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中地理《地圖》教案(精選6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中地理《地圖》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初中地理《地圖》教案 1
一、教學目標
1.初步掌握地圖上的比例尺、方向、圖例等基礎知識,能夠運用地理語言閱讀地圖,掌握閱讀和使用地圖和地理圖表的基本技能。
2.通過閱讀各類地圖、計算、比較等方式初步形成讀圖能力,建立地圖的空間概念。
3.增強對地理的好奇心和學習地理的興趣,養(yǎng)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圖的習慣,初步養(yǎng)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和地理審美情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地圖上的方向、比例尺。
【難點】:比例尺的計算。
三、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導入新課
謎語導入。通過設置謎語:“說大不算大,小小地方放得下,說小不算小,五湖四海裝得了!蓖ㄟ^對謎底的詢問,學生能夠猜得出答案是地圖,并借此引出新的課題。
環(huán)節(jié)二:新課講授
1.地圖的用途
【提問】什么是地圖?
【學生活動】結合教材找出地圖的概念。
【總結】地圖是按照一定數(shù)學法則,用規(guī)定的圖式符號和顏色,把地球表面的自然和社會現(xiàn)象,有選擇地縮繪在平面圖紙上的圖。
【教師活動】多媒體上展示北京動物園地圖,北京城區(qū)圖和中國地圖。
【問題】日常生活中是否使用地圖,地圖有何用途?
【學生活動】用地圖找路,獲取信息等。
【教師總結】地圖是地理信息的載體,進行信息的傳輸。
2.地圖的三要素
(1)方向
【教師活動】展示地平面上的八個方位。讓同學們了解地圖有四個基本方向。展示“地圖上的方向”這三幅地圖:
【問題】三張地圖上的北方在哪邊?
【學生活動】在地圖上指出三幅地圖的正北方向。
【教師總結】不同地圖表示地平面方向的方法也不同。地圖無指向標時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判別方法。地圖有指向標時,指北針指示的.方向是北方。第三種是利用經(jīng)緯網(wǎng),依據(jù)緯線指示東西,經(jīng)線指示南北進行判斷。
【活動】引導學生在a圖中說出鄭州、上海、南昌、重慶、西安各在武漢的什么方向?B圖中,汽車沿什么方向行駛?c圖中,甲在乙的什么方向?乙在丙的什么方向?
(2)比例尺
【教師活動】展示《動物園地圖》、《北京城區(qū)地圖》。
【學生活動】學生歸納比例尺的含義。
【師生總結】比例尺的含義是:指圖上距離與實地距離的縮小程度。計算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有線段式、文字式和數(shù)字式三種表現(xiàn)形式。
【活動】學生按照地理興趣小組分組,進行探究活動。利用直尺和動物園地圖,量出圖上大門口到長頸鹿園之間的圖上距離,再根據(jù)圖上給出的比例尺進行計算,從而得出兩點間的實地距離。
【教師總結】根據(jù)公式的變形,實地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根據(jù)圖上距離可計算出實地距離,強調要注意單位的換算統(tǒng)一。
(3)圖例
【教師活動】展示《常用圖例圖》。
【學生活動】對照圖例和注記在地圖上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
【教師總結】圖例是地圖上用一些特定的符號來表示各種地理事物,是地圖上各種符號和標記的說明。
環(huán)節(jié)三:鞏固提高
【學生活動】同學結合地圖,解說比例尺大小與表示范圍和內(nèi)容詳略的關系。
【教師總結】在圖幅相同的條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nèi)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越大,內(nèi)容越簡略.
環(huán)節(jié)四:小結作業(yè)
小結:學生嘗試以畫思維導圖的形式,總結本節(jié)所學內(nèi)容,暢談自己的收獲。
作業(yè):學生按照地理小組分組,利用卷尺和指北針繪制學校地圖,注意地圖三要素的體現(xiàn)。
初中地理《地圖》教案 2
教學目標:
(1)了解地圖發(fā)展史,知道電子地圖、遙感地圖(衛(wèi)星圖象)在生產(chǎn)、生活中的用途。
(2)學會運用地圖辨別方向、量算距離。
。ǎ常└鶕(jù)需要選擇常用地圖,查找地理信息,養(yǎng)成在日常生活中用地圖的習慣。
教學重點:
。.會用地圖辨別方向。
。.會利用比例尺在地圖上量算距離。
。.學會選用地圖及查找地理信息。
教學難點:
。.利用比例尺在地圖上量算距離。
。.比較地圖比例尺的大小。
。.學校平面圖的繪制。
教法建議:
1.本章內(nèi)容的實踐性較強,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參與性,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最好通過各種活動來體現(xiàn)。
2.充分利用多種媒體展示教學內(nèi)容和資料,幫助學生突破難點和介紹電子地圖、遙感圖像及GPS 的功能、作用及其廣泛的應用。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情境設置】假設你準備自己開車去廣州旅游,但你從來沒去過廣州,不認識路,也不太了解廣州有哪些好玩的地方。那你會想什么樣的方法去解決這些問題呢?
。ㄉ穑嚎吹貓D)所以我們先要學會讀地圖和用地圖。
講授新課:
。蹖W生自學]閱讀課本。
師生歸納:地圖發(fā)展歷史。
古代:陶片上的地圖—絲織地圖—羊皮地圖—紙制地圖。
現(xiàn)代:電子地圖、衛(wèi)星圖象。
【導入】在現(xiàn)代的社會,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使我們的生活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當我們遇到了這樣的問題的時候,可不可以用一種新的方法來解決呢。當然傳統(tǒng)的紙質地圖也可以幫助我們,但作為新時代的人,我們就要學會使用新的東西。把地圖搬到計算機上,它能給我們更多的地理信息,更方便的操作,更智能化的服務。今天我們來學用電子地圖。
【操作】在電腦上展示中國電子地圖,以北京市網(wǎng)絡地圖為例,向學生介紹網(wǎng)絡地圖的基本界面,介紹地圖顯示、操作工具、操作功能、操作結果、即時幫助和鷹眼顯示等區(qū)域。
【小結】什么是電子地圖呢?電子地圖是建立在地理信息系統(tǒng)的基礎上,通過計算機呈現(xiàn)出一套完整的地理信息。電子地圖除地圖和地理信息以外,一般還包含有關的照片、圖表等信息。
【操作】電子地圖有什么特點呢?向學生介紹查詢方法。自己先做一下示范,查詢北京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并查詢從北京大學到中國人民大學的公交車換乘路線。讓學生親自操作查詢北京西站和故宮東門。并查詢從北京西站到故宮東門的公交車換乘路線,可以個別指導一些有困難的學生。最后親自操作一遍,讓學生看一下。
【小結】電子地圖有什么特點呢?電子地圖信息量大、檢索方便、展示方式靈活多樣,而且可以附加多種只智能化服務功能。電子地圖還可以與互聯(lián)網(wǎng)和全球定位系統(tǒng)相結合,不僅可以及時更新內(nèi)容,而且還極大地拓展了應用領域。
【小結】什么是衛(wèi)星圖象呢?衛(wèi)星圖象是對地觀測衛(wèi)星推測到的地球表面信息所形成的'影像。
【操作】呈現(xiàn)三幅衛(wèi)星圖象,判別它的作用。
【小結】衛(wèi)星圖象可應用于天氣預報、洪水及火災的監(jiān)測等方面。
【提問】“GPS ”是什么意思,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活動】學生分組分角色自我介紹。教師鼓勵性評價。
【活動】用電子地圖查詢從廣州火車站到天河城的公交路線,與同學交流你的查詢方法和過程。
教學總結:
本節(jié)課重點是讓學生通過親自動手操作,掌握電子地圖的使用方法,因此需要老師講解的并不多,關鍵是演示操作的步驟,最后讓學生自己來操作,所以建議有條件的學校這節(jié)課選擇在網(wǎng)絡教室里上,不然幾乎沒有效果。學生通過親自操作會從內(nèi)心領會電子地圖的優(yōu)越性。
初中地理《地圖》教案 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初步學會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識別地勢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緩;學會繪制等高線圖的方法;能在等高線圖上識別山峰、山脊、山谷等;在地形圖上識別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山谷等;初步學會繪制地形剖面圖。
過程與方法:通過閱讀等高線圖,學生識別常見的地形名稱;通過動手制作地形模型,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小組的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
等高線形態(tài)與地勢高低、坡度陡緩的關系。
【教學難點】
在等高線圖上識別地形種類。
【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式、討論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中國地形圖
【課時安排】
三課時(第2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大屏幕播放高原、山地、平原等自然景觀的畫面。
同學們看到地球表面有高原、山地、平原等地理事物,而我們畫的地圖是平面的,如何在平面上表示地形的高低起伏呢?
學生討論,得出對這一問題的初步判斷
二、地形圖的判讀(板書)
屏幕出示一幅等高線地形圖,學生觀察,教師說明:“地圖上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就是用繪制等高線來表示的!蹦敲,等高線是怎樣繪制出來的呢?
指導學生閱讀課本圖1.27,同學們觀察圖中甲點的高度有哪兩個數(shù)據(jù)?單位?有什么區(qū)別?
總結:甲點以海平面為標準計算為1500米,這叫海拔。甲點以乙點為標準計算為1000米,這叫相對高度。
提問:那么,什么是海拔和相對高度?
、俸0沃傅孛婺滁c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谙鄬Ω叨龋耗硞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
1、海拔和相對高度(板書)
指導學生觀察課本中的圖1.28“等高線示意圖”及等高線的模型,討論總結等高線的繪制方法。
講述:以海平面為起點,測出地面上各個地點的海拔,把它們填注在地圖上,然后在地圖上把海拔相同的點連接成線,這就是等高線,每條等高線上都標有高度,單位是米。
拓展:由此而推,什么是等深線?(學生讀書作答)
2.等高線 (板書)
在等高線地圖上,如何判讀地面的高低和地形起伏?
學生合作探究,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說出:只要填出地面各點海拔,就可比較各點的高低。
總結:在等高線圖上,不僅可以判斷各地點的高低,還可以根據(jù)等高線的分布情況判斷地形起伏和坡度的陡緩。
學生觀察圖1.28等高線示意圖,看看左右兩個山坡的陡與緩?并判斷坡度的'陡緩與等高線的分布有何關系?
確定:坡陡的地方等高線密集;坡緩的地方等高線稀疏。
讓學生觀察課本圖1.29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線示意圖,從圖可見,不同部位,等高線和形態(tài)的差別很大,怎樣在等高線圖上判讀這些地形呢?
學生總結教師補充:等高線彎向海拔低處為山脊,反之為山谷:兩個相鄰山頂之間是鞍部;等高線重疊處為陡崖。
指導學生讀圖1.30,觀察分析設色地形圖的著色規(guī)律,從而得出:在不同等高線之間著上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地形的圖即為分層設色地形圖。
3.分層設色地形圖(板書)
出示“中國地形圖”指導學生分析不同的著色:藍色代表海洋,黃色代表高原、山地和丘陵,綠色代表平原,褐色為山地,白色表示雪線以上的部分。
[學生活動]指導學生分組討論,合作完成課本P17活動。
根據(jù)等高線地形圖和分層設色地形圖,通過分析能判讀出各地的高低狀況。而如何能夠一目了然地看出各地的起伏狀況呢?這就需要觀察地形剖面圖。
4.地形剖面圖(板書)
學生同桌合作,完成課本P18活動3。先了解繪制方法,再觀察繪完部分,然后自己動手繪制完整。
總結:地形剖面圖能直觀表示某條線上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緩。
三、小結
指導學生先組內(nèi)交流,再派代表在班上總結: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都獲得了哪些知識?
學生小結所學知識
【教學后記】
可取效果:以探究式活動為主線,以練習為輔助,圖文并茂,化 抽象為形象,直觀生動地解決難點問題。
不足之處:由于本課內(nèi)容多,難度大,在環(huán)節(jié)設計上欠完美。
初中地理《地圖》教案 4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記住地圖上依據(jù)經(jīng)緯線或指向標辨別方向的方法;記住一些常用的圖例;能在地圖上依據(jù)經(jīng)緯線或指向標定方向;初步具備在實際生活中運用地圖的能力,如辯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等。
過程和方法:引導學生能夠在地圖上依據(jù)經(jīng)緯線和指向標等確定方向,通過辨別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地圖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使學生系統(tǒng)掌握地圖的使用方法,使學生對地圖產(chǎn)生親切感,從而在今后的生活和學習中主動地使用地圖。
【教學重點】
地圖方向及地理事物之間的空間位置關系的判別。
【教學難點】
地圖方向及地理事物之間的空間位置關系的判別。
【教學方法】
分組討論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準備】
投影片、掛圖;
【課時安排】
三課時(第3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投影表格
針對表格內(nèi)容,能夠進行比例尺形式的換算和大小的比較并回答。
2.地圖基本要素包括哪些?
上節(jié)課我們已學習掌握了三要素之一:比例尺,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剩余的2個問題:方向和圖例。
二、從地圖上獲取信息
1、投影:“日本圖”指導學生分組討論課本P15活動1的三個問題。
小組內(nèi)討論并回答:
(1)經(jīng)緯: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2)先據(jù)經(jīng)線定南北,再依緯線定東西,最后取綜合。
(3)學生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所標三點的四個方向,Y在X東北方,X在Z西南方。
總結:在有經(jīng)緯線的地圖上,要根據(jù)經(jīng)緯線定方向,經(jīng)線指示南北方向(近北極為北,近南極為南),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直線緯線左西右東;弧形緯線:據(jù)地球自轉(自西向東),箭頭為東方)。
經(jīng)緯網(wǎng)定向法(板書)
不知同學們注意沒有,有的地圖畫有一箭頭,箭頭方向指示為北方,這個箭頭叫什么?(指向標)
小結: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要依據(jù)指向標定方向,即指向標指示北方。
2、指向標定向法
投影圖,學生思考:
(1)A在B什么方向,A在C什么方向?
。2)若圖中AB兩點間直線距離為24千米,請計算出該圖的比例尺。
學生討論后回答:A在B正北,A在C西北;先量得AB圖上距離是2.4厘米,比例尺為1:1000000或
指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并回答課本P15“活動2”
學生活動:科技園在學校的`東方,農(nóng)業(yè)實驗區(qū)在科技園區(qū)的南方,學校在火車站北方,火車站在科技園區(qū)的西南方。學校與農(nóng)業(yè)實驗區(qū)的直線距離約為650米,從學校沿公路到科技園區(qū),距離約是855米(四段公路圖距分別是0.6、3.2、1.6、0.3厘米)
提問:有的地圖,既無經(jīng)緯網(wǎng),又無指向標,如何定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3、一般定向法
拓展:我們生活在北半球,當你外出旅行迷路時,你怎樣確定方向?
學生小組討論回答:①白天:晴天據(jù)太陽定方向,據(jù)樹木定方向;②晴夜:北極星定方向;③房屋定向法(北半球,一般坐北朝南)
大家知道,地面上的景物在地圖上是用不同符號表示的(即圖例),并標注一些文字和數(shù)字注記,這些都是地圖的語言。
4、圖例和注記(板書)
請觀察圖1.24,看看一些常用圖例有何特點?你能記住一些嗎?
。ㄌ崾緦W生注意分類觀察,找區(qū)別,如界線、交通線、城市、水庫和湖泊等。)
三、課堂小結
留2分鐘時間,由各小組的同學在組內(nèi)交流,然后找?guī)酌砜偨Y,通過本課學習,你都掌握了哪些知識?
初中地理《地圖》教案 5
一、教學目標
1、初步掌握地圖上的比例尺、方向、圖例等基礎知識,能夠運用地理語言閱讀地圖,掌握閱讀和使用地圖和地理圖表的基本技能。
2、通過閱讀各類地圖、計算、比較等方式培養(yǎng)讀圖能力,建立地圖的空間概念。
3、初步形成對地理的好奇心和學習地理的興趣,養(yǎng)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圖的習慣,初步養(yǎng)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和地理審美情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比例尺的相關知識(含義、公式、大小的比較)、方向的辨別。
【難點】:
1、地圖上方向的辨別。
2、運用比例尺公式計算兩點間的實地距離。
三、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導入新課
謎語導入。設置謎語:“容納千山萬水,胸懷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城,渾身絢麗多彩!辈⑻釂枺和瑢W們知道老師說的是什么嗎?學生能夠猜出是地圖,并借此引出課題《學會閱讀地圖》。
環(huán)節(jié)二:新課教學
1、地圖的含義及三要素
PPT展示《臺灣省衛(wèi)星圖》、《臺灣省地圖》,學生讀圖并思考以下問題。
【問題】
什么叫做地圖?
地圖的三要素是什么?
【學生活動】
(1)地圖是運用各種符號將地理事物按一定比例縮小。
(2)三要素:圖例、比例尺、方向。
【教師總結】從兩個地圖的對比中可以得出地圖的含義,引導閱讀地圖的語言,及地圖的三要素。
2、圖例
教師PPT展示《常用圖例圖》,學生讀圖回答。
【問題】
什么叫圖例?
【學生回答】圖例是對地圖上各種符號和注記的說明。
【教師總結】從圖中我們能讀到,圖例是對地圖上各種符號和注記的說明,可以提供閱讀指南,更好地閱讀地圖。
3、比例尺
教師PPT展示《臺灣省地圖》、《朝陽區(qū)地圖》,學生讀圖回答。
【學生活動】分組討論并展示。比例尺的`含義、公式、表示方式有那些?
【教師總結】比例尺的含義是:指圖上距離與實地距離的縮小程度。公式是: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表示方式有:數(shù)字式、線段式、文字式。大小比較:數(shù)字比例尺,分子為1,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強調要注意單位的換算統(tǒng)一。
環(huán)節(jié)三:小結作業(yè)
小結:師生共同回顧總結本節(jié)課的知識要點。
作業(yè):課下結合校園鳥瞰圖,選擇合適的比例尺,繪制校園平面地圖,下節(jié)課展示。
初中地理《地圖》教案 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讓學生知道地平面上的八個基本方向,并且學會在不同類型的地圖中判斷方向的不同方法。
。2)了解圖例和注記及其應用。
2.過程與方法目標:
能在地圖上判斷方向,能在野外辨別方向;會繪制教室平面圖和校園圖。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使學生懂得所學知識在生活實際中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
教學重點:
在不同類型的地圖中判斷方向的不同方法
教學難點:
在經(jīng)緯網(wǎng)地圖和有指向標的地圖上判斷方向。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方法:
講授法、講演法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1.學生打開繪圖本,標注當天的日期,依慣例寫出太陽直射在哪個半球、晝夜長短的情況。
2.問上課的此時我們看太陽是往哪個方向看?
學生思考回答
【教師提問】養(yǎng)成記地理日記的習慣;復習舊知,從生活中引出今天的課題。
過渡:
在陌生的地方(野外)怎樣判斷方向?學生交流
我們今天主要來研究地圖上的方向。
【學習目的】體驗生活中的地理。
新授:
(一)一般地圖的方向判斷
你會在地圖上判斷方向嗎?你會判斷不同地點的相對方向嗎?教師板圖。
學生說明判斷方向的步驟和關鍵點。
【設計】1.由淺入深,逐步引導學生掌握判斷方向的方法。2.一般地圖方向的判讀對學生來說最大的難點是“參照點”問題,所以,講清楚參照點是關鍵。
。ǘ┯兄赶驑说貓D的方向判斷
1.所有地圖的'方向都可以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判斷嗎?(展示學生中秋節(jié)搜集的門票地圖,用箭頭標注了北方。)
2.為什么有的地圖要標注指向標。
3.怎樣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判斷方向?
學生同桌交流、回答。
4.通過學生總結。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判斷指向標地圖方向的方法。
。ㄈ┙(jīng)緯網(wǎng)地圖的方向判斷
1.還記得經(jīng)線和緯線指示的方向嗎?(經(jīng)緯儀教具展示不同角度看經(jīng)線緯線的指示方向)
2.怎樣在畫有經(jīng)緯線的圖上判斷方向呢?板圖展示。(復習舊知,期待做錯的同學說出或畫出自己的想法)
4.學生練題
學生回答。學生板圖畫方向。
【設計目的】1.經(jīng)緯線地圖方向的判讀是難點,尤其是兩極地區(qū)的地圖判讀,畢竟,對于七年級的小孩子來說,空間想象力是很有限的,教具的適當運用,可以化難為易,直觀、生動的展示難點內(nèi)容。2.鼓勵學生說出錯誤答案,對他和其他同學都有好處,老師能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所在,使教學更有針對性。3.編題可鍛煉學生從教師的角度思考問題,是知識和能力的提升。
。ㄋ模┬〗Y
生活中有這樣一句話:“找不到北了!眮碚f明找不到方向、摸不清頭緒、不知怎么做等等。這句話對你今天學習方向有沒有啟發(fā)呢?
【初中地理《地圖》教案】相關文章:
地理教案-世界政治地圖和分區(qū)02-27
地理教案-在地圖上辨認地面的高低起伏02-27
地理教案-地圖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圖例02-27
初中地理教案11-07
地理初中教案01-08
初中地理教案12-25
【熱門】初中地理教案01-09
初中地理教案(必備)09-11
【優(yōu)】初中地理教案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