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語文教案實用10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教案 篇1
《這樣做多好》是快樂讀書屋一中,第一篇獨立閱讀的課文,為了鼓勵學生敢于自己閱讀、樂于閱讀,我將這篇文章讓學生回家自學。沒想到的是,我班學生能將這項作業(yè)做的很好。他們不僅能說出這課有幾個自然段,而且能說出文章中的丹丹每一次遇到事情是怎樣說的,又是怎樣做的,以及老師對她的每一次回答是怎樣說的。
在課堂上我引導他們說出了丹丹由一個單純幼稚,不會關(guān)心別人、關(guān)心集體的小女孩,經(jīng)歷了幾件事后,成長為一個助人為樂、有主人翁責任感、愛學校、團結(jié)同學的.小學生,說明丹丹長大了。順勢我引導我班學生,你在學校、班級遇到過什么事情,你是怎樣做的?
當我提出來后,學生反應并不是很積極響應,于是我讓我班平時比較愛告狀的同學說一說,這位同學站起來,說:老師,我忘記了。
見此景,我就舉了一件小事:記得有一天,老師說:這是誰的紙呀?咱班同學說:老師這不是我的,老師這也不是我的,就是沒有一個人撿?,還有一下課,就圍到老師身邊,不停地說:老師,老師那么通過今天的學習,老師要看看誰現(xiàn)在長大了,誰還處于成長期。
當同學們聽到我的話,集體特別的活躍,馬上看班級地面上有沒有紙,為了撿起紙有的同學都下地去和別的同學爭著撿,王博的書掉到地上,馬上就有幾名同學做起好人好事,可見孩子們是可愛的。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讀詞語,根據(jù)字形猜猜字的意思,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分析字形,從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2、讀句子,加標點,為學生的正確閱讀和良好寫作打下基礎(chǔ)。。
3、讀故事,體會標點在我們平時的學習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4、讀詞語,認識象聲詞。
5、為自己設(shè)計帽子,訓練學生有順序、有條理的語言表達以及學生的想象能力。
6、口語交際,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說一說自己的特長,通過互相之間的交流,達到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的目標,明白只有堅持不懈、刻苦練習才能學有所長。
教學重點:
1、讀詞語,根據(jù)字形猜猜字的意思,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分析字形,從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2、讀句子,加標點,為學生的正確閱讀和良好寫作打下基礎(chǔ)。。
3、讀故事,體會標點在我們平時的學習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4、讀詞語,認識象聲詞。
教學難點:
1、為自己設(shè)計帽子,訓練學生有順序、有條理的語言表達以及學生的想象能力。
2、口語交際,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說一說自己的特長,通過互相之間的交流,達到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的目標,明白只有堅持不懈、刻苦練習才能學有所長。
課時安排: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讀詞語,根據(jù)字形猜猜字的意思,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分析字形,從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2、讀句子,加標點,為學生的正確閱讀和良好寫作打下基礎(chǔ)。
3、讀故事,體會標點在我們平時的學習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學重點: 讀故事,體會標點在我們平時的學習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學難點:
1、讀詞語,根據(jù)字形猜猜字的意思,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分析字形,從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2、讀句子,加標點,為學生的正確閱讀和良好寫作打下基礎(chǔ)。
教具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讀一讀,根據(jù)字形猜猜字的意思。
1、自由讀,邊讀邊想象。
2、師舉例:“闖”
3、生互猜:
4、指名說,評說。
二、讀一讀,填上標點符號。
1、師板書“。?!”,讓學生認識這三種符號。
2、出示例句,直觀感受它們各自的用法。
。1)我的作業(yè)做完了()
(2)我的作業(yè)什么時候才能做完呢()
。3)我的.作業(yè)做完了,我真高興()
3、給書上的句子填上標點符號。
4、指名讀句子。
三、讀一讀。
1、自由讀,你讀懂了什么?
2、師讀最后一句話,引導學生體會。
3、指名說標點,另一學生說句子。
4、一名學生說句子,另一名學生說標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讀詞語,認識象聲詞。
2、為自己設(shè)計帽子,訓練學生有順序、有條理的語言表達以及學生的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 讀詞語,認識象聲詞。
教學難點: 為自己設(shè)計帽子,訓練學生有順序、有條理的語言表達以及學生的想象能力。
教具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讀一讀,說一說。
1、讀短語,說讀后感。
2、師:這類詞是專門用來模擬人類和事物運動時發(fā)出的聲音的。
3、你的周圍也有很多聲音,站在樹下聽一聽,站在雪地里聽一聽……你聽到了什么?
4、比一比,看誰說得多,說得好。
二、為自己設(shè)計帽子。
1、從形狀、顏色、大小以及我為什么要這樣設(shè)計來表述。
2、生思考,再動筆。(大膽想象)
3、指名說。
4、大家評。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儲備點:
1.理解文言文實詞的意義。
2.掌握文言文的誦讀方法。
能力培養(yǎng)點:
1.學會仔細觀察事物,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
2.圍繞中心,選取富有表現(xiàn)力的同類材料進行表述。
情感體驗點:
體驗生活,愛惜生靈,感悟物外之趣。
教學重、難點:
理解文言字詞,掌握誦讀方法。
背誦全文。
課型:朗讀課
教學方法:采用四輪誦讀的方法,層層推進不斷提高閱讀要求,引導學生在朗讀的基礎(chǔ)上感悟,在感悟的基礎(chǔ)上進行背誦。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具準備:生字投影片、卡片。
教學設(shè)計: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正音、指導朗讀、反復朗讀。
2.疏通文句,把握文章內(nèi)容,體會作者兒時觀察昆蟲的童趣。
3.體會作者天真爛漫的童年生活。
教學步驟及過程
一、課前三分鐘:(3分鐘)
1.按學號說自己最近的所見所聞。
2.抽一學生從內(nèi)容、儀態(tài)和技巧方面評價。(目的在于促使學生認真聽講,練習口才,讓說話者也有緊迫感。)
。▊鋵W生)如果學生講得不好,教師應給予糾正,學生評價若不知如何說起,
教師要作適當?shù)狞c撥。
二、創(chuàng)設(shè)情景,導入新課。(2分鐘)
教師:同學們,你們的童年生活如何的呢?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嗎?
請一學生講講。
(備學生)沒有學生回答,教師可以講講自己童年時的快樂時光。
三、指導朗讀,了解文意。(目標1)(15分鐘)
1.教師正音。
藐( )小項為之強( )鶴唳( )怡( )然
土礫( ) 壑( ) 蝦( )。 )
2.教師提示、正確劃分下列句子的朗讀停頓。
見 /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
昂首/觀之,項/為之強。
使其/沖煙飛鳴,作/青云白鶴觀
見/二蟲斗草間,觀之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也。
3.學生自由朗讀,齊讀。
四、翻譯課文。(目標2)(23分鐘)
1.幻燈顯示,先根據(jù)課文注釋完成練習提綱,再翻譯全文。
(1).弄清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
①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自己)
②又留蚊子素帳中,徐噴以煙(慢慢地)
、郾迶(shù)十驅(qū)之別院(用鞭子打)
、芤韵x蚊為獸(把……當作……)
。2).弄清加點的'代詞在文中所指代的事物。
、俦丶毑炱浼y理(代藐小微物)
②昂首觀之(代夏蚊)
、凼怪疀_煙飛鳴(代蚊子)
、艹6灼渖恚ù约海
⑤觀之正濃(代二蟲)
、蒡(qū)之別院(代蝦蟆)
。3)聯(lián)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語句,想一想該怎樣翻譯。
、傩闹,則或干或百果然鶴也。(用心地想象,成千上百的蚊子果然都變成了鶴。)
、诔6灼渖恚ǔ6紫律碜樱,使與臺齊(使身子與花臺平齊)。
、凵裼纹渲校∪蛔缘。(全神貫注地沉浸在想象之中,心情愉悅,自覺是一種滿足。)
、芤姸x斗草間。(看見二只蟲子在草間爭斗。)
2.講解聯(lián)系答案。
(備學生)有個別詞語較難或教重要,教師板書而且要求學生進行識記。
3.根據(jù)剛才的練習,學生獨立試譯。
4.學生糾正或修改,教師補充。
五、小結(jié)(1分鐘)
這是一篇充滿童真、童趣的文章,從文章里,我們看出了作者天真爛漫的童年生活。確實,我們跟作者的年代比較,現(xiàn)在的生活不知好多少,那么我們是否要更珍惜現(xiàn)在的生活呢?
六、布置作業(yè)(1分鐘)
1.用“明察秋毫”、“藐小”、“怡然自得”等詞語造句。(A)
2.翻譯全文。(B)
3.找出課文當中你喜歡的句子,并說說原因。(C)
七、說課精要:引導學生反復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文句,設(shè)計一系列的練習讓學生在練習過程中熟悉并理解文言詞語,自主翻譯課文。
八、教學后記: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口頭翻譯課文,在熟悉文句的基礎(chǔ)上,復述課文內(nèi)容。
2.理解作者的"物外之趣"并且思考這種"物外之趣"是怎么來的。
3.學習作者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想象。
教學步驟及過程
一、課前三分鐘:(3分鐘)
1.按學號說自己最近的所見所聞。
2.抽一學生從內(nèi)容、儀態(tài)和技巧方面評價。(目的在于促使學生認真聽講,練習口才,讓說話者也有緊迫感。)
(備學生)如果學生講得不好,教師應給予糾正,學生評價若不知如何說起,
教師要作適當?shù)狞c撥。
二、以舊聯(lián)新,復習導入。(2分鐘)
1.請一學生回憶上界課的內(nèi)容。
2.教師明確今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理解作者的“物外之趣”并且思考這種“物外之趣”是怎么來的。)
三、復述課文內(nèi)容,先擬出復述提綱。(目標1)(15分鐘)
1.教師提出問題:作者記敘了兒時哪幾件"物外之趣"?
2.請學生先列好提綱,再根據(jù)提綱復述課文內(nèi)容,訓練口頭表達能力。
、贁M夏蟻為“群鶴舞空”。
、诎巡、蟲、土礫擬作森林、野獸、丘壑。
③懲治蝦蟆,為小蟲打抱不平。
。▊鋵W生)這一步要讓中下生有發(fā)言的機會,教師要給予鼓勵和指導,讓學生敢說、樂說。
四、討論理解文章中?"物外之趣"。(目標2)(23分鐘)
1.教師設(shè)計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小組交流解決。
。1)作者所說的"物外之趣"指什么?這種物外之趣是怎么產(chǎn)生的?
(指根據(jù)事物的特點,在頭腦中創(chuàng)造出超出事物本身特性的新事物,從中得到的樂趣。)
。2)這種"物外之趣"是借助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創(chuàng)造出來的?如:
夏蚊成(想象成)群鶴舞空。
沖煙飛鳴(想象成)青云白鶴
叢草——森林 蟲蚊——獸類 土礫——丘壑
(富有創(chuàng)造性)
。3)你小時候有沒有類似的經(jīng)歷,試展示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
。▊鋵W生)這題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讓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教師并不需要太多的講解。
五、小結(jié)(1分鐘)
文章這種“物外之趣”是通過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而得來的。想象出事物超出了原事物所具有的特性,這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體現(xiàn)了作者小時候知識豐富,想象力的豐富。
六、布置作業(yè):(1分鐘)
1.熟讀、翻譯全文。(A) 2.《掌握語文》練習。(B)
3.把你童年的趣事,在小組或班上說給同學聽。(C)
七、說課精要:本節(jié)課主要通過復述文章內(nèi)容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務求能夠讓中下生有一個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還專門設(shè)計問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八、教學后記:
九、板書設(shè)計:
語文教案 篇4
知識與能力:認識本課9個生字,積累新詞和優(yōu)美的句子,搜集、交流有關(guān)絲綢之路的故事。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激發(fā)學生向往古代文明,熱愛祖國西部的情感。
過程與方法: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絲綢之路”的歷史意義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帶著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通過上網(wǎng)或者去圖書館等方式,查詢絲綢之路名稱的由來、歷史變遷或人物故事等相關(guān)信息。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出示絲綢之路的相關(guān)風景圖片,配樂介紹:絲綢之路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中被稱為是“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復無水草”的蠻荒之路,可是自漢代張騫冒死開拓之后,這條崎嶇荒僻的道路上卻出現(xiàn)了隊隊商旅,悠悠駝鈴。從此,東方的文明古國和西方的許多國家便開始了不絕如縷的聯(lián)系。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近年來發(fā)起的“絲綢之路研究計劃”,把絲綢之路意味深長地稱作“對話之路”, 當代的中國人稱它為“開放之路”。為什么稱它是“對話之路”“開放之路”呢?今天,我們就沿著這條絲綢之路,察看一番,感受一番。
二、再讀課文,理清思路
1.激疑: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絲綢之路稱為“對話之路”,當代的中國人稱它為“開放之路”,那么,文中所寫的中國使者稱它為什么呢?
2.學生尋讀課文,回答老師的提問。
3.齊讀中國使者的話──沒想到,一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lián)系在了一起,這真是一條偉大的路呀!
4.進一步激疑:聽了這句話,你有什么想問的'嗎?啟發(fā)學生多層面追問:為什么說這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lián)系在一起了?聯(lián)系我們的僅僅是一條路嗎?中國使者為什么稱它為“偉大的路呢”?偉大體現(xiàn)在哪里?
5.小組合作討論。要求擺出觀點,層次清晰地羅列事實以證明。
6.鼓勵各小組陳述自己的觀點,教師在和學生的對話中相機梳理思路──友誼之路、商貿(mào)之路、文化之路、科學之路?
三、深入讀文,把握主旨
1.感受“友誼之路”。
(1)自由讀課文描寫大漢國和安息國使節(jié)見面的部分,在原來小組同學發(fā)言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發(fā)掘:兩國人民友誼體現(xiàn)在什么地方?
。2)交流、生發(fā)。教師在對話中點撥:安息國(今伊朗)方面:迎候之遠──邊境線上;迎候之眾──感受“浩浩蕩蕩”的意思,讀出浩蕩的氣勢,然后引史實以佐證:20000多人;迎候之熱──表情、
語言、動作、禮物、節(jié)目。大漢國方面:謙遜有禮──沒有盛氣凌人的傲慢;薄禮不薄──史料記載:西方宮廷皇族和貴族以穿絲綢服裝為時尚,絲綢與黃金在當時幾乎等價;羅馬國和安息國交戰(zhàn),見安息帝國士兵身上穿的絲綢服裝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宛如天神,嚇得不知所措,結(jié)果潰不成軍。教師同時注意鼓勵學生不僅要理解正確,而且要讀出人物當時的感情。
。3)小結(jié):一條路,打通了隔膜,增進了了解,加深了友誼,這怎能不是一條偉大的路呢?有感情地再讀中國使者的話──沒想到,一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lián)系在了一起,這真是一條偉大的路呀!
2.感受經(jīng)濟(科技)之路。
(1)絲綢之路是偉大之路,除了因為這是一條友誼之路,還因為這是一條經(jīng)濟之路、科技之路。
。2)讀課文第十三自然段。
。3)為什么說這是一條經(jīng)濟之路、科技之路?
(4)交流、生發(fā)。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chǔ)上,可以向深層探究:為什么說將中國的養(yǎng)蠶、冶鐵等技術(shù)帶向國外,將國外的葡萄、核桃等食品帶到中國,就會促進經(jīng)濟或者科技的發(fā)展呢?
(5)有感情地朗讀。
3.感受文化之路。
。1)絲綢之路的偉大還體現(xiàn)在它是一條文化之路。
。2)齊讀“我國音樂、舞蹈、繪畫,由于吸收外來文化的長處,
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美輪美奐!
(3)你是怎樣理解這一句的?(楊貴妃是唐玄宗最寵愛的妃子,其善跳胡旋舞,說明了這種舞蹈在當時的風行。已故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向達先生曾撰有長篇論文《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我們可以從這篇史學名作中,一覽唐代長安的種種胡化景象。)
。4)小結(jié):絲綢之路猶如一條彩帶,將古代亞洲、歐洲、非洲的古文明聯(lián)系在了一起,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在延綿的絲綢之路古道上,遺留下大量的文明古跡, 傳達給人們的卻是超越國界和民族差異的精神共鳴,這怎能不是一條偉大的路呢?再次有感情地再讀中國使者的話──沒想到,一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lián)系在了一起,這真是一條偉大的路呀!
四、總結(jié)升華,領(lǐng)會現(xiàn)代意義
1.教師有感情地激疑:望著這座群雕,作者就仿佛看到了當年絲綢之路上商旅不絕的景象,仿佛聽到了飄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駝鈴聲;望著這座群雕,作者情不自禁地引起了對往日商貿(mào)繁榮的遐想。同學們,從這些首尾似乎重復的話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2.交流、生發(fā)。(絲綢之路對古代經(jīng)濟、文明的巨大貢獻;深情的民族自豪感;絲綢之路對現(xiàn)代西部人的一種感召力──西部大開發(fā))3.激情朗讀。
五、作業(yè)
1.結(jié)合課文上所講的內(nèi)容,說說“為什么絲綢之路是一條偉大的路”。
2.有條件的,可以開一個“絲綢之路故事會”。
課后小結(jié)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本課的十個生字。積累“值班”等七個詞語,認識部首“四點底”指導書寫“尋、匆、丑”。
2、練習用部首查字法在字典里查找“瞧”和“編”的讀音。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積累排比句式的第2節(jié)的第2~5句。
4、教育學生懂得不應該嘲笑別人。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看圖:孔雀。
交流:你喜歡孔雀嗎?為什么?(美)
2、聽老師說:傳說,孔雀身上的彩色的衣是天下的鳥兒用各種顏色的羽毛編織成的`。瞧!南方的卷尾燕,帶來了綠羽毛。北方的云雀,帶來了白羽毛。東方的相思鳥,帶來了紅羽毛。西方的長尾雀,帶來了紫羽毛。就連鳳鳥也摘下頭上的鳳冠,給孔雀戴上。于是,孔雀變成了最美的鳥。
3、交流:你聽見了什么?
4、出示句子。
這段話中有四個生字,出示生字卡片:給(拼讀),出示生字卡片:卷(拼讀)
5、還有兩個生字的字音請你請教字典老師,該用什么方法呢?(部首查字法)
齊說部首查字法的三個步驟。(定部首,數(shù)幾筆,部首目錄找倒它;部首外,在數(shù)數(shù),檢字表中找門牌;快快快,快快翻,找到正門找到家。)
開展比賽。
匯報“瞧”(396)區(qū)別“焦瞧”
匯報“編”(27)
6、讀句子。做到讀準字音,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
7、天下的鳥兒為什么要把這么美的東西送給孔雀,使孔雀變成最美的鳥兒呢?這就是今天這篇課文要告訴我們的故事。
出示課題。31、孔雀和與烏鴉
齊讀課題。
二、學習課文:
1、同桌分節(jié)讀課文,互相檢查是否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再交流一下記生字的方法。(指名讀課文,學生評論.)
2、過渡:鳥兒們都去捉蟲了,留下孔雀和烏鴉干什么?
zhi ban
出示:值班(讀哪個生字時該特別注意:值)(讀詞:值班)
正音:記字形,聽記值班的要求。(值班就是輪流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擔任巡視工作。要求在值班時作好記錄。遇到突發(fā)事件要及時向上級報告,并及時做好處理。)
3、那孔雀和烏鴉在值班的時候碰到了什么突然發(fā)生的意外情況呢?請小朋友邊聽邊找找有關(guān)句子。
反饋:突然森林里起火了。
4、當森林里突然起了大火時,孔雀和烏鴉這兩個值班的人分別是怎么做的呢?請你自己在靜心讀讀第一節(jié),邊讀邊劃出有關(guān)的句子。
反饋、出示:烏鴉急忙去搬自己的家。
孔雀勇敢地穿過大海,去尋找伙伴們。“快救火呀!”
出示生字卡片:尋(拼讀)。尋就是找的意思。“尋找”就是一個地方一個地方仔細地找呀找。
看圖想象:孔雀在尋找伙伴們的過程中,會碰到什么困難?四人小組討論。
5、從孔雀和烏鴉面對突如其來的火情所不同的表現(xiàn)中,你讀懂了什么?
(烏鴉自私,孔雀勇敢、善良)指導讀兩句句子。男女生比賽讀。
6、過渡:是呀,孔雀的羽毛被火燒著、身體被燒疼,可又一下子找不到伙伴們,結(jié)果它的羽毛被(燒焦了。)烏鴉還(怪聲怪氣地叫起來……)
7、可是,天下的鳥兒們聽說孔雀為救火受了傷,都怎么做呢?請讀讀第二節(jié)。
8、看圖:是呀,可天下的鳥兒,……孔雀變成了最美的鳥。
9、讓我們來讀好這段話,讀出天下的鳥兒們對孔雀的尊敬和關(guān)心。(看課文:從“天下的鳥兒~孔雀變成了最美的鳥!)
(自己讀,分組讀)
10、過渡:孔雀變成了最美的鳥,鳥兒們都圍著它唱啊,跳啊,就是(不理睬烏鴉,)烏鴉只好(羞愧地躲進了深山。)
11、你想對這只羞愧的烏鴉說什么?
三、復習詞語:
四、指導寫字:
尋 匆 丑(看筆順框、書空)
提醒坐姿、執(zhí)筆姿勢。一描二仿三記四默。
語文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全文公有8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是寫小海鷗發(fā)現(xiàn)一條奇怪的大船后想問個究竟。第27自然段通過寫小海鷗與水上飛機的對話,寫出了水上飛機的種類和主要的作用。第8自然段寫水上飛機聽到警報后立即前往救援。
學情分析:
水上飛是一種能在水上起飛,也能在水上降落的并能完成特定任務的飛機。水上飛機是受到飛船的啟發(fā)而發(fā)明的。隨著科技的進步,水上飛機越來越先進,水上飛機不但可以用于海洋巡邏、反潛戰(zhàn)、布雷和海上救援,還可以成為雪上、冰上、泥上、草地上的飛機,用于交通漁業(yè)久遠及滅火。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用迅速漸漸地造句。
3、了解水上飛機的主要作用,激發(fā)孩子們從小愛科學,長大用科學為人類造福的志趣。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么嗎?
二、聽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1、輕聲讀課文,畫出生字多讀幾遍。要求讀準字音。
2、聯(lián)系上下文或理解自己不懂的詞語。
三、檢查自學情況
1、認讀生字詞。
2、說說哪些詞語已經(jīng)讀懂了,還有哪些詞語不理解。
四、再讀課文要求:
字字讀準,句句讀通;標出自然段。
1、自讀。
2、指名分自然段試讀課文。
五、指導書寫。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抽讀生字卡片。
2、聽寫詞語
二、細讀課文。
1、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
(1)一天,小海鷗在無邊無際的大海上飛翔,突然,它發(fā)現(xiàn)了一條奇怪的船,大家看出示幻燈片。
。2)討論:這條船與我們平時看到的船有什么不同?看到它,你想知道什么?是啊,小海鷗和我們想的一樣?纯磿鲜窃趺磳懙摹
。3)指名讀第1自然段。哪個詞是無邊無際的意思?問個究竟是什么意思?
(4)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這一自然段的意思。
(5)指導朗讀,讀出小海鷗好奇的語氣。小海鷗想去問個究竟,它是怎么問的?那個怪物又是怎么回答的?
(5)讀了它們的對話,你讀懂了什么?
。6)句子訓練。
。7)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27自然段,讀出小海鷗好奇、佩服的語氣,讀出水上飛機的自豪的語氣。
。8)小結(jié)。
3、學習課文第八自然段。
。1)自瀆課文,用-------畫出水上飛機說的話,用()畫出寫水上飛機出發(fā)的句子。再讀給大家聽。
(2)想象:海上救護機可能怎么樣救護遇險的船只呢?
。3)談談讀了這段后的感受。說說漸漸地的意思,并用漸漸地練習造句。
三、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四、總結(jié)
今天,我們學習了《水上飛機》一課,聽了還上救護機的介紹,知道了水上飛機是一種特殊的飛機,它們有很多種類,各自夠有舍棄的本領(lǐng)。
五、作業(yè)
1、造句------
2、漸漸地-------
3、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語文教案 篇7
【課前準備】
有關(guān)海島戰(zhàn)士學習、生活、工作以及生活環(huán)境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觀看圖片,激發(fā)興趣
1、教師出示有關(guān)海島戰(zhàn)士學習、生活、工作以及生活環(huán)境的圖片,學生邊觀看,邊小聲議論。
2、學生交流自己的想法:你們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
3、談話揭題:
同學們,從圖片上我們看到了我國海島戰(zhàn)士不辭辛苦守衛(wèi)著祖國的邊疆的英姿,看到了海島戰(zhàn)士認真學習文化的熱情。今天,我們就要學習一個發(fā)生在海島戰(zhàn)士身上的故事。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梳理課文脈絡(luò),了解故事大概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把生字詞讀正確,把課文讀正確、通順。
2、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語句讀給同學聽。教師隨機糾正字音。
3、提問:故事發(fā)生在哪里?主要介紹了有關(guān)海島的哪些事?
(故事發(fā)生在去寶石島的路上及島上。介紹了兩件事,一是戰(zhàn)士小高探親回來帶小昆蟲上島;二是島上戰(zhàn)士開嘗瓜會。)
三、重點研讀語句,感悟戰(zhàn)士愛島建島的愛國精神
1、學生自主閱讀課文,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件事研究:戰(zhàn)士們是怎么做的,為什么會這樣做?
2、學生先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組內(nèi)交流,然后進行班級交流。
交流的重點是:
、拧⌒「邽槭裁瓷蠉u時把大提包扔在一邊,懷里緊緊地抱著一只紙箱子?
⑵ 在嘗瓜會戰(zhàn)士們是怎么吃瓜的,作者為什么描寫得那么詳細?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chǔ)上,重點引導學生反復朗讀描寫戰(zhàn)士嘗瓜的那兩個句子,體會戰(zhàn)士的心情,感受語言表達的準確。
四、引導學生考慮兩件事之間的聯(lián)系,揭示課題含義
1、質(zhì)疑:
小高探親回來帶小昆蟲上島,島上戰(zhàn)士為第一個西瓜開嘗瓜會兩件事有什么聯(lián)系嗎?
(小高探親回來時把小昆蟲帶上島,小昆蟲在海島安家落戶后,蔬菜瓜果就能長得更好,戰(zhàn)士們就能吃到更多的瓜果,建設(shè)美好的海島的理想就能實現(xiàn)。)
2、讀課文最后一段,為什么寫看到窗玻璃上停著一只蝴蝶,正對著朝陽,扇動著它那對彩色的翅膀?
(句子形象地寫出了小昆蟲已經(jīng)在海島安居樂業(yè),生動、含蓄地反映了海島戰(zhàn)士愛島如家,安居樂業(yè)的愛國情感。點明了課題。)
語文教案 篇8
學習目標:
1.學習“袖、恕、吩”等七個生字。理解“氣急敗壞、風吹雨淋、屈服”等詞語的意思。
2.閱讀課文,理解神話故事內(nèi)容。有感情朗讀中,表達獨特的感悟。
3.感受普羅米修斯為人類取火種的偉大壯舉與英雄品質(zhì)。感受神話的藝術(shù)魅力,產(chǎn)生對神話的閱讀興趣。
教學程序:
1.走近神話,引發(fā)閱讀期待。
2.走進神話,引導閱讀感悟。
3.走出神話,引領(lǐng)閱讀超越。
一.走近神話
今天,我們閱讀一個故事——普羅米修斯。
讀課題:當你第一次看到這五個字時,是怎樣的感覺?
但當你預習時,讀了這篇神話故事后,重新來面對課題,又有怎樣的感覺?
師:讓我們呼喚英雄——(生)普羅米修斯
二.走進神話
這節(jié)課,我們可以討論什么?(普羅米修斯的偉大與痛苦。我們讀課文時的感動。)
(一)研讀課文,感悟普羅米修斯的偉大形象
師:哪些地方表現(xiàn)了普羅米修斯的偉大,讓我們深深感動?
1.就在這時候,有一位名叫普羅米修斯的天神來到人間,看到人類沒有火的悲慘景象,決心冒著生命危險,到太陽神阿波羅那里去拿取火種。
讀這句話時,我們能感悟到什么?讀懂了什么?(善良、勇敢)
師導:我讀到了他的與眾不同?誰來說說他與眾不同在哪里?
(看到人類的不幸與痛苦,沒有一笑而過,或一嘆而過。本來與已無關(guān)的事,卻要冒著生命危險去做。)
多么偉大的普羅米修斯呀。讓我們滿懷敬意地朗讀這句話。
2.普羅米修斯從太陽神那里拿取了火種,他拿到的是什么?
連讀第一自然段第一句和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
引:火使人類從黑暗走向——
從寒冷走向——從痛苦走向——
從疾病走向——從野蠻走向——
如果沒有普羅米修斯,結(jié)果會怎樣?
是呀,普羅米修斯的偉大正在于造福人類!
讓我們再帶著全人類的感激之情朗讀第一自然段第二句話。
3.普羅米修斯搖搖頭,堅定地回答:“為人類造福,有什么錯?我可以忍受各種痛苦,但決不會承認錯誤,更不會歸還火種!”
這句話是在怎樣的情況下說的?分角色朗讀第4、5自然段。
你們讀懂了什么?感悟到什么?
宙斯為什么要懲罰普羅米修斯?
從火神的“悄悄”能想到什么?
師導:我讀到了選擇!你們討論一下,普羅米修斯面臨怎樣的選擇?
自己自由——自己痛苦
人類的幸!祟愅纯
人類幸福——自己幸福。
人類痛苦——自己痛苦
普羅米修斯選擇了什么,放棄了什么?
這是怎樣的回答?(理直氣壯、毫不猶豫、驚天動地、憤怒)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再一次朗讀普羅米修斯的回答——
(二)感受普羅米修的痛苦,為他的偉大作證
普羅米修斯的偉大還在于他可以忍受各種痛苦,那么他忍受了怎樣的痛苦呢?
1.普羅米修斯雙手和雙腳戴著鐵環(huán),被死死地鎖在高高的懸崖上。他既不能動彈,也不能睡覺,日夜遭受著風吹雨淋的痛苦。
誰能通過朗讀把普羅米修斯的痛苦表達出來?朗讀練習。
從句中,普羅米修斯遭受哪些痛苦?
他遭受到的痛苦只有這些嗎?
炎炎夏日,他將承受怎樣的痛苦?
寒冬臘月,他將承受怎樣的痛苦?
漫漫長夜里,他將承受怎樣的痛苦?
4.白天,他的肝臟被吃光了,可是一到晚上,他的肝臟又重新長了起來。這樣,普羅米修斯承受的痛苦,就永遠沒有盡頭了。
你讀這段話時是怎樣的感受?再讀讀,說感受。
。o法想象、生不如死、慘無人道)
最痛苦的是哪一點?(沒有盡頭)
在這樣的痛苦面前,如果火神或其他天神再來勸他承認錯誤,歸還火種,他會怎樣回答?
激情朗讀:“為人類造福,有什么錯?我可以忍受各種痛苦,但決不會承認錯誤,更不會歸還火種!”
5.許多年來,普羅米修斯一直被鎖在那個可怕的懸崖上。
這是怎樣的懸崖?(恐怖的.、地獄般的)
6.盡管如此,普羅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
盡管懸崖如此可怕,盡管痛苦如此巨大,但普羅米修斯——
讀這句話。
問:你讀時有什么感受?你想到了什么?(敬佩、肅然起)
激情引導:
一年了,普羅米修斯沒有向宙斯屈服。
一百年了,————
一千年了,————
幾千年了,————
同學們,為了人類,普羅米修斯忍受了多大的痛苦!
為了人類,普羅米修斯作出了多大的犧牲!
為了人類,普羅米修斯震撼了天上人間!
讓我們再來聆聽他驚天動地的回答:
“為人類造福,有什么錯?我可以忍受各種痛苦,但決不會承認錯誤,更不會歸還火種!”
(三)拓展,再次感受普羅米修斯的堅強與偉大
出示:“在看不到光明的夜里想念著光明,在危機四伏的時刻憧憬著生機!边@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大藝術(shù)家提香,在自己的一幅作品《微笑的普羅米修斯》上題下的一句哲理。為人間盜取天火的普羅米修斯被天父宙斯縛在高崖上,日夜不停地遭受著雷劈頭顱、鷹啄肝腑的折磨,但他依然微笑,因為他知道自己的生機還在。
討論:普羅米修斯為什么微笑?(戰(zhàn)勝了宙斯。造福了人類)
普羅米修斯還可能有哪些表情?為什么?
(四)感受普羅米修斯獲得自由的歡欣
1.教師激情,學生朗讀
同學們,能讓這位為人類驅(qū)走黑暗帶來光明的天神永遠承受痛苦嗎?
能讓這位為人類驅(qū)走寒冷帶來溫暖的天神永遠承受苦難嗎?
能讓這位為人類驅(qū)走痛苦帶來幸福的天神永遠遭受不幸嗎?
不,不能!好人一生平安,好神也應該一生平安。
請同學們有感情朗讀最后一段。
2.再次朗讀
我們應該感謝善良勇敢的大力神,讓我們?nèi)祟惖亩魅嗣撾x痛苦,重新獲得了自由。讓我們再次為他的自由而歡呼:
普羅米修斯——這位敢于從天上拿取火種的英雄,終于獲得了自由。
3.討論:
普羅米修斯獲得自由后的第一件事,會做什么?
三.走出神話
1.我們學習這篇課文,僅僅是讀這一則神話故事嗎?當初作者僅僅是為了寫一個故事讓人們消遣嗎?
出示:一位作家的話:希臘神話中普羅米修斯因給人類帶來火種而被鎖在高加索山上后,年復一年歷盡折磨,完全憑借著忍耐和意志而堅持不屈服于主神宙斯的威嚇。如果有人具有這樣的睨視命運的勇氣和抗爭的意志,他也可以成為鼓勵整個人類更有意義地前進和生存的永恒精神。
你理解到什么?(普羅米修斯成了一種精神的象征:永不屈服,勇敢抗爭。勇氣、忍耐、意志。)
2.拓展閱讀:詩——《普羅米修斯》
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 學習從理清作者參觀順序入手把握文章結(jié)構(gòu)思路的方法。
2. 學習作者借助豐富的聯(lián)想,運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富于變化的視角,立體地再現(xiàn)我國古代文明的方法。
3. 了解我國古代文明的輝煌成就,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說明:
本文通過對被人稱之為“世界第八奇觀”的秦俑的描述,展示了栩栩如生、蔚為壯觀的秦兵馬俑盛景,再現(xiàn)了我國燦爛輝煌的古代文明,抒發(fā)了作者強烈的民族自豪感。作者思路清晰嚴密,具體表現(xiàn)在文章結(jié)構(gòu)的清晰嚴密、句與句之間、段與段之間的銜接自然、文章前后的連貫照應。要想更具體深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就要學會理清作者的思路。作者的觀察角度既有全景式的俯視,又有特寫式的近看。描寫的側(cè)重點各不相同:有的著眼于裝束,有點側(cè)重于姿勢,有點突出其精神。文章句式整散結(jié)合,兼以議論和抒情,語言生動、優(yōu)美,字里行間飽含熾熱的感情。所以,應著力于讓學生品味語言,使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到中華民族燦爛的古代文明,增強民族的自豪感。
教學重點與難點
1. 重點:把握文章以參觀的先后順序來構(gòu)建散文布局,進行記敘、描寫的特點,整體理解文章內(nèi)容。
2. 難點:體會文章字里行間所蘊含的熾熱感情——民族自豪感。
說明:
思路是抽象的,但它在文章中反映出來則是具體的,那就是文章的結(jié)構(gòu)層次。本文記敘的是作者參觀秦俑的所見所聞所感,全文是以作者參觀順序展開的。在教學中,應教會學生從分析文章結(jié)構(gòu)層次入手去揣摩作者的思路。作者借助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運用準確、形象的語言,化靜為動,把兵馬俑寫得栩栩如生。所以,應著里力讓學生通過語言的`品味,體會與感受民族的自豪感。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預設(shè) 學生活動預設(shè) 設(shè)計意圖
激情導入
引發(fā)興趣 準備關(guān)于秦兵馬俑的資料。提問:你了解秦兵馬俑嗎? 學生交流課前查閱的秦兵馬俑資料。 讓學生對兵馬俑有個初步的認識,激發(fā)學生學習新課的興趣。
散讀課文初步感受 提出要求:劃出生字詞;說說初讀文章后你最大的感受。 檢測和整理生字詞;初步了解作者的見聞及感受。 文章篇幅不長,但涉及到的詞語較多,有些詞語的含義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有必要對對這些詞語的音、形、義做整理和檢測。
研讀課文提升感受 提問:文章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說說世界名人盛贊秦俑的原因。 自讀文章,分析每一段的內(nèi)容到分析段與段之間的內(nèi)容聯(lián)系及至分析文章前后內(nèi)容的呼應,理清文章的結(jié)構(gòu)層次,體會作者嚴密清晰的寫作思路。
通過個人感受、小組討論的形式明確:秦俑的所在地、始皇陵的規(guī)模、秦俑的價值和發(fā)掘的意義。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是為了具體落實教學目標。只有把握作者寫作的思路,才能正確把握文章的內(nèi)容、主旨。因此,此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流程是“結(jié)構(gòu)—內(nèi)容”。結(jié)尾寫到世界名人盛贊秦俑,以此為理解內(nèi)容、主旨的切入口,更能激發(fā)學生探因的興趣。也能讓學生更好的體會文章字里行間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即民族的自豪感。
再讀課文了解文章寫作特色 提出要求:劃出聯(lián)想和想象、議論和抒情的句子;了解作者的觀察角度、描寫的側(cè)重點。 學生交流,朗讀優(yōu)美語句,總結(jié)歸納文章的寫作特色。 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也是對教學目標的進一步深化。
布置作業(yè)深化單元主題 我國歷史悠久,古代文明燦爛輝煌,請你擷取其中一塊藝術(shù)瑰寶,與人分享。要求:適當運用描寫、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 上網(wǎng)查找;完成后交流。 教與學的反饋,也是深化單元主題。
思路點撥
也可采用以下過程:
1. 初讀課文,掃除文字障礙,了解課文基本內(nèi)容。
2. 分析文章的結(jié)構(gòu)層次,體會作者思路的清晰嚴密。
3. 從段與段之間的過度詞句入手,具體體會文章在銜接上的緊密、自然。
4. 具體體會文章的前后連貫照應。
5. 討論交流:清晰嚴密的行文思路主要體現(xiàn)在那些地方。
6. 朗讀課文,品味語言,體會滲透在字里行間的民族自豪感。
7. 歸納總結(jié)。
練習舉隅
1. 運用下列五個詞語寫一段有主題的話。
當之無愧 名聞遐邇 彌足珍貴 嘆為觀止 栩栩如生
2. 體會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表達作用。
(1)可是此時撲入眼簾的,竟是巍然的現(xiàn)代化鋼結(jié)構(gòu)展廳和仿古的樓閣庭院。
(2)隨著簇擁的人流步出展館,不禁頻頻回首。
3. 課文第1、2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4、文章結(jié)尾引用世界名人的贊語有何作用?
語文教案 篇10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耪莆兆衷~,了解作者,春教案2。
、屏私馍⑽牡奶攸c,體會抒情散文如何以一定的事物為寫作對象抒發(fā)情感。
、抢斫獍盐瘴恼录氈掠^察景物,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繪的寫法。
2.能力目標:
、胖笇W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學習本文清晰的脈絡(luò)結(jié)構(gòu)。
、茖W習通過運用感官細致描寫景物的寫法。
⑶體會用詞準確的語言特點,學習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來描繪景物的寫法。
3.情感目標:
領(lǐng)會作者用詩的筆調(diào)描繪了大地回春、萬物復蘇、生機勃發(fā)、草木花卉競相爭榮的景象來抒發(fā)作者熱愛春天、憧憬未來的欣喜之情,學習作者熱愛自由、熱愛生活、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細致觀察景物,抓住景物的特點,用優(yōu)美語言和寫景物技巧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有感情的讀出春天的特點,表達美好的感受,體會用詞準確生動的語言美。
三、教法與學法
1.教法
指導學生反復朗讀,讀順口,讀流暢,讀出感情。為了使學生朗讀的有興趣、有效果,教師可采用多媒體教學,先展示“春天”的畫面,再伴隨音樂進行范讀,為學生創(chuàng)造設(shè)教學情境,引起學生閱讀興趣。在“自主”朗讀的基礎(chǔ)上,師生“合作、探究”,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掌握本文的寫景方法和優(yōu)美的語言,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分析能力和鑒賞能力,又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為鞏固并理解課堂內(nèi)容又設(shè)置了練筆這一環(huán)節(jié),還留下了積累美句和推薦美文的課后作業(yè)。
2.學法
本文著眼于感受、欣賞、品味朱自清優(yōu)美的語言和出色的寫作技巧,用聽讀、美讀、賽讀,畫面再現(xiàn)文字、圈點勾畫、旁批等多種形式,體味本文的語言美,學習本文描寫技巧,運用“朗讀——質(zhì)疑——探究——解疑——練筆”這五個環(huán)節(jié),完成本課的學習任務。
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以讀為主,通過讀來理解內(nèi)容結(jié)構(gòu),感受文章的語言美R>
、 導語設(shè)計
春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jié),古人對春天的吟詠和稱贊的詩句很多,如“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是剪刀”,教案《春教案2》。你還能說出描寫春天的古詩句嗎?(多媒體展示詩句)
古人對春天的描繪可謂是細致入微、形象生動,那么我們來欣賞“春天”的幾幅畫面,在暢游春景之后,我們來欣賞一下著名的文學家朱自清寫的散文《春》
、 檢查字詞、作者簡介的預習情況。(多媒體展示字詞、作者簡介)
、 朗讀訓練
1.聽讀:跟隨多媒體播放的音樂《春江花月夜》,聽老師范讀來感受春天之美。
2.美讀:伴隨音樂的響起,學生用情品讀,感受文章的內(nèi)容美和語言美。
3.賽讀:分四組,每組選出一人進行朗讀比賽,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
㈣ 聽著大家優(yōu)美的朗讀,老師眼前出現(xiàn)了一幅幅春意盎然的畫面,那么本文分為那三部分?每一部分用兩個字概括出來。再概括出文中的五幅畫面。(學生回答,教師歸納,多媒體展示板書)
說明:以讀促析,感受文章之美,對理解文章內(nèi)容掌握結(jié)構(gòu)有很大的幫助。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是學習本文的寫景技法和語言特點。
、閷W生自讀逐圖分析,用圈點勾畫、旁批注釋形式理解本分用詞準確生動的語言特點,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和感官技巧寫景的方法。(多媒體展示思考題)
1. 春草圖
、疟疚膶懶〔萃怀隽怂哪男┨卣?
、啤般@”字用的好,好在哪里?
⑶此圖運用了哪種感官技巧寫景?
2.春花圖
⑴作者從幾個方面描繪出一幅五彩繽紛的春花圖?
⑵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生動地寫出了花爭春的'特點?
3. 春風圖
、拧啊得娌缓畻盍L’,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此句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
⑵找出運用感官描寫春風的句子,并說明寫出了春風的哪些特點?
4. 春雨圖
⑴作者從靜景寫到動景,從物寫到人,由近及遠,用比喻的修辭寫出了春雨哪些特點?
、啤靶笨棥薄氨§F”這兩個詞好在哪里?
5. 迎春圖
、庞墒裁淳拔镆鋈擞?
、祈灀P了一種什么精神?
教師歸納總結(jié):詞語的準確生動和比喻、擬人修辭手法的運用為本文增添了語言色彩。如:“偷偷”、“鉆”把小草人格化了的同時,又寫出了小草頑強生命力。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的運用使文章的語言富有詩意和美感,使學生感受到文章的“形象美”“繪畫美”“音樂美”“含蓄美”。用視覺、嗅覺、味覺、聽覺、觸覺五種感官技巧,寫出了春風的溫柔、沉醉、和諧、動聽,把春風寫得有聲有色、有情有感。所以本文無論是從內(nèi)容還是寫作方法上看,都是一篇美文佳作。
、 教師歸納總結(jié):學習了寫景散文《春》,同學們學到了很多知識,首先了解到寫景要善于觀察,然后將零散的景物集中于一個特定的范圍內(nèi),以一定事物為描寫對象,抓住景物的特征,運用優(yōu)美的語言、準確的詞語和恰當?shù)拿鑼懠记蓙硎惆l(fā)感情,達到托物言志目的。
、 用多媒體展示朱自清的散文《綠》和《月朦朧·鳥朦朧·簾卷海棠紅》,找兩個朗讀比較好的學生伴隨著音樂朗讀,在優(yōu)美的意境中結(jié)束本課節(jié)的教學任務。
說明:此項設(shè)計為了陶冶情操,激發(fā)學生寫作欲望,為下節(jié)課練筆創(chuàng)設(shè)情境。
第三課時
教學重點:抓住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點,學習春的寫景技巧和語言特點進行仿寫練筆。
㈧ 課內(nèi)練筆
從下列問題中任選一項,仿寫《春》寫作手法寫一篇寫景散文。(多媒體展示“春、秋、冬”風景畫)
1.模仿《春》寫“夏”。
2.模仿《春》寫“秋”。
3.模仿《春》寫“冬”。
㈨ 布置作業(yè)
1.積累摘抄優(yōu)美句子。
2.推薦美文,在下一課節(jié)前朗讀,感受美的意蘊。
板書設(shè)計
【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草原教案02-13
語文《臺階》教案02-18
語文《項鏈》教案01-30
【熱門】語文的教案02-02
語文《養(yǎng)花》 教案02-13
語文《蟬》教案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