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5篇【集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教育學生學習科學家獻身科學、造福人類的崇高品質。
2.弄清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的原因和過程,體會巴斯德在給小孩治療過程中的心情,進而體會科學家崇高的'責任感。
3.會認“菌、樞、疫、瘋、魂、魄、酷、寂”等8個生字,會寫“助、畜、菌、樞、疫、瘋、魂、魄、酷、寂”等10個字,掌握“助手、細菌、病魔、瘋狗、無所謂懼、驚心動魄、殘酷、驚魂不定、寂靜”等詞語。
教學重點
弄清楚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的原因和過程。
教學難點
體會巴斯德在給小孩治療過程中所承受的巨大壓力,進而體會科學家崇高的責任感。
教學準備
搜集巴斯德的資料、制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板書課題《巴斯德征服狂犬病》
、賳l(fā):通過地課題,你知道了什么?
、诙嗝襟w課件出示“學習鏈接”。啟發(fā):通過讀學習鏈接,你對巴斯德獲得哪些信息?
、垡龑В和ㄟ^同學們的預習,聯(lián)系生活實際,你對狂犬病有哪些了解?
④鼓勵學生對課題質疑。
二、引導學生初讀課文。
1.多媒體課件出示初讀要求:初讀小貼士
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
不可少一字,
不可多一字,
不可倒一字。
組織學生自己讀課文
2.檢查初讀情況。
①大屏幕出示生字、詞語。
、诖笃聊怀鍪颈菊n四字詞語。啟發(fā):通過預習,你理解了哪些詞語的意思,與同學交流。
、鄞笃聊怀鍪揪渥,指導學生讀句子。
三、引導學生理清課文順序。
1.啟發(fā):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了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的艱辛過程。
2.引導學生完成課后第二題。
3.引導學生說說課文的順序。
四、引導學生學習第二部分。
1.啟發(fā):自由讀課文,說一說,巴斯德為什么向狂犬病發(fā)起了進攻?
2.引導學生讀第三自然段,說說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體會?
3.啟發(fā):巴斯德經(jīng)過五年孜孜不倦的研究,終于在狗身上,取得了成功。這種狂犬疫苗能否用在人身上,一個可愛的小男孩——梅斯泰爾迫使巴斯德必須繼續(xù)實驗,實驗的過程怎樣?我們小節(jié)課學習。
五、布置作業(yè):
1.積累詞語,抄寫在詞語花籃中。
2.讀熟課文。
齊讀課題。
自由交流知道的內容。
讀“學習鏈接”,自由交流自己獲得的信息。
交流對狂犬病的了解。
質疑課題。
學生依據(jù)初讀方法和要求,自己學習課文。
讀生字、詞語,交流生字識記方法。
讀詞語,解釋詞語的意思。
讀句子,讀正確、流利。
學生默讀課文,思考問題。
學生動手,在書上完成第二題。
交流順序。
學習第二部分。
學生一邊讀課文,一邊在書上畫一畫,交流。
讀課文,自由交流。
完成作業(yè)。
板書設計
巴斯德征服狂犬病
征服艱辛在狗身上成功五年
孜孜不倦
作業(yè)設計
1.積累詞語,抄寫在詞語花籃中。
2.讀熟課文。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西門豹》是人教版小學三年級的一篇課文。講述的是戰(zhàn)國時期,魏王派西門豹管理鄴這個地方,西門豹破除迷信,興修水利,造福于民的故事。
學情分析:
本課是一篇民間故事,學生對故事很感興趣,學生通過反復朗讀就能對故事情節(jié)有所把握。學生要真正融入感情,充分發(fā)揮主體地位感受祖國的優(yōu)秀文化。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學習本課描寫人物言行、表現(xiàn)人物品質的寫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2.增強對祖國優(yōu)秀文化的'熱愛之情。
二、過程與方法
1、 小組合作學習生字、新詞,了解故事內容。
2.利用設計調查報告的形式讓學生明白自主探究的主題。
3.自主合作探究西門豹做法的巧手之處。
三、知識與技能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運用文中生動形象的語句分角色表演這個故事。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是理解西門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
2.教學難點是理解西門豹辦法妙在哪里。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ㄒ唬、激趣導入
出示西門的有關圖片和文字。讀課題說理解。
[ 設計意圖] 用圖文結合的方式意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讀課文,學習生字詞,了解課文大意
1、范讀課文,要求聽清楚生字音。
2、自讀課文,說說生字音形義及詞義。
3、小組討論生字音形義及詞義。
4、讀生字新詞。
5、小組交流課文大意。
6、師生共同小結:發(fā)現(xiàn)災情----調查----懲治----開渠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自學交流,掌握本課生字詞及課文大意。
(三)、課后作業(yè):
根據(jù)課文內容認真填寫了一份《關于造成鄴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原因的調查報告》。
[設計意圖] 考查學生對課文的了解情況。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
1、創(chuàng)設情境:小朋友,我班的值日生撿到了兩塊橡皮。請丟失的同學到我這兒來認領。
2、揭題。剛才這叫失物招領。(出示,練讀,注意讀準失的字音。)誰知道什么叫失物?那么借給別人的東西叫不叫失物?
3、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第12課就叫失物招領。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
[學生丟東西是常事。簡短的失物招領演示,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正確理解題意。]
二、初讀感知
1、借助拼音讀課文,標出自然段。
2、邊讀邊思考:課文寫了哪些人?什么事?
3、反饋。老師邊聽學生回答邊板書出人物、事情等。
4、連起來說說,看誰說得又連貫又具體。
[帶著問題讀課文,使學生的讀有針對性,老師適時的板書有助于學生對課文的整體感知,而說話訓練又有助于知識的內化。]
三、識記生字
1、在文中圈出生字,讀正確,組成新詞的把詞劃下來。
2、把圈劃出的生字詞讀一讀,再把帶有生字詞的句子和同桌互相讀讀,看誰讀得準確。
3、出現(xiàn)無拼音的生字,哪些字是你以前就認識的?向大家介紹自己是怎么記住它們的。
4、指導讀準字音:才是平舌音;準、雙、專是翹舌音;請、同是后鼻音。
5、開火車認讀,以小組比賽的形式讀生字。
[圈圈劃劃是做讀書筆記的一種重要的方法。生字教學中,實施開放式教學,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掌握識字方法,形成自主識字的.能力。]
四、朗讀感悟
1、你喜歡讀哪個自然段就讀哪個自然段,指名讀。
2、讀后有什么不懂處可以向四人小組內的其他同學請教,讀懂的可以出題考考大家。
五、思考練習
1、想想用什么方法記住生字詞,并用上生字詞說話。
[本課的生字集中在15自然段,因此識字是本堂課的重點,課后以復習字詞為主。]
2、看課文插圖,講講故事。
[插圖也是語文教材重要的組成部分。孩子喜歡講故事,憑借插圖講故事可以幫學生梳理內容,加深理解。]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課前準備:
1、朗讀課文;
2、了解桂花;
3、了解作者。
教學過程:
一、走近作者,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熟悉桂花嗎?(師生介紹桂花)
2、介紹作者——琦君。想起我們一般大小時所經(jīng)歷的——桂花雨。
二、整體感知,初聞桂花。
仔細、認真、大聲地朗讀課文,找一找描寫家鄉(xiāng)桂花香的句子。
。、可是桂花的香氣,太迷人了。
2、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后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3、如果讓它開過,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風雨吹落,比搖下來的香味就差多了。
。础⑽液爸骸鞍。≌嫦裣掠,好香的雨!”
5、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
過渡:哪一句話寫了杭州的桂花?
杭州最有名的是文中提到的:滿隴桂讀《品桂》
可母親卻說:鄉(xiāng)的桂花比杭州的桂花更香!獮槭裁茨?再讀課文。
三、走進村子,浸潤花香。
每個句子讀兩遍,體會一下哪一個句子最讓我們感受到:家鄉(xiāng)的桂花比杭州的桂花更香。
齊讀(“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讀這一句時,哪個詞冒出來,給你留下深刻印象。
。薄⑵纷x:“浸”。
為什么用“浸”?
生:桂花的香氣散發(fā)地遠;
生:桂花的香氣散發(fā)很久……
。病⑵纷x:“全年”
除了這個詞,還可以換成哪些詞:“一個月”“半年”“整一年”“每一天”“每一個季節(jié)”……
讓我們一起來感受這是怎樣的一年
師引讀:每一天,……
每個月,……
每個季節(jié),……
這個“全年”讓你體會到什么?(時間久遠)
。、品讀“整個村子”
什么浸在桂花香氣里?
生:村長、村里人、作者的母親、……
師:除了人呢?
生:鳥兒、動物、花草、每一樣物品……
讀句子“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
四、透過花香,體悟思鄉(xiāng)。
。薄⒊樽x5自然段。(對我來說,什么才是大事?)
2、你有什么感受。
。场⒆宰x,哪一個句子讓你有特別的感受。
。、“搖呀搖”我們再來體會這三個字。
。ㄉx;師評:不著急,你可以讀得更好!)
。ㄉx:師評:一臉的燦爛,真的樂了。)
。、琦君家的桂花栽滿院子,她一個人是搖不過來的,讓我們一起幫她搖。
“搖呀搖”你們搖出了什么?
。ㄍ甑臉啡;桂花的香氣;童真;樂趣……)
。丁⒃谖覀兗亦l(xiāng)難道香的僅僅是桂花嗎?
。ā肮鸹ā薄靶』ㄐ〔荨薄坝泄鸹h在身上的人香了!保
引讀第8自然段。
。、一生都在漂泊的琦君,在這美好的中秋佳節(jié),除了會想起童年時代的“搖花樂”,搖落的陣陣桂花雨,還會想起什么呢?
結束語:孩子們,桂花是故鄉(xiāng)的香,月亮是故鄉(xiāng)的明,溪水是故鄉(xiāng)的甜,人兒是故鄉(xiāng)的親。這一朵朵小巧迷人的桂花,這一場場沁人心脾的桂花雨,讓我們收獲的不僅僅是芬芳,是香甜,是快樂,是溫馨,更是一種心靈的滋潤,一種長長的相思,一段暖暖的牽掛,一種人生的幸福。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通過烤鴨了解北京的飲食文化,增長見識,激發(fā)學生對祖國首都的向往和熱愛之情。
3、在閱讀中揣摩作者是怎樣寫出北京的風情特點的,學習作者的說明方法。
教學重點:
了解燒爐烤鴨的烤制過程,體會作者對全聚德烤鴨的偏愛。
教學難點:
理解重點語句,揣摩并學習作者的說明方法。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課題。
同學們,北京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吃北京烤鴨真遺憾!”今天,我們隨作者去了解北京三大特色的名菜之一的`——烤鴨。
出示烤鴨圖片,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整體感知文章。
2、師:通過讀課文,你了解了烤鴨哪些知識?與同學交流交流。
三、品讀課文,理解感悟。
1、讓學生快速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幾種烤鴨?北京人怎樣吃烤鴨呢? 邊讀邊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
2、全班進行交流。教師相機出示課件,相機板書。
3、師小結:同學們,去北京旅游還有三大特色呢!那就是“逛長城,聽京戲,吃烤鴨”。可見,烤鴨在人們心目中有一定的地位。
四、拓展延伸,強化主題。
1、你還知道北京有那些特色美食嗎?向同學們介紹一下。
2、教師播放《北京的美食文化》課件,請同學們欣賞。
3、學生交流觀《北京的美食文化》的感受。
五、本課總結。
同學們,我們中華民族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首都北京的飲食薈萃了民族飲食的精華。讓我們以了解北京烤鴨為起點,去了解北京的飲食,感受北京獨特 的飲食文化。
板書設計:
北京三大名菜
烤鴨 烤鴨的制作、吃法
北京游三大特色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經(jīng)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小學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漢字教案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