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樂教案集合9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音樂教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班音樂教案 篇1
音樂活動:
小青蛙捉害蟲
活動目標:
1、感受歡快的音樂形象,模仿青蛙跳,捉蟲的動作。
2、喜歡聽音樂做游戲。
3、懂得青蛙是保護莊稼的益蟲。
4、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內(nèi)容。
5、能唱準曲調(diào),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活動準備:
1、農(nóng)田背景一幅,紙制害蟲若干,青蛙胸飾人手一份,音樂磁帶、錄音機。
2、活動前讓幼兒認識青蛙和了解青蛙的生活習性。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律動:教師份青蛙媽媽,幼兒扮青蛙寶寶,寶寶和媽媽一起隨著音樂做律動愉快地進教室。
2、發(fā)聲練習:1 23 45 6 55 4 3 2 1- :
我是一只小青蛙呱呱呱呱呱
(二)基本部分
1、復習歌曲《青蛙捉害蟲》
2、提問:1)寶寶先想一想,捉害蟲的時候,為什么動作要輕,不能發(fā)出聲音?
2)寶寶做給媽媽看一看,你是怎樣捉害蟲的?
(讓幼兒用形體表現(xiàn))
3、教師示范"青蛙捉害蟲"動作要領。
1)青蛙跳:兩腳分開,兩腿屈膝,手心向前,五指張開,輕輕跳。
2)捉蟲動作:蹲下來,兩臂在體前伸直,手觸地,。腿分開,眼睛盯住蟲子,輕輕跳過去捉害蟲。
4、幼兒在教師指導下,練習兩遍青蛙跳和捉害蟲動作。
5、游戲:"小青蛙捉害蟲"
1)教師講解游戲規(guī)則。
2)幼兒在教師指導下做游戲兩遍。
音樂開始,幼兒唱歌"小青蛙捉害蟲",唱完后,做模仿動作青蛙跳,來到農(nóng)田,蹲下來,做捉蟲準備。當教師說"輕輕跳過去捉害蟲"小朋友模仿青蛙捉害蟲的姿態(tài),靠近"害蟲"跳躍,捉住"害蟲",假裝吞食。
(三)結束部分
教師小結,做律動"小青蛙"離開教室。
教學反思:
這是一個體育游戲活動,活動的目的是使幼兒學習、掌握青蛙跳的.姿勢,發(fā)展幼兒的跳躍能力,并在游戲中體驗快樂。小班幼兒對模仿動物比較感興趣,幼兒一般模仿的都是小白兔、大老虎等,模仿小青蛙對幼兒來說比較新穎,可以充分的調(diào)動幼兒的興趣,在選材方面比較適合小班幼兒年齡發(fā)展特點;顒忧拔覝蕚淞舜蠛扇~和“害蟲”。在準備部分,我扮演青蛙媽 媽來找我的蝌蚪寶寶,帶領寶寶做手部、腰部和腿部的運動,寶寶從蝌蚪變成了青蛙。
中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體驗和表現(xiàn)欣賞活動帶來的快樂。
熟悉樂曲旋律,分辨樂曲的節(jié)拍、音高和不同力度的變化。
用指圖、動作、樂器伴奏的方法表達對樂曲的感受。
活動準備
老青蛙和小青蛙唱歌的圖片各一張。
人手一件樂器。
重點
用指圖、動作、樂器伴奏的方法表達對樂曲的感受。
難點
熟悉樂曲旋律,分辨樂曲的節(jié)拍、音高和不同力度的變化。
活動過程
1、復習歌曲《在農(nóng)場里》。
2、感受與表現(xiàn)樂曲《青蛙合唱》的節(jié)拍。
。1)今天,池塘邊真熱鬧,原來是老青蛙和小青蛙在表演合唱節(jié)目,聽!他們的歌是幾拍子的?
。2)聽音樂并說出音樂是三拍子的。
。3)教師與幼兒在樂曲聲中,輕輕劃拍。
。4)幼兒隨音樂拍樂曲的`節(jié)拍。
3、感受與分辨樂曲的音高。
。1)誰能聽出是誰先唱歌,誰后唱歌?最后又是誰在唱歌?
。2)聽音樂,教師與幼兒邊聽邊看圖片。
。3)提問:小青蛙唱歌的聲音怎么樣?老青蛙唱歌的聲音怎么樣?
。4)重復欣賞。聽出音樂中是誰在唱歌,我們就用手指向誰,音樂的最后怎么指。
(5)繼續(xù)聽音樂,用高舉雙手和放下雙手表現(xiàn)樂曲的高、底。
4、為樂曲伴奏,表現(xiàn)強、弱變化。
。1)兩只青蛙唱歌,誰的歌聲大?誰的歌聲。
。2)大家的樂器都會學青蛙唱歌,我們來為他們伴奏。啟發(fā)幼兒討論怎樣為青蛙伴奏。
。3)在教師指揮動作的暗示下,用輕輕敲和較用力敲為青蛙伴奏,最后用力敲。
。4)全體幼兒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為小青蛙伴奏,另一部分為老青蛙伴奏,最后全體敲。
5、復習音樂游戲"要下雨啦"。
中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名稱:回聲
活動目標:
1、在扮大山學回聲的情景中,初步感知聲音的強弱,愿意用歌聲表示出來
2、體驗集體表演的樂趣以及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鋼琴、錄音機、磁帶、音樂路牌
活動過程:
㈠、律動引起興趣
1、復習律動組合“小燕展翅”
T:丁丁來我們家里做客的時候和我們一起跳過一個舞蹈你們還記得嗎?我們一起來試試看:)
2、第二遍律動:針對動作(提腕、壓腕)提出問題:“小燕子要飛到南方過冬要飛很遠的,如果翅膀飛的不高就飛不過去了”
㈡、欣賞、感受歌曲
1、故事導入情景
T:丁丁教我們跳舞,我也帶丁丁出去玩了。我們一起去爬了山,發(fā)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你們想知道嗎?
T:我和丁丁啊一起去爬了一座大山,爬呀爬、爬呀爬,一直爬到了山頂,看到了很美麗的風景,丁丁一高興便情不自禁的唱起歌來:“喂!喂!”突然,一件奇怪的事情發(fā)生了,山的那頭也傳來了一個聲音“喂!喂!”丁丁很好奇,他很想知道是誰發(fā)出的聲音,于是丁丁大聲的唱道:“你是誰?”山那頭也在問“你是誰?”這下可把丁丁急壞了,趕緊唱道:“請你快來,來唱歌!”山那邊又輕輕的跟著唱“請你快來,來唱歌!”丁丁摸了摸頭,這是怎么回事啊?
2、提問幫助理解故事、初步感知音的強弱,理解詞(回聲)
T:山那邊傳來的是什么聲音?
T:丁丁唱歌的聲音和山那頭傳來的聲音一樣嗎?哪里不一樣?(一個輕一個響)
T:都是不一樣的嗎?有沒有一樣的地方?(唱的歌詞一樣)
響的是丁丁唱的`聲音,輕輕的是什么聲音呢?(回聲)
㈢、學唱歌曲
1、第一遍學唱歌曲
T:我們來試試看好嗎?我來做丁丁、你們來做回聲。
重點指導:雖然回聲輕輕的但小嘴巴要動,讓我聽的見
2、第二遍學唱歌曲
T:非常棒!我請小朋友站起來扮大山再來試試看好不好?
大山是什么樣的呢?我們來擺個造型。
重點指導:大山是不可以動的
3、第三遍學唱歌曲
T:我們再到另一座高一點的山上去聽一聽回聲是什么樣的。
你們想爬哪座山啊?帶丁丁去干嗎?(去旅游)換個造型我們準備去了哦!
將音升高半度降E調(diào)最后一句歌詞改為去旅游。
T:再爬高一點啊?這次想去哪座山?去干嗎?(去運動)
。⒁粼偕甙攵菶調(diào)最后一句歌詞改為去運動
㈣、音樂路牌結束
T:今天我們帶丁丁爬了那么多的山,丁丁真開心。好了,天黑了,我們開車回家吧。
出示音樂路牌,四拍子節(jié)奏。
中班音樂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現(xiàn)今社會不管是哪個場所都會有一樣東西——鏡子。鏡子是當代社會所有人所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在對鏡子認識的基礎上,配上范曉萱的健康歌由此引伸了《魔鏡》這一堂音樂游戲課。
活動目標:
1、當別人在發(fā)言時會尊重他人。
2、會遵守游戲規(guī)則。
3、凡事能踴躍參與。
活動過程:
團體討論:哪些場所會有鏡子?為什么要照鏡子?
主要活動:鏡子游戲
當鏡子的人必須模仿照鏡子的人所做出的`動作。
(1)、老師先和全體幼兒玩,每個幼兒先當鏡子,由老師當照鏡子的人。
。2)、靜態(tài)到動態(tài)的動作,如跳躍、彎腰、舉腳……
。3)、2人分為一組,其中一人當人,另一人當鏡子,玩一遍后再互換角色。
綜合活動:律動—全身運動(健康歌)
。1)、播放范曉萱的歌: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
(2)、隨著音樂全身扭動,當音樂停下來,每個幼兒必須停下來擺一個動作,當音樂再繼續(xù),則開始動,等音樂停,再擺個姿勢(可強調(diào):每次不同,和別人不同)。
。3)、接著變化玩法,當歌詞唱到“左三圈”時,“三圈”不唱出歌詞改換成拍手,“右三圈”的“三圈”改成拍手。脖子扭扭,“扭扭”改成不動漸進,變化玩法規(guī)則。
活動延伸:
1、科學角加入迷宮圖配合主要活動中加入的鏡子,玩“看鏡子走迷宮”的游戲。
2、“健康歌”錄音帶放在音樂角,供小朋友角落時間自由使用。
中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熟悉樂曲的基礎上,學習看圖譜用打擊樂器為樂器伴奏。
2、認識木魚,同時探索快速演奏鈴鼓的方法。
3、自己演奏的同時,注意傾聽同伴的演奏,努力使自己演奏的節(jié)奏和音量與同伴保持一致。
4、熟悉《小紅帽》樂曲的旋律,學唱樂曲,有表情地演唱樂曲。
5、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熟悉樂曲《小紅帽》,能較為熟悉地隨樂曲有節(jié)奏地說語音總譜。
2、動作圖譜一張;樂器:響板、碰鈴、鈴鼓若干;樂器聲音卡四張;
3、幼兒分三組,座位為馬蹄形,樂器先放在幼兒椅子底下。
【教學重點】在熟悉樂曲的基礎上,學習看教師指揮演奏打擊樂器。
【教學難點】借助語言總譜,為樂曲匹配合適的樂器。
【活動過程】
一、小紅帽圖片導入
師:小朋友都聽過小紅帽的故事,小紅帽在去外婆家上了大灰狼的當,好不容易才被獵人救回來。今天小紅帽又要去外婆家了,這次在森林里又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
二、根據(jù)故事,出示節(jié)奏譜,學習節(jié)奏型。
1、完整的聽音樂想象故事情節(jié)。
播放歌曲《小紅帽》幼兒完整的欣賞音樂后,想象故事是什么樣的。
2、教師分段播放音樂,講述故事,并出示節(jié)奏譜。
播放第一節(jié)音樂后,提問幼兒故事會是什么樣的?教師說出快樂的走走、跑跑。引出節(jié)奏型X一X一X X X一。幼兒學習打出節(jié)奏。
播放第二段音樂后,提問幼兒故事會是什么樣的?教師說出遇到大灰狼了,很緊張。引出節(jié)奏型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幼兒學習。
播放第三段音樂后,教師講述故事的結尾,大灰狼掉進陷阱里了,小紅帽得救了。引出節(jié)奏型X一 X一 X一 X一 X X X X X X X X ,幼兒學習。
3、聽音樂、看節(jié)奏譜,完整拍打節(jié)奏。
師:請小朋友們聽音樂,看節(jié)奏把小紅帽在森林里發(fā)生的事情用小手拍出來吧!
除了拍手,我們還可以身體的其他什么地方呢?現(xiàn)在我聽音樂,看節(jié)奏,用自己喜歡的動作來表現(xiàn)音樂吧!
三、初步學習看圖譜和指揮,打擊樂曲。
1、引導幼兒討論如何為樂曲配制樂器。
幼兒分別討論三小節(jié)用什么樂器,可以說幾種配器方案。
2、教師選擇一種配器方案,幼兒自由選擇樂器,分組做好,看指揮分樂器打擊來練習。
3、師:小紅帽一個人在森林里走走跑跑,我們可以用聲音比較輕的樂器來伴奏,小紅帽見到外婆,高興地笑起來,我們可以選擇聲音比較響亮的'樂器來伴奏。
4、教師哼唱,幼兒嘗試打擊。
5、聽音樂,看指揮,一起合奏。
6、交換樂器,再次演奏。
四、情景講述,一起歡唱。
師:小紅帽把大灰狼送進了陷阱,她很高興。我們小朋友把她的故事打了出來,你們高興嗎?
【活動反思】
進入中班后孩子們首次進行打擊樂器演奏,本次活動原來準備用小鈴、圓舞板、鈴鼓,但受學校已有的樂器數(shù)量影響改為鈴鼓、串鈴、木魚,這些樂器的使用方法就花了不少時間,然后看指揮演奏又是一個難點,好在小紅帽樂曲比較熟悉,因此孩子們還是打擊樂活動有了一個較好的了解,這節(jié)課比我預期的時間要長,因為中間有很多預想不到的突發(fā)狀況,例如對之前學習的樂器使用方法掌握不牢固,個別幼兒需要重新指導幼兒太多。另外活動內(nèi)容有點多,以至于課堂節(jié)奏有點快沒有留出給孩子們消化的時間。授課效果比較滿意的是找男女幼兒分別表演因為他們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競爭意識,男女分別表演極大地提高了他們的參與積極性活躍了課堂的氣氛。要是能在區(qū)域中組織幼兒演奏那就更好了。
中班音樂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歌曲,并能用形體動作表現(xiàn)大膽歌曲。
2、感知音樂的強弱,樂意與老師、同伴一起參與音樂活動。
活動重點:學唱歌曲,感受歌唱游戲的快樂。
活動難點:能用形體動作大膽表現(xiàn)歌曲。
活動準備:幻燈片。
活動過程:
。ㄒ唬├斫飧枨、初步感知
1、師:邊操作幻燈片邊講述故事
2、老師念兒歌幼兒跟念
3、哎,這只大灰熊它剛才是怎么發(fā)怒的?你們會發(fā)怒嗎?好,請你們來學學大灰熊,大灰熊發(fā)怒的時候,還會從床上怎么樣?(站起來)請小朋友學一下。
。ǘ⿲W唱歌曲,動作表現(xiàn)
1、學唱歌曲
。1)老師請小朋友來扮演大灰熊。我來叫醒你們,大灰熊睡好了。鋼琴伴奏唱歌曲。(你們學得真像,把我都嚇壞了)
。2)這只大灰熊學得真像,我來請他學大灰熊,誰愿意和我一起去搖醒大灰熊?(大灰熊醒了,它發(fā)怒了,它起來東看看,西看看,什么也沒看見,就又回去睡覺了。)
我們一起來唱,這樣我們就不害怕了!鋼琴伴奏唱歌曲
那么我們是什么時候去搖醒大灰熊的。咳缓笪覀兙妥兂墒裁窗⊙?(木頭人)
2、肢體表現(xiàn)
。1)小朋友們,大灰熊睡覺了,我們一起出發(fā)吧!音樂伴奏唱歌曲
你變成了什么木頭人?我是小兔木頭人!你呢?
。2)交換。
音樂伴奏這回你變的是什么?真厲害!啊,我有些累了,讓我們休息一下。
。ㄈ┯螒
1、游戲第一次
聽說山那邊有一只大灰熊也在睡覺,待會我們一起去叫醒它,我先去看看,它有沒有睡著了?瞧,它在睡覺呢!你們愿意和我一起去嗎?千萬要記住哦,大灰熊醒來了,要變成什么?對了!準備好了嗎?來悄悄的跟在我后面吧!音樂伴奏唱歌曲
2、游戲第二次
瞧,大灰熊又睡著了,我們趕快逃回家里去。啊呀,嚇死我了。剛才你們有沒有搖醒大灰熊呀,可是它好像又睡著了呢!音樂伴奏唱歌曲
。ㄋ模┙Y束活動
教學反思:
教師要有意識地把幼兒從動作表演中逐步引導到歌曲演唱中,動作也要逐步變小。及時關注幼兒的學習情況并進行調(diào)整。如當幼兒還沉浸在游戲表演而沒有按照歌詞動作時,教師要及時糾正。最后熊發(fā)怒的動作可在念歌詞最后一個字“(生)氣”時用一個造型定點。還要關注到幼兒動作是否合拍,這點很重要。
交流后,我們于本周又進行了第二次試教。主要流程與第一課時類似:譜圖引題--師幼有節(jié)奏地念歌詞,并表演故事--學習歌曲的'演唱--唱出歌曲的強與弱。從整個活動效果來看,進步很明顯。首先教師準備充分,不但能熟練地演唱,還用鋼琴錄了伴奏音樂。環(huán)節(jié)的遞進性明顯,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緊緊跟著教師的步伐逐步從動作還原到歌曲演唱,較好地完成了教學的目標。當然,也還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如幼兒的座位安排要有利于幼兒的活動;圖譜的擺放可以按照樂句放成三排;最后的歌曲學習中,動作的表演成分減少得還可以徹底些;教師的范唱要富有感染力和靈氣;另外,要加強幼兒對動作節(jié)奏性的把握和演唱姿勢的要求。
中班音樂教案 篇7
一、開始部分。
出示胖鴨圖,幼兒觀察講述。師:嘎嘎嘎,誰來了?他長得怎樣?(胖胖的)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用動作表示大肚子)
評:肥胖唐老鴨滑稽、幽默的形象能一下子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fā)幼兒大膽夸張地用動作表現(xiàn)這一形象。
二、基礎部分。
故事激趣,引入課題。
1、探索A段動作
故事:自從唐老鴨住進迪斯尼樂園以后,它就開始懶惰了。他每天就知道吃,又不做運動,結果就越來越胖,肚子也越來越大,你們聽,它來了!
集體聽音樂探索表現(xiàn)胖唐老鴨的動作:慢慢走,慢慢走。(要求表現(xiàn)出唐老鴨搖搖擺擺,笨重的樣子。)節(jié)奏為:XX |XX|
2、探索B段動作
傾聽B段音樂,
a、師:唐老鴨胖得連路都走不動了,它心里可著急了,怎么辦呢?(運動)那它會做哪些運動呢?
b、幼兒創(chuàng)意繪畫圖譜,探索多種運動的動作。要求幼兒能將唐老鴨可能產(chǎn)取的運動方式用圖譜的形式記錄下來,同時欣賞音樂,結合音樂的節(jié)奏,把這種運動進行了幾次也用簡單的圖譜進行記錄表現(xiàn)。
c、師:你的唐老鴨在做什么運動?他是怎樣運動的?要求幼兒根據(jù)自己繪畫的圖譜單獨表現(xiàn)(根據(jù)音樂的節(jié)奏)
d、選擇幾幅有創(chuàng)意的圖譜進行集體表演。(強調(diào)跟著音樂的節(jié)奏變化)
評:這 是本次活動的重點和難點,怎樣把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通過圖譜的方式,結合音樂的節(jié)奏變化進行表現(xiàn),要求教師必須能用非常簡短、清晰的語言進行引導,教師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所運用的教育技巧表現(xiàn)嫻熟,特別是在幼兒第一次圖譜繪畫不是很成功的情況下,用簡短的話語就把幼兒的困惑給化解了,讓幼兒在創(chuàng)編和聆聽的結合點上有機整合,創(chuàng)作出了各具個性和新意的作品,這是非常值得大家借鑒的。
3、探索C段動作
出示瘦鴨圖,激發(fā)幼兒興趣。
1、師:唐老鴨經(jīng)過了運動鍛煉以后,它的肚子就慢慢的小了下去。你們看,現(xiàn)在的'唐老鴨變得怎么樣了?走起路來會怎么樣?幼兒探索表現(xiàn)減肥后唐老鴨的動作(又輕又快)快快走,快快走。節(jié)奏為:XXXX| XXXX|
2、減肥后的唐老鴨參加了“動物運動會—百米賽跑”,你們猜,他得了第幾名呢?(冠軍)鼓勵幼兒能用快速的奔跑動作和得冠后的激動表情表現(xiàn)樂曲的結尾。
評:戲劇性的故事情節(jié)和以螺旋型上升式的旋律結構正好相得益彰,滿足了幼兒情緒上逐漸高漲的表現(xiàn)要求,音樂的高潮和幼兒情緒的高潮有機整合,讓幼兒在表現(xiàn)音樂形象的同時,在心理上獲得極大的宣泄和滿足。
三、結束部分。
1、完整表演。(根據(jù)幼兒設計的不同情節(jié)進行2次以上不同表演)
2、提示:通過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么?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該怎么做?
中班音樂教案 篇8
一、設計意圖:
平時,我們經(jīng)常開展猜謎活動,幼兒對猜謎游戲很感興趣。如何巧妙地將猜謎和歌曲融為一體,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在思考中,我很自然地想到動物猜謎的音樂活動,于是我就選擇并設計了本活動——動物猜謎歌。它既能豐富幼兒說唱、問答歌曲的知識,又能從中體驗到語言藝術的精妙。
二、活動目標:
1、感受說唱歌曲的新穎有趣,學習有節(jié)奏地念象聲詞。
2、嘗試用|××|×××|的節(jié)奏仿編謎語,體驗自由創(chuàng)編的樂趣。
3、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組織能力,合作能力,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
三、活動準備:
1、兒熟悉謎語的游戲
2、動物的圖片若干、節(jié)奏譜、磁帶、錄音機、電子琴
3、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森林動物王國”
四、活動過程:
。ㄒ唬┩娌轮i游戲
教師與幼兒伴隨音樂走進“森林”邊猜動物謎語,并找出謎底(小動物娃娃)從而體驗到猜謎游戲的樂趣。
(二)練習節(jié)奏謎語
1、幼兒邊拍節(jié)奏邊說謎語,鞏固已學謎語
2、教師啟發(fā)幼兒聽音樂節(jié)奏自己練習已學節(jié)奏謎語。
例:
× ×| ×× ×| × ×| ×× ×|
腦 袋 圓圓 的,耳 朵 大大 的
× ×| ×× ×| × ×| ×× ×|
鼻 子 長長 的,身 體 胖胖 的
。ㄈ┓中〗M仿編動物猜謎歌
1、教師引導幼兒按節(jié)奏,編出謎詞。要求編出動物特征,不能編動物名稱。
2、將幼兒仿編的謎詞配上音樂練習,邊拍節(jié)奏邊唱謎語。
。ㄋ 對唱游戲
1、集體對唱:教師唱出自編的謎語,幼兒唱出謎底
2、小組對唱:一組幼兒唱出自編的謎語,其他組幼兒唱出謎底
。ㄎ澹┗顒友由欤涸O置一個區(qū)域,讓幼兒將自編的謎語用圖或符號畫出來。
五、活動反思:
活動題材新穎,節(jié)奏感強,將謎語和歌曲巧妙地融合。你問我答的游戲形式,幼兒十分感興趣,積極地參與活動;顒又杏變鹤跃幹i語,有效地發(fā)揮了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若將民間游戲納入活動(如:以猜拳的游戲形式邊問邊答),更能增加活動的趣味性,持續(xù)參加活動的熱情。
六、活動評析:
活動選自福建省新編教材,此活動將民間游戲——猜謎和音樂說唱形式融為一體,既傳承了舊的活動形式,又保持了趣味性,有效地發(fā)揮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教師與幼兒共同創(chuàng)設“森林動物王國”的活動環(huán)境,當幼兒隨著美妙的音樂融入其中時,激發(fā)了孩子參與活動的熱情。在活動中,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以說、唱、問、答的方式與教師、小伙伴一同游戲,依據(jù)已掌握的節(jié)奏,模仿或自由地表演小動物。這對教師也提出了要求,本活動是第二課時,如果教師對幼兒提出的即興創(chuàng)編謎語進行擴展,也可將主題擴展至其他類別,如:人物、植物、水果等,對拓寬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會更理想。
中班音樂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在隨樂玩唱的過程中,感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
2、能根據(jù)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嘗試創(chuàng)編不同的"蓋房子"的動作。
3、明確游戲規(guī)則,學習跟著領頭人的節(jié)奏進行不同的蓋房子的游戲
活動準備:
1、幼兒已學會歌曲《蓋房子》,觀察過建筑工人蓋房子,玩過蓋房子的建構游戲。
2、資源包材料:教學cd《蓋房子》。
3、用牙膏盒做的磚頭人手一塊,蓋房子的圖片一套。
活動過程:
一、傾聽教學cd,復習歌曲《蓋房子》。
二、調(diào)動生活經(jīng)驗,創(chuàng)編蓋房子的動作。
--建筑工人叔叔們有什么本領?
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片,鼓勵幼兒創(chuàng)編不同的肢體動作,表現(xiàn)蓋房子的情景。
--提問:這時在干什么?你能用動作學一學嗎?
鼓勵幼兒有節(jié)奏地創(chuàng)編砌磚、抹墻、蓋房頂?shù)膭幼骱驮煨。教師適時配唱。
--播放教學cd,請幼兒邊唱邊將創(chuàng)編的動作組合起來完整表現(xiàn)。
三、游戲:蓋房子。體驗與同伴共同玩唱的快樂。
--教師介紹玩法與規(guī)則。
玩法:全體幼兒分為兩組,每組一位領頭人,其他為建筑工人。建筑工人手拿磚頭,跟著領頭人的節(jié)奏,邊唱《蓋房子》,邊隨樂有節(jié)奏的沿順時針的方向依次傳遞磚頭,最后一名建筑工人要將傳遞的磚頭砌起來,蓋成房子。唱到最后一個樂句是,停止游戲,欣賞各組蓋的房子。
規(guī)則:要按照音樂的節(jié)奏進行游戲,磚頭必須傳到下一個的前面。
--幼兒分成兩組,分別圍成圓圈,各選一個領頭人,共同游戲1-2次。
--幼兒自評游戲情況:你們覺得自己玩得怎么樣?游戲中遇到了什么問題?要怎么解決呢?
--加快歌曲節(jié)奏,再次游戲。
四、在教師逐漸變輕變慢的歌聲中放松休息,結束活動。
【中班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音樂教案06-14
中班音樂教案06-15
(精選)中班音樂教案07-20
中班音樂教案(精選)07-22
(經(jīng)典)中班音樂教案07-24
(經(jīng)典)中班音樂教案07-24
中班音樂教案[精選]07-26
【精選】中班音樂教案07-26
音樂火車中班教案08-19
中班音樂春天教案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