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shù)學教案4篇(通用)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
一、學生基礎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認識了加減法意義、能初步看懂圖意的基礎上來學習一圖四式的,再在一圖四式的基礎上掌握8和9的加減法算式。學生能從圖中找出數(shù)據(jù),但對于根據(jù)數(shù)據(jù)提出問題,就有一定的困難。之前,圖畫應用題,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接觸,能根據(jù)提示找到數(shù)據(jù),提出問題。但一圖四式是要自己找出數(shù)據(jù),自己提問題,這就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和想象力,在這一點上,學生還是比較困難的,所以本節(jié)課要低起點,逐步引導,在理解圖意的基礎上列出算式。
二、作用
一圖四式是要揭示三個相關的數(shù)之間的換算規(guī)律。掌握好了本課內容,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計算方法,提高計算速度,理解數(shù)與數(shù)之間的聯(lián)系與特點。
三、教學要求
1、能說清一幅圖所表示的三種圖意。
2、根據(jù)一幅圖能熟練地列出兩道加法和兩道減法。
四、教學片段
。ㄒ唬、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師:小朋友,我們學過的算式有哪些?
2、指其中的一道算式,如:5+2=7,
說:老師這兒有兩種棋子,黑棋和白棋,你能用這些棋子來表示這道加減算式嗎?
學生擺完后,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引導學生用三應用題的三句話來描述。)
學生說完題后,再問:這道題除了5+2=7,還可以怎樣列算式?(提醒學生同一道加法應用題可以列出兩道兩加法算式:5+2=72+5=7)
3、當學生說出減法算式時:如5-3=2時,
也讓學生上來用棋子來表示這道算式,并說一說棋子所表示的意義。
4、學生上來用這些棋子編一道題,讓其他學生根據(jù)題意列出算式。
(二)、新授
1、出示
師:你能猜一猜老師所擺的棋子所表示的意義嗎?
請把你的.想法用算式來表示,寫在自己的紙上。
2反饋:把學生所寫出的算式寫在黑板上,總共四道算式:
5+4=99-5=4
4+5=99-4=5
3、根據(jù)算式說明圖意
1)、寫的是5+4=94+5=9的小朋友舉手,問:你是怎么想的?(說明圖中的一種圖意:
求一共有幾個棋子。)
讓盡量多的學生說出圖意。
2)、寫的是9-5=4的小朋友舉手,問:你是怎么想的?
(已知白棋數(shù),求黑棋數(shù)?)
3)、寫的是9-4=5的小朋友來說說:是怎么想的?
>(已知黑棋數(shù),求白棋數(shù)?)
老師對以上三種圖意的理解都予以肯定。
小結:一幅圖可以表示三種意義:白棋有5個,黑棋有4個,求一共有幾個?我們可以列出兩道加法算式:5+4=94+5=9;第二種:一共有9個棋子,白棋有5個,求黑棋有幾個?我們可以列出:9-5=4;第三種:一共有9個棋子,黑棋有4個,求白棋有幾個?我們可以列出:9-4=5,F(xiàn)在我們明白,像這樣的一幅圖,我們可以列出幾道算式―――兩道加法,兩道減法。
。ㄈ、嘗試練習
出示56頁的主題圖
1、看清圖上是什么。問:你看到了什么?
2、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根據(jù)問題列出算式。
(學生的想象力很豐富,會想象出各種情境的應用題來,教師都予以肯定、表揚)
。ㄈ、擺一擺,做一做
1、老師擺,學生寫出四道算式。(一共有8個棋子)
。1)、左邊3個,右邊5個。
。2)、左邊7個,右邊1個。
。3)、讓學生上來擺這些棋子,還可以怎么擺,其他學生寫出算式。
2、四人小組合作,擺一擺,列一列、算一算。(每個小組9個圓片。)
3、集體討論得數(shù)是8的加法算式有哪些?第一個數(shù)是8的減法算式有哪些?分別把這些算式按順序排一排。
4、小組討論按順序寫出得數(shù)是9的加法算式有哪些?第一個數(shù)是9的減法算式有哪些?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鞏固平閏年的有關知識,能正確地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2、能計算經(jīng)過時間。
教學重點:掌握求經(jīng)過時間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計算方法。
教學對策: 盡量聯(lián)系同學的生活實際,積累同學的生活經(jīng)驗,便于更好地理解題目的意思。
教學準備:補充練習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 對年月日的知識你了解了多少?
2、 基本練習:
。1)平年一年有( )天,閏年有( )天,相差的天數(shù)出現(xiàn)在( )月。
。2)今年是20( )年,是( )年,我國將在( )年召開奧運會,這一年是( )年。
二、計算經(jīng)過時間
1、勝利小學從7月1日開始放暑假,到9月1日正式開學,勝利小學放暑假一共放了( )天。
同學討論,交流計算方法:
明確:7月1日也是算在放暑假之中的,7月份一共放了31天,8月份也是31天,9月1日已開學,不能算在放暑假中,所以暑假一共放了31+31=62天。
假如從7月5日開始放暑假,到8月29日開學,一共放了( )天。
2、媽媽所在的班組從3月22日到4月10日,一共加工了200套服裝,這個組平均每天加工多少套服裝?
重點理解:3月22日到4月10日在計算時兩頭都要算,共20天。
3、出示:第21頁考慮題
引導同學理解:計算農(nóng)作物的生長期,計算的方法各地不同,可以兩頭的天數(shù)都算在內,也可只算一頭的。
假如兩頭的`天數(shù)都算在內,那么這三樣農(nóng)作物的生長期分別是幾天呢?
先獨立算。
交流計算方法。
4、今年幾歲了?(9歲還是10歲)
引導同學理解:周歲與虛歲不同算法,周歲只算一頭時間,虛歲兩頭時間都算,所以虛歲比周歲要大1歲。
5、小結:我們在計算經(jīng)過時間時,要結合具體情況來看經(jīng)過的時間是算一頭還是算兩頭。
6、練習:(1)從今年的10月1日到明年的2月1日,經(jīng)過了( 4 )個月。
。2)從今年的10月到明年的2月,經(jīng)過了( 4或5 )個月。
板書設計:
補充練習:計算經(jīng)過的時間(年、月、日)
(1)兩頭都算
。2)一頭算一頭不算
。3)兩頭都不算
補充練習:計算經(jīng)過的時間(年、月、日)
。1)兩頭都算
。2)一頭算一頭不算
。3)兩頭都不算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第34~36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直觀感知四邊形,能區(qū)分和辨認四邊形。進一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們的角都是直角。
2.通過圍一圍、涂一涂、剪一剪、說一說、找一找等系列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比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3.通過情境圖和生活中的事物,使學生感受生活中的四邊形無處不在,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將數(shù)學知識用于生活中。
【教學重點】
能直觀感知四邊形,能區(qū)分和辨認四邊形。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不規(guī)則形狀紙若干,剪刀,三角板,直尺,釘子板,水彩筆,學具袋(各種形狀的'學具)。
【教學過程】
一、導入部分
多媒體課件播放同學們放學時的情景(主題圖)。
師:這是我們熟悉的場景,你都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小組討論)
小組反饋,匯報結果。(學生說的同時,課件閃出各種圖形)
師:你能將這些圖形進行分類嗎?
各組拿出準備好的學具袋(各種形狀的學具),分一分,看哪組分得合理。
。ㄐ〗M合作,分一分)
小組反饋,匯報結果。(課件同步顯示分類情況)
二、討論、抽象出四邊形的概念
1.課件隱去其他圖形(三角形,圓形),抽象出四邊形。
問:這些圖形是一類的,叫什么名字呢?
(四邊形)(板書課題)
為什么叫四邊形?它們有什么特征?(小組討論)
反饋:有四條直直的邊,有四個角的圖形就是四邊形。(課件在圖形下閃現(xiàn)相應文字)
2.引申。
師出示長方形和正方形,再出示兩個不規(guī)則四邊形。
師:它們都叫四邊形,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呢?
師:用三角板和直尺比一比它們的角,量一量它們的邊,你們能發(fā)現(xiàn)什么?
小組匯報: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它們是特殊的四邊形。
三、動手實踐,尋找四邊形(活動中配以音樂)
1.圍一圍。
活動內容:請學生在釘子板上圍出自己想象的四邊形,教師參與活動。
反饋展示(有長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邊形以及不規(guī)則四邊形)
2.涂一涂(教材35頁例1)。
活動內容:(課件)把你認為是四邊形的圖形涂上你喜歡的顏色。
反饋展示,適當評價。
3.剪一剪。
活動內容:拿出準備好的紙、剪刀,每個學生剪出自己喜歡的四邊形。
。1分鐘,看誰剪得又快又好又多)
反饋展示,教師評價。(邊要求直直的)
4.說一說。
活動內容;現(xiàn)實生活中,在哪兒見過四邊形?
5.找一找。
活動內容:在我們的教室,你能找到四邊形嗎?(允許下位尋找)
四、教學拓展――生活中的四邊形
師小結:同學們活動得開心嗎?你們和四邊形成為好朋友了嗎?
。ㄅ湟灾黝}圖放學場景)
今天放學后,請你們在回家的路上和家中,找出我們的好朋友──四邊形,并請爸爸、媽媽一起認識它,好嗎?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P13-15例1
教學目標:
1、學會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除法的基本口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口算。
2、進一步發(fā)展學生收集數(shù)學信息、提出數(shù)學問題的能力。
3、在合作交流算法的'過程中發(fā)展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組織口算練習
下面的題目你能很快算出結果嗎?試一試
出示口算題目
你能說說你是怎樣算的嗎?
2、組織學生進行填寫
60里面有()個十
240里面有()個十
二、探究算法,理解算理
1、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觀察主題圖,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并列式子解決。
60÷3=600÷3=240÷3=
師:這些問題都是用除法來解決的,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要來一起學習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口算除法(揭題)
2、小組合作,探究算法
。1)60÷3的結果是多少呢?可以用學具進行研究
。2)全班交流,匯報
60÷3=20把6捆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捆,也就是20
20×3=60
6個十÷3=2個十所以60÷3=20
3、
三、鞏固練習
1、引導學生完成教材P15“做一做”1、2題÷
2、組織學生“開火車”計算P17第1、
【小學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教案11-04
小學數(shù)學教案08-29
小學的數(shù)學教案03-24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5
小學數(shù)學教案(精選)07-05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