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小學數學教案9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過程:
一、積累鋪墊
1.引入:剛才的游戲有意思嗎?我們再來玩?zhèn)游戲好嗎?(課前游戲:你來比劃我來猜)
2.要求:剛剛我們根據比劃來猜測是什么事物,現在請同學們在紙上畫出題目的意思。
3.出示第一關:中山路小學原有一個花圃是長方形,長4米,寬3米。校園擴建時,長增加了2米。(1)學生畫圖(2)對比交流
4.從圖中你能求出什么?
二、初步感知
1.出示第二關:中山路小學原來操場是一個長方形,長40米。在擴建校園時,長增加了20米,這樣操場面積就增加了600平方米。原來操場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2.審題激需:你能想個辦法讓大部分同學都能理解題意順利闖關呢?(畫圖)
3.看誰能把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都在圖中表示出來?(1)學生畫圖, (2)對比交流:
4.現在圖有了,你能根據圖來求出原來操場的面積嗎?
。1)學生嘗試,教師巡視。(2)討論交流:
5.小結:從開始審題我們覺得有點困難,至現在大部分同學都能做出來,你有什么感受?(畫圖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畫圖能幫助我們思考……)
三、再次體驗
1.出示第三關:中山路小學原來有一個寬30米的前操場。因為要造“牡丹公寓”,寬減少了10米,這樣前操場面積就減少了400平方米,F在前操場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2.審題后問:長方形操場是怎樣變化的?(寬減少)你能把寬減少在圖上表示出來嗎?
3.學生畫圖,嘗試解答后交流:把題意表示清楚了嗎?能指著圖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想的嗎?(可能會有幾種方法,重點指出寬減少了,長不變,減少的長方形的長就是現在長方形的'長。)
4.小結揭題:我們順利闖過了第三關,你能談談畫圖對我們解決問題有什么幫助嗎?(清楚地找到數量之間的關系)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解決問題的策略”之一畫圖(板書)。
四、深入體驗
。ㄒ唬┑谒年P:
1.引入:應用畫圖的策略,我們來闖第四關。
2.分層出示:
。1)中山路小學原來有一個長方形操場,長40米,寬30米。擴建校園時,操場長增加了20米。這個操場面積增加了多少平方米?(學生口答,再出圖列式)
(2)中山路小學原來有一個長方形操場,長40米,寬30米。擴建校園時,操場寬增加了15米。這個操場面積增加了多少平方米?(學生口答,再出圖列式)
。3)中山路小學原來有一個長方形操場,長40米,寬30米。擴建校園時,操場長增加了20米,寬增加了15米。這個操場面積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學生猜測。先獨立畫圖,再討論驗證。(得出不是增加1200平方米,應該大于1200平方米)
到底增加了多少?學生解答后交流。(交流“整體”和“分塊”兩種思路)
3.反思小結:從用經驗猜測,到畫圖驗證,最后到解決問題,你有什么啟發(fā)嗎?
(二)第五關:
1.引入:第四關我們都闖過了,下面我們要挑戰(zhàn)——第五關!
2.出示第五關:中山路小學原來有一個長方形操場。如果這個操場的長增加20米,或者寬增加15米,面積都比原來增加600平方米。你知道原來操場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嗎?
。1)審題后問:與第四關有什么區(qū)別?(一個是“同時”,一個是“或者”)
。2)學生畫圖解答后交流:(讓學生指了圖來說思路。重點交流長增加出來的長方形的長就是原來長方形的寬;寬增加出來的長方形的寬就是原來長方形的長)
五、全課總結
今天學習了“解決問題的策略”,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生能根據生活經驗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結合具體情境給定一個方向能辨認出其余三個方向。
2、借助辨認方向活動,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3、學生能在實踐活動中學會與人交流、合作。
教學重點:
根據生活經驗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在指出一個方向的條件下,會辨認其余三個方向。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辨認方向的意識,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fā)展形象思維。
教學教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平時大家出去玩迷路過嗎?如果迷路了我們應該怎么辦呢?
學生回答:學生1:可以找人問路;學生二:可以記住一些標志性的建筑物,根據它們找到路......
師:大家的辦法可真多,那其實只要大家學會了辨認方向是不是就能找到路了!那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東西南北”一起來辨認方向。(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究
師:請同學們看大屏幕上的情境圖,看看圖中的老師和同學們都在做什么呢?誰能給大家來描述一下。
學生:老師在操場上給同學們指出太陽升起的方向。
師:也就是說老師在教大家辨認方向對嗎?
師:那同學們,你們也想到操場上去認一認方向嗎?
。ńM織學生去操場)
師:同學們看太陽升起來的方向,那是哪個方向呢?
學生:東方
師:對,太陽是從東方升起的,那你們能指一指東方嗎?(老師和同學一起指向東方)
師:同學們真棒,根據太陽從東方升起的規(guī)律這么快就辨認出了東方。那大家再仔細觀察一下我們操場的東面還有些什么呢?
學生觀察后回答
師:嗯,同學的觀察力真敏銳,這么快就把我們操場東面的事物都觀察出來了。那大家知道除了東還有哪些方向嗎?
學生:太陽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還有西方
學生:大雁冬天的時候要飛向南方,春天飛回北方。還有南方和北方。
師:大家知道了太陽升起的方向是東,那其他幾個方向怎么找呢
學生紛紛回答
師:老師告訴大家一首兒歌,幫助大家找一找其他三個方向“早上起來,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做游戲找方向。引導學生發(fā)現前后左右的位置發(fā)生變化,東南西北的方向不變。
師:對,沒錯,一共有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那請同學們再分別觀察一下我們操場的西面、南面和北面都有些什么呢,然后在教材附頁1的圖上記下來并標明方向。
。▽W生分組觀察、交流并記錄)
組織學生回教室
師:現在我們把各組的'活動成功展示出來。
師:請你們觀察圖上所標的方向有什么不同
學生:記錄的事物是相同的,但三張記錄紙呈現出來的結果是不同的,他們畫出來的圖也不一樣。
師:這名同學說的很好。那大家想一想,如果我們在繪制地圖時,有的上邊是東,有的上邊是西,有的上邊是南,有的上邊是北,行嗎?
學生:不行,這樣人們看地圖就亂了。
師:生活我們對表示地圖上的方向做了規(guī)定,可以概括為“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地圖就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繪制的。
師:你們現在能按上北下南的規(guī)定繪制地圖了嗎?請把你剛才在
操場上觀察到的景物整理成地圖,在書上第15頁填一填。
學生填,教師巡視指導
三、鞏固練習
師:大家會辨認方向了嗎?(學生齊喊會)那我們就一起來實際操作下。
練一練第一題,指名做
第二題,小組同學互相我說你做
第三題,自己做,指名回答
第四題作為家庭作業(yè)
四、總結提升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有哪些收獲呢?跟大家來分享一下。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前 后 (第2頁)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在具體的生活實踐或游戲情境中,體驗前與后的位置與順序。
2、能準確地確定物體前后的位置與順序。
3、培養(yǎng)學生關于前后的空間觀念。
4、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
前與后的位置與順序
教學難點:
學生前后空間觀念的培養(yǎng)。
教學方法:
嘗試教學、情境教學、游戲
教學準備:
紙制的方向盤4個、車站牌5個、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老師請5名學生上講臺排成隊列 (5名學生排成隊列,其余學生描述其中一位學生的位置)
2、在老師的口令下,學生按要求調換位置(把原來排在第二位的同學,依次往后進行調換,換三次,最后一次換到了隊伍的末尾。使學生初步體驗到:前后的位置與順序,具有一定的相對性。
引導學生( )同學在( )同學前面,在( )同學后面,( )在最前面等較規(guī)范的語言來描述。
二、 觀察討論、學習新知
1、(有了前面的情境設計做鋪墊,學生已初步體驗到了前后的.位置與順序,因此新課知識,應由學生自己通過觀察、討論來掌握。)
2、老師出示電腦:小動物賽跑 電腦演示:小鹿、小狐貍、小白兔,小蝸牛參加賽跑,起跑后不久,他們的位置發(fā)生了改變。
。▽W生看電腦觀察小動物的位置變化) (暫停演示)
問:你看到了什么?現在跑在最前面,它后面有哪些小動物?誰第二?小白兔跑第幾?小蝸牛跑第幾?
問:如果比賽繼續(xù)進行,可能會有什么情況發(fā)生?
。康模簡l(fā)學生的法語異思維,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語言表達能力。再次體驗到前后順序具有相對性)
3、看書:第2頁上面的圖
讓學生看圖答 三、 練習鞏固、啟發(fā)思維
1、說一說
(1)你的座位前面是誰?后面是誰?(目的:讓學生在真實的場景中體會前后意義和相對性)
。2)你前面有幾個同學?后面有幾個同學?你是排在第幾位?(使學生學會從前面數或者從后面數,得到不同的答案)
2、第2頁的做一做的第二題,然后全班集體訂正。
3、游戲
。1)請一名學生扮演司機,老師扮演售票員,5名學生扮演站牌(手持站牌站在教室5個不同的地方),其余學生扮演等車的乘客(可任意選擇站起來牌),在教室里進行坐車游戲。 師出示其中一個站牌,請學生說說站起來牌的意義。
師:各位乘客,歡迎您坐我們的公共汽車,本車的起點站起來是火車站,終點站是動物園,有上車的乘客請上車。
師:你想到什么地方去?到你要去的地方,有多少站? 每到一站,老師都報出站不同,學生自由地上下車,但要求說出自己坐多少站?(答案不唯一)
。2)請同學們看,現在老師是前面朝你們站著,那么黑板在老師的哪一面?老師在黑板的哪一面?你們在老師的哪一面?(與一名學生合作),他在我的哪一面?(前面)
換位置后再問:現在呢?(后面)師生同時向左轉后再問:現在呢?(后面)
師:對,請同學們記。好娉姆较蚓褪
生:前
師:背對的方向則是
生:后
師:前與后只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
四、 家庭游戲、知識鞏固
(1)回家后,幫你的玩具排排隊(可以是布娃娃,也可以是不同形狀的積木),并向家里人說說他們的前面順序
(2)向家長說說,做課間操時,排在前面和后而的分別是誰?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一、課標解讀: (一)數與代數1。能結合具體情境初步理解小數的意義,能認、讀、寫小數。2。能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3。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4。能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并能對結果的合理性進行判斷。5。認識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二)空間與圖形1。結合實例認識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體會并認識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頃),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2。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能估計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3。結合實例,感知理解對稱現象。4。通過觀察、操作、認識軸對稱圖形,并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的軸對稱圖形。三)統計與概率1。對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過程有所體驗。2。通過實例,認識統計表和象形統計圖、條形統計圖(1格代表1個單位),并完成相應的圖表。3。能根據簡單的問題,使用適當的方法(如記數、測量、實驗等)收集數據,并將數據記錄在統計表中。4。通過豐富的實例,了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結果為整數)。5。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能和同伴交換自己的想法。四)實踐活動1。經歷觀察、操作、實驗、調查、推理等實踐活動;在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2。獲得一切初步的數學實踐活動經驗,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問題。3。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五)思想品德和情感教育
二、教材分析:
(一)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小數的初步認識,位置與方向,面積,年、月、日,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用數學解決問題,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面積以及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1、會筆算一位數除多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2、會口算一位數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每位乘積不滿十)。 3、初步認識簡單的小數(小數部分不超過兩位),初步知道小數的含義,會讀、寫小數,初步認識小數的大小,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
4、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5、認識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體會并認識面積單位,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會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并能估計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6、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數;知道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了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8、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換的思想,形成發(fā)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1、養(yǎng)成認真作業(yè)、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二)、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位置與方向,年、月、日,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
教學難點:位置的確認,計算的算理,時間的計算。
三、學情分析:
1、小學三年級的學生雖已發(fā)展了有意注意,但還是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響而分心。這個年齡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還較差。上課不專心聽講,有其自身的年齡特點。2、學生一般對上課所講的內容不容易感興趣。如果教師講得有趣,學生肯定會全神貫注。3、學生雖然已上了三年級,但有的學生還未養(yǎng)成上課聽講的良好習慣。4、有的學生不適應教師的講課形式或不喜歡任課教師,而“遷怒”于聽課。5、有的差生平時受到教師的關注少一些,而教師的批評正是一種關注,潛意識想得到教師的關注,所以不認真聽講。 總體上,從上學期成績分析看,成績較理想但還需繼續(xù)努力,本學期要因材施教,分別對待。對于自己認為聰明得很,平時懶讀、懶寫、懶做題,成績也不會好到哪兒去的學生,可以引導多自學,自己悟出道理,小組展開討論,比教師苦口婆心的說教會更有效。對于基礎很差、干勁更差,上課不遵守紀律,作業(yè)叮囑再三都不能完成的十多個同學,更要認真對待,發(fā)現他們思想、學習中的閃光點,鼓勵他們的點滴進步,與家長聯系溝通,與優(yōu)生結對子,力爭使他們成為砌墻的磚頭——后來居上。
在小學階段的最后一個學期,要繼續(xù)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
四、增優(yōu)補差
1、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和處理教材。教學選取的素材要密切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新穎有趣,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在教學中,要注重利用“信息窗”“情境圖”,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要創(chuàng)設有趣的數學活動,使學生能充分體驗,把主動權放給學生。重視有效的小組研討,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體驗合作的快樂。3、盡量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對口算和計算的興趣,提高學生準確計算的能力。提倡多樣化的學習方式,重視學生個性發(fā)展。 4、應用題的教學要重視學生理解題意,分析題意的過程,準確的把握數量關系,逐步提高舉一反三的能力。 5、要充分利用數學學具,重視學生操作,讓學生積極的動手、動腦、動口。6、作業(yè)布置力求少而精,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區(qū)別對待。作業(yè)批改要及時,并努力做好批改記錄,以便進行有的放矢的反饋和矯正。 7、對后進生要多給與關心和幫助,多給他們提供成功的機會,激發(fā)其上進心。鼓勵學生間的相互幫助,使后進生樂于接受。 8、努力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多讀書,多查閱資料,掌握先進的教學理念。多聽課,多評課,汲取先進教師的教學經驗,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信息窗1,第二個紅點問題
教學目標:
1.認識并學會除法豎式的寫法。
2.在理解除法各部分名稱和意義的基礎上,掌握除法豎式的寫法。
3. 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的意義與作用,進一步激發(fā)學習數學的興趣;在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獲得成功愉快的體驗。
重點難點:
掌握除法豎式的計算方法,會正確書寫乘法豎式,能運用相關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掌握除法豎式的書寫步驟。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 同學們在上節(jié)課學習了2-5的乘法口訣求商,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 下。 指名背誦2-5的乘法口訣。
2. 指名口答 42≒ 63= 84= 155= 124≒ 204= 93= 164≒
二、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課件展示同學們采集動植物標本的情景。 教師提問:上節(jié)課我們解決了兩個問題,還有哪個問題沒解決? 生回答:平均每人捉了幾只蝴蝶?
2.引導學生把相關信息和問題連起來說一說? 交流,引導明確:學生交流完整問題:3人一共捉了15只蝴蝶,平均每人捉了幾只蝴蝶?
3. 請學生列出算式,教師板書,指名說算式表示的`意義。
交流明確:求平均每人捉了幾只蝴蝶,也就是把1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 列出算式:153=?
4. 提問:你會用乘法口訣計算這個算式嗎?你是怎樣想的? 學生獨立想一想、算一算、集體交流,指名回答:想3和幾相乘得15,想乘法口訣三五十五,商是五。
5. 引導:乘法可以寫成豎式,除法可以寫成豎式嗎? 板書,并講解,除法豎式的正確寫法。 課件按步驟演示講解: 15 3 =5 5商 3)15被除數 15 0 這就是除法豎式,很 奇怪吧!仔細觀察,同桌互相說說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學生質疑: ①為什么要有3個5? ②0是從哪里來的 ? 師:孩子們,你們的問題提的非常好。 交流明確:豎式要向上面那樣寫完整。
6. 試一試:把第一個紅紅點問題的除法算式寫成豎式。
學生獨立寫寫,集體訂正。 教師巡視,選擇學生作業(yè)展示。
三、鞏固應用,拓展提高
補充練習:用豎式計算下列各題。
164= 33= 204=
84= 105= 62=
四、抽象概括,總結提升。
說一說今天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些數學知識?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探索2、5倍數的特征,初步理解奇數、偶數的概念。
教學重點:
發(fā)現2、5倍數的特征并靈活運用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奧運帶給我們的除了那種奮勇拼搏的體育精神,還有一點那就是要提高人們的健身意識。過一段時間我們學校要舉行團體操表演,有哪些表演形式呢?我們來看一看吧
(學生認真看表演情況。)
二、探究新知
1、活動一:師:從圖中你們知道了哪些信息?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學生觀察情境圖,說出自己通過觀察發(fā)現的信息,提出問題,全班交流。
2、活動二:師:我們首先解決“各項表演分別可以選派幾人參加”這個問題。請你們想一想,每個方隊得人數有沒有規(guī)律?到問題時要仔細分析、驗證,不能輕易下結論。
學生獨立思考,然后交流。學生的思考可能停留在圖中呈現的人數上,3個5、6個2、5個3。教師可適時引導:各隊的人數與2、3、5有沒有關系?
3、活動三;
師:在1—100的自然數中,2的倍數有那些?5的倍數有哪些呢?3的`倍數有哪些呢?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討論。
學生自主思考后,可能采用無序排列、有序列舉、在百數表中 圈出或涂色等解決問題的方法。
4、活動四
師:同學們了不起,用這么多辦法找出了100以內2、5的倍數,那你們有沒有發(fā)現2的倍數、5的倍數都是一些什么樣的數?
師:像2、4、6、8、10、12……都是偶數,1、3、5、7、9、11……都是奇數。
師:你能再說出幾個偶數、奇數的例子。
學生獨立思考,從不同的角度思考2、5的倍數的特征。
學生認真聽講
學生舉例,相互交流。
三、課堂練習
自主練習第1、2題。學生自主練習,教師巡視指導,全班交流。
第3題數學游戲:應用今天學到的知識,看數字卡片說一句話。如:20是偶數,是2的倍數,同時也是5的倍數等。同位兩人輪流出卡片,參與游戲。
四、課后小結
師:請同學們說一說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些什么?還有什么問題?你對自己有什么評價?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發(fā)現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學會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2.在探索運算律的過程中,發(fā)展學生的分析比較、歸納概括的能力,滲透建模的數學思想,培養(yǎng)學生的符號感。
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換律、結合律。
教學難點:歸納、概括出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師生談話。
同學們,你們喜歡跳繩和踢毽子嗎?我們班哪位同學跳繩比較強?誰踢毽子比較強?
學生自由發(fā)言。
2.課件出示教材第55頁例題1情境圖,你能從圖中獲取哪些數學信息?(學生自由說)
追問:你能根據這些信息,提出哪些用加法計算的問題?
。1)跳繩的有多少人?
(2)參加活動的女生有多少人?
(3)參加活動的一共有多少人?
3.導入新課。
在過去的學習中,我們進行過很多的加法運算,你知道在加法運算里有哪些基本規(guī)律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索加法中
的運算規(guī)律。(板書課題)
二、交流共享
1.加法交換律。
。1)提出問題:求跳繩的有多少人,應該怎樣列式計算?
。2)列式解答。
指名學生回答,教師板書:28+17=45(人)
追問:還可以怎樣列式?
教師板書:17+28=45(人)
(3)觀察發(fā)現。
提問:這兩道算式都是求什么的人數?結果都是多少?再觀察算式,說說它們有何相同點和不同點。
引導學生發(fā)現:這兩道算式都是求跳繩的總人數,加數相同,得數也一樣,只不過是把兩個加數的位置調換了一下。
引導:我們可以用什么符號將這兩道算式連起來呢?(等號)
師板書:28+17=17+28
(4)照樣子寫一寫。
讓學生試寫等式,并投影展示。
提問:觀察這些等式,你有什么發(fā)現?
。▋蓚加數交換位置,和不變)
。5)指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表示出這種規(guī)律。
學生在各自的練習本上表示規(guī)律后,交流各自的表示方法。
。6)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換律。
明確:如果用字母a、b分別表示兩個加數,上面的規(guī)律可以寫成:
a+b=b+a
教師指出:兩個數相加,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和不變。這就是加法交換律。(板書:加法交換律)
2.加法結合律。
。1)課件出示問題:跳繩和踢毽子的一共有多少人?
。2)學生獨立列式計算。教師巡視,注意不同的解答方法,并指名兩人板演不同的方法。
。3)組織匯報交流。
解法一:先算出跳繩的有多少人。
。28+17)+23
=45+23
=68(人)
解法二:先算出女生有多少人。
28+(17+23)
=28+40
=68(人)
提問:這兩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學生觀察、比較這兩個不同算式的計算結果。
追問:這兩道算式的結果相同,我們可以把它寫成等式嗎?怎樣寫?
根據學生的回答,師板書:(28+17)+23=28+(17+23)
(4)加深認識、探索規(guī)律。
、僬n件出示下面兩道算式,讓學生算一算,判斷下面的`○里能不能填等號。
(45+25)+16○45+(25+16)
。39+18)+22○39+(18+22)
、诮M織觀察:這幾組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從這些例子中可以發(fā)現什么規(guī)律?
學生交流得出:這兩個算式中,三個加數分別相同,加數的位置也相同;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
和不變。
追問:如果用字母a、b、c分別表示三個加數,這個規(guī)律可以怎樣表示?
師板書:(a+b)+c=a+(b+c)
小結: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和不變。這就是加法結合律。(板書:加法結合律)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教材第56頁“練一練”。
讓學生說說每個等式各運用了什么運算律及判斷的依據。
第三小題既交換了位置,又改變了運算順序,所以該小題運用了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
2.完成教材第58頁“練習九”第1、2、3題。
(1)第1題中的最后一小題運用了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
。2)第2題是運用加法交換律進行驗算,這在過去的計算過程中有學習過,通過這幾題的練習加深學生的認識。
(3)第3小題讓學生通過計算和觀察、比較,進一步認識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讓學生計算,并說說每組中兩題的聯系。
比較每組中的兩題,說說哪一題計算起來更加簡便。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課后反思又稱反思性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在先進的教學理論指導下,批判地觀察自我的主體行為表示和其行為依據。通過觀察、回顧、診斷、自我監(jiān)控等方式,對教學實踐進行考慮、反饋、評價、探索,解決教學中的的實際問題,針對教學中的“教”與“學”兩方面活動的過程和效果,對它們的合理性做出準確的判斷,查擺自身缺陷,揚長避短,不時改進教學。下面談談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應用課后反思的幾點做法。
一、公開課教案的反思
教師設計教學方案,要堅持“以學定教”的精神,設計教學設計時,要預測同學遇到的問題,那些地方同學不容易理解,根據同學要遇到的問題,設計出解決這些問題的戰(zhàn)略和方法,因此,教師在備課時,先要對過去的教學經驗進行反思,反思自身或他人以前在講授這一教學內容時曾遇到過那些問題,有那些經驗,應該采用什么戰(zhàn)略和方法解決的,效果如何?然后進行新的公開課教案。
在設計新的教學設計時,要根據自身所教班級同學的實際情況,在學習這一內容時,可能會遇到那些新問題,針對出現的這些新問題,可采取那些戰(zhàn)略和方法。
例如:在教學“有余數的除法”一課時,根據以往經驗,同學對“余數都比除數小”這一規(guī)律不夠理解,出現余數比除數大的現象,在公開課教案時,為加深同學的理解,突破這一教學難點,我讓同學分小組合作學習,動手操作,進行分鉛筆試驗,并引導同學觀察、比較、討論,最后讓同學在操作實驗中自身得到了“余數都比除數小”這一規(guī)律。
二、課堂課后反思
再好的教學總有它缺乏的地方,總有須待進一步改進,進一步優(yōu)化的地方,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教學效果反饋信息不時地反思,反思解決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根據出現的問題,和時反思自身的教學行為,調整教學戰(zhàn)略,只有這樣,才干更好地掌握教材,設計出一套以同學為中心,培養(yǎng)同學發(fā)散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不時完善教學方法,順應同學的發(fā)展需要。
在同學學習過程中出現思維障礙時,教師應和時反思,如何啟發(fā)引領同學克服思維障礙,當同學發(fā)生意外事情時,教師和時進行反思,如何機智地處置發(fā)生的意外,使同學和時恢復到正常的思維狀態(tài)。
例如在教學“梯形面積”時,有這樣一道題:一梯形上底是3米,下底是5米,高是2米,求梯形的面積。在解答此題時,有一同學列式為:3+5=8(平方米),當同學都笑他錯誤時,他卻理直氣壯地說:“梯形的高是2米,可計算面積時,公式又要除以2,乘以2再除以2,可以相互抵消,所以只要把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加起來就行了!甭犓@么一說,感覺還有道理,此時我順勢引導:“是不是所有梯形都可以用這樣的方法呢?”同學展開討論,分析得出:假如梯形的高不是2米,就不能用這個方法了。
教學中,經常會出現類似這些我們不能預料的問題,我們要和時地反思,啟發(fā)引導同學克服思維障礙。
三、課后總結的反思
教學反思主要是教師在課后對整個教學行為過程進行反思性回憶,包括對自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同學表示、教學的勝利與失敗等情況進行分析,找出教學程序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的勝利和缺乏之處,研究發(fā)生缺乏的原因,考慮今后改進優(yōu)化的方向。課后總結反思,一般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 反思教學勝利之處
每一節(jié)課螳都是師生圍繞一定的`教學目標,依照預先設想的教學方案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如各種教學手段的有機結合,巧妙地新課引入,留有懸念的結束語,教學中的亮點,精彩片斷,以和教師在課堂上隨著教學內容的展示、情境的創(chuàng)設而發(fā)生的靈感,與同學發(fā)生強烈的共鳴處等,課后進行認真反思,記錄下來,為今后教學提供參考。
2. 反思教學失敗之處
再完美的公開課教案也可能有疏漏、失誤之處,把這些課堂教學中的失敗教訓,如對教材理解出現的偏差,對教學重點、難點處置不當,演示、實驗有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由于某種原因,同學的積極性受到挫傷等記錄下來,并對其原因作深刻的分析的探究,成為今后教學吸取的教訓。
3. 反思同學的反饋
同學是教學的對象,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的教學活動是以同學為中心進行的,將同學在學習過程中閃現出智慧的火花,獨特見解或是同學的問題,如能力缺陷,思維障礙,以和同學學習中遇到的困難,作業(yè)存在的問題等記錄下來,便于在以后的教學中,有針對性地實施彌補,特別是在課堂上同學提出的一些老師解決不了的奇特問題,記錄到課后去研究。
課后反思是教師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重要手段,是教師學會如何教學和從教學中學會什么的有效途徑,勤反思,也是現代教師在研究狀態(tài)下進行課堂教學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huán),因此,在教學中不時反思提煉,從中發(fā)現問題,進行研究,就一定能拉提升我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我們的專業(yè)素養(yǎng),提升我們的教學水平。促使自身生長與進步,使自身成為一名反思型、研究型、學者型的教師,成為新時代的教學能手。
小學數學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情景中理解“等式的兩邊同時乘或除以一個不為0的數,所得的結果仍然使等式”,會用等式的這個性質解只含有乘法或除法運算的簡單方程。
2、使學生在觀察、分析、抽象、概念和交流的過程中,進一步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發(fā)展初步的抽象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對等式的性質進一步的理解,解含有乘、除法的方程。
教學過程:
一、教學新課
1、教學例5。
(1)我們已經學會了根據“等式的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一個數,結果仍是等式”的性質解方程,今天我們將繼續(xù)學習解方程的.知識。
(2)出示例5第一組圖。
根據左邊的圖,你能列出等式嗎?(x=20)
右邊的圖與左邊的圖比較,有什么變化?
你認為天平還會平衡嗎?
你能根據右邊圖物體的質量相等關系再列出一個等式嗎?(2x=20×2)
這個等式又告訴我們什么呢?在小組中說說你的發(fā)現。
小組中互相說想法,匯報。
(等式的兩邊同時乘一個數,所得的結果仍然是等式)
想像一下,如果20=20的左右兩邊同時乘3,所得的結果仍然是等式嗎?
用等式如何表示呢 ?(20×3=20×3)
如果左右兩邊同時乘0呢?可以嗎?
(3)出示第二組圖。
左邊的圖能看懂嗎?用等式怎樣表示?(3x=20×3),也就是3x=60。左邊的圖與右邊的相比,物體的質量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天平還會平衡嗎?
你能根據質量的變化情況列出等式嗎?
這又說明了什么?
(等式的兩邊同時除以一個數,所得的結果仍然是等式)
你能自己寫一個等式,并把等式兩邊同時除以一個數,看看結果還是等式嗎?
嘗試練習,匯報。
有什么發(fā)現?兩邊同時除以0呢?為什么?
指出:等式的兩邊同時除以一個不為0的數,所得的結果仍然是等式。
(4)歸納。
通過對兩組圖的觀察,你認為等式又有什么性質呢?
(等式兩邊同時乘或除以一個不為0的數,所得的結果仍然是等式。)
指出:這也是等式的性質。
(5)完成練一練第1題。
獨立完成填寫。
X÷6×6和0.7x÷0.7化簡后應是多少?
2、教學例6。
(1)出示例6。
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是什么?
你能根據這個數量關系列出方程嗎?(40x=960)
40、x、960各表示什么?
應該怎樣解這個方程呢?小組討論。
匯報討論結果。
你怎樣想到方程兩邊都除以40的呢?
這樣做的依據是什么?
學生在書上完成,展示學生解題過程。
40x=960
解:40x÷40=960÷40
X=24
檢驗:40×24=960
答:試驗田的寬是24米。
如何檢驗?
誰能說一說解這個方程,最關鍵是什么?
(2)完成試一試。
要使左邊只剩下x,應該怎么辦?
獨立完成解答,集體核對。
(3)完成練一練第2題。
說說每題應該怎樣解,獨立解答。
匯報解題過程,集體核對。
二、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二第1題。
獨立完成,小組交流。
2、完成練習二第2題。
每題中解方程時分別省略了什么?
指出:我們在解答時,也可以應用這樣的方法。
3、完成練習二第3題。
獨立完成,展示作業(yè),集體核對。
4、完成練習二第4題。
從圖中可以看出什么數量關系?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是什么?
獨立完成。
三、課堂總結
本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說說你得到的知識?
在解方程時,關鍵是什么?要注意什么?
板書設計:
等式的性質和解方程
等式兩邊同時乘或除以一個不為0的數,
所得的結果仍然是等式。
40x=960
解:40x÷40=960÷40
X=24
檢驗:40×24=960
答:試驗田的寬是24米。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的數學教案03-24
小學數學教案08-29
小學數學教案11-04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5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5
小學數學教案(精選)07-05
小學數學教案【精選】07-05
小學數學教案07-05
小學數學教案07-05
小學數學教案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