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匯總9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美術教案9篇,歡迎大家分享。
美術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課通過“聞一聞”、“說一說”、“畫一畫”、“評一評”這五個環(huán)節(jié),使學生充分感受食物的各種味道,并將味道與色彩、色塊等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能夠用美術造型語言來表達各種味道。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打破原始的以說為主的模式,更多的是讓學生親自體驗,感受嗅覺,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激情。其次,要拓寬學生的思維,讓學生不能只局限在對食物味道的描繪上,要引導學生走進自然,感受自然界中的各種味道;最后,要讓學生去體會生活中的各種的味道,將抽象的味道與具象的味道聯(lián)系起來,從而使課的內涵得到進一步的提高,情感得到進一步的升華。
教學目標:
。、初步了解抽象繪特征,并嘗試運用色彩知識和點、線、面知識進行嗅覺的表現(xiàn)性繪畫。
2、豐富學生的感受,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表現(xiàn)力。
。场⑴囵B(yǎng)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趣。
教學重、難點:
1、學會用點、線、面等方法來表現(xiàn)多種嗅覺。
。、學生領會不同的色彩能表現(xiàn)出不同的、嗅覺。
教學準備:課件、繪畫工具、一些氣味大的食物
教學過程:
一、導入:(上課前老師在教室里噴上清新劑,直接刺激學生的嗅覺,引出課題。)
師:你們剛才走進教室的時候,有什么特殊的感覺嗎?
生:聞到很香的味道。(教師同時板書部分課題:嗅覺)
師:聞著這么香的味道,你們想到了哪些愛吃的水果呢?
生:我想到了……(課件同時展示出各種水果圖片)
二、新授:
。、品嘗水果:
師:老師今天就帶來了一個水果,不過放在袋子里。想請一個小朋友上來聞一聞,說出這個水果是什么?又是什么味道的?
生:聞(蘋果、甜味)
。ń處熗瑫r再次補充課題:嗅覺)
。、講解甜味
師:還有什么食物也是甜的?你能說一說它們的顏色嗎?
生:指名回答
師:原來甜甜的食物讓我們想到了這么多漂亮的顏色!很能引起人們的食欲。你們瞧(課件展示甜味的顏色)
生:想著這么甜的味道,看著這么漂亮的顏色,真想把這種味道畫出來呢。ㄔ俅窝a充課題:畫)
師:這種甜味到底怎么畫呢?老師想請一位小朋友上來幫幫管老師,誰愿意做第一位小勇士。
生:創(chuàng)作
師:指導,點評(根據(jù)具體情況適當?shù)倪M行修改。)
師:同樣的一種甜味,我們可以畫出多種作品呢!
。ㄕn件顯示另外四張?zhí)鹞蹲髌罚?/p>
師:你喜歡哪一張?有什么是怎么表現(xiàn)出來的?
生:指名回答
師:原來味道也可以用點、線、面來表現(xiàn)了,真是太有趣了。
。场⒁鏊嵛叮
師:紅紅的蘋果是甜的,可是當蘋果在沒有成熟的時候就是青青的,酸酸的。
師:那酸味給你帶來的色彩感覺和甜味有什么不一樣嗎?
生:指名回答
師:同學們都說出了自己對酸味色彩的認識,讓我們來看看,是不是這樣呢?(電腦顯示酸味的色彩)
。、聞一聞
師:老師今天要讓同學們過把癮,交換聞一聞自己帶來的東西,看看你還聞到了什么味道?通過你的表情告訴大家,并且說一說給你帶來了什么色彩感覺。
生:指名回答
師:原來食物當中還有這么多的顏色呢!而且不同的味道給我們帶來了不同的色彩感覺。(電腦演示體現(xiàn)其它味道的色彩)
師:老師這里還有三樣東西,想請你們上來聞一聞,猜猜是什么?(大蒜、洋蔥、生姜)
生:我聞出了……
師:原來食物當中有這么多的味道,只要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多加留意,還能發(fā)現(xiàn)更多的呢!
5、找一找
師:(教師出示一朵花,讓學生聞一聞)除了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聞到之外,自然界中也有很多的味道呢!讓我們一起到自然界中去找一找!(電腦演示自然風光圖片。如:大海、沙漠、花草、春雨、草原等)
生:指名回答
。贰⒃俅我
師:原來自然界中也有這么多的味道,正是因為自然界如此的美麗,我們的生活顯得更加的幸福和快樂。你們瞧!我們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課,學習是多么的快樂呀;過生日的時候有爸爸、媽媽的'祝福,親朋好友的祝福,還有小伙伴的祝福,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呀!(電腦演示一組幸福生活的圖片)
師:可是,在很多偏遠的山區(qū)還有很多的孩子卻過著非常艱苦的生活。沒有寬敞的教室、沒有象樣的桌椅,有些孩子甚至由于家境的貧窮而被迫輟學。娔X演示一組貧困山區(qū)孩子上學的情景)
師:同學們,剛才你們看到這兩段片子心里肯定充滿了不同的感受。說一說。
三、作業(yè)
師:老師今天為同學們帶來了一本奇特的書,你們瞧,是一本“百味書”,這本書可神氣了,它能過散發(fā)出多種味道呢!你們想做一個嗎?(想)今天老師就滿足大家的愿望,讓每位同學當一回小小設計師,共同完成一本“百味書”!
生:作業(yè)(每位同學可以畫多幅、多種味道的作品)
四、評講
五、小結:
師:我們知道了食物當中、自然界中有各種味道,也知道了生活當中也有酸、甜、苦、辣等多種味道。老師真心的希望我們每個小朋友的生活就象喝著甜甜的飲料,吃著甜甜的食物一樣,永遠的甜甜蜜蜜,幸?鞓罚
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幼兒喜歡上畫畫。
2、鼓勵幼兒大膽地畫直線。
3、知道水彩筆和紙的名稱。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知道棍子是直的。
物質準備:水彩筆、A4紙、長棒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以游戲的形式進行導入
師:小朋友,知道這是什么嗎?它是直的還是彎曲的?(呈現(xiàn)直的長棒)
幼:這是棍子,它是直直的。
師:是的,小朋友真棒,棍子還有另一個名字,它也叫直直的'長棒,所以長棒是直線。那現(xiàn)在我們來變魔術,把長棒變到白色的紙上,好不好?
幼:好!(特別開心)
(二)基本部分:將長棒變到A4紙上
師:小朋友,小眼睛認真地看著老師,看看老師怎么把長棒變到白色的紙上,等會老師會請小朋友起來回答。(教師邊畫直線邊講解畫法)
師:小朋友,我們一起讀下,“直線”。
幼:“直線”(三下)
師:小朋友,你們想不想變魔術啊!等會老師發(fā)給你們紙和筆,筆只能畫在紙上,不可以畫到桌子上,知道了嗎?
幼:知道了。
師:這是什么?(分別呈現(xiàn)紙和水彩筆)
幼:紙、筆。
師:是的,真棒!但老師還知道它們另一個名字,它們叫A4紙和水彩筆。(分別呈現(xiàn)紙和水彩筆)
教師發(fā)給幼兒每人一張A4紙、一根水彩筆,讓幼兒自由地畫直線。
師:小朋友,請把長棒變到你們的A4紙上吧!(在幼兒創(chuàng)作作品時,教師要及時鼓勵、引導幼兒去畫直線)
(三)結束部分:表揚個別畫得好的小朋友,并給其他小朋友欣賞。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在A4紙上畫了長棒,它直線,要記得它哦!
活動延伸:
1、讓幼兒把作品帶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欣賞。
2、針對個別握筆、繪畫能力不強的幼兒,要及時向該幼兒的父母交代,回家加強這方面的能力。
美術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了解十二生肖的相關知識,通過多媒體賞析生活中十二生肖的運用和剪紙圖片,了解十二生肖的變化,我通過范畫和演示讓幼兒從中學習、實踐、感悟十二生肖剪紙獨特的表現(xiàn)方式,感悟剪紙作品的藝術美和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生活的藝術美。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剪紙的方法塑造表現(xiàn)生肖雞的形象,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
2、培養(yǎng)幼兒熱愛祖國的傳統(tǒng)文化,使幼兒從小養(yǎng)成關心他人的好品質。
3、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jù)所觀察到得現(xiàn)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學習剪紙十二生肖《雞》的外形特點,并嘗試利用剪紙的方法表現(xiàn)生肖形象。
活動難點:感悟傳統(tǒng)藝術文化的'美。
活動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范畫、紅紙、剪刀。
幼兒準備:彩色紙、剪刀、膠水(雙面膠)。
活動過程:
一、教學導入:
幼兒欣賞動畫片《十二生肖》音樂。
二、多媒體展示:
1、欣賞十二生肖在生活中的運用和十二生肖的相關知識。
2、教師出示生活中有關《雞》的有關圖片,請幼兒欣賞。
3、幼兒展示收集生肖《雞》的形象及生活中各種飾、物。
4、教師出示剪紙十二生肖作品。談話活動:
(1)、誰能按順序讀出十二生肖的排位。
(2)、全班幼兒按順序齊說。
(3)、剪紙中十二生肖《雞》的特點。
三、賞析與活動。
1、教師引導分析剪紙中十二生肖的特點。教師出示剪紙范畫,引導幼兒觀賞。
2、教師:逢年過節(jié),人們都喜歡貼年畫,上面用十二生肖裝飾,希望來年更好,你們想不想用自己喜歡的生肖形象裝飾年呢?
3、教師:你們知道今年是什么年嗎?幼兒答:雞年。
四、學習探究十二生肖《雞》的特點
1、教師演示剪生肖《雞》的形象,從雞頭(主要是雞冠子、尖尖嘴等)—雞胸(羽毛的顏色、花紋、形態(tài))—雞爪(四個趾,前三個大,后一個小)
2、幼兒操作。
五、賞析同伴作品
六、作品講評
活動反思:
主要是讓孩子們通過視覺上的觀察,同桌之間的討論和自主探究的方法來學習剪紙。而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掌握了剪紙的制作方法,且剪出了連續(xù)折剪紙紋樣,并在活動中體會了剪紙的樂趣,還用剪紙裝飾了教室墻壁。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得到了相應的發(fā)展。
美術教案 篇4
活動背景:
藍印花布,是中國傳統(tǒng)的鏤空版白漿防染印花,又稱靛藍花布,俗稱“藥斑布”、“澆花布”,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歷史。藍印花布主要微妙之處,就在于她的印染及藍白色彩。所以,我想通過欣賞藍印花布,讓幼兒了解中國元素——藍印花布。更好地傳承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活動目標:
1、欣賞藍印花布,感受藍白對比的美,喜歡藍印花布簡單又樸素的美。
2、知道藍印花布是我國傳統(tǒng)藝術,嘗試親手印染花布,體驗印染后的驚喜,感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藍印花布制作視頻。
2、藍印花布PPT。
3、已經制作好的藍印花布圖紋教具。
4、毛筆、藍墨色顏料。
5、預先制作好的藍印花布紋樣(用白色蠟筆畫在鉛畫紙上的)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一、視頻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1、師:剛剛畫面里面的叔叔阿姨在干什么呢?(師引導,叔叔阿姨在染布呢)
2、師:對,他們在染布,而且是在染藍印花布。這種藍印花布啊,只有我們中國才有的,其他國家是沒有的。
基本部分
一、欣賞圖片(藍印花布制作的服飾、工藝品等)
1、師:你們看,這是什么?(出示圖片,藍印花布服裝圖)(衣服)小眼睛仔細看,這些衣服都是用什么布做成的嗎?(都是藍印花布做成的)。你們知道,藍印花布除了可以做衣服外,還可以做什么呢?
2、出示圖片包、帽子、工藝品。師:對了,還可以做成包包、帽子、扇子、小老鼠等工藝品呢!小朋友,你們看,藍印花布還做成了你們的小圍兜,好看吧?
3、提問:剛剛你們在看圖片的時候有沒有發(fā)現(xiàn),用藍印花布做成的東西,都是什么顏色的?(引出藍白兩種顏色)
4、師:哦,原來藍印花布只有兩種顏色,藍和白。這兩種顏色在一起,讓我們很舒服,很安靜的。你們喜歡這兩種顏色在一起嗎?(喜歡)
二、教師示范,幼兒仔細觀察。
師:現(xiàn)在,我給你們變個魔術,我這里有一張紙貼在黑板上,然后,我用毛筆,在藍色的顏料里沾一沾,輕輕的往白紙上一抹!咦,你們有沒有看見,我畫出了什么?(藍印花布)(如果幼兒說不出,教師可以在旁引導)
師:你們想不想也來變一變魔術?變出好看的'藍印花布呢?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提要求)
結束部分
作品展示
師:小朋友們,我們一起把畫好的藍印花布舉起來給后面的客人老師看。我們一起問一問,客人老師我們畫的藍印花布好看嗎?
好了,現(xiàn)在請小朋友把我們做好的藍印花布帶回教室,跟客人老師再見。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隨機應變能力不太強,孩子有自己的思維,但是我總是讓孩子跟著我自己預設的內容走,這是一個很遺憾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學生涯中,必須糾正這一錯誤走向。
整個活動中,發(fā)現(xiàn)我自己的語言還是比較啰嗦的,對于幼兒的回答,我自己喜歡去重復,而不是在孩子回答的基礎上去提升孩子的經驗,這對自身的成長不利,也對孩子的主動發(fā)展不利,所以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一定要不斷提醒自己。因為語言的簡潔性反應的是教師自身素養(yǎng),你不斷重復孩子的話,會讓孩子的注意力更加的分散,因為他知道你會重復他的話,不利于幼兒傾聽習慣的養(yǎng)成。
在最后環(huán)節(jié),讓幼兒嘗試用排水畫制作藍印花布。效果不錯,達到預設的效果,而且幼兒的作品,還可以做成創(chuàng)設班級教室的展示品。
幼兒美術欣賞教育活動是教師引導幼兒欣賞和感受美術作品、自然景物和周圍環(huán)境中美好的事物,了解對稱、均衡等形式美的初步概念,感受形式美和內容美,從而豐富幼兒的審美經驗,培養(yǎng)其審美情感和審美評價能力的教育活動。
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教幼兒練習使用畫筆的正確方法,培養(yǎng)幼兒對美術游戲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大白紙若干張,上面用線條勾畫出了許多害蟲形象(如:蚊子、蟑螂等)
2、蠟筆若干
3、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fā)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4、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fā)展求異思維。
5、喜歡并嘗試創(chuàng)編故事結尾,并樂意和同伴一起學編。
活動過程
1、教師將大白紙貼在教師的墻上,布置成一個害蟲的王國。
2、游戲的口吻向幼兒介紹游戲的玩法,激發(fā)幼兒游戲的欲望。
教師告訴幼兒:“教室里來了許多的害蟲,有吸血的`蚊子,散布細菌病毒的蒼蠅……,它們都停在我們的墻上,讓我們把它們都消滅掉吧!”
請小朋友把花送到自己認為進餐好的小朋友。
教師示范使用蠟筆的正確方法,帶領幼兒在畫上的害蟲身上來回畫線涂色,將它們都“消滅”。
幼兒“殺”害蟲。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下來,自我感覺幼兒對此活動非常得感興趣,教師帶動起幼兒,使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很濃厚,這是非常開心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也初步達到預設的目標。在活動中,通過看一看、說一說、做一做等各種體驗,激發(fā)幼兒學習熱情,在操作探索中發(fā)現(xiàn)顏色的神秘,感受顏色的樂趣,從而完成預設目標的要求。
美術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收集資料和欣賞戲曲表演等活動,了解中國戲曲的藝術特色及戲曲人物的表演特征。
2、運用水墨畫的基本技法表現(xiàn)學生喜愛的戲曲人物。
3、通過欣賞和表現(xiàn)戲曲人物,讓學生感受戲曲的魅力,促進學生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了解中國戲曲的藝術特色及戲曲人物的表演特征。
教學難點:運用水墨畫的基本技法表現(xiàn)學生喜愛的戲曲人物。
課時:1課時
課前準備
。▽W生)收集戲曲人物圖片、戲曲人物有關故事等資料;準備水墨畫的相應工具。
。ń處煟┱n件、各種戲曲人物造型圖片,小組學習任務圖片(將一張完整的水墨戲曲人物圖片按小組撕成若干張碎圖片),水墨畫工具。
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進入學習狀態(tài)。
。1)欣賞京劇開場音樂進課堂。
(2)組織紀律,安定情緒,進入學習狀態(tài)。
2、導入激趣。
。1)談話導出小組學習任務。(請各小組長領取小組學習任務圖片)
。2)小組任務:嘗試用水墨表現(xiàn)各自小組領到的'紙片上的圖像。(提示:引導學生運用中鋒、側鋒來表現(xiàn)線條,注意墨色濃淡的變化,同時探索墨破色、色破墨等基本水墨技巧的運用)
(3)各小組展示作業(yè),表揚能用中鋒、側鋒來表現(xiàn)線條,并注意墨色濃淡變化的同學,鼓勵學生大膽探究。
。4)揭示碎片的完整圖案,揭示課題《戲曲人物》。
3、感知引趣。
(1)分小組交流各自收集和準備的有關戲曲資料,表揚準備了資料的同學;
。2)教師小結有關戲曲表演及戲曲人物的知識;
。3)欣賞戲曲表演片段,學生感受并模仿戲曲表演的動作造型,體驗其表演特色;
。4)欣賞藝術作品中的戲曲人物,觀察分析如何用水墨表現(xiàn)戲曲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等主要特征,體會夸張、變形的藝術作用。(提示:關良的《武松打虎》筆簡意勁,用夸張、變形的水墨造型抓住戲曲人物的動作和神態(tài)。引導學生觀察和體會水墨語言的大膽運用。)
4、嘗試探趣。
。1)作業(yè)要求:用水墨的形式表現(xiàn)自己最喜愛的戲曲人物;
。2)依據(jù)自己收集的圖片或心中的戲曲人物形象進行大膽自由地造型表現(xiàn),教師在巡視中給予學生鼓勵與及時提示。對發(fā)現(xiàn)的普遍問題,如構圖大小、用墨濃淡、形象拘謹?shù),給予及時點撥、啟發(fā)、幫助學生解決。
5、評價延趣。
(1)即時用數(shù)碼相機或攝影機把學生的作品進行展示,讓學生自評、互評,進一步開拓學生思維。
。2)教師總體評價優(yōu)點及存在問題,評價要點可以是水墨語言的自如運用,戲曲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的表現(xiàn)等方面。
。3)欣賞不同的材料表現(xiàn)的戲曲人物,體會文化與生活的關系。
課后請學生關注身邊的戲曲表演,并嘗試運用更多的材料來表現(xiàn)戲曲人物。
美術教案 篇7
課題:古老的面具
課時:
1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了解面具的相關知識,分析總結它的共性特征,感受其文化內涵。
2.知識目標:掌握面具的簡單制作方法,利用不同材料,通過顏色合理搭配,設計制作一個富有個性的面具。3.能力目標:愿意了解面具的藝術魅力,感受設計制作的樂趣。
教學重點:了解面具藝術魅力,掌握簡單的面具制作方法。
教學難點:能掌握面具的共性特征,能利用折紙剪貼相同的圖形。教具準備:
教師用具:手工制作面具若干彩卡數(shù)張剪刀膠棒面具圖片課件
學生用具:彩卡數(shù)張剪刀膠棒繩子教學過程:
情景導入:
玩游戲(老師戴上面具)
師:同學們,你們看一看老師帶的是什么?生:面具。
師:你見過什么樣的面具呢?生:……
進一步引發(fā)好奇情趣:
師:面具是我們人類的朋友,人們經常把面具作為玩具和道具來欣賞,同學們,你們見過面具嗎?在那里見過?生:鄉(xiāng)村廟會上都市喜慶的日子
師:我們經常在鄉(xiāng)村廟會上、都市喜慶的日子里,會看到人們套上大頭娃娃載歌載舞。
同學們你們是否想過,從遠古時代沿襲下來的這個習俗中,是什么神奇的力量,讓那些人在舉辦活動的`時候遮蓋上真實的面貌呢?引出原始面具的作用:
在遠古時代,我們的先人對人類自身疾病、死亡,充滿
了迷惑好恐懼。以為是厲鬼在身體里作祟。鬼怪是先人無知的產物,他們感到十分的恐慌,但他們并不缺乏幻想的天才,他們認為:人們既然害怕鬼,鬼也一樣害怕比他更兇惡的東西。原始人們想象不出鬼怪的樣子,所以天真的把他們與丑陋、可怕、兇狠等同起來,這樣面具就被刻畫成兇神惡煞的樣子了。了解面具的基本結構:
教師出示面具實物,引生對面具結構提出疑問:分組進行探討:1、這些面具有那些共同的特征?造型夸張、色彩鮮艷、圖案對稱2、哪些部分可以夸張變形。垦、嘴、臉部圖案
師:同學們分析的十分正確,你們有信心設計一個即漂亮又兇神惡煞的面具嗎?生:有。
三、學生分組制作表現(xiàn):師出示獎項激勵學生:
最佳設計獎、最佳色彩獎、最佳團體獎、最佳創(chuàng)新獎
師:現(xiàn)在就讓我們趕快動手吧,看看這些獎項屬于哪一組?
師巡回輔導,提醒學生注意安全及衛(wèi)生。四、作品展示,伴隨音樂學生載歌載舞:我的作品我來秀:學生自評互評。五、拓展:
面具是一種古老的形式,世界上有很多國家和地區(qū)都有屬于自己的面具藝術,F(xiàn)代的世界是科學的世界,人們不再愚昧無知了,面具已經成了戲劇表演和娛樂的工具,或成為了純粹的裝飾藝術品。
《古老的面具》
—小學五年級美術教學設計
學校:北合學校姓名:趙娜
美術教案 篇8
一、教材分析
漂亮的花布和衣裳在生活中一直吸引著孩子們的目光,彩云衣本課以服裝為主題,滲透簡單的圖案基礎知識和色彩知識,讓學生領略裝飾工藝的形式美感。本課彩云衣涉及到“設計·應用”學習領域,通過彩云衣兩個活動培養(yǎng)學生初淺的設計意識。
活動一:學習內容主要是通過欣賞服裝及服裝色彩的搭配練習,彩云衣幫助學生了解色彩的對比與調和的知識,提供學生探尋色彩規(guī)律的途徑,豐富他們的色彩表現(xiàn)形式。彩云衣本課根據(jù)小學生的知識結構、接受能力,圍繞色相的對比或明度的對比知識設置活動,以幾幅攝影圖片作為小訓練讓學生辨析:較大的幾種飽和顏色搭配能產生較為強烈跳躍的色彩刺激,.產生的是強烈對比;較為接近的幾種顏色搭配,色彩變化柔和或較統(tǒng)一,產生的是柔和對比。彩云衣關于服裝色彩的調和問題,教師應理解:同色調和應注意色彩的深淺變化或明暗差距;類似色調和應著重色相本身的共同因素調和;對比色和補色調和應注意色彩的面積,有賓主之分;無彩色與有彩色搭配,確定一個色系為主時,另一個色系則為輔助。作業(yè)練習中,色彩搭配不當會產生不和諧的現(xiàn)象,因此教師應根據(jù)以上基本原理,從學生易于理解的深淺搭配、面積大小搭配、主次色的處理、黑白灰的適當運用等方面給予積極的指導。
活動二:學習內容主要是讓學生了解圖案的秩序美感,學習連續(xù)式圖案的設計運用方法。連續(xù)紋樣有二方連續(xù)和四方連續(xù)兩類,本課著重于設計服飾花邊——二方連續(xù)紋樣知識的學習。在教學中,教師應向學生介紹其單位紋樣的一致性、間隔的恒定性和排列的定向連貫性。教材中以添畫補充花邊為小訓練,實則是讓學生掌握骨式規(guī)律,如:直立式紋樣具有統(tǒng)一向上或向下的方向特點;斜線式紋樣以傾斜的走勢形成連續(xù);折線式紋樣以折線為骨格排列;波紋式紋樣骨架如波浪狀交織起伏;ㄟ吥苁谷水a生秩序感、節(jié)奏感,生活中剪紙、欄桿等處經常運用,因其裝飾性強,又具有集中引導視線的作用,一般也多用于服裝的衣邊、腰帶等部位,因此,在指導學生給服裝添花邊時,應根據(jù)不同的部位靈活運用,以達到預期的裝飾效果。關于四方連續(xù)紋樣的知識,未作具體的要求,讓學生自主選擇表現(xiàn)就可以了。
活動二中同學之間的服裝配套設計既能搭建學生之間相互協(xié)作學習的橋梁,又能訓練學生對服裝整體色彩的搭配能力。要使兩人的作品協(xié)調,應抓住主調色彩。學習屋實際上是活動的延伸,孩子們可依據(jù)生活需求,為自己或他人選擇服裝,能根據(jù)周圍環(huán)境合理選擇著裝,將自己的審美觀念與學習到的美術知識運用在平凡的生活之中。
本課關于色彩與圖案知識的`學習屬于剛性課程,需要教師們在教學設計中進行柔化處理,既制定指標,又放寬要求。
二、教學目標
◆能收集資料,欣賞各種各樣的服裝,領略服裝的藝術美感。
◆能在生活中合理選擇服裝,體現(xiàn)自己應有的審美取向和獨特的衣著風格。
◆能運用色彩的對比與和諧知識進行服裝的色彩搭配。
◆能利用掌握的圖案基礎知識,為服裝設計花邊或滿地紋。
三、教學思路
本課的知識點明確,具有鮮明的學科特征。教師在處理教材時,應著重思考本課知識的定位在何種位置狀態(tài),教學顯得更有意義,通過何種教學形式、方法來揭示概念規(guī)律。學生獲取知識的學習過程需要教師的精心策劃與合理安排。本課學習過程應從如下方面思考:一是概念的習得,二是規(guī)律的應用,三是大膽地創(chuàng)造。
活動一的教學過程安排建議為:收集資料——掌握概念——自主表現(xiàn)——評析交流。師生共同收集關于服裝的資料,相互交流欣賞后,選取專門的范例,如教材中的攝影圖片提出了問題,學生通過圖片的分析比較,了解色彩搭配的相關知識、概念,并將這些知識運用到服裝的配色練習之中,通過評析檢驗學生的達標水平和發(fā)展水平。
活動二的教學過程安排建議為:提出問題——發(fā)現(xiàn)規(guī)律——運用規(guī)律——評析交流。教師呈現(xiàn)教材中的未完成的花邊作業(yè),讓學生觀察練習,自主探究二方連續(xù)紋樣的規(guī)律,在教師的指導下進一步明確基本概念,并將其運用在自己的單件服裝設計中,同學之間相互交換作業(yè)后,再根據(jù)他人設計的服裝進行配套設計、相互學習。
教學評價應落到實處,一方面要結合本課實際作業(yè)水平進行檢測,色彩搭配是否合理,是否出現(xiàn)臟、亂和其他不協(xié)調的顏色混濁現(xiàn)象,圖案呈現(xiàn)是否具有一定的秩序美感,與同學配套設計的服裝是否美觀,體現(xiàn)創(chuàng)意;另一方面要看學生的發(fā)展水平,教師可充分利用學習屋中的評價欄讓學生自主評價填寫,并相互交流。
四、教學選擇
1.可根據(jù)學生特點調整指標。教材以服裝的色彩、紋樣知識為重點,款式的選擇卻采用極其開放的態(tài)度,只需讓學生了解服裝一般由衣領、衣袖、衣身幾部分組成即可,根據(jù)學生的學識水平,教師可讓學生選擇教材中既定的服裝進行色彩搭配練習,也可讓學生自主設計服裝款式并配色。
2.可根據(jù)課時目標和學生已有知識水平來合理安排學習內容,有的教師把活動二分成幾個課時來完成。方式一:分3課時完成,1課時畫有花邊的服裝,1課時畫全身圖案的服裝,1課時完成同學之間的服裝配套設計。方式二:用1課時完成上述3項內容。
3.教學策略可選擇發(fā)現(xiàn)教學模式、概念獲得模式或先行組織者模式。
五、教學建議
1.收集圖片、文字資料時,教師應選擇有代表性的作品讓學生欣賞,在考慮范例呈現(xiàn)順序時,應將具有概念鮮明特征的范例最先呈現(xiàn),呈現(xiàn)的順序要根據(jù)學習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定,如圖片的呈現(xiàn)符合國情和道德標準,不對學生產生消極影響。
2.高年級的學生在進行評價時,不宜只用“漂亮”這些詞語來表達,教師應盡量引導學生綜合本課及以往所學過的知識,用一些簡單的美術術語,表達自己對優(yōu)秀大師作品或同學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3.小學高年級美術知識的傳輸,依然強調以感覺、感知為主,認知的概念,探究的規(guī)律,是潛移默化的學習過程。教師應有良好的課程觀,課時目標安排合理。今天這個班的學生不一定個個成為服裝設計師,但我們希望他們能懷著健康向上的審美追求,穿著美觀得體的服裝幸福地生活。
六、教學資料
1.服裝的造型要素
在服裝造型的三大要素中,款式設計起著主體構架的作用,面料是體現(xiàn)款式結構的基本素材,色彩是創(chuàng)造服裝的整體視覺效果的主要因素。這三大要素在服裝設計和服裝造型過程中,是一種相互制約又相互依存的關系。
2.服裝發(fā)生的標志——骨針與串飾
現(xiàn)已發(fā)現(xiàn)的距今約二萬年的用于縫紉的骨針,是人類服飾文化的杰出標志和信物。
3.服裝配色的原則
服飾的配色應掌握如下原則: (1)要按一定的計劃和次序搭配顏色; (2)相互搭配的色彩主次分明; (3)對比與調和; (4)對稱與均衡; (5)色彩不單是色與色的組合問題,還與色的面積、形狀、肌理有關。
4.色彩的對比現(xiàn)象
服裝色彩的對比是指服裝的色彩與色彩之間彼此相互影響而產生的與單看一個色彩時不同的感覺。它主要有:色相對比、明度對比、純度對比、補色對比、冷暖對比、面積對比。
5.色彩的調和原理
兩種以上的色彩合理搭配,能夠產生和諧的圖像,從而使觀者的心情感到舒適愉快,稱之為色彩調和;反之,如果色彩搭配不合適,會讓人感到有拙劣、粗俗的感覺;镜纳收{和有:同色調和、類似色調和、對比色調和、補色調和、多色調和、無彩色與有彩色調和六項。
6.二方連續(xù)紋樣
二方連續(xù)紋樣由一個或幾個基本紋樣組成單位紋樣,向左右或上下兩個方向有條理地重復排列,可分為以下幾種形式:散點式、波紋式、連環(huán)式、折線式、綜合式。
7.四方連續(xù)紋樣
四方連續(xù)紋樣是由一個或幾個基本紋樣組成單位紋樣,在一定的空間內,向上、下、左、右重復排列形成的紋樣。四方連續(xù)的排列比較復雜,它不僅要求紋樣造型嚴謹生動、主題突出、層次分明、穿插得當,還必須注意連續(xù)后所產生的整體藝術效果。
8.上、下裝色彩的配套
上、下裝色彩的配套要特別注意上、下裝色彩的面積比例,如果選用對比色相的話,最好拉開二色相之間的明度或純度差距。選用花色面料時,以上衣花色配下衣單色或上衣單色配下衣花色為宜;如果上下都用花色面料,最好選擇同一花形色彩。
美術教案 篇9
一、選材:
春天已經來臨,萬物復蘇,大地一片朝氣蓬勃的景象。大自然中的一切都充滿了美好與神秘,嫩綠的新芽、含苞的花朵、蓬勃的小生命以及人們迎接春天的那份激動與喜悅,都深深地打動了我們。蝴蝶就是春天里的教育內容,它的漂亮與美是大家公認的,中班美術活動《蝴蝶》就是讓孩子初步嘗試將紙對折制作蝴蝶;能大膽運用色布給蝴蝶翅膀進行對稱裝飾,粘貼均勻,并使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進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好,激發(fā)孩子們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二、活動過程
(一)導入
活動的導入形式有很多,如:故事導入、游戲導入、情景導入、謎語導入等等。每次活動,老師們也都是根據(jù)自班孩子的特點和活動的內容創(chuàng)設一些能吸引孩子,激發(fā)孩子興趣的導入形式。本次活動我也是考慮了很久,有什么導入方法才不浪費時間又能吸引孩子呢?最后,我選用了多形式的導入方法。
1.春天到了,花園里的花都怎么樣了?(開了)我們在花園里做游戲吧!(游戲:找朋友)
2.小朋友都找到朋友了嗎?花園里的花兒也要找朋友,它喜歡的朋友是:身穿花衣愛打扮,兩對翅膀光閃閃,不會唱歌只跳舞。是誰呀?(蝴蝶)
3.可是花園里有那么多花,這里只有兩只蝴蝶,我們再來幫花兒找更多的蝴蝶做朋友好嗎?
效果:我以花園的情景、游戲的形式、謎語的方法導入本次活動,很好的激發(fā)了孩子們的多種感官,更有效的激發(fā)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二)示范講解
師:看看我是怎么把蝴蝶找出來的。
1.蝴蝶兩邊翅膀的形狀是怎樣的?(翅膀是對稱的)
制作方法:將紙對折,利用畫、剪的方法制作蝴蝶。
2.蝴蝶兩邊翅膀的顏色是怎樣的?(也是對稱的')
制作方法:根據(jù)自己的喜愛,認真選用不同顏色的碎布,以對稱的方法打扮蝴蝶。
效果:以邊觀察、邊示范的方法使孩子們更好的了解蝴蝶的特征,懂得制作蝴蝶的方法與要點。
(三)幼兒操作
1.幼兒自由操作。
2.教師巡回指導,著重觀察幼兒畫半只蝴蝶的方法是否正確;布塊粘貼的是否均勻;用色是否對稱。
3.及時指出不當方法,加以糾正。
效果:以巡回指導的方式,很好的幫助了孩子們解決難點。
(四)作品欣賞、交流
1.將幼兒作品貼與“花園”里。
2.幼兒互相欣賞、交流、作品。
3.教師有針對性地。
4.師:我們都有朋友很快樂,外面的大樹爺爺還孤零零的,我們一起帶著蝴蝶和花兒去找大樹爺爺做朋友吧!
效果:將作品貼與花園里,使孩子們都能得到成功的喜悅。活動中,我主要以引導性的為主,使孩子能掌握一些正確的技能。如:這樣拿會更容易剪;這樣貼更快等。活動后的集體,首先,我選擇了幾幅作品有針對性的進行,主要是讓孩子進一步感知蝴蝶翅膀的對稱。接著我請孩子互相,主要是讓孩子在互相述說中,鞏固對蝴蝶的認知和粘貼技能的提升。
三、不足之處
(一)制作方面
由于本次活動的難點是:以紙對折,畫半只蝴蝶,再剪的方法制作蝴蝶。所以在示范講解時我放慢了速度,一邊講解一邊示范,但在操作時還是有孩子不會。
(二)粘貼方面
課題實施至今,我班的粘貼技能已經掌握的很好了。在底板上粘貼布塊,要把糨糊或固體膠涂在底版上,再把布塊粘上去,這樣即容易又快;要是再往上做裝飾,為了不使剛粘上去的布塊掉落,就要把糨糊或固體膠涂在手中的布塊上,這些方法應該說孩子悶都已掌握。但為了保險,我還是示范了在粘好的布塊上再粘布塊裝飾時要把固體膠涂在手中的布塊上這一步,可沒想到我這樣一演示,在活動中有部分孩子在粘貼第一層布塊時就是把固體膠涂在一塊塊碎布上,浪費了許多時間。所以,有時我們要相信孩子,既然他們已經掌握了,就不需要多說,一半的演示更會使他們誤解,以至弄巧成拙。
(三)方面
由于活動時間的有限,而且孩子們在不塊裝飾時浪費了一些時間,所以,最后環(huán)節(jié)的,自認為做的非常不到位。顧在課后,我進行了活動的延伸,利用餐后活動我又進行了深入的,力爭每一位孩子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一定的提高。
之所以會有許多不足的地方,都是由于自己在設計教案時考慮的不夠全面,今后,在設計教案時一定要多方面、多角度的考慮,力爭每次活動都能多一些收獲,少一點不足。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美術教案美術中班教案01-07
美術教案(精選)09-25
[經典]美術教案09-28
《美術》教案02-17
美術教案01-26
美術教案[精選]08-15
[精選]美術教案08-07
(精選)美術教案08-18
【經典】美術教案08-17
(精選)美術教案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