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美術教案范文匯總七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美術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用簡單的線條畫出南瓜的形狀,學習用蠟筆均勻的涂色。
2、發(fā)揮想象力,嘗試進行舔畫。
3、喜歡參加美術活動,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幼兒思維能力還處于懵懂期,為加強他們的繪畫水平,讓幼兒能用簡單的線條畫出南瓜的形狀,學習用蠟筆均勻的涂色。將成為本次活動的重點。
幼兒想象力豐富,但創(chuàng)造能力相對較弱,所以,發(fā)揮想象力,嘗試進行舔畫將會成為本次活動的難點。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大南瓜圖片一張;農民伯伯正在哭泣圖片一張;白紙,鉛筆,蠟筆若干。
2、經驗準備:幼兒對南瓜的外形能有初步的認識。
活動過程:
。1)情景導入:
師:小朋友們,農民伯伯菜園里面種的南瓜豐收了,他呀,準備把這些南瓜拉去集市賣?,好多南瓜呀。ǔ鍪靖鞣N南瓜圖片)誰來說說這些南瓜長得什么樣子的?有什么顏色呢?(有圓形的,有橢圓的,還有扁的,有大有。﹫D片上的南瓜有哪些顏色呢?(黃色,橙色,綠色。)這么多南瓜,農民伯伯想拿到市場上去賣,但不知道好不好賣,小朋友們愿意幫他把這些南瓜畫出來給市場的叔叔阿姨嗎?
。2)基本部分:
1、教師范畫,幼兒仔細觀察,引導幼兒用簡單的線條畫出南瓜的形狀。
2、幼兒看圖片初步嘗試畫出各種各樣的南瓜:那現(xiàn)在小朋友們拿起手中的鉛筆畫出你最喜歡的南瓜。(強調怎樣布置構圖,教師巡回指導)。
3、小朋友們都非常棒!那我們怎樣才能把南瓜畫得更可愛呢?南瓜呀也可以變成南瓜寶寶,怎樣才能變成南瓜寶寶呀?哦,給南瓜加上各種表情。ń處熞龑в變哼M行舔畫,用簡單的線條加上南瓜的眼睛,鼻子,嘴,畫出南瓜的`表情。)
4、師:小朋友們給南瓜寶寶添的表情太可愛了!誰來說說你為什么要給南瓜寶寶添這個表情呢?(引導幼兒說說為什么會給南瓜寶寶添上哭,笑,或者生氣的表情。)
5、師:南瓜寶寶也要穿漂亮的衣服,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yōu)槟瞎蠈殞毻可厦利惖囊路桑。ń處煆娬{上色時要均勻,巡回指導幼兒。)
6、幼兒將畫完的畫與同伴之間互相展示,教師將畫得比較好的作品拿出來單獨展示,體驗成功的樂趣。
。3)結束部分:
師:小朋友們一個個都把南瓜寶寶畫得這么可愛,剛剛呀老師已經把你們畫得南瓜給農民伯伯拍照發(fā)了過去,農民伯伯看見后可開心啦!他說謝謝你們!下次呀請你們去他的菜園玩好嗎?那現(xiàn)在我們一起出去排隊,把小手洗干凈吧!
(4)活動延伸:
教師組織幼兒開展手工活動:南瓜寶寶。
美術教案 篇2
盒子造型游戲美術教學教案
一、教材分析盒子造型游戲:
。ㄒ唬┚C合分析
本課盒子造型游戲是第11冊第8課,是“綜合探索”學習領域的教學,盒子造型游戲是本單元的最后一課。本課主要利用一些大小、形狀、色彩不同的紙盒,以及一些廢舊的物品,通過學生的創(chuàng)意和實踐,在師生相互協(xié)作過程中,“變廢為寶”,設計出奇妙的造型來,并以此為道具做個游戲來體驗成功的樂趣,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交往能力和動手動腦能力。盒子造型游戲同時,也能激勵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在玩中撞擊出創(chuàng)造的火花,產生更有新意的造型。
蘇教版第十一冊美術教案(新) 第八課:盒子造型游戲
愛玩是兒童的天性。本課是對整個一單元學習后知識的綜合運用,與其他的一些“造型表現(xiàn)”學習領域的課又有所不同,它不但可以體現(xiàn)在動物、建筑和服裝的造型上,它還可以與“環(huán)保教育”結合起來,與學校藝術節(jié)中的活動展示相結合,具有一定的“綜合探索”味道,能讓學生在玩中體會到美術與環(huán)境及傳統(tǒng)文化的關系。
盒子造型游戲
。ǘ┙虒W目標
情意領域:培養(yǎng)學生的交流合作能力,體驗合力營造一個情境的'自豪與歡樂
認知領域:感受化腐朽為神奇、積零碎為宏大的力量,認識到尋常資源可以創(chuàng)造美妙和快樂。
操作領域:能巧妙地進行單個的盒子造型和盒子的組合造型。
二、教學過程設計:
。ㄒ唬┱n前準備
教具:各種紙盒、廢舊紙張、繩子、瓶蓋、瓶子等廢舊物品、剪刀、刀、海綿雙面膠等。
學具:各種紙盒、廢舊物品、雙面膠等。
課時:1課時。
。ǘ┰O計方案
●教學導入:
。1)欣賞書上的作品。他們玩得多開心,盒子造型多奇妙啊!
(2)在操場上讓學生把盒子組合造型,做成城堡或奇異建筑切入主題。
。3)教師把帶來的紙盒加以裝飾,做成一個怪異服裝造型,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欣賞討論課本上“化裝舞會”的學生游戲照片。
● 教學新授:
分小組進行討論
美術教案 篇3
新課標思想:
本課屬于“造型?表現(xiàn)”領域的教學內容,旨在使學生了解椅子的相關知識及設計的基本內涵。通過學習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他們的美術素養(yǎng),使學生關注生活、熱愛生活,認識以人為本的設計思想。
教學內容與目標:
1、顯性內容與目標
應知:了解椅子的結構和用途的相關知識。
應會:學習用繪畫的方式設計一把新穎的椅子。
2、隱性內容與目標
通過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及設計能力;培養(yǎng)學生關注生活、熱愛生活的以及嚴謹的治學態(tài)度。
教學重與難點:
重點:椅子的結構、功能等相關知識。
難點:椅子的功能性、實用性與審美性。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件,了解椅子的結構
請同學們猜猜這個是什么?(出示椅子各部分椅子腿、面、靠背)板書課題椅子
二、觀察特征,了解功能
1、課件出示: 仿生椅、功能椅。
同學們這把椅子和上面的椅子有什么不同?(重點拓展學生分析設計思路)。
2、你能說說下面的椅子 是屬于那一類的椅子
出示椅子圖片,直觀的讓學生了解各種不同功能的椅子其造型特點也并不相同。以猜謎的形式完成本階段的學習(先出現(xiàn)椅子圖片,再讓學生猜這是什么椅),能有效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三、欣賞作品,啟發(fā)構思
1、教師總結椅子欣賞:同學們剛才說了很多不同種類的椅子,其中樣式最豐富的是休閑椅,它們不僅可以給我們提供休息的場所,還可以起到裝飾美化家居的作用。
。ù罅恳巫拥男蕾p,有助于開拓學生的眼界,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的學生的審美能力。)
2、示范作品欣賞:老師這里還有一些非常特殊的`椅子,同學們我們一起欣賞一下吧?請你邊欣賞邊思考這些椅子有什么特點? (荷花椅子)
3、欣賞書中作品(14-15頁)分析下書中作品它們造型上有哪些特點?
4、師總結:欣賞了這么多作品,這些在設計椅子的時候根據什么的形狀進行了改變? (動物或植物)我們把這種根據生物造型進行設計的方法叫做仿生設計法,仿生設計法常常是模仿某種東西的造型,并對某種東西的造型進行添加或去除一些部分, 仿生設計法是藝術家們進行創(chuàng)作的一種重要方法。
四、創(chuàng)新表現(xiàn)
1、提出要求:老師從同學們的眼神中感受到:同學們都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動手畫一畫椅子了,請你用恰當方法為自己的好朋友制作一張造型別致的椅子。 本次課重點完成一字形狀設計,有時間可以添加些功能。
提示:同學們如果用仿生法創(chuàng)作要思考好可以添加哪些,又去掉哪些;動手之前要思考好這張椅子有什么功能,椅子的重心要穩(wěn)。
2、教師巡視指導,并幫助在制繪畫過程中有困難的學生解決問題,學生在優(yōu)美的音樂中完成作業(yè)。
五、情趣評價,小結本課
1、請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2、說說你最想坐一坐誰設計的椅子,為什么?
六、師點評學生作品:同學們不僅能夠想象出這么豐富的椅子,還能夠把他們畫出來,非常了不起。我們在以后的學習中也要多觀察,多想象,勤動手。
美術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初步了解中國古代山水畫的藝術特色,及其在歷史長河中是如何發(fā)展和完善的.達到開闊眼界,增長知識,陶冶情*,培養(yǎng)健康的審美趣味,提高藝術欣賞能力和樹立準確的審美觀.
2.情感目標: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心理品質,將教材內容有機地轉化為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自我感受,自我激勵和相互合作中大膽想象,講出自己的主觀感受,以培養(yǎng)高尚的愛國主義情*.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賞析中國山水畫的藝術特色小學二語文教學論文,及其在不同歷史階段中的風貌,同時寓思想教育于課堂教學之中.
難點:引導學生著重理解中國古代山水畫獨特的藝術傳統(tǒng).
教學方法:
直觀教學法, 啟發(fā)式教學法,分組合作活動等.
教學準備:
1.教師收集山水畫掛圖布置教室環(huán)境,設計多媒體課件.
2.全班分成八個小組,推選出小組長.
布置預習:
1.熟悉課文內容.
2.收集一些與山水畫有關的詩與畫.
教學過程:
(一) 教師導入 (3-4分鐘)
1. 由學生背詩,強調中國畫常把詩與畫相結合,尤其是中國山水畫更注重這重情景交融的意竟.
2. 切入課題《中國古代山水畫》(板書課作文教學改革與方法題)
(二)欣賞 (背景音樂:《春江花月夜》) (7-8分鐘)
1. 電腦平臺邊放音樂邊放映欣賞圖片,這些在不同時期出現(xiàn)的具有代表性的圖片都作了簡單介紹,讓學生的視聽覺充分地感受美,欣賞美
2. 屏幕顯示圖片: 東晉 顧愷之《洛神賦圖》
——介紹中國山水畫有著悠久的發(fā)展史,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山水畫已作為人物畫的陪襯出現(xiàn)了.
3. 屏幕顯示圖片: 隋 展子虔 《游春圖》
——此畫是我國目前發(fā)現(xiàn)存世最早的一幅山水卷軸畫,展示早期山水畫的基本風貌即青綠法,標志山水畫已獨立成畫科.
4. 屏幕顯示圖片 五代 董源《瀟湘圖》(水墨畢業(yè)論文的格式代表作)
宋 王希孟《千里江山圖》 (青綠代表作)
——比較倆幅作品在技法上的不同,(實物投影儀演示筆法上的幾種皴法) 這一時期的山水畫技法嫻熟,形式多樣,內涵豐富,把中國的山水畫推向了高峰.
5. 屏幕顯示圖片: 明 戴進《風雨歸舟圖》 清 石濤《淮揚潔秋圖》
——結合時代背景,介紹這一時期的繪畫風格,強調此時山水畫已發(fā)展成我國古代繪畫藝術的主流.
6. 欣賞小結:歸納板書
1.魏晉時期 萌芽
2.隋代時期 獨立
3.唐宋時期 高峰
4.元明清時期 主流
(三)重點欣賞(北宋,南宋,元代的山水畫作品)(10-15分鐘)
1. 通過 設疑 討論 解疑(教師課件網引導學生解決問題)來完成
剛才的瀏覽欣賞相信同學對我國古代山水畫的發(fā)展脈絡有了初
步的了解和感受,從大家的表情我可以感受到此時你們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很想再進一步去理解山水畫的內涵.好!接下來就讓我們以小組合作討論的方法來欣賞幾幅較典型的山水畫作品:
2. 電腦平臺顯示圖片 : 北宋 范寬《溪山行旅圖》,
南宋 馬遠《寒江獨釣圖》,
元代 倪贊《六君子圖》.
3. 搶答題:小組討論搶答
1.這三幅畫在選材和表現(xiàn)手法上各有什么異同
2.這三幅畫分別表現(xiàn)了怎樣的意境 (提示意境概念)
3.你盤古開天地教學反思比較喜歡哪幅作品,為什么
4. 重點欣賞小結:
剛才的回答都很精彩,大家不但能很仔細的'觀察畫面,而且還能深入畫的內涵,講出具有一定水準的主觀感受.這段時期的山水畫確實形式多樣,內涵豐富,你看從北宋的無我之境到南宋的詩畫結合,再到元代的有我之境,意義深遠.欣賞這些繪畫作品確實讓人回味無窮.
下面就讓我們用這種方法來欣賞我們家鄉(xiāng)的元代畫家黃公望的作品《富春山居圖》. 富春山居圖局部
(四)小組比賽 (10-15分鐘)
1.展示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及提示要點.
2.小組成員根據提示共小學語文教學論文集同欣賞討論,小組長執(zhí)筆記錄,教師巡堂組織并指導.
教師總評
(五)課后總結與反饋
美術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幼兒對顏色有較高的興趣,能大膽而富有個性的涂色。本活動將營造繽紛多彩的語言環(huán)境,通過幼兒的想象力,運用多彩的短線和點創(chuàng)造出富有個性的七彩雨,以引發(fā)幼兒對繪畫的興趣。針對我班幼兒現(xiàn)有的繪畫基礎,引導幼兒從熟悉的小雨點突破口,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畫面,同時鼓勵幼兒不斷地變換顏色,大膽地表現(xiàn)。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是否能點出多變的小雨點,即線條、點等認識
2、激發(fā)幼兒對顏色繪畫的興趣,積極參與繪畫活動。
3.培養(yǎng)幼兒對抽象事物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油畫棒、幼兒人手一份畫紙
2、知識準備:幼兒觀察過下雨時雨的情景。
活動過程:
一、繪畫雨點。
1、啟發(fā)談話,引起興趣
教師:"今天太陽公公見到小朋友來上幼兒園了,他很高興?墒呛鋈灰魂囷L把小云朵吹來了,慢慢的"嘀答、嘀答"下雨了,雨是從哪兒掉下來的?小朋友,你們見過小雨點嗎?是什么樣的?
幼兒自由討論舉手回答,教師給予肯定和鼓勵。
小結:下大雨時,像根直直的、長長的線;下小雨時,一點點的。
2、操作演示,引出內容
(1)演示討論,共同參與
A 、油畫棒演示畫長直線雨嘩!嘩!下了一場大雨。幼兒試畫(強調從天空中滴下來,直直的,長長的。)
B 、討論:滴答滴答,下小雨了,小雨的`雨點怎樣的呢?(一點點的)小雨點落到了哪兒?(幼兒討論)
(2)激發(fā)興趣,嘗試取名
A、演示用各種顏色的短線畫小雨點。
雨越下越小,太陽公公出來了。咦,小雨點一下子變成了五顏六色,怎么回事?(幼兒講述)五顏六色的小雨點可真漂亮。
B、這么漂亮的小雨點,我們給它起個什么名字呢?(幼兒取名:七彩雨、美麗的雨等)
3.老師講解幼兒要注意的地方,及繪畫的方法。
二、幼兒創(chuàng)作,教師觀察指導
(1)引導創(chuàng)作:下雨啦,我們一起來看漂亮的小雨點。(雨中有赤、橙、黃、綠、青、藍等),能將最喜歡的顏色雨先畫出來嗎?
(2)老師給幼兒發(fā)畫紙和油畫棒。
(3)幼兒作畫,教師觀察指導
1)觀察幼兒調換顏色畫的情況。
2)觀察幼兒能否畫出大小基本相同的雨點。
3)能否添加自己喜歡的東西。
三、以兒歌方法結束活動
幼兒聽老師念《小雨點》的兒歌。
(小雨點,涼又甜,又蹦又跳下的歡。種子喝了發(fā)嫩芽,花兒喝了更鮮艷。)五、教師點評教師點評幼兒的作品,表揚大膽繪畫的幼兒,糾正個別幼兒不正確的繪畫習慣。例如:雨點太少了,顏色不夠豐富等情況。
四、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本人由故事導入,以情景貫穿的手法,把整堂美術課貫穿起來了,幼兒興趣比較濃厚,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幼兒也基本能夠區(qū)分短線、長線、點的概念,畫的也比較不錯,但是有部分幼兒在用色方面還要加強,顏色可以再豐富一些,提高畫面的質量及美觀效果。
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了解油菜花的主要特征。
2、學習用線條和色彩表現(xiàn)春天油菜花金燦燦的美景。
活動準備
1、圖片:油菜花
2、畫紙,水彩筆,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出示圖片:油菜花
教師:小朋友,你們認識這種花嗎?知道叫什么名字嗎?
二、展開
1、觀察油菜花的外形。
(1)觀察花的外形
--仔細看看它有幾個花瓣?花瓣是什么形狀的?
--油菜花的顏色是什么樣的?
--油菜花是怎么排列在肢干上的?像什么?
。2)你還見過什么花?油菜花和那些花一樣嗎?
(幼兒結合已有經驗講述。)
教師小結:油菜花是金黃色的,有四個花瓣,花瓣是橢圓形的。
(3)觀察枝干及菜葉。
--油菜花的枝干是一根還是有很多根?它們是怎樣排列的?
--油菜花的葉子是什么形狀的?它們怎樣排列生長在枝干上的?
幼兒觀察后回答。
2、幼兒繪畫。
教師:今天我們就把油菜花畫出來,大家一起欣賞好不好?
幼兒繪畫,教師巡回指導。
啟發(fā)幼兒畫好后可以再添畫一些別的景物。
3、展示幼兒作品,相互欣賞。
請幼兒說說自己最喜歡哪幅作品,為什么?
三、結束
教師小結,表揚繪畫有創(chuàng)意的幼兒。
大班美術教案:有趣的噴畫
活動目標:
1、學習噴畫的技能,體驗噴畫方法再現(xiàn)物體形象的樂趣。
2、養(yǎng)成干凈整潔的習慣。
活動準備:
1、幼兒利用光線做影子游戲。
2、1—4種調好的顏料;每人2只吸管或1把牙刷、一塊紗布;擦手布。
活動過程:
a) 出示噴畫范例:小象的影子,引起幼兒的'學畫興趣。
老師:畫上是什么動物?畫的前面沒有光也沒有小象,小象的影子怎么會到紙上呢?
b)學習噴畫的方法。
i.先將圖畫紙鋪平,再把自己喜歡的物形卡片放在紙上,然后用吹管蘸色在站上吹(或用刷子蘸色在紗窗上來回刷),將顏色噴在紙上,這樣有物形卡片的地方,因為噴不到顏色而不變色,噴完后過一會將物形卡片輕輕拿掉,就留下了物形的影子。
ii.為了使畫面更漂亮,可以噴2或3種顏色:噴完一種顏色后,必須等晾干才能噴另一種顏色。
c)提出要求,幼兒操作,老師巡回指導。
d)請幼兒欣賞作品,說一說喜歡哪幅作品,為什么。(引導幼兒從圖案排列美觀、色彩搭配好、噴色均勻等方面進行欣賞評價)。
大班美術:金燦燦的油菜花
美術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學會調勻水粉顏料。通過實踐,體驗兩種顏色調和而產生第三種顏色的變化過程。
2、根據吹畫后的效果,展開想像,進行添畫創(chuàng)作。
3、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在觀察兩種顏色互相滲透過程中,感受色彩變化的美。
2、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
3、根據吹畫的效果巧妙地添畫。
教具學具:
水彩顏料、畫紙、吸管、毛筆、調色盤。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1、請一位同學和老師一起做游戲:老師有紅、黃、藍三種顏色,兩人各滴一種顏色在畫紙上,再用吸管吹,讓顏料混合、互相滲透。利用多媒體的投影儀,讓全班同學觀察兩種顏色互相滲透的變化過程,并且把看到的'變化分別在小組里說一說。
2、請兩位同學上臺,再做一次游戲,把看到的變化經小組討論后,在班上說一說。
3、教師小結:兩種流動的顏色在互相混合、滲透的過程中變幻無窮,今天,我們一起動手試試,看看這種美妙的變化。
4、揭示課題:流動的顏色
二、課堂教學:
1、師示范調顏色:用毛筆蘸水放在調色盤里,再蘸顏料在調色盤里調勻,調到毛筆蘸顏料時,水份飽滿且不滴落。
2、教師示范讓顏色互相混合、互相滲透的方法:傾斜畫面,直接用嘴吹,用吸管吹,等。
3、師問:除了老師的這些方法之外,大家想想還有什么辦法可以使顏色流動嗎?(要求同學在小組里討論,在作業(yè)時應用、嘗試。)
4、強調在作業(yè)游戲的過程中要注意觀察色彩融合、滲透時的美妙變化。
5、教師幫助學生一起總結,示范語句表達形式。
師示范:我用____辦法,讓____色和____色融合在一起,我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布置課堂作業(yè):
1、會調勻水粉顏料。
2、用各種方法讓顏色互相流動,觀察顏色融合時美妙的變化,且把觀察到的在小組里進行交流。
3、比一比,哪組的顏色流動方法多?說說觀察到色彩有什么變化?
四、學生練習:
學生以小組開展作業(yè)游戲,教師進行巡視指導。
五、小結:
各小組展示自己的作品,說一說用的方法、講一講觀察到的情況。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
學生自主欣賞教材的作品,并討論交流。
1、小組討論交流,這些作品是怎樣畫出來的?(在吹畫的基礎上進行添畫。)
2、這些畫和以往的畫有什么不一樣?(比較抽象)
二、課堂教學:
1、讓學生把上節(jié)課的作業(yè)拿出來和課本的作品比一比,自由討論:找找作業(yè)的繪畫方法及步驟要點,在討論交流中明確學習任務。
2、出示教學范圖,用欣賞的方式復習構圖知識:
、僖兄黝},有情節(jié)。
、诋嬅嬉枬M、豐富。
三、布置作業(yè):
1、根據上節(jié)課的吹畫效果,展開想象,進行添畫。
2、比一比,誰的畫添得巧、添得妙。
四、學生練習:
學生做作業(yè),教師進行巡視指導,及時輔導、糾正。
五、小結:
學生展示作品,師生一起評說各幅作品添得巧妙的地方。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美術教案美術中班教案01-07
美術教案-電腦美術02-26
《美術》教案02-17
美術教案01-26
美術教案(精選)08-27
美術教案(精選)09-25
[經典]美術教案09-28
美術教案(經典)09-06
(經典)美術教案09-06
美術教案[精選]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