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大班數(shù)學教案四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數(shù)學教案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實踐體驗,提高參與數(shù)學活動的積極性,發(fā)展主動的探索精神。
2. 能辨別認識圓柱體,感知其基本特征。
3. 在動手嘗試的基礎上,會自己說出、找出并制作與圓柱體相似的物體。
4.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5 喜歡數(shù)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yǎng)思維的逆反性。
活動準備:
1. 教具準備:用各種圓柱體制成的機器人一個。胡蘿卜、粉筆 、小刀、磁帶、錄音機。
2. 操作學具:人手十枚一樣大小的硬幣、漿糊。主題數(shù)學練習、筆。
3.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 體育角,內(nèi)放高蹺、圓柱狀沙袋、棍、易拉罐、滾筒、金箍棒等]
② 自制玩具角,陳設會叫的陀螺、望遠鏡、萬花筒、柱狀風鈴等
、 實物角,內(nèi)置電池、果汁罐、卷糖、球、椎狀物體、花瓶、薯片筒若干、廢衛(wèi)生紙筒、廢舊蛋糕盒等。
活動過程:
一、通過機器人柱柱激發(fā)幼兒參觀圓柱世界的興致。
1. 介紹機器人引題:今天,我們班來了一個小客人,它的名字叫柱柱。柱柱想請小朋友到柱柱世界宮玩,你們想去嗎?
2. 聽音樂開火車帶領幼兒到柱柱世界。
二、通過反復嘗試初步認識圓柱體,引導幼兒體驗圓柱世界的秘密。
1. 玩一玩、想一想--引導幼兒第一次游戲嘗試,知道圓柱體的名稱。
、 讓幼兒任意挑選一種玩具,自由感知圓柱世界的豐富。
、 啟發(fā)提問:A、你玩的是什么?它象什么形狀? B、你還發(fā)現(xiàn)了圓柱世界的什么秘密?
、 鼓勵幼兒完整表述自己的經(jīng)驗,重點能說出它象什么形狀?
、 以機器人口吻小結--柱柱世界里的每樣東西都象柱子一樣,這種形體就叫圓柱體。
2. 量一量,說一說--引導幼兒第二次測量嘗試,感知圓柱體的特征。
、 啟發(fā)嘗試:A、你發(fā)現(xiàn)圓柱體是什么樣的?它跟圓形一樣嗎? B、請你再玩一玩,想一想,你是怎么玩的? C、每個圓柱體摸上去都是什么感覺?請你用繩子或尺子量一量好嗎
② 鼓勵幼兒自由探索圓柱體的主要特征,能用手,繩子,尺子量一量圓柱體的兩端和中間是否一樣
③ 引導幼兒用語言表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
、 小結:圓柱體的兩端是兩個一樣大的圓形,中間部分一樣粗,放倒了還會滾動。
三、通過動手操作和觀察比較,鞏固認識圓柱體,提高幼兒對圓柱世界的辨別能力。
1. 疊一疊,變一變讓幼兒在比較嘗試中 加深對圓柱體的印象。
、 啟發(fā)提問:A、你知道硬幣是什么形狀的? B、你能不能用許多硬幣變一個圓柱體?
、 幼兒操作,思考:你是怎么變的?一個一個一樣大的圓形疊起來象什么?
、 小結:一個一個一樣大的圓形疊起來象圓柱體。
2. 找一找,削一削--讓幼兒在尋找相似與不似中加深對圓柱體的理解。
、 以柱柱口吻夸獎操作認真的幼兒,并尋求幫助:你能不能幫我把象圓柱體的東西找出來?
、 引導幼兒觀察陳列柜內(nèi)實物,分辨相似與 不似圓柱體的東西,并說出原因。
、 提出疑問:怎樣使胡蘿卜變得象圓柱體?
、 教師操作:用削刀將胡蘿卜削掉,中間部分削去外皮,變成一樣粗細。
四、通過聯(lián)想生活中的圓柱體,開拓幼兒對圓柱世界的`遷移發(fā)散能力。
想一想,說一說:你在生活中還見到、用到的東西有哪些象圓柱體?
五、找出圓柱體幼兒進行練習活動(主題數(shù)學練習)
活動反思:
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觸到圓柱體,但對圓柱體是一種常見的立體幾何圖形,幼兒的意識是模糊的,并且很難聯(lián)系到社會中去。通過生活中常見的杯子和罐子之間的比較,讓孩子在自由擴展的玩當中尋找其中的特殊性,從而來認識圓柱體的具體特征。因此,孩子會比較感興趣。我們班孩子由于多種客觀原因,因此,差異性比較大。能力較強的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好,回答問題完整,并且善于觀察。而能力較弱的孩子卻相差比較大。所以,在設計活動時要考慮到這種情況。在活動中我采用了強弱互相搭配的方法,能力強的孩子帶著相對較差的孩子一起活動,引導他們?nèi)ハ嗷W習。我的這個活動也是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使幼兒通過觀察、比較判斷圓柱體的外形特征,并學會運用各種感官感知多種多樣的圓柱體。最后,孩子們在愉快地“手拉車”游戲中結束活動。新《綱要》提出:創(chuàng)設寬松的環(huán)境,讓每一個幼兒都能參與實際探索活動,感受探索的樂趣,感受發(fā)現(xiàn)的喜悅。經(jīng)過各位專家的指點和不斷的試教修改反思。在這個教學活動中我已經(jīng)幸福的感受到了。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觀察物體的特征,排除第二特征的干擾根據(jù)差異性進行排
2.掌握并發(fā)現(xiàn)物體的序列規(guī)律。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秩序感,并樂于參與數(shù)學活動
活動準備:
課件、地墊20個、數(shù)字1—10兩套、各類特征的學具20套、工作毯20塊、照相機。
活動過程:
一、導入教學:
師:今天老師要帶著大家去探險,想去嗎?(想),我們首先要經(jīng)過一座音樂谷,讓我們跟著好聽的音樂出發(fā)吧!
1.放音樂,幼兒隨老師進入活動場地站成半圓。
2.提出問題:
、僭诟枨新牭搅耸裁?(音符)
②有哪些音符?(1。2。3。4。5。6。7。。
、鬯鼈冇袀秘密,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引導幼兒說出音是從低到高唱的,手勢動作也是從低到高的。
3.手勢表現(xiàn)音階1、2、3、4、5、6、7、ⅰ,和幼兒邊唱邊做手勢。
二、基本教學
1.點課題:剛才的1、2、3、4、5、6、7、ⅰ就是一組音階由低到高的排序。
2.示范教學:教師引語:“剛才我們走過了音樂谷,現(xiàn)在我們再看神秘門。這是一扇智慧之門,要給它鑲上漂亮的寶石,它才會打開,看,這里有許多的寶石,①提問:小朋友看看它們一樣嗎?(不一樣),哪里不一樣?(顏色、數(shù)量不一樣)對,這些寶石它們每一串的數(shù)量都是不一樣的。
、胚@些寶石怎麼樣鑲上去呢?(看課件:門上提示由少到多的排列。)根據(jù)幼兒的.觀察回答出示寶石。老師小結。
、埔龑в變河^察另一扇門怎樣來鑲寶石,(看課件,門上提示由多到少的排列。)根據(jù)幼兒的觀察回答出示寶石。老師小結。
(3)念咒語“芝麻開門”,打開智慧之門
2、游戲《走迷宮》
智慧之門打開后出現(xiàn)了神秘老人,以他的口吻說:大家好,我是神秘老人,很高興你們打開了智慧之門,下一站大家將要到達趣味迷宮,可是通往迷宮的路壞了,須要大家鋪好路才能到達,我為大家準備了鋪路用的材料,請你們來鋪路吧。
①老師引導幼兒觀察材料一樣嗎?(不一樣),哪里不一樣?(長短)
②整理材料,從長到短排序(出示字卡)
③鋪路:從短到長搭,每一塊搭時要拐彎(出示字卡)④一起走迷宮
3、集體游戲《給數(shù)字排序》
①取智慧果,把每一塊材料取下來,后面有數(shù)字②做游戲,請黃色數(shù)字寶寶到里圈,按1---10排隊。③繼續(xù)游戲,請紅色數(shù)字到里圈,按10---1排隊。
三、自主操作
1、幼兒自主選學具。
2、老師巡回指導幼兒操作。并照相。
3、看屏幕說規(guī)律。
四、結束
1、以時鐘做結束語,幼兒用肢體表現(xiàn)。
2、隨音樂走出活動室.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二等分的含義,學習二等分的方法。
2.通過操作探索出不同的方法給圖形二等分,體驗等分中的包含關系、等量關系。
3.探索對不同圖形進行二等分。
活動準備
1.課件-找展開的圖
2.正方形彩色紙片若干、多項操作學具、棋盤若干,記錄單,剪刀,鉛筆、手偶
教學具圖片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1.出示手偶:你們看誰來了?(小熊)
2.以手偶表演
提問:小熊今天怎么不高興了,有什么煩惱嗎?
小熊:今天早上吃早點,我發(fā)現(xiàn)只有一片面包片了,可是我要和大熊一起來分享,
小朋友,你們快幫我想想我該怎么辦呢?
3.教師:誰想到好辦法了?
。ò衙姘殖蓛煞莶痪托辛藛!)
4.小熊:可是分完了會有大有小,怎么辦?
5.教師出示正方形的彩色紙片
提問:面包片是什么形狀的`?(正方形的。)
教師:那我們就用正方形的紙來代替面包片幫小熊來分成兩塊一樣大的!
二、提供幼兒正方形紙和剪刀,請幼兒操作。
1.提供給幼兒嘗試的機會,驗證自己的想法,并可以不受限制地嘗試各種二等分的方法,
用剪刀將其剪開的方法便于幼兒驗證兩部分是否相等。
2.教師小結。
。1)你把正方形分成了幾塊什么形狀,你是怎樣分的?
。2)有幾種分的方法?(對角和對邊折)
(3)怎樣證明這兩塊一樣大呢?(比一比)
(4)怎樣分才能一樣大呢?
。5)教師于幼兒共同總結:
只要找到了中心線,就可以將一個分成兩個一樣大的。進一步引導幼兒掌握二等分的關鍵要點。
三、運用學具進一步探索。
1.教師:你們用了兩種辦法,還有沒有更多的方法呢?
2.請幼兒運用學具進行嘗試,并準確找到不同形狀的中心線,探索檢驗的方法。
3.幼兒分組操作,引導幼兒記錄、檢驗。
4.展示幼兒作業(yè)單
請幼兒來說一說用了什么方法進行了等分,是怎樣知道它們是一樣大的。
請幼兒將有創(chuàng)新的分法介紹給其他的幼兒,并展示不同檢驗相等的方法。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用自然物首尾相連的方法測量長度,理解用不同長度的自然物測量,數(shù)據(jù)不同但結果相同。
2、在聽賞故事中引發(fā)對測量活動的興趣。
3、培養(yǎng)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4、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shù)量。
材料準備:
ppt課件、木夾子、吸管等。
活動過程:
一、講述故事,引發(fā)測量興趣(價值分析:通過談話,引發(fā)幼兒對測量活動的興趣)
提問:知道蛇究竟有多長,可以用什么方法?
小結:測量可以知道物體有多長。
二、根據(jù)故事,嘗試工具測量(價值分析:梳理測量要點)
(一)、提問:許多相同的夾子,怎么量?(價值分析:通過操作,嘗試用首尾相接的方法測量)
小結:很多夾子用一個接一個的方法可以測量出蛇的身長。
(二)、提問:一根吸管,怎么量?(價值分析:通過探索,嘗試用做記號的方法測量)
小結:一根吸管用做記號的方法可以測量出蛇的身長。
(三)、提問:沒有材料,怎么量?(價值分析:通過交流,了解身體的某一部分也可以作為測量工具)
小結:沒有材料時用自己的身體的某個部位也能測量。
(四)、提問:同樣是蛇,量出的長度為什么不同?(價值分析:通過比較,理解用不同的.測量物測量,結果不同)
小結:不同長度的材料測量,數(shù)據(jù)不同但長度相同。
三、延伸故事,鞏固測量方法(價值分析:通過到環(huán)境中去尋找,進一步探究生活中的測量工具)
我們再去找找其它的測量工具來測測小蛇的身長,看看結果怎樣?
教學反思:
數(shù)學活動對于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為整節(jié)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jié)教學活動的內(nèi)容,并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么容易。
【大班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的數(shù)學教案11-05
大班對稱數(shù)學教案04-02
大班數(shù)學教案(精選)07-24
大班數(shù)學教案07-20
【精選】大班數(shù)學教案08-06
大班幼兒數(shù)學教案01-18
大班我的數(shù)學教案10-15
大班數(shù)學教案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