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語文教案合集3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 認識本課2個生字。
2.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皂莢樹的特點。
3. 了解課文的記敘順序,學習作者觀察和描寫皂莢樹的方法。
教學重點
1. 了解課文的記敘順序,學習作者觀察和描寫皂莢樹的方法。
2. 了解皂莢樹的特點和一年四季為同學們提供的方便。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解題,導入新課。
二、 指導自學。
課文除了寫皂莢樹的高大,還寫了什么?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同時思考以下問題:
1. 皂莢樹的高大表現(xiàn)在哪里?課文哪幾個段落描寫了它的高大?
2. 課文還寫了什么?
3. 畫出你讀不懂的地方。
三、 檢查自學情況。
1. 指名朗讀課文。
2. 通過剛才的.自學,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
四、 學習第一至四自然段(第一部分)。
1. 請大家默讀第一至四自然段,想一想,你從這四個段落中讀懂了什么?
2. 課文是怎樣寫皂莢樹高大、茂盛的特點的?
3. 作者在描寫皂莢樹這兩個特點的時候,在寫法上有一個共同之處,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
教師小結:這種寫法直接明了地點出了皂莢樹的特點,使讀者一目了然,同時也表達了作者由衷的贊美之情。
2. 指導朗讀。
五、 學習第五至十自然段(第二部分)。
1. 課文最后說皂莢樹啊,你給我們多少快樂,多少啟迪。皂莢樹給了同學們哪些快樂?自由朗讀課文第五至十自然段,畫出有關的語句。
2. 這部分與課題高大的皂莢樹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
3. 這一部分是按什么順序寫的呢?
4. 指導朗讀。
5. 皂莢樹給了同學們什么啟迪?
6. 想著想著,我的心里,好像有一顆種子在生根、發(fā)芽這一句中,一顆種子指的是什么?
7.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六、 總結全文,談感受。
通過作者的介紹,我們知道皂莢樹具有舍己為人、無私奉獻的精神。你還知道有哪些人和物具有這種品格嗎?啟發(fā)學生談感受.。
七、 布置作業(yè)。
把你要贊美的人或物寫一寫。
語文教案 篇2
教材說明
本次語文七色光圍繞本單元主題設計了四部分內容:一是練,是有關比喻修辭手法的句子訓練。教學時不必向學生講術語,只要求學生能說清楚句子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這種寫法有什么好處,并能結合實際靈活運用即可。二是日積月累,包括趣味填空,目的是積累一些和自然景物、自然現(xiàn)象有關的四字詞語。要求學生能背誦下來,并能再列舉出幾個這樣的詞。此外還包括名言警句,這兩句都是關于立志和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勇于探索的名人名言。課前可布置學生廣泛收集這方面的名言,在課上交流。要求學生能用自己的話解釋名言,加深對名言的理解。三是知識窗,是有關神話傳說“嫦娥奔月”的故事,課前可布置學生搜集一些類似的小故事,擴展學生的課外知識。四是大家一起來,內容是向同學展示和介紹自己搜集的有關杰出人物發(fā)明創(chuàng)造,刻苦鉆研的故事,引導學生在交流和學習中,樹立遠大理想,激發(fā)學生努力學習、大膽創(chuàng)新,積極動腦,敢于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精神。
教學建議
〔教學目標〕
1.積累詞語和名言名句,培養(yǎng)學生理解和搜集詞語、佳句的能力。
2.閱讀短文,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能力。
。.激發(fā)學生積極動腦,勇于探索,大膽創(chuàng)新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1.搜集和本單元主題有關的詞語、名言、小故事。
2.培養(yǎng)學生積極動腦,大膽創(chuàng)造,勇于奇思妙想的精神。
〔教學準備〕
課前搜集和本單元主題有關的詞語、名言、故事。
〔教學時間〕
建議本課教學2課時。
〔操作要點〕
1.練。
練習前讓學生明確題目的要求,并復習一些常用的比喻詞,并讓學生舉一個比喻句的例子。
練習時可讓學生自由讀句子,體會句子中是否運用了比喻或其他修辭手法,并說說把什么比作什么,體會這種修辭手法的好處。
練習后可讓學生仿照練習自己說兩句這種形式的句子。鞏固理解這種修辭手法的好處。
。.日積月累。
名言警句可讓學生先讀一讀,然后理解,最后指導背誦。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向課外拓展,交流一下課前搜集的有關立志,促人積極向上的名言,培養(yǎng)學生積累語言,調動學生敢想、敢做的創(chuàng)造精神。
。.知識窗。
先讓學生自由讀一讀這個小故事,然后指名請學生講一講“嫦娥奔月“的故事,訓練學生的復述能力,最后交流課前搜集的民間傳說小故事。使學生感受前人的大膽想象,創(chuàng)編出這么多膾炙人口的生動傳說,激發(fā)學生奇思妙想的精神。
。.大家一起來。
、耪n前先讓學生讀懂書上的提示,明確本次的.活動內容。
⑵布置學生按要求搜集自己感興趣的內容。
(3)準備開會交流?上冉M織學生成立小組,然后把搜集到的資料按著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整理,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有自己小組的特點。如可引導學生為圖片編寫解說詞,編輯手抄報,練習背誦,表演搜集的小故事等。匯報的形式由學生自己確定,教師不必過多參與,意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4)成果展示會。
、俑餍〗M匯報自己的成果。
、谄渌〗M談談自己的感受與收獲。
③評選出最佳成果,對學生的學習過程給予肯定,達到本單元主題學習的目的。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3個生字,會寫會運用鯨、豬、腭、哺、濾、肚、肺、矮、判、胎“10個生字。正確讀寫“目前、上腭、哺乳、退化、垂直、經驗、判斷、胎生、壽命”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鯨的特點、進化過程、種類和生活習性等方面的知識,激發(fā)學生探索海洋動物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情感。
4.認識列數(shù)字、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等說明的方法。
教學重點:
學習并運用多種說明方法說明事物特點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弄明白鯨為什么不是魚類,而是哺乳動物。
學法指導
讀中感、讀中悟、以讀促思、以讀促悟。小組討論,合作探究。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出示預習提綱
二導入新課
你們見過鯨嗎?想了解鯨有哪些特點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于寫鯨的課文。
三、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四、、展示匯報,交流成果
1.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2.聽寫10個生字。
積累“目前、上腭、哺乳、退化、垂直、經驗、判斷、胎生、壽命”等詞語。
3.朗讀課文,看誰讀得正確、流利。
三、鞏固練習,檢測反饋
。ㄒ唬、比一比,再組詞。
捕( ) 叛( ) 矮( ) 濾( )
哺( ) 判( ) 短( ) 慮( )
肺( ) 隔( ) 狀( ) 行( )
市( ) 融( ) 壯( ) 形( )
。 二)、我會選擇恰當?shù)脑~語填空。
必須 必需
1.鯨隔一定的時間( )呼吸一次。
2.杏仁、榛子、橡栗是松鼠日常( )的食物。
判斷 判別
1.有經驗的人根據(jù)水柱的形狀,就可以( )鯨的種類和大小。
2.你能( )這頭幼鯨是須鯨還是齒鯨嗎?
。ㄈ、我會查字典。
“判”,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寫字母( ),再查音節(jié)( );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畫!芭小痹谧值渲杏腥N解釋:⑴ 分辨,斷定;⑵分開 ;⑶ 判決,司法機關對案件的決定。在“判別是非”中選第( )種解釋,在“判案”中選第( )種解釋,在“判若兩人”中選第( )種解釋。
。ㄋ模、讀一讀。
《鯨》這是一篇(常識性說明文),介紹了鯨的(形體)特點,(進化)過程,(種類)和(生活習性)等方面的知識。主要運用了(列數(shù)字)、(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的說明方法。
第二課時
一、小組合作 學生把自學所得進行小組內交流。
1.默讀第一自然段,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說明鯨很大?
第一句:“…其實還有比象大…”(作比較)
第二、三句:“…十六萬斤…四萬公斤…十七米長…”(列舉數(shù)字)(舉例子)
第四句:“人站在它嘴里……”(假設)
2.鯨是怎樣進化的?鯨分為哪兩類?
3.默讀4—6自然段,填表
習性
特點
說明方法
食物
呼吸
睡覺
生長
4.以《鯨的自述》為題寫一段話。
二、展示學習成果,交流成果。
1.第一自然段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說明鯨很大?
2.鯨是怎樣進化的?鯨分為哪兩類?
3.讀4—6自然段,填表。
4.展示自己的習作《鯨的自述》
三、質疑探究
學習至此,你還有不懂的問題嗎?小組內自主質疑,自主解疑,如有疑問及時提出,大家共同探討。
四、自悟自得
談談自己的學習收獲及感悟。
五、達標測試
1、聽寫詞語
——————————————————————————
2、讀下面的句子,看是用哪種方法說明的。
(1)最大的鯨約有三十二萬斤重,最小的也有四五斤重。( )
(2)從鼻孔噴出來的'氣,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園里的噴泉一樣。( )
(3)我國發(fā)現(xiàn)過一頭近四萬公斤重的鯨,約十七米長,一條舌頭就有十幾頭大.
(4).不少人看過象,都說象是很大的動物,其實還有比象大得多的動物,那就是鯨。( )
3、填空
本篇課文主要介紹了鯨非常__,是__,有__類以及它的__,使用了__、__、__和__四種說明方法。
3、根據(jù)課文內容和自己搜集到的資料,以《鯨的自述》為題寫一篇短文。
———————————————————————————————————————
———————————————————————————————————————
板書設計:
26.鯨
形體特點--- -- 大
進化過程------ 海洋
須鯨 沒有牙齒
種類{
齒鯨 有牙齒 生物進化 優(yōu)勝劣汰
進食方式
呼吸用肺
生活習性 睡覺特殊
生長迅速
教學反思:
打破了“串講串問”、繁瑣分析、學生被動接受的傳統(tǒng)教學格局,順應了語言文字表達思想的基本規(guī)律,展示了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新的過程,突出了語文學科的特色,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注重了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探究,在讀中創(chuàng)新。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05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將心比心教案08-26
語文荷花教案09-02
語文《秋游》教案08-25
語文蠟燭教案08-26
語文樹教案12-11
語文優(yōu)質教案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