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學數學教案模板合集七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學情分析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說: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學還原為一條原理的話,影響學習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么,我們應當根據學生原有的知識狀況進行教學。本節(jié)課是學生在認識了圓錐特征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圓錐高的概念仍是本節(jié)課學習的一個重要知識儲備,因而有必要在復習階段利用直觀教具通過切、摸等活動,幫助學生理解透徹。學生分組操作時,肯定能借助倒水(或沙子)的實驗,親身感受等底等高的圓柱與圓錐體積間的3倍關系。但是他們不易發(fā)現隱藏在實驗中的等底等高的這一條件,這是實驗過程中的一個盲點。為凸現這一條件,可借助體積關系不是3倍的實驗器材,引導學生經歷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表及里、層層逼近的過程,進行深度信息加工。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鋪墊孕伏
1.(電腦出示一個透明的圓錐)仔細觀察,圓錐有哪些主要特征呢?
2.復習高的概念。
(1)什么叫圓錐的高?
(2)請一位同學上來指出用橡皮泥制作的圓錐體模型的高。(提供刀片、橡皮泥模型等,幫助學生進行操作)
評析:
圓錐特征的復習簡明扼要。圓錐高的復習頗具新意,通過動手操作,從而使抽象的高具體化、形象化。
二、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猜想
1. 電腦呈現出動畫情境(伴圖配音)。
夏天,森林里悶熱極了,小動物們都熱得喘不過氣來。一只小白兔去動物超市購物,在冷飲專柜熊伯伯那兒買了一個圓柱形的雪糕。這一切都被躲在一旁的狐貍看見了,它也去熊伯伯的'專柜里買了一個圓錐形的雪糕。小白兔剛張開嘴,滿頭大汗的狐貍拿著一個圓錐形的雪糕一溜煙跑了過來。(圖中圓柱形和圓錐形的雪糕是等底等高的。)
2. 引導學生圍繞問題展開討論。
問題一:狐貍貪婪地問:小白兔,用我手中的雪糕跟你換一個,怎么樣?(如果這時小白兔和狐貍換了雪糕,你覺得小白兔有沒有上當?)
問題二:(動畫演示)狐貍手上又多了一個同樣大小的圓錐形雪糕。(小白兔這時和狐貍換雪糕,你覺得公平嗎?)
問題三:如果你是森林中的小白兔,狐貍手中的圓錐形雪糕有幾個時,你才肯與它交換?(把你的想法與小組同學交流一下,再向全班同學匯報)
過渡:小白兔究竟跟狐貍怎樣交換才公平合理呢?學習了圓錐的體積后,就會弄明白這個問題。
評析:
數學課程要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體驗,教師在引入新知時,創(chuàng)設了一個有趣的童話情境,使枯燥的數學問題變?yōu)榛钌纳瞵F實,讓數學課堂充滿生命活力。學生在判斷公平與不公平中蘊涵了對等底等高圓柱和圓錐體積關系的猜想,他們在這一情境中敢猜想、要猜想、樂猜想,在猜想中交流,在交流中感悟,自然地提出了一個富有挑戰(zhàn)性的數學問題,從而引發(fā)了學生進一步探究的強烈欲望。
三、自主探索,操作實驗
下面,請同學們利用老師提供的實驗材料分組操作,自己發(fā)現屏幕上的圓柱與圓錐體積間的關系,解決電腦博士給我們提出的問題。
出示思考題:
。1)通過實驗,你們發(fā)現圓柱的體積和圓錐體積之間有什么關系?
。2)你們的小組是怎樣進行實驗的?
1. 小組實驗。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P56
教學目標:
1、能選擇適當的方法列出乘加和乘減的算式,并能分兩步口算出結果。
2、培養(yǎng)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思考問題的習慣,體現解決問題策略多樣化的學習思想。
3、利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小統(tǒng)計問題。
教學重點:學生根據圖文信息,選擇適當的方法列出乘加和乘減的式子,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小朋友池塘邊小熊家是玉米地又大豐收了,你們看一棵棵的玉米多壯呀!
出示課本圖片
二、合作探究,學習乘加和乘減
1、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
小朋友從畫面上你能收集到那些信息和同桌交流一下
2、引導提出數學問題,解決問題,你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這個問題你會解決嗎?想一想可以怎樣列式?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3+3+3+3 3×4 4×3
3、引導學生繼續(xù)觀察,這時小熊也來到了它的家玉米地里……它來干什么呢?
它搬走了一棵玉米,還剩幾棵玉米呢?你會解決嗎?
4、引導學生列出乘加或乘減的算式。剛才有人用12減1,而12又是從哪里得來的?既然12是剛才用3×4、4×3或3+3+3+3算出來的。那么如果把這兩次的計算寫成一個算式,你會寫嗎?
5、請大家在小組內商量商量,然后試一試。小朋友真能干,不僅列出了含有加減法的算式,,還列出了含有乘減法的算式。你們知道這樣的算式應該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嗎?
6、請大家想一想,除了可以列出這樣的算式外,還可以怎樣列式來解決?小組繼續(xù)討論。乘加的算式有又應該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呢?
7、小結:乘加或乘減的算式都是先做乘法,然后再做加減法。
三、鞏固練習
1、指導完成56頁《做一做》1、2題。56頁1題在引導學生看清圖意后,列出不同的算式,明確運算的順序。
2、在口里填上正確的數
8+9=口×口+口 7+5=口×口+口 9+7=口×口+2
=口×口-口 =口×口-口 8×6=口×口-2
4+6+8=口×3 3+4+5+6+7=口×口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教材第87頁復習的第1—5題。
教學三維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熟記乘法口訣,能正確熟練地計算表內乘除法。
2、進一步掌握連乘、連除、乘除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準備:圖片、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談話: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復習乘、除法(板書課題)。通過復習,希望每個小朋友都能更加正確、熟練地進行口算。
二、回顧乘法口訣并練習。
。1)學生背乘法口訣。
。2)對口令,背口訣。
。3)完成復習第1題:看圖寫算式,想一想用哪一句乘法口訣計算。
(4)完成復習第2題:同桌互動完成。
三、乘除法練習。
1、填一填——完成第3題
(1)學生們獨立完成。
。2)選擇兩題說一說計算的過程。
小結:口算的時候一般我們想口訣計算,也可以根據乘除法的關系來思考計算。
2、學生完成第4題的填空,然后讓學生說說通過計算發(fā)現了什么?
3、完成第5題上面4行。
。1)學生獨立完成。
。2)針對錯誤評講。
。3)提問:你認為筆算加、減、乘、除法時要注意什么?
三、課堂總結。
談話:今天我們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復習了乘法口訣和乘、除法的'計算,我們發(fā)現,要想計算得又對又快,我們必須熟記口訣,用對口訣。
四、作業(yè)布置:第5題后面的兩行
課后反思:
第十四課時:復習(二)
教學內容:教材第88—89頁復習第6-11題。
教學三維目標:
使學生在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談話: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要利用學過的知識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二、基本訓練。
1、背乘法口訣。
2、完成第6題,先說說圖中表示的條件和問題,然后獨立列式計算。
3、第8題,學生獨立思考列式計算,全班交流時指名說說解題思路。
學生可能列加法算式,也可能列乘法算式,組織比較兩種解法的區(qū)別和聯系。
三、解決實際問題。
1、完成復習第9題。
請學生明白圖中所示的各種商品和價格。
學生敘述題意后獨立解答。
指導學生用表格的形式表達多種購物方案。
2、完成復習第10題。
引導學生思考,利用日常生活經驗判斷選哪一種船用的只數少?
可以讓學生借助學具擺一擺,討論解法。
組織學生交流討論。最后算出每種船需要的只數,檢驗上面的判斷是否正確。
3、學生討論完成第11題,教師巡視進行指導。
四、找規(guī)律填數。
引導學生觀察第一盆花,找到規(guī)律。
運用規(guī)律填寫葉片上的數,其中,最后兩小題是開放題,可以引導學生填出多種答案。
五、課堂小結
提問: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六、作業(yè)布置:復習第7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會用遷移的學習方法,主動探索8、7、6加幾的計算方法。
2.會用多種方法來口算,體驗算法的多樣化,優(yōu)化大數加小數的口算方法。
3.在交流、合作中,初步具有數學交流能力和合作的意識。
教學思路:在多種方法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湊十法。
教學過程:
一、游戲激趣,復習鋪墊
新的一年快到了,老師想帶大家去兒童樂園,想去嗎?這里有幾張入場券,成功闖過下面三關的`小朋友就能拿到免費的入場券。
。1)第一關(拆一拆)
10(8,)10(7,)10(6,)
(2)第二關(算一算)
9+4=9+5=9+8=
9+6=2+9=9+3=
說一說9+4的計算過程。
。3)第三關(說一說)
8+2+4=147+3+2=126+4+7=17
二、情境引入,自主探究
1.教學例1
恭喜大家!這么多人都拿到了兒童樂園的入場券,沒拿到的,也別泄氣,后面還有機會。你們知道兒童樂園都有什么好玩的嗎?
碰碰車8元激流勇進7元水上滾球5元
旋轉木馬6元觀覽車4元過山車9元
請在上述項目中選擇不同的兩項,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錢。
(1)要求玩碰碰車和水上滾球一共多少元?怎樣列式?(8+5)
。2)8+5=□你是怎么算的?(有困難的小朋友可借助小棒)
。3)交流: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
學情預設:
、購8開始,接著數9、10、11、12、13;
②從1開始數,1、2、3、4、5……、13;
、塾眯“魪淖筮吥贸2根放在右邊湊成10,10與3合起來是13;
、苡眯“魪挠疫吥贸5根與左邊湊成10,10與3合起來是13.
。4)擺一擺
請用小棒操作的同學到臺前擺給大家看一看。
追問:為什么要從左邊拿2根放在右邊?為什么要從右邊拿5根放在左邊。
。5)體驗算法:出示兒童樂園的游戲項目:
碰碰車8元激游勇進7元水上滾球5元
旋轉木馬6元觀覽車4元過山車9元
請選擇不同的兩項,在自己的練習本上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錢。并說一說你是按什么方法算的。
學情預設:
、偻媾雠鲕嚭图び斡窟M一共多少元?8+7=□
②玩碰碰車和旋轉木馬一共多少元?8+6=□
③玩碰碰車和水上滾球一共多少元?8+5=□
、芡媾雠鲕嚭陀^覽車一共多少元?8+4=□
、萃婕び斡窟M和觀覽車一共多少元?7+4=□
⑥玩激游涌進和水上滾球一共多少元?7+5=□
、咄婕び斡窟M和旋轉木馬一共多少元?7+6=□
、嗤嫘D木馬和水上滾球一共多少元?6+5=□……
(6)優(yōu)化算法
、7+6=□,請你想一想,怎樣算比較快?
為什么把6拆成3和3.
、诨仡櫛容^9加幾、8加幾、7加幾、6加幾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都可以用湊十法。
不同點:9加幾是把9湊成10,把第二個加數分成1和幾;
8加幾是把8湊成10,把第二個加數分成2和幾;
7加幾是把7湊成10,把第二個加數分成3和幾;
6加幾是把6湊成10,把第二個加數分成4和幾;
③優(yōu)化算法:
在做8、7、6加幾時,可用“拆小數、湊大數”或“拆大數、湊小數”的方法,大家認為哪一種方法方便就用哪一種方法計算。
。7)你覺得玩碰碰車和過山車一共多少元?
8+9=□(說一說你的算法)
學情預設:
、侔9分成2和7,2和8湊成10,10和7合起來就是17
、谝驗9和8=17,所以8+9=17
小結:在做計算時,可用“湊十法”來計算比較快,也可用“交換加數的位置,得數不變”的規(guī)律來計算。
三、鞏固內化,發(fā)散思維
1.摘星星
8+7=★4+8=★8+3=★2+8=★
8+6=★9+8=★8+5=★8+8=★
(1)指名算,劃線的要求說說你是怎樣算的?
(2)生獨立在書上算
(3)校對
2.想想填填。
8○6=149○8=178○4=13
8○6=29○8=112○7+7
6+5○=105+8○7+6
四、歸納小結,完善認知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做8、7、6加幾的題目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材簡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充分理解了四則運算的意義和會用字母表示數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教學重難點是結合具體情境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義和用方程表示簡單的等量關系。
本信息窗展示的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鰭豚、大熊貓、東北虎的圖片以及相關文字說明。其主要信息有白鰭豚數量的變化情況;野生和人工養(yǎng)殖的大熊貓數量的關系;20xx年與20xx年人工繁育東北虎數量的比較。根據上述信息,引導學生提出相應問題,進而研究方程的意義。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理解方程的意義,會用方程表示簡單的等量關系。
2、借助天平讓學生親自參與操作和實驗,在經歷天平由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動態(tài)過程中,加深對方程及等式意義的理解。
3、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喚起學生保護珍稀動物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激趣導入
談話:同學們,你們喜歡小動物嗎?今天老師帶來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幾幅圖片。(課件出示信息窗1的三幅動物圖片)
我們應該保護這些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今天這節(jié)課,就以這三種動物為話題,來研究其中的數學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介紹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鰭豚、大熊貓、東北虎的數量變化情況的情境引入課題,學生比較感興趣,樂于探究,激發(fā)了學生的研究興趣。
二、合作探究 獲取新知
1、找出白鰭豚這組資料的等量關系,用字母表示。
。1)提問:我們先來看白鰭豚的這組資料,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白鰭豚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瀕臨滅絕。1980年約有400只,比20xx年多300只。
。2)根據情境圖所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引導學生提出:根據1980年約有400只,比20xx年多300只這句話寫出等量關系式。
。3)先自己寫一寫,再與小組內的同學交流。
20xx年只數 + 300只=1980年只數
1980年只數 - 20xx年只數=300只
1980年只數-300只=20xx年只數
(4)教師板書20xx年只數+300只=1980年只數這個等量關系式,并提問: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這個等量關系嗎?先自己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在小組里交流。
學生匯報:如用a表示20xx年的白鰭豚只數,上面的等式就可寫成a+300=400。
。5)教師小結:剛才大家用了不同的字母來表示未知數。其實一般情況下,我們用字母x來表示未知數。上面的等式就可寫成x+300=400(板書)。
【設計意圖】由于直接讓學生用含有字母的等式表示出白鰭豚20xx年只數和1980只數之間的關系,對于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把這個問題進行細化,減少坡度,學生容易理解掌握。
2、借助天平理解等式的意義。
根據x+300=400:等號左邊求得是哪一年的只數?(1980年的只數)等號右邊是哪一年的只數?(1980年的只數)
像上面這樣表示左右兩邊相等的等式有哪些特點呢?下面,我們借助天平來研究一下。(出示天平)
。1)提問:你對天平有哪些了解?(如果學生對天平的用途、構造及使用方法不了解,教師可以做簡單的介紹。)
。2)天平的左盤放了一個正方體,右盤是100克的砝碼。放正方體的一頭重。
提問:你發(fā)現了什么?你能想辦法讓天平平衡嗎?
右盤加上50克的砝碼,天平平衡了。
(3)天平左盤放入10克砝碼,右盤放入20克砝碼。
提問:觀察天平平衡了嗎?如何使它平衡?(左邊再加上10克的砝碼就平衡了。)
提問:根據天平平衡的道理,你能用一個等式表示這個天平左右兩邊的關系嗎?
10+10=20(板書)
。4)天平左盤放入一個20克砝碼和一個小正方體,右盤放入50克砝碼。
談話:小正方體的重量我們不知道,可以用X克來表示。用一個等式表示天平左右兩邊的關系,可以怎樣寫。
20+x=50(板書)
。5)出示兩臺平衡的天平:一臺左盤放兩個50克砝碼,右盤放一個100克砝碼。另一臺左盤放4個x克的小方塊,右盤放一個200克砝碼。
要求:用等式表示出天平左右兩邊的關系。
50+50=100 4x=200(板書)
(6)談話:通過前面的實驗,我們知道天平平衡的現象可以用等式來表示。像前面我們研究的x+300=400借助天平就容易理解了。
【設計意圖】此處這樣設計旨在讓學生借助天平的平衡原理,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和實驗,在經歷天平由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動態(tài)過程中,初步體驗和感受方程的含義。
3、找出大熊貓這組資料的等量關系,再寫出含有未知數x的等式。
(1)提問:繼續(xù)看大熊貓的資料,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20xx年,我國野生大熊貓約有1600只,是人工養(yǎng)殖大熊貓數量的10倍。
(2)你能用含有字母x的等式表示出大熊貓20xx年人工養(yǎng)殖的只數與野生的只數的關系嗎?
師生總結:
您現在正在閱讀的青島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方程的'意義》教學設計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青島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方程的意義》教學設計人工養(yǎng)殖的只數10=野生的只數
10x=1600
如果用x表示人工養(yǎng)殖大熊貓的只數,那么x10=1600
(3)學生打開教科書57頁,結合圖示進一步理解以上等量關系。
【設計意圖】通過用含有字母x的等式表示情境中數量間的相等關系,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方程的意義。
4、找出東北虎這組資料的等量關系,再寫出含有未知數x的等式。
。1)提問:繼續(xù)看東北虎的資料,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預計到20xx年,全國最大的東北虎繁育基地的東北虎數量將達到1000多只,比20xx年的3倍還多100只。
(2)提問:根據以上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引導學生提出:先用文字表示出東北虎20xx年的只數與20xx年只數的等量關系,再用含有X的等式表示,最后畫一畫,在天平上表示出這個等式。
。3)先自己寫一寫,再與小組同學交流。
學生匯報:
20xx年的只數3+100=20xx年的只數
列式為: 3X+100=1000 (板書)
畫圖為:天平的左盤是3個X和一個100,右盤是1000。
提問:這里的X表示什么?(x表示20xx年的只數。)
【設計意圖】有了前面合作學習的基礎,第三幅情景圖的學習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研究,符合學生的認知學習規(guī)律。
5、揭示方程的意義。
。1)提問:剛才我們研究出這么多的等式,像x+300=400 10+10=20 20+x=50 50+50=100 4x=200 10x=1600 3X+100=1000,你能給它們分分類嗎?
引導學生分成兩類:含有字母的是一類,不含字母的是一類。
我們把含有未知數的這類等式叫做方程。(板書)
。2)組織學生討論:X+5是不是方程?2+3=5是不是方程?說明理由。
。3)組織學生交流:判斷是不是方程,你覺得必須符合什么條件?
方程必須含有未知數,還必須是等式。
【設計意圖】通過分類比較、歸納總結,讓學生發(fā)現方程的本質特征,進而提高學生比較、分析、判斷、歸納的學習能力。
三、鞏固練習 加強應用
1、出示自主練習1下面哪些式子是方程?讓學生說說判斷的依據是什么。
2、出示自主練習2,看圖列方程。
學生獨立完成,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3、出示自主練習3,填一填。
學生獨立完成。
【設計意圖】練習題的設計是有層次性的,第1題判斷哪些式子是方程,考察了學生對方程意義的理解;第2題重點使學生明確要根據天平平衡時左邊質量=右邊質量的關系列出方程;第3題則結合具體的情景,讓學生寫出等量關系式并列出方程,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方程意義的理解。
四、回顧反思 總結提升
談談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
總結:這節(jié)課我們以國家保護動物為話題,認識了方程,方程可以為我們的解決問題帶來很多方便。
總設計意圖:
本節(jié)課的設計充分關注了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結合具體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操作、實驗、分析、比較,歸納出了方程的意義。教學中教師沒有將等式、方程的概念強加給學生,而是充分尊重學生原有知識水平,結合具體情境,引導學生分析數量間的相等關系,再用含有未知數X的等式表示出等量關系,并用天平平衡原理來解釋各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使學生理解等式及方程的意義,尊重了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
教學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多次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和小組合作研究。如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白鰭豚20xx年和1980年數量關系式,用含有x的等式表示熊貓、東北虎的數量變化情況等。
總之,本節(jié)課從學生認知規(guī)律和知識結構的實際出發(fā),讓他們通過有目的的交流、討論,主動構建自己的認知結構,一方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另一方面使學生借助集體思維,加深對方程意義的認識,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究欲望,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立體圖形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71頁、72頁復習立體圖形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進一步認識學過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圓錐,這些立體圖形的基本特征,掌握不同立體圖形之間的異同點和它們之間的聯系。
2、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圓錐的展開圖。
過程與方法:
能辨認不同方向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及相對位置。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掌握立體圖形的特征,并能從不同的角度觀察。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空間想象力。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老師搜集了幾張圖片,非常漂亮。同學們想不想看?(想)請大家欣賞。ǔ鍪菊n件)
師:這些圖片美嗎?(美)從畫面上,你看到的是什么呢?
生:都是建筑物。
師:如果用我們數學的眼光來觀察這些建筑物,你發(fā)現了什么?
生:我看到的這些建筑物都是由長方體,正方體……構成的。
師:對,這些建筑物都是是由立方體圖形構成的,有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復習這些立體圖形,進一步認識它們的特征。(板書課題:立體圖形)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是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以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為背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3頁例1、例2及課堂活動。
【教學目標】
1.掌握三位數不退位和不連續(xù)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2.體驗算法的多樣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3.在運用三位數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中感受數學的價值。
【教具準備】
人民幣、情景圖、課件、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屏幕出示:星期天媽媽帶了340元,(出示人民幣圖)帶雯雯來到商場,哇!商場的東西可真多,(出示圖片)普通計算器120元,“文曲星”235元。請幫雯雯算一算:買1臺計算器后,還剩多少元?
二、探索新知
1.學生自主嘗試計算。
2.展示交流。
教師: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算的?
學生1:我從300元里拿掉100元,再從40元里拿掉20元,就剩下了220元。(上臺操作或屏幕演示這個過程)
學生2:我覺得這種方法其實就是用3個百減1個百還剩2個百,4個十減2個十還剩2個十,2個百與2個十合起來是220。
學生3:可在計數器上撥珠。(上臺演示)
教師:你們的.方法都非常清楚,還有別的方法嗎?
學生3:我先列出算式340-120,然后用豎式寫出來,像這樣:340-120220把對齊的數相減,0-0=0,4-2=2,3-1=2,最后就等于220元。
教師:對,將相同數位上的數相減,你能夠將兩位數減法的計算方法用到三位數減法中,你很會學習。
教師:大家用各種方法算出買這種計算器后還剩220元,你能用估算的方法檢驗一下這個結果是不是合理嗎?
學生1:因為把120看作100,300多減去100就剩下200多。
教師:如果媽媽買“文曲星”,買后剩下多少元呢?
學生1:可能剩下100多吧。因為把235看作200,300多減去200,還剩下100多。
學生2:也可以這樣想,235元再加上100元就是335元,340元去掉235元,還剩下100多元了。
學生3:我是這樣想的,“文曲星”比普通計算器貴100多元,剛才剩下200多元了,再花100多元,剩下的就只有100多元了。
教師:大家分析得很有道理,但究竟剩多少元呢?
學生:40比35多5元,300比200多100元,最后剩下105元。
教師:大家都用豎式算一算吧。(學生嘗試計算)
教師:有什么問題嗎?在計算時,這道題與上一道題有什么區(qū)別?
學生1:我發(fā)現個位上是0-5,不夠減,怎么辦呢?
學生2:可以用兩位數減法的方法來做,不夠減就從4退1作10。340-23510510-5=5,4退1剩3,3-3=0,3-2=1,最后還剩105元。
教師:這樣看來,做三位數減法與做兩位數減法有很多相似之處,那誰來說說做三位數減法時要注意些什么呢?
學生1:相同數位要對齊。
學生2:哪一位不夠減,就從前一位退“1”。
學生3:哪一位退了1后要記住少1。教師:對呀,怎樣記住從十位上已經退了“1”呢?
學生:我把它記在心里。
學生:我在退了“1”的頭上記個小點“·”就不會忘記了。
學生:我在退了“1”的4的頭上記個小“√”,也不會忘了!
。3)教師:如果媽媽還想買“商務通”520元,(出示圖片)夠嗎?還差多少元呢?(學生嘗試計算)520-340=180(元)。520-340十位上不夠減,又怎么辦?
匯報并強化:哪一位不夠減,就從前一位退“1”。
三、鞏固深化
(出示例2)教師:看看表中告訴了我們哪些信息。
學生1:知道了女生人數是448人,還有總人數是876人。
學生2:要求男生有多少人。
教師:大家先估一估吧。
教師:大家都計算出來了,怎么知道我們算對了呢?
學生1:和估算結果對照,估算是400多,算出的結果也是400多,說明計算是正確的。
學生2:估算不夠精確,我們可以通過再算一遍的方法來驗算。
學生3:我們還可以用男生人數加上女生人數,看得數與總數是否相符。
教師:大家的方法都可以,下面我們都用加法驗算一下,看自己算對了沒有。
四、綜合練習
1.59頁“試一試”
2.第59頁課堂活動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08-29
小學的數學教案03-24
小學數學教案11-04
關于小學數學教案01-02
【推薦】小學數學教案12-30
小學數學教案【熱】12-30
【熱門】小學數學教案12-30
小學數學教案【熱門】12-30
【薦】小學數學教案12-30
小學數學教案【推薦】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