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10篇(精選)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篇運用看圖識字方法 讓學生識字的課文。課文的第一部分通過觀看花兒的場景,學習有關身體部分名稱的5個字;第二部分則通過兩個京劇人物形象圖,讓學生通過學習兩句俗語認識兩個表示動作的字。圖畫展示的是兒童的生活,因此,看圖識字的本質是利用已經(jīng)熟悉的生活識字。這身體部分的5個字和兩個表示動作的字,是學生日常生活中熟悉并常說的,有利于學生掌握。
二、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口、耳”等 7 個生字,其中“口耳目手足”借助插圖認讀。
2.會寫“口、目”等 4 個字和橫折、撇、彎鉤 3 個筆畫。注意筆畫在田字格位置,努力按照書寫要求和正確的執(zhí)筆姿勢和寫字姿勢做。
3.正確朗讀課文,聯(lián)系生活了解“口耳目足手”的功能,養(yǎng)成坐、立、行的規(guī)范,并在生活和學習中運用。
三、教學準備
“口”等7個生字字卡、詞卡,課文插圖PPT,有關視頻,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正確認讀“口、耳”等 7 個生字,其中“口耳目手足”借助插圖認讀。
教學難點:努力按照書寫要求和正確的執(zhí)筆姿勢和寫字姿勢做。
五、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ㄒ唬┏鍪局i語,激趣導入
1.猜謎語。
課件出示:上邊毛,下邊毛,中間有顆黑葡萄。
指名回答,課件出示答案(眼睛)。教師提問,眼睛可以用哪個漢字表示?(目)
2.揭示課題,齊讀課題。
(二)認讀生字,積累運用
1.課件出示生字“目” ,學生認讀。
(1)教師 范讀,學生跟讀、齊讀、指名讀。
。2)請學生用“目”組詞。(目光、目標、題目……)
課件出示(目光、目標),教師范讀,學生跟讀。
。3)教師小結:“目”和我們的眼睛有關,它的作用是看。
(板書:目--看)
2.課件出示生字“耳”和課文相關插圖,學生認讀。
(1)教師范讀,學生跟讀、齊讀、指名讀。
。2)請學生用“耳”組詞。(耳朵、耳機、耳環(huán))
課件出示:耳朵、耳機、木耳,教師范讀,學生跟讀。
。3)教師提示學生指一指,拉一拉自己的小耳朵。
明白耳朵的'作用--聽。認真聽老師講,聽同學講,聽家長講
課件出示并板書:耳--認真聽
3. 課件出示生字“口”和課文相關插圖,學生認讀。
。1)教師范讀,學生跟讀、齊讀、指名讀。
(2)請學生組詞,其他學生跟讀。
。3)指導書寫。
請學生觀察,“口”字像什么?(像人張開的大嘴)
觀看書寫提示,并學習新筆畫“橫折”,教師提示書寫要領。
老師范寫,學生書空,在課本上描紅仿寫。
教師巡視,及時糾正。
。ㄈ┱n中操《幸福拍手歌》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
如果感到幸福就快快拍拍手呀,看那大家都一起拍拍手。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腳,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腳,
如果感到幸福就快快跺跺腳呀,看那大家都一起跺跺腳。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肩,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肩。
如果感到幸福就快快拍拍肩呀,看那 大家都一起拍拍肩。
。ㄋ模├^續(xù)學 習,識寫鞏固
1.學習生字“手”。
。1)歌曲過渡,歌詞中唱到“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闭埻瑢W拍拍手。
。2)出示課件插圖中 “手”的部分。
。3)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范讀、跟讀、指名讀。
。4)交流 “手”的詞語和作用。
學生交流“手的詞語”。
課件出示:手表、手機、雙手
教師小結手的作用并板書(手--做、畫、寫)
2.課件出示生字“足”和課文相關插圖,學生認讀。
。1)出示卡片,學生范讀,教師及時正音。齊讀,指名讀。
。2)交流組詞,課件出示:足球、手足。
。3)小結“足”的作 用并板書:足--走。
3.集中識字,完成課堂作業(yè)。
。1)出示生字卡片,學生齊讀、指名讀、排火車讀。
(2)請同學端起書來,對照課本圖片鞏固認字,并說一說“口耳目足手”的作用。
4.學寫生字“目”
觀看書寫提示,提示“目、口”中“橫折”的不同寫法。
教師范寫,學生書空,在課本上描紅仿寫。
教師巡視,及時糾正。
(五)拓展總結、布置作業(yè)
1.課堂總結
領讀小兒歌,回顧“口耳目手”的功能。
課件出示:
小眼睛,亮晶晶,
樣樣東西看得清。
小嘴巴,不亂講,
唱歌答題我能行。
小耳朵,真是靈,
各種聲音聽得清。
小巧手,最能干,
寫字畫畫樣樣行!
今天學習的“口、耳、目、手、足”都是我們身體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做
很多重要的事情,牢牢記住,好好使用。
2.布置作業(yè)
回家后,自己親手做一件事情。明天到校后同桌兩個講一講,聽一聽。
板書設計
3 口耳目
口--說
耳--看
手--做、寫、畫
足-- 走
第二課時
。ㄒ唬⿵土晫,再現(xiàn)鞏固
1.出示生字卡片和詞語,引導學生復習。認讀、齊讀、排火車讀。
(口 耳 目 手 足)
2.聽寫上節(jié)課學的兩個生字“口、目”,看看誰寫得又好又對。
3.教師及時評價。
。ǘ┱n文學習,培養(yǎng)習慣
1.教師質疑:你會“站”和“坐”嗎?學生自由做動作示范。
教師根據(jù)學生表現(xiàn)小結,站要像松樹一樣直,坐要像大鐘一樣穩(wěn)。
課件出示并板書:坐--鐘 站--松
2.出示圖片,配圖理解:站如松,坐如鐘 。行如風,臥如弓 。
教師領讀,學生跟讀,理解句子意思。
3.學生自己讀,糾正自己的坐姿、站姿,教師指導。
。ㄈ⿲W寫生字,完成作業(yè)
1.請學生觀看書寫提示,怎樣寫好“耳”
教師范寫,學生書空,在課本上描紅仿寫。
教師巡視,及時糾正。
2.請學生觀看書寫提示,怎樣寫好“手”
注意第一筆“橫撇”,“彎鉤”的寫法。
老師范寫,學生書空,在課本上描紅仿寫。
教師巡視,及時糾正寫字姿勢和書寫內容。
。ㄋ模╅喿x拓展,課堂總結
在老師的帶領下,朗讀《人有兩件寶》,再次感受“手”的作用。
課件出示:
人有兩件寶,雙手和大腦。
雙手會做工,大腦會思考。
用手又用腦,才能 有創(chuàng)造。
(五)布置作業(yè)
1.課堂作業(yè)
在課堂作業(yè)本上認真書寫“口、目、手、耳”四個生字。
2.課外作業(yè)
和家人一起讀《耳朵》《猜字謎》
板書設計:
3 口耳目
坐 -- 鐘 站 --松
行 --風 臥 --弓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珍珠泉的美麗,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xiāng)的感情。
3.體會抓特點表述景物的方法。
4.積累課文優(yōu)美語言。
教學重點
了解珍珠泉的美麗,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
教具準備
有關泉水的資料
導學過程
二次備課
預習提綱
1.閱讀課后的資料袋,搜集關于泉水的其他資料
2.朗讀課文,思考;為什么叫“珍珠泉”
一、交流資料,導入新課
1.全班交流關于泉水的資料
2.板書課題:同學們介紹了那么多泉水,各有特點,令人驚嘆,那么珍珠泉有什么特點呢?
二、自讀討論,朗讀體會。
1.生自讀課文,思考提出的問題,
2.討論交流,朗讀體會:
。1)說說為什么叫珍珠泉?
(出示句子:①“開始,水泡……消失了!”。②“水泡閃亮……珍珠!”③“這就是美麗的……珍珠泉!”)
。2)從中你知道了珍珠泉的什么特點?請同學們認真讀書體會,跟同伴討論討論。
自己讀書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
(3)小組交流討論,全班交流
體會珍珠泉水綠、探、清的特點
。4)指導朗讀,讀出珍珠泉水的特點,重點練習朗讀2、3自然段
第2段指導學生邊讀邊在頭腦中想象,形成畫面“水是那樣綠,綠得像……”
第3段要讀出泡泡的趣和美。
三、練習朗讀,體會感情
假如你是作者,向別人介紹珍珠泉時,語氣是怎樣的呢?心情是怎么樣的呢?為什么這樣說?
練習朗讀,體會作者對珍珠泉的喜愛、贊美之情,為家鄉(xiāng)有此泉而自豪。
四、理清課文的記敘順序。
先介紹了珍珠泉的位置,接著重點描述了珍珠泉周圍的景物,以及潭底冒出的泡泡。
五、布置作業(yè):
1.在文中找出你認為寫得優(yōu)美的句子,摘抄背誦。
2.看看自己的家鄉(xiāng)有沒有這佯美好的景物,它們有什么特點,仔細觀察,寫下來。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賴特兄弟在幼小的心靈里,是怎樣產生飛翔的信念的,以及如何發(fā)明第一架飛機的,從而激發(fā)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強創(chuàng)造意識。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培養(yǎng)學生在玩中用心思考,勤于動手,才能有所創(chuàng)造的意識,激發(fā)他們熱愛科學、探索科學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在萊特兄弟的幼小的心靈里,是怎樣產生飛翔的信念的,以及如何發(fā)明第一架飛機的?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教師提問,學生分成四個方陣進行搶答。
。1)空調什么時候是誰發(fā)明的?(1902年美國人開利)
。2)洗衣機什么時候是誰發(fā)明的'?(1906年美國人費歇)
。3)X射線什么時候是誰發(fā)現(xiàn)的?(1901年德國人倫琴)
。4)維生素什么時候是誰發(fā)現(xiàn)的?(1912年英國人霍普金)
。5)冰箱什么時候是誰發(fā)明的?(1923年瑞典的兩個工程師)
。6)電視什么時候是誰發(fā)明的?(1925年英格蘭發(fā)明家貝爾德)
(7)圓珠筆什么時候是誰發(fā)明的?(1938年匈牙利人比羅兄弟)
(8)激光什么時候施舍發(fā)明的?(英國人肖洛和湯斯)
。9)雜交水稻什么時候是誰發(fā)明的?(1965年中國人袁隆平)
。10)因特網(wǎng)是什么時候開始使用的?(1969年美國五角大樓首創(chuàng))
2、教師小結。
二、教師出示要求,學生自學。
1、讀通課文,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思考:課文可以分幾部分,每部分寫了什么?
3、提出本課不理解的詞語,小組相互交流解決。
三、整體感知,釋疑解難。
1、檢查生字新詞的掌握情況。
2、指名分段讀課文,檢查學生讀準確、讀通順的情況。
3、指名反饋。
。1)分段情況。
。2)學生提出疑問,教師結合圖片資料釋疑。
四、學習課文1——4自然段。
1、學生自由朗讀1——4自然段。思考:
。1)什么叫“信念”?“飛翔的信念”是什么?
(2)在萊特兄弟幼小的心靈中,是怎樣產生飛翔的信念的?
。3)你覺得小時候的萊特兄弟是個怎樣的孩子?
2、指名反饋,教師引導學生抓住加點的詞語品析,指導感情朗讀。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幾個自然段。
五、課堂小結。
六、布置作業(yè)。
1、把本課的生字新詞抄寫兩遍。
2、搜集有關飛機的資料。
第二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教師導入:萊特兄弟從小就對機械感興趣。一天弟弟在想,人如果能像小鳥一般在天空飛翔那該多好。于是兄弟二人一面經(jīng)營修車店,一面夢想著飛行,但當他們著手去進行飛行試驗時,有人因滑翔機墜落而死了,又有人因飛機引擎太重而無法飛。同學們,如果你在進行試驗時,同樣遇到這么多障礙,你會怎樣面對呢?
2、學生討論。(放棄,生命更重要,讓別人去試驗;堅持,科學要付出犧牲。不然,哪里會有偉大的飛行交通工具——飛機)
3、師:是的,萊特兄弟并沒有因此而放棄自己的夢想,他們克服了種種的困難,最后在1903年,發(fā)明了“飛行者一號”。今天。我們就來繼續(xù)學習課文。
二、繼續(xù)學文。
1、指名分段讀課文4——8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
。1)萊特兄弟遇到什么困難,最后是怎么克服的?
。2)畫出描寫世界第一架飛機的句子。
。3)畫出面寫世界第一架飛機飛行的句子。
。4)為什么這次飛行只飛了99秒,441米遠,就說“飛行的時代終于來臨了”?
2、指名反饋。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這部分內容。(驚奇地、興奮地、贊嘆地)
三、總結全文
1、教師導讀。
2、結合搜集到的資料指名反饋。
3、教師總結。
四、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搜集資料,了解其他夢想成真的事例。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品讀有關語句感悟男孩的無私、純真。體會人世間的真善美。
2、有感情地朗讀部分句子。
3、根據(jù)課題推想文章內容。
教學重點:品讀句子感悟。
教學過程:
一、揭題。
師:同學們,在這茫茫的人海中,令我們感動的事很多很多,里面包含的有濃濃的親情,有溫馨的友情……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歐陽宗的《平分生命》,(板書)感受其濃濃的親情。面對課題,你心中產生了怎樣的疑問?(誰和誰平分生命?為什么平分?怎樣平分?)
二、初讀。
1、師:好,現(xiàn)在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走進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讀后交流:讀了以后,你知道了什么?
3、根據(jù)交流出示:
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給妹妹吧,我們兩個每人活50年。
師:這是孩子無心的承諾嗎?(不,這是——)
出示:
這是人類最無私最純真的諾言。
師:你知道什么是諾言,你能幫它換個詞語嗎?(承諾、誓言)
自己試著讀讀,該怎樣讀好這句話?——指名讀——齊讀。
師:聽著大家深情的朗讀,我心中不由產生了一個疑問(可由學生提出)為什么這諾言是最無私最純真的呢?讓我們再一次走進課文,用心地讀一讀,找出你感受最深的一處。
三、精讀。
師:好,讓我們一起來交流、分享一下。
男孩稍一猶豫,10歲的大腦經(jīng)過深思熟慮……神情。
當醫(yī)生征求男孩的意見時,男孩猶豫了,你就是那個男孩,你心中在猶豫什么呢?把你的憂郁,把你的思考說出來,好嗎?(誰先來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
是啊,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每個人只有一次,更何況他只是一個10歲的男孩,所以一開始,他——(猶豫了)可這又是一個多么善良的孩子呀,他愛妹妹勝過愛自己,為了妹妹,他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了死亡的決心,當我們有了這些感悟時,再來讀讀這句話。
男孩安靜地不發(fā)出…………………………微笑。
望著殷紅的鮮血一滴一滴地流入妹妹的血管里,此時男孩在想些什么呢?
。ㄟ@是發(fā)自內心的微笑,這是最幸福的微笑,這是人世間最美麗的微笑,感受到這一點,我們再深情地讀讀這句話。)
他在地上轉了幾圈……………………胳膊。
第一次抽血時,男孩是猶豫的,而現(xiàn)在男孩卻(勇敢的,毫不猶豫的慷慨的.)勇敢的男孩們,站起來,挽起你們的手臂,挺起你們的胸膛,說:“那就把我的血…………50年。
面對這一切,醫(yī)生震撼了,(出示:這就是人類最……)
面對這一切,我們震撼了,(出示:這就是人類最……)
面對這一切,所有的人震驚了,(出示:這就是人類最……)
四、寫話。
生命是如此短暫,如此寶貴,同別人平分生命,即使親如父子,恩愛如夫妻,又有幾人能如此快樂如此坦誠如此心甘情愿地說出并作到呢?然而這個10歲的男孩作到了。
此時此刻,如果這個孩子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最想說的是什么呢?把你最想說的話寫下來!涣
五、結語。
語文教案 篇5
學習目標:
1、訓練學生用普通話朗讀課文,吐字清楚,讀音準確。
2、了解文學的內容和閱讀文學作品的意義。
3、體會課文豐富的情感和優(yōu)美的語言。
學習重點:
1、了解文學的內容和閱讀文學作品的意義。
2、品味本文優(yōu)美豐富的語言。
3、擬人手法和對話方式的運用。
第一課時
課堂學習:
一、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門,大至國門,小至房門,林林總總,也有神奇的門,如阿里巴巴的.“芝麻開門” 。一扇陌生的大門,帶給我們無窮的想象。門后面永遠是那么神秘,那么充滿誘惑,當穿過那扇門,你會發(fā)現(xiàn)一個新的天地。同學們,當你踏入中學大門的時候,有什么感受呢?(同學交流,學生評價)
今天著名作家趙麗宏先生想把我們領進文學領域的入口處,揭開文學這片神秘的面紗,讓我們盡情領略文學的無限風光,從而深深地愛上文學,做文學的忠實讀者。
二.朗讀大比拼: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用普通話,讀音準確。
2.組織學生開展小組朗讀比賽。方法如下:
班級分成若干小組,各小組成員毛遂自薦,在此基礎上各推出一名代表參賽。組織學生評委,確立評分標準,評出優(yōu)勝者并陳述理由。教師對未獲優(yōu)勝的同學予以鼓勵,充分肯定他們大膽展示自我的精神。
三、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思考: 作者為我們打開的是一扇什么樣的門?怎樣才能打開這扇門?(從文中找答案)
四、合作探究,交流感受:
探究1:剛才我們已經(jīng)知道,作者要為我們打開一扇文學之門,根據(jù)你對課文的理解,說一說什么是文學?(結合課文內容來談)
探究2:在無數(shù)關閉著的門中,有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門,這就是文學之門,為什么說文學之門是“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門”?試從文中找出有關語句回答。(學生踴躍發(fā)言,從第四節(jié)中找出了很多句子來理解文學之門的重要性。)
五、 拓展延伸:
文學之門實在是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門,門外與門內的風景大相徑庭,請你根據(jù)對課文的理解,為徘徊在門外的和進入文學大門的人設計一段對話。(分組討論,每組自己確定角色,推薦代表上臺發(fā)言)
學生各抒己見,教師小結。
六、布置作業(yè):
1.背誦“文學是人類感情……燦爛的智慧”。
2.為你熟悉的某一部文學作品中的某一文學形象寫一段簡介,字數(shù)80到100字之間。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六個生字。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了解海豚是怎樣救人的,它為什么能夠救人?
3、領會作者運用的表達方法。
4.受到愛護動物,保護動物的人文教育。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了解海豚是怎樣救人的,它為什么能夠救人?
教學難點
領會作者運用的表達方法。
教具準備
有關海豚的資料 錄像
導 學 過 程二 次 備 課
預習題綱
1、初讀課文,畫出文中的生字,并借助工具書掃除閱讀障礙
2、自由讀課文,想一想,海豚是怎樣救人的,它為什么能夠救人。
第一課時
一、觀看錄像,導入新課
1. 同學們,你看過海豚的表演嗎?誰來談談?想不想再次親眼目睹一下海豚的絕技?播放海豚表演的錄像。
2.海豚可真能干,它們不僅是水族館里的“表演明星”,更讓人驚奇的是,它們還是“見義勇為”的海上救生員呢.在這節(jié)課,我們講一起研究“海豚救人”這種不可思議的現(xiàn)象。
二、初讀課文,感知文意
1、歸疑并導入初讀課文
海豚怎么救人,為什么救人,請你讀一讀課文,相信你會了解到許多有趣的知識。(生自由讀課文,交流信息)
2.交流讀書的收獲
同過剛才的閱讀,你了解到那些知識。(學生交流閱讀所得)
三、再讀課文,嘗試研讀
。薄⑿〗Y引入深究部分,鼓勵用不同的學習方法。
大家一下子就抓住了問題,明白了海豚之所以能夠救人,是它對子女的“照料天性”。不過,讀書不但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我建議大家(出示)小組里合作學習課文中提供的海豚救人的三個事例,共同探究海豚為什么能夠救人?梢宰杂蛇\用我們以前學習課文的方法。
。病W生分組學習,商議學習方法,并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分工合作。教師巡視,了解學法,并作指導和點撥。
3、歸納學法,互相啟智。
師梳理具有代表性的學法組織交流。
學法A:表演講故事。
學生運用擬人的方法,將海豚救人的三個事例娓娓道來,第四位同學得出海豚救人的美德,于海豚對其子女的“照料天性”這一結論。
點撥:組織學生評議這種學法;鼓勵其他學生加以補充完善。
學法B:讀一讀、畫一畫、想一想、說一說。
學生畫出若干句子品讀:
、倬驮谒麄兦笊鸁o望之際……營救它們。
②不料,海豚卻把身子往下沉……背上了”。
、邸八疵哆呌巍o送她到靠近港口的安全地帶! ④“海豚救人的美德……‘照料天性’”
點撥:抓住有價值的句子帶領全班感悟,美美地品讀,感受海豚救人及時、動作靈巧、聰明伶俐及其照料天性等。
學法C:列表方法
學生將海豚救人的三個事例列表歸納。
4、殊途同歸,融匯理解。
。1)出示句子:海豚救人的美德,于海豚對其子女的`“照料天性”。
讀中感悟:海豚照料子女的天性是怎樣轉變?yōu)榫热说男袨槟兀?/p>
生用書中的語言組織表達。
(2)師小結:海豚出于母愛,照料幼豚浮出水面呼吸,年深日久。這種母愛得到了升華,成了一種見義勇為的救人行為。讓我們一齊讀讀第7自然段,體會體會吧!
四、激活文本,豐富認識
1、師啟發(fā)開拓思路:
海豚除了救人,還能為我們做什么呢?大家課前搜集出不少資料,能選擇有價值的與小伙伴分享交流,更是其樂無窮。
。病⑸喪鲑Y料,進一步感受“海豚是人類的好朋友”的豐富內涵。
五、激發(fā)情感,升華認識
。薄熓觯哼@一路學來,我們逐漸了解海豚,(點擊海豚圖片)它會表演,能救人,會領航,老師忍不住想對它們說:“海豚,你們這群可愛的海中精靈,你們永遠是我們的好朋友!”同學們,你們又想對海豚說些什么呢?同桌之間說一說吧!
2、請若干學生暢所欲言。
3.師點撥:是!海豚愛人類,我們也愛海豚!正如同學們所說,我們應該富有愛心,保護地球,讓海豚救人的美麗源遠流傳,讓人類與動物友好相處的故事綿延不絕!
板書設計
8.海豚救人
1966年 韓國海船
1972年南非姑娘
1992年 印尼貨輪
救人原因: 照料天性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感知分析語言文字,再現(xiàn)詩中意境,品味其組成的宏大氣勢。
2、了解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結合詩中博大、生動、雄渾的意境展開聯(lián)想,體會詩人壯闊的胸懷和豪情壯志。
【教學重點】
領悟這首詩所表現(xiàn)的意境美和情感美
詩歌主旨的理解
【教學難點】
體會渴望破壞世界、創(chuàng)造新世界的熱情和決心
培養(yǎng)聯(lián)想和想象能力
【教學思路】
這首詞是語文詩歌閱讀欣賞中的第一課。在這首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郭沫若激情昂揚的情感。通過本課時的教學,力求讓學生體會到一個偉大人物的崇高情愫,深廣胸懷和精湛的文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對意象的感悟能力。
【設計思路】
1。課型:詩歌講讀鑒賞課
2。方法:播放錄音、反復誦讀、教師講解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知道有一個特殊的日子——五四青年節(jié),這是我們的節(jié)日。我們青年人是只爭朝夕、奮發(fā)進取、拼搏向上的。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有這樣一位青年,他的名字很特殊,取家鄉(xiāng)兩條河流的名字作自己的筆名,他就是郭沫若。今天我們就走近郭沫若,走近他的《立在地球邊上放號》。
二、作者簡介
郭沫若生于四川樂山,幼年入家塾讀書,1906年入嘉定高等學堂學習,開始接受民主思想。1914年春赴日本留學,先學醫(yī),后從文。這個時期接觸了泰戈爾、歌德、莎士比亞、惠特曼等外國作家的作品。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fā),他投身于新文化運動,寫出了《鳳凰涅磐》、《爐中煤》等詩篇。這一時期的代表作詩集《女神》擺脫了中國傳統(tǒng)詩歌的束縛,充分反映了“五四”時代精神,在中國文學史上開一代詩風,是當代最優(yōu)秀的革命浪漫主義詩作。
拓展:郭沫若名字的由來
1919年,郭沫若在日本留學時,取了“沫若”這個筆名!澳薄叭簟,即沫水和若水。沫水,古水名,即今大渡河,是岷江的最大支流,位于四川省中西部;若水,古水名,即今雅礱江,是金沙江的`最大支流,位于四川省西部!澳薄叭羲笔橇鹘(jīng)郭沫若家鄉(xiāng)的兩條河流。郭沫若取此二水作為筆名,是表示他身在異國、不忘家園的意思,也表現(xiàn)了他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
三、朗讀感知
1。請一名學生朗讀
2。問題:這首詩給人的主要感受和印象是什么?
宏偉、強力、壯麗、熾熱、奔放
3。播放朗誦音頻
四、寫作背景介紹。
1919年,五四運動給中國社會帶來了嶄新的氣象。舊道德、舊禮教、專制政治與一切封建偶像受到猛烈抨擊和批判,新事物、新思想、新文化與一切進步要求則得到熱烈的崇尚與贊揚。倡導科學與民主,爭取獨立與自由,張揚個性意識,追求個性解放,要求改造舊的社會、建設新社會,成為時代的強音。
五、朗讀、領會,品評、鑒賞。
1、請同學們試著用自己的語言描繪這首詩所展現(xiàn)的畫面
示例:這首詩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的,是一個巨人的形象。他站在地球邊上,站在“全方位”俯瞰地球的立足點上,吹響一聲聲響徹寰宇的號角。他的號角歡呼在怒涌的白云、壯麗的北冰洋,也歡呼在要把地球推倒的太平洋——歡呼來自空間各個方向。排山倒海般的洪濤既具有巨大的破壞力,又蘊藏著同樣巨大的創(chuàng)造力,那就看人們能否掌握它、駕馭它?窗,滾滾而來的洪濤正在不斷地努力向前,描繪著“力的繪畫”,表演者“力的舞蹈”,演奏著“力的音樂”,抒寫著“力的詩歌”,激蕩著“力的律呂”。
2、請找出這首詩歌的意象
白云、北冰洋、洪濤
3、請圈出詩人所運用的動詞
怒涌、提起、推倒、毀壞、創(chuàng)造、努力
4、問題討論:詩歌為什么要描繪滾滾洪濤?
教師點撥:《立在地球邊上放號》寫于1919年9、10月間。時郭沫若受五四運動和月革命的沖擊,決然從日本渡海回國。五四運動所產生的偉大的“力波”越過太平洋,直接震動了時刻感應著時代脈搏的年青氣盛的郭沫若,當他置身于日本橫濱的海岸,面對浩渺無邊的大海,那驚天的激浪和著時代的洪流一起撞擊著他的胸懷,使他的如擦之筆,得到了縱橫揮寫的創(chuàng)作契機詩中描繪的滾滾洪濤的景象,正是“五12539;四”運動巨大聲勢的象征。再推開一層說,也是世界潮流的大工業(yè)生產規(guī)模的具體象征!拔12539;四”運動對于中國,正如滾滾而來的洪濤一般,它正以巨大的破壞力,沖決一切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思想羅網(wǎng),同時以偉大的創(chuàng)造力建樹嶄新的科學與民主的現(xiàn)代文明!拔12539;四”運動所展示的中國未來,是光輝燦爛的圖景。從第二個更宏觀的思想層次說,世界朝流的大工業(yè)生產,也正以排山倒海之勢,席卷日本,沖向中國,并且勢將蔓延到全球各個角落,這是歷史前進的不可阻擋之勢。
于是,在詩人的筆下出現(xiàn)了一幅雄奇壯偉、流動奔突的畫面。于是詩人寫下這首對于力的贊歌,正是那種向舊世界、舊文化、舊傳統(tǒng)猛烈沖擊的時代精神的象征。
5、問題討論:“力的繪畫,力的舞蹈,力的音樂,力的詩歌,力的律呂喲”怎樣理
解這段話的深刻含意?
教師點撥:這是對力的歌頌和贊美,詩人從多角度描繪
了力的內涵,強調色彩,突出形態(tài),體現(xiàn)其神韻,反映其節(jié)奏,多層面感受力和
美。詩人盡情歌頌的力,其實正是五四時期的那種時代精神的特征。
6、根據(jù)以上分析談談你對詩歌主旨的理解。
教師點撥:這首詩的描寫的橫跨兩大洋的巨人,其實都是詩人的自我形象,詩歌表達了詩人渴望破壞舊世界、創(chuàng)造新世界的熱情和決心。
這首詩堪稱為郭沫若早期“火山爆發(fā)式”的詩歌代表作之一,從其詩歌中最能感受到“五四”時期狂飆突進的時代精神。據(jù)作者說,在那段時間里,“惠特曼的那種把一切的舊套擺脫干諍了的詩風和五四時代的暴突進的精神十分合拍,我是徹底地為他那雄渾的豪放的宏朗的調子所動蕩了!保ā段业淖髟姷慕(jīng)過》)這首詩,正是這種惠特曼式的“雄渾的豪放的宏郎的調子”。它是感情激蕩時一氣呵成的,是火山爆發(fā)噴涌而出的巖漿,其氣勢洶涌,灼熱逼人。
六、布置作業(yè)
1、背誦這首詩。
2、閱讀郭沫若的《天狗》。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在看圖讀詞語的過程中,準確識記“衛(wèi)、巾、擦、刷、皂、澡、梳、盆”等字。(重點)
2.在看圖識字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生字部首與其意思的聯(lián)系,初步樹立歸類識字的意識。(難點)
3.理解“高興、生氣、害怕、難過”的意思,會用它們說話、寫話。
4.和大人一起朗讀故事,明白主要描述的是什么內容,知道哪只白鶴找到了魚,懂得另外兩只白鶴找不到魚的原因,啟發(fā)學生凡事要善于動腦筋,注意事物的變化,這樣做才能符合實際,把事情做好,達到預期目的。
5.感受中國語言的趣味和魅力,培養(yǎng)學生積極主動識字的興趣和習慣。
課前準備
1.制作多媒體課件、字卡。(教師)
2.字卡。(學生)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識字加油站
1.導言:同學們,看看我們的好朋友誰來了?(課件播放喜羊羊起床、穿衣,來到衛(wèi)生間的動畫。出示:喜羊羊早早起,來到衛(wèi)生間要考考你。)
2.課件依次出示圖片,引導學生說出相應的詞語:衛(wèi)生間、毛巾、牙刷、香皂、梳子、臉盆。
3.引導學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間自由交流識字:衛(wèi)、巾、刷、皂、梳、盆。
(1)讀準字音:刷shuā、皂zào、梳shū。
“刷”和“梳”是翹舌音,“皂”是平舌音。
(2)認清結構:“衛(wèi)”和“巾”是獨體字,“刷”和“梳”是左右結構的字,“皂”和“盆”是上下結構的字。
(3)交流識字方法。
(4)同桌互相考一考:搶讀生字,看誰讀得準確。
4.以小組為單位,開火車認讀生字。
5.導學:喜羊羊為大家鼓掌,大家真棒!聽一聽,他又說了什么:“毛巾、牙刷、香皂、梳子、臉盆這五種物品分別是干什么用的呢?”(課件出示。)
6.引導學生說出五種物品的用處,并一一課件出示:毛巾――擦手、牙刷――刷牙、香皂――洗澡、梳子――梳頭、臉盆――洗臉。
7.引導學生利用形聲字的特點識記生字:“擦”和“澡”。
8.指導學生男女生讀、小組讀、齊讀詞語。
設計意圖:借助學生們喜歡的情景動畫導入,引領學生在趣味中認識詞語。在此基礎上的認字都是以“自主交流、活動探究”的形式完成的,既提升了識字實效,更尊重了學生自主發(fā)展的需要。
二、認真觀察,我的發(fā)現(xiàn)
1.導言:由于同學們表現(xiàn)非常棒,現(xiàn)在喜羊羊帶我們去動物王國逛一逛。一年一度的動物王國運動會的'開幕儀式就要開始了,讓我們隨著喜羊羊一起看看都有哪些隊伍參加。
2.課件播放第一支走來的隊伍――小狗隊,并相應出示生字貓、猴、獅。
(1)齊讀生字,引導學生觀察這三個字有什么共同點。(課件出示“反犬旁”。)
(2)引導學生思考“反犬旁”的字大都和什么有關,然后指名匯報。
(3)導言:這支隊伍想擴充,哪些動物還可以參加呢?(預設:狗、狼、豬、狐貍等。)
3.課件播放第二支走出來的隊伍――小鳥隊,并相應出示生字雞、鴨、鴉。
(1)導言:觀察生字,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課件出示“鳥字旁”。)
(2)引導學生思考“鳥字旁”的字又和什么有關,再舉幾個例子。
4.課件播放第三支走出來的隊伍――蜘蛛隊,并出示詞語蝴蝶、蜻蜓、螞蟻。
(1)導言:最后一支隊伍比較特殊,看看都有誰。(生齊讀。)
(2)引導學生觀察這一組字又有什么相同點。(課件出示“蟲字旁”。)
(3)“蟲子旁”的字多數(shù)和蟲子有關,學生舉例子。(螳螂、蟑螂等。)
設計意圖:借助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在自主發(fā)現(xiàn)中了解漢字造字規(guī)律,初步樹立歸類識字的意識。
三、情感體驗,字詞句運用
1.導言:雖然這三支隊伍相差懸殊,但是,大家看在第一場“穿針引線”比賽中,在蜘蛛隊長的領導下,他們取得了第一場勝利。 新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八教案設計
(1)同學們,觀察他們的表情,你想到了哪個詞語?(課件播放比賽場景并出示:高興。)
(2)引導學生認識并理解:高興。
(3)學生小組討論交流平時生活學習中令自己高興
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能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 借住文本的內容創(chuàng)設說話、寫話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說話能力。
教學重、難點:
學習生字,讀準字音,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把字寫正確、美觀。
在朗讀中感受秋天之美、秋游之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1.出示“金風送爽、雁過留聲、秋色宜人、天朗氣清”四個描寫秋天的成語與畫面:練習1中所學過的這組成語,你們喜歡嗎?為什么?
2.過渡:秋天這么美,這么好,你們想出去玩玩嗎?今天,老師就帶大家和課文中的小朋友一起到郊外去“秋游”。
二、板書課題,解題
1.請跟老師一起寫課題。教師板書課題,學生跟著書空課題。
2.齊讀課題。
3.理解題目:誰知道“秋游“的意思呢?(對,秋游就是秋天出去游玩的意思。)
4.鼓勵質疑:讀了課題,你有什么想問的嗎?(學生自由發(fā)問:誰去秋游了?他們到了哪些地方?看些什么?玩些什么?)
5.過渡:要想解決你們的問題,看看圖,讀讀課文就知道了。(出示掛圖或映示課件)
三、指導看圖
1.映示“秋天的天空,秋天的田野、同學們的活動”三幅圖:我們按從上到下的順序來觀察這幾幅圖,先看看秋天的天空是什么樣的?(相機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引導說完整的句子,如藍藍的天上飄著幾朵不同形狀的白云。)
2.秋天農田里哪些莊稼成熟了?你是怎么看出來的?(相機讓學生從顏色上辨別成熟的莊稼)
3.草地上的小朋友又在干什么呢?他們是怎么玩的.?(出示小黑板或課件:小朋友有的( ),有的( ),有的()。[要求學生用“有的”組成句式說話。]
四、初讀指導
過渡:真是一次快樂的秋游呀,同學們不僅看到了天空,農田,還在草地上開心地玩耍。我們也快到課文中體驗這份快樂吧!
1.出示自學導引:
(1) 借助拼音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遇到陌生的字多讀兩遍拼音。(2)讀通句子,看著標點符號讀出句子間的停頓。
(3)給課文標上小節(jié)號。
(友情提醒:完成快的同學可以完成《同步導學》第1題)
2.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詞語
第一組:涼了 老師 郊外 一望無邊 白兔 追逐 喊
第二組:綿羊 稻子 高粱 棉花
打滾兒 逮螞蚱 亮開嗓子
學生做小老師,帶讀第一組詞語,學生相互提醒易讀錯的字音,
重點讀準 “郊、師、追、逐,涼”
小組形式檢查第二組的字音,特別強調“梁”讀輕聲,“滾”是前鼻韻母,“嗓”是平舌音,也讓學生觀察比較一下“棉”與“綿”的異同。
(2)鞏固詞語,交流《同步導學》第1題。
3.交流標自然段的情況,分自然段指名讀課文,指名學生朗讀完一個自然段后,聽讀的學生進行評價,師相機正音。
4.理清脈絡:默讀課文,按課文的順序排一排。(見《同步導學》第3題)
( )同學們玩得很高興。 ( )同學們跟老師到郊外游玩。
( )天空美。 ( )農田美。
5.同學們已經(jīng)把課文的順序讀懂了,讓我們再齊讀課文一遍。
五、教學生字
1.自學課后的生字筆順表,把“兔、追、喊”三個生字的筆順描一遍。
2.觀察并交流你在生字的字形上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的?
兔:最后一筆是小兔的尾巴,不能丟。
涼:“兩點水旁”,與“冷”有關,不能寫成“三點水旁”。
逐:第七筆是“點”,不能寫成“捺”。
3.剛才在描紅中,你們覺得哪些字比較難寫呢?誰來幫幫這些同學呢?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總結,并范寫。
兔 喊 追 逐 望
4.學生觀察重點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名說說。
5.學生描紅,并完成《同步導學》第二題。
六、布置作業(yè),相機輔導:
完成《同步導學》4、7兩題。
課后:讀熟課文
語文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讀課文,發(fā)揮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2、采用多種方式的朗讀形式,將學文感受蘊涵在朗讀中,體會情感。
3、理解“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xiāng)舊宅院子里的金桂!币痪湓挼囊馑,體會作者表達的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
教學重點:
品讀課文,再現(xiàn)“搖桂花”的情景,感受“搖花樂”,體會作者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和懷念。
教學難點:理解母親所說的那句話的真切含義。
教學模式(或方法):情境教學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一、情境導入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雖然現(xiàn)在漫步校園,我們已經(jīng)聞不到那陣陣誘人的桂花香。但是今天我們將繼續(xù)跟隨作家琦君的腳步,一起回到她的童年,與他共同迎接這一場姍姍來遲的(桂花雨)——————齊讀課題。
二、精讀感悟
師:作者喜歡桂花不僅因為桂花很香,更難忘的是搖桂花時的情景————————板書:搖桂花。
那你們想不想和作者一起搖桂花呢?
師:光想還不行。搖桂花還有講究呢!
①以香為突破口,學習第二自然段。
師:先聽老師讀第二自然段,同學們找一找這段話中描寫桂花香的句子。
師:誰能通過朗讀把這迷人的桂花香傳遞給大家。
師:沁人心脾的花香讓我一輩子也忘不了,來,讓我們再次沉浸在桂花香中———生齊。
引讀:這么好的桂花,如任它開過謝落在泥土里……多可惜啊,所以桂花成熟時就應當……
、诰o扣搖花樂,學習第三節(jié)。
師:同學們,那濃郁的桂花香讓作者非常喜歡,而童年時代搖桂花的情景更是讓她難以忘懷。
師:下面請一個同學輕聲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其余同學找出一個最能概括作者搖花時感受的字。
師:一個“樂”還不足以體現(xiàn)作者全部的快樂,要細細讀文章才能領會這種快樂。
下面請同學自學第三自然段,我給大家一些提示。
1、品讀搖花樂
、拧斑@下我可樂了……使勁地搖”
師:那你覺得自己最想讀好這句話中的哪些詞?為什么?
學生讀詞
師:聽出快樂了嗎?何不加上些動作表情去讀一讀?自己先練練吧。
師:誰愿意展示一下你的朗讀成果。
、啤肮鸹娂娐湎聛,落得我們滿頭滿身———————好香的雨呀!”
師:同學們這句話寫得美嗎?如果要把這種美感讀出來,你認為要讀好哪些詞
“紛紛”“滿頭滿身”從這兩個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師:作者也被這樣的美景陶醉了,他情不自禁地贊美到————————(引讀)
師:這里作者把()比作雨,而且是()的雨。這是為什么?
師:說得太好了,別說作者,甚至連我們大家也會這樣喊。
師:這么美的景色不看太可惜了,還是去看看吧
師:看完后,你最想說什么?
來,就讓我們把自己的體會用朗讀表現(xiàn)出來吧。
2、學習請求搖桂花這部分
師:搖桂花真是趣味無窮,可我獲得這次機會還真不容易,必須得到母親的同意。
出示:“搖桂花對我是件大事……”請第一小組的同學讀一讀這句話。
師:從這句話中你又體會到了什么?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師:誰能讀出作者這種急切的心情呢?
評議:
師:那母親是怎樣說的呢?
師:現(xiàn)在我請一位同學做母親,一位同學做孩子,我讀旁白來共同完成這個對話
3、再次感受搖花樂
就這樣一天,兩天……五天……十天……終于,母親同意我搖桂花啦,我的高興勁就甭提了,來,再把這份快樂融入搖桂花中,讀——“這下我可樂了……”
師:此情此景父親也被感染了,于是他詩興大發(fā),口占一絕———————————————(引讀)
a學到這里你對于父親的這首詩,你還有哪些地方不太懂?
b理解了以后,請你再去讀讀詩,看看哪些字詞讓你體會到了父親的快樂?
師:是!連做夢都因桂花而香甜,難怪父親會這么快樂。
、垡x第四自然段
桂花搖落以后又是怎樣的情景呢?我們接著往下學,等到桂花搖落以后,—————————(引讀)所以作者有了這樣的感受——————(引讀)
師:從這句話當中體會到了什么?
三、體會情感
、賹W習第五自然段,體會情感
師:說得太好了。桂花給人們留下了多少美好的回憶。后來作者移居他鄉(xiāng),生活一年比一年好,每次從外地回來總要捧一大袋桂花給母親。可是母親常常說—————————————————(女聲引讀)
師:學到現(xiàn)在,你認為母親留戀的僅僅是桂花和桂花香嗎?
師:那他留戀的是什么?(板書:思鄉(xiāng)情)
所以以后每次我從外地回來,不管帶什么,母親總會這樣說——————————
(多媒體演示)1外地的.水再甜,()。
2、外地的橘子再紅,()。
3、外地的人再親,()。
4、外地的環(huán)境再舒適,()。
師:同學們都說道母親的心坎里去了。讓我們再來讀讀母親的話體會其中的深刻含義。
、趯W習第六自然段,升華情感
師:月是故鄉(xiāng)明,花是故鄉(xiāng)香。母親難忘,我更難忘所以每到這時,我總會—————(引)
、、回歸課題
師:同學們,桂花雨是美的,是香的,小時侯,它帶給我的是無窮的快樂,而如今我遠離故鄉(xiāng),它帶給我的是對故鄉(xiāng)的思念——再讀課題。
四、拓展延伸
①背誦古詩
師:其實古今中外還有很多關于思鄉(xiāng)的詩作。你能回憶得起來嗎?
、谡n后作業(yè)
學習文中的表達,寫寫自己童年的往事。
打開記憶的寶庫,搜尋思鄉(xiāng)的古詩。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詩經(jīng)教案05-31
語文翠鳥教案05-02
《語文園地》教案05-21
語文《檢閱》教案06-10
語文關懷教案03-18
語文教案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