侖貝發(fā)筆業(yè)有限公司征集“不走尋常路”筆的設計方案。
2、創(chuàng)作:(反對盜版,支持原創(chuàng)。
、 創(chuàng)意:獨立設計一款外觀新穎、功能獨特的筆。
、 繪制:作品的大小用厘米圖示表示出來,并寫上設計說明
3、評價:
、 展示:把自己畫好的筆剪出來,掛在老師事先準備好的筆架上,進行展示
、 評價:挑一挑:挑選你最喜歡的一支,說一說為什么?
改一改:說說哪一支筆你認為需要改良的?為什么?怎么改?
教師總結:設計的魅力就在于創(chuàng)新,服務于社會,提高人們生活的品質(zhì)。
要設計出優(yōu)秀的作品,要學會觀察,勇于嘗試,這樣每一位同學都會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設計者。
美術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表現(xiàn)出對泡泡游戲和學習活動的愉悅,能為表現(xiàn)自己的感受選擇的方法。
2.能辯識泡泡的形狀變化和豐富的色彩,認識印、畫、撕貼泡泡的方法。
3.大膽創(chuàng)作并表現(xiàn)出畫面組織的美感。
教學重點:
印、畫、撕貼的.三種學習方法。
教學難點:
常用六色的運用以及圓形、色彩的重復組合。
教學準備:
泡泡畫范作,投影片、錄音機、瓶蓋、彩色水筆。
教學過程:
素材腳本
一、認識泡泡
有一個謎語,看誰先猜出來:許多小氣球,小孩 愛玩它,球里色彩多變化,升上天空就會爆。
。▽W生猜,教師揭題)
二引入新課:
今天這節(jié)課,老師和你們一起做一項有趣的游戲好嗎?游戲的名稱是:吹泡泡比賽。
。ㄕ8位同學上臺參加)
1.注意觀察泡泡的形狀。
2.注意觀察泡泡的顏色。
3.(出示泡泡畫范作)畫上畫了什么?你能發(fā)
現(xiàn)這幅畫是利用了哪種形狀和顏色畫出來的?
用瓶蓋印一印,用水彩筆畫一畫,用彩色紙撕 一撕,再經(jīng)過添畫,可以變成有趣的圖形,這就是本節(jié)課所學習的內(nèi)容。
三、泡泡畫的作畫方法。(有三種)
方法一:利用瓶蓋大、中、小各一個,六種顏色
的水粉,調(diào)好顏料,用瓶蓋重壓在白紙上,可重復組合。
方法二:利用水彩筆在白紙上畫成大、小不一的
圓圈,在圓圈,再在圓圈上添畫。
方法三:利用彩色紙撕帖圓形的重疊秩序和撕紙方法。
四、學生做作業(yè),教師巡回輔導。
(歌曲伴《一起游戲多快樂》)
1.選擇適合自己的作畫方法。
2.準備好材料工具。
3.注意畫面的大小組合,色彩變化,畫面美觀。
4.盡量不仿照書本和老師的范畫。
五、評析作業(yè):
1.學生在前面介紹自己的作品是用哪種方法作的。
2.用語言表達對泡泡的感受。
美術教案 篇7
教學過程
第 一 節(jié)
一、講新課:朗讀課文,請學生回憶對哪一個節(jié)日的夜晚印象最深,它的景色有什么特點?指定學生回答后,指導學生觀賞課本中的照片,理解節(jié)日之夜的特色,再掛出備好的節(jié)日之夜的圖片,指導學生觀看,以加深學生對節(jié)日中具有特色的`形象的感受(理解、記憶焰火、燈飾、建筑物的裝飾及人物外形特征)。
二、講解夜景畫法,并作示范。一般可在暗紫藍色的底紙上畫夜色景物,或先用蠟筆或油畫棒畫出夜色景物,再涂上深色水彩作底色。教師示范畫法,并指導觀看課本中三種形象的畫法。
三、提出對作業(yè)的兩個要求:
1.以景物為主表現(xiàn)節(jié)日之夜,先安排場景,后加插人物;以人物為主表現(xiàn)節(jié)日之夜,先安排人群,再添加背景。
2.構圖要飽滿,近景可以畫出畫外(即畫物象的局部)。應選擇印象深刻的場景或人物活動表達自己的感受,作畫時要抓住人物的表情動態(tài)、服飾、景物等的形象特征進行具體細致的刻畫,使之生動感人(以課本范圖為例),力求用對比色彩表現(xiàn)出熱烈的氣氛。
四、學生作業(yè):完成全畫的鉛筆草稿,下一節(jié)課著色完成。
第 二 節(jié)
一、選出前課類型不同的稿子給予點評,再讓學生調(diào)整、充實畫面。
二、講解色彩的運用:以范圖和照片為例,講解在運用色彩時要注意冷暖和深淺對比,一般用冷色畫天空,在重色背景襯托下,淺色的燈光容易產(chǎn)生閃爍的效果,人物的色彩也應是深淺冷暖相間、相互烘托。如用水彩作畫可先畫深重的天空,再畫淺色景物。若用油畫棒作畫,可先畫各種景物,最后用水彩的深色大筆涂畫天空。
三、學生著色,完成作業(yè)。學生有什么顏料使用什么顏料作畫,不便強求一律。
四、講評。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教案-美術教案--設計郵票08-16
中班美術教案美術中班教案01-07
美術教案-電腦美術08-16
美術教案-美術概說08-16
美術教案-美術:螃蟹08-16
美術教案07-22
美術的教案06-20
美術教案01-26
美術教案[精選]08-15
美術教案【經(jīng)典】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