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被操天天被操综合网,亚洲黄色一区二区三区性色,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1,欧美zozo另类特级,www.黄片视频在线播放,啪啪网站永久免费看,特别一级a免费大片视频网站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wǎng)>教案大全>數(shù)學教案>小學數(shù)學教案

小學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3-08-18 08:51:06 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shù)學教案集錦(10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數(shù)學教案集錦(10篇)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學生掌握用除、乘兩步運算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

  2、理解題里的數(shù)量關(guān)系

  過程與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與態(tài)度

  教學重點、難點

  1、乘、除兩步運算的`方法。

  2、理解數(shù)量關(guān)系。

  課前準備

  教具準備:

  例4主題圖

  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

  出示例4。

  兒童商店情景圖

  誰能說一說這幅圖的意思?(指名)

  12元可以買3輛小汽車。

  2、合作探究。

  小明說:“我想買5輛小汽車!

  小紅問:“你應付多少錢?”

  要求應付多少錢怎樣來計算?小組討論

  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列式計算:12÷3 =4(元)

  4×5 =20(元)

  做一做:

  請學生說圖意

  每6盆花可以擺一個圖案,用這些花可以擺多少個圖案?

  你還想提出什么問題?說給別的小朋友聽聽,然后獨立寫出來。

  二、鞏固練習

  1題:出示礦泉水圖

  指名說圖意、提問題、列式計算。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2題:說圖意、列式計算、獨立完成。

  3題:氣球圖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三、。

  板書設計

  12÷3=4(元) 4×5=20(元)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認識人民幣,能識別1元以內(nèi)的人民幣,知道元、角、分時人民幣的單位,認識1元=10角,1角=10分。

  2、經(jīng)歷人民幣的識別過程,體會1元以內(nèi)各種人民幣的幣值,通過簡單的模擬活動,培養(yǎng)簡單的換錢、算錢、付錢的技能,發(fā)展多角度的思考問題的能力。

  3、學生通過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參與小組的交流,體驗主動學習的作用,發(fā)展主動學習、合作交流的意識;了解人民幣在日常生活力的作用,形成愛護人民幣的意識。

  教學重點:

  認識1元以內(nèi)的人民幣的面值及人民幣的單位

  教學難點:

  認識元、角、分之間的進率,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學準備:

  1元以內(nèi)的紙幣、硬幣若干;鉛筆、橡皮、尺子、羽毛球、郵票等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談話: 小朋友,你們買過東西嗎?買東西需要什么?(錢)

  對了,錢在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名稱。美國的錢叫做美元,英國的錢叫做英鎊,你知道我們國家的錢叫做什么嗎?(人民幣)

  揭題: 小朋友真聰明,我們每人的生活里少不了人民幣,每張人民幣面值大小不一,有幾元的,有幾角的,有幾分的。為了了解人民幣的一些知識,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元、角、分。(板書課題)

  二、 認識人民幣

  1、 4人小組合作: 在自己面前的小銀行中拿兩張你認識的人民幣,并在小組里說一說: 拿的'是多少面值的人民幣?是怎樣認識的?

  引導: 人民幣有兩種,一種是紙幣,一種是硬幣。誰愿意向小朋友介紹一下你認識的人民幣?你是怎樣認識的?

  2、根據(jù)教師的統(tǒng)一要求拿出相應的人民幣。

  要求: 下面請每個小朋友拿出1元的人民幣。

  板書: 1元。(教師把1元紙幣、硬幣都貼在黑板上,紙幣正面朝上)

  用同樣的方法認識5角、2角、1角和5分、2分、1分。

  課件展示1元以內(nèi)的紙幣。歸納: 紙幣上都印有什么?

  學生可能回答: 一面都印有勞動人民的頭像、中國人民銀行,另一面都印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對學生進行愛護人民幣的教育:人民幣是受法律保護的。小朋友應該愛護人民幣,不要在上面亂涂亂畫,更不能在上面寫上自己的名字。小朋友們,你們愿不愿意做守法的小公民呢?

  3、練一練。

  指導學生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第2題。

  學生完成后用課件展示答案,共同訂正。

  三、 認識進率

  1、談話: 有個小朋友叫豆豆。他今天穿上了媽媽買的一件黃顏色的新衣服,放學后豆豆來到了一家玩具店。(課件展示例題情境圖)

  提問:豆豆在玩具店看到了什么?學生可能回答

 。1) 玩具店里有鋼筆、計算器、練習本等

  (2) 還有兩個小朋友在買東西。

 。3) 鋼筆的價錢是5元,計算器的價錢是20元,練習本的價錢是1元等

  提問: 豆豆想買1本練習本,他應該付給營業(yè)員阿姨多少錢呢?(1元)他可以怎樣付1元錢?

  讓學生把自己的拿法展示給小朋友看,幾個小朋友在講臺前站一排,可以是10個1角的、2個5角的、5個2角的、1個1元的等等。

  引導: 付1元的方法很多,不管哪種方法都是付幾角呢?(10角)

  10角就是1元。我們來看看豆豆怎樣付這1元的。

 。ㄕn件展示,豆豆說:“我付10角可以嗎?”)

  提問: 小朋友,你們說可以嗎?為什么?

 。ǔ鍪緢D)板書: 1元=10角

  2、引導: 根據(jù)1元=10角,請你再想一想,1角等于幾分?

  (出示圖)板書: 1角=10分(學生齊讀一遍)

  3、指導學生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學生完成后,教師把不同的取幣方法都展示出來,并追問:哪一種方法最簡單?

  四、 簡單購物

  1、談話: 老師今天開了一家小小商店,你們愿意上我這來買東西嗎?開業(yè)之前我需要一些零錢,誰愿意跟我換一換零錢?

  教師用1元分別和不同的學生換5角、2角、1角的零錢。

  填空: 1張1元可以換( )張5角;

  ( )張2角可以換1張1元;

  1張1元可以換( )張1角。

  2、同桌互相換零錢,活動1分鐘。(教師輔導)

  3、引導: 換完了零錢,我的商店開張了?匆豢次屹u的有哪些東西?

  課件呈現(xiàn): 羽毛球5角,橡皮2角,美工刀9角5分,鉛筆4角,自動鉛筆7角,尺子3角,郵票8角。

  提問: 你想買什么?

  誰想買郵票?你打算怎樣付這8角錢?有誰和他的付錢方法不一樣?

  幾名學生上臺買郵票,一手拿郵票,一手拿不同付法的8角錢展示給全班學生看。

  4、招聘營業(yè)員,學生互相購物。

  談話: 我當了經(jīng)理后,想招聘一名營業(yè)員,條件是服務熱情周到,而且要能算對賬。其余的小朋友準備好1元人民幣來買你想買的東西。

  學生活動2分鐘,對表現(xiàn)好的小朋友進行鼓勵表揚。

  5、延伸練習。

  小組討論: 1元錢可以買哪2樣東西?如果買3樣東西,可以怎樣買?

  五、 全課總結(jié)

  小朋友,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六、 課后作業(yè)

  1、幫助媽媽買一樣東西。

  2、上超市去看一看,哪些物品的價錢大約是1元?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的口算整百整十數(shù)加、減整百整十數(shù)、以及整萬數(shù)的加減法.

  2.培養(yǎng)學生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計算的正確性.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口算,并說一說口算過程

  27+38= 64-38= 250+70= 530-300= 250+400=

  二、學習新課

 。ㄒ唬┙處熣勗挘何覀円呀(jīng)學習了兩位數(shù)加、減兩位數(shù),兩位數(shù)加、減整十、整百的口算,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口算加、減法.(板書課題:口算加、減法)今天學習的口算加、減法與過去的`有什么不同呢?

  教師把最后一道口算題250+400改為250+470(即例1)

  1.提問:同學們會口算250+400,那么怎樣口算250+470呢?請大家試一試.

  2.學生交流匯報,并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演示課件口算加、減法)

  板書匯報結(jié)果.(設想三種方法)

  A.200+400=600,50+70=120,600+120=720

  B.250+400=650,650+70=720

  C.25+47=72,250+470=720

 。ǖ谌N方法是把250看作25個十,470看作47個十,25個十加47個十得72個十,所以250+470=720)學生說出這種方法應給予鼓勵.

 。ǘ┙虒W例2

  1.出示例2 口算: 540-370

  2.小組討論:怎樣口算才能又對又快.

  3.匯報結(jié)果,說出思路.

  540-370=170

  A.540-300=240,240-70=170

  B.540-340=200,200-30=170

  C.540-70=470,470-300=170

  D.54-37=17,540-370=170

  教師肯定這四種方法正確,同時說明第四種方法:把540看作54個十,370看作37個十,54個十減37個十得17個十,所以540-370=170

  4.練習

 。1)口算(要求說出口算過程,方法自選)

  360+180 410-240 520-150 370+58

 。2)一個數(shù)是390,另一個數(shù)比它多150,另一個數(shù)是多少?

 。ㄈ┙虒W例3

  1.出示例3、口算 :

 。1) 17萬+8萬=_________萬

  由學生自己說思路

 。2)27萬+19萬=_________萬

  因為27+19=46, 所以27萬+19萬=46萬

 。3)27萬-4萬=_________萬

  因為27-4=23, 所以27萬-4萬=23萬

 。4)35萬-28萬=_________萬

  因為35-28=7, 所以35萬-28萬=7萬

  2.練習

 。1)口算(要求說出口算過程)

  34萬+18萬= 23萬-18萬=

  250萬+750萬= 50萬-27萬=

 。2)一個數(shù)是820萬,另一個數(shù)比它少150萬,這個數(shù)是多少?

  三、課堂練習

  1.口算,并把得數(shù)填在空格里.

 。

  50

  200

  420

  370

  25

  430

  580

  一

  60

  200

  310

  450

  25

  480

  630

  2.口算

  24萬+6萬 76萬+19萬 65萬-47萬

  15萬+35萬 29萬-13萬 40萬-18萬

  69萬+26萬 82萬-54萬 230萬-70萬

  四、 課堂小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都學習了什么知識? 你是怎么口算的?(讓學生各抒己見,講出自己采用的方法)

  五、課后作業(yè)

  1.口算下面各題.

  320+60= 350+460= 330-80=

  250+490= 270+28= 760-450=

  520+480= 670-500= 400-260=

  2.口算下面各題.

  170+320= 100-51= 630+27=

  850-40= 650+180= 860-47=

  240+56= 520-360= 910-180=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4

  單元目標:

  1、 使學生會計算三位數(shù)加、減三位數(shù)

  2、 使學生能夠結(jié)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進一步領(lǐng)會加、減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強估算意識。

  3、 使學生理解驗算的意義,會對加法和減法進行驗算,初步養(yǎng)成檢驗和驗算的習慣。

  第一課時:

  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

  教學內(nèi)容:

  萬以內(nèi)進位加法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萬以內(nèi)進位加法的認識過程,理解萬以內(nèi)筆算加法的計算法則

  2、能應用法則準確地計算兩位數(shù)進位的加法題

  教學重點:

  萬以內(nèi)進位加法的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

  哪一位上的數(shù)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數(shù)相加時,要記得加上進上來的1。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引入新知

  1、口算:50+70 300+500 900—500 44+22

  30+50 35+55 87+49(遇到困難)

  2、87+49 不能用口算一下子就算出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萬以內(nèi)進位加法。

  二、新課展開

  1、春天到了,學校安排我們坐車去動物園春游,三年級一班有45人,二班有47人,一輛車限坐88人,兩個班坐一輛車能坐的下嗎?

  2、列式計算。用舉手的方式,認為不行的舉手?為什么不行?說明理由。

  3、同桌交流算法 5+7=12 40+40=80 12+80=92

  45+7=52 52+40=92

  47+5=52 52+40=92

  4、同學們用了這么多的方法,真能干!那有沒有同學直接用45+47算的,說一說你是怎樣思考的?(請生上臺演示)

  5、列豎式計算

  6、多媒體出示例1 圖片,獨立完成計算,(兩個學生板演,其余同學在書上完成)

  7、列豎式計算(重點講解)

  三、鞏固練習、拓展提高

  1、獨立完成做一做1、2

  2、請生回答,集體講解訂正

  四、小結(jié)

  今天我們學習了兩位數(shù)加位數(shù)的運算法則,你們學會了嗎?

  五、作業(yè)

  完成練習四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3位數(shù)加三位數(shù)連續(xù)進位加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3位數(shù)加3位數(shù)連續(xù)進位加的認識過程,在掌握兩位數(shù)連續(xù)進位加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3位數(shù)的連續(xù)進位加法

  2、通過觀察、計算等方法,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能力合估算的方法

  3、提高學生計算的正確性和計算速度

  教學重點:

  3位數(shù)加3位數(shù)連續(xù)進位加

  教學難點:

  3位數(shù)加3位數(shù)連續(xù)進位加的口算和筆算算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昨天我們學習了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進位的運算法則,同學們還記得怎樣算嗎?現(xiàn)在老師要考你們一下。

  1、完成下列各題 76+37 24+89 98+66 980+660 985+665

  2、980+660 985+665 不能用上節(jié)課學的計算,有同學算出來了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新的知識來解決這個問題,好不好?

  二、探究新知

  1、多媒體出示主題圖,估算爬行類和兩棲類一共有多少種?

  2、小組討論估算值,說明理由。

  3、請生列式做精確計算,看看中國已知的'爬行類動物和兩棲類動物一共有多少種?

  4、指明學生板演,集體講評(教師強調(diào):哪一位上的數(shù)相加滿十,就要向前一位進1,在計算到前一位的時候不能忘記加進位1。)

  三、鞏固練習、拓展提高

  1、完成教科書上做一做,集體講評訂正。

  2、多媒體出示教科書練習五第10題,開動腦筋,獨立完成。

  四、小結(jié)

  通過兩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不但掌握了連續(xù)進位加法,而且懂得了中國爬行類和鳥類、爬行類和兩棲類的種數(shù),其實我國還有許多珍稀野生動物,打開課本15頁,說一說在表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數(shù)量關(guān)系?自己找出表中的數(shù)量關(guān)系,形成問題,并列式解決問題。

  五、作業(yè)

  課本練習五1~9題

  第三課時

  教學內(nèi)容:

  萬以內(nèi)數(shù)的連續(xù)退位減法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萬以內(nèi)數(shù)的連續(xù)退位減法的認識過程,學會三位數(shù)與三位數(shù)的退位減法

  2、通過觀察、估算等方法,能正確的筆算多位數(shù)減法。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萬以內(nèi)數(shù)的連續(xù)退位減法

  教學難點:

  萬以內(nèi)數(shù)的連續(xù)退位減法的筆算算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 口算(指生回答)

  80—7= 56—3= 76—12= 98—35=

  2、豎式計算(指生板演)

  654—12= 123—100= 876—123= 587—198=

  師小結(jié):587—198=豎式計算應該注意點什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學習。

  二、新授

  (一)例1

  1、多媒體出示教學例題1:放假同學們都喜歡去旅游,在我國云南有三個美麗的地方,

  分別是麗江、大理和昆明。請同學們課本,這就是我們的行車路線,我們坐飛機到昆明,然后從昆明出發(fā)行348千米到達了大理,又從大理出發(fā)去麗江。大家在書上可以看到從昆明到麗江有517千米。那么大理到麗江有多少米呢?

  2、小組討論估算大理到麗江有多遠?說明方法

  3、用線段圖的方法來理清問題,圖中昆明到麗江的路程拉成一條直線,可以使問題中的數(shù)量關(guān)系更加明了。

  4、列豎式計算,指生到黑板演示

  (二)例2

  1、現(xiàn)在我們把517改成507,想一想,計算上有什么不同?自由發(fā)言。

  2、同桌交流計算方法,然后選出代表,指生到黑板前講,把你們認為最容易的方法說給大家聽,邊講邊板書。然后請其他學生講評。

  師小結(jié):改了數(shù)字之后還是要按照減法運算法則來計算

  (三)例3

  1、怎樣計算500—185(自由發(fā)表意見,方法越多越好)

  2、用豎式計算,指生板書

  三、鞏固練習,拓展提高

  完成第23頁的做一做

  四、小結(jié)

  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yè)

  完成作業(yè)練習六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5

  一、教材內(nèi)容分析

  1.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8單元書119頁

  二、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在直線上植樹問題的解題規(guī)律。

  2、會根據(jù)實際問題,靈活選擇方法進行解答。

  3、經(jīng)歷解決植樹問題的過程,體驗比較、區(qū)別學習方法。

  4、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學生通過生活中的`簡單事例,初步體會解決植樹問題的思想方法和它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應該讓學生從實際問題入手,逐步發(fā)現(xiàn)隱藏于不同的情形中的規(guī)律,經(jīng)歷抽取出數(shù)學模型的過程,體驗數(shù)學思想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認真觀察分析,運用規(guī)律解決問題

  五、教學環(huán)境及資源準備

  投影儀

  六、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預設學生行為 設計意圖及資源準備

  一、復習回顧

  (1)教師:上節(jié)課我們共同學習探討了有關(guān)植樹的數(shù)學問題,植樹問題中有哪幾種情形?解答時應注意什么問題?組織學生在小組中議一議。相互交流。再組織學生匯報,教師根據(jù)學生匯報板書:

 、賰啥硕家裕褐矘淇脴=間隔數(shù)+1

  ②兩端都不栽:植樹棵數(shù)=間隔數(shù)-1

 、壑辉砸欢耍褐矘淇脭(shù)=間隔數(shù) 學生在小組中議一議。相互交流。

  二、指導練習

  (1)教材練習二十第1題。

 、賹W生讀題:理解題意。

 、谛〗M討論:當大鐘敲5下時,前后共有幾次間隔?平均每次間隔時間有多長?

 、鄞箸娗12下,需要多長時間呢?

  大鐘敲12下,共有11次間隔,所以共需時間是:2×11=22(秒)。

  組織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2)教材練習二十第3題

  教師:從王村到李村之間設電線桿,會有幾種情況?

  學生在小組中根據(jù)分析的情況,獨立解答,并相互交流。根據(jù)可能會存在的三種情況,分別有三種解答結(jié)果。

  a.16-1=15 200×15=3000(米)

  b.16+1=17 200×17=3400(米)

  c.200×16=3200(米)

  教材第119頁思考題。

  教材練習二十第4題。

 、賹W生讀題,理解題意。

  ②學生觀察示意圖,小組討論:有多少個間隔?有多少盞燈?

  教師: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教師引導學生歸納總結(jié):在封閉路線上植樹時,間隔數(shù)=植樹棵樹。(板書)

  教師引導學生分析:3號在1號隊員的前面,1號隊員不是第4名,而3號隊員不是第1名,所以3號隊員是第2名,而1號隊員是第3名,當1號隊員第3名時,由于號碼名次不同,所以2號是第4名,4號是第1名。

  所以排名是:

  1號 2號 3號 4名

  第3名 第4名 第2名 第1名

  學生小組討論后匯報,可能會說出:大鐘敲5下,共有4次間隔,平均每次間隔時間是8÷4=2(秒)。

  學生獨立思考,并解答。教師指名匯報,然后集體訂正。

  組織學生議一議,然后匯報。匯報時學生可能會說出:共有三種情況:

  a. 兩端都設有電線桿。

  b. 兩端都不設電線桿。

  c. 只在一端設電線桿。

  學生討論后匯報,匯報時可能會說出:1號第3名,2號第4名,3號第2名,4號第1名

  三、應用練習

  (1)一度長180米的大橋兩側(cè),每隔30米安裝一盞路燈。

 、賰啥艘惭b,需路燈幾盞?

 、趦啥瞬话惭b,需路燈幾盞?

  (2)小剛到電影院看電影,他前面有8排,后面有9排,左邊有15個座位,右邊有17個座位。電影院一共有多少個座位?(每排座位一樣多 學生獨立練習,然后小組交流。

  指2名學生板演,再集體訂正。

  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小組合作討論,交流解答。

  四、總結(jié)

  通過這節(jié)課的練習,你又有哪些收獲?

  板書設計: 植樹問題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6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41頁例題,第41到42頁想想做做第1到3題。

  教學目標:

  1.通過辨認從正面、側(cè)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圖形,進一步深化對實物和視圖關(guān)系的認識。

  2.在實際的拼擺活動中,進一步學習利用實物或圖形進行直觀思考,培養(yǎng)初步的'空間想象和推理能力。

  3.在觀察、操作、思考的過程中,增強對空間與圖形的興趣,逐步形成積極的數(shù)學學習情感。

  教學重點:

  會辨認從正面、側(cè)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教學難點:

  根據(jù)指定視圖擺出物體。

  教學準備:

  掛圖,正方體教具等。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出示教學掛圖

  先數(shù)數(shù)

  再擺擺

  后畫畫

  比一比問:從正面看這3個物體的形狀相同嗎?都是什么樣的?從側(cè)面和上面呢?

  小結(jié):不同形狀的物體,分別從正面、側(cè)面、上面看到的形狀有可能是相同的也有可能是不同的。

  二.組織練習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問:題里要求我們做幾件事情?

  指名回答題中兩個問題。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集體交流。

  3.做第3題

  全班交流。

  全課總結(jié):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nèi)容呢?

  學生活動

  學生觀察三副圖形分別由幾個小正方體擺成。

  學生擺擺。用12個小正方體擺出與例題同樣的3個物體。

  看一看分別從正面、側(cè)面、上面看這3個物體,你看到了什么圖形?

  學生試著把自己看到的圖形畫在紙上。

  展示學生畫的結(jié)果。

  各自默讀題目。

  學生獨立操作、觀察。同桌互相檢查物體擺的對不對。

  明確要求,學生連線,再回答問題。

  先獨立拼,再小組為單位,比一比。討論各有幾種拼法?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7

  一、 問題情景,引入新課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老師手中的兩根不同顏色的線繩,你覺得哪根長一點呢?

  師:哪位同學能想出辦法,有根據(jù)的說出哪根長點,哪根短點?

 。ㄒ龀咦樱

  師:非常好,為了準確,方便地表示物體的長度,我們的祖先啊,就發(fā)明了帶有刻度的尺子。那么,到底怎樣用尺子量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用尺量的方法,然后再來解決這個問題,好嗎?

  二、 觀察操作,探索新知

  1、認識厘米

  師: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直尺,仔細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

  ■ “0”表示起點,就像我們賽跑時都要從起點開始跑,那我們用尺子量物體長度時,也要從“0”開始量。

  ■ 刻度線有長有短。

  ■ 尺子上還有很多數(shù)字,這些數(shù)字都對著一根長的刻度線,所以數(shù)字幾,我們就把它叫做刻度幾,而且這些數(shù)字都是按順序排列的。尺子長些,數(shù)字就多些;尺子短些,數(shù)字就少些。

  2、認識、感受1厘米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自己食指的寬度嗎?把你們食指摁在尺子上,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呢?(引出1厘米)

  師:請同學們找找,自己尺子上,還有哪些是1厘米的。

  生:從刻度2到3,或者3到4……都1厘米。

  師:這說明了什么呢?

  l 尺子上每相鄰的兩條長刻度線之間的一大格的長度都是1厘米。

  師:我們大家現(xiàn)在一起用手比劃一下,1厘米多長;ハ嗫匆幌拢嬜×藛?閉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長。

  3、認識幾厘米

  師:我們現(xiàn)在知道1厘米有多長了,那3厘米又有多長呢?

  師:同學們還能在尺子上找到其他3厘米的長度嗎?

  4、用厘米量

  師:剛才上課時,老師展示的2根線繩,到底哪一根長一點呢?現(xiàn)在,同學們先估計一下這兩根線繩各自多長,然后在測量比較一下,好嗎?

  師:結(jié)果是哪根線繩長一點呢?能說說你是怎么量的嗎?

  三、 知識拓展

  1、師:老師這里有一把尺子,可是它斷了一節(jié),沒有刻度“0”,只剩下刻度3到刻度10,那么這把尺子能不能用來量物體的長度?同學們能不能幫老師想一想辦法,好嗎?

  2、其他測量長度的工具(課件展示)

  卷尺、米尺、皮尺

  3、其他的長度單位

  尺、寸、英寸、米、公里、碼、里、海里

  4、《買鞋》的故事

  四、 總結(jié)

  這節(jié)課,同學們學到了什么?這些知識有些嗎?我們能不能象那個“買鞋的”一樣啊,為什么啊?

  五、 教學反思

  第三課時 認識米,用米量

  教學目標

 。ㄒ唬┦箤W生初步認識長度單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

 。ǘ└鶕(jù)1厘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知道“1米=100厘米”.

 。ㄈ┩ㄟ^同學的合作,能用米尺度量整米長度的物體,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掌握1米的實際長度.

  難點:用米尺量較長物體的長度.

  教具和學具

  教具:1米的直尺、折尺、卷尺,4厘米、6厘米長的紙條.

  學具:1米的卷尺,1根較長的繩子.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1.提問

 。1)量物體的長度用什么工具?已經(jīng)學過的長度單位是什么?用兩個手指比一比1厘米有多長?2厘米,3厘米呢?

 。2)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應注意什么?指名兩名學生量下面紙條的長度.

 。3)現(xiàn)在我請一位同學來量講臺桌的長(學生用自己的刻度尺量,很不方便,不容易得出結(jié)果).因此,量比較長的物體或者距離,如操場東邊到西邊有多遠,通常用米作單位.板書課題,今天我們學習認識米、用米量.

 。ǘ⿲W習新課

  1.認識米

  ■出示米尺,這是一把米尺,觀察它的刻度都是以10厘米為單位.

  ■讓學生觀察自己帶來的1米長的卷尺,和教師1米直尺的刻度是一樣的.

  那么1米到底有多長呢?教師用1米的直尺,量一量從地面到講臺桌的什么地方是1米,讓學生觀察1米有多高.再在黑板上畫1米長的一條線段,讓學生觀察1米有多長.

  ■讓學生用自己的卷尺,把兩臂伸開,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兩人互相量一量身高,從地面到身體的什么部位是1米,你的身高比1米高,還是不到1米.同學們看到在公共汽車或電車的車門口有一個1米的標記,不足1米高的兒童可以不買車票,超過1米則要買票,同學們乘車要自覺遵守這一規(guī)定.

  以小組為單位,量出1米,2米,……給大家看.

  2.厘米和米之間的.關(guān)系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厘米,1厘米有多長呢?同學用兩手指比一下,教師在黑板上1米長的線段的上面并排畫出1厘米.1米有多長呢?同學們用兩手比一下.那么米和厘米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呢?

  ■教師出示折尺,這是一把折尺,伸直正好是1米,與1米的直尺相比,一樣長.看一看這把尺上有多少厘米.10厘米、20厘米、30厘米、……、100厘米.再看看這把1米的直尺,1米里面有100厘米;請同學們看看你的卷尺,1米里面也是有100厘米.同時,教師在黑板1米長的線段上,以10厘米為單位,分成10份(如圖11).

  同時板書: 1米= 100厘米

  3.用卷尺量較長的距離

  教師出示卷尺,并說明量比較長的距離,一般用卷尺.用卷尺量物體的長度時,一定要從物體的一頭開始,由學生拿住卷尺的一端,對齊要量物體的一端,尺子要放平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么刻度上,這樣才能量出準確的長度.

  (三)鞏固反饋

  1.兩人互相量身高,_______米______厘米

  2.以4人小組為單位,利用4個人用1米長的卷尺,分工量下面的長度(每組量一項):前面黑板的長,后面板報的長,教室地面的長、寬,四周墻壁的長等.測量后,每組派代表向全班交流.

  3.在( )內(nèi)填寫合適的長度單位米或厘米.

  教室長6( )黑板長2( )

  小明身高124( )課桌長50( )

  第四課時 認識線段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自己觀察、感知線段,體驗線段的兩個特征:直的和可度量。

  2、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學會量線段、畫線段的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識以及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教學重難點:學生學會量線段、畫線段的方法。

  教學用具:刻度尺,各種彎的、直的實物若干,如:牙膏盒、吸管、繩子等。

  教學過程設計: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8

  教學內(nèi)容:

  教材第21頁練習四第2~4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商兩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和豎式的寫法,提高計算的`速度和準確率。

  2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養(yǎng)成認真審題的良好習慣,培養(yǎng)學生愛好數(shù)學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怎樣筆算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的除法?

  2、筆算除法要注意什么?

  二、指導練習:

  1、第21頁練習四第1題

  (1)看作業(yè)比較上下兩行的異同。

 。2)小組討論,匯報交流。

  2、練習四第2題

 。1)讀題。

 。2)小組合作練習。說說錯在哪里?分頭進行改正。

 。3)全班訂正。

 。4)作補充練習。

  3、練習四第3題

  (1)看圖說清題目意思。

 。2)說一說還能想到的問題。

 。3)畫出要擺的形狀,再說說解答這類問題要用什么方法。

 。4)解答后集體訂正。

  4、練習四第4題

 。1)讀題,審題。

  (2)找問題、條件、解答問題,評講。

  三、全課總結(jié):

  通過本節(jié)課的練習,你學會了什么?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能進一步理解分數(shù)的意義,能利用直觀教具正確地用分數(shù)表示相關(guān)的數(shù)。

  2、能利用分數(shù)知識將低級單位的`長度、錢幣換算成高級單位,并用十分之幾的分數(shù)表示,為下面認識小數(shù)打下基礎。

  教學過程:

  一、基本訓練

  600÷3320÷4690÷3720÷9

  60×40×7889+2572-56

  80×6080+6015×616×5

  二、在下圖中涂上分數(shù)所表示地部分。

  3/4

  2/3

  三、鞏固練習

  1、做“想想做做”第6題

  2、做“想想做做”第7題

  提問:為什么第一個括號填寫1/10,第二個括號填7/10?

  教師在線段上再任意表上幾個括號。

  3、做“想想做做”的第8題

  出示放大圖。

  這把尺總長是幾厘米?也是幾分米?看著直尺說一說1厘米是1分米的幾分之幾?為什么?也就是幾分之幾分米?3厘米和7厘米呢?

  4、做“想想做做”第9題。

  5、做“想想做做”第10題

  6、做“想想做做”第11題

  四、全課。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理解的意義,掌握的計算法則.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類推和抽象概括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書寫、認真計算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的意義,掌握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一個數(shù)乘以小數(shù)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一)說出下面各小數(shù)表示的意義是什么.

  0.3 0.72 0.418 0.6 0.94

 。ǘ┭菔緞赢嫞簭土

  今天我們就利用這個規(guī)律學習新知識.

  二、指導探索

 。ㄒ唬├斫庖饬x

  1.出示例2

  花布每米13.5元,求買0.5米和0.82米各用多少元,該怎樣列式?

  2.演示動畫:1

  3.引導學生理解的意義.

  教師提問:怎樣求出 米花多少錢?

  13.50.5

  你是根據(jù)哪個數(shù)量關(guān)系列式的?

  單價數(shù)量=總價

  這個算式和上節(jié)課學習的有什么不同?

  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板書: 求13.5的十分之五是多少.

  練習:求0.82米布用多少元該怎樣列式?算式所表示的意義是什么?

  4.小結(jié)

  的意義是求這個數(shù)的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

  5.練習

 。1)說出下面乘法算式的意義.

  30.7 8.50.4 7.20.86 180.23

 。2)列出乘法算式.

  求21的十分之七是多少?

  30的一半是多少?

  副標題#e#

 。ǘ⿲W習法則

  引導討論:理解了的意義,下面我們研究怎樣計算,同學們可以聯(lián)系小

  數(shù)乘整數(shù)的計算方法及復習過的因、積變化規(guī)律進行嘗試、討論.

  1.出示討論題:

 。1)你能把兩個因數(shù)轉(zhuǎn)化成整數(shù)進行計算嗎?

 。2)轉(zhuǎn)化成整數(shù)乘法后,兩個因數(shù)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積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3)要得到原來的積,應該怎么辦?

  2.演示動畫:2

  3.學生獨立完成.

  4.練習:670.3 2.146.2

  5.歸納法則

  以上幾題因數(shù)和積的小數(shù)位數(shù)有什么關(guān)系?

  計算法則:計算小數(shù)乘法,先按照整數(shù)乘法的計算法則算出積,再看因數(shù)中一共有

  幾位小數(shù),就從積的右邊起數(shù)出幾位,點上小數(shù)點.

  三、反饋練習

 。ㄒ唬└鶕(jù) 直接說出下面各題的積.

  1.118= 1.11.8= 0.1118=

  1.10.18= 0.110.18=

 。ǘ┱f出下面各題的積有幾位小數(shù).

  0.40.6 15.860.7 380.6 0.540.23

  850.327 1.570.28 1.80.23

  四、質(zhì)疑調(diào)節(jié)

  (一)這一節(jié)課你都學會了什么?

  (由學生總結(jié)概括的意義和計算法則)

 。ǘ┨岢鲎约簩λ鶎W知識的'看法.(包括自己的問題、提醒別人要注意的地方、自身感

  受等)組織學生答疑、解疑.

  五、鞏固發(fā)展

 。ㄒ唬┎灰嬎,說出下表各欄的積有幾位小數(shù).

  副標題#e#

 。ǘ└鶕(jù)第一欄的積,很快地寫出后面每欄中兩個數(shù)的積.

  (三)列豎式計算.

  1.823 0.370.4 1.05625

 。ㄋ模┮粋長方形長是1.35米,寬是0.48米,這個長方形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

  六、課后作業(yè)

  (一)判斷下面各個積的小數(shù)位數(shù)有沒有錯誤.

  56.738=2154.6 0.370.94=3.478

  41.29.2=3790.4 0.786.1=47.58

 。ǘ┟晒排R话泱w重是0.326噸,身高是1.12米.新培育的草原紅牛體重約是蒙古牛的

  1.3倍,身高約是蒙古牛的1.1倍.草原紅牛的體重、身高各多少?

  七、板書設計

  計算小數(shù)乘法,先按照整數(shù)乘法的計算法則算出積,再看因數(shù)中一共有幾位小數(shù),就從積的右邊起數(shù)出幾位,點上小數(shù)點.

  例2.花布每米13.5元,求買0.5米和0.82米各用多少元,該怎樣列式?

  教案點評:

  是小數(shù)乘整數(shù)知識的擴展和延伸,教學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識和技。復習中通過動畫演示,從觀察整數(shù)乘法算式得出積的變化規(guī)律

  為理解小數(shù)乘法中積的小數(shù)位數(shù)就是兩個因數(shù)的小數(shù)位數(shù)的和奠定了基礎。

  教學中重視引導學生運用轉(zhuǎn)化的思想和知識的遷移規(guī)律,在充分理解算理的基礎上,逐步總結(jié)出小數(shù)乘法的計算法則。

【小學數(shù)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學的數(shù)學教案03-24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