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通過課文,認識和了解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我國廣大鄉(xiāng)村普通百姓的苦難生活,從而更好地理解作者對生活的獨特感悟。
2。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體驗能力,學會思考人生。
3。感受作品中蘊含的父子之情、同學之情,以及人與狗的默契和情趣,培養(yǎng)樂觀進取的生活態(tài)度和互助友愛的精神,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重難點:
1。重點:抓住重點,有條理地復述故事。
2。難點:認識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我國廣大鄉(xiāng)村普通百姓的苦難生活,體會苦難生活之于人的意義。教學時數(shù):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在今天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誰都離不開書籍。
想一想,你讀的第一本書是什么?(請學生說說,并談談閱讀感受)不少同學對自己的第一本書已經記不清了,但詩人牛漢對自己的第一本書卻永志難忘。那么,他讀的第一本書到底是一本什么書呢?今天,讓我們一起跟隨詩人牛漢去了解圍繞著第一本書演繹的故事,在體味語言特色的基礎上,把握第一本書的深刻含義。
二、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生字詞的情況。
。1)給下列畫線的字注音:酷(kù)似摻(ch1n)脊(jǐ)背枉(w3ng)讀
。2)解釋下列詞語: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長。凄慘:凄涼悲慘。奧秘:奧妙神秘。
翻來覆去: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復。摻和:摻雜混合在一起。
知書識禮:有知識,懂禮貌。指人有文化教養(yǎng)?崴疲簶O像。
2。播放媒體資源中的動畫,在美妙的音樂中欣賞《我的第一本書》的朗讀,初步感知全文。
3。默讀課文,請學生復述“第一本書”的故事。
要求:
A。交代清楚時間、地點、人物、故事發(fā)生的過程。B。讀音準確,口齒清楚,聲音洪亮。C。語言簡練生動,表達自然流暢。思考下列問題:
。1)說說“我的第一本書”的含義。
明確:“我的第一本”不僅僅指那半本課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課。這人生的第一課蘊含著生活的艱辛,人間的溫情,同學的友誼和上學的樂趣。
(2)作者是懷著怎樣的感情追憶他的第一本書的呢?
明確:作者追憶“第一本書”的心情是學生,他是懷著敬重、珍愛的感情追憶“第一本書”的,同時感情也是復雜的,因為那本書里深藏著苦難的生活和惡劣的學習條件與環(huán)境,同時也映照著那個時代人們不幸的命運,以及在那種荒寒背景下特別可貴的一點樂趣和溫情。
三、研讀與賞析:
1!拔业耐隂]有幽默,只有從荒寒的大自然感應到一點生命最初的快樂和夢幻”。作者對童年的感覺是怎樣的?聯(lián)系下文看,“生命最初的'快樂和夢幻”是什么?
明確:作者對童年的感覺是辛酸的,“童年沒有幽默”寫其童年生活的艱苦而沉重,不僅自己家的生活是窮困的,幾乎所有同學都在生存的底線上掙扎,哪有幽默可言?但是,畢竟是童年,無論生活多么艱苦,也抹不去與生俱來的童年的好奇、天真和淘氣,能和小伙伴們在一起,和小動物們在一起,回到大自然中間,就是快樂的,而且童年時代只要玩起來,什么困苦都會忘,這就是生命最初的快樂。
2。沒有課本的喬元貞卻考了第一名,父親也認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結尾處特意地補述了他一生的“出息”,“他一輩子挎著藍子在附近幾個村子里叫賣紙煙、花生、火柴等小東西。”這算什么“出息”?作者為什么作這樣的交待?
明確:沒有課本的喬元貞卻考了第一名,這說明他是個聰明好學的孩子,父親以他教師的經驗感覺得出,這樣的孩子是能成器的,但是,當“我”拿回那半本書讓父親裝訂完整時,喬元貞哭著對“我”說,他不能再上學了。這樣,那半本書就“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書”了,而“我”后來到條件好一些的學校上學去,而喬元貞這樣一個聰明好學的孩子在最需要學習的時候失學了,人生成長的第一個階梯就這樣永遠失去了,再加上當?shù)匚幕、經濟的極度貧困和落后,一輩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線上掙扎,還能有什么發(fā)展可言呢?還能有多大“出息”?在這里,這就促使我們更深入的思考了?傊髡邔δ莻時代的苦難進行著辛酸的“訴說”,對苦難生活中小伙伴們寄予深切的同情,也讓讀者從喬元貞的命運中嚴肅思考生活與人生。
3.“我的第一本書實在應當寫寫,如果不寫,我就枉讀了這幾十年的書,更枉寫了這幾十年的詩。人不能忘本!痹鯓永斫狻巴髯x了這幾十年的書”“枉寫這幾十年的詩”?“人不能忘本”的“本”?
明確:這里的“枉”可理解為白白地,無價值的,無意義地。作者的第一本書意味深長,它不僅表明第一次跨進學校的大門,走進了知識的世界,更重要的是,那第一本書里鑲嵌著父親的深情,同學的友情,童年的樂趣和生活的苦難以及在苦難生活中抗爭的一段心路歷程。它既是求知的第一本書,更是人生的第一本書。如果這第一本書不寫出來,那么這幾十年的讀書和寫書則失去了意義,變得毫無價值,因為你忘記了知識的源頭和人生的起點,你忘記了過去,即忘本。作者巧妙地運用雙關的修辭,“本”既指第一本國語教材,也指人生成長歷程中最初的最有價值的奠基性的東西。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2
教學目的:
1 、通過縮寫小說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
2 、把握“縮寫”的方法,原則;
3 、學會運用精練簡潔的語言。
教學重點:
1 、通過縮寫小說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
2 、把握“縮寫”的方法,原則。
教學難點:
把握“縮寫”的方法,原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有句幽默的小品語言“濃縮的都是精品”,今天課前我們就來談談這句話。(引導學生談談為什么這么說,可以舉例子;并且說說怎樣“濃縮”)其實文章也一樣能夠濃縮,這單元我們學了四篇小說,今天就讓我們把這些文學大餐“濃縮一下”,來進行今天的作文訓練“縮寫小說”。縮寫是作文中的一種常用形式。所謂縮寫,就是把內容較多、篇幅較長的文章按一定的要求,在不改變基本內容、不改變中心、不改變體裁、不改變順序的情況下寫成較短的文章。學會縮寫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培養(yǎng)我們的閱讀能力和概括能力,進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二、寫作準備
主要針對“縮寫”與“小說”的特點分別來進行。
1 、縮寫:找同學就小學學過的知識中說說縮寫的要求等。概括大意,不改原意
2 、小說:三要素及情節(jié)發(fā)展的結構
三、指導:
1、摘錄法
抓住原文的中心和要點,以摘錄原文重要語句為主,適當增加銜接語言,連綴成文?s寫記敘文可摘錄有關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等重要語句縮寫議論文可摘錄原文的中心論點和分論點,保留主要論據(jù),次要的事例、引文等,有的可以略去,有的可以從中作些摘錄?s寫說明文,可把最能說明事物主要特征的部分較多地摘錄下來,而文中的枝節(jié)問題、與事物本質特征關系不大的部分可少量摘錄或不錄。
2、刪除法
原文敘述或說明具體而細致,縮寫時將這些刪除,剪掉枝葉,留下主干?s寫句子,保留強調的分句。段落縮寫可以抓住段中主句,其余的字句適當保留。如記敘文,可刪除次要人物、將要情節(jié)、非關鍵性的細節(jié),以及一些描寫和渲染性的語言等。說明文可刪除部分重復的例證、描寫、議論性的文字,刪除那些不直接影響說明對象的修飾性語言、敘述和次要細節(jié),保留事物特征和本質的部分。議論文可刪除重復的分析、次要的例子以及非論證的部分。
3、概括法
用簡練的語言去概括原文的意思。記敘文,細致描寫的部分可壓縮成粗略的描寫,詳盡敘述的部分可壓縮為概括敘述,詳細的對話可以改為簡略的.對話等。說明文,可概括那些對特征、本質解釋的文字。議論文,可將理論論據(jù)由具體引用壓縮成概括引用,事實論據(jù)可由具體詳細敘述變成概括略述,有的論據(jù)還可以一語帶過。也可以把幾段文字壓縮成一段文字。還可以把段縮成句,長句縮成短句,以及把抒情性的句子縮成一般的陳述句。
以上三種方法可能結合使用,務必使縮寫后的文章盡量保留原文精彩的句子或中心句,做到結構完整,中心明確,語言流暢,特別要使保留的部分和變更的部分銜接自然吻合。不能改變原文的體裁,打亂原文的順序,另起爐灶,重新組織材料,更不能隨意發(fā)揮,添枝加葉。
四、寫作訓練
。ㄒ唬┗氐皆姆中〗M活動,每小組以本單元的一篇課文為例
1 、分別概括“三要素,情節(jié)結構,主題”;
2 、復述每篇課文;
3 、肯定學生復述的基礎上,提出縮寫的主要原則及方法(教材148頁寫作訓練)
。ǘ┓猪椌毩
1、人物:圍繞人物讓學生從原文中概括出相關的內容,例如人物特點,事件等;
2 、情節(jié)發(fā)展:小組內分工,分別縮寫情節(jié)發(fā)展的各個階段,老師到小組內進行指導;念學生的范文,互相交流。
五、談體會
學生通過一節(jié)課的訓練,談談自己的體會或收獲。
六、作業(yè):
連段成篇學生動筆進行小說縮寫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3
1、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理解、積累詞語;培養(yǎng)學生迅速篩選信息的能力;理解內容,能夠借助文本說出人們所看到的美輪美奐的落日實際上是幻覺的科學依據(jù)。
2、過程和方法目標:
欣賞重點語段,課堂延伸,訓練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啟迪學生能夠用明辨的雙眸、思考的大腦,觀察生活,分析問題。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把握課文主體內容,提煉信息語句,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能力。
教學難點:
課堂延伸,訓練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兩張幻覺圖片導入
二、欣賞落日談談感受
三、基礎知識
1、小組代表競讀課文。
2、小組代表上黑板給詞語注音,詞語有:吟詠綺麗絢麗殷紅
3、小組代表聽寫詞語比賽。聽寫了:幻覺、吟詠、變化多端、日薄西山、氣息奄奄夕陽無限好
4、搶答:“夕陽無限好”出自哪首詩歌,請把全詩背誦出來。
四、我讀我畫我賞(1—3)
1、請一位同學朗誦第二自然段,另外三位同學上黑板一邊聽一邊畫出落日圖。之后點評。
2、討論這個自然段用的主要的表達方式及作用。
3、第二自然段的“躺”和“縮身”兩個詞語有何表達效果。
4、第二自然段的分號有何作用。
5、改第一段的雙重否定句為陳述句,體會其表達效果。
6、改最后一段的反問句為陳述句,體會其表達效果。
7、用書中的原話回答“落日”給我們什么樣的感覺。
8、第三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
五、重點研讀合作探究
1、引導大家閱讀4到7自然段,討論了形成落日幻覺的原因有哪些?要求同學們找到相關的句子并且概括出關鍵信息。完成課后表格。
2、討論這幾段的說明順序。邏輯順序
六、課堂拓展延伸
1、結合《兩小兒辯日》的故事進行對比閱讀。
2、觀察日出或日落,寫一段描寫文字。
七、人生的啟迪?
比如:幻覺帶來靈感,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看山不是山,看水仍是水等。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八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1-25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1-16
語文八年級上冊《背影》教案12-29
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教案12-07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04-28
八年級上冊語文《蟬》教案12-25
八年級上冊語文優(yōu)秀教案05-15
語文上冊教案01-17
語文上冊教案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