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小學語文教案集合9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教案應(yīng)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和一個多音字。
2、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小朋友之間要互相幫助。
教學重點:
認識14個生字和一個多音字。
教學難點:
通過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小朋友之間要互相幫助。
教學準備:
字詞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1、激趣導入。
今天,我們要學習一個關(guān)于柳笛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柳笛聲聲”
2、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自由讀課文,找一找哪些字音自己還讀不準。
(2)聽教師范讀課文,學一學自己不認識的字。
(3)自讀課文,在課文中找到要求會認的字,并畫出來,再讀一讀。
(4)檢查學生的自學情況,進行“愉快闖關(guān)”游戲。
出示課件:
第一關(guān):讀詞語。
第二關(guān):開火車式讀字。
第三關(guān):加偏旁組成新字。
3、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1)自由讀課文,思考:你是從哪一個自然段看出“我”迷路了?
(2)指名讀,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3)請學生再讀一讀,讀出主人公的心情。
(4)如果你在野外邊迷了路,找不到爸爸媽媽了,你的心里會怎么想?你能從文中找出表達自己心情的句子嗎?
(5)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6)讀4---8自然段,指名說你知道了什么?這時,我的心情是怎樣的?
(7)再讀,邊讀邊畫出我和卡廷之間的.對話。
(8)小組練習分角色朗讀。
(9)師生合作分角色讀。
(10)讓學生演一演。
4、學生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背誦課文。
5、課后積累。
讓學生把本課的好詞佳句記下來。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這首詞是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22課《古詩詞三首》中的一首,作者是唐代詩人、畫家張志和。詞中描繪了一片畫意詩情。色彩明麗,畫面清新,加上斜風細雨,顯得寧靜而美好。全詩動靜結(jié)合,意境優(yōu)美,用詞活潑,情趣盎然,生動地表現(xiàn)了漁夫悠閑自在的生活情趣。
學生分析:
學生初次接觸詞,對詞的特點不熟悉,這首詞內(nèi)容淺顯,指導學生先自學,引導學生在讀中想象,讀中感悟,體會詩中意境。
教學目標:
1.正確讀寫生字詞,有感情朗讀、背誦《漁歌子》。
2.體會詩詞的內(nèi)容,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3.培養(yǎng)學生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和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養(yǎng)成課外主動積累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體會詞中有畫,詞中有情。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的感情,激發(fā)學生對古詩詞的熱愛。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資料卡、彩筆。
教學過程:
一、班級詩詞大會
1.詩詞比賽:老師說前一句,學生答后一句。
2.圖中有詩:根據(jù)圖片回答詩句。
二、初步感知
1.出示《漁歌子》和《江雪》。學生根據(jù)課本注音讀一讀,找找它們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引出詞的特點。
2.介紹詞和作者:詞,是一種詩的別體,詞,又叫長短句,是我國古代詩歌的一種。詞可以歌唱,每一首詞根據(jù)格律,都有一個曲調(diào)名,成為詞牌。詞牌是詞的'調(diào)子的名稱,詞調(diào)是寫詞時所依據(jù)的樂譜,有的詞牌就是詞的題目,比如今天我們學習的《漁歌子》。
張志和:唐代詩人、畫家,今流傳《漁歌子》五首。
3.自學
。1)根據(jù)注音自讀兩遍,讀準字音。
(2)同桌檢查讀。
。3)齊讀,欣賞配樂朗讀,學生再讀。
。4)學習生字生詞。借助圖片認識白鷺、鱖魚、箬笠、蓑衣。
(5)對照詩詞后的注釋,想一想詩詞中每句話的大概意思,小組合作學習,不懂的可以討論可以問老師。
。6)全班交流詩詞大意。
。7)詞講究韻律,讓我們一起雙手擊掌,打出節(jié)拍,隨節(jié)拍讀。
三、品味詞中畫,畫中情
1.思考,詞中介紹了幾種景物?你能看出是什么季節(jié)的嗎?
2.在作者的描述中,不僅有景還有人,不僅有色彩還有聲音,不僅有動態(tài)描寫還有靜態(tài)描寫,讓我們跟隨作者的腳步,展開你豐富的想象,想一想,你仿佛看到了、聽到了、聞到了或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寫一寫或畫一畫。
3.學生獨立完成,全班交流展示。體會出詞中有畫。
4.作者寫的這些景物給你的印象怎么樣?這色彩明麗的“畫”在表達作者一種什么樣的情感呢?哪位同學能把作者這種輕松愉快的心情讀出來呢?
5.面對垂釣者,你有什么想問的嗎?誰能回答這個問題?指名學生回答。
我們只有了解作者是在怎么樣的心境中寫下的這首詞,才會對詩詞所折射出的情感有更深的了解。閱讀資料,思考,指名學生說一說“不須歸”還有什么含義。
6.作者的大哥張松齡擔心弟弟在外面受苦,特地寫了一首詞《和答弟志和漁父歌》,勸弟弟回家。(課件出示張松齡的《和答弟志和漁父歌》:樂是風波釣是閑,草堂松徑已勝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
。1)師生一起來對讀兩首詞。
。2)志和啊,你為何不歸?指學生回答。
。3)讓我們一起讀出張志和的心聲吧。
四、有感情朗讀、吟唱。
1.郁郁蔥蔥的西塞山附近,桃花盛開,白鷺飛翔,碧波粼粼,鱖魚跳躍,好一幅秀麗宜人的水鄉(xiāng)風光,頭戴青斗笠,身披綠蓑衣斜風細雨中垂釣的人兒不想回家。同學們,讓我們伴隨優(yōu)美的音樂,把作者悠閑愉悅的心情讀出來吧!
2.一首優(yōu)美的詞也是一首優(yōu)美的歌,這首傳唱千年的詞也改編成了一首歌,我們一起唱起來吧!
五、把這首詞畫成一幅畫,積累描寫田園風光的詩詞。
板書設(shè)計:
漁 歌 子
唐 張志和
景 美麗如畫
不須歸
人 悠閑自在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辶、忄”兩個偏旁。
2、知道“遠”和“近”、“有”和“無”、“來”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感受詩中描繪的景色,懂得這首詩講的是一幅山水畫。激發(fā)熱愛自然和喜愛朗讀古詩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和練習朗讀。難點是了解詩意。
三、設(shè)計意圖
一年級的學生形象思維豐富,因而古詩的教學,可將學生領(lǐng)入詩的情境中!霸娗楫嬕狻钡亟坦旁,“詩情畫意”地學古詩,這是我對本課采用的教法。本課有一幅山水畫和一首五言謎語詩,畫上有山、水、花、鳥,給人以鳥語花香、山水相襯的美感。圖文對應(yīng),能使學生有滋有味地循圖讀文,感悟詩中所描繪的生機勃勃的景象,從而受到美的熏陶。
四、課前準備
1、一幅山水畫掛圖。
2、認字卡片及相關(guān)課件。
3、六對反義詞做成的頭飾。
五、教學時間
2課時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第一教時
一、揭示課題,簡介背景。
1、 出示課題《別了,我愛的中國》
學生讀題
2、 釋題
我指誰?簡介作者鄭振鐸
課題中最重要的是哪兩個詞?
別寫作的線索 愛是課文的中心
我們離開故鄉(xiāng)是什么感情?
作者被迫離開又是一種什么的 心情?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聽課文錄音
2、 自由讀課文,想一想哪個句子在課文反復出現(xiàn)?起到什么作用?
3、 學習單元提示,劃出文中的`中心句
別了,我愛的中國,我全心愛著的中國!
二、學習第一段
1、 自由讀,思考討論
寫發(fā)生在什么地方的故事?這時作者心中涌起的是什么感情?
那些句子寫出了依依惜別之請?
比較句子練習
A、 我聽到鞭炮啪啪的的響著,我流淚了
B、 我聽著鏡面模糊了
這樣寫有什么用?
2、 你體會到什么?學生朗讀(語氣傷感,中速緩慢 ,第一句要強烈)
四、學會字詞,完成作業(yè)。
第二教時
一、復習鞏固
1、課文是水在什么情況下寫的? 表達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2、中心句在文中出現(xiàn)幾次?第一次在那里?
3、帶著依依惜別的感情朗讀第一段。
二、研讀第二段
1、自由讀文,你讀懂了什么?
2、討論哪里看出作者對帝國主義的恨?比較句子
。1)那是帝國主義的軍艦。
。2)不,那不是懸掛著我們的國旗的,那是帝國主義的軍艦。自由讀指名讀全班讀3船慢慢駛出港口,我看到哪些景物?這時的感情有什么變化?我在感情上從熱愛祖國變化到對帝國主義的恨。
3、有感情地朗讀。
三、學習第三段
1、讀第三段,思考:我不忍離開祖國,為什么又要離開?我 的希望和誓言是什么?哪些詞寫出了作者不忍離開。
2、為什么又說我不負責任是個罪人?體會用詞正確
3、讀出熱情,激昂、堅決的語氣
4、讀最后一句話體會
四、鞏固練習
1、作業(yè)本3、5、6題
2、背誦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一、設(shè)計理念:
本課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jīng)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jié)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shè)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
二、教學目標:
1、通過拼讀音節(jié)讀課文,掌握生字字音,了解兒歌內(nèi)容,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
2、認識13個生字,會寫7個。
3、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的興趣,以及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重點:能正確通順地朗讀兒歌,識記生字,了解生字意思,并能運用生字組詞說句。
四、教學難點:能正確通順地朗讀兒歌,識記生字,了解生字意思,并能運用生字組詞說句。
五、課型:新授課。
六、教學方法:討論法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七、教具準備:生字卡片、課件
八、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新課。
1、師:小朋友,今天老師要和你們一起去美麗的漢字王國里做客。(播放課件,路上有已經(jīng)學過的“叫、葉、鳴、啦、聽、吧”等字)你們看,通往漢字王國的路并不好走,有許多小花等著考考你們,我們只有讀出花兒身上的漢字,才能順利到達。
師:祝賀你們順利到達,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剛才讀過的漢字有什么特點?(都有“口”字)
2、今天在漢字王國里接待我們的就是一些帶“口”的漢字,我們一起去認識它們,好嗎?板題
二、讀兒歌,認識漢字。
1、教師范讀兒歌,要求聽準字音。
2、自由讀兒歌,不會讀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3、用“○”和“…”分別找出這課中的會認字和會寫字,反復讀。
把兒歌讀給同桌聽,互相正音。
4、指名讀兒歌,糾正讀音。
5、小組比賽讀。
你有信心讀好哪句兒歌?自由找伙伴,把它讀給你的小伙伴聽。
三、學習生字。
1、認讀要求會認的字。
2、指導學習要求會寫的字。
3、出示7個生字,讓學生認讀。
4、選喜歡的字助詞說句。
小結(jié):讓學生談?wù)動螡h字王國有什么收獲。
后記:
1、通過學習本課生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漢字的興趣,他們利用熟字加偏旁去識字。學生能在原來的基礎(chǔ)上熟讀兒歌。并且能掌握本課的方法編出了很多添口歌。以后要多采取類似的方法去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
2、這節(jié)課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jīng)驗,教給識字方法,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shè)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對學習本節(jié)課充滿激情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3、通過學習本課的`生字,大部分學生對生字的音、形、義能掌握好,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不斷提高。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
1、朗讀課文,以游戲的形式進行。
1、看卡片認讀生字。
二、指導書寫。
1、自由說說字的結(jié)構(gòu)、部首、筆畫、筆順規(guī)則等。
2、學生觀察教師范寫。
3、學生獨立書寫。
4、檢查書寫情況,給予恰當?shù)脑u價。
三、同步練習
1、看拼音,寫漢字。
tǔxiàchuìwèi
。ǎ┡菖荩ǎ┮惶ǎ┨枺ǎ┑篮
2、比一比,再組詞。
下()未()欠()
嚇()味()吹()
幾()合()土()
嘰(&
nbsp;)哈()吐()
你還認識哪些帶“口”的字?寫下來。
3、按要求歸類。
未土笑森欠尖明眾
事哈筆品示汗舌晶
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
上下結(jié)構(gòu)的字:————————————
獨體字:———————————————
品字形結(jié)構(gòu)的字:————————————
小結(jié):這次游漢字王國,你們有什么收獲?
板書:3添口歌
wèixiàqiànchuīhéwèitǚ
未嚇欠吹合味吐
1:朱紅英: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
同學們認識了13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書寫時能按要求說出字的結(jié)構(gòu)、部首、筆畫、筆順規(guī)則。
2: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使學生掌握了字形的方法,也就是用“口”加“下”字等方法來記憶字行。學生在田字格書寫時也能把左右兩邊的字寫勻稱。但是,有的學生在組詞寫,以后在這方面多加指導。
3: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大部分學生基本上能掌握好生字的音、形、義,能利用加部首的方法進行識字,但是,還有部分學生沒有掌握好,以后還要指導。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要求:
1、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木蘭愛親人、愛國家和勇敢、剛毅的優(yōu)秀品質(zhì)。
教學設(shè)計:
一、導入
1、師:在課下老師了解到許多同學喜歡聽故事,今天我就請一位同學把《木蘭從軍》的故事講一講,好不好?
2、學生講故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大聲讀課文。
2、師:花木蘭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3、學生思考發(fā)言。
三、再讀課文,閱讀理解,指導朗讀。
1、師:你最喜歡哪一段,就讀哪一段。能說一說理由嗎?
2、學生自讀喜歡的段落。
3、師生交流,生生交流。
學生朗讀,說理由。教師相機指導朗讀,出示課件并板書。
第二段聯(lián)系《弟子規(guī)》中的“首孝悌”,注意體會木蘭的“矛盾,心情復雜”,讀出木蘭最初的矛盾和做出決定后的堅定、果敢。
第四段聯(lián)系唐詩《從軍行》、《出塞》、《涼州詞》引導學生構(gòu)想木蘭在戰(zhàn)場上的英勇善戰(zhàn)。
第五段中,教師點撥:
如果你是和木蘭出生入死十二年的將士,看到一身女兒裝的花將軍,你會是什么表情?為什么驚呆?后來又是什么心情?為什么佩服?
引導學生帶著既驚訝又佩服的感情讀。
1、按照板書梳理木蘭的成長過程。
2、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3、指名讀課文,同學。
四、引導,鼓勵多角度思考:你覺得花木蘭是一個怎樣的人?
五、拓展:
1、你還知道我國歷史上還有哪些女英雄?
2、花木蘭這個女英雄的形象,深得大家的.喜愛。大家通過各種形式來傳唱、歌頌她。下面我們來聽一聽由著名豫劇演員常香玉演唱的豫劇《花木蘭》選段。(播放豫劇《花木蘭》)
3、這課文是由我國北朝時期民歌《木蘭詩》改編的,在課下有的同學找了資料,許多同學已經(jīng)會讀了,下面我們就來讀一讀《木蘭詩》。(出示《木蘭詩》課件)
六、選擇性作業(yè):
1、喜歡《木蘭詩》嗎?那就背一背吧!
2、搜集女英雄的資料,開一個小小故事會。
3、把花木蘭的故事講給家人或朋友聽。
4、喜歡唱歌的同學學一學豫劇《花木蘭》吧!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進行詞、句訓練,體會句子語氣的不同。
2.積累帶有動物名稱的成語。
3.閱讀介紹浣熊的短文,擴展知識面。
4.練習猜謎,并說己的根據(jù),激發(fā)學生猜謎的興趣。
教學難、重點:
1.理解個別成語的意思。
2.培養(yǎng)學生的交流及合作。
教學準備:動物圖片,課前與動物有關(guān)的成語。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流程:
1.練。
。1)仿寫句子。
先讓學生獨立寫,再小組、全班交流,要注意肯定學生所填的新穎答案。
(2)用帶點的詞語說句子。
a讓學生自己閱讀,理解題目要求,獨立完成,再相互說說、評議,看誰說得正確、恰當。
b適當補充一些關(guān)聯(lián)詞語,做擴展練習。
(3)體會句子語氣的不同。
學生反復讀這三個加上不同標點符號的句子,體會語氣。小組試讀、全班交流,評議,教師講解。最后學生再試著用句號、問號、嘆號分別寫一句話,同桌互讀,體會句子語氣的不同。
2.日積月累。
。1)先出示缺少動物名稱的成語及12個動物圖片,讓學生幫動物找家,選擇試填。
。2)學生試填后,互相交流,然后讀一讀這些成語。
。3)學生質(zhì)疑,這些成語中哪個詞語的.意思不太明白,師生共同討論、釋疑。
。4)“動物成語之最”小競賽?凑l知道的含有動物名稱的成語多。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時間:
教學流程:
1.知識窗。
先讀一讀文章的內(nèi)容,同時欣賞浣熊圖片,理解浣熊名字的由來,從中感受它的可愛。同學之間可相互講一講自己知道的動物名字的由來的小故事。
2.開心一刻。
。1)自讀謎語,讀通讀順。
(2)小組互讀,試猜謎語。
。3)推薦代表,全班匯報。
。4)擴展:教師或?qū)W生出有關(guān)動物的謎語,共同猜。
。5)選一則謎語背下來,回去說給家人或小朋友猜。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文本細讀: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作者針對城市樹木慘遭破壞的現(xiàn)象,以一份調(diào)查報告的形式,從現(xiàn)象、調(diào)查、分析、建議四個方面,有詳有略、主次分明地進行了闡述。我們可以清楚地聽到作者對破壞生態(tài)者深深的譴責和發(fā)出的愛護綠色家園的呼吁。
課文起筆提及小樹生長的自然環(huán)境還是非常不錯的,這與“分析”中的“今年氣候比較適宜樹苗生長”相照應(yīng),也暗示出小樹的死亡肯定另有原因。
然而事情并不像預(yù)想的那樣。在第二自然段的描述中,盛夏來了,小樹卻枯萎了。小樹的生命狀態(tài)與先前形成了鮮明對照:開始是“成活”了,現(xiàn)在卻“枯萎”了,甚至成了一根木棍或被人鋸斷了!霸趺创禾靹偡N的小樹,這么快就死了?”這篇調(diào)查報告就是以這一問題為切入點,來貫穿全文的'。
在這兩段短短的文字中,我們還可以體會到作者情感的變化:小樹成活了,小作者“心里真高興!”。從一個“真”字和句末那個重重的感嘆號里,我們可以感到作者心里對綠色生命的珍愛、對勃勃生機的渴望。
在“調(diào)查”中,作者簡要介紹了自己的調(diào)查方法與調(diào)查結(jié)果。
最后,小作者根據(jù)自己的調(diào)查情況,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列舉出小樹非正常死亡的若干原因。有理有據(jù),真實詳盡。
在報告的最后部分,作者向園林部門提出了小小建議,向全社會發(fā)出了呼吁——“堅決制止毀樹的不良現(xiàn)象”。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13個會認的字,掌握11個要求會寫的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體會作者在進行調(diào)查時的情感變化。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繼續(xù)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意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繼續(xù)學習從課文題目入手提出問題,理解課文內(nèi)容。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留心身邊事物,多角度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激發(fā)學生對綠色生命的關(guān)愛之情。
策略與方法:
合作交流,讀中感悟。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字、詞典。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于課題處質(zhì)疑,導入新課。
1、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2、引導學生從題目入手,提出問題,探究文本內(nèi)容。讓學生說說:“讀了課題后,你想到了什么?想問些什么?”
二、略讀課文,粗知文章大意。
1、學生帶著自己的問題自由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用喜歡的方式解決,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用課件出示文中的生詞,指名讀,開火車讀。
3、限時讓學生讀完這篇課文,思考:“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寫的?”
三、再讀課文,突破疑點。
1、學生再讀課文,要求一邊默讀、一邊想:“你最感興趣的是哪個方面的內(nèi)容?”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并鼓勵學生主動與他人交流讀書的感受。
2、注意要引導學生緊緊抓住文本中具體的語言文字來談感受、談體會。切忌上成科學課或思品課。同時,本文提供給了學生一個寫調(diào)查報告的文本范例。所以,在教學中還要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學著運用。
四、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認讀本課生字卡片,組詞,并說句子。
2、小組討論如何記憶字型,如何把字寫好看。
3、指導重點字的書寫,如注意這四個字占格各有不同:“耐”左窄右寬;“垃”和“污”右窄左寬;“販”則左右相同。
4、引導學生們說說:“你還知道有哪些偏旁是這樣的?”教師可告訴學生這是中國漢字的一種布勢規(guī)律。
五、拓展延伸,積累實踐。
開展一次社會調(diào)查活動,做一份調(diào)查報告。
小學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西湖“綠”的特點,體會作者對西湖的獨特感受;
4.學習作者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方法,語文教案-西湖的“綠”。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俗語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景色之美堪稱國內(nèi)之最。(出示課文插圖)這就是美麗的杭州西湖。今天我們就來一起領(lǐng)略西湖的美。
二、教師范讀課文
1.標出自然段序號;
2.畫出自己不會讀、不理解的字詞。
三、自學課文
1.認真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象課文所描繪的畫面。
2.想一想作者抓住哪些景物的特點,寫出了自己對西湖的獨特感受。
四、小組交流
。ㄖ攸c討論第2題。作者抓住了西湖“綠”的特點,作了具體的描繪:一是雨中去訪靈隱,看到的西湖的“綠”;二是漫步蘇堤,看到的西湖的“綠”;三是在花港觀魚,看到的西湖的“綠”。每一次看到“綠”,給作者的'感受也不一樣。雨中去訪靈隱,作者抓住了層層疊疊的樹木:“有的綠得發(fā)黑,深極了,濃極了;有的綠得發(fā)藍,淺極了,亮極了。”峰下蜿蜒的小徑:“布滿青苔,直綠到了石頭縫里!贝送膺有溪水:“在這一片綠色的影中顯得分外好看!甭教K堤,作者抓住了樹木身上綠茸茸的青苔:“那樣鮮嫩,那樣可愛,使得綠陰陰的蘇堤,更加綠了幾分。”這種苔綠,給“我”的印象是堅忍不拔。在花港觀魚,作者抓住了滿池的新荷。與初春的楊柳嫩枝的新綠相比,“荷葉,則要持重一些,初夏,則更成熟一些,但那透過活潑的綠色表現(xiàn)出來的茁壯的生命力,是一樣的!保
五、指導感情朗讀課文
1.指名讀;
2.自由朗讀課文,感受西湖“綠”的美。
六、聽課文朗讀錄音
1.把自己喜歡的詞句摘抄下來。
2.找一找其他描寫西湖的文章或詩詞讀一讀,體會一下不同作者眼里的西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處,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語文教案-西湖的“綠”》。
七、板書設(shè)計: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學語文》教案01-26
語文小學教案06-21
《小學語文》教案06-09
小學語文的教案11-29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經(jīng)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教案 小學語文教案范文06-20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經(jīng)典)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