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班數學《熱帶魚》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數學《熱帶魚》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班數學《熱帶魚》教案1
活動目標
1、知道三角形有三條邊和三個角。
2、能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體。
3、能用三角形組合,變化出新形象。
活動準備
兔子、蘿卜、蘑菇圖片,幻燈片,圖形拼圖2幅,各類幾何圖形散放到桌子上,三角形若干。
活動過程
一、利用體態(tài)動作復習3的數數。
拍手拍手,123;拍頭拍頭,123;拍肩拍肩,123;拍腿拍腿,123。
二、小兔子找食物。
“小兔子出去找食物,走著走著,采到了一個大蘑菇。又繼續(xù)走,找到了一個大蘿卜,小兔子帶著蘑菇和蘿卜,高高興興回家了!币龑в變河^察小兔子找食物所走的'路線,初步感知三角形的特征。
三、認知三角形特征。
每人從各種圖形中找出一個三角形,通過自己數一數,試一試,進一步感知圖形特征。
四、鞏固對三角形的認識。
1、引導幼兒觀察并找出活動室中哪些物品像三角形。說一說,自己見過哪些像三角形的物品。
2、觀看教師搜集到的像三角形的物品圖片。
五、小小魔術師。
1、觀察三角形拼圖。說一說這些拼圖像什么,哪些部分是用三角形拼成的,用了幾個三角形。
2、我是魔術師。
幼兒用三角形拼擺,教師巡回指導,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的作品。
3、互相欣賞,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請幼兒到生活環(huán)境中進一步尋找三角形的蹤跡。
小班數學《熱帶魚》教案2
活動目標:
1.知道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
2.能用圖形組合的方式,變化出新的形象。
3.激發(fā)幼兒感知、探索和想象的樂趣。
4.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5.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活動重點:知道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
活動難點:能用圖形組合,變化出新的形象。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音頻、課件、若干三角形、圓形、正方形、熱帶魚圖片一幅。
經驗準備:提前了解生活中三角形的物品。
活動過程:
創(chuàng)設“小魚游”的情境,引出三角形,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1)師幼邊演唱歌曲《魚兒水里游》,邊模仿小魚游進活動室。
(2)出示《熱帶魚》圖片,請幼兒觀察并找出圖片里隱藏的三角形 。師:請小朋友仔細觀察圖片,在這幅美麗的圖片里藏著一個神秘的圖形朋友,它是誰?(三角形)它藏在哪里?
2.調動幼兒多種感官認識三角形,知道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
(1)請幼兒每人拿一個三角形,看一看、摸一摸,數一數、說一說,三角形是什么樣子的.?
教師小結: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
(2)教師取出“特殊”(銳角、鈍角)三角形,進一步的學習三角形的特點。
(3)再次出示《熱帶魚》圖片,請幼兒找一找剛才沒有找到的三角形。
3.利用三角形自由拼圖,通過圖形組合的方式,變化出新的形象。
(1)幼兒自由想象拼擺。
師:三角形寶寶的本領可大了,不僅能變出漂亮的熱帶魚,還能變出各種各樣有趣的東西來,小朋友們和三角形寶寶一起來變一變吧?
(2)集體分享和同伴相互分享拼圖組合。
4.請幼兒結合生活實際,說一說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三角形的?提升幼兒已有經驗。
(1)先請幼兒找一找,說一說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三角形的。
(2)展示課件圖片,讓幼兒直觀了解生活中的三角形的物品。
小結:小朋友要學會仔細觀察,才能發(fā)現身邊更多奇妙的事物和現象。
5.師幼共同玩游戲“喂魚”,進一步鞏固對三角形的認識。
(1)請幼兒從多種圖形中找出三角形的“魚餌”。
師:魚寶寶們餓了,但是魚寶寶只能吃三角形的魚餌,我們一起喂魚寶寶吃飯吧。
(2)隨音樂模仿小魚游出活動室。
活動反思:
《熱帶魚》是一節(jié)小班的計算活動,認識三角形;顒咏M織前我一直在思考,孩子對三角形非常熟悉,一看到三角形就能辨識并說出它的名稱。那么在活動中我究竟要讓幼兒學習什么內容?獲得什么新的經驗?提高什么學習技能?《指南》精神指出:幼兒科學學習活動的核心是,激發(fā)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fā)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因此在活動中,我使用唱歌“熱帶魚好朋友”導入活動,激發(fā)幼兒興趣,然后引導幼兒通過看一看、找一找、摸一摸、拼一拼、擺一擺等形式,使孩子們在原有經驗的基礎上,掌握了三角形的科學概念“有三條邊三個角”,又運用這一科學的認知,辨識了各種特殊的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接下來又引導幼兒尋找生活中的三角形,將科學認知運用到生活實際當中,幫助幼兒將物體與幾何形體之間建立聯系;最后還通過圖形的組合和分類的練習,幫助幼兒將新的科學認知運用到實際的操作中,進一步提升了幼兒的探究能力。
本次教學活動的設計組織再一次深化了我對《指南》精神的感悟和理解,活動中我將孩子的各種感官調動起來參與到活動中,讓他們通過觀察、比較、實驗、操作等方法,獲得了科學的認知,體驗了科學的探究,發(fā)展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但是活動中,我個人的一些隨機跟進指導不夠到位,對個別幼兒的關注及課堂氛圍的調控還不夠靈活,我將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理念,完善教育行為,使自己的教學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小班數學《熱帶魚》教案3
活動目標:
1、對手印畫活動感興趣。
2、能用手印添畫出各種動態(tài)的熱帶魚。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chuàng)新意識。
4、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活動準備:
水彩筆、蠟筆、幼兒用書、熱帶魚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
小朋友有沒有看過熱帶魚,它是什么樣子?
老師有一些熱帶魚的圖片,我們來看看,小朋友要看仔細,熱帶魚的頭、尾巴是什么樣的?
2、教師出示圖片,幼兒觀看。
教師:熱帶魚的頭是什么樣的?它的尾巴是什么樣的?魚鰭是在哪里?請幼兒說說。
小結:熱帶魚生活在大海里,有各種顏色,身上有花紋,你看它們在水里游來游去,有的往上游,有的結伴往下游。
3、教師示范畫熱帶魚:
小朋友看見了各種顏色的熱帶魚,你們想把它們畫下來嗎?
老師會用手變出熱帶魚,小朋友想看嗎?
教師用水彩筆在紙上描手印,并添畫成熱帶魚。
4、小朋友看看:老師畫的這條熱帶魚,哪里像熱帶魚的頭?哪里像熱帶魚的`魚鰭?哪里像它的尾巴?
二、幼兒繪畫、教師指導。
1、分發(fā)材料、交待要求:小朋友先用水彩筆畫出手的輪廓。
2、幼兒繪畫:
教師巡回指導:
小朋友可以畫出兩只手的輪廓,添畫出往不同方向游的熱帶魚。
鼓勵幼兒在畫好熱帶魚后,用蠟筆添畫上身上的花紋和水草。
三、總結評價。
展示幼兒作品、幼兒相互欣賞:你的熱帶魚有哪些顏色?它們分別往哪個方向游?
表揚講衛(wèi)生的幼兒。
教學反思:
《熱帶魚》是通過用手掌壓印熱帶魚的輪廓,用手指點、畫出魚的眼睛、花紋及水草,嘗試手印變形的繪畫方式;知道用與魚身體對比的顏色進行花紋裝飾,愿意裝飾出與別人不同的小魚花紋;學習在小組合作中找到紙張的空地方進行壓印。所以我根據幼兒的特點,將重點放在幼兒嘗試手印變形的繪畫方式上,而難點則是用與魚身體有區(qū)別的顏色進行花紋裝飾。
【小班數學《熱帶魚》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 | 小班美術活動:《熱帶魚》04-25
小班美術教案《手印熱帶魚》03-07
小班美術手印熱帶魚教案06-24
小班美術教案美麗的熱帶魚02-09
小班美術手印熱帶魚教案02-12
小班美術美麗的熱帶魚教案10-13
小班美術公開課美麗的熱帶魚教案02-07
《手印熱帶魚》美術教案05-27
中班美術熱帶魚教案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