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教案匯總(10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9的分成,知道9的分法。
2、在探索操作中,知道按順序分合不易漏掉數字。
3、感受數字游戲的快樂,喜愛數學。
【活動準備】
1、黑板(針對板書要求,事先打好格子)。
2、男孩、女孩頭像各一個。
3、充分利用場地中間的圓。
【活動過程】
1、游戲:男孩女孩“搶座位”(10分鐘)
要求:男孩女孩各9名,事先分坐兩邊,為使游戲順利進行,可以穿插部分不一樣的椅子,游戲中,調換“迷惑”。
師:孩子們,你們認識我么?幼:認識。
師:既然認識,那我們輕松的玩一玩,開心一下,和老師玩玩游戲,學學新本領,同意么?(同意)
師:首先,我們一起和客人老師問好。
幼:客人老師好。
師:請坐,知道我們今天來了幾個女孩么?好,男孩幫數一數。
。ㄕ{動氣氛,讓幼兒活躍起來)
師:有多少男孩呢?女孩幫數一數。
。ㄟM入主題,9的世界)
現在請9個男孩,9個女孩一起站到中間的圓圈里,和我玩游戲,詳細闡述游戲規(guī)則,要求不可以坐在原來的椅子上,(隨機分,讓幼兒感知9個座位可以分成X個男孩和9-X個女孩,幼兒在游戲中探索)
游戲進行三次,第一次幼兒熟悉游戲過程,第二次第三次逐步增加難度,在游戲的過程中,和師一起探索9的分成。
游戲結束時,男女孩分開做,為下一個游戲做準備。
過渡:師:這個游戲好玩的吧,那你們知道9的分成一共有多少中嗎
幼兒知道,師:那我們來驗證一下。
幼兒不知道,師:那我們來玩下面一個游戲,一起來找找9一共有幾種分法。
2、游戲,9的分成(15分鐘)
邀請9個女孩,師:我們開始啦,注意看哦,一不小心,你就不知道怎么玩了哦。
游戲規(guī)則:爆竹示范的一個女孩,輕輕地抱到座位上,提示:9個女孩被扔掉一個,還有幾個?
總結歸納前,可以先安排幼兒玩一次,熟悉游戲。
將示范的女孩一個一個抱到座位上,并板書。
總結:幼兒一起讀9的分成。
師:咦,你們有沒有發(fā)現什么規(guī)律?
幼:有,并說出規(guī)律。師:對的,左邊的數字越來越大,右邊的數字越來越小。
幼:沒有。
師:那我們來觀察一下,示意板書上9的分成,左邊的數字,歸納,左邊的數字一個比一個大,右邊的十組一個比一個小。
師:那你知道我為什么這樣寫?
幼:知道,這樣可以避免遺漏;不知道,和左邊的板書比較,發(fā)現這樣的`奧秘。
3、活動延伸:
師:其實我們的生活和數字息息相關,你還能發(fā)現身邊其他的數字秘密么?好的,我們一起去尋找,但是,在離開這兒之前,得先和客人老師道別哦!
或者兩個游戲都引入情景,狼和小羊。
1)狼來了,你坐到小椅子上就安全了,狼就不會吃你。
2)狼來了,叼走了一只小羊,還有幾只小羊。
本次活動的基調定位于在已習得數字分成的基礎哈桑,對數字9的分成進行歸納,總結,更多的是讓幼兒學會學習,讓幼兒發(fā)現,原來數字就在我們身邊。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下棋活動,提升幼兒的觀察能力、推理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
2、幼兒理解并能用語言描述下棋規(guī)則,能夠按照規(guī)則要求下棋。
3、幼兒喜歡棋類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競爭意識。
活動重點:
通過下棋活動,提升幼兒的觀察能力、推理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
活動難點:
讓幼兒理解并能用語言描述下棋規(guī)則,能夠按照規(guī)則要求下棋。
活動準備:
1、演示板一套。
2、思維學具每人一套。
活動過程:
教師插放律動音樂,幼兒有序取思維學具入座。
一、情景導入。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復習正方形,讓幼兒說出正方形的特征,然后引入本課主題:今天我們用思維學具來學習一種棋類游戲,名字叫"方線棋"。
二、操作探索。
游戲一:背棋類兒歌,了解棋規(guī)。
1、教師帶領幼兒朗讀棋規(guī)兒歌《課堂用書》p232、教師講解下棋規(guī)則。
。1)棋盤:是一個四線四路組成的正方形;(教師展示穿好的'棋盤)
。2)棋子:每人有6枚棋子。
。3)下棋分為兩個過程:布放棋子階段和走子的階段,即先布子,棋子全部放完后走子。布子階段,雙方輪流在空位上一次布放一枚棋子;走子階段,一次沿線走動一枚棋子,走到相鄰的空棋位上。
(4)有效棋形,主要有兩類:四枚棋子形成直線或者四枚棋子形成正方形;(教師展示各種方線棋的有效棋形和各種線形的有效棋盤,具體見《課堂用書》p23(5)誰最先成有效棋形或者把對方逼得沒有辦法走子,誰就獲勝。
游戲二:穿棋盤。
并認識線路棋位坐標教師引導幼兒在自己的思維板上快速傳出方線棋的棋盤,并讓幼兒快速說出棋位路線坐標。
讓幼兒熟悉線路棋位坐標,并能夠根據線路棋位坐標來描述棋子運行路線。一枚棋子從一個棋位(如一路2)走到另一個棋位(如二路2),可以"一路 2到二路2"。
游戲三:下棋。
教師先請兩名幼兒到前面來表演下棋,讓幼兒進一步熟悉方線棋的下棋規(guī)則,然后進行集體的對局,教師請每組幼兒對弈,贏者得到一分,最后看誰得到的分數最多。教師在此過程中讓幼兒注意記錄。
三、遷移運用。
1、幼兒玩棋熟練后,讓幼兒在下棋過程中口述說棋。
2、教師組織幼兒有序送思維學具。
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家后給家長講述下棋規(guī)則,與家長一起玩棋。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嘗試探索10以內數量組合的不同可能性,發(fā)展思維的變通性。
2.分享數的組合經驗,體驗集體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大、中、小塑料圈若干。
活動過程:
一、6人游戲:說明游戲規(guī)則
1.小羊只要站到圈內,就不會被抓。
2.每個圈內只能站一只小羊;
小結:每個圈里站1個人,有6個圈 合起來一共是6只小羊。
二、出現中圈,提問
1.如果拿掉一個圈,還剩幾個圈?小羊還能都站進圈里嗎?怎么站?
2.剛剛用了5個圈做游戲,如果用4個圈,應該選擇怎樣的'圈?
3.能不能用最少的圈,把6只小羊都保護起來?選擇怎樣的圈?
三、10人游戲
1.10個人做游戲,如果大家都不想被抓住,最少幾個圈?
2.同樣是4個圈,還有其他選擇圈的方法么?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空間對應
【活動設計】
幼兒園數學是一門系統(tǒng)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有著自身的特點和規(guī)律,新《綱要》提出“數學教育必須要讓幼兒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教師要引導幼兒對周圍環(huán)境中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并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庇纱丝梢娚罨⒂螒蚧呀洺蔀闃嫿〝祵W課程最基本的原則。數學活動的內容具有生活性,這是指數學教育活動內容與幼兒的生活實際緊密相連,這些內容是幼兒所熟悉的,也是他們所能理解的,讓他們感受到數學可以解決人們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數字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的,例如:房屋上的門牌號碼、書上的頁碼、汽車和汽車站上的數字、日歷上的日期等等,它們分別表示著不同的意義。若能通過與幼兒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數學活動,讓他們感到學習的內容是熟悉的,不僅能激發(fā)他們的興趣,而且能讓他們感受到數學就在他們身邊是很有用的,并能激發(fā)幼兒更加注意,發(fā)現周圍與數學有關的事物和現象。對于我們班的幼兒來說,她們對空間對應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但是還不能透徹的理解和靈活運用。因此,在本次活動中,我在幼兒已有的經驗基礎上選擇了“空間對應”這一內容,然后以“你家住在幾單元幾樓”為切入點開始,讓孩子在游戲中感知空間位置對應,以幫小動物找家的方式將數學活動生活化,情景化,能進一步的加深幼兒的空間位置對應能力,能夠幫助幼兒學會按房間卡找到自己的房間。
【活動目標】
1、能根據坐標找到家,并有一定的空間位置對應能力。
2、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感受數學活動的魅力。
【教學重點、難點】
幼兒能根據坐標,找到對應的位置。
【活動準備】
平面樓房、動物卡片、數字卡片、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你家住在幾單元幾樓呢?請跟旁邊的小朋友說說!
師:“小動物新建一棟樓房,要請小朋友去參觀(教師出示平面的'樓房),這里就是小動物新建的樓房,我們看看這棟樓房有幾個單元,幾層樓呢?”
(二)復習鞏固
1、教師與幼兒一起幫小動物認識自己的家住在幾單元幾樓
師:“剛才小朋友都幫忙數了數這棟樓一共有4個單元,4層樓,現在我們來看看里面都住了哪些小動物,看看這些小動物它們住在幾單元幾樓?”(寶寶兔的家住在1單元1樓(1,1);貝貝羊的家住在2單元3樓(2,3);胖胖豬的家住在3單元3樓,(3,3);嘟嘟牛的家住在3單元4樓(3,4)吱吱鼠的家住在4單元2樓(4,2))
師:請幼兒說說理由,幫助幼兒學會看坐標,快速地找到房間。
2、教師帶領幼兒游戲,找找自己的家住在幾單元幾樓
(1)教師與幼兒一起認識房子的結構,看看這棟樓有幾個單元幾層樓。
(2)發(fā)房間卡給幼兒,請幼兒說說自己拿到的房間卡是幾單元幾樓。
(3)請幼兒拿著自己的房間卡自由找到自己的房間,教師個別指導。
(4)請個別幼兒說說你是怎么找到房間的。
(5)游戲:幼兒站在房子外面,幼兒在音樂開始后,開始找房間,看誰又快又準確的找到自己的房間。
(6)請幼兒到好朋友家做客,跟好朋友交換房間卡,根據自己手里的房間卡找到好朋友的家。
(三)幼兒操作練習
1、教師與幼兒一起看看還有哪些動物沒有住進新房子,它們分別住在幾單元幾樓。
2、幼兒根據教師提供的圖卡幫助小雞、小魚、小貓、小刺猬、小烏龜找到家。
(四)交流與分享
教師請幼兒到前面來和其他小朋友說說你是怎樣幫助小動物們找到家的,先找到它住在幾單元,再找到她住在幾樓。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充分體現了數學教育生活化的理念,理念正確;設計程序生活化;教學形式生活化。教師自身專業(yè)素質很不錯,沉著、不慌張,親和力強。此次活動中教師的思路很清楚,教育目標達成很好,幼兒反應活躍,但是在游戲環(huán)節(jié)幼兒等待時間過長,顯得拉雜。游戲的環(huán)節(jié)一可以和環(huán)節(jié)三整合,環(huán)節(jié)二可以設計2座房子,避免幼兒的等待。在教師示范時,應進一步強化,先找?guī)讍卧,再找(guī)讟牵蓭椭變核季S清晰。幼兒自主操作練習中,可增加難度,如將房子增加為5個單元5層樓,更能充分體現教學的坡度,層層遞進,充分調動幼兒的興趣,讓幼兒能挑戰(zhàn)自己。
推薦理由:
在幼兒已有的經驗基礎上選擇了“空間對應”這一內容,然后以“你家住在幾單元幾樓”為切入點開始,讓孩子在游戲中感知空間位置對應,以幫小動物找家的方式將數學活動生活化,情景化,能進一步的加深幼兒的空間位置對應能力,能夠幫助幼兒學會按房間卡找到自己的房間。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認讀加法算式題,初步理解算式中"+"、"="(數學符號)和三個數字的實際意義。
2、比較、分辨燈籠的特征,學習將燈籠與算式題配對,體驗加法算式題在生活中的運用。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不同特征的剪紙燈籠(大小、顏色、握柄、流蘇、花紋等不同)、3的加法算式題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價值取向:引發(fā)興趣,導入掛燈籠的話題1、導入:國慶節(jié)馬上就要來了,大家在國慶節(jié)的時候都喜歡掛燈籠,紅紅火火,特別(喜慶)熱鬧。今天,我們將與燈籠和算式題做朋友。
二、認讀加法題價值取向:初步感受加法算式題中的組成部分1、認讀加法題:1+2=3 2+1=3關鍵提問:
1)這些算式題上有什么?(幾個數字?幾個符號?)小結:有數字、符號、排列出來的叫算式題。"+"叫加號,"="叫等號,在算式題中"+"讀加上,"="讀等于。
三、說一說價值取向:初步理解算式中"+"、"="和三個數字的實際意義2、1、出示一串三個燈籠的圖片及算式題:1+2=3 2+1=3(兩個算式題分別出現的)導入:根據這張圖片,老師列了一個加法算式題,小朋友一起仔細看一看這些燈籠。
3、關鍵提問:這些符號和數字都表示什么呢?(教案來自:教案網.)
小結:這二數學題中有"+"叫加法,表示后面的數比前面的數大;"="叫等號,"="后面的數表示總共有多少,也叫總數;前面的兩個數字分別代表2個大燈籠和1個小燈籠,后面的數字表示燈籠的總數。
(如:一盞打燈籠加上兩盞小燈籠,總共有3盞燈籠···)四、看燈籠找算式題價值取向:理解并運用加法算式題的實際意義1、導入:老師準備了許多的燈籠,每一串燈籠都有自己的秘密?他們可以做不一樣算式題?
2、幼兒操作:
操作要求:觀察各串燈籠,分辨他們不同的特征。尋找可以匹配的算式題,對應地掛在一串串燈籠下面,說說所表示的意思。
3、交流:
1)說一說燈籠下面的算式題的'意思2)尋找不同燈籠下掛著的相同算式題,體會相同算式題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如:1+2=3既可以表示1盞大燈籠加上2盞小燈籠也可以表示1盞紅燈籠加上2盞綠燈籠)五:延伸價值取向:激發(fā)幼兒感受加法算式題在生活中的運用思考:1+2=3哈可以表示我們生活中的哪些事情呢?
小結:算式題的用處很大,能幫我們許多忙,使我們的日常生活變得更加便利。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一、 活動目標:
1、樂意積極動手操作、測量,體驗鋪地磚帶來的快樂。
2、能不受形狀、顏色的干擾,正確比較和判斷圖形的大小。
3、體驗面積守恒,學習用測量單位測量比較圖形大小的方法。
二、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有自然測量的經驗。
2、12×12cm彩色卡紙32張以上;6×24cm彩色卡紙32張以上;貼有相應圖形的kt版共10張,其中圖1兩張,圖2四張,圖3四張;記錄表一張;鉛筆、橡皮、剪刀各4-5份。
三、活動過程:
1、出示兩種(圖1、圖2)房子地面圖,引導幼兒通過“鋪地磚”比較面積的大小。
。1)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活動。
導入語:最近老師買了新房子,這就是一號二號房子的.地面圖。我想選一間大的給媽 媽住,你覺得一號房和二號房哪間更大?
。2)幼兒操作。引導幼兒通過給房間鋪地磚,發(fā)現一號房二號房是一樣大的。
(3)通過引導幼兒交流鋪地磚的注意事項,引導幼兒發(fā)現:鋪地磚的時候要注意不能空也不能重疊。
2、幼兒二次操作。引導幼兒在用長方形地磚測量完二號房需要的地磚數量后發(fā)現兩塊地磚的大小一樣。
。1)教師提出要求:請小朋友用長方形的樣磚比一比、量一量鋪滿二號房需要幾塊地磚?并引導幼兒討論測量方法。
。2)幼兒分組操作。
。3)請幾個幼兒介紹自己的發(fā)現,并在記錄表上進行記錄。
。4)觀察記錄表,發(fā)現正方形磚與長方形磚的面積關系。
3、幼兒再次操作,在嘗試運用已知的經驗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感知面積的守恒。
。1)教師介紹操作要求:請幼兒用長方形磚鋪三號房子。
。2)幼兒操作,教師鼓勵幼兒合作,并鼓勵幼兒在遇到商量不能解決的問題時可以向老師及他人求助。
。3)幼兒交流。請幼兒說一說一共用了幾塊地磚?在鋪的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難?
4、帶著“用拼拼剪剪的方法試一試正方形、長方形的地磚還能變成什么圖形?”的問題結束活動。
四、活動提示:
。1)活動的重點和難點是排除形狀的干擾感受面積的守恒。幼兒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在判斷圖形面積時孩子的思維很容易受到形狀的干擾。因此,活動中設計了三次操作,引導幼兒通過操作、推理、驗證,通過自己的體驗建立守恒的概念。
。2)活動的教具和學具可以投放到區(qū)角?梢栽趯⒌卮u通過剪貼變形及設計其它的房間地面圖等活動中引導幼兒反復操作,進一步理解面積的守恒。
。3)提請家長配合:帶孩子到廣場、公園,仔細觀察地磚的樣子,也可以利用數格子的方法比較感受面積的守恒。
大班數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學習6的減法,進一步理解減法的意義。
知道算式所表示的數量關系,能用語言完整表達。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人手一張6以內的數字卡、汽車圖。
活動重點:
學習6的減法。
活動難點:
能正確表述算式中表示的數量關系。
活動過程:
一、游戲碰球
復習6以內數的組成
二、學習6的減法
教師說明玩法:
幼兒當小司機、老師當警察,玩開汽車的游戲。要求幼兒根據“警察”出示的'紅綠燈進行開汽車。
先請6輛汽車上前,開走一輛,還剩幾輛?要求幼兒列式,并引導幼兒說出算式中各數表示的意義。
列式6-1=5
以此游戲讓幼兒學習掌握6的減法。
教師出示6的減法題
6-1=5
6-2=4
6-3=3
6-=2
6-5=1
讓幼兒完整讀
三、游戲:開汽車
幼兒每人手中拿一張1—5的數字卡,看教師出示的題目如教師出示:6-1= ,手中拿數字5的幼兒出來開汽車。
讓幼兒互相交換手中的卡片后再次進行游戲。
大班數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認識半圓形,能正確區(qū)分半圓形和其他圖形。
2、感知半圓形的基本特征,初步體驗半圓形和圓形之間的關系。
3、對圖形感興趣,培養(yǎng)幼兒對圖形的觀察能力和分辨能力。
4、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5、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一個較大的圓,中間有切割線,能分成兩個半圓;小丑圖片。
2、大小不同的半圓若干,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等圖形若干。
活動過程:
一、認識半圓形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好朋友,你們看看是什么?
2、你們看看老師手上拿的是什么啊?引導幼兒說出圓形名稱。
3、看清楚哦,老師現在要變魔術了。
4、將圓形拆開成兩個半圓形,提問:現在看老師把圓變成了什么形狀,你認識嗎?引導幼兒發(fā)現圓形變成了兩個一樣大小的半圓形。
5、引導幼兒大膽地說說,生活中有哪些東西像半圓形。
二、找出半圓形
1、為了歡迎小朋友,老師還帶來了一幅畫,一起看看吧。
2、在老師的的道具中,哪些是半圓形的?數一數,一共找到了幾個半圓形。
3、認識了半圓形,老師想請你們幫我整理玩具,老師有許多形狀不一的玩 具,請你幫他把半圓形的都找出來。
4、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三、摸摸半圓形
1、我們一起來摸摸半圓形,和他做好朋友吧。
2、引導幼兒觸摸半圓形的.邊角,感知半圓形的特征。
3、猜一猜,如果把兩個半圓形并在一起會變成什么呢?
4、游戲:制作缺少半圓形的道具,然后邀請小朋友來用半圓形給他們補上。
四、圓圓和半圓
1、觀察討論,為什么有的好朋友手中的半圓形拼起來會變成圓形,有的不 能?
2、共同總結:兩個大小一樣的半圓形才能拼成圓形。
3、找一找:帶著已有的半圓,從眾多半圓中找到一樣大小的半圓,并拼一 拼看看能否成為圓形。
4、師幼共同驗證,跟半圓寶寶再見,結束課程。
活動反思:
本活動能遵循“教師為主導,孩子為主體,訓練為主線,思維為核心”的原則,讓幼兒主動參與教學的全過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關健處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
1.初步認識半圓形
在認識半圓形之前,我先出示了圓形給幼兒認識,讓他們明白,半圓形和圓形的
演變是有密不可分的關系的。待他們知道了這一點,再下面的認識過程做了相應的鋪墊。
2.以幼兒為主體,在操作中探索發(fā)現、獲得知識
教師不單要把知識傳授給孩子,更重要的是教給孩子獲取知識的方法,所以我在活動特別注重幼兒自主操作的指導。以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為主線,在認識半圓形特征時,主要采用了操作法,幼兒借助圓形紙片,通過折一折、摸一摸、剪一剪,使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先幼兒自主的嘗試想方法把圓形變成半圓形,他們都會只是隨手把圓形剪成半圓形。待他們自主的嘗試過后,教師講解正確如何把圓形變成半圓形并示范后,讓幼兒再一次按照教師說的步驟去把圓形變成半圓形。當他們發(fā)現特征后,在老師的啟發(fā)下,能用語言表達出來,還能依照教師的正確步驟去動手把圓形變成半圓形。培養(yǎng)幼兒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
3. 最后借助圖形快樂拼,給幼兒一個全面的認識各種圖形的平臺,并能利用各種圖形演變成我們生活中的各種物體,在我巡回的觀察中,我發(fā)現了幼兒利用半圓形變成了:月亮,花朵的花瓣,小兔子蘑菇房的房頂,等等。幼兒從動手中與圖形們做“游戲”既發(fā)展了幼兒的想象力,又培養(yǎng)了幼兒的動手創(chuàng)意能力。
大班數學教案 篇9
一、活動內容
本堂課是幼兒在學習了2345,6以內加減法的基礎上來進行教學的;谟變簩蹈拍畋容^不理解,教材通過操作、觀察,讓幼兒反復進行6的分解和組成的練習,從而形成數概念的意識。
本節(jié)課,屬于數概念的教學,對幼兒園的小朋友來說比較難理解,為了幫助幼兒掌握教學重點,突破口難點,依據新的數學課程標準,本節(jié)課在教法上力求體現以下幾點:
1、創(chuàng)設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使幼兒在愉悅的情景中學習數學知識。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教學資源,結合活動室里的環(huán)境,利用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為幼兒展現一環(huán)環(huán)的活動過程,引發(fā)幼兒的興趣,調動幼兒的情感投入,激活幼兒原有知識和經驗,以此為基礎展開思考,自覺地構建知識。
2、鼓勵幼兒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F在的教學需要轉變幼兒傳統(tǒng)的“接受式”學習方式,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已成為幼兒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教學中,讓幼兒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并與同伴交流,親身體驗知識的生成過程,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
3、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由于幼兒的生活背景和知識水平不同,在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個別進行加強輔導。
二、活動目標
幼兒園數學是一門系統(tǒng)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有著自身的特點和規(guī)律,新《綱要》提出“數學教育必須要讓幼兒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教師要引導幼兒對周圍環(huán)境中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并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彼晕抑贫ǔ霰敬蔚幕顒幽繕耍
(1)學習6的分解和組成,嘗試歸納出分合式中兩邊數列分別是遞增、遞減的關系。(能力目標)
(2)激發(fā)幼兒主動探索、與同伴交流的興趣。(情感目標)
重點難點
大班思維中出現抽象邏輯思維的萌芽,在認識事物方面,不僅能夠感知事物的特點,而且能夠進行初步的'歸納和推理。因而本次活動的重點:讓幼兒學習6的分解和組成,難點:在此基礎上引導幼兒歸納出兩邊數列的關系。
三、活動準備
1、每6人一組,每組沒人一份畫有空白圓卡片的紙板
2、每人一份水彩筆
3、每組一份記錄表
四、活動過程
1、游戲導入,復習5的組成。
出示數字5(剛剛復習的小圓片)老師手里拿著板子展示“我有1個小圓片?你有4個小圓片”我有2個,你有??并記錄在表格中。
這樣的設計是遵循“游戲是幼兒的主要活動”的原則,重在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學習6的分解。
通過拋出問題,幫助小蝌蚪找媽媽的情節(jié),使數學貼近于生活,激發(fā)了幼兒的探索興趣。正如《綱要》中指出:“讓幼兒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贝蟀嘤變壕哂谢顒拥淖灾餍浴⒅鲃有、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和特點,我安排了操作圓形卡
片的活動,讓幼兒在操作中自主探索5的4種分法,啟迪幼兒的智慧。
由于大班幼兒已有一定的自我約束能力、規(guī)則意識、堅持性的增強,所以我提出操作活動要求時,讓幼兒服從一定的紀律,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
3、引導幼兒歸納分合式兩邊數列的關系。
大班思維中出現抽象邏輯思維的萌芽,在認識事物方面,不僅能夠感知事物的特點,而且能夠進行初步的歸納和推理。本班幼兒好學、好問,喜歡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內容。學習內容要有一定適當的難度,要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我設計了歸納5的分合式中兩次數列的關系這一環(huán)節(jié)。
4、找一找,合一合(學習6的組成)。
還是按照之前復習5的方法來歸納出6的組成。并記錄在表格中。
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意圖是讓幼兒將所掌握的知識應用于實際當中,引導幼兒對周圍環(huán)境中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同時要求他們進行記錄和同伴交流,有利于發(fā)展他們表達能力、合作能力。
5、游戲出活動室《小蝌蚪找媽媽》。
根據第4環(huán)節(jié)中學習6的分解和組成,引出《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情景,按照幼兒自己分解出的答案做游戲:1只蝌蚪前面游,5只蝌蚪后面游;2只蝌蚪前面游,4只蝌蚪后面游??這樣教學前呼后應,讓幼兒興致濃濃地在復習6的分解和組成中結束本節(jié)課。
五、教學效果預測
本節(jié)課利用游戲導入,能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課堂氣氛一定會十分活躍。而重點部分的教學采取動手操作實踐,幼兒人手一套教具,人人能動手動腦,練習次數多,密度高,有利于幼兒熟練地掌握6的分解,保證了課堂教學效果。老師深入淺出的引導可充滿激勵的語言,將會給幼兒不斷探究的動力和熱情;而層次分明難易適度的過程,也使新知得到鞏固和應用。
大班數學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 復習比較物體大小、長短的方法。
2. 按大小、長短的特征,給物體進行分類。
3. 喜歡參與操作游戲,并遵守游戲規(guī)則。
活動準備:
小猴、大象、小松鼠的圖片各一張
桌子的圖片、毛巾圖片、各種餐具的圖片若干
實物:豆子、香腸、大碗、小碗每組各一份。
活動過程:
1. 設置問題情境:“小猴請客”,復習目測比較物體大小、長短的方法。
老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誰?今天是星期天,小猴要請它的好朋友大象一家 和小松鼠一家來做客,它們的個頭一樣大嗎?誰大?誰?
老師:小猴為它們準備了兩張桌子,哪一張是為大象一家準備的?哪一張是為 小松鼠一家準備的?
老師:想想,這兩條毛巾分別是為誰準備的?
2. 通過實物操作,學習按物品大小不一和長短特征進行分類。
操作游戲:“分豆子”,學習按物品大小特征進行分類。
老師小猴子為客人準備了好多好吃的,先是豆子,我們要把大的豆子放在大碗 里給大象吃,把小的豆子放在小碗里給小松鼠吃。
操作游戲:“分香腸”,學習按物品長短特征進行分類。
老師:看小猴子還為客人們準備了好吃的香腸,把長的給大象吃,短的'給小松 鼠吃,快動手分分吧。
3. 通過操作活動的:“擺餐具”,鞏固按物大小和長短的能力。
老師:客人們就要到了,我們快把餐具擺在桌子上吧。
4. 通過游戲“小孩兒、小孩兒真愛玩”,訓練幼兒迅速分辨物體大小、長短的能力。
小猴、大象和小松鼠一起玩得可開心了,我們也來和它們一起做個游戲吧。
游戲玩法:在游戲場四周,分別放置玩具:大蘋果、小蘋果、長絲帶、短絲帶。 老師站在游戲場中心,幼兒圍著老師站立,老師說兒歌:小孩兒,小孩兒真愛 玩,摸摸這兒、摸摸那兒、摸摸大蘋果跑回來!幼兒迅速跑至大蘋果,用手觸 摸后跑回老師身邊。老師可隨機說出不同的指令。游戲反復進行。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08-12
大班優(yōu)秀數學教案02-04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07-30
大班快樂數學教案04-02
大班對稱數學教案04-02
大班數學教案[經典]07-21
大班數學教案07-20
大班數學教案(精選)07-20
大班數學教案【經典】08-04
[經典]大班數學教案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