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教案[經典7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數學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激發(fā)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2、觀察和比較正五邊形、正八邊形和正十邊形,感知其主要特征。
3、培養(yǎng)幼兒觀察、辨別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掛圖“美麗的窗戶”
2、學具準備::“多邊形”彩色小珠子、彩色筆若干。用彩紙剪成五邊形至十邊形卡片(做成傘面)。正五邊形、正六邊形、正八邊形和正十邊形紙樣。
3、《操作冊》p45——46頁
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情景:小動物們的房屋裝修好了,只乘下窗戶沒有刷上彩色油漆,我們去幫幫他們吧。
2、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觀察?纯葱游飩兗依锏拇皯粢粯訂幔謩e是什么形狀的?
3、給每個窗戶涂上不同的顏色,它們分別是正五邊形、正六邊形、正八邊形和正十邊形。
4、討論說說在生活動中見過哪些邊形的`物體如密蜂的蜂房是正六邊形的,傘面是八邊表的。
5、操作活動。
幼兒拿學具“多邊形”,觸摸多邊形,感知多邊形的基本特征。與多邊形卡對應擺放,加深地多邊形的認識。
6、作業(yè):
(1)、描一描是和邊形,并將數字寫在圖形中間,再把相同的圖形連在一起。
(2)、小密蜂迷路了,讓我們來幫它找找吧!仔細觀察花園里的花壇,數一數它們都是幾邊形的。按照順序依次從五邊形走到十邊形花壇,中間不能重復,請畫出線路。
7、作業(yè)講評。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在9格正方形圖上為小動物找到相應的家。
2、通過觀察發(fā)現一組物體或圖形排列上的變化規(guī)律,能根據已有的條件分析判斷出某一空位置上應是何種物體或圖形。
活動準備:
九格正方形圖一幅(動物公寓),磁性小動物若干、幼兒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分組操作材料若干份(大于幼兒人數)
活動過程:
一、幫大象找家--激發(fā)興趣
1、森林里新造了一幢動物公寓,小動物們要搬新家了都特別高興,我們也一起去看看吧!出示公寓,看看有幾層樓?每層有幾間?數一數一共有幾個房間?
2、大象第一個住了進來,看看,它住在第幾層第幾間?
3、大象還想去其他的房間去看看,你能幫它找到這幾個房間嗎?(幼兒根據要求進行操作)
三、參觀動物公寓--發(fā)現規(guī)律
1、動物公寓的房子真漂亮,還裝上了彩色的窗簾呢?仔細看一看,你發(fā)現了什么?(紅、藍、綠三種顏色有規(guī)律排的)
2、這個房間還沒有裝上窗簾,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里應該裝什么顏色的窗簾,為什么?
四、送小動物回家--鞏固復習
1、大象、孔雀、烏龜看到這么漂亮的房子也和朋友們一起趕來住進了新房子,剩下的`房間里應該住誰?請我們小朋友幫他送回家。
2、討論:為什么這里要住孔雀?你發(fā)現了什么秘密?小動物們是怎樣住的?
3、分組操作
。1)設置難易程度不一的操作材料,請幼兒自由選擇送小動物回家。
A、只有1個動物沒找到家B、有2-5個動物沒找到家C、有6個以上動物沒找到家
。2)展示交流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數學是學前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幼兒期重要的學習內容。數學以其自身知識的邏輯性和抽象性的特點成為促進幼兒發(fā)展、尤其是邏輯思維發(fā)展的有效工具。在操作性的學習方式中,首先要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數學情景,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活動目標:
1.感知正方體的空間存在形式,體驗4-8塊正方體的數形關系,理解它們的空間組合。
2.借助實物操作,理解重疊堆放的正方體之間的遮擋關系。
3.能與同伴共享材料,體驗合作游戲的愉快。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幼兒認識了正方體,了解它的主要特征。
2.物質準備:
教具:7個相同大小、顏色的正方體積木,實物圖兩張(圖1、圖2)
學具:數積木封塑操作單(圖3、圖4)兩組每組6套,水彩筆,相同大小的紅、黃、藍、綠正方體積木若干。
活動過程:
1、觀察圖1,數一數積木的數量。
(1)教師將6個正方體積木相互重疊地堆放再一起(圖1),引導幼兒觀察積木的數量。教師邊出示圖1邊提問:“我們用積木搭建了一座城堡,請你幫助數一數,用了幾塊積木?”
(2)請個別幼兒說出積木的數量。
(3)討論到底用了幾塊積木建造了這座城堡。
(4)教師用實物正方體積木,與幼兒一起集體驗證積木的數量,理解重疊堆放的正方體之間的遮擋關系。
2、觀察圖2,猜一猜積木的數量。
(1)教師邊出示圖2邊提問:“我們設計了另一座城堡,請你幫助看一看,這次需要用幾塊積木?”
(2)請個別幼兒說出積木的數量。
(3)教師請個別幼兒用積木按提示搭建,進一步體驗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不同,進一步理解重疊堆放的正方體之間的遮擋關系。
3、幼兒分組操作活動
(1)數積木(圖3)
教師提出活動要求,請幼兒數數每堆積木有多少,先在方框中記錄用數字記錄,再用相應顏色的實物積木擺放出相同的造型,最后請他們再數一數,驗證自己的記錄結果。
(2)數積木(圖4)
教師提出活動要求,每堆積木要放8塊積木,請幼兒數數每堆還缺幾塊,請將缺少的相應顏色和數目的積木放在這堆的旁邊。
當幼兒感到困難時,教師引導幼兒通過操作實物來理解重疊堆放的正方體之間的遮擋關系。
4、活動評價
教學反思
天的活動較為順利的開展了,也達到了我預期的效果。我的教學對象是一群大班的孩子,所以在今天的活動中我不僅關注師生間的有效互動,也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了很多合作互動和思考的機會,無形中提高了生生互動的有效性。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設計思路:
新年的腳步悄悄地走向我們,一天我會聽到龍龍在說:“爸爸媽媽昨天帶我去親戚家做客了,做客前爸爸媽媽會去超市買很多禮物!逼渌⒆勇牭搅艘布娂姳硎疽踩ビH戚家做客了,也買了很多禮物。在他們交流的過程中,我發(fā)現幼兒對購買禮物非常感興趣,并且有的幼兒還可以說出具體的購物過程,再加上大二班的小朋友開了家“河馬超市”,我們的孩子非?释匠欣镉H自體驗購物的感受。于是,我就創(chuàng)設了為熊貓奶奶購買禮物的情景,從中既能讓幼兒體驗到購物的樂趣,又能讓幼兒了解合理安排錢幣的重要性。
活動目標:
1、通過購買禮物這一活動,初步嘗試合理安排錢幣的方法。
2、體驗購物的.樂趣。
3、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新年馬上就要到了,熊貓奶奶邀請我們去做客。
2、銀行取錢,交代要求:領的錢要拼成四種圖形(圓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四種圖形的顏色要不一樣、兩半圖形上的數字要合成10
3、購買禮物
4、交流分享:你買了什么禮物,為什么買這份禮物?一共用了多少錢?
5、師總結:我們在買東西的時候,一定要合理安排錢幣,有多少錢用多少錢,不要超支。
活動反思:
數學能為幼兒動手、動口、動腦,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創(chuàng)設最佳情景,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身心潛能,省時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同時,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心理素質,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質協(xié)調發(fā)展。引導學生在“玩"中學,“趣"中練,“樂"中長才干,“賽"中增勇氣。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設計】
大班幼兒已經有了較好的數概念認識,但是嘗試運用不同點數方法進行數量比較的能力相對欠缺,本次數學活動以競賽性游戲“剪刀石頭布”貫穿始終,以“誰的豆豆多”為主題,通過層層遞進、自主探究的不同點數方法,讓孩子在游戲中興趣盎然的分享、演練“獲勝”的不同點數方法,將以往抽象的圖文學習模式轉化為以自身活動為主的游戲活動,寓教于樂,使幼兒在過程中不斷理解和遵守游戲規(guī)則,并獲得了多種數數、比較等方面的數學概念;顒友由觳糠秩允且院⒆拥摹坝螒驊(zhàn)利品”為載體,引發(fā)幼兒更多關于不同點數方法的思考,并鼓勵幼兒通過以后的操作探索活動發(fā)現更多又快又正確的點數方法,為以后的經驗提升奠定操作基礎。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不用的數數方法對20以內的物體數量進行正確點數,并通過數量比較判斷輸贏。
2、在兩兩合作的競賽游戲中培養(yǎng)幼兒的規(guī)則意識、探究意識和大膽表述的能力。
3、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的快樂。
4、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5、初步培養(yǎng)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活動準備】
20個操作盤,10筐蠶豆,磁性黑板一塊。
【活動過程】
一、組織討論,引出游戲。
提問:你們玩過剪刀石頭布的游戲嗎?怎么玩的?
師生小結:說完剪刀石頭布才能一起出拳,剪刀贏布、石頭贏剪刀、布贏石頭、一樣的.叫平局。
二、數豆豆游戲,嘗試運用各種數數方法計數。
1、第一次游戲,交待規(guī)則:
。1)游戲玩法:2人一組,每組一籃豆豆,每人一個盤子。
聽老師說開始,就一起玩“剪刀石頭布”游戲,誰贏了誰就拿一粒豆,聽到結束,大家立即停止游戲,誰的豆豆多誰就是獲勝者。
。2)幼兒合作游戲。
。3)共同進行游戲分析:數數你贏了幾粒豆,比比誰的多?講講你的獲勝方法!
。4)小結:兩個好朋友一起玩《誰的豆豆多》這個游戲的時候,要分別數數自己和好朋友各有幾粒豆,誰的豆豆多,誰就獲勝。
2、第二次游戲,交待規(guī)則:
。1)換個朋友,兩人一組;誰贏了誰就從籃子里抓一把豆豆;用和剛剛不一樣的方法數數你得到了幾粒豆,誰的豆豆多,誰就贏。
。2)幼兒再次游戲。
。3)提問分析:剛剛誰贏了,你是怎么數的?能不能用不一樣的更快速的方法數一數?
。4)師生共同進行2個2個點數方法的鞏固,并驗證本次游戲兩個好朋友贏得的豆豆數量。
(5)小結:今天我們在“誰的豆豆多”的游戲中,既玩了“剪刀石頭布”的游戲,我們運用了不同的快速點數的方法,在最快的時間就知道誰輸誰贏。
三、給予孩子游戲獎勵,提升并進行經驗遷移。
1、引發(fā)幼兒討論:這么多蠶豆你們想和誰分享?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夠不夠呢?有什么更好更快速的方法數一數呢?
2、幼兒講述并適當演示。
3、拓展遷移:
孩子們說了各種不同的點數方法,到底哪一種方法更快更準確,大家可以回教室擺一擺、試一試,數一數,再把結果告訴老師好嗎?
小百科:豆,漢字基本字義是指雙子葉植物的一科,木本、草本植物都有。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1.幼兒了解物品上下疊放的空間位置關系,并用序數表示疊放的順序。
2.幼兒觀察每條小花被上下疊放的空間位置,并用數字進行連線。
活動重點幼兒了解物品上下疊放的空間位置關系,并用序數表示疊放的順序。
活動難點幼兒觀察每條小花被上下疊放的空間位置,并用數字進行連線。
活動準備多媒體課件活動過程一、教師出示積木,引發(fā)幼兒活動的興趣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玩堆積木高塔的.游戲,你們想玩嗎?
二、操作游戲,初步感知上下疊置的空間位置關系。
。1)過關大考驗這是老師堆得一個積木高塔,大家要接受我的過關大考驗才能玩游戲。
第一關:誰能上來邊指邊說出每一層積木分別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的?
第二關:這一層的積木上面一塊和下面一塊積木分別是什么顏色和形狀的?
第三關:請仔細觀察這個積木高塔,記住每塊積木的疊放順序。
(2)交代游戲玩法和規(guī)則。
幼兒兩人一組要按照這個積木高塔的樣子合作堆出一個相同的積木高塔,堆得時候要記住每塊積木疊放的順序,哪一組最先堆完,哪組就獲得勝利。
三、幼兒兩人一組操作,教師巡視。
四、幼兒展示操作結果。
五、觀看多媒體,完成幼兒練習。
每條小花被分別排在第幾?
大班數學教案 篇7
[設計思路]
幼兒起初對大于和小于不好理解,有一簡單的方法,就是只要讓幼兒記住〉和〈的開口方向,通過唱歌和身體姿勢來感知,以游戲的方式讓幼兒領會大于和小于,這樣就容易多了。
[活動目標]
1、認識大于〉和小于〈,理解不等式的含義,理解大小的相對性。
2、學習把不等式轉變?yōu)榈仁健?/p>
3、鍛煉幼兒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和可塑性。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數字娃娃1-10
3、數字卡
4、猴子頭飾40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認識〉和〈
1、問:現在是什么季節(jié)?(出示課件)春天來了,蜜蜂和蝴蝶都飛來了,你們看一下,飛來了幾只蜜蜂、幾只蝴蝶?并出示相應的數字卡,它們之間能不能放=號?(不能)那么我們可以在它們之間放一個符號,讓人一看就知道那邊的數字大,那邊的數字小,我們給這個符號起個名字叫大于號〉,像張著大嘴巴,朝著大數笑,它表示前邊的數比后邊的數大。
2、春天來了,不但蜜蜂和蝴蝶飛來了,你們看,小河里的冰融化了,小蝌蚪出來干什么了?
魚兒在水里快樂地游著,(出示課件)你們數一數,有幾條小魚、幾只小蝌蚪,并出示數字卡,它們之間能不能放=號?那么我們可以放上一個別的符號,這個符號叫小于號〈,它表示前邊的'數比后邊的數小。
3、 啟發(fā)幼兒找出內在規(guī)律,熟記大于號和小于號(你們看一下,不管是大于號還是小于號,開口方向都朝著什么數?(大數)尖尖的屁股朝著什么數?(小數),讓幼兒學習兒歌:大于號,開口朝著大數笑;小于號,屁股撅給小數瞧。(出示課件)
二、表演游戲:兩個小朋友戴上數字娃娃的頭飾,另一個小朋友用身體姿勢表演大于號和小于號。
三、鞏固練習:(出示課件)每人一張練習題,做完后進行訂正。
四、游戲:擊鼓傳包。鼓聲停止后,包落在誰的手里,就和他的同桌從包里拿出兩張數字卡片,大數幼兒先說幾大于幾,然后小數幼兒再說幾小于幾。
五、游戲《小猴學樣》。在做游戲之前,我們要先學樣本領:就是把不等式變成等式(出示課件),猴媽媽說,兩邊的小猴子不一樣多,沒法做游戲,我想讓兩邊的小猴子變的一樣多,也就是大于號變成等于號,有兩種方法4-1=3,3+1=4。
游戲做完了,猴媽媽為孩子們準備了它們喜歡吃的桃子(出示課件),猴媽媽想讓兩個盤子里的桃子變的一樣多,也就是把小于號變成等于號,請小朋友幫忙想辦法:5+2=7,7-2=5。
[活動結束]
繼續(xù)鞏固不等式轉變?yōu)榈仁。小朋友戴上小猴子頭飾,在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做《小猴學樣》的游戲,結束活動。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數學教案(精選)07-24
(經典)大班數學教案07-31
大班數學教案[精選]07-31
(經典)大班數學教案08-02
大班數學教案【經典】08-04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08-12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08-11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08-06
[經典]大班數學教案08-07
大班數學教案【精選】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