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語文教案模板錦集7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設想】
我們希望人生能夠一帆風順,但誰都不能保證這一切,現(xiàn)實可以殘酷地粉碎我們的良愿,就像魯濱孫離奇的人生意外。魯濱孫他滿可以無限悲傷,怨天尤人,一蹶不振,但他卻無比堅強地鼓舞自己,以頑強的意志力和超凡的創(chuàng)造力,演繹了生存的神話。魯濱孫的生存經(jīng)歷是我們學習的最好素材;诖耍爬ㄅc復述故事梗概、感受魯濱孫近乎絕望中的求生欲望、探詢魯濱孫在逆境中心境不斷堅強的過程、體味魯濱孫獨特的自我激勵之法、感悟魯濱孫戰(zhàn)勝困難的可貴精神、學習應對災難等,都不失為好的教學角度。
保持積極進取的心態(tài),戰(zhàn)勝困難,超越自我,這是本文的精髓。設計A著重于魯濱孫戰(zhàn)勝困難的心理過程的分析,學習其戰(zhàn)勝困難的精神。設計B著重從生存需要的最低條件的角度出發(fā),剖析魯濱孫戰(zhàn)勝困難的心態(tài),教給學生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
在“資料平臺”中特別選編了三篇文章,第一篇中的人物面臨死亡和良知的兩難抉擇,內(nèi)容側重于對生存困境時刻人的良知的拷問;第二篇中霍金面臨的則是來自于自身的困境,實現(xiàn)“我”的心靈內(nèi)部的偉大歷險,是對自我的偉大超越,其意義同樣等同于對心靈之外的自然的超越;第三篇人物的探險行動中彌漫的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民族豪情,對生活在優(yōu)越環(huán)境中的學生是一種很好的熏染,希望三篇文章能夠從上述兩種設計之外,對學生的思維方式和思想體系的構建起到填補作用。
【教學設計A】
教學目標:
1、快速默讀課文,理清魯濱孫面臨的主要困難。
2、分析心理描寫,體會魯濱孫心態(tài)變化的過程,感受魯濱孫在困境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可貴精神。
3、感受野外生存對人的能力的挑戰(zhàn)。
課前準備:閱讀《魯濱孫漂流記》;收集有關野外生存常識的資料。
教學步驟:
導入:請同學自己介紹《魯濱孫漂流記》。
我們現(xiàn)在安坐教室,條件舒適,心情輕松愉快。可是,假如我們像魯濱孫一樣,不幸流落到了荒無人煙的海島,情形會怎樣呢?
一、整體閱讀感知
快速默讀全文,邊讀邊劃出你認為關鍵的詞句,說一說魯濱孫初到荒島時遇到了哪些困難?
請歸納出來。
。鞔_:物質(zhì)生存需要方面的困難和精神上生存的勇氣。)
二、片段品讀體味
《荒島余生》教學設計AB由收集及整理,轉載請說明出處
面對諸多困難,魯濱孫經(jīng)過了深沉而復雜的思考。請以下列問題為導引,再確定需要重點品讀(靜心默讀)有關片段,以理解下列問題:
1、魯濱孫的思考經(jīng)歷了哪幾個階段?這幾個階段思考的側重點是否一樣?它們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嗎?(明確:經(jīng)歷了三個階段,側重點不一樣,分別側重思考:要不要活下去;怎么活下去;怎樣安心地活下去。分別涉及生存信念、物質(zhì)需求、精神需求等問題,按他當時需求的急緩程度依次出現(xiàn),體現(xiàn)了人類進化的幾個主要階段,從中可以看出人類前進發(fā)展的影子。)
2、魯濱孫能夠活下去,他是怎么為自己找理由的?找了哪些理由?他的思考方法有什么特點?(明確:采用對比列舉好處和壞處的方法來勸慰自己,看到生活的積極面,樹立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從與同伴的命運和最糟糕的情形作對比來找理由,理由略。思考的方法充滿著理性和辨證的特點:能冷靜地用理智同情感作斗爭;能用“借方”和“貸方”的格式來對比思考。)
3、魯濱孫為什么一定要計算時間、寫日記、保存幾本書本?你覺得有必要嗎?(明確:有必要。這也是他充實自己的心靈,保持一個文明人的高級趣味,不至于淪落為低等的求生者的智慧之處。)
4、你覺得魯濱孫有哪些方面值得我們學習?(明確:敢于直面困難,堅忍不拔,積極進取,勤勉務實,善于創(chuàng)造,熱愛生命,戰(zhàn)勝困難的經(jīng)驗)
三、野外生存探究
整體討論:
《荒島余生》教學設計AB
2、假如你知道了魯濱孫的處境,你還能為他提供哪些遠距離的.生存指導?運用上你課前所收集的資料。
四、拷問自己
假如你也像魯濱孫一樣身陷荒島,你有這個能力和勇氣,會像他一樣活下去嗎?問問自己,試著寫一寫自己的心里話。(課外完成)
【教學設計B】
教學目標:
1、體會魯濱孫在危難處境中調(diào)整心態(tài)的方法,感受他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
2、領悟生活的心態(tài)比生活的條件重要、精神的生存比物質(zhì)的生存重要的道理。
教學步驟:
導入:魯濱孫從小就渴望冒險、流浪的生活。流落荒島之后,魯濱遜面對絕境,很快就克服了消極情緒,不畏懼,不頹喪,進行了一場征服大自然的斗爭,更進行了一場征服自我的斗爭。在荒島上的28年間,他克服了種種意想不到的困難,尤其是心理上的煎熬。那么他是靠什么走過這28年的呢?
一、整體閱讀感知
快速默讀全文,完成:
1、用一話歸納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2、簡要復述課文內(nèi)容。
《荒島余生》教學設計AB由收集及整理,轉載請說明出處
3、本文在描寫魯濱孫時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
二、重點精讀體驗
精讀關于魯濱孫心理描寫的部分,思考探究:
1、從文章的首尾來看,魯濱孫的心態(tài)發(fā)生了什么樣的變化?
2、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變化?
3、如果他的心態(tài)不發(fā)生這樣的變化,你覺得魯濱孫能在荒島上生存下去嗎?(明確:即使他吃住不愁,最終也會因為精神的空虛和寂寥而死)
4、如果換了其他任何一個人,也許就沒有了魯濱孫這樣的生存神話了。那么,你認為:魯濱孫能夠活下去,最重要的是靠什么?由此你可以得出一句什么樣的結論?(明確:靠的是心態(tài),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說明積極的心態(tài)是維系生命的首要支柱,生活的心態(tài)比生活的條件重要,精神的生存比物質(zhì)的生存重要。)
三、拓展應用
1、當下,社會安定,經(jīng)濟繁榮,生活富足,可自殺等輕生的事件仍然屢見報端。假如魯濱孫知道了這些,他會作何感想?你能走進魯濱孫的內(nèi)心世界,揣摩出他的真實想法嗎?試試看,組內(nèi)談一談,請使用第一人稱。
2、有的同學感慨現(xiàn)在早出晚歸,學習負擔繁重,生活枯燥,爸媽嘮叨,知心朋友缺少,不太滿意目前的狀況。你對你目前的學習和生活滿意嗎?想一想,談一談,和魯濱孫比一比,和同學坦誠交流交流。
3、用一句精練的話說出自己學習本文的感受。
四、作業(yè)布置
找一些面對困難、激勵人奮進的格言,做成賀卡送給你的朋友或者自己。
【資料平臺】
1、(丹麥)哈夫·B·卡威《浮冰上的兩者》。
2、《斯蒂芬·霍金——劃時代的英雄》。
3、郭正剛《漂流長江第一人》。
語文教案 篇2
一、教學要求
1、懂例文《鉛筆刨刀》,知道這篇例文寫了有關鉛筆刨刀哪幾方面的內(nèi)容。初步感知狀物文章的寫法。
2、能借助"習作要點討論"的提示,對照例文,懂得寫一種文具的要領。
3、按習作的要求觀察自己的鉛筆刨刀或其他文具,弄清它是什么做的,形狀怎樣,上面有什么圖案,它有什么用途,先說再寫。
二、教學重點
按習作要求觀察自己的鉛筆刨刀或其他文具,弄清它是什么做的,形狀怎樣,上面有什么圖案,它有什么用途,先說在寫。
教學難點:懂得寫文具的要領:按順序寫,寫的生動逼真。
三、教學準備
掛圖、投影片、小黑板、各種文具
四、教學過程
(一)練習說話,激發(fā)興趣
1、說話,提要求
出示說話句式:我的真棒,因為它。
2、學生自由練習
3、集體交流(選擇四、五名學生,夸不同類型的文具)
4、小結過渡
老師真想不到同學們的文具那么美,用途那么廣,真是各有所長,難分高下呀!這樣吧,我們來把它寫成文章再比。怎么寫呢?我們首先要學會觀察。
(二)學習例文,感知寫法
1、出示圖畫,指導觀察
。1)討論確定觀察方法
觀察要仔細,要有順序,你想按什么順序觀察鉛筆刨刀?
。ㄕw部分、上下、外里等)
。2)按從整體到部分的順序觀察鉛筆刨刀
先從它的質(zhì)地、形狀兩方面觀察。
。3)口頭交流
。4)再觀察它主要部分的顏色,有什么用途。
。5)口頭交流
(6)小結過渡
2、導讀例文,知道寫什么,怎樣寫。
。1)輕讀例文,想想:作者觀察描寫了鉛筆刨刀的哪些方面?
。2)讀后交流。(提示:質(zhì)地、形狀、顏色、用途)
。3)繼續(xù)讀文,說說你最喜歡哪句,為什么?
(4)交流
3、小結文具的一般寫法:
寫文具,一般要先有順序地仔細觀察,再抓住文具質(zhì)地、形狀、顏色、圖案、用途等方面的.特點進行生動逼真的描寫。當然,觀察還可以從局部到整體,這都要根據(jù)文具的特點。
(三)運用寫法,集體口述。
1、出示轎車文具盒。
2、交流觀察方法并觀察描述。
。1)你想先介紹文具盒的哪些方面?(質(zhì)地、形狀、顏色、圖案)
。2)練習口頭表述并交流(先一一分述,再把三方面連起來說,注意引導表述方式變化。)
(3)指導描述內(nèi)部特征及用途。(先分后總)
(4)指名口述。(一、二名,并簡單評價)
(四)個人說寫,運用寫法。
1、話題要求。
2、各自按順序,抓特點練說。
3、同桌交流。
4、集體交流,詳議(兩三名)
5、引導學生把自己想象成文具,說自己的特點。
6、學生各自完成習作。
板書設計:
寫一種文具
按順序仔細觀察抓特點描寫逼真
整體質(zhì)地
形狀
顏色(圖案)
部分用途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讀通、讀懂課文。
2.了解“大自然的教科書”帶給作者的感悟,使學生從中受到啟示,進一步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生活,熱愛生活。
3.仿照課文的表達方式,進行片段訓練。
教學重點:
感悟課文內(nèi)容,寫讀后感或展開片段訓練。
教學難點:
仿照課文的表達方法展開片段訓練。
教學準備:
準備有關成長的小故事。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會有許多老師。在家里父母是我們的生活啟蒙老師;課堂上有向我們傳播知識、啟迪智慧的老師;大自然也是我們最忠實的老師,當然,蟲子也能成為我們的教科書。
板書:大自然的教科書
2.看到課題,你知道了什么?還有什么想知道的?
二、指導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設計問題,引導讀文
1.同學們有很多想知道的問題?那么請同學們自主閱讀課文,尋找問題的答案。
2.交流:哪些問題已經(jīng)解決了?還有哪些問題需要幫助?全班交流。
3.通過剛才“質(zhì)疑——解疑”的過程,在學習方法上你有哪些收獲?
。ㄎ覀冎懒藛栴}的答案就在我們閱讀的課文中,邊讀文邊思考才能讀懂課文。帶著問題讀書,是最有效率的讀書方法。)
4.小組合作學習。
現(xiàn)在我們把剛才的過程反過來,請同學們仔細讀課文,然后根據(jù)你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提出幾個問題,這些問題要具有概括性,能反映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5.檢查反饋,比一比誰的`問題最有價值?
梳理主要問題
大自然的教科書給作者什么啟示?
這種啟示怎樣來的?
這些啟示的作用是什么?
6.全班交流,解決問題。
三、了解寫作特點,展開片段訓練。
1.學生讀文。了解寫作特點。
。ㄕn文采用了“敘述+議論”的方法回憶了與蟲子有關的四個生活片段,完整地表達了“大自然的教科書使我從稚嫩走向了成熟”的體驗。)
2.學生交流感受:你從生活中得到過什么啟示?是怎樣來的?這些啟示對你有什么促進作用?
3.指導學生寫作。
采用敘議結合的方法,寫一個小的片段,要求真實、生動。
4.片段展示與交流。
四、總結
這篇課文給了你什么樣的啟示?
五、作業(yè)
1.繼續(xù)完成片段練習。
2.指導閱讀“學!そ逃敝黝}的相關文章。
語文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認識“簾、另”等14個生字,會正確書寫“女、氣”等6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8自然段。
3.結合圖片,在語境中理解“商量商量、照顧、悄悄”等詞語。
4.感受珍珍照顧媽媽,關心家人的美好行為。
學習過程
一、詩歌導入,設疑激情
1.朗讀詩歌,設置懸念。
師:小朋友,我們曾經(jīng)讀過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詩《明天要遠足》,還記得嗎?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出示小詩,齊讀)
師:詩中的小朋友為什么翻來覆去睡不著呢?
師:對呀!如果明天要去郊游,你肯定也會像他一樣睡不著覺,可是有個小朋友──珍珍(板書)卻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想去了。”這是怎么回事呢?(板書:?)學了課文《月亮的心愿》,你就明白了。(課件出示課題)
2.教學課題中的生字。
師:請大家看老師寫課題,仔細看老師是怎么把“亮”字寫漂亮的。(板書課題)
師:誰來當當小老師,告訴大家要把“亮”字寫漂亮應該注意什么?
二、初讀感知,認讀生字新詞
1.自主識字。
師:珍珍為什么不想去郊游呢?要想從課文中找到答案,得先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F(xiàn)在就請大家自己讀課文,聽清老師的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有困難的地方可請教他人(同學、老師)。
。3)請給每小節(jié)標上序號。
2.交流檢查生字、新詞。
。1)生字:
師:小朋友讀得好認真,現(xiàn)在生字寶寶要來考考大家有沒有把它們的名字記住。(老師用課件出示生字,學生開火車認讀,其間正音)
(2)新詞:
師:小朋友可真能干,一下子就記住了這些生字寶寶。你們看詞語寶寶也急著出來要和你們交朋友呢。自己試試看記住它們了嗎?(課件出示帶生字的.詞語,先讓學生自由認讀,再由學生當小老師帶大家讀)
。3)帶輕聲的詞:
師:課文中還有些特殊的詞語,你能把它們讀正確嗎?(出示以下詞語,抽讀正音,齊讀)
點心、孩子們、太陽公公、商量商量、玩玩吧、窗戶
三、讀、悟3—8小節(jié),在詞境中理解詞語
師:大家讀得真好,現(xiàn)在請你再去讀讀課文,看看是不是比剛才讀得更正確,更流利,同時,請你在課文中找一找,珍珍為什么對媽媽說她不想去郊游?(生回答)
師:你從課文的哪一小節(jié)知道的,讀給大家聽聽好嗎?(出示第二節(jié))
師:(出示插圖2)誰能根據(jù)這幅圖來說說珍珍是怎么照顧**的?(板書:照顧)如果你的媽媽生病了,你會怎么照顧她呢?
師:珍珍和大家一樣也非常想去郊游,但是為了照顧生病的媽媽,她才這樣說的,那你猜猜看,珍珍這樣對媽媽說時,心里是怎么想的?(生回答)
師:多好的孩子呀,你能用一句話來夸夸她嗎?(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重點詞)
師:大家說得真棒,你能把這幾節(jié)課文讀得那么棒嗎?試試看!(朗讀指導)
師:這一切剛好被窗外的月亮看見了,她悄悄地離開了窗戶,心里想:我去跟雷公公說說,明天還是下雨吧!
師:誰能悄悄地告訴我,從這一小節(jié)中你知道月亮的心愿是什么?(讓學生湊到老師耳邊說出答案)
師:把你想的悄悄地告訴你的同桌。
師:誰能把這一小節(jié)美美地讀給大家聽?
師:“明天還是下雨吧!”你從“還是”這個詞中知道了什么?
四、小結設疑
師:月亮一開始的心愿是什么呢?最后月亮的心愿有沒有實現(xiàn)呢?我們下一節(jié)課繼續(xù)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
五、學生自主指導書寫
師:今天我們班的每一個小朋友都能主動地學習,老師真為你們高興,最后老師想和大家比一比,看誰能把這五個生字寫得漂亮(出示:女、太、氣、早、去),每個字描一個寫一個,開始吧。ɡ蠋煿室饽7聦W生的錯誤)
師:先來看看我寫得怎么樣?好嗎?(師故作自豪狀)不好?(故作驚訝狀)不好在哪里?(讓學生對照范字指出老師寫的不足)現(xiàn)在我糾正了,謝謝剛才幾個小朋友的幫助,的確比剛才好看多了,F(xiàn)在請大家看看自己寫的字,有沒有和老師犯一樣的毛病,如果有就趕緊和我一樣把它糾正過來吧!沒有的請在旁邊再寫一個。
板書:
月亮的心愿
珍珍媽媽我不想去了?
照顧懂事有孝心愛媽媽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理解“欺負、譏笑、羨慕”等詞語含義。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丑小鴨在逆境中與命運抗爭的頑強精神。
3.懂得善待他人,互相尊重,同時要正確地認識自己。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使學生懂得要善待他人,互相尊重,同時要正確地認識自己的重要意義。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想象,領會故事所表達的積極意義。
教學過程
一、課前活動:學生交流作者安徒生的有關知識
1.根據(jù)學生課下所搜集的資料,找3-5名學生介紹安徒生的生平。
補充:[安徒生(1805-1875),丹麥19世紀著名童話作家,世界文學童話創(chuàng)始人。小時侯很貧窮, 11歲父親死后, 生活更加貧困。安徒生從小觀察敏銳,想象力豐富,14歲告別家鄉(xiāng)到丹麥首都,下決心要當個藝術家,卻面臨走投無路的困境。
1829年,安徒生創(chuàng)作的一部喜劇在皇家影劇院上演的那一天,他靜靜地坐在大劇院的一個角落里,望著那些他所創(chuàng)作的人物形象活生生地出現(xiàn)在觀眾的面前,聽著觀眾的喝彩,他的眼里不禁流出一行行熱淚。
十年前,他幾次想在這個劇院里找到一個小小職位,都遭到了嘲笑和否定。十年,那是一段多么艱苦和漫長的過程!
今天,他終于成功了,得到了公眾的承認。]
2.在學生初步了解作者生平后出示課件1:
安徒生(1805~1875)丹麥著名童話家。生于丹麥菲英島歐登塞貧民區(qū)。他從小就為貧困所折磨,先后在幾家店鋪里做學徒,沒有受過正規(guī)教育。代表作:《拇指姑娘》《賣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鴨》《皇帝的新裝》。
二、導入新課
安徒生曾說過:我就是一只丑小鴨。十年前,他遭到了嘲笑和否定,十年后,他變成了──白天鵝!同學們,你想不想知道丑小鴨是怎樣變成白天鵝的嗎?下面我們一起走進安徒生的童話世界。
三、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1.各學習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完成兩項任務:
(1)自學生字詞,讀通課文。
(2)提出疑難問題,小組討論解決。
2.出示課件2檢查學生識記生詞的情況:
暖烘烘 丑陋 訕笑 嫉妒 來勢洶洶 欺負 籬笆 譏笑 蘆葦 凍僵 木屐
3.出示課件3讓學生把四幅插圖按照自己的理解排好順序。
4.按照課件3的順序在小組內(nèi)講一講這個故事。
[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就是過去教學中“初讀課文,整體感知”,但是這樣的設計的意圖在于給學生提供一個語言表達的機會,讓他們把自己觀察和理解的結果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學生在表達的過程中就會遇到困難或產(chǎn)生許多難題。]
四、品詞析句,感情朗讀
1.學生速讀課文,畫出記敘丑小鴨遇到的不幸遭遇的句子。體會它當時的心情。[失望、膽怯、孤單、可憐等]
2.同學們,請你和你的小伙伴合作一下,每人讀一個部分,把丑小鴨悲慘的命運讀出來,把我們對丑小鴨的愛與同情讀出來吧![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聲朗讀課文,此步驟的設計是為了讓學生細細地體會課文里所蘊含的思想內(nèi)容]
3.哪些同學可以用朗讀展示丑小鴨可憐的命運?同學們,請你也在心里默默地讀吧!
[師相機指導:出生時大家對它的失望;被人欺負的膽怯與孤單;呆在蘆葦?shù)乩锏墓录艧o奈;凍僵在冰上的令人心憐。]
4.學生討論,丑小鴨在這些打擊面前,抱著什么樣的'生活態(tài)度?有什么追求?
[我要飛向它們,飛向這些高貴的鳥兒……] 然后聯(lián)系上下文,說一說,丑小鴨為什么拼死也要飛向高貴的白天鵝?
5.漫長的冬天過去了,溫暖的春天終天來了,丑小鴨也長大了。原來他就是一只美麗的天鵝。如果你也為丑小鴨感到幸福和快樂,那就請你放聲朗讀課文第39-47自然段。[引導通過朗讀體會丑小鴨驚喜,非常愉快的心情。]
6.學生討論交流: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下列句子所蘊含的深意。
(1)只要你是一只天鵝蛋,就算是生在養(yǎng)鴨場里也沒有什么關系。[試闡釋這句話的意思]
(2)它感到非常難為情。它把頭藏到翅膀里面,不知道怎么辦才好。它感到太幸福了,但它一點也不驕傲,因為一棵好的心是永遠不驕傲的。[大家贊美丑小鴨,丑小鴨為什么感到難為情?“一棵好的心”是指什么樣的心?]
五、系生活,小結延伸
(1)這只丑小鴨為什么會變成白天鵝?
(2)學習了課文,你有什么收獲嗎?。
同學們,我們讀完一篇文章,總要想到些什么,不知道大家讀完了這一課,會想些什么呢?在我們的身邊,有些同學學習不好,或是在一些方面有不足,他們應該怎么做?
語文教案 篇6
學習目標:
1.認識6個生字。
2.讀懂課文內(nèi)容,知道什么是幸福,受到熱愛勞動、樂于助人的教育。
3.能把課文演一演。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文章內(nèi)容,初步形成自己的幸福觀。
2.演課本劇。
教學準備: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這篇是閱讀課文,主要由同學們通過自學來讀懂。現(xiàn)在就請大家自己讀讀課文,看你能讀懂什么。
2.學生交流,并談談自己的幸福觀。
3.認讀生字。
二、學習新課,了解文章內(nèi)容
1.牧童們開始時,認為幸福是什么?(不知道)
2.牧童們后來認為幸福是什么?(讓學生根據(jù)自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自由發(fā)言。)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做了什么?
引導學生讀13到22自然段。
3.小結:正是因為他們從自己的勞動中感受到了幫助人的快樂……
4.智慧的女兒是怎樣回答三個牧童的?(她肯定了三個牧童的體會,指出: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知道什么叫“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嗎?(“義務”就是應盡的責任。例如,作為學生,應盡的責任是好好學習;作為子女,應盡的責任是孝順父母。把自己應該做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就是智慧的女兒說的“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
5.反復讀:智慧的女兒的話: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建議:引導學生聯(lián)系實際來理解。
6.談談你的幸福觀,并以名言的方式概括成一句話。
注:根據(jù)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學生在此環(huán)節(jié)上的積極性比較高,教師在這里要采用多種方式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爭取出彩。
三、演課本劇
1.分角色朗讀。
建議:在這個過程中,要對學生的眼神、語氣作指導,為演做好準備。
2.學生排練,教師巡視。
3.匯報演出。
四、作業(yè):閱讀自己喜歡的童話。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理解和積累本課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指定段落,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體會對比寫法作用。
3、懂得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證唯物主義啟蒙教育。
教學重、難點:
把握文章主要內(nèi)容,懂得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體會對比寫法的作用。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理解和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板書課題。
。薄⒄埻瑢W們說說灰塵有哪些危害。
2、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注意字的讀音。
。、指名輪流讀課文。
。病⒄簦耗(mú)塵埃(āi)直徑(jìng)削弱(xuē)散射(sǎn)
朝暉(zhāo) 干涸(hé) 可惡(wù) 惡劣(liè)
三、理清課文思路,了解大意。
1、自由讀課文,想每個自然段寫什么?(填表)
出示:
灰塵雖然令人討厭,但人類卻離不開它
小小的灰塵主要來自
灰塵能
灰塵能
灰塵能
灰塵能
灰塵的作用告訴我們:
。、看表默讀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灰塵令人討厭,人類卻離不開它。
第二段(2)小小的灰塵來自土壤和巖石。
第三段(3—6節(jié))灰塵的作用很大。
第四段(7)灰塵的作用告訴我們?nèi)魏问挛锒加袃擅嫘浴?/p>
3、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ū疚南蛭覀兘榻B了灰塵的有關知識及其作用。)
四、檢查生字詞預習情況
1狼狽bèi擦拭shì請勿打擾wù塵埃āi削弱xuē朝暉huī循環(huán)xún厭惡wù裂開liè討厭tǎo
環(huán)境jìng氣候hu飄蕩piāo
2重點指導候暉境裂
3多音字 wù(可惡) xiāo(削皮)
惡è(惡狠狠) 削
ě(惡心) xuē(削弱)
五、再讀課文質(zhì)疑: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六、作業(yè)
1抄寫字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深讀感悟,體會對比寫法的作用。
2、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
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板書課題
1、板書課題:沒有灰塵行嗎?
2、指名讀課文,思考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二、學習課文學習說明方法
。ㄒ唬┑谝欢
1齊讀分層兩層間是什么關系?(轉折)
2再讀體會開頭以問句設疑發(fā)人深思引發(fā)讀者閱讀興趣
。ǘ┑诙
1指名讀劃出文中寫灰塵的句子
2生字比較:①灰塵很小很小。
、诨覊m的顆粒的直徑一般在萬分之一到百萬分之一毫米之間。人眼能看到的灰塵,已稱得上是灰塵中的龐然大物了;細小灰塵只有再高倍顯微鏡下才能看見。
A能用①代替②句嗎?
B②句是怎樣寫出灰塵“小”的?(指出說明方法)
“直徑十萬分之一到百萬分之一毫米之間”(列舉數(shù)字說明方法)
人眼看到的是龐然大物;高倍顯微鏡才能看見(對比的說明方法)
C體會說明的好處:
更具體真實地突出事物的特點,增強可信度
D練習朗讀背誦
。ㄈ┑谌
1默讀3—6自然段,畫出第三段和第五段的最后一句話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想想這兩個意思是怎樣寫明白的
2小組討論交流
3指名回答師適當點拔
①()灰塵()吸收太陽的光線,()反射太陽的光線,(),太陽的強度削弱了
、谝驗榇髿庵杏辛嘶覊m,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第三自然段采用對比方法寫出灰塵能使太陽光變?nèi)岷瓦@一作用
。葱〗M討論學習第五自然段是怎樣把最后一句寫明白的。
。底詫W第四,六自然段,體會作者是怎樣說明灰塵的作用
。吨该骼首x第三段
。ㄋ模⿲W習第三段
1齊讀
2灰塵的作用告訴我們什么?
三、總結全文
。蓖ㄟ^本文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材銓W會了什么說明方法?
四、作業(yè)
1練習背誦最后一自然段
。策\用說明方法仿寫一個事物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練習背誦最后一個自然段。
2、知識拓展,練習寫話。
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
。甭爩懺~語
惡劣 狼狽 擦拭 塵埃 削弱 朝暉 裂開
。蔡羁
如果沒有灰塵,陽光將_________,天空將________大自然__________,地球上的水將________。因此,______________
二、指導背誦最后一個自然段
1指名讀自由讀齊讀
2練習指名背誦
3檢查背誦情況
灰塵的作用告訴我們:_________,被人們稱為“廢物”的東西,往往有_________;覊m雖然________,但_____。然而,如果人們不注意保護環(huán)境,_______,則又令_______。這對當今世界來說,是個____________。
4生活中還有哪些事物具有兩重面性,舉例說明
①如鳥糞、電視、網(wǎng)絡……
、诰毩曊f話
、墼囍鴮懺
、芙涣、師點拔
板書設計:
假如沒有灰塵
大小及來源列數(shù)字
使陽光變?nèi)岷?/p>
作用使天空呈蔚藍 對比
形成氣象萬千的景色
保持良性循環(huán) (說明方法)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薦】語文的教案01-20
《小學語文》教案01-26
語文的教案【精】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