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高一年級上冊物理教案模板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基本條件。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一年級上冊物理教案模板,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一年級上冊物理教案模板1
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速度—時間圖像。
2、理解什么是勻變速直線運動。
能力目標
進一步訓練用圖像法表示物理規(guī)律的能力。
情感目標
滲透從簡單問題入手及理想化的思維方法。
教材分析
本節(jié)內(nèi)容是本單元的基礎,是進一步學習加速度概念及勻變速運動規(guī)律的重要前提.教材主要有兩個知識點:速度—時間圖像和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定義.教材的編排自然順暢,便于學生接受,先給出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時間圖像,再根據(jù)具體的實例(汽車做勻加速運動),進一步突出了“圖像通常是根據(jù)實驗測定的數(shù)據(jù)作出的”這一重要觀點,并很自然地給出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定義,最后,闡述了從簡單情況入手,及理想化的處理方法,即有些變速運動通?山瓶醋鲃蜃兯龠\動來處理.
教法建議
對速度——時間圖像的學習,要給出物體實際運動的情況,讓學生自己建立圖像,體會建立圖像的一般步驟,并與位移圖像進行對比.對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概念的學習,也要通過分析具體的實例,認真體會“在相等的時間內(nèi)速度變化相等”的`特點,教師也可以給出速度變化相同,但是所用時間不等的例子,或時間相同,速度變化不等的例子,讓學生判斷是否是勻變速直線運動。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速度——時間圖像,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定義.
教學難點:對圖像的處理.
主要設計:
1、展示課件:教材圖2—15的動態(tài)效果(配合兩個做勻速運動的物體)體會速度——時間圖像的建立過程.
2、提問:如何從速度——時間圖像中求出物體在一段時間內(nèi)的位移?
3、上述兩個運動的位移——時間圖像是怎樣的?
。ㄗ屚瑢W自己畫出,并和速度——時間圖像進行對比)
4、展示課件圖2—17的動態(tài)效果〔配合做勻加速運動的汽車運行情況(顯示速度計)
引導同學:采集實驗數(shù)據(jù),建立坐標系,描點做圖.
5、展示課件圖2—18的動態(tài)效果(配合做勻減速運動的汽車)
引導同學:畫出它的速度——時間圖像.
6、提問:上述兩個汽車運動過程有什么特點?
引導同學發(fā)現(xiàn)“在相等的時間內(nèi)速度的改變相等”的特點.
7、舉例:
、偎俣雀淖兿嗟,所用時間不等的情況.
②經(jīng)過相同時間,速度改變不相等的情況.
8、小結(jié):什么是勻變速直線運動?什么是勻加速直線運動?什么是勻減速直線運動?
高一年級上冊物理教案模板2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是表示運動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義、公式、符號和單位,知道它是矢量。
2、理解平均速度,知道瞬時速度的概念。
3、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們的區(qū)別。
二、能力目標
1、比值定義法是物理學中經(jīng)常采用的方法,學生在學生過程中掌握用物理工具描述物理量之間的關(guān)系的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抽象思維能力。
三、德育目標
由簡單的問題逐步把思維遷移到復雜方向,培養(yǎng)學生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由簡單到復雜。
教學重點
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的概念及其區(qū)別
教學難點
怎樣由平均速度引出瞬時速度
教學方法
類比推理法
教學用具
有關(guān)物理知識的投影片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質(zhì)點的各式各樣的運動,快慢程度不一樣,那如何比較運動的快慢呢?
二、新課教學
(一)用投影片出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
1、知道速度是描述運動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2、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知道平均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3、知道瞬時速度是描述運動物體在某一時刻(或經(jīng)過某一位置時)的速度,知道瞬時速度的大小等于同一時刻的瞬時速率。
(二)學生目標完成過程
1、速度
提問:運動會上,比較哪位運動員跑的快,用什么方法?
學生:同樣長短的位移,看誰用的時間少。
提問:如果運動的時間相等,又如何比較快慢呢?
學生:那比較誰通過的位移大。
老師:那運動物體所走的位移,所用的時間都不一樣,又如何比較其快慢呢?
學生:單位時間內(nèi)的位移來比較,就找到了比較的統(tǒng)一標準。
師:對,這就是用來表示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在初中時同學就接觸過這個概念,那同學回憶一下,比較一下有哪些地方有了側(cè)重,有所加深。
板書:速度是表示運動的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跟發(fā)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t的比值。用v=s/t表示。
由速度的定義式中可看出,v的單位由位移和時間共同決定,國際單位制中是米每秒,符號為m/s或ms1,常用單位還有km/h、cm/s等,而且速度是既具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即矢量。
板書:
速度的方向就是物體運動的方向。
2、平均速度
在勻速直線運動中,在任何相等的時間里位移都是相等的,那v=s/t是恒定的。那么如果是變速直線運動,在相等的時間里位移不相等,那又如何白色物體運動的快慢呢?那么就用在某段位移的平均快慢即平均速度來表示。
例:百米運動員,10s時間里跑完100m,那么他1s平均跑多少呢?
學生馬上會回答:每秒平均跑10m。
師:對,這就是運動員完成這100m的平均快慢速度。
板書:
說明:對于百米運動員,誰也說不來他在哪1秒破了10米,有的1秒鐘跑10米多,有的1秒鐘跑不到10米,但它等效于運動員自始至終用10m/s的速度勻速跑完全程。所以就用這平均速度來粗略表示其快慢程度。但這個=10m/s只代表這100米內(nèi)(或10秒內(nèi))的平均速度,而不代表他前50米的平均速度,也不表示后50米或其他某段的平均速度。
例:一輛自行車在第一個5秒內(nèi)的位移為10米,第二個5秒內(nèi)的位移為15米,第三個5秒內(nèi)的位移為12米,請分別求出它在每個5秒內(nèi)的平均速度以及這15秒內(nèi)的平均速度。
學生計算得出:
由此更應該知道平均速度應指明是哪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
3、瞬時速度
如果要精確地描述變速直線運動的.快慢,應怎樣描述呢?那就必須知道某一時刻(或經(jīng)過某一位置)時運動的快慢程度,這就是瞬時速度。
板書:瞬時速度:運動的物體在(經(jīng)過)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比如:騎摩托車時或駕駛汽車時的速度表顯示,若認為以某一速度開始做勻速運動,也就是它前一段到達此時的瞬時速度。
在直線運動中,瞬時速度的方向即物體在這一位置的運動方向,所以瞬時速度是矢量。通常我們只強調(diào)其大小,把瞬時速度的大小叫瞬時速率,簡稱為速率,是標量。
4、鞏固訓練:(出示投影片)
一物體從甲地到乙地,總位移為2s,前一s內(nèi)平均速度為v1,第二s內(nèi)平均開速度為v2,求這個物體在從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
師生共評:有的同學答案為這是錯誤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要嚴格按照平均速度的定義來求,用這段總位移與這段位移所用的時間的比值,也就只表示這段位移內(nèi)的平均速度。
三、小結(jié)
1、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義;
2、平均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義;
3、瞬時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義;
4、速度的大小稱為速率。
高一年級上冊物理教案模板3
知識目標
1、了解形變的概念,了解彈力是物體發(fā)生彈性形變時產(chǎn)生的。
2、能夠正確判斷彈力的有無和彈力的方向,正確畫出物體受到的彈力。
3、掌握運用胡克定律計算彈簧彈力的方法。
能力目標
1、能夠運用二力平衡條件確定彈力的大小。
2、針對實際問題確定彈力的大小方向,提高判斷分析能力。
教學建議
一、基本知識技能:
。ㄒ唬┗靖拍睿
1、彈力:發(fā)生形變的物體,由于要回復原狀,對跟它接觸的物體會產(chǎn)生力的作用,這種力叫做彈力。
2、彈性限度:如果形變超過一定限度,物體的'形狀將不能完全恢復,這個限度叫做彈性限度。
3、彈力的大小跟形變的大小有關(guān),形變越大,彈力也越大。
4、形變有拉伸形變、彎曲形變、和扭轉(zhuǎn)形變。
(二)基本技能:
1、應用胡克定律求解彈簧等的產(chǎn)生彈力的大小。
2、根據(jù)不同接觸面或點畫出彈力的圖示。
二、重點難點分析:
1、彈力是物體發(fā)生形變后產(chǎn)生的,了解彈力產(chǎn)生的原因、方向的判斷和大小的確定是本節(jié)的教學重點。
2、彈力的有無和彈力方向的判斷是教學中學生比較難掌握的知識點。
教法建議
一、關(guān)于講解彈力的產(chǎn)生原因的教法建議
介紹彈力時,一定要把物體在外力作用時發(fā)生形狀改變的事實演示好,可以演示橢圓形狀玻璃瓶在用力握緊時的形狀變化,也可以演示其它明顯的形變實驗,如礦泉水瓶的形變,握力器的形變,鋼尺的形變,也可以借助媒體資料演示一些研究觀察物體微小形變的方法。通過演示,介紹我們在做科學研究時,通常將微小變化“放大”以利于觀察。
二、關(guān)于彈力方向講解的教法建議
1、彈力的方向判斷是本節(jié)的重點,可以將接觸面的關(guān)系具體為“點——面(平面、曲面)”接觸和“面——面”接觸。舉一些例子,將問題簡單化。往往彈力的方向的判斷以“面”或“面上接觸點的切面”為準。
2、注意在分析兩物體之間彈力的作用時,可以分別對一個物體進行受力分析,確切說明,是哪一個物體的形變對其產(chǎn)生彈力的作用。配合教材講解繩子的拉力時,可以用具體的例子,畫出示意圖加以分析。
【高一年級上冊物理教案】相關(guān)文章:
高一物理教案11-02
高一物理教案《功》08-26
高一物理教案【薦】12-19
高一物理教案優(yōu)秀11-18
高一物理教案【熱】02-09
八年級上冊物理教案12-22
高一物理教案15篇11-03
高一物理教案:力的合成11-10
高一物理教案 (15篇)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