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小學數(shù)學教案模板匯總10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nèi)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事例,使同學初步了解圖形的平移變換和旋轉(zhuǎn)變換。并能正確判斷圖形的這兩種變換。結(jié)合同學的生活實際, 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zhuǎn)現(xiàn)象 。
2、通過動手操作,使同學會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
3、初步滲透變換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
教學重難點:同學在方格紙上畫出平移后的圖形。
教學具準備:投影儀、課件、學具
教學過程:
一、 引入:
小朋友們,上個周末我和聰聰、明明一起去了一個地方。想跟我一起去看看嗎?
。ㄕn件出現(xiàn)游樂場情景:摩天輪、穿越機、旋轉(zhuǎn)木馬;滑滑梯、推車、小火車、速滑)
游樂園里各種游樂項目的運動變化相同嗎?(不同)你能根據(jù)他們不同的運動變化分分類嗎?(同學說分類方法)在游樂園里,像(點擊出現(xiàn)滑滑梯、推車、小火車、速滑定格畫面)滑滑梯、小朋友推車、小火車的直行、速滑這些物體都是沿著直線移動這樣的現(xiàn)象叫做平移(板書:平移)。而(點擊出摩天輪、穿越機、旋轉(zhuǎn)木馬現(xiàn)定格畫面)摩天輪、穿越機、旋轉(zhuǎn)木馬,這些物體都繞著一個點或一個軸移動這樣的現(xiàn)象,我們把他叫做旋轉(zhuǎn)(板書:旋轉(zhuǎn))。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平移和旋轉(zhuǎn)”。(齊讀課題)
二、 新課:
1、生活中的平移。
平移和旋轉(zhuǎn)都是物體或圖形的位置變化。平移就是物體沿直線移動。明明想問問你們:(課件出現(xiàn)明明和聲音。“在生活中你見過哪些平移現(xiàn)象?”)先說給你同組的小朋友聽聽!再請同學回答。
說得真棒,瞧,我們學校的觀光電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著(一條直線移動)就是(平移)!爸灰俏矬w或圖形沿著直線移動,就是平移!
你們想親身體驗一下平移嗎?(想)全體起立,我們一起來,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真棒!請坐。我們生活中的平移現(xiàn)象可多了,你能用你桌上的物體做做平移運動嗎?(生說怎么做的)
假如要把平移的`現(xiàn)象表示在紙上,我們又該怎么做呢?聽!聰聰在邀請我們呢。斅敚骸靶∨笥眩靵硪埔瓶!”)
2、移移看
。1)圖上有一所小房子,現(xiàn)在我們要把它向上平移5格,你知道該怎么移嗎?(生說)好,讓我們一起來移移看。ㄕn件中小房子整體移動。)再問,小房子是向哪個方向移動的?(向上平移)移動了多遠?(5格)(2格)
你是怎么知道的?
圖形的每一條邊都向上平移了5格。
。2)現(xiàn)在小房子要向右平移7格,小房子又該怎么平移呢?(自身說說看)
(生:小房子向右平移7格,也就是它的每一條邊都要向下平移7格。)
說得真棒,瞧。ㄕn件出示移動)小房子向右平移7格,也就是它的每一條邊都要向下平移7格。小房子向( )平移了( )格。
平移時,我們先確定物體平移的方向,再通過某一條邊確定平移的距離。
。3)小房子又平移了兩次(課件出示定格畫面),你能完成下面的填空嗎?翻開書41頁,填在書上。
兩生匯報,問怎么想的。(展示臺)
我們再來看看,(課件出示)小房子……一樣的舉手!
3、生活中的旋轉(zhuǎn)
你們真是聰明的小朋友,不只認識了平移的現(xiàn)象還學會了平移的方法。剛才我們還見到了另一種現(xiàn)象,是什么呀?(旋轉(zhuǎn))
旋轉(zhuǎn)就是物體繞著某一個點或軸運動(明明還想問問你們:“你見過哪些旋轉(zhuǎn)現(xiàn)象?”)(先說給同桌聽聽,然后匯報。)
像鐘面的指針,指南針它們都繞著一個點移動,這些都是旋轉(zhuǎn)現(xiàn)象。
小朋友們的思維真開闊,下面我們一起來體驗一下旋轉(zhuǎn)的現(xiàn)象吧!起立,一起來左轉(zhuǎn)2圈,右轉(zhuǎn)2圈。旋轉(zhuǎn)可真有意思,你能用你周圍的物體體驗一下旋轉(zhuǎn)嗎?(師在生中看說。)
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輕松輕松,去看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zhuǎn)吧!
(課件欣賞)
三、 小結(jié):
你能用你自身的話說說什么是平移,什么又是旋轉(zhuǎn)嗎?
四、練習、活動
1、 區(qū)別平移、旋轉(zhuǎn)。
你能區(qū)分平移和旋轉(zhuǎn)了嗎P43、3
2、老師想送給你們一條小船。請你把向右平移四格后得到的小船涂上顏色。P43、1
3、活動
今天我們學習了──平移和旋轉(zhuǎn),下面就用我們的學具來拉一拉,轉(zhuǎn)一轉(zhuǎn),去感受平移和旋轉(zhuǎn)給我們帶來的快樂吧!
。ㄍ瑢W活動,然后請上臺展示。)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2
教學設計
課題:認識平面圖形
備課時間:2月 25日
周節(jié):1周 1 節(jié)
授課時間:3月1 日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初步認識并辨認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
能力目標: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形成空間觀念和創(chuàng)新意識。
情感目標:通過圖形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感受到數(shù)學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激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會辨認這四種圖形。
教學難點:體會“面”在“體”上
教學過程
。ㄒ唬﹦(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ǔ鍪荆浩恋某潜ぃ
今天,我們的好朋友淘氣準備帶我們?nèi)⒂^數(shù)學王國中的圖形城堡,想不想去呢?淘氣有個要求,這節(jié)課你必須認真聽講,積極發(fā)言。做到了嗎?在這座城堡里,住著各種形狀的圖形,請小朋友們認一認,說一說這些圖形的名字。
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都是立體圖形。在圖形的城堡里,除了立體圖形家族,還住著一個龐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圖形。(出示:平面圖形)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要一起來認識這些平面圖形。(板書:認識圖形)
。ǘ┎僮鹘涣,探究新知
1、感知“面”在“體”上
。1)觀察操作。
淘氣告訴我們一個小秘密,他說這些平面圖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體中,請大家找一找、摸一摸你桌上的物體其中一個面,并說一說你摸的感覺。趕快行動吧!
。2)匯報交流
說一說:你摸一摸自己找的圖形的面,有什么感覺?(引導學生說出“面”的主要特點是平。)
2、動手操作,合作學習
。1)教師啟發(fā):誰能想出一個好辦法,把這些平面圖形從立體圖形上請出來,留在桌上的白紙上呢?小組合作討論方法。引導學生想出多種辦法(可用描、畫、印等方法),給予贊揚。
(2)老師已經(jīng)為你們準備好了紙張,下面就請大家動手選自己喜歡的立體圖形,把這些平平的面請下來吧。
(3)匯報、展示不同的方法。
3、小結(jié)
像這樣把物體的一個平平的.面表示成一個平平的圖形,這些圖形就叫做平面圖形。
4、大家真了不起,老師也將這些平平的面請到了電腦上,仔細觀察會發(fā)生什么變化。
。ㄑ菔,出示圖形名稱,板書。)
5、想一想,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有什么不同呢?你想怎么記住這四位新朋友呢?
6、仔細觀察哪兩個圖形長的比較像呀。怎么區(qū)分它們呢?(演示)
7、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這些圖形,下面就用小棒來擺一擺,看一看你能擺出哪些圖形。(學生動手操作,演示)
師:有沒有擺出圓的?現(xiàn)在能不能快速的將這些圖形分一分呢?
8、間休:幸福拍手歌
其實這些圖形在生活中無處不在,請你在教師中找一找哪些物體的哪個面是我們今天認識的圖形。老師也找到了幾個圖形,這些交通標志的表面都是什么圖形呢?
小結(jié):正是這些交通標志牌無時無刻都在提醒著我們注意交通安全。
。ㄈ╈柟碳由睿w移拓展
1、猜一猜。
2、完成練習一1、2題
3、欣賞圖形。
。ㄋ模┤n總結(jié)。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知道長方形、正方形;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使學生能辨認和區(qū)別出這兩種圖形.
2.使學生初步建立起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滲透分類統(tǒng)計.
3.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進行愛祖國、愛科學的教育.
教學重點和難點
知道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狀和名稱,并能區(qū)別這兩種圖形.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位新朋友,大家鼓掌歡迎!(出示動畫“認識圖形”)
二、講授新課.
1、初步認識長方形(繼續(xù)演示動畫“認識圖形”).
。1)師:這是圖圖提出的第一個問題:“圖形國是什么形狀的?”誰來回答?
。2)教師出示國旗圖,問:國旗的面是什么形狀的?舉起數(shù)學課本、練習本問:數(shù)學課本、練習本的面是什么形狀的?再拿出一張長方形彩紙,先橫著放,問:這張彩紙是什么形狀的,豎著放、斜著放呢?
。3)學生舉例.
。阂陨线@些物品的面,不管大,還是小,它們的形狀都可以用這樣一個圖形表示,(教師畫長方形)問:這是什么圖形?(板書長方形)
(4)數(shù)一數(shù)長方形有幾條邊,再數(shù)一數(shù)桌上的'長方形紙有幾條邊,用彩筆逐一勾出四條邊.
。5)師用一定長來量長方形的四條邊,學生認真觀察后,問:長方形四條邊一樣長嗎?哪兩條邊一樣長?哪兩條邊不一樣長?
。洪L方形四條邊不一樣長,對著的兩條邊一樣長.
(6)學生折紙,看看是不是對著的兩條邊一樣長.
(7)反饋練習:請說出幾號圖形是長方形.
2、初步認識正方形(繼續(xù)演示動畫“認識圖形”).
。1)這是圖圖提出的第二個問題,誰來回答?
。2)教師拿出一塊手絹,問:這塊手絹是什么形狀的?再舉起地板磚、正方形電光紙,問這些東西的面是什么形狀的?斜著放呢?
。3)學生舉例.
。阂陨线@些物品的面不論大或是小,它們的形狀都可以畫成這樣一個圖形“□”(畫正方形),這是什么形?(板書正方形)
(4)數(shù)一數(shù)正方形有幾條邊,四條邊一樣長嗎?先量一量,再折折桌上的正方形紙比一比.
。5)長方形和正方形比較:①長方形有幾條邊?正方形有幾條邊?②長方形四條邊怎么樣?正方形四條邊怎么樣?③長方形與正方形相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教師歸納:長方形有四邊條,正方形也有四條邊,這是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是長方形對著的兩條邊相等,正方形四條邊都相等.
。6)反饋練習:
用4根小棒擺一個正方形,用6根小棒擺一個長方形.
教師歸納:長方形沿中間虛線對折后,有的是長方形,有的是正方形,為什么呢?這是根據(jù)長方形邊的長短確定的,這個問題我們在以后的學習中再進一步研究.正方形不論是大正方形還是小正方形,沿中間虛線對折后都是長方形,沿正方形對角線對折后是三角形.
三、課堂練習.
做一做1、2題
1.沿虛線折一折,看看正方形的邊長怎么樣,長方形的邊長怎么樣(分組進行).
2.說一說,哪些物品的面是正方形的,哪些物品的面是長方形的.
四、
今天我們學了哪幾種圖形?(板書:長方形正方形)
五、布置作業(yè):練習七第2、3題.
板書設計
認識圖形長方形正方形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和活動中,初步了解加法的含義。
2、在觀察操作活動中,探索5以內(nèi)數(shù)的加法。
3、在老師引導下,學習從具體的情境中提出加法問題并解答。
教學重點:理解意義,溝通加法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學難點:理解加法的含義。
教學準備:五朵花、小圓片等
教學過程:
一、情境感受
1、出示情境圖,讀懂圖意。
2、模仿做一做,邊說邊做。
3、指名說一說一共有幾支鉛筆。
4、集體交流數(shù)“一共有幾支鉛筆的方法”鼓勵學生認真傾聽、清楚表達。
二、實物操作
1、出示熊貓圖,說說圖上講的是什么故事?
有3只熊貓在吃竹子,有2只熊貓在玩球,一共有幾只熊貓?
2、用學具代替熊貓擺一擺,數(shù)一數(shù)。
3、和同桌說一說后集體交流,鼓勵孩子認真傾聽。
三、符號表達
1、小結(jié):這兩個數(shù)學故事可以用算式表示出來。出示算式:2+2=5
2、思考:每個數(shù)表示什么意思?“+”又表示什么意思呢?
3、教師介紹加號、等號、算式的讀法。
4、引導學生結(jié)合情境說說算式表示的意義。
5、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情境可以用這個算式表示。
6、寫一寫算式。
7、擺一擺、算一算。說說加法算式在圖中表示的意義。
四、鞏固應用
1、一共有多少?
引導學生完整說圖意,重點說出“又開來一輛”“又飛來一只”
2、說一說。
。1)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問題可以用1+4=5來表示?
(2)觀察情境圖,交流書中呈現(xiàn)的.實例。
。3)讓學生結(jié)合不同情境解釋算式的意義。
(4)引導學生用畫圖的方式表示算式。
3、小結(jié)。這些問題都可以用加法算式來表示。
4、練一練,獨立列出算式,再進行全班交流。
五、總結(jié),布置實踐作業(yè):在家里說說加法問題,并把算式記下來。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計算乘加、乘減,讓學生體會解決實際問題應該用不同的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想象、操作能力。
3、注意培養(yǎng)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思考問題的習慣,體現(xiàn)解決問題策略多樣化的教學思想。
教學重、難點:
會計算乘加、乘減,會解決乘加、乘減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1、背誦(15的乘法口訣)
2、開火車。
42= 23= 34= 52= 13= 22= 44=
33= 51= 35= 54= 55=
3、把下面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
3+3+3+3改寫---------------------------
5+5+5改寫---------------------------
2+2+2+2+2+2 改寫---------------------------
4+4+4+4+4 改寫---------------------------(為什么這個加法算式能改寫成乘法算式)
那像4+4+4+4+3這樣的式子呢,能改寫成乘法算式嗎?為什么?
。ǘ﹦(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1、 出示例5,讓學生仔細觀察。
師:從圖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師:同學們能看出這么多的信息,你們真是太棒了。再看看題目要我們求什么問題?(一共坐了多少人?)
師:那該怎樣列式呢?(只要求列式,不用算出結(jié)果)
。ㄈ┳灾魈骄,建立模型。
1、師:這個問題怎樣解決呢?同學們先自己動腦筋想一想,寫在你的算術(shù)本上。
。ɡ蠋熝蔡萌タ磳W生做的情況)
2、展示學生的解法,交流討論。
師:我們現(xiàn)在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誰來說說你的算式是什么?
學生可能出現(xiàn)以下結(jié)果:
、3+3+3+2 ②3x3+2 ③3x4-1 3、
3、全班討論交流。
師:一個問題可以列出這么多種算式,那這些算式列出有沒有理由呢?我們現(xiàn)在一起來討論。
(讓列②式的同學說說)你為什么這樣列算式,3x3是怎么來的?2呢?
師:這樣說,大家同意這個算式的列法嗎?同意的話,說明這個算式是列得有道理的。掌聲表揚!
。ㄏ3x3+2這個算式中既有乘法又有加法,這樣的算式我們把它叫做乘加算式。)
。ㄗ屃孝凼降耐瑢W說說)你為什么這樣列算式,3x4是怎么來的?,為什么要減1呢?
師:這樣說,大家同意這個算式的列法嗎?同意的話,說明這個算式也是列得有道理的`。同樣掌聲表揚!
。ㄏ4x3-1這個算式中既有乘法又有減法,這樣的算式我們把它叫做乘減算式。)
揭示課題:這就是我們今天所學習的內(nèi)容。(板書:乘加、乘減)
師:看黑板上小朋友做的方法,你都看懂了嗎?同學們真棒,像②、③這樣的式子,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知識,你們能夠運用自己的智慧,把它們寫出來,你們真的很棒!。
4、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像乘加、乘減這樣的算式,同學們覺得應該先算什么?在算什么?
5、選擇自己喜歡的解法,對同桌說一說算理。
。ㄋ模╆J關游戲。
師:乘加、乘減算式比連加算式來得簡便,只要你看懂了圖意,知道算法,便能很快地列出正確的算式了。現(xiàn)在老師就看看大家掌握得怎么樣了,進入我們闖關游戲的第一關。
1、P58做一做、1(為什么這樣列算式)
2、口算題(體現(xiàn)乘加、乘減算法)
3、P58的15題。
4、我會想
小華有4本故事書,小麗、小剛和小華的同樣多;小強有5本故事書。他們一共有多少本故事書?
第一種方法:4 + 4 + 4 + 5 =17(本)
第二種方法:34 + 5 =17(本)
(五)課堂總結(jié)。
小結(jié):通過剛才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在計算乘加乘減時,應注意什么?
。┌鍟O計:
乘加乘減
①3+3+3+2=11(個)(連加)
、3x3+2=11(個)(乘加)
、3x4-1=11(個)(乘減)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6
教學內(nèi)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數(shù)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P24例2和練習十六1、2、6題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數(shù)減法(中間有0)的計算方法,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2、引導學生掌握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啟發(fā)學生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
3、能結(jié)合具體情況提出問題,并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三位數(shù)減法(中間有0)的計算方法,能提高計算正確率。
教學過程:
一、準備練習
1、口算練習
2、指名板演
3、用任意三個數(shù)寫出兩個加法算式和兩個減法算式
二、探究新知
1、情境導入,提出問題
學生列式,指名板演
展示算法多樣化
估算,先獨立思考,再同桌交流,最后集體完成
指導豎式計算,說計算方法,板書豎式計算的`過程,同時引導學生認識:
十位是0就要先從百位上退1作10,再從這個退下的10中借1給個位當10再減
最后集體交流
3、小結(jié)
中間有0的連續(xù)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三、教學效果測評
1、練習六1、2題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7
【學習目標】
1、能夠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關系
2、鞏固復習有關百分數(shù)、折扣、納稅等知識,拓展解決問題的思路與策略。
3、體會數(shù)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作用,增強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學習重難點】
1、重點是認真地分析數(shù)量關系,正確地解決實際問題。
2、難點是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相關的問題。
【學習過程】
一、明確問題:
1、閱讀P110—111內(nèi)容
2、活動是圍繞什么問題展開的?
3、本金是多少? 可存的年限是幾年? 資金用途是什么?
二、收集信息
1、課本中提供了幾種儲蓄存款形式?
2、哪些儲蓄存款形式不需要繳納利息稅?
3、調(diào)查定期儲蓄存款、教育儲蓄存款和國債的利率。
☆友情小提示:購買國債
07年國債 年利率
三年 5.74
五年 6.34
(1)年限:3年期和5年期
(2)利率(右表)
注意:這個不要交稅哦!
三、設計方案
(1)選擇定期儲蓄存款的話有哪些方案?填寫在下面表格中。
定期儲蓄
存款方案 存期
到期利息 利息稅 最后收益
(2)選擇教育儲蓄存款以及購買國債的'方案有哪些?填寫在下面表格中。
其它存款方案 存期 到期利息 利息稅 最后收益
四、選擇方案
哪種存款方案收益?到期后共取回多少錢?
五、總結(jié)梳理: 回顧本節(jié)課的學習,說一說你有哪些收獲?
學習心得__________( a.我很棒,成功了; b.我的收獲很大,但仍需努力。)
自我展示臺:(寫出你的發(fā)現(xiàn)或見解)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8
教學內(nèi)容:課本第37頁例2;練一練;《作業(yè)本》第17頁。
教學目標:
1、理解折線統(tǒng)計圖的特點和作用,掌握折線統(tǒng)計圖的繪制方法和步驟,初步學會繪制折線統(tǒng)計圖。
2、理解折線統(tǒng)計圖中所表示的數(shù)據(jù)的意義和數(shù)量關系的變化情況,能根據(jù)折線統(tǒng)計圖對數(shù)量的變化過程作簡單的描述。
教學重點:使學生了解折線統(tǒng)計圖的格式和作用,培養(yǎng)學生分析數(shù)據(jù)的能力。
教學難點:使學生初步學會折線統(tǒng)計圖的繪制方法,并能在教師幫助下進行繪制。
教學過程:
一、學習折線統(tǒng)計圖的特征
出示:反映同一統(tǒng)計內(nèi)容的條形統(tǒng)計圖和折線統(tǒng)計圖各一幅(圖略)。
1、請學生觀察:條形統(tǒng)計圖與折線統(tǒng)計圖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1)學生觀察統(tǒng)計圖,同桌或小組討論。
(2)匯報交流。學生說出自己的,觀察結(jié)果,師生共同評價并概括出:相同的地方:都有標題、單位、制圖日期和縱橫軸;
不同的地方:條形統(tǒng)計圖用直條的長短來表示數(shù)量的多少,而折線統(tǒng)計圖是用折線上的點來表示數(shù)量的多少。
2、討論:比較一下條形統(tǒng)計圖和折線統(tǒng)計圖,你覺得折線統(tǒng)計圖有什么不同于條形統(tǒng)計圖的特點為?
(1)學生討論。
(2)反饋交流,師生共同討論明確:折線統(tǒng)計圖不但可以表示出各種數(shù)量的多少,而且還能清楚地表示出數(shù)量增減變化情況。
3、想一想:通過剛才的比較,你覺得條形統(tǒng)計圖和折線統(tǒng)計圖在制作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你會畫折線統(tǒng)計圖嗎?
二、學習折線統(tǒng)計圖的制作
1、出示例2:某地20xx年各月平均氣溫如下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氣溫℃
2
6
11
16
23
29
31
32
25
20
12
5
根據(jù)上表中的數(shù)據(jù),制成折線統(tǒng)計圖。
(1)思考題:根據(jù)題目中的最高平均氣溫,縱軸上1格表示幾度較好?那么縱、橫軸各要畫多少長?
(2)學生嘗試繪制統(tǒng)計圖,教師巡回指導。
2、反饋交流。(投影儀)
(1)展示作品(2)說說制作過程(3)教師概括制作方法
三、讀圖練習
1、從圖中可以看出:哪個月的平均氣溫最高?哪個月的平均氣溫最低?
2、哪兩個月之間的平均氣溫上升最快?哪兩個月之間的平均氣溫下降最快?你是怎么看出來的?說說你的方法。
3、你能否說說這個地方20xx年全年氣溫的變化情況?你認為全年氣溫變化的轉(zhuǎn)折點在哪里?
4、你還能從圖中想到什么?說給其他同學聽一聽。
四、練習(讀圖與畫圖)
1、試一試。
2、練一練。
五、課堂小結(jié)。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9
教學內(nèi)容:
復習圓和軸對稱圖形
復習要求:
學生進一步弄清概念,能正確地運用公式解答問題。
復習步驟:
一、基本練習
口答:
1、分別說出從1――9的值。
2、求1的平方――15的平方分別等于多少?
二、概念
1、圓、圓心、半徑、直徑。
2、圓周率、圓的'周長。
3、圓的面積。
4、環(huán)形。
三、弧、圓心角、扇形。
熟記:
(1)在同一個圓里,所有的半徑都相等,所有的直徑也都相等。
(2)圓是軸對稱圖形,任何一打直徑都是圓的對稱軸,圓有無數(shù)打?qū)ΨQ軸。
(3)圓的畫法。
(4)軸對稱圖形、對稱軸。
四、公式
1、求圓的半徑r
(1)已知直徑d,求半徑r
(2)已知周長C,求半徑r
2、求圓的直徑d
(1)已知半徑r,求直徑d
(2)已知周長C,求直徑d
3、求圓的周長。
(1)已知半徑r,求周長C
(2)已知直徑d,求周長C
4、求圓的面積。
(1)已知半徑r,求圓面積S
(2)已知直徑d,求圓面積S
(3)已知周長C,求圓面積S
5、求環(huán)形的面積
大圓面積-小圓面積
五、作業(yè):
課本第120頁9、10題。
課本第123頁11――12題。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根據(jù)給定的標準進行分類,,掌握分類的方法,初步感知分類的意義。
2、經(jīng)歷簡單的數(shù)據(jù)收集和整理過程,能夠用自己的方式呈現(xiàn)收集的數(shù)據(jù)。
3、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
4、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 探究新知
(一)感知分類
出示兩個文具店,提問:你喜歡哪一個,為什么?
揭示課題, 生活中把一樣的東西放在一起就叫分類。
。ò鍟n題:分類)
。ǘw驗分類
教師(出示例1):小朋友們到游樂園玩,買了許多氣球。看,多漂亮!
教師:這些漂亮的氣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板書“形狀、顏色”)。
1、按給定標準分類計數(shù),探索記錄方法
教師:能按照形狀分一分并告訴大家每種氣球有多少個嗎?
學生分組活動并想辦法記錄分類結(jié)果。
教師:現(xiàn)在請大家展示分類的.結(jié)果,并討論“你喜歡哪種記錄結(jié)果的方式,為什么?”
教師小結(jié):雖然大家記錄結(jié)果的方式不同,但仔細觀察整理的結(jié)果,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教師:記錄的形式多樣,為什么整理的結(jié)果相同?
教師結(jié)合不同的呈現(xiàn)方式,引導學生分析數(shù)據(jù)——哪種氣球最多?哪種氣球最少?使學生讀懂各種呈現(xiàn)方式,體會不同呈現(xiàn)方式的特點。
2、按顏色分類計數(shù),選擇喜歡的形式記錄結(jié)果
學生展示分類結(jié)果,
教師組織交流、評價:你覺得他做的怎么樣?說說理由。
3、在對比中體會
教師:剛才我們分的都是這些氣球,為什么分類的結(jié)果不一樣呢?
教師:無論結(jié)果怎么樣,什么應該是不變的?
二、鞏固提升 發(fā)散創(chuàng)新
1、課件出示練習七2、題。
(1)教師帶領學生完成第(1)題。
。2)學生自己完成第(2)題。
。3)討論:分的都是這些卡片,為什么分類的結(jié)果不同?
2、課件播放生活中的分類(超市、圖書館)
三、課堂小結(jié) 今天同學們都學到了哪些知識?這些知識對你有什么幫助?
【小學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的數(shù)學教案03-24
小學數(shù)學教案08-29
小學數(shù)學教案11-04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教案07-24
小學數(shù)學教案范文09-28
【推薦】小學數(shù)學教案12-30
小學數(shù)學教案【熱】12-30
【熱門】小學數(shù)學教案12-30
小學數(shù)學教案【熱門】12-30
【薦】小學數(shù)學教案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