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語文教案范文集合7篇
作為一名老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教案 篇1
課前教師播放課件,出示神話故事圖片,學生說說是什么故事。
師:大家剛才說的呀都是——
生接:神話故事。
師:什么是神話呀?
生:假的。
生:很神奇。
師:在遠古時代,人們對自然界的許多現(xiàn)象感到神秘莫測,無法對這些現(xiàn)象進行科學合理的解釋,因此就認為這么變化莫測的現(xiàn)象都有一個神在指揮,控制著,于是他們在生產(chǎn)勞動中,創(chuàng)造了許多神的故事,在口頭流傳,這就是神話的起源。神話充滿了幻想的色彩,充滿了神奇的想象。
師:今天,我們也來學一個神話故事——《盤古開天地》(板書)學生讀課題
師引讀課文:“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還沒有分開,宇宙混沌一片。有個叫盤古的巨人,在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萬八千年!眲偛拍惴路鹂吹搅嗽鯓拥漠嬅?
生說。
師:是呀,天地模糊不清,多可怕!盤古是怎么讓天地分開的呢?課文哪一段寫了?讓我們快去讀一讀吧。
生自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劃句子。
師:誰接著往下讀,把我們領進這一個神奇的故事中去。
生:他見周圍一片漆黑,就掄起大斧頭,朝眼前的黑暗猛辟過去。
師:停,老師把這句話改一下,你看行嗎?“有一天,盤古突然醒了。他見周圍一片漆黑,就拿起大斧頭,朝眼前的黑暗,砍過去!边@樣改行嗎?
生:不行,我覺得這樣很沒有力氣。
師:用“掄”,用“猛劈”怎么就有力氣了呢?
生:因為猛劈,就是要靠很重的力氣朝前面劈過去。
師:而且是“掄”起大斧頭!請大家做一個掄的動作。(學生掄后做猛劈狀)
出示課件,盤古猛劈圖
師:同學們,盤古掄起斧子猛劈的時候,你仿佛看到他臉上的表情是怎樣的?你說!
生:就是咬緊牙關,就是很用力!
師:你把這種用力的感覺讀出來。
生:(讀)有一天,盤古突然醒了,他見周圍一片漆黑,就掄起大斧頭,朝眼前的黑暗猛辟過去。
師:有點用力了,誰再來猛一下。
生:(讀)他見周圍一片漆黑,就掄起大斧頭,朝眼前的黑暗猛劈過去。
師引讀:就掄起大斧頭,朝眼前的黑暗——
生齊讀:猛劈過去!
師:讀得多投入呀!這一掄,這一劈,把天和地分開了,用一個成語說就叫做開天——
生接:劈地。
師板書:開天劈地
師:這一劈,宇宙發(fā)生了巨變,接著讀——
生:(齊)只聽一聲巨響,混沌一片的東西漸漸分開了。
師:天和地這個時候形成了,產(chǎn)生了奇妙的變化。同學們我們來看。
投影出示:
輕而清的東西,緩緩上升,變成了天;
重而濁的東西,漸漸下降,變成了地。
師:誰來,通過自己的朗讀,讓這一副神奇的畫面活起來。
生讀
師:同學們,讀著讀著有沒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里面有許多反義詞。
師:有哪些?
生:輕--重;清--濁;上升--下降
師:短短一句話中,竟然藏著如此多的奧秘,作者的語言多精妙啊!這些詞語一一相對,多有趣!讓我們來讀好這句話,全體女同學,你們就是“輕而清的東西”,男孩子,你們就是重而濁的東西。
生讀。
師:盤古劈開天地以后,他又沉睡了嗎?
生:不是。
師:這時的他又是怎么做的?自己讀第三段,邊讀邊想。
生自由讀課文第三段。
師:他做了什么?
生:盤古用頭頂著天,腳瞪著地。
師:你找得真準!你們是這樣嗎?
師:哦!都是。(課件出示畫面和句子。)
師:誰來,把你看到的畫面讀出來。表現(xiàn)出它的神奇之處。
生:天地分開以后,盤古怕他們還合在一起,就頭頂著天,用腳使勁蹬著地。
師:的確夠使勁的,誰使的勁再大一點?
生:天地分開以后,盤古怕他們還合在一起,就頭頂著天,用腳使勁蹬著地。
師:那現(xiàn)在你就是盤古,伸出你的手,頭頂著天,用腳使勁蹬著地。
學生邊做動作邊讀:天地分開以后,盤古怕他們還合在一起,就頭頂著天,用腳使勁蹬著地。
師:什么感覺?
生:好累。
生:手、頭酸
師:我感覺到了盤古脖子很酸了,腳很痛了,他快要撐不住了……
師:此時,你在想什么?
生:為了人類我豁出去啦!
生:如果放棄了,天地又會混沌一片。
師:是啊,一分鐘就讓我們感覺到累了,可不知道過了多少年,盤古就那樣頂天立地站在那兒!來,請接著老師的話往下讀。
師:一百年過去了,盤古——
生:(接)怕他們還會合在一起,就頭頂著天,用腳使勁蹬著地。
師:一千年過去了,盤古——
生:(接)怕他們還會合在一起,就頭頂著天,用腳使勁蹬著地。
師:一萬年過去了,盤古——
生:(接)怕他們還會合在一起,就頭頂著天,用腳使勁蹬著地。
師:一百萬年過去了,盤古——
生:(接)怕他們還會合在一起,就頭頂著天,用腳使勁蹬著地。
(學生讀得一次比一次響亮有力)
師:這真是一個頂天——
生接:立地。
師:這真是一個頂天立地的英雄。ò鍟斕炝⒌兀
師:還有什么神奇出現(xiàn)?
生: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盤古也隨著長越高。
師:此刻,我們就是盤古,我們在不斷地長高,來,讓我們一起讀出這份神奇!
生齊讀---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盤古也隨著越長越高。
師:就這樣一天天,一年年,天地終于成形,盤古卻——
生接:累得倒了下去。
師:他的開天辟地之路結(jié)束了嗎?
生:沒有!
師:這一倒,天地發(fā)生了更大的變化,請同學認真讀課文的第四自然段,一定會發(fā)現(xiàn)更多精彩而神奇的畫面。
生自由讀第四自然段
師:老師想問同學這整整一段話是圍繞哪一句話寫的?
生:盤古倒下后,他的身體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
師:他的身體有哪些變化?
生:他呼出的氣息,變成了四季的風和飄動的云;
生:他發(fā)出的聲音,化作了隆隆的雷聲。
生:他的雙眼變成了太陽和月亮;
生:他的四肢,變成了大地上的東、西、南、北四極。
生:他的肌膚,變成了遼闊的大地;
生:他的血液,變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生:他的汗毛,變成了茂盛的花草樹木;
生:他的汗水,變成了滋潤萬物的雨露……
師播放課件,出示各種圖片,學生看句子朗讀。
生:他呼出的氣息,變成了四季的風和飄動的云;
師:讓四季的風吹得柔一些吧,讓飄動的'云再飄得慢一些吧!
生再讀:他呼出的氣息,變成了四季的風和飄動的云;
生:他發(fā)出的聲音,化作了隆隆的雷聲。
師:這雷聲太溫柔了,誰再來讀一讀?
生:他的雙眼變成了太陽和月亮;
生:他的四肢,變成了大地上的東、西、南、北四極。
生:他的肌膚,變成了遼闊的大地;
師:遼闊的大地一望無際,把這種感覺讀出來!“他的肌膚變成了遼闊的大地”起!
生:他的血液,變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師:真是“奔流不息”的大江大河!
生:他的汗毛,變成了茂盛的花草樹木;
生:他的汗水,變成了滋潤萬物的雨露……
師:這么美的畫面這么美的詞句,老師把它們變成了詩句,你能像詩人一樣來讀讀它嗎?指名學生配合讀。(很有感情)
師:看來還有許多同學想讀,這樣全體起立,女生讀前半句,男生讀后半句老師給你們配上音樂,美美地讀。
生配樂朗讀(很有味道)
師:哎,雨露后面有個省略號,你知道這個省略號的秘密嗎?
生:他的變化沒有寫完。
師:盤古的身體還會變成什么呢?讓我們插上想象的翅膀,先想想,盤古的身體上還有哪些課文是沒有寫過的?(生答)現(xiàn)在我們試著當一回小小神話家吧!
出示句式:他的——————,變成了————的—————。
生思考交流。
生:他的手指,變成了高高的山峰。
師:你是第一個來到宇宙的,祝賀你。
生:他的牙齒變成了一座座火山。
師:非常欣賞你的想象力。
生:他的頭發(fā)變成了長長的柳枝。
生:他潔白的牙齒變成了晶瑩的鉆石
生:他的經(jīng)脈變成了縱橫交錯的立交橋。
師:多么奇特的想象!
生:他身上的細胞變成了活潑可愛的小朋友。
師:大家說了這么多變化,如果都加到書上,這省略號可以擦掉嗎?
生:不能
師:為什么不能?
生:世界上還有許多東西,說也說不完。
三、升華感情拓展延伸
師:你們的回答,終于讓我明白了,盤古的身體,化作了宇宙萬物。盤古開天辟地,累得倒下了還把自己的身體化作了宇宙萬物。他犧牲自己,奉獻一切,真是英雄本色!這就是——出示最后一段。
生齊讀: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chuàng)造了美麗的宇宙。
師: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這座寶庫里,還有許許多多的神話故事,是古代勞動人民留下來的豐富的文化遺產(chǎn)。《民族文化千字文》里這樣寫著——
出示課件,生齊讀:
盤古開天,濁沉清揚。女媧補天,日月重光?涓钢鹑,血氣賁張。精衛(wèi)填海,蕩氣回腸。后羿射日,功德無量。神話故事,意味深長。民族精神,積厚流光。
師:課后,我們還可以多讀讀神話故事,再次感受神話之神奇。(出示作業(yè))這個星期我們就來開個故事會。
語文教案 篇2
第一課時,我重點引導學生讀通課文及在讀中感知課文內(nèi)容。揭示課題后,引導學生由課題質(zhì)疑,讓學生帶著問題,自讀課文。接著,結(jié)合初讀檢查,引導學生再讀課文,在這一過程中,著重對“ 株、皺、掌”等翹舌音節(jié)進行正音。并指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理解詞語。如借助工具書,理解“頃刻間、推斷、規(guī)律”的意思。并能結(jié)合上下文及生活體驗理解“激動人心、好奇”等詞語的意思。在初步讀正確、讀流利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再讀課文,基本讀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理清課文脈絡,竺可楨在科學研究中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至此,還為學生預留了一項作業(yè):描寫竺可楨在科學研究中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的句子,讀一讀,也可以抄一抄。為下一步品讀課文打好基礎。
這一課時,我想通過“激情導入,走進文本”“精讀課文,讀中感悟”“重點突破,品味鑒賞”“換位思考,升華情感”四個環(huán)節(jié)來帶領學生品讀課文。
一、激情導入,走進文本
基于學生對課文的初步理解,上課伊始,我首先引導學生1. 說說這篇課文寫了哪位科學家的故事?[板書:竺可楨]然后問 課文寫了竺可楨幾次看杏花的情景?(兩次)分別是什么時間?(一年前,一年后)并以此為切入點走進文本。
二、重點突破,讀中感悟
(一)第一次看杏花,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學習第1---5 自然段) 1. 自由讀,說說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地方不明白?畫一畫,品一品,讓學生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讀一讀、議一議,發(fā)表自己獨特的見解
這里主要引導學生抓住第3小節(jié),體會帶點詞的作用。出示投影片:“是啊,杏花開了。”說著,竺爺爺彎下腰來,習慣地問:“你知道杏花是哪天開放的嗎?”(彎下腰來:說明竺爺爺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傲晳T地問”說明竺可楨在堅持長期物候觀測的日子里養(yǎng)成了主動探索,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態(tài)度。)在充分的理解基礎上,引導學生朗讀1-5自然段,采用分配角色朗讀。四人小組練讀。一個讀竺爺爺?shù)脑,一個讀小孩的話,一個讀旁白,一個做評委。
(二)第二次看杏花,發(fā)揮想象,入情入境
這一部分大多數(shù)內(nèi)容都是對話,重點放在對話朗讀,請學生通過多種形式朗讀,體會人物的感情、語氣,想象之后,給句子加上提示語。出示投影片。窗外一個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爺爺!竺爺爺!”竺爺爺()地問:“什么事情呀?”小孩子()地說:“竺爺爺,杏花開啦!”竺爺爺()地問:“什么時候?”小孩子()地說:“剛才!斌脿敔()地問:“是第一朵嗎?”小孩子()地說:“是!(2)讀第二遍:同桌討論,每一句該用怎樣的語氣讀?指名說說,歸納答案:奇怪、高興、激動、自豪、半信半疑、肯定。(3)讀第三遍:根據(jù)提示與讀出語氣,指導朗讀。(4)讀第四遍:指名生一個讀竺爺爺?shù)脑,一個讀小孩子的話,其余讀旁白。
老師及時過渡:從同學們的朗讀中,不難聽出竺爺爺和小孩子都非常激動、非常興奮。那老師不禁要問小孩子為什么高興?竺爺爺為什么高興?(小孩子是為自己終于完成了竺爺爺去年交給的任務而高興,竺爺爺是為自己終于弄清了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而興奮。)
除了對話部分,你還可以從哪里看出?出示投影片,朗讀體會帶點詞語的`作用“竺爺爺頃刻間象年輕了幾十歲,立即興沖沖地快步走到前院!
“鄭重”什么意思?你從“鄭重地計下”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日子又體會到什么?(“鄭重”的意思是嚴肅認真。從“鄭重地計下”可以看出竺可楨對科學研究嚴謹、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板書:一絲不茍]師述:是的,“一絲不茍”,竺爺爺?shù)脑捯沧C實了這一點。
三、抓住關鍵詞語,點明中心
投影片出示竺可楨說的那句話:“我需要的是精確的時間。搞科學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許’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計和推斷來代替觀察。”個別讀,讀完交流讀懂了什么。結(jié)合第一次看花來說說,什么是“精確”。從而體會出竺可楨取得成就的原因。老師乘機小結(jié)“正如竺爺爺所說的,他正是通過長年的精確觀察,才掌握了氣候變花的規(guī)律。[板書:精確觀察]師補充《竺可楨和自然日記》:竺可楨精確觀察大自然:什么時候第一朵花開,第一聲蛙鳴,第一次雷聲,第一次落葉,第一次降霜,第一次下雨------他的筆記本是大自然的縮影!
四、深化主題,總結(jié)遷移
先請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總結(jié):課文講述了我國著名科學家竺可楨研究物候?qū)W的一個小故事,贊揚了竺可楨一絲不茍的科學態(tài)度,說明只有通過精確、細致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guī)律。學了本文,你覺得應向竺爺爺學些什么?自由交流。
以上是我的初步設想,在教學中,我將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修改及調(diào)整,以達到最佳效果。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漢字規(guī)律,自己小結(jié)識字方法。
2、初步了解多義詞。
3、積累詞語。
4、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運用規(guī)律自主識字。
2、創(chuàng)設情景,提高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
教具準備:
1、學生自制識字課本(可剪剪貼貼,或請家長把自己會認的字寫出來)。
2、教學。
3、識字“蘋果樹”。
教學課時: 二課時
第一課時
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
1、同學們,歡迎大家到語文園地來做客。(教師邊說邊出示圖標),我們先一起完成第一題:我的發(fā)現(xiàn)
。1)你們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教師出示大眼睛圖片)
。2)用上你們的大眼睛看一看小黑板上的字詞,說一說你發(fā)現(xiàn)什么啦?(教師出示掛板,與書上的第一組相匹配)
學生A:我發(fā)現(xiàn)左邊的漢字比右邊的漢字多了偏旁。
學生B:我發(fā)現(xiàn)把左邊的偏旁去掉就變成右邊的漢字啦。
學生C:我還發(fā)現(xiàn)這些字的讀音有些像。
。3)他們說得非常好(獎給發(fā)言學生“大眼睛”的圖片),請大家讀一讀,記一記。
。4)再用上你們的大眼睛看看第二組字詞(教師出示),說說你們又發(fā)現(xiàn)什么啦?
學生A:這一組左邊的字比右邊的字少了偏旁。
學生B:我發(fā)現(xiàn)給左邊的漢字加上偏旁就能變成右邊的漢字啦。
學生C:這些字的讀音也有些相同。
。5)你們真會發(fā)現(xiàn)(獎勵學生“大眼睛”圖片)請大家讀一讀,記一記。
。6)教師出示生字卡片(票、元、旦、值、篇、遍)請學生們讀一讀并組成詞語。
(7)小結(jié):聰明的同學們,說一說你們記字的方法。
學生A:這幾個字我是用去偏旁和加偏旁的方法記住的
學生B:前三個字我是用去偏旁記的',后三個字我是用加偏旁記的。
教師:同學們總結(jié)的方法好極了,許多漢字都可以用加一加。減一減的方法來記憶,想一想還能說出一些嗎?(讓學生舉例說明)2、接下來,我們繼續(xù)去發(fā)現(xiàn)。
。1)你們看這些詞語(教師出示)讀一讀。
張貼一張畫東張西望
開張張爺爺張開嘴巴
。2)動腦筋想一想,這些帶點的字里有什么秘密嗎?誰說一說。(待學生發(fā)現(xiàn)后指名說一說,能說出表示的意思不同即可)
(3)還能說出帶有“張”字的詞語嗎?指名請學生擴詞。
第二課時
帶領學生去積累
一、我會讀
1、出示一棵“蘋果樹”,蘋果數(shù)上掛滿了紅彤彤的“蘋果”(“蘋果”上寫了“我會讀”中的詞語)。
2、小組學習:四人小組輪流讀“我會讀”中的生字,互相糾正讀音。
3、各個小組采用輪流的方式(開火車一人讀一個詞),看哪一組摘的“蘋果”多。
二、讀讀背背
1、小組學習。
a、四組小組一起讀小詩《鞋》,互相糾正讀音。
b、說一說這首詩說了什么意思。
c、表情朗讀這首詩(可加動作)
2、指名朗讀《鞋》,同學評議。
3、自由背誦小詩《鞋》。
4、全班配樂背誦。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學習“我”在危急時刻的沉著。
2.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并能正確、規(guī)范地書寫。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難點
1.學習“我”在危急時刻的沉著、冷靜,感受全村人對“我”的愛。
2.對文中第7自然段的理解。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滿山的燈籠火把
我的父母常年在野外工作。他們無法照顧我,就把我送到遠在四川農(nóng)村的外婆(pó)家。[①這句話交代了什么?有什么作用?]我是和那兒的孩子們一起長大的。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寫“我”小時候在農(nóng)村外婆家生活。
一天,我跟著大人們到田里去干雜活。傍晚,突然狂風驟(zhòu)起,烏云翻滾。[句導讀:本句寫出了天氣的惡劣,預示著將要下大雨。]大人們怕大雨把我淋壞了,讓我先回家。[句導讀:為下文獨自歷險埋下伏筆,又寫出了大人們對“我”的關愛。]我看了看茫茫雨幕中的田野,決定抄近路回家。 [②“我”為什么決定抄近路?]因為舍不得穿鞋,就脫下來拎(līn)著,光著小腳丫,深一腳淺一腳地,在滑溜溜的窄窄的田埂(ɡěnɡ)上走著。 [③從“深一腳淺一腳”“滑溜溜”“窄窄”可以看出什么?]又一陣疾風撲面而來,我不由自主地側(cè)身避(bì)風,不料,腳下一滑,一下墜(zhuì)入田邊的土井中,幸虧那上大下小的背簍(lǒu)和我瘦弱的身子恰(qià)恰能卡[qiǎ]住井口。 天上下著大雨,身下浸著井水,我哭著、喊著、掙扎著,兩手摳(kōu)著井沿上的泥土和雜草,希望能爬上來。[④“我”遇到危險時開始是怎樣做的?]然而,一番艱苦努力的結(jié)果卻是又往下陷了一點兒。 [⑤從這里可以看出“我”這樣做產(chǎn)生了什么結(jié)果?]
段導讀:這一段主要是寫“我”一個人冒雨回家,由于道路泥濘,不小心墜入一口土井,卡在井口上,怎么也爬不上來。
危急中,我突然明白了:不能再這樣盲(mánɡ)目地胡亂掙扎了, 亂掙扎的結(jié)果只會更壞。[⑥為什么亂掙扎的結(jié)果只會更壞?]我應該保存體力,堅持著不再往下掉,等人來援(yuán)救。 [⑦這一段內(nèi)心活動的描寫說明了什么?]我知道親人們一定會來救我的。
段導讀:這一段主要寫在危急中“我”明白了:要勇敢地堅持著。
我不再哭,也不再喊,只是全力拽(zhuài)住井口的雜草,不讓自己再往下墜。雨漸漸小了,停了,天色也漸漸暗了下來。[句導讀:通過描寫天氣的變化,寫出了時間的流逝,也寫出了“我”的心情由緊張到平靜的變化。]四周死一般的寂靜,連一個人影也看不見。
段導讀:這一段主要寫在黑暗中“我”奮力支撐著。
雖然四肢(zhī)已經(jīng)發(fā)麻直哆嗦(duō suo),身子又可怕地往下陷了一點兒, 可是我仍然堅持著,堅信著。[⑧在處境這樣危險的情況下,“我”仍堅持著,堅信著,說明了什么?]
段導讀:這一段主要寫在身體快不能支撐的情況下,“我”仍然堅持著,堅信親人會來救“我”。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寫“我”在大雨中一個人從田里回家,墜入一口土井并卡在井口,自己勇敢地堅持著,并堅信親人會來援救。
突然,從遠處村莊的方向,傳來我急切渴望聽到的聲音。那是一聲又一聲焦急、親切而悠長的呼喚。[⑨“親切而悠長的呼喚”說明了什么?] 緊接著又看到了涌出的先是一線,很快是一片、一大片的亮光。那滿山遍野的燈籠火把,越來越近,越來越亮…… [⑩你從“一線、一片、一大片、滿山遍野”中體會到什么?]頓時,我淚如泉涌。[ 為什么“我”淚如泉涌?]
段導讀:這一段主要寫在“我”需要幫助的時候,鄉(xiāng)親們打著燈籠火把來了。這種場景是多么激動人心哪!
當人們小心地把我從井口拽上來,緊緊摟在懷里的時候,我已經(jīng)凍僵(jiānɡ)了,全身一點兒力氣也沒有了,只有眼淚在不停地流著,是熱的。[ 雖然全身已經(jīng)凍僵了,但那眼淚卻“是熱的”,兩者相互矛盾嗎?為什么?]
段導讀:這一段主要寫鄉(xiāng)親們救助了“我”,“我”非常感激,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你知道有多少人出來尋找我嗎? 整個村莊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百多人哪![ 段末為什么用“!”?]
段導讀:這一段主要寫“我”對鄉(xiāng)親們的感激之情。
第三部分(第6~8自然段):寫全村男女老少一百多人打著燈籠火把,找到并救助了“我”。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讀課文,了解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本課的生字卡片。
一 導入
每個人在成長中都會有難忘的事。這些事或給我們以啟示,或讓我們感動,它們都是我們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這篇課文就講了一件難忘的事。讓我們隨著作者的回憶,看那滿山燈籠火把的夜晚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
二 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根據(jù)生字表自學生字、新詞。
2.小組交流:學會了哪些生字、新詞?
3.反饋學習情況。
(1)指名讀生字,隨時糾正讀音。
婆 雜 幕 溜 虧 瘦 恰 卡 盲 肢
(2)多種形式認讀:帶讀、比讀、分組讀,結(jié)合生活理解詞語。
外婆——婆 雜草——雜
查字典理解“雜”的意思。
滑溜溜——溜
“滑溜溜”是一種什么樣的狀態(tài)?舉例說明。
雨幕——幕
結(jié)合生活說說什么是“幕”。
瘦弱——瘦
你知道“瘦”的反義詞嗎?(胖)
幸虧——虧 恰恰——恰 卡住——卡
出示課文句子:
幸虧那上大下小的背簍和我瘦弱的身子恰恰能卡住井口。
把“恰恰”換成別的詞,又不改變原意。(正好)“幸虧”是什么意思?怎樣才能“卡住”?
盲目——盲 四肢——肢
舉例子說說什么是“盲目”。
(3)書寫指導。
、匐s:下半部分不是“木”。 ②盲:上半部分是“亡”,三筆組成,不要多加一個“點”。
4.小組內(nèi)再讀課文,讀準字音。
三 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理清層次
1.默讀課文,按照提示看看課文分幾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我”是在四川農(nóng)村外婆家和那里的孩子一起長大的。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雨中“我”單獨回家,因為抄近路,墜入了土井中。危急中,“我”沒有盲目掙扎,而是保存體力等待援救。
第三部分(第6~8自然段):全村人終于找到了“我”,“我”激動得淚如泉涌。
2.交流分幾部分的結(jié)果,對于不同意見,教師要注意指導,幫助學生逐漸掌握理清層次的方法。
3.指名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課文講雨中“我”獨自回家,墜入土井,全村人尋找“我”,“我”終于得救,心中很受感動。)
在語文學習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這樣可以對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對理解課文有很好的作用。在講授本課時,教師首先讓學生找到當文中的“我”被鄉(xiāng)親們救起來時,鄉(xiāng)親們的動作“拽”“摟”,體會到鄉(xiāng)親們對“我”的關心愛護。接著讓學生想象,鄉(xiāng)親們摟著“我”,輕輕地拍著“我”的背,會說些什么。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平時的生活體驗,把鄉(xiāng)親們對“我”的那種關愛之情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這樣,在理解后邊的“眼淚在不停地流著,是熱的”這句時,問題迎刃而解,學生體會到“我”被鄉(xiāng)親們深深地感動了,“我”被救了,因為激動、高興,所以流下了眼淚,這是激動的淚,是感動的淚……
趁此機會,教師還應讓學生想象“我”會在此時說些什么。孩子們可能會說:“謝謝大家對我的關心。”“你們與我雖然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薄拔乙院笠矔衲銈円粯咏o需要幫助的人幫助的!薄藭r,教師應及時引導:“孩子們,你們被鄉(xiāng)親們的善良,被他們對他人的這種關愛所感動,我希望,這種善良在你們的內(nèi)心生根發(fā)芽!
這種對課文的想象,對訓練孩子的想象力,訓練孩子對課文中難句的體會、感悟非常重要。
1.學習“我”在危急時刻的沉著、冷靜,體會全村人對“我”的愛。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寫有課文第7自然段的投影片。
一 導入
全村一百多人在山間尋找“我”,滿山都是燈籠火把,那亮光是那么溫暖,讓人永遠不會忘記。
二 細讀課文
1.故事發(fā)生在什么時間?環(huán)境怎么樣?
自讀課文第2自然段。
(1)從“狂風驟起、烏云翻滾、茫茫雨幕”等詞語體會雨很大。
(2)你還知道哪些詞語可以形容雨很大?(傾盆大雨、瓢潑大雨等。)
(3)從“滑溜溜的窄窄的田埂”中體會路不好走。
2.“我”遇到了一件什么事?
(1)出示:
又一陣疾風撲面而來,我不由自主地側(cè)身避風,不料,腳下一滑,一下墜入田邊的土井中,幸虧那上大下小的背簍和我瘦弱的身子恰恰能卡住井口。
看書中的圖,知道什么是“卡住”。
(2)從“不由自主”你可以體會到什么?
3.遇到這種情況,人的本能反應會怎樣?
(1)人都會掙扎。
(2)然而,努力掙扎的結(jié)果是又往下陷了一點兒!拔摇边@時的心情會怎樣?(恐懼、害怕)
(3)讀一讀課文這一部分內(nèi)容。
4.面對危險,“我”掙扎無果后,“我”是怎么做的?如果不這樣做,結(jié)果又會是怎樣?
學生甲:他不掙扎了,他保持著體力。如果不這樣做,他還會往下陷,很危險。
學生乙:他沒有盲目掙扎,只是在等人來援救。如果他要是繼續(xù)掙扎,會很快陷下去,會有生命危險。
5.你覺得“我”是個什么樣的孩子?(冷靜、沉著、會動腦筋等。)
6.這對你有什么啟發(fā)?一起讀一讀課文的第3自然段。
7.天色也漸漸暗了下來,四周一片蒼茫,“我”的四肢已經(jīng)發(fā)麻發(fā)硬,但是卻堅信著。指名讀第4、5自然段。
(1)“我”堅信什么?
(2)對比讀,談談感受。
、倏墒俏覅s堅信著。
、诳墒俏覅s堅持著,堅信著。
(3)有感情地朗讀第4、5自然段。
(4)為什么如此堅信?
(因為有愛自己、關心自己的人。)
8.終于村里的人來了!他們焦急、親切而又悠長地呼喚著,他們在呼喚什么?想象村里人發(fā)現(xiàn)孩子不見了,都做了哪些事情。
9.得救了,應該高興,為什么“我”會“淚如泉涌”?
學生甲:因為得救了太高興,所以哭了。
學生乙:因為看到大家都在找自己,很感動,所以哭了。
學生丙:因為他很高興,也很感動,所以哭了。
10.學習第6~8自然段。
有感情地朗讀這三個自然段。
投影出示:
當人們小心地把我從井口拽上來,緊緊摟在懷里的時候,我已經(jīng)凍僵了,全身一點兒力氣也沒有了,只有眼淚在不停地流著,是熱的。
(1)全身已經(jīng)凍僵,是冰冷的,但眼淚卻是熱的,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內(nèi)心的無比感激)
(2)被緊緊摟在懷里是什么感覺?(溫暖、安全)
(3)想象村里人此刻會說什么。
(4)課文第8自然段可不可以去掉?
朗讀這一個自然段,感受到人多,感受到孩子的感激之情。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7、8自然段。
三 總結(jié)全文
生活中經(jīng)歷的每一件事情,都可以成為我們成長的動力,都會是我們?nèi)松鷮氋F的經(jīng)驗和財富。你愿意把自己的成長故事講給大家聽嗎?
1.本文情節(jié)緊湊、扣人心弦,朗讀時要指導學生注意揣摩“我”心情的變化,把握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演進,用不同的語氣、不同的節(jié)奏讀出理解和感受,切忌從頭至尾不加區(qū)別地齊讀。
2.可以抓住課后第2題引導學生理解課文,找出令人感動的情景并交流感受。學生一般容易找到“全村男女老少尋找‘我’”這一情景,卻容易忽視“‘我’在危急中的表現(xiàn)”這一情景。教學中,應提示學生注意文中的兩處泡泡框,準確把握全文。
3.“背簍”中的“背”學生容易讀錯,應明確其讀音bēi。教師應順勢教導學生勤讀勤查,扎實基本功。
1.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 )的疾風 ( )的喧嘩
( )的呼喚 ( )的亮光
2.照樣子,寫一寫。
越來越近 燈籠火把越來越近。
3.文中的“我”是個怎樣的孩子?
4.為什么有滿山的燈籠火把?
因為“我”跟大人在田里干活,傍晚狂風驟起,大雨來臨,大人們怕“我”淋壞,讓“我”提前回家。但是雨天路滑難走,“我”不小心卡在了土井口,無論怎樣掙扎也上不來,盼著親人來援助。結(jié)果全村一百多人,打著燈籠舉著火把來尋找“我”,這滿山的燈籠火把中飽含著鄉(xiāng)親們深深的情意,使“我”淚如泉涌,激動萬分。
小學生怎樣進行自我保護
1.不要輕信陌生人。不要接受陌生人的禮物,不能跟陌生人走,更不能帶陌生人回家,以免上當受騙。
2.要學會分辨真?zhèn)巍2灰槺阍隈R路邊購買十分便宜的物品,特別要提防假冒偽劣商品,以免食用后影響我們的健康與安全。
3.避免誤入困境并學會擺脫困境。一人獨自外出時,應向家人或老師說明去向和歸來時間,遇到困難或發(fā)生意外時,應保持鎮(zhèn)靜,并積極想辦法向一切能給你提供幫助的人或機構尋求幫助。
語文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新穎的構思,托物寓情的方法。
(二)能力訓練點
培養(yǎng)有感情朗讀的能力及抒發(fā)生動、具體、含蓄、深沉的感情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對母親的愛。
(四)美育滲透點
領會本詩摯愛母親的親情美。
二、學法引導
在簡要了解寫作背景和作者情況的基礎上,進入對課文本身的欣賞。重點欣賞這首詩在表達母愛上的獨特之處。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講清母女之間的深深的情感。
2.難點:托物寓情的寫法。
3.疑點:詩的第三節(jié)。
4.解決方法:講解,辯論。
四、課時安排
2~3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及相關的軟件(大海行船畫面及配音或朗讀)、錄音機及相關的伴樂朗誦帶。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教師利用多媒體畫面展示滄海、小船及相應音響,以此作背景,范讀詩歌。
2.讀詩歌,總結(jié)詩歌內(nèi)容,找出感受最深或自己比較喜歡的句子,并對其作用予以討論。
3.讓學生折紙鶴,折紙船,寫上對親人祝愿思念之言;?qū)懸皇仔≡姳磉_情感。
七、教學步驟
導語 說起詩,同學們馬上就會想起李白、杜甫的許多首膾炙人口的佳作,卻很少想到冰心的詩。冰心,這位我國著名的女作家,寫了大量的反映社會生活和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文學作品。她的“問題小說”,早在新文學初期,就引起文學界的注目;她那清新、雋永、富有哲理的小詩,曾形成了“小詩流行的時代”。她文思潮涌,彩筆縱橫,譜寫出許多新的篇章。
今天,我們學習冰心的一首詩《紙船——寄母親》。1923年8月,冰收由上海啟程赴美留學,在漫長的旅程中,面對茫茫大海,她倍感孤獨,日夜思念親愛的母親,于是寫這首詩。
(一)明確目標
反復朗讀感受這首詩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賦予“紙船”的含義。
(二)整體感知
1.有感情朗讀詩文,要求學生劃出生字詞。
生字
疊dié 拋pāo
生詞
天風:大自然之風。
吹卷:吹動翻卷。
無端:沒有來由;無緣無故。例:無端生事。
至愛:至,極;最。例:歡迎之至。至愛:最愛。
2.朗讀詩文,理解全詩內(nèi)容,領悟文章思想內(nèi)涵。
3.自由領讀,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句子;有感情頌讀,重點品味其精神實質(zhì)。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新穎的構思,托物寓情的方法。
(二)能力訓練點
培養(yǎng)有感情朗讀的能力及抒發(fā)生動、具體、含蓄、深沉的感情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對母親的愛。
(四)美育滲透點
領會本詩摯愛母親的.親情美。
二、學法引導
在簡要了解寫作背景和作者情況的基礎上,進入對課文本身的欣賞。重點欣賞這首詩在表達母愛上的獨特之處。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講清母女之間的深深的情感。
2.難點:托物寓情的寫法。
3.疑點:詩的第三節(jié)。
4.解決方法:講解,辯論。
四、課時安排
2~3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及相關的軟件(大海行船畫面及配音或朗讀)、錄音機及相關的伴樂朗誦帶。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教師利用多媒體畫面展示滄海、小船及相應音響,以此作背景,范讀詩歌。
2.讀詩歌,總結(jié)詩歌內(nèi)容,找出感受最深或自己比較喜歡的句子,并對其作用予以討論。
3.讓學生折紙鶴,折紙船,寫上對親人祝愿思念之言;?qū)懸皇仔≡姳磉_情感。
七、教學步驟
導語 說起詩,同學們馬上就會想起李白、杜甫的許多首膾炙人口的佳作,卻很少想到冰心的詩。冰心,這位我國著名的女作家,寫了大量的反映社會生活和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文學作品。她的“問題小說”,早在新文學初期,就引起文學界的注目;她那清新、雋永、富有哲理的小詩,曾形成了“小詩流行的時代”。她文思潮涌,彩筆縱橫,譜寫出許多新的篇章。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誦讀三篇描寫科學家的故事,了解科學家的成長經(jīng)歷以及為科學獻身的偉大精神。
教學重難點:
感受科學家熱愛科學獻身科學的偉大精神。
預習要求:
朗讀課文,搜集一些描寫科學家故事的文章。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人的一生,生命最為寶貴。然而在追求科學的征程中,有人竟不顧自己的性命從事科學研究。他是誰呢?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為科學而獻身》。
二、指導學習《為科學而獻身》
。敝该止(jié)讀課文。
。部删吹目柺┟芴夭┦咳ナ懒耍谏詈笠豢痰淖鳛閰s深深地印刻在我們的腦海中。找出文中令你感動的段落,有感情地讀一讀。
3你想對卡爾施密特說些什么?
三、學習《“笨頭笨腦”的`科學巨人愛因斯坦》
。碑斈瓯恍iL認為“干什么都不會有作為” 的笨學生,為什么會成了現(xiàn)代物理學的創(chuàng)始人和奠基人,成了現(xiàn)代最杰出的物理學家?這說明了什么?
。伯敽髞碛腥藛柶鹚,他是怎么回答的?
。吵鍪尽霸竿皇敲利惖牟屎,行動才是澆灌果實的雨水”。齊讀。
四、學習《女宇航員的故事》
1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哪幾位女宇航員?用自己的話說說她們的故事。
。渤鍪尽敖韼讲蛔岉毭肌薄}R讀。
五、交流各自搜集到的科學家的故事。
《親近母語》第十四單元雷雨
日積月累7
教學目標:誦讀描寫雷雨的一組課文,感受雷雨時的情景,體會作者的奇特想象。學習《日積月累7》,積累語言。
教學重難點:體會作者的豐富想象。
預習要求: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背鍪疽唤M詞語: 雷聲大作 電閃雷鳴 傾盆大雨
大雨如注 瓢潑大雨 狂風暴雨 暴風驟雨
。策@組詞語描寫了怎樣的情景?
3過度:雷電、暴風雨是大自然的杰作,不少作家都曾把目光投向它。
二、學習選文
。敝该首x這三篇課文,正音。
。沧髡哓S富奇特的想象使我們感受到了雷雨的魅力。你喜歡課文中的哪些描寫?畫出來 ,好好讀一讀與同學交流你的感受。
。衬阕⒁膺^雷雨嗎?現(xiàn)在正是梅雨季節(jié),你是怎樣感受到雷雨的存在的?你能像作者那樣寫一寫雷雨嗎?
三、學習《日積月累7》
。睗h字解說
。ǎ保 認讀“比、麗”的古文字
(2) 根據(jù)古文字形解說“比、麗”的意思
。苍~語
(1) 記一記這些成語。
。ǎ玻 你能再說幾個含有動物的成語嗎?
。趁
。ǎ保 指名讀,正音。
。ǎ玻 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ǎ常 你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舉出例子來嗎?
(4) 背誦。
4古詩
。ǎ保 指名朗讀,正音。
。ǎ玻 根據(jù)注釋,試著理解詩意。
。ǎ常 背誦。
(4) 你還知道哪些描寫春景的古詩?請背一背。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王、助”等14個生字,會寫“王、從”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在讀中領悟小英雄的行為,表達出對小英雄的崇敬之情。
3、學習王二小機智勇敢的好品質(zhì),體會今天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體會王二小的機智勇敢,從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學用具
生字卡片,課文掛圖,媒體資源:視頻《王二。悍蹲x》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切入舉例
1、談話:說說你今年多大了?有一首歌是唱一個12歲的小英雄的,他只比你們大四五歲,想聽這首歌嗎?聽后說說你知道了什么。(聽過這首歌的學生一定會說出歌名,有的同學還能簡單地講出王二小的故事。)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王二小的故事。(板書課題)
。◤膶W生的年齡入手,自然地引出小英雄王二小,再利用課程資源――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一下子將學生帶入王二小生活的年代,學生在婉轉(zhuǎn)的歌聲中入情入境。為下面的有感情朗讀課文打下基礎。)
2、你們想知道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故事。(板書課題)
二、對話平臺
(一)看視頻《王二。悍蹲x》聽范讀,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聽后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I造學習氛圍,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整體感知內(nèi)容,挖掘?qū)W生的認知。)
自讀(嘗試讀文,掃清字詞障礙,熟悉課文內(nèi)容。)
邊讀邊畫出全文共有幾個自然段,用你自己喜歡的符號作上標記。
。ǘ┳R字(檢查自學情況,鞏固生字。)
1、匯報你在課前是怎么自學生字的。
2、組內(nèi)匯報:你在哪里見過這些字,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ㄈ├首x(合作練讀,共同進步。)
1、分自然段指名朗讀,檢查字音是否準確。
(引導學生正確評價他人,實事求是地指出他人的不足,虛心接受他人的評價,從而學會評價。)
2、找一找。找出與四幅圖相對應的課文段落,讀一讀。指出不理解的地方。
。ㄗ寣W生大膽地質(zhì)疑,培養(yǎng)學生敢想敢問的好習慣。)
3、畫一畫。在段落中畫出直接寫圖意的句子,讀一讀。
(四)練習(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照樣子說一說:
。1)王二小把敵人帶進了埋伏圈。敵人被王二小帶進了埋伏圈。
。2)敵人把王二小殺害了。王二小被_____。
(3)敵人被八路軍消滅了。八路軍把_____。
。ㄎ澹⿲懽郑ń涣鲗懽址椒,注意寫字姿勢的指導)
1、出示要寫的字“王、邊、進”,指導認讀。
2、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說這三個字怎樣寫好看。
3、重點指導走之旁的寫法(教師示范,學生書空)
4、指導學生描紅,提示學生注意筆順。
5、展示學生作品,寫得好的.獎勵一顆小星星貼在成長記錄冊上。
(融書寫、觀察、評價于一體,提高學生識字能力。)
第二課時
一、對話平臺
。ㄒ唬⿲耄◤同F(xiàn)字詞,加強鞏固。)
上節(jié)課的生字寶寶又到我們班做客了,你還認識他們嗎?
1、開火車讀生字新詞。
2、小小擂臺賽:男女生各找一名學生比賽認讀生字,其它同學做評委,看誰能當上小擂主。
。ㄒ陨鷦拥男问剑ぐl(fā)學生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主體意識。)
(二)讀文(多種形式練讀,體會王二小的機智勇敢)
1、指名讀第一段。(用“一邊……一邊……”練習說話)
2、自由練讀第二段。想象:敵人會怎么“叫”他帶路?(引導想象當時的情景)
3、男女生比賽讀第三自然段。理解“順從”,表演:王二小是怎樣“順從”的?為什么要“裝”?
4、同桌互讀四、五段,體會這兩段應該用怎樣的速度讀。(邊想象邊讀)
。▎l(fā)學生多形式的讀文,增強學生感悟,發(fā)展學生語文思維。)
。ㄈ└形颍▌(chuàng)造性復述課文,感悟英雄的品格)
假如你是王二小,你能想象出王二小當時的語言行動和內(nèi)心活動嗎?
。ㄟM行角色換位,訓練學生語言。)
。ㄋ模┯懻摚ㄉA情感,激發(fā)對小英雄的崇敬之情)
為什么說王二小是英雄呢?
。ㄍㄟ^討論,對學生進行正確價值觀的引導,在訓練學生語言的同時,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ㄎ澹┻x讀(自主選讀,加深品味。)
1、找出文中使你感動的地方讀一讀。(組內(nèi)練讀)
2、以《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樂曲為伴音,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U展(延伸課外,引導創(chuàng)新,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
1、把你收集到的小英雄的故事講給同學們聽。
2、學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二、寫字
學習“從、這、道”三個字,教師指導,學生練寫,隨時發(fā)現(xiàn)問題隨時指導。
這一教學過程結(jié)合動畫課件《王二。壕C合生字》輔助進行。
總結(jié)(啟發(fā)談話,理解升華。)
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哪些想法?(可從兩方面引導學生:一是向王二小學習,學習他的什么品質(zhì);二是你有哪些感想。)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經(jīng)典)11-23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語文《項鏈》教案01-30
語文《師說》教案02-05
語文樂園教案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