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被操天天被操综合网,亚洲黄色一区二区三区性色,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1,欧美zozo另类特级,www.黄片视频在线播放,啪啪网站永久免费看,特别一级a免费大片视频网站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wǎng)>教案大全>數(shù)學教案>小學數(shù)學教案

小學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3-08-22 10:37:03 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shù)學教案匯編(10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lǐng)和行動方案。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數(shù)學教案匯編(10篇)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梯形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稱,溝通梯形與其它平面圖形的聯(lián)系.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3.滲透數(shù)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實際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重點

  理解梯形的概念,認識梯形的底和高并會畫梯形的高.

  教學難點

  整理所有四邊形之間的關(guān)系,掌握各種圖形的特征及其異同點.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說一說學過的四邊形之間有怎樣的關(guān)系?

  2.下面哪些圖形是平行四邊形?【演示課件“梯形”】

  教師導入:圖3有幾條邊?幾個角?這個四邊形像什么?(梯子)這就是梯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什么叫做梯形?(板書課題:梯形)

  二、探究新知.

  認識梯形.

 。1)出示圖形.【繼續(xù)演示課件“梯形”】

  教師提問:①生活中你見到過這樣的圖形嗎?它們外面的形狀都像什么?(梯子、木箱、槽子)引導學生看出它們的外形.

 、谶@樣的四邊形有什么特點?

  出示下圖

  一名學生到黑板上測量,全班同學測量書上144頁此圖.

 。2)交流測量結(jié)果.

  通過檢查測量使學生明確:有一組對邊是平行的,但長度不相等,另一組對邊不平行.

 。3)概括梯形的定義.

  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做梯形.(板書)

  2.認識梯形各部分名稱.【繼續(xù)演示課件“梯形”】

  結(jié)合圖形說明,互相平行的一組對邊叫做梯形的底,根據(jù)圖形的位置,一般在上面的叫上底,在下面的叫下底.習慣上上底畫得短些,下底畫得長些.不平行的一組對邊叫做腰.從上底的一個頂點向?qū)呉粭l垂線,這點和垂足之間線段叫做梯形的高.高的畫法與三角形、平行四邊形中高的畫法相同.

  想一想:能不能在梯形的腰上畫高?

  引導學生明確:梯形的高只能從相互平行的'兩條邊中任一邊上的點向它的對邊畫垂線.

  再想一想:你怎樣區(qū)分梯形的底和腰呢?

  3.教學等腰梯形.

 。1)教師演示.

  拿一等腰梯形,對折一下,你發(fā)現(xiàn)兩腰有什么特點?(兩腰相等)

 。2)學生測量.

  量一量等腰梯形兩腰的長度,結(jié)果怎樣?(兩腰相等)

  (3)概括定義.

  兩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板書)它是梯形的一種特殊情況.【繼續(xù)演示課件“梯形”】

  4.四邊形的關(guān)系.

  分組討論:根據(jù)對邊平行的情況,你可以把四邊形分成幾類?每類各有什么圖形?

  引導學生明確:根據(jù)對邊平行的情況可分成兩類:一類是兩組對邊平行,其中包括有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另一類是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其中有梯形和等腰梯形.

  三、鞏固練習.

  1.用釘子板圍成不同的梯形.

  ①任意梯形②倒立梯形③上底為3高為3的梯形

  2.用七巧板拼梯形.

 。1)用兩塊拼一個梯形(2)用三塊拼一個梯形

  3.繼續(xù)演示課件“梯形”,出示練習

  小組討論:我們學過的四邊形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你能看圖說出它們的關(guān)系嗎?

  4.找出下圖中我們已經(jīng)學過的圖形.每種圖形有幾個?

  四、質(zhì)疑小結(jié).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ㄌ菪蔚亩x及各部分名稱和認識特殊的梯形)

  2.對于今天所學的知識大家還有什么問題?

  鼓勵學生質(zhì)疑、解疑

  五、布置作業(yè).

  指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畫出下面梯形的高.

  板書設(shè)計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2

  一、課時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shù),能正確地讀、寫正數(shù)和負數(shù);知道0不是正數(shù)也不是負數(shù)。

  2.使學生初步學會用負數(shù)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3.結(jié)合負數(shù)的歷史,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數(shù)學情感和數(shù)學態(tài)度。

  二、課前預習導學:

  1、舉例說明什么是負數(shù)?怎么讀?怎么寫?

  2、舉例說明什么是正數(shù)?怎么讀?怎么寫?

  3、在日常生活中,在哪里用上了負數(shù)?

  三、課堂學習研討:

  A、談話交流

  談話:同學們,剛才一上課大家就做了一組相反的動作,是什么?(起立、坐下。)今天的數(shù)學課我們就從這個話題聊起。(板書:相反。)我們周圍有很多的自然和社會現(xiàn)象中都存在著相反的情況,請看屏幕:(課件播放圖片。)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車的站點有人上車和下車;繁華的街市上有買也有賣;激烈的賽場上有輸也有贏……你能舉出一些這樣的`現(xiàn)象嗎?

  B、教學新知

  1.表示相反意義的量。

  (1)引入實例。

  談話:如果沿著剛才的話題繼續(xù)“聊”下去的話,就很自然地走進數(shù)學,我們一幾個例子(課件出示)。

 、倭昙壣蠈W期轉(zhuǎn)來6人,本學期轉(zhuǎn)走6人。

 、趶埌⒁套錾猓路萦1500元,三月份虧損元。

 、叟c標準體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華輕了 1.8千克。

 、芤粋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這些相反的詞語和具體的數(shù)量結(jié)合起來,就成了一組組“相反意義的量”。(補充板書:相反意義的量。)

 。2)嘗試。

  怎樣用數(shù)學方式來表示這些相反意義的量呢?

  請同學們選擇一例,試著寫出表示方法。

 。3)展示交流。

  2.認識正、負數(shù)。

 。1)引入正、負數(shù)。

  談話:剛才,有同學在6的前面寫上“+”表示轉(zhuǎn)來6人,添上“-”表示轉(zhuǎn)走6人(板書:+6 -6),這種表示方法和數(shù)學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紹:像“-6”這樣的數(shù)叫負數(shù)(板書:負數(shù));這個數(shù)讀作:負六。

  “-”,在這里有了新的意義和作用,叫“負號”!埃笔钦枴

  像“+6”是一個正數(shù),讀作:正六。我們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寫(板書:6)。其實,過去我們認識的很多數(shù)都是正數(shù)。

 。2)試一試。

  請你用正、負數(shù)來表示出其它幾組相反意義的量。

  寫完后,交流、檢查。

  3.聯(lián)系實際,加深認識。

 。1)說一說存折上的數(shù)各表示什么?(教學例2。)

 。2)聯(lián)系生活實際舉出一組相反意義的量,并用正、負數(shù)來表示。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3

  第一單元 倍數(shù)與因數(shù)

  3的倍數(shù)的特征

  第6課時

  [教學內(nèi)容] 數(shù)的奇偶性

  [教學目標]

  1、嘗試用“列表”“畫示意圖”等解決問題的策略發(fā)現(xiàn)規(guī)律,運用數(shù)的奇偶性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2、經(jīng)歷探索加法中數(shù)的奇偶性變化的過程,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加法中數(shù)的奇偶性變化規(guī)律,在活動中體驗研究的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嘗試用“列表”“畫示意圖”等解決問題的策略發(fā)現(xiàn)規(guī)律,運用數(shù)的奇偶性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2、經(jīng)歷探索加法中數(shù)的奇偶性變化的過程,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加法中數(shù)的奇偶性變化規(guī)律,在活動中體驗研究的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教學過程]

  活動1:利用數(shù)的奇偶性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讓學生嘗試解決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利用解決問題的策略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教師適當進行“列表”“畫示意圖”等解決問題策略的指導。

  試一試:

  本題是讓學生應(yīng)用上述活動中解決問題的策略嘗試自己解決問題,最后的結(jié)果是:翻動10次,杯口朝上;翻動19次,杯口朝下。解決問題后,讓學生以“硬幣”為題材,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還可以開展游戲活動。

  活動2:探索奇數(shù)、偶數(shù)相加的規(guī)律

  先研究“偶數(shù)+偶數(shù)”的規(guī)律,在經(jīng)歷“列式計算—初步得出結(jié)論—舉例驗證—得出結(jié)論”的過程后,再引導學生用這樣的研究方式探索“奇數(shù)+奇數(shù)”“奇數(shù)+偶數(shù)”的奇偶性變化規(guī)律,最后讓學生應(yīng)用結(jié)論判斷計算結(jié)果是奇數(shù)還是偶數(shù)。還可以引導學生研究減法中奇偶性的變化規(guī)律

  偶數(shù)+偶數(shù)=偶數(shù)

  奇數(shù)+奇數(shù)=偶數(shù)

  偶數(shù)+奇數(shù)=奇數(shù)

  [板書設(shè)計]

  數(shù)的奇偶性

  例子: 結(jié)論:

  12 + 34 = 48 偶數(shù)+偶數(shù)=偶數(shù)

  11 + 37 =48 奇數(shù)+奇數(shù)=偶數(shù)

  12 + 11 =23 奇數(shù)+偶數(shù)=奇數(shù)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4

  教學內(nèi)容:

  青島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第46—49頁,信息窗2: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教學目標:

 。薄⑼ㄟ^動手實踐、交流等活動,理解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能估算、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滲透數(shù)學學習方法,為今后學習其他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打下基礎(chǔ)。

 。场⑼ㄟ^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薄⒊醪嚼斫忾L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會正確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2、通過自己動手操作,發(fā)現(xiàn)并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動畫)

  (森林里要召開運動會。)大象說:“6月1日咱們森林里的動物們要召開一次運動會,森林里的動物這么多,得找一塊寬敞的草地當作運動場。你們誰知道哪有這樣的草地呀?”

  小猴急忙說:在森林南面有一塊長方形草地,可大了。咱們就去那兒吧!”

  小兔說:“在森林北面有一塊正方形草地,比南面的那塊草地大多了,”

  小猴和小兔爭得面紅耳赤,大象和其它小動物都沒了主意。

  大象說:“到底哪一塊草地的面積大呀!我們該選哪一塊草地呀!誰能幫幫我們!”

  教師:誰能幫助小動物們解決這一難題呀?

  (用1平方米的面積單位去擺,測量、計算出這兩塊草地的面積,再比較一下就能知道哪一塊草地的面積大了。)

  教師:這種方法是正確的,但是你們覺得這種方法怎么樣?(太麻煩。┰跀[面積單位進行測量的過程中,人們發(fā)現(xiàn)一個計算長方形面積的簡便算法,你想知道嗎?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希望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能幫助小動物們解決問題。

  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研究的內(nèi)容。(板題)下面我們就來驗證一下這種方法是否正確。

  板書: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二、新授

  活動一:

  1.長方形的面積計算。

  師:這里有一個長方形,請你動動腦筋,計算出它的面積。

  學生操作:用面積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沿著長邊擺滿,再沿著寬邊擺滿,再用每排的個數(shù)×排數(shù)就等于長方形的面積。

  學生演示:長擺5個面積單位,寬擺3個面積單位

  師:誰愿意匯報一下你觀察、計算的結(jié)果?(媒體演示)

  要求說出:

  *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平方厘米。

  *沿著長邊擺()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一排就是()平方厘米。

  *沿著寬邊擺()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就有()排。

  2、填題卡

  每 排 的 個數(shù)排 數(shù)面積(平方厘米)

  圖1

  圖2

  圖3

  匯報結(jié)果。

  教師:知道每排的個數(shù)和排數(shù),就能知道長方形的長和寬。通常我們在計算長方形面積的時候用長乘以寬。即: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活動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

  1、有一個長9分米,寬6分米的長方形,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

  2、如果這個長方形的長減少1分米,寬不變。那么現(xiàn)在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

  如果長再繼續(xù)減少,減少到6分米,寬不變。這時的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③怎樣求這個長方形的面積呢?

  6×6=36(平方分米)

  *觀察這個長方形,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這是一個正方形)

  *怎樣求正方形的面積呢?(邊長×邊長)

  *為什么?

  因為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長×寬也就是邊長×邊長。

  ④歸納正方形的面積公式

  誰能概括一下正方形的面積公式?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3.課堂: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哪些知識?

  課堂練習設(shè)計:

  第四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面積單位間的換算。2對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練習。

  教學目標:

  1.掌握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并能進行簡單換算。

 。.通過學生的猜想、驗證等方法,出面積單位的換算關(guān)系。

 。.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所學。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得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難點:

  能靈活換算面積單位、解決面積問題。

  教學過程:

  (—)在探究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時,應(yīng)從情境圖中的掛毯入手,讓學生動筆算一算

  對學生計算時幾種不同的情況分別進行板書

 。1)10*10=100(平方分米)

 。2)10分米=1米1*1=1(平方米)

 。3)10分米=100厘米100*100=10000(平方厘米)讓同學們小組討論:同學們出現(xiàn)了不同的計算方法,最后的結(jié)果怎么不相等那?這些面積單位之間具有怎樣的關(guān)系那?得出結(jié)論: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重點讓學生說明為什么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你是怎么想的?

  (二)在設(shè)計練習題時,應(yīng)考慮以下幾種題型

  1自主練習第五題。學生獨立進行單位的換算,在交流中進一步明確單位間換算的方法

  2自主練習第七題。學生弄懂題意,然后自主解決問題

  3拓展練習

 。1)學校用50塊邊長4分米的正方形地轉(zhuǎn)鋪好了一個水池的底面,這個水池底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合多少平方米?

  (2)一張正方形的紙片長8厘米,寬6厘米,從這個長方形中減去一個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圖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首先讓學生討論,怎樣剪去才能使正方形的面積最大?剩下的是一個什么圖形?

 。3)如果長和寬都是整數(shù),圍城面積是36平方厘米的圖形有幾種圍法?算一算添在表中

  長(CM)

  寬(CM)

  面積

  此題的設(shè)計,即可鞏固前面學習的面積計算的知識,又可以滲透面積和長方形的長、寬、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在理解題意的基礎(chǔ)上,放手讓學生獨立設(shè)計,引導學生體會思考問題的全面性。在填表的過程中,初步體會其中的規(guī)律,當長方形的面積不變,他的長越大,寬就越小,長越小,寬就越大。

  課堂:

  課堂練習設(shè)計: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5

  一、 問題情景,引入新課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老師手中的兩根不同顏色的線繩,你覺得哪根長一點呢?

  師:哪位同學能想出辦法,有根據(jù)的說出哪根長點,哪根短點?

 。ㄒ龀咦樱

  師:非常好,為了準確,方便地表示物體的長度,我們的祖先啊,就發(fā)明了帶有刻度的尺子。那么,到底怎樣用尺子量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用尺量的方法,然后再來解決這個問題,好嗎?

  二、 觀察操作,探索新知

  1、認識厘米

  師: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直尺,仔細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

  ■ “0”表示起點,就像我們賽跑時都要從起點開始跑,那我們用尺子量物體長度時,也要從“0”開始量。

  ■ 刻度線有長有短。

  ■ 尺子上還有很多數(shù)字,這些數(shù)字都對著一根長的刻度線,所以數(shù)字幾,我們就把它叫做刻度幾,而且這些數(shù)字都是按順序排列的。尺子長些,數(shù)字就多些;尺子短些,數(shù)字就少些。

  2、認識、感受1厘米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自己食指的寬度嗎?把你們食指摁在尺子上,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呢?(引出1厘米)

  師:請同學們找找,自己尺子上,還有哪些是1厘米的。

  生:從刻度2到3,或者3到4……都1厘米。

  師:這說明了什么呢?

  l 尺子上每相鄰的兩條長刻度線之間的一大格的長度都是1厘米。

  師:我們大家現(xiàn)在一起用手比劃一下,1厘米多長。互相看一下,計住了嗎?閉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長。

  3、認識幾厘米

  師:我們現(xiàn)在知道1厘米有多長了,那3厘米又有多長呢?

  師:同學們還能在尺子上找到其他3厘米的長度嗎?

  4、用厘米量

  師:剛才上課時,老師展示的2根線繩,到底哪一根長一點呢?現(xiàn)在,同學們先估計一下這兩根線繩各自多長,然后在測量比較一下,好嗎?

  師:結(jié)果是哪根線繩長一點呢?能說說你是怎么量的嗎?

  三、 知識拓展

  1、師:老師這里有一把尺子,可是它斷了一節(jié),沒有刻度“0”,只剩下刻度3到刻度10,那么這把尺子能不能用來量物體的長度?同學們能不能幫老師想一想辦法,好嗎?

  2、其他測量長度的工具(課件展示)

  卷尺、米尺、皮尺

  3、其他的長度單位

  尺、寸、英寸、米、公里、碼、里、海里

  4、《買鞋》的故事

  四、 總結(jié)

  這節(jié)課,同學們學到了什么。窟@些知識有些嗎?我們能不能象那個“買鞋的”一樣啊,為什么。

  五、 教學反思

  第三課時 認識米,用米量

  教學目標

 。ㄒ唬┦箤W生初步認識長度單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

 。ǘ└鶕(jù)1厘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知道“1米=100厘米”.

  (三)通過同學的合作,能用米尺度量整米長度的物體,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掌握1米的實際長度.

  難點:用米尺量較長物體的長度.

  教具和學具

  教具:1米的直尺、折尺、卷尺,4厘米、6厘米長的紙條.

  學具:1米的`卷尺,1根較長的繩子.

  教學過程設(shè)計

 。ㄒ唬⿵土暅蕚

  1.提問

 。1)量物體的長度用什么工具?已經(jīng)學過的長度單位是什么?用兩個手指比一比1厘米有多長?2厘米,3厘米呢?

 。2)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應(yīng)注意什么?指名兩名學生量下面紙條的長度.

 。3)現(xiàn)在我請一位同學來量講臺桌的長(學生用自己的刻度尺量,很不方便,不容易得出結(jié)果).因此,量比較長的物體或者距離,如操場東邊到西邊有多遠,通常用米作單位.板書課題,今天我們學習認識米、用米量.

 。ǘ⿲W習新課

  1.認識米

  ■出示米尺,這是一把米尺,觀察它的刻度都是以10厘米為單位.

  ■讓學生觀察自己帶來的1米長的卷尺,和教師1米直尺的刻度是一樣的.

  那么1米到底有多長呢?教師用1米的直尺,量一量從地面到講臺桌的什么地方是1米,讓學生觀察1米有多高.再在黑板上畫1米長的一條線段,讓學生觀察1米有多長.

  ■讓學生用自己的卷尺,把兩臂伸開,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兩人互相量一量身高,從地面到身體的什么部位是1米,你的身高比1米高,還是不到1米.同學們看到在公共汽車或電車的車門口有一個1米的標記,不足1米高的兒童可以不買車票,超過1米則要買票,同學們乘車要自覺遵守這一規(guī)定.

  以小組為單位,量出1米,2米,……給大家看.

  2.厘米和米之間的關(guān)系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厘米,1厘米有多長呢?同學用兩手指比一下,教師在黑板上1米長的線段的上面并排畫出1厘米.1米有多長呢?同學們用兩手比一下.那么米和厘米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呢?

  ■教師出示折尺,這是一把折尺,伸直正好是1米,與1米的直尺相比,一樣長.看一看這把尺上有多少厘米.10厘米、20厘米、30厘米、……、100厘米.再看看這把1米的直尺,1米里面有100厘米;請同學們看看你的卷尺,1米里面也是有100厘米.同時,教師在黑板1米長的線段上,以10厘米為單位,分成10份(如圖11).

  同時板書: 1米= 100厘米

  3.用卷尺量較長的距離

  教師出示卷尺,并說明量比較長的距離,一般用卷尺.用卷尺量物體的長度時,一定要從物體的一頭開始,由學生拿住卷尺的一端,對齊要量物體的一端,尺子要放平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么刻度上,這樣才能量出準確的長度.

 。ㄈ╈柟谭答

  1.兩人互相量身高,_______米______厘米

  2.以4人小組為單位,利用4個人用1米長的卷尺,分工量下面的長度(每組量一項):前面黑板的長,后面板報的長,教室地面的長、寬,四周墻壁的長等.測量后,每組派代表向全班交流.

  3.在( )內(nèi)填寫合適的長度單位米或厘米.

  教室長6( )黑板長2( )

  小明身高124( )課桌長50( )

  第四課時 認識線段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自己觀察、感知線段,體驗線段的兩個特征:直的和可度量。

  2、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學會量線段、畫線段的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識以及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教學重難點:學生學會量線段、畫線段的方法。

  教學用具:刻度尺,各種彎的、直的實物若干,如:牙膏盒、吸管、繩子等。

  教學過程設(shè)計: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6

  【教學內(nèi)容】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第24~25頁。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加法的意義,會正確計算5以內(nèi)數(shù)字的加法。

  2.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及看圖表達,使學生經(jīng)歷加法的計算過程。

  3.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自信心。

  【教學重點】理解加法的含義,正確讀寫加法算式。

  【教學難點】理解加法的意義,并能將加法的知識運用于生活。

  【課型】新授課。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圓紙片。

  【教學方法】情景教學法。利用PPT呈現(xiàn)圖片和小視頻,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過程

  一、知識回顧

  師:小朋友們,上一節(jié)我們學習了《2—5的分與合》,先一起來回顧一下。(PPT呈現(xiàn)圖片,學生通過回答問題,對《2—5的分與合》進行復習回顧,為學習《1~5的加法》奠定基礎(chǔ)。)

  二、觀察圖片,展開新課

  創(chuàng)設(shè)情境,用PPT展示圖片。

  師:在公園門口,我們經(jīng)?吹劫u彩色氣球的,非常漂亮。我們看圖片上就有一個小丑在公園里賣氣球(學生初步感知圖中有3個紅氣球和1個綠氣球)。 下一頁PPT,提出問題(圖片中小蜜蜂提出問題,吸引學生注意力)。 師:圖中一共有多少氣球?

  生:四個,小丑右手有3個紅色的.氣球,左手有1個綠色的氣球。

  師:非常好。下面請同學用課前準備好的圓紙片代替氣球,表示一下圖中我們看到的氣球。(之后電腦演示用圓紙片代表氣球的過程。)

  師:大家剛才表現(xiàn)都很好。我們看到,算氣球的總個數(shù)就是把左手的氣球和右手的氣球放到一塊兒,也就是合起來的意思。(教師邊說邊用手勢表示合起來

  的動作,初步滲透加法的含義。)

  師:在數(shù)學上,我們用符號“+”表示合起來的過程(教師板書“+”,并帶領(lǐng)學生讀一讀)。把3和1合起來,我們就能用加法來表示(板書:3+1=4)。 讀作:3加上1等于4(強調(diào):“+”為加號)。

  [設(shè)計意圖]:由直觀圖抽象到數(shù)字的加法計算,使學生感知加法的含義,并知道加法算式的寫法及讀法。

  剛才我們認識了新朋友“+”,下面我們聽一聽這個式子中“+”和“=”的介紹,希望小朋友能理解并記住它們。(PPT播放小視頻)

  [設(shè)計意圖]:通過動畫使學生對“+”和“=”更深入的理解。

  師:對“+”有了更深的理解,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下面的問題(PPT動態(tài)呈現(xiàn)小丑交換左右手氣球的過程,引導學生用式子重新表示氣球個數(shù))。

  師:小朋友剛才說的都很好。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副圖,看松鼠一共有幾只?

  [設(shè)計意圖]:數(shù)氣球個數(shù)的例題,是學生在理解“+”含義的基礎(chǔ)上,借助于上一節(jié)學習過的4的分與合,引導列出加法算式。數(shù)松鼠個數(shù)的例題,使學生借助于5的分與合,列出算式。

  三、知識應(yīng)用

  1.看圖說一說算式表示的意思。

  2.在方框中填入正確的數(shù)字。

  3.先用

  擺一擺,再填得數(shù)。

  4.思考題。

  四、課堂小結(jié)

  五、課后作業(yè)

  1.P28-29練習五:

  第1,2題和第6,7,8加法部分習題;

  2. 《同步練習冊》 第三單元《加法》練習。

  【板書設(shè)計】

  加法

  3 +1=4 1 +3=4

  讀作:3加1等于4 讀作:1加3等于4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7

  教學內(nèi)容:

  認識角的名稱、大小,會折角、畫角。(課本第56 -58頁)

  學習目標:

  1、 通過操作,使學生經(jīng)歷直觀認識叫的過程。

  2、 知道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會用紙折或畫大小不同的角。

  3、 能在長方形、三角形等圖形中找到角,激發(fā)學生對角的好奇心。

  重、難點:

  1、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學會用直尺畫角。

  2、使學生初步認識到角的大小與角的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guān),與角 的兩條邊的長短無關(guān)。

  教具:多媒體課件、小黑板

  學習過程:

  一、板書課題

  過渡語:同學們,今天這節(jié)課和往常有什么不一樣呢?我們一起來舉行一場有意義的比賽,有信心嗎?比賽的題目是:《角的認識》。

  二、揭示目標

  過渡語:這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是什么呢?請看:學習目標(小黑板出示),有信心完成這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嗎?

  三、自學指導

  第一次先學

  過渡語:下面,請大家打開課本翻到第56頁,我們請自學指導來引領(lǐng)我們達到目標。請看自學指導(課件出示:師讀)。

  認真看課本56頁的例1,認真看圖、看文字。

  1、先看第一部分,用2根小棒拼成的這四種圖形都是( )?

  2、觀察例題2:觀察角,你發(fā)現(xiàn)角是由( )條邊和( )個頂點組成的。

  3、說一說,所有的角的大小都是一樣的嗎?怎樣比較兩個角的大小?

  4、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guān)?與什么沒有關(guān)系?

  5、用一張紙,你能折出多少種角?你能指出他們的頂點和邊嗎?

  6、觀察我們生活的周圍,那些物品上有角?

  第二次先學

  1、 打開課本第58頁例3,看圖、看文字,想一想,怎樣畫角?

  2、 畫角時,先畫什么?再畫什么?

  3、 你能畫出一個角嗎? 師:自學競賽開始,比誰看書認真,自學效果好。 (6分鐘后比誰能做對檢測題。 )

  四、先學

  1、看一看: 學生看書自學,教師巡視,確保每一名學生都在緊張的自學。

  2、做一做: 過渡語:(5分鐘后)師問:“看完的請舉手?”“看懂的.把手放下”如果全部放下,下面老師就來檢測一下同學們的自學效果。請看檢測題:(1)課件出示檢測題(2)58頁第一題

  3、教師巡視,關(guān)注后進生,了解學情,收集錯例,在頭腦中進行第二次備課。

  五、后教

  1、更正: 師:做完的請舉手?(全班都做完后),請大家一起觀察黑板上的學生做的,如有不同答案,可以補充。

  2、討論(議一議): (1)、這些圖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你是怎樣判斷的?

  3、評議板書和正確率。

  4、同桌交換互改還要改例題中的題,有誤訂正,統(tǒng)計正確率及時表揚。

  六、全課總結(jié)

  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

  七、當堂訓練(課件出示)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8

  課題: 綜合練習課 我學會了嗎?( 15頁)

  學習目標(三維目標)知識與能力:能結(jié)合現(xiàn)實情境熟練認讀鐘面上時針和分針所指示的整時、半時、幾時剛過和快到幾時四種時刻。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經(jīng)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shù)學的過程,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探索性。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對學生進行孝敬老人等方面的品德教育。

  個 性 化 修 改

  教學重點 難點 熟練認讀鐘面上時針和分針所指示的整時、半時、幾時剛過和快到幾時四種時刻。

  教學準備 鐘表模型

  課時安排 1課時

  一、憶一憶

  師;小朋友們,大家想一想上節(jié)課,我們都學習了哪些知識?把你知道的告訴你的同位。

  二、創(chuàng)設(shè)情境,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演示旗桿在四個時刻(四個時刻用鐘表出示)的影子,(也可以讓學生提前自己量一量)讓學生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什么?并在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各小組選出代表,組間交流各組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教師適時組織學生參與評價,及時小結(jié),及時發(fā)放豐收園里的`大蘋果。

  三、鞏固拓展

  1、實物投影出示教材14頁第4題,先讓學生完成教材上的空,再讓學生看圖講一個故事,并讓學生談體會,教師要抓住機會對學生進行孝敬老人等方面的品德教育。

  2、讓學生獨立完成教材15頁第6題,做后對答案。

  四、課堂小結(jié)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 知道一個個地數(shù),10個一是十,十個十個地數(shù),10個十是百,一百一百地數(shù),十個 百是千。

  2. 知道并能說出數(shù)位順序表的排列及每位的實際意義。

  3. 會用正方體積木塊、千數(shù)簡圖、人民幣等不同方式表達數(shù)。 教具: 方塊學具、課件。 教學過程: 內(nèi)容 教師活動

  一、情境引入

  1. 出示多媒體花圖

  師:這些花多美,想知道究竟有多少,可以怎么辦? 根據(jù)學生回答小結(jié): 一朵一朵地數(shù)用.表示 十朵十朵地數(shù)用-表示 一百朵一百朵地數(shù)用□表示 這是上節(jié)課學習千數(shù)簡圖的知識。

  出示:□□□ 師:看簡圖你就知道花的朵數(shù)了,先寫數(shù)再讀數(shù)。 (師出示答案校對)

  2. 揭示課題:數(shù)可以用千數(shù)簡圖表示,還可以怎樣表示?今天我們繼續(xù)探究千以內(nèi)的數(shù)。(板書:小探究)

  二、探究過程

  1. 認識十進制數(shù)位表,會用正方體積木塊表示數(shù)。

  引:我們先看看小丁丁在做什么? 演示媒體,提示學生輕輕地跟著數(shù)。

  問:看了電腦演示,你知道了些什么知識? 根據(jù)回答,小結(jié)并輸入結(jié)果。 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百),十個百是(千)。

  小結(jié):用正方體積木塊也可以表示數(shù)。

  嘗試表示數(shù)。

  A 板書:312,要求:從學具中挑出合適的表示。 (校對,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B 問:4種學具中還有一種未使用過的,讓312變大,并寫出這個數(shù)。

  小結(jié):(出示表格)通過動手擺學具我們已經(jīng)知道4種學具各代表什么,請試著再說說。(輸入結(jié)果) 針對練習:比比誰擺得又快又對? 205 出示答案(說說哪種學具未用到,為什么?哪一位上沒有單位?

  板書:(個位、十位) 根據(jù)你所掌握的本領(lǐng)與剛才學到的結(jié)論,你能說說還有哪些數(shù)位嗎?按一定的順序說出。 出示數(shù)位順序表,請學生提問。

  小結(jié):從左到右變大,滿十個千還有更大的',所以用省略號。

  2. 練習運用 要求將引入題改為用正方體表示,并說組成,檢驗自己對否。 出示結(jié)果校對。

  A 完成書3(1),先說組成再寫數(shù)。

  出示:243

  要求:用手中的學具或桌上的筆紙等材料,自己試著表示這個數(shù)。 出示媒體,看看你與誰的想法一致。 介紹人民幣的表示法,想想怎樣準備。

  小結(jié):同一個數(shù)可以用多種方法表示。

  B 針對練習:書3(2)(3) 口頭說說302改用正方體表示如何改?230改用人民幣表示如何改?501改用千數(shù)簡圖表示如何改?

  小結(jié):大家學得真不錯。

  三、綜合運用

  按1到4號編一題,考考其他3人,可以是讀數(shù)、寫數(shù)、分拆或說組成,也 可以是今天所學的內(nèi)容。

  四、課堂小結(jié) 說說今天學到的本領(lǐng)。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0

  教學目的:

  1、通過教學使學生知道儲蓄的意義;明確本金、利息、稅后利息和利率的含義;掌握計算利息的方法,會進行簡單計算。

  2、對學生進行勤儉節(jié)約,積極參加儲蓄;支援國家、災(zāi)區(qū)、貧困地區(qū)建設(shè)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學重點:

  掌握利息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正確地計算利息,解決利息計算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隨著改革開放,社會經(jīng)濟不斷發(fā)展,人民收入增加,人們可以把暫時不用的錢存入銀行,儲蓄起來。這樣一是支援國家建設(shè),二是對個人也有好處,既安全和有計劃,同時又得到利息,增加收入。那么,怎樣計算利息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內(nèi)容。

  二、新課

  1、 介紹存款的種類、形式。

  存款分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式。

  2、 閱讀P99頁的內(nèi)容,自學討論例題,理解本金、利息、稅后利息和利率和含義。(例如:小麗20xx年月1月1日把100元錢存入銀行,整存整取一年,到20xx年1月1日,小麗不僅可以取回存入的100元,還可以得到銀行多付給的確1.8元,共101.8元。)

  本金:存入銀行的錢叫做本金。小麗存入的100元就是本金。

  利息:取款時銀行多支付的錢叫做利息。

  稅后利息:國家規(guī)定,存款的利息要按20%的`稅率納稅。小麗實際得到的1.8元是稅后利息。國債的利息不納稅。

  利率:利息和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1)利率由銀行規(guī)定,根據(jù)國家的經(jīng)濟發(fā)展情況,利率有時會有所調(diào)整,利率有按月計算的,也有按年計算的。

 。2)閱讀P99頁表格,了解同一時期各銀行的利率是一定的。

  3、學會填寫存款憑條。

  把存款憑條畫在黑板上,請學生嘗試填寫。然后評講。(要填寫的項目:戶名、存期、存入金額,、存種、密碼、地址等,最后填上日期。

  4、利息的計算。

 。1)出示利息的計算公式: 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2)計算方法

  按照以上的利率,如果小麗的100元錢存整取三年,到期的利息是多少?學生計算后交流,教師板書:1002.70%3=8.10(元)

 。3)三年后取款,小麗能得到8.10元利息嗎?為什么?

  學生發(fā)表意見后,教師指出:1999國家規(guī)定存款時,要按利息的確20%繳納利息稅,你能再算一算如果你存入100元,3年后實際能得多少利息嗎?

 。4)學生計算后回答,教師板書

  利息稅金:8.1020%=1.62元 稅后利息:8.10-1.62=6.48元

  加上她存入本金100元,到期時她可以實際得到本金和稅后利息一共是106.48元。

  5、練習。

 。1)完成二十三的第6題,學生讀題后,提問:貝貝存入的本金是多少?利率是多少?存期是多少?然后由學生解答,集體訂正。

  (2)完成練習二十三的第9題。

  教學總結(jié):

  折扣、納稅、利息是百分數(shù)在生活中的具體應(yīng)用,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guān)。其中,折扣是學生們?nèi)粘I钭钍煜さ,教學中,我沒有剝奪孩子們想說的權(quán)利,讓他們自由地來說說他們對折扣的理解,并引入商品打折銷售的情境,解決與之相關(guān)的實際問題。但教學中我沒有說清楚幾折就是十分之幾,因此個別孩子對于七五折這樣的概念還不是很清楚。而納稅和利率,則主要是通過公式的掌握教給孩子解題的方法。

【小學數(shù)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學的數(shù)學教案03-24

小學數(shù)學教案11-04

小學數(shù)學教案[精選]07-05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5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5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5

小學數(shù)學教案(精選)07-05

小學數(shù)學教案【精選】07-05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5

小學數(shù)學教案(精選)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