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被操天天被操综合网,亚洲黄色一区二区三区性色,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1,欧美zozo另类特级,www.黄片视频在线播放,啪啪网站永久免费看,特别一级a免费大片视频网站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shù)學教案>小學數(shù)學教案

小學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3-09-02 09:40:25 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shù)學教案精華(10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數(shù)學教案精華(10篇)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2、探索并掌握兩位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的計算方法。通過多樣化的計算訓練,提高計算的準確性。

  3、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提出兩位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的問題。

  4、滲透環(huán)保和愛護動物的教育。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兩位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探索,并交流得出正確的`計算方法,提高計算的準確性。

  教具學具:

  課件、小棒、計數(shù)器等。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老師這兒有個謎語,請聽謎語,小小游泳家,說話呱呱呱,常在田里住,捉蟲保莊稼。(打一動物)

  師:青蛙經常在上面地方?他們在田里做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看看青蛙吃蟲子。 (板書課題)

  師:青蛙對我們很有用處的,青蛙吃掉害蟲,就保護了莊稼。所以,青蛙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一定要保護青蛙,不能隨意捕殺。

  [設計理念: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以猜謎語的形式引入,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望,活躍了課堂氣氛。在學生生活經驗得基礎上對學生滲透環(huán)保和愛護動物的教育。]

  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課件出示情境圖,引導學生分析畫面,并提出問題。

  生1:我發(fā)現(xiàn)青蛙媽媽和小青蛙在田野里吃蟲子。

  生2:我知道青蛙媽媽吃了56只蟲子,小青蛙吃了30只蟲子。

  2、根據故事情境提出一些數(shù)學問題?

  生1:兩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蟲?

  生2:青蛙媽媽比小青蛙多吃了幾只害蟲?

  生3:小青蛙比青蛙媽媽少吃了幾只害蟲?

  3、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現(xiàn)在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兩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蟲?你們打算怎樣列式呢?

  生:56+30=?

  師:為什么用加法計算呢?

  生:求把兩部分合起來用加法計算。

  師:56+30=?該怎樣計算呢?

  [設計理念:在加強學生計算能力的同時,更側重學生理解加減法的意義。]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2

  1.口算除法

 。ǚ殖闪藘蓚課時上完)

  教學內容:13-15頁圖示和例1

  教學目標:1.在實踐操作活動中理解掌握一位數(shù)除法(被除數(shù)各個數(shù)位上的數(shù)都能被除數(shù)整除的)口算方法。

  2.能正確、熟練地口算簡單的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

  3.在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中學會傾聽與反思。

  教學重點、難點:通過分木棍的實踐操作活動,讓同學理解、掌握幾十幾除以以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 教學例1

  1. 出示60個小木棍。

  觀察:這里有幾個小木棍?(同學數(shù),并口答。)

  2.假如要把這些小木塊平均分成3份,你打算怎樣分?怎樣列式?每份有多少?(同學實踐操作,得出結論。)

  3.分好后在小組里交流一下自身分的方法合解雇。

  4.假如不分小木塊棍,我們又怎樣口算60÷3能?

  結合同學匯報,教師板書:

  這樣算 6÷3=2

  60÷3=20

  6. 試一試.(同學獨立完成)

  80÷4 60÷2

  (1)口算寫出結果。

  (2)說說口算方法。

  二. 教學例1第二個問題

  1.出示第二個(2)問題

  600÷3你能口算得出結果嗎?

  先獨立考慮,然后在組內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結合同學匯報,出圖驗證并板書:

  這樣算 6÷3=2 600÷3=200

  3.試一試。

  360÷6 640÷8

  二. 教學例1第三個問題

  1.出示第三個問題

  240÷3你能口算得出結果嗎?

  先獨立考慮,然后在組內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結合同學匯報,出圖驗證并板書:

  這樣算 24÷3=8 240÷3=80

  一、鞏固練習

  1、口算下列各題,并說說口算的方法。

  40÷5 640÷8

  2、課堂小結

  在這堂課上你學會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yè):17頁1.2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l~2頁及做一做中的題目,練習一的第1、2題。

  教學目的:使學生了解有關利息的初步知識,知道本金、利息、利率的含意,會利用利息的計算公式進行一些有關利息的簡單計算。

  教具準備:將例題寫在小黑板上,活期儲蓄、定期儲蓄的存款憑條和取款憑條。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教師提問:

  如果你家中有一些暫時不用的錢,將怎么辦?讓幾個學生說一說,當有學生說要把暫時不用的錢存入銀行時,接著提問:

  為什么要把錢存入銀行呢?多讓幾個學生發(fā)表意見。

  教師肯定學生的回答,再指出:把暫時不用的錢存入銀行有兩個好處:一是國家可以把這些錢集中起來,用在建設上,所以說儲蓄可以支援國家建設;二是參加儲蓄的人用錢更加安全和有計劃,還可以得到利息,所以說儲蓄對個人也有好處。

  你們知道利息是怎樣計算的嗎?

  教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些有關利息的知識。板書課題:利息

  二、新課

  出示例題:小麗1998年1月1日把100元錢存入銀行,存定期一年。到1999年1月 1日,小麗不僅可以取回存入的 100元,還可以得到銀行多付給的 5.67元,共105.67元。

  先請學生讀題,然后教師再說明:題目中有存定期一年表示什么呢?一般來講,儲蓄主要分定期存款、活期存款、大額存款等方式。所謂活期存款是指儲戶可以隨時提取的一種儲蓄方式,定期存款是有一定期限的一種存款方式,F(xiàn)在銀行的定期存款有三個月、六個月、一年、二年、三年、五年、八年的等等。小麗存的是定期一年,即小麗在銀行存的 100元在一般情況下要在銀行存一年;如果有特殊情況也可以提前提取。

  教師:在銀行儲蓄要弄清三個概念:本金、利息和利率。小麗在銀行存入100元,也就是說她的本金是100元。板書:存入銀行的錢做本金存款到期時,小麗到銀行取回105.67元,銀行多付給小麗5.67元,這是100元定期一年的存款所得到的利息。

  板書:取款時銀行多付的錢叫做利息

  這5.67元的利息是根據什么給小麗的呢?是銀行的工作人員根據利率計算出來的。板書:利率就是利息與本金的比值這是由銀行規(guī)定的。利率有按年計算的,也有按月計算的。小麗存的是定期一年的存款,年利率是5.67%,也就是說如果存100元,在銀行存一年可得100元的5.67%的利息,即5.67元的利息,再加上本金100元共105.67元。

  根據國家經濟的發(fā)展變化,銀行存款的利率有時會有所調整。1997年10月中國工商銀行公布的定期整存整取一年期的年利率是5.67%,二年期的年利率是5.94%.三年期的年利率是6.21%。五年期的年利率是6.66%。

  按照上面的`利率,如果小麗存300元錢定期存款二年,到期時她應得利息多少元?提問:

  二年期的定期整存整取的年利率是5.94%是什么意思?(到期取款時每100元可得5.94元的利息。)

  小麗的本金是300元,到期時她每一年應得利息多少元?(300元的5.94%。)學生口述,教師板書: 3005.94%

  二年應得利息多少元?學生口述,教師接著板書: 2

  小麗的存款到期時可以得到的利息是35.64元。

  想一想,存款的利息應該怎樣計算呢?先讓學生說一說,教師再板書: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小麗的存款到期時,她可以取出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335.64元。)

  如果有條件可以讓學生看一看活期儲蓄、定期儲蓄的存款和取款的憑條。

  三、鞏固練習

  做第2頁做一做中的題目和練習一的第2題。先讓學生獨立做,然后再共同訂正。

  訂正練習一的第2題時,可以先讓學生說一說:活期儲蓄每月的利率是0.1425%,表示什么意思?再引導學生分步說出: 280元每月可得利息多少元?6個月的利息是多少元?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

  四、作業(yè)

  練習一的第1題。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4

  (一)知識教學點

  1.使學生初步了解加法的含義。

  2.使學生口算得數(shù)是2、3的加法。

  3.認識“+”和“=”這兩個符號,學會讀加法算式。

  (二)能力訓練點

  1.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圖意,培養(yǎng)學生視圖能力。

  2.啟發(fā)、引導學生講述圖畫內容,學會說三句話,培養(yǎng)說話能力。

  3.通過擺學具,理解加法含義,培養(yǎng)動手操作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1.在講解加法含義中,滲透集合(并集)思想。

  2.引導學生講述圖畫內容時,可指導學生做合并起來的手勢,既幫助理解圖意,又符合兒童的年齡特征,提高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1.使學生加深了解加法含義。

  2.較熟練地口算得數(shù)是2、3的加法,并知道計算的根據。

  3.認識“+”和“=”,會讀算式。

  教學難點

  1.理解加法含義。

  2.引導學生說思維過程。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請同學們擺出1根小棒,2個三角形,3個圓。說一說各用數(shù)字幾表示,并在學具下面寫一寫。

  2.動手將2個三角形分成兩堆,再把3個圓片分成兩堆,說一說2、3的組成。

  3.看課本10頁的跳棋圖,想一想,□里應該填幾,填上數(shù)后再想一想為什么。并把這幾個數(shù)的.組成,寫在黑板上。

  二、探究新知

  1.直觀演示,引出加法。

  (1)先出示(或顯示)小朋友左手的氣球,問,這是幾個氣球?用數(shù)字幾表示。

  再出示(或顯示)右手的氣球,問,這是幾個氣球?用數(shù)字幾表示?

  (2)現(xiàn)在把左手1個氣球和右手1個氣球合在一起。(邊說邊移動氣球,直到合在一起),一共是幾個氣球?

  (3)引導學生口述題意。左手里的1個氣球,右手里的1個氣球,合起來一共是幾個球?

  (4)講述。(指圖)左手里的1個氣球和右手里的1個氣球,合起來一共是2個氣球。說簡單一些就是,1和1合起來是2。(指導做兩手合起來的手勢)1和1合起來就是1和1加起來,怎么表示呢?就是在1和1中間寫上“+”(板書加號),讀作“1加1”!埃北硎竞掀饋,學生試讀。

  (5)“1+1得幾?”學生回答后說明,1加1得2,得幾也可以用一個符號“=”表示。(在1+1后面寫上“=”)“=”是等號(板書等號)。指“1+1=2”說,這是一個完整的加法算式,讀作“1加1等于2”也可以讀作“1加1得2”。

  (6)[小結]這道題是把左手里的1個氣球與右手里的1個氣球合起來一共是幾個氣球?(邊說邊做手勢)合起來也就是加起來,所以這道題要用加法計算。

  2.指導看圖,理解圖意。

  (1)教學10頁中間左圖。

 、儆么帕Π濉⒒脽羝螂娔X顯示邊演示邊講。原來有兩個小朋友在做游戲(在兩個小朋友外面圈一個圈),又跑來1個小朋友(也在一個小朋友外面圈一個圈),合起來一共是幾個小朋友?(再在3個小朋友的外面圈一個大圈)

 、谝龑W生邊說邊用手勢表示題意。

  ③要求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必須把幾和幾合起來?說明,把2和1合起來,就是把2和1加起來,寫成算式“2+1”。

 、堋2加1得幾?”學生回答后,教師在“2+1”后面板書“=3”。

 、蓊I讀算式“2+1=3”。學生自己讀兩遍。

 、拗笇W生看教科書第10頁相應的圖。說明教科書中的圖和剛才看的意思是一樣的。只不過是最后顯示的圖也叫結果圖。意思也是“原來有2個小朋友,又跑來1個小朋友,一共是幾個小朋友?”

 、咭龑Ю斫馑闶。剛才是看著圖知道2加1得3,如果沒有圖可以怎么想呢?因為2和1組成3,所以2加1得3。

  (2)教學第10頁右圖。

 、(指圖)這幅圖表示什么意思?引導學生說出:“原來有1只小貓玩球,又跑來2只小貓,一共有幾只小貓?”

 、谇笠还灿袔字恍∝?要把幾和幾合起來?用什么方法算?怎樣列式?

 、垡龑W生在黑板上寫算式“1+2=3”。

 、芸吹健1+2=3”你是怎樣想的?

  3.整理小結。

  (1)剛才我們看到的這3幅圖,第一幅圖是要把1和1合起來,第二幅圖是要把2和1合起來,第三幅圖是把1和2合起來。這三幅圖都是表示把兩個數(shù)合起來,求一共是多少?都要用加法計算。

  (2)齊讀黑板上的3個算式。

  4.動手操作,理解加法含義。

  (1)先擺1個三角形,再擺1個三角形,一共幾個三角形?這是把幾和幾合起來,怎樣列式?得多少?

  (2)先擺1個圓,再擺2個圓,一共是幾個圓?這是把幾和幾合起來?怎樣列式?得多少?請把得數(shù)填在教科書上的□里。(第10頁下圖)。再讀一遍算式。

  三、鞏固發(fā)展

  指導完成教科書12頁做一做。

  (1)12頁1

  引導邊做手勢邊說圖意。“原來有1只小狗,又來了2只小狗,一共有幾只小狗?”求一共有幾只小狗?用什么方法計算,怎樣列式?把得數(shù)填在□里。

  (2)12頁1

  ①說圖意。原來有2本書,又拿來1本書,一共有幾本書?

  ②說一說“1+2=3”你是怎么想的?

  (3)12頁2,填得數(shù)。填完后,說說為什么這樣填?

  (4)12頁3,這是2和3的組成。它與我們今天學的加法有密切的關系。因為我們做加法時,想的就是數(shù)的組成。在□里填上合適的數(shù),而后訂正。

  四、全課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都學會了什么?

  五、布置作業(yè)

  1.復習2、3的組成。

  2.用小棒擺一擺1+1= 1+2=2+1=

  3.說一說這幾個算式得幾,你是怎么想的?(邊說邊做手勢)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找出一個數(shù)的約數(shù)的方法,能正確、便捷地找出一個數(shù)的約數(shù)。

  2、學會找出一個數(shù)的倍數(shù)的方法,能正確地找出一個數(shù)的一些倍數(shù)。

  教學過程:

  一、準備題

  1、什么是整除?

  2、25和5,誰能被誰整除,誰是誰的倍數(shù),誰是誰的約數(shù)?

  二、教學例118和24的約數(shù)各有哪幾個?

  1、首先明確找一個數(shù)的約數(shù),就是看這個數(shù)能被那些自然數(shù)整除?

  找18的約數(shù),就是看18能被哪些自然數(shù)整除:18除以()=()

  2、找約數(shù)的方法;

  A、從最小的自然數(shù)1找起,也就是最小的約數(shù)找起,一直找到它本身。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B、用一一對應的試除法來做:也從最小的自然數(shù)試除,在能整除的時候,除數(shù)和商都是這個數(shù)的約數(shù),不成整除的.時候,除數(shù)和商都不是這個數(shù)的約數(shù),一直除到除數(shù)比商大為止。

  18/1=18(1和18都是18的約數(shù))

  18/2=9(2和9都是18的約數(shù))

  18/3=6(3和6都是18的約數(shù))

  18/4不能整除

  18/6=3除數(shù)已比商大。

  18的約數(shù)按順序排列是:1、2、3、6、9、18。

  3、用同樣的方法找24的約數(shù)。

  24/1=24(1和24都是24的約數(shù))

  24/2=12(1和24都是24的約數(shù))

  24/3=8(1和24都是24的約數(shù))

  24/4=6(1和24都是24的約數(shù))

  24/5不能整除

  24/6=4除數(shù)已比商大。

  4、觀察約數(shù)的特征:

  18、24的約數(shù)也可以分別用圖表示

  思考:根據上面的圖回答

  1、約數(shù)中最小的一個是什么數(shù)?(1)

  2、約數(shù)中最大的一個是什么數(shù)?(本身)

  3、一個數(shù)的約數(shù)的個數(shù)是有限的。

  1、2、3、6、9、18

  1、2、3、4、6、8、12、24

  18的約數(shù)24的約數(shù)

  5、練一練

  找15和36的約數(shù)各有哪幾個?

  三、教學例23和5的倍數(shù)各有哪些?

  1、求一個數(shù)的倍數(shù),可以把這個數(shù)分別乘以1、2、3…..。所以

  3的倍數(shù)有3、6、9、12、15、18、21、24、27……

  5的倍數(shù)有5、10、15、20……….

  3、6、9、12、15、18……

  2、3、5的倍數(shù)也可以分別用圖表示:

  5、10、15、20、25、30……

  3的倍數(shù)5的倍數(shù)

  觀察上圖發(fā)現(xiàn):(1)一個數(shù)最小的倍數(shù)是什么數(shù)?(本身)

  (2)一個數(shù)有沒有最大的倍數(shù)?(沒有)

  (3)一個數(shù)的倍數(shù)的個數(shù)是無限的。

  2、練一練

 。1)50以內4、9的倍數(shù)各有哪幾個?

  四、鞏固練習

  1、在下面的圈里填上適當?shù)臄?shù)

  2、在4、8、16、32、40、48、64、80這幾個數(shù)中,

  80的約數(shù)有(4、8、16、40、80),

  8的倍數(shù)有(8、16、32、40、48、64、80)

  3、32能被哪幾個數(shù)整除?32有哪幾個約數(shù)?32是哪幾個數(shù)的倍數(shù)?

  32能被1、32;2、16、4、8整除。32的約數(shù)有1、32、2、16、4、8。32是1、32、4、8、2、16的倍數(shù)。

  五、布置作業(yè)

  反思:在教學找一個數(shù)的約數(shù)和倍數(shù)的時候,在以下幾個方面的教學應加強:

  1、約數(shù)中最大的和最小的約數(shù)是什么。

  2、倍數(shù)中最大的和最小的倍數(shù)是什么

  3、強調一個數(shù)最大的約數(shù)和最小的倍數(shù)是一樣大的是它本身,。

  4、如何找出所有的約數(shù),而且確認已全部找出的方法應加強。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通過分類認識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體會每種三角形的特點。

  過程與方法:

  在分類中體會分類標準的嚴密。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三角形的分類中感受各類三角形之間的關系。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各種三角形紙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歡歡和笑笑給同學們發(fā)來請貼,邀請大家到數(shù)學王國做客.但路上有兩道關卡,只有順利通過才能得到通行證.

  第一關:準確地認出他們,并說出他們的特征.(課件出示銳角、直角和鈍角)

  第二關:給他們取個形象又合適的名字.(出示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

  二、探究新知:

  同學們順利過關,來到了數(shù)學王國.它們非常好客,派了很多代表來迎接我們。(課件出示各種三角形)

  1、喲,它們長得很相似的,找找它們有哪些共同點?

  2、有這么多共同點,老師眼都看花了,但定睛一看,還是有區(qū)別的,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

  3、看著這些長得相似,但實際上大大小小、形狀各異、零零亂亂的三角形,你想研究些什么?板書:三角形分類。

  4、學生自由討論,給三角形分類.誰愿意上來展示一下你的研究成果?

  5、學生展示分類結果:

  從角分: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講解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邊、斜邊。從學具中找出直角三角形,說說你是怎么知道它是直角三角形的?

  從邊分:等腰三角形和沒有相等的'邊的三角形。講解:等腰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稱。

  從你們的學具中找出等腰三角形,你怎么知道它是等腰三角形的?

  在等腰三角形中有沒有三條邊都相等的?(等邊三角形)

  找出等邊三角形并證明.

  三、實踐應用

  1、畫三角形。選擇你最喜歡的三角形畫下來,并向同學們介紹你的三角形.

  2、猜三角形:

  出示一個直角

  出示一個鈍角

  出示一個銳角(能不能正確猜出是什么三角形?為什么?

  3、填一填

  4、找一找:在孔雀圖中找出你喜歡的三角形說一說。

  四、總結,拓展

  在這節(jié)課的探秘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你還想研究些什么?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6頁例6及相應的課堂活動和練習。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減法估算方法的過程,初步學會減法的估算,能解釋估算的過程,體會估算方法的多樣化和估算的合理性。

  2.培養(yǎng)學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能用所學到的估算知識解決簡單的`估算問題,體會用數(shù)學的樂趣,培養(yǎng)用數(shù)學的意識。

  3.通過數(shù)學活動,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自信心。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導探究

  情景導入:(課件展示或出示掛圖)星期天,媽媽給了張強326元去買學習用品。他高高興興地來到商場的學習用品柜臺。一會兒他就看中了兩件,一件是隨身聽,標價為187元;一件是復讀機,標價為525元。

  二、合作交流,探究方法

  (1)看著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估算進行計算的數(shù)學問題?

 。2)學生自由匯報。(教師板書)

 、匐S身聽和復讀機一共大約需要多少元?

 、趶垙娪326元,如果買1臺隨身聽大約還剩多少元?

 、廴绻I1臺復讀機,大約還差多少元?

 。3)誰能解決第一個問題?(學生匯報)

  (4)其余兩個問題怎樣解決呢?請同學們先獨立思考,思考好了的同學把你的解決方法和同桌或自己的學習小伙伴交流一下,比一比誰的方法好,哪些組的方法多。(讓學生充分交流,教師參與、巡視、指導學生的討論)

 。5)把你們組的想法和全班同學交流一下,比一比哪些組的方法好,為什么好?

 。6)學生匯報。

 、賹W生1:估算326-187時,把326看作300,把187看作200,結果大約是100。估算525-326時把525看作500,把326看作300,結果大約是200。

  ②學生2:我們組估算326-187時,把326看作350,把187看作200,結果大約是150。525-326中把525看作530,把326看作320,結果大約是210。

 。7)能說一說你們組為什么這樣估算嗎?

 。8)學生:因為買東西的時候要帶足夠的錢才能買回你所需要的物品,如果你帶的錢不夠,那就麻煩了。所以我們在進行減法估算的時候都把被減數(shù)看大一點,這樣才有足夠的錢去買東西。還有其他的估算方法嗎?……

  (9)總結:我們在進行減法估算時,最好采用被減數(shù)、減數(shù)同補(被減數(shù)補上的不小于減數(shù)補上的)或被減數(shù)、減數(shù)同去(被減數(shù)去掉的要小于減數(shù)去掉的),這樣估算的結果才比較符合實際生活的需要,才能有效地解決實際問題。

  (10)把你最喜歡的估算方法說給小伙伴聽一聽。

  (11)初步練習:6頁“試一試”。

  三、鞏固練習,拓展新知

 。1)完成課堂活動。注意讓學生說一說估算方法。

 。2)完成練習七相關的習題。

  四、總結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可以解決哪些生活中的問題?還有什么遺憾?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的知識,記住全年以和每個月的天數(shù)。

  2.在觀察年歷的活動中,培養(yǎng)收集、處置信息的能力,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課堂實錄:

  師:今天是幾月幾日?

  生:3月9日。

  師:這是很平常的一個日子。但一年中總有一天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是很特殊的一天。這一天是你的——

  生(脫口而出):生日。

  師:你能在年歷上找到你的生日嗎?圈劃出來,看看這一天是星期幾?

  同學在各自的年歷上找生日并作圈劃(課前,每位同學準備了一張20xx年的年歷卡。)

  師:愿意告訴大家你的'生日是幾月幾日嗎?其他同學根據他所說的日期找出這一天是星期幾。

  兩位同學起立說出各自的生日,其余同學判斷是星期幾。

  【研討:“年、月、日”知識是計量知識中與空間知識(長度)、質量和貨幣知識相并列,銜接較小的時間單位“時、分、秒”之后而學習的較大的時間單位。教材的這種布置順序是包括了對兒童認知客觀實際的正確掌握。年、月、日的概念相對于空間(長度)、質量和貨幣要籠統(tǒng)、難于掌握一些;相對于時、分、秒的體驗又空乏、膚淺一些。但因為生活離不開時間,它是物質存在的形式之一,所以兒童的生活之中已積累有一定的年、月、日的初步經驗。本課教學從其中選擇有較多體驗的 “日”開始,而至月、年,次第展開。在一般自然的交談中,刻意地安布一個普通日子的“平!鳖}眼正反拈聯(lián),順手牽引出與之對立的“特殊”的日子的猜想,使話題與認識的主體——同學的相關度一下子得到了提升,從而激活了同學對課題學習的興趣,使其后對年歷片的觀察與圈劃活動能使同學令行風動、傾心參與。這是教者開課藝術的充沛體現(xiàn)。

  本課的目標定位對知識層面規(guī)定較低,只是要求知道(記。;但對情意領域,教者的眼光又很高遠,重視了能力和興趣的教育培養(yǎng)。這是本課設計著眼點的一大特色!

  師:請繼續(xù)觀察年歷卡,你發(fā)現(xiàn)些什么了?

  生:每個月后都有空缺。

  師:哦,你看出了每個月的日期排列有特點。

  生:一年有12個月。

  教師板書:一年有12個月。

  生:2月有28天,其它各個月有30天,有31天。

  師:你是怎么看的?

  生:一個月的最后一個日期數(shù)是多少,這個月就有多少天。

  師:說得真好!20xx年的各個月有多少天,請大家觀察年歷,再填寫數(shù)學書第17頁的表格。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天數(shù)

  同學填寫后,指名報各月的天數(shù),同學核對。

  一位同學說:他的年歷上,7月是30天。教師接過同學的年歷看,發(fā)現(xiàn)日期的排列有些特別,因最下面一行沒有空行,遂把31排到了最上面一行。同學沒看懂這種有些特別的排列法。教師隨即視頻展示這一位同學所帶的的年歷,并引導其他同學觀察、辨析這個月有多少天。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9

  一、談話交流

  談話:同學們,剛才一上課大家就做了一組相反的動作,是什么?(起立、坐下。)今天的數(shù)學課我們就從這個話題聊起。(板書:相反。)我們周圍有很多的自然和社會現(xiàn)象中都存在著相反的情況,請看屏幕:(課件播放圖片。)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車的站點有人上車和下車;繁華的街市上有買也有賣;激烈的賽場上有輸也有贏……你能舉出一些這樣的現(xiàn)象嗎?

  二、教學新知

  1.表示相反意義的量。

  (1)引入實例。

  談話:假如沿著剛才的.話題繼續(xù)“聊”下去的話,就很自然地走進數(shù)學,我們一起來看幾個例子(課件出示)。

 、 六年級上學期轉來6人,本學期轉走6人。

 、 張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虧損200元。

  ③ 與規(guī)范體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華輕了 1.8千克。

  ④ 一個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這些相反的詞語和具體的數(shù)量結合起來,就成了一組組“相反意義的量”。(補充板書:相反意義的量。)

 。2)嘗試。

  怎樣用數(shù)學方式來表示這些相反意義的量呢?

  請同學們選擇一例,試著寫出表示方法。

 。3)展示交流。

  2.認識正、負數(shù)。

  (1)引入正、負數(shù)。

  談話:剛才,有同學在6的前面寫上“+”表示轉來6人,添上“-”表示轉走6人(板書:+6

 。6),這種表示方法和數(shù)學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紹:像“-6”這樣的數(shù)叫負數(shù)(板書:負數(shù));這個數(shù)讀作:負六。

  “-”,在這里有了新的意義和作用,叫“負號”!埃笔钦枴

  像“+6”是一個正數(shù),讀作:正六。我們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寫(板書:6)。其實,過去我們認識的很多數(shù)都是正數(shù)。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0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試用教材第八冊第三單元《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分數(shù),認識幾分之一,幾分之幾;會正確地讀、寫分數(shù),知道分數(shù)各部分名稱。

  2、通過演示、操作、觀察、比較,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3,調動學生的積極情感,使學生主動探求,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

  教學重點:

為什么必須平均分才能用分數(shù)表示?

  教學過程:

  引入:

  1、同學們都認識什么數(shù)?

  2、這節(jié)課我們來初步認識分數(shù)。

  3、猜想:這種數(shù)為什么會叫分數(shù)?

  準備:

  (一)分與平均分

  問題:6個蘋果可以怎樣分?

  方法:對幾種平均分的結果提問。

  小結:象這樣每份同樣多的分法是平均分。

  (二)分數(shù)的產生

  問題:3個蘋果可以怎樣平均分?

  平均分成的每份還能用整數(shù)表示嗎?

  說明:這就要求產生一種新數(shù)----分數(shù)。

  新課:

 。ㄒ唬┱J識二分之一和二分之二

  1、認識二分之一

  演示:把一個蘋果平均分成2份。

  說明:2份中的1份是這個蘋果的二分之一。

  2、認識二分之二

  演示:2份中的每一份都是這個蘋果的二分之一。

  說明:這樣的2份是2個1/2,也就是蘋果的2/2。

  3、強化平均分

  演示:把一個蘋果平均分成大小不同的`2份。

  問題:2份中的1份還是這個蘋果的1/2?為什么?

  說明:只有平均分成的兩份,每一份才能用1/2表示。

  4、過渡:

  學生動手操作:折出圖形紙的1/2;

  問題:怎樣折出圖形紙的1/2?

  方法:學生演示折紙的方法和結果。

  問題:如果大家繼續(xù)平均分,能得到正方形的1/4嗎?

 。ǘ⒄J識四分之一和四分之幾

  方法:學生小組合作,動手操作

  展示折紙的結果。

  問題:為什么4份中的每一份都是這個正方形的1/4?

  它們有什么不同嗎?

  這樣的2份,3份是這個正方形的幾分之幾?

  方法:指一指哪是正方形的2/4;

  閉上眼睛想一想3/4是什么樣?

  舉起正方形的4/4;

  問題:為什么4/4是整個的正方形?

  2/4,3/4,4/4都和誰有關系?

  說明:1/4這樣的分數(shù)很重要。

  過渡:如果繼續(xù)平均分,還能得到幾分之幾呢?

  (三)、認識三分之一和三分之幾

  出示:一根鋼管

  問題:要得到鋼管的1/3需要怎樣平均分?

  出示:一個圓

  觀察:鋼管的1/3和圓的1/3

  問題:你又發(fā)現(xiàn)什么?

  說明:把誰平均分了,得到的分數(shù)就是誰的。

 。ㄋ模┘由罾斫

  出示:花瓣圖,看圖說分數(shù)

  小結:1/2,2/2,1/3,2/3,3/3......都是分數(shù);

  幾分之一都很重要,有這樣的幾個幾分之一,就是幾分之幾。

  學生舉例

 。ㄎ澹┛磮D自學

  1,看書:P178頁(學生邊看邊說)

  2,說一說:對分數(shù)又有了哪些了解?

  3,反饋:看圖寫分數(shù)、讀分數(shù)

 。1/9)(5/9)(4/9)(9/9)

  鞏固練習:

  1,判斷:圖1的紅色和綠色部分各是線段的幾分之幾?

  圖2中的綠色部分是線段的5/8嗎?

  2、猜想:出示不平均分的蘋果圖

  問題:每一部分不是蘋果的1/2,大概是蘋果的幾分之幾呢?

  用什么方法可以驗證你的猜想是否準確呢?

  學生總結:對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

【小學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小學數(shù)學教案08-05

小學數(shù)學教案(經典)08-03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5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5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5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5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