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被操天天被操综合网,亚洲黄色一区二区三区性色,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1,欧美zozo另类特级,www.黄片视频在线播放,啪啪网站永久免费看,特别一级a免费大片视频网站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wǎng)>教案大全>語文教案>小學語文教案>小學語文教案

小學語文教案

時間:2023-10-25 10:14:45 小學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教案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能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成語意思,感受關鍵成語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2、理清文章結構,概括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

  3、通過學生復述故事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4、通過老師的設疑和學生的相互討論來了解文章內(nèi)容,體會文中蘊涵的深刻道理。

  5、了解孫臏善于分析、因勢利導、足智多謀的聰明才智。領悟故事中蘊含的道理:遇事要沉著冷靜,并要開動腦筋,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1、把握故事內(nèi)容,弄清文章線索。

  2、領悟其中的道理,弄清故事引人入勝的原因。

  教法學法:導學互動

  教學準備

  1、搜集相關視頻

  2、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自學導綱

  1、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中國的歷史故事嗎?讓我們乘坐歷史的列車,穿越時光的隧道,飛回歷史的天空。猜一猜,下面這幾個歷史故事的主人公分別是誰?

  課件出示:

  完璧歸趙——(藺相如)負荊請罪——(廉 頗)

  破釜沉舟——(項 羽)毛遂自薦——(毛 遂)

  紙上談兵——(趙 括)臥薪嘗膽——(勾 踐)

  背水一戰(zhàn)——(韓 信)田忌賽馬——(孫 臏)

  師:在《田忌賽馬》中,我們已經(jīng)初步領略了孫臏的才能。今天讓我們隨著歷史的車輪,走進《圍魏救趙》這篇課文,去進一步領略孫臏卓越的才能、超凡的智慧和驚人的毅力。(板書課題)

  2、出示導綱,生依照提示了解背景,自主閱讀課文。

  3、生匯報交流初讀課文的收獲,師適時點撥引導。

  過渡:看來,同學們的預習工作做得很好!皩W貴有疑,大疑則大進,小疑則小進,不疑則不進”。在自學中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有探究價值的問題?(是誰為什么圍魏救趙?他們又是怎樣圍魏救趙的?圍魏救趙的結果如何?)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開始今天的閱讀之旅。

  二、導學互動

  1、出示導綱探究性問題。

  2、生帶著問題精讀課文。

  3、小組合作,討論探究。

  4、交流匯報,師相機引導、點撥。

  出示導綱探究(一):故事起因

  1、故事發(fā)生的時代背景怎樣?

  2、魏國軍隊怎么樣?在文中勾畫相關的句子,說說自己的理解,并有感情地朗讀。(出示重點語句:這一年,魏國將軍龐涓率領八萬精兵出征趙國,一路所向披靡,勢如破竹,很快就直抵趙國都城邯鄲,把一個小小的邯鄲城圍得嚴嚴實實。)

  (抓住“所向披靡”、“勢如破竹”、“嚴嚴實實”這幾個詞,一方面說明魏國的強大,龐涓率領的軍隊在攻打趙國時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另一方面說明面對強大的敵人,齊國救趙國是不容易的。)

  3、為什么在這種情況下,齊王還要去救趙國?

  (引入“唇亡齒寒”的故事。齊、趙兩國之間互相依靠,有著唇亡齒寒的利害關系。)

  過渡:在強大的魏國軍隊面前,齊國最終決定出兵,到底戰(zhàn)斗結果怎樣呢?讓我們迅速瀏覽最后一段,說一說。

  出示導綱探究(二):故事結果

  1、文中哪幾個成語寫出了魏軍的失敗,同時也反映了圍魏救趙的成功?理解后有感情地朗讀。

  (出示重點句:魏軍措手不及,被殺得丟盔棄甲,潰不成軍)。

  (措手不及、丟盔棄甲、潰不成軍、落荒而逃等寫出了魏軍來不及應付的狼狽和大敗時的慘狀,反襯了圍魏救趙的`成功。)

  2、對比閱讀前后語段。

  過渡:起初魏軍是多么強大的一支軍隊,可現(xiàn)在怎么就成了這樣的狀況呢?首先讓我們來觀看一段視頻。接下來合作學習圍魏救趙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出示導綱探究(三):分析圍魏救趙成功的原因

  出示第7段:孫臏胸有成竹地說:“魏國集中全國的主力去打邯鄲,自己的都城大梁卻只剩下一些老弱殘兵,這不正是個大好機會嗎?我們現(xiàn)在去救邯鄲,會跟魏國主力硬拼,傷亡一定很大。倒不如乘虛而入,直取大梁。魏國國都一旦危急,主力必定會回師自救。我們在他們返回的路途做好準備,以逸待勞,豈不是穩(wěn)操勝券!"

  分角色讀田忌和孫臏的對話,想一想孫臏為什么要齊軍不直奔邯鄲而要直取大梁?

  1、分析直奔邯鄲的劣勢和直取大梁的優(yōu)勢并體會孫臏計謀的絕妙。

  (抓住“胸有成竹”、 “乘虛而入”、“以逸待勞”、“穩(wěn)操勝券”這幾個關鍵詞理解孫臏善于分析、因勢利導的聰明才智,并朗讀出他的“胸有成竹”。)

  2、抓住“乘虛而入”理解魏國虛在哪?

  3、“魏國國都一旦危急,主力必定會回師自救”與哪些事實相符?孫臏采取了哪些行動逼迫龐涓回師自救?

  (佯攻襄陵、直奔大梁)(孫臏為什么要派兵佯攻襄陵?)(佯攻襄陵的最終目的是直奔大梁,直奔大梁的目的是逼龐回師,逼龐回師不但能救趙國,而且能以逸待勞,在桂陵設伏,打敗魏軍。)

  4、齊軍“以逸待勞”又體現(xiàn)在哪?

  5、孫臏為何要在桂陵布下天羅地網(wǎng)?

  (桂陵是通往魏國的交通要道,地勢險峻,易守難攻。)

  6、總結出示圍魏救趙成功的原因

  戰(zhàn)術上:避實擊虛、攻其必救、以逸待勞、聲東擊西、知己知彼

  行動上:佯攻襄陵、直奔大梁、桂陵設伏

  7、你理解“圍魏救趙”這個成語的引申義嗎?

  三、導學歸納

  1、孫臏,我___________您!您真是一位_________的軍事家!

  2、讀了這個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啟示?

  四、反饋訓練

  此時此刻,你一定被孫臏的計謀所折服,你想對孫臏說些什么呢?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認識偏旁“女”。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觀察自選商場,了解自選商場的售貨方式,體會它給人們帶來的方便。

  4、愿意在生活中主動識字。

  教學重、難點

  認識本課的14個生字。愿意在生活中主動識字。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掛圖。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認識偏旁“女”。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認識本課的14個生字。

  三、教學難點:愿意在生活中主動識字。

  四、教學過程:

  (一)、看圖揭題

  1、用投影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觀察畫面,提問:這是什么地方?投影出示課題:自選商場。(“商場”兩個生字是注音的。)

  2、指向本課生字“商場”,問:誰認識這兩個字:先指名認讀生字,再全班同學認讀生字。

  (二)、生活識字展示、交流

  1、讓學生認識商品包裝上面的漢字并讀給同學聽(四人為一組,進行識字交流)。

  2、讓學生將商品包裝貼在教室的墻壁上,以便更多的學生進行識字交流。

  3、小結:自選商場里的東西真多(用投影出示)。學習生字:東、西。

 。ㄈ、學習字詞

  1、通過生活識字,你認識了哪些字?(指名認讀不注音詞語。)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讓學生了解識字方法。)

  2、借助拼音認讀詞語。(然后在小組內(nèi)匯報自學情況。)

  3、讀書上9個注音詞語。(指名認讀,每個學生讀一行詞語。)

  4.鞏固字詞

  (1)認讀不注音的詞語(投影出示本課的9個不注音的詞語)。

  (2)認讀詞語中的生字(生字用紅色打出,學生齊讀詞語中的生字:將詞語中的熟字去掉,只寫下本課生字,指名認讀;將這幾個生字打亂順序再讓學生認讀。)

  (3)你是用什么方法記住漢字“本、筆”?出示一支毛筆,指出上面是竹子制成,下面是毛。那你怎樣記住漢字“筆”的?

  (4)找一個學習伙伴,把你認識的字讀給同伴聽。

  (5)在“識字迷宮”里認讀生字。

  (6)“找朋友”(拼合體字:場、奶、筆、作)。

  (7)出示商品(圖),學生貼商品標簽(詞卡)。

  (8)商品分類。哪些東西擺在同一個貨架上?指名擺詞卡。讀詞。

  (9)小結:商品分類擺放,人們在自選商場購物真方便。

  (10)出示句子:“在自選商場里購物真方便”,指導朗讀。

 。ㄋ模⑸钭R字展示、交流

  1、指名認讀商品包裝上的漢字。

  2、學生去展板前認讀商品包裝上的漢字。

  3、總結:希望同學們能在生活中認識更多的字。

  五、作業(yè)布置:去超市認商品。

  六、板書設計:自選商場

  七、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觀察自選商場,了解自選商場的售貨方式,體會它給人們帶來的方便。 2、愿意在生活中主動識字。

  二、教學重點:認識本課的14個生字。

  三、教學難點:愿意在生活中主動識字。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舉辦“擂臺賽”,復習詞語,請兩人讀詞語,其余同學做評委,比一比誰說得對。

  2、聽寫生字“毛、巾、牙、尺”。

 。ǘ、學習短文

  1、談話激趣:(出示圖)今天有一位小朋友第一次跟著媽媽來到自選商場購物,他有什么感受呢?我們一起來學習短文。

  2、指導讀短文。

 。1)自讀短文,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讀通順。

 。2)指名分段讀,相機正音。

  3、理解短文內(nèi)容。

  (1)提問激趣:如果你是記者,會向圖上的小朋友提出什么問題?如果你是圖上的小朋友,會怎么回答呢?

 。2)同桌練習。(啟發(fā)學生依據(jù)圖和聯(lián)系自己的感受“提問”和“回答”)

 。3)上臺演示,指導評價。結合圖理解“東西真多”;知道“東西”指的是商品;聯(lián)系短文和生活實際理解“真方便”。

  4、指導朗讀。

 。1)讀好句中的停頓。學生嘗試讀,指名讀,齊讀。

 。2)指導用驚喜的語氣讀出“東西真多”和“真方便”。自由練讀,四人小組練讀,互評,推舉代表朗讀。

 。3)齊讀詞語和短文。

 。ㄈ、擴展活動

  舉辦“商品展銷會”

  1、小組派代表介紹自己小組收集的商品包裝名稱。

  2、學生給商品包裝名稱分類。

  3、選派每類商品的促銷員,帶領大家認讀商品名稱,并用一兩句話介紹這種商品。

  4、開展“購物”活動。能讀出商品的名稱,就算購買成功。

  五、作業(yè)布置:

  1、寫出帶有下面偏旁的字。

  女—( )( )( )

  口—( )( )( )

  2、補充句子。

  我去自選商場買了( )、( )、( )。

  3、和家人一起去自選商場認識更多的商品名稱。

  六、板書設計: 商品展銷會

  七、課后反思: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要點:

  1.通過開展贈言活動,旨在告訴學生,生活處處皆語文,從而使學生留心生活,注意到生活中去學語文、用語文。

  2.通過學習寫贈言,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技巧。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教學設想:

  1. 分小組研討,讓學生共同完成贈言。

  2. 公開評選,評出最佳贈言寫作手一名,優(yōu)秀贈言寫作手七名;最佳贈言一條,

  優(yōu)秀贈言七條,并編輯初一(11)班和初一(13)班“贈言集錦”。

  3.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講解贈言的形式及寫作技巧。

  教學步驟:

  一、 介紹什么叫贈言。

  二、 贈言的形式與寫法。

  三、 學生搜集有關新年的各種贈言,或自己曾得到的.贈言,體會贈言的寫作技巧。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 學習寫贈言。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2. 學會欣賞及評價贈言。

  教學步驟:

  一、 簡單復習贈言的寫作形式及技巧。

  二、 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贈言寫作。(可互相討論,共同完成)

  三、 分組選出優(yōu)秀贈言,寫到黑板上。

  四、 在全班進行公開評選,公開競爭。

  五、 評選出最佳贈言寫作手一名,優(yōu)秀贈言寫作手七名;最佳贈言一條,優(yōu)秀贈言七

  條。

  六、布置編輯“贈言集錦”。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識字8》是第二冊第八單元的一篇識字課文。這一單元的主題是:我們身邊處處有科學,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就能發(fā)現(xiàn)。本課向學生介紹了一些日常所見卻并未注意的科學常識,引發(fā)學生對科學的興趣,是一篇從發(fā)展語言,發(fā)展思維入手的好課文。

  教學要求:

  1、認識“初、眉”等十個生字,會寫“北、南”等5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受和了解諺語的美。

  3、有主動積累諺語的愿望,能在積累諺語的同時增長知識。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初步感受諺語的美;引發(fā)學生主動留心身邊科學的興趣。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人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諺語,它不僅告訴我們很多知識,而且方便我們的生活。和它交上朋友是很有意思的,現(xiàn)在我們就來學幾個。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自由讀課文,把課文中的生字勾畫出來,再把生字多讀幾遍,注意讀準字音。

  2、同桌互讀互聽。

  3、學生說說自己的記生字方法;教師注意總結推廣學生中好的識字方法。

  4、教師出示字卡,指名學生讀、齊讀、搶讀。

  5、做找字游戲:將本課的識字卡擺在桌上半部,教師發(fā)字音,請小朋友赴快找出來。(小組做這個游戲)最后,開火車讀字。

  6、再讀課義,要求認準課文中的生字,讀通課文。

  三、寫字教學

  1、仔細觀察田字格里的生字,看看該怎樣寫才好看。

  如,“北”寧,誰來提醒小朋友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2、北的反義詞是什么?(南)你會寫嗎?你覺得哪里最容易寫錯?(注意學生描紅、書寫。

  3、學生寫字,教師巡視,個別指導?偨Y、表揚寫得好和進步大的孩子。

  四、自讀課文

  五、布置課下收集諺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生字

  1、自讀生字。

  2、教師指名、齊讀。

  二、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1、整體感知課文。

  a、教師范讀課文,想一想,這篇課文有什么特點?

 。▎l(fā)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整體感知諺語的特點:這些諺語讀起來押韻,有節(jié)奏,像詩一樣,很美)

  b、自己讀一讀,感受感受。

  2、理解課文內(nèi)容。

  a、多媒體演示;夜空月相變化的過程。

  課文中哪一句說的是這個情景(師解釋農(nóng)歷、娥眉、團圓)

  b、第二句:出臺觀察課文插圖,了解“北斗”,簡介北斗星的指向v

  c、讀第三、四句,知道“蜻蜓低飛”、“大雁北飛”、“‘燕子南歸”都與天氣變化有聯(lián)系。讓學生通過讀文,自悟上述現(xiàn)象各預示了哪些變化。

  讓學生自讀領會“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

  朗讀全文。

  3、積累

 。1)記背本課諺語。

 。2)交流收集到的其他諺語,并說說諺語的意思。

  附:諺語

  十霧九晴。(這里的霧指的`是輻射霧,即日落后由于地面輻射降溫而形成的一種霧。)

  雨過天晴。(天空純藍,往往出現(xiàn)在雨后,比較純凈而顯青。)

  天上星星跳,風雨就來到。(因星光閃耀往往反映出大氣不穩(wěn)定。)

  東虹日頭西虹雨。(天氣系統(tǒng)一般自西向東移動。虹在東面說明陰雨天氣移過此地,該地天晴;反之,虹在西面預示壞天氣科來。虹是“日照雨”的產(chǎn)物,即內(nèi)紫外紅光弧。)

  人黃有病,大約有雨。(天黃一般是由于空氣中水汽、塵埃較多,預示將要下雨。)

  朝霞暗紅雨凄凄,晚霞青白行丁里。(由于朝晚霞的色彩鮮艷程度與空氣中水汽含量密切相關?諝庵兴鄷r,呈暗紅;水汽少時,呈青白。)

  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是指的是由卷層云而形成的暈圈。)

  朝有破絮云,午后雷雨臨。(意思是說,當早上出現(xiàn)有棉絮狀的高和云時,往往預示著將有雷雨天氣的降臨。)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認識本課4個生字,會寫7個字。

  2.理解課文內(nèi)容,明白寓言所蘊含的道理。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了解文言文的語言特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體會寓言所蘊含的寓意。

  教學準備

  生字卡、硬紙折成的小船、寶劍和線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揭題。

  1.同學們,我們過去學習了一些寓言故事,有的同學課外一定還閱讀了不少寓言故事。什么是“寓言”呢?(寓言就是用有趣的小故事來說明一個道理的文章。)

  2.誰能給大家講一個寓言故事?你從這個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兩則寓言,看看它們將告訴我們什么道理。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有哪些同學看過或聽過《刻舟求劍》這個故事?誰能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

  2.范讀課文。

  3.讓學生將課文與以前學習的課文進行比較,看看有哪些不同?

  師述:用文言寫出的文章就叫文言文。它是古代的書面語體,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chǎn)。誦讀文言文,能提高語言的感悟能力、表達能力、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學習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誦讀,最好的方法也是誦讀。

  今天我們學習的《刻舟求劍》這篇文言文僅53個字,是一個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其中蘊含著深刻的道理。

  4.自由朗讀課文。

  5.指名讀,正音。涉(shè)、墜(zhuì)、遽(jù)、契(qì)。

  三、深入理解課文。

  1.根據(jù)譯文自己試著理解課文意思。

  2.討論交流:你讀懂了什么?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

  點撥理解以下詞語:

  涉:跋涉,就是渡過江河的意思。

  遽:匆忙;立刻,表示時間很緊迫。

  契:用刀雕刻。

  惑:迷惑,這里是對事物感到迷惑不理解的意思。

  3.教師用簡筆畫畫出“江面”,然后指名上臺利用“硬紙折成的小船”“寶劍”和“線”教具演示故事,邊演示邊講故事。

  四、總結全文,明白寓意。

  1.解題。

 。1)逐字分析。舟:小船。求:找的意思。

 。2)用自己的話說出“刻舟求劍”的意思。(照船上刻的記號去尋找航行中丟失的寶劍。)

  2.討論:

 。1)這個人準能把寶劍撈上來嗎?為什么?(寶劍是從正在行駛的船上掉到江里的。船不斷向前移動,船上的記號就隨著船移動,這個記號就失去了作用。所以船靠岸后,從船上刻記號的地方跳下去,是不可能撈到劍的。)

 。2)想一想這個人錯在哪里?

  (3)學習了課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必須根據(jù)情況的變化去處理事情。情況變了,處理的辦法也跟著變化。根據(jù)情況的變化去處理事情才能成功。)

 。4)你能舉出根據(jù)情況變化處理事情獲得成功的例子嗎?

  五、熟讀課文。

  1.指導朗讀。

  2.自由讀。

  3.背誦課文。

  六、學習生字詞。

  1.自由識記字形。

  2.討論交流。

  3.給“糊涂”找反義詞,并用“糊涂”說一句話。

  七、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

  2.熟讀并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憶。

  1.檢查背誦《刻舟求劍》。

  2.從《刻舟求劍》這個寓言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二、學習《狐假虎威》。

  1.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通順、流利。

  2.再讀課文,試著理解句子意思。

  (1)自讀自悟。借助譯文,一句一句地讀,想一想每句話的意思。

  (2)練習把語句讀正確、流利。

  3.檢查試讀課文和理解句子意思的情況。

  4.參照譯文,練習講課文故事。

 。1)自己把句子的意思連起來,練習講課文故事。

 。2)啟發(fā)想象:森林里有哪些動物看到了老虎跟在狐貍的后面,會出現(xiàn)怎樣的情景?

  (3)指名講故事,相機幫助理解重點句和難句。

  三、拓展延伸,理解含義。

  (1)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

  “狐假虎威”的“假”是?“假借”的意思。狐貍借用老虎的威風把百獸嚇跑了,F(xiàn)在人們用它來比喻倚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

 。2)學了課文,我們知道了狐貍借著的老虎的威風把小動物們嚇跑了,老虎也相信了狐貍的話,沒敢吃他。那你們喜歡狐貍嗎?

 。3)延伸:出示下面一段話:王二小被日本鬼子抓住了,一個日本軍官問:“小孩,你什么的干活?”一個漢*狗腿子狐假虎威地說:“皇軍問你是干什么的,快說!”王二小瞪了狗腿子一眼,不慌不忙地說:“放牛的!”

  大家讀一讀這篇短文,想想文中的“狐假虎威”是什么意思?

  四、學習生字詞。

  1.讀準字音!澳妗钡穆暷甘潜且簟皀”,不是邊音“l(fā)”。

  2.自由識記字形。

  3.指導書寫!霸弧币⒁馀c“日”區(qū)別,“狐、貍”兩個字的反犬旁不要寫得太寬,整個字要寫得左窄右寬!澳妗焙汀斑`”是半包圍結構,書寫時從內(nèi)到外,“畏”字下面不要寫成“”。

  五、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

  2.熟讀并背誦課文。

  教學目標

  1.通過自學,掌握“掩耳盜鐘”這則寓言中的生字、新詞。

  2.結合插圖、動畫理解本文意思,懂得這則寓言的寓意。

  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成語“掩耳盜鈴”的意思并用這個詞造一個句子。

  4.誦讀這則寓言。

  教學重點

  理解這則寓言的`內(nèi)容和寓意。

  教學難點

  能用“掩耳盜鈴”造句。

  教學準備

  圖片、小黑板、投影儀、動畫

  教學時數(shù)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略)

  二、揭示課題、解題

  1.放動畫,聽故事

  猜猜故事的結尾,來給這個故事取個名字:掩耳盜鐘(板書),讀題。說說“掩”“盜”的意思,做做“掩”的動作——捂。連起來說一下這個詞的意思。

  2.過渡:我們的課本把這個有趣的故事完整講述出來了,我們來走進這個故事。

  三、明確學習目標

  投影出示學習目標。

  四、課堂自學,整體感知課文

  1.投影出示自學要求:

 。1)借助拼音把課文讀通順。

 。2)把本課的生字、新詞在課文中畫出來讀幾遍。

  (3)再讀課文,畫出不明白的詞語、句子。

 。4)熟練地誦讀課文。

  2.學生自學。

  3.檢查自學情況。

 。1)讀帶生字的詞語卡片,糾正讀音。

  (2)指名試讀課文。

  4.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五、理解課文內(nèi)容

  1.自由讀課文。

  2.分小組討論: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經(jīng)過和結果怎樣?指名說一說,討論結果。

  3.重點理解課文內(nèi)容和寓意。

 。1)理解字的含義:掩——捂,盜——偷、竊,亡——逃亡,欲——想、要,走——跑,椎——槌兒,聞——聽。

 。2)在書上畫出“欲負而走。則鐘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鐘怳然有音”,齊讀。

 。3)那個人明明知道用槌兒打鐘的后果,沒有就此打消念頭,而是想出了一個辦法。

 、偻队俺鍪舅伎碱}:掩住自己的耳朵,用槌兒砸鐘的人是怎么想的?他的想法對嗎?為什么?

  ②那個人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他就聽不見聲音了。但是他能捂住別人的耳朵嗎?

 。4)他認為自己的想法很好,自己很聰明,于是就按這個想法去做了,結果怎樣?

  (5)那個人一開始就“明明知道”砸鐘的后果,為了達到目的,他想出了一個自認為很好的辦法?墒聦嵶C明,他只是“自作聰明”,他的做法在別人看來是“十分愚蠢”的。(板書:自作聰明,十分愚蠢)(他捂住了自己的耳朵,而無法把別人的耳朵也捂。

 。6)誰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則小故事。

 。7)指導朗讀。

 、僦该x課文,注意讀出自作聰明的語氣。

 、邶R讀全文,注意誦讀時要把盜鐘人自作聰明的愚蠢表現(xiàn)出來。

  六、揭示寓意,總結擴展

  1.投影出示思考題:

  (1)掩耳盜鐘的人愚蠢可笑在什么地方?

 。2)你應該從他身上吸取什么教訓?

 。3)這則寓言告訴人們一個什么道理?

  學生分組討論后,指名回答。

  2.提示寓言《掩耳盜鐘》與成語“掩耳盜鈴”的關系。同桌總結,用自己的話說說成語“掩耳盜鈴”的意思。

  3.組織學生表演課本劇《掩耳盜鐘》。

  4.總結擴展。

  同學們想象一下后來會怎樣呢?我們把大家想的演出來好不好?

 。▎酒饘W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真正自主學習,充分體現(xiàn)閱讀中閱讀主體情感的投入。不直接給盜鐘人的想法下判斷,而把所設計問題留給學生,給他們較大的思考、感悟空間。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去閱讀,學生在回答“偷鐘人的想法對不對”這一問題時,能從課文中的語言文字、插圖、生活經(jīng)驗多方參與課堂活動)

  想一想,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有沒有類似“掩耳盜鐘”的事?聯(lián)系學習、生活實際,談談感想,學生討論后自由發(fā)言。

  七、拓展延伸

  1.小黑板:選擇成語填空

  掩耳盜鈴亡羊補牢揠苗助長

  現(xiàn)在許多家長望子成龍,不顧孩子實際,讓孩子學這學那,這真是()!

  我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錯誤,趕緊改正,還算()吧!

  有的同學做練習冊上的題目,照抄后面的答案,這不是()、自欺欺人嗎?

 。▽W生的認知必須與實踐結合,才會有體驗與感悟,才能回歸生活)

  2.你喜歡讀寓言嗎?還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從哪兒知道的?

  3.選擇作業(yè):①回家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②找?guī)讉小伙伴,把這個故事演給別人看;③把你課外看到的其他寓言故事講給同學們聽;④用“掩耳盜鈴”說一句話并背誦這則寓言。

  教學目標

  1.會認本課的生字,會寫本課的生字。

  2.懂得生字、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本文的寓意。

  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成語“畫蛇添足”的意思。并用這個詞說一句話。

  4.誦讀這則寓言。

  教學重點

  理解這則寓言的內(nèi)容和寓意。

  教學難點

  能用“畫蛇添足”說一句話。

  教學準備

  幻燈片、課本劇、小黑板

  教學時數(shù)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掩耳盜鐘》,它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我國古代有不少流傳很廣的寓言故事,它們往往借助淺顯易懂的故事來說明深刻的道理。這些寓言故事見于各類文獻之中,如《戰(zhàn)國策》《淮南子》《韓非子》等,后來成為人們耳熟能詳?shù)某烧Z。今天我們來繼續(xù)學習一則寓言。

  二、學習目標

  1.會認本課的2個生字,會寫本課的3個生字。

  2.懂得字、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本文的寓意。

  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成語“畫蛇添足”的意思。并用這個詞說一句話。

  4.有感情地誦讀這則寓言。

  三、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

  2.幻燈顯示:

  (1)讀準

  祠賜謂

 。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①引酒且飲之()②丁壯者引弦而戰(zhàn)()

 。3)說說句子大意:

  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

  3.活動安排:復述故事比賽,以小組為單位,任選一則寓言故事派代表參賽。

  最后師生評議,評出優(yōu)勝者,頒發(fā)小獎品。

  四、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指名誦讀“畫蛇添足”。

  2.串講課文:同學串講,老師適時指點。

  3.學生分小組討論問題:這則寓言的寓意是什么?然后交流。

  明確:“畫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不恰當。

  4.能力訓練:這則寓言已成為常見的成語,請造一個句子。教師可先示范造句。學生造句后,組織大家評價是否恰當。

  5.全班齊讀“畫蛇添足”一文。

  6.請舉出生活中與之同類的事例,并談談你從文中所獲得的啟示。

  五、總結

  畫蛇添足:事情已經(jīng)完成了,再做多余的事,不僅無益,而且有害。

  《畫蛇添足》是諷刺寓言,有生動的喜劇情節(jié),活潑風趣,讓讀者在輕松的閱讀中忍俊不禁,并從中體會其蘊含的道理。

  六、布置作業(yè)

  1.復習字詞,熟讀課文。

  2.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并寫出句子的大意。

  未成,一人之蛇先成,奪卮酒,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為蛇足者,終亡其酒。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學習目標:

  1.會認6個生宇,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名堂、浪費、鏡片、看守、定時、清閑、放大鏡、細微、閱讀、隨意、調節(jié)、簡單、顯微鏡、擠來擠去、微生物、拜訪、玩具”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鏡的過程中,是怎樣發(fā)明顯微鏡和發(fā)現(xiàn)微生物的,從而激發(fā)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增強創(chuàng)造意識。

  4.寫玩中的樂趣或收獲。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樣從玩中發(fā)明了顯微鏡和發(fā)現(xiàn)了微生物的,并交流從中受到的啟發(fā);寫玩中的樂趣或收獲。

  課前準備

  1.課前發(fā)動學生搜集有關在玩中獲得的樂趣或收獲。

  2.了解顯微鏡的知識,收集有關微生物的資料。

  3.詞語卡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請同學們說說自己在游戲和在玩中會到了哪些樂趣。

  2、同學們在自己的玩中體會到了樂趣,甚至有人在玩中出了名堂,同學們想知道是誰玩出了什么名堂嗎?請聽故事《玩出了名堂》。(教師生動地講故事)

  二、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學生采用自主識字的方式進行。)

  會認的字:閱、固、調、皇、俄、拜

  會寫的字:堂、鏡、閑、待、閱、腿、隨、調、簡、拜、訪、具

  1、其中“調”“待”是多音字,在課文中分別讀tiao、dai;還可以讀diao。(調動)dai(等待)。

  2、注意引導學生區(qū)分形近字和同音字,比如,“堂”與“!、“鏡”與“境”、“訪”與“坊”;

  3、注意“拜”起筆是撇不是橫,右邊是四橫不是三橫,“具”的.里面是三橫,不要少寫一橫。

  4、比較“閑” 與“閱”、“閉”,“腿” 與“隨”,并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把他們分清楚。

  5、同學們在玩中的發(fā)現(xiàn)能夠談談嗎?從玩中引導學生進入學習情境。

  三、學生自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列文虎克是什么人?(職業(yè)是什么?)

  2、他玩的是什么?

  3、他玩出了什么名堂?

  四、作業(yè):

  生字組詞

  第二課時

  一、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

  1、課文有幾個自然段?(五個自然段)

  2、哪幾自然段講了列文虎克玩并且出了名堂?

  3、“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玩出了哪些名堂?”

  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三、四自然段)

  4、分組討論從哪幾個方面寫列文虎克是怎樣玩出了名堂的?

  從三個方面:

 。1)一邊看門,一邊磨鏡片,玩放大鏡;

 。2)玩放大鏡,把兩片放大鏡放在一起,發(fā)明了顯微鏡;

 。3)接下去寫的是在玩顯微鏡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微生物。

  5、課文中對小人國、居民、玩具三個詞語加了引號,你認為這是為什么?(這是對微觀世界和微生物的擬人說法和對顯微鏡的形象表述(借代),加上引號,不僅起到強調的作用,還使這些詞語具有特殊的意味,避免了使用一些術語的枯燥,增強了所要表達意思的趣味性和可感性。)

  6.引導學生簡單歸納中心內(nèi)容。

  7、拓展練習

  聯(lián)系以前學過的課文,開拓學生的思路。課文雖然講的是列文虎克的玩耍,而實質是講觀察、好奇心和求知欲,它們是科學創(chuàng)造和發(fā)明的出發(fā)點和原動力。如富蘭克林就是由于好奇心而揭開雷電之謎的。還有愛迪生,他小時候常常對人類的各種奇異的創(chuàng)造驚喜萬狀。他曾悄悄把家里的鐘表偷出來,一件件拆開,然后再裝上,一心要了解它的秘密,相信學生會對這些事例有所了解,教學時可引導學生交流交流。

  二、小練筆

  有了前面所受到的啟發(fā)和收獲,讓學生寫一寫玩中的樂趣和收獲。要鼓勵學生想怎么寫就怎么寫,寫出自己在玩中的樂趣和收獲,但要注意這是小練筆,不能拔高要求。

  板書設計:

  列文虎克——玩鏡片——做放大鏡——玩放大鏡——做顯微鏡——發(fā)現(xiàn)微生物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運用歸類方法識字。

  2、比較形近字。

  教學重難點:

  1、復習、鞏固學過的字詞,積累詞語。

  2、進行觀察、說話和朗讀的訓練。

  教學準備:蘋果樹貼圖、投影片、生字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玩游戲?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到“語文園地”去玩幾個有趣的游戲吧,你們想去嗎?

  二、學習第一題“我會認”

  1、出示蘋果樹貼圖,樹上貼有三種蘋果:紅蘋果、黃蘋果、青蘋果,三種蘋果背面分別貼有帶有“言字旁”、“單人旁”、“口字旁”偏旁的字,共有22個。

  激趣:多漂亮的`一棵蘋果樹!誰能準確地叫出蘋果樹背面的字,摘到的蘋果就歸他。蘋果背面的字就藏在“語文園地五”的“我會認”中。小朋友們趕快讀一讀,記一記,等一會兒小組比賽看誰摘的蘋果多。

 、磐纼蓚互相問問,讀讀。(忘了可以查生字表)

  ⑵邊讀邊想:每組字在字形上有什么特點。

 、撬娜诵〗M互讀、識記。

 、乳_始“摘蘋果”的游戲。(每組比賽,師生相互正音)

  師在蘋果樹一側貼出三個分別寫著“言字旁”、“單人旁”、“口字旁”的大蘋果貼圖,摘一個蘋果后,領讀,并把字卡揭下,貼到相應的大蘋果上。讀準音并貼對的,就能得到這個蘋果。

  2、歸類識字。

 、耪页鋈M字各自的字形特點。

 、浦该x,開火車讀,小組讀,齊讀。

  3、變序抽檢。

  教師用三組卡片隨機抽檢認讀。

  4、擴展訓練。

  這棵樹還會長出哪些蘋果?(引導學生說說自已還知道哪些帶有這三個偏旁的字)

  三、學習第二題“我會讀”

  1、同桌練讀,互相指正。

  2、四人小組下互讀,齊讀。

  3、開火車讀?梢詸M著讀,也可豎向讀。

  四、學習第三題“我會寫”

  1、投影出示12個字,指名讀,開火車讀。(注意讀準字音)

  2、做“找兄弟”的游戲。(師出示12個字卡)

  在這12個字中,有六對兄弟長得可像啦!看看誰最聰明,能把它們一一找出來。

  ⑴指名六人上臺找,把找到的字“兄弟”(字卡)擺在一起。

 、菩〗M討論:為什么說它們是“兄弟”?它們哪兒像,哪兒不像?(注意從音形義三方面引導比較)

 、切〗M互說,互相補充,全班交流。

  ⑷擴展訓練:在你認識的字中,還有這樣的“兄弟”嗎?

  3、指導書寫。

 、艓熢谔镒指裰蟹秾懀鷷。(先寫“馬”與“鳥”)

  提醒學生寫字時要把不同的地方記住,字要寫準確。

  ⑵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要求字要寫準確、勻稱)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將課文讀通順、正確;理解“巴山蜀水”等詞。

  2、研讀課文第12、14、16自然段,品味養(yǎng)蜂人的生活,體會養(yǎng)蜂人生活的艱辛和詩情畫意。

  【教學重難點】

  通過朗讀體會養(yǎng)蜂人生活的艱辛及生活充滿詩情畫意。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尋入新課

  1、逐個板書“趕”和“花”,談談對這兩個字的感受。

 。1)請看一個字“趕”,說說給你什么感受?誰能給它組個詞?

  (2)再來看一個字“花”,也來說說給你什么感受?也給它找個朋友吧!

 。3)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課題,讀課題。

  2、讀了課題,你想到什么問題?

  學生讀課題,質疑:是誰在趕花?為什么要趕花?是怎么趕花的?

  二、一讀課文,談感受。

  1、帶上你們的感受和困惑自由讀課文,將課文讀通順、正確。

  2、談談讀了課文后的感受。

  3、交流感受。

  作者也像你們一樣,對于養(yǎng)蜂人的講述,聽得入神,暗暗地震驚:原來養(yǎng)蜂人的生活竟是這樣的艱辛,而又這樣的充滿詩情畫意!

  三、再讀課文,品艱辛

  1、看來,養(yǎng)蜂人生活的艱辛給你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課文中的哪些自然段有寫到養(yǎng)蜂人的艱辛?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

  生默讀課文后指出是第12、14、16自然段。

  2、你從哪些句子里特別能感受到養(yǎng)蜂人生活的艱辛?找出來,用心地讀一讀,仔細地研究研究。

  學生找出感受最深的句子研讀,反饋交流。隨機板書

  天南海北(分布廣)

  馬不停蹄(趕花忙)

  千里迢迢(路程遠)

  3、課外拓展感受艱辛

  過渡:他們的生活艱辛豈止這些呢?

  述:老師曾在網(wǎng)上看到過一首紀實詩,真實地記錄了養(yǎng)蜂人的生活,詩中不但寫了他們腳步匆匆,還寫到他們吃的是熏黑的臘肉,喝的是山泉和溪水,住的是山洞和簡陋的帳篷,腳上穿的膠鞋已經(jīng)破了,身上的中山裝是沒有口袋的,照明用的是廢舊的沼氣燈,甚至干脆靠月光照明,交通工具是悶得死人的悶罐子車,而且還得提防野獸、強盜的襲擊。

  四、三讀課文,入畫意。

  1、養(yǎng)蜂人的生活是如此艱辛,可為什么作者又說是詩情畫意的.呢?

 。1)出示填空:

  之所以說養(yǎng)蜂人的生活是這樣的艱辛而又這樣的充滿詩情畫意,是因為他們生活在(美麗的鮮花)之中,還因為他們用艱辛的勞動釀出了(香甜的蜂蜜),為我們的生活創(chuàng)造了(巨大的財富)。

 。2)口頭填空,齊讀。。

  2、想不想看去看看養(yǎng)蜂人看過的風景?

  學生看彩圖,感悟養(yǎng)蜂人的生活的詩情畫意。

  3、同學們,你們現(xiàn)在想說什么?如果你是養(yǎng)蜂人,你想說什么?把它寫下來。

  五、回味生活,悟詩情。

  1、體會養(yǎng)蜂人內(nèi)心的情感。

  2、帶著各自的感受,放聲讀讀這三個自然段。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小學語文經(jīng)典教案01-08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詩教案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