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shù)學教案3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
一、教學內容:
二年級上冊.
二、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
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秒的認識教學設計。
2.使學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時間觀念。
(二)能力目標:
1.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數(shù)學思考與語言表達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fā)展。
(三)情感目標:
1.在觀察比較、動手操作中,培養(yǎng)學生勇于探索、自主學習的精神,感知數(shù)學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對數(shù)學產生親切感,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2.幫助學生樹立珍惜時間的觀念。
三、教學重點:
1.使學生知道1分=60秒。
2.使學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時間觀念。
四、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學具鐘表、家用小鬧表。
五、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看--
放映課件(新年到,鞭炮聲聲,小孩子歡天喜地,午夜將要到來,春節(jié)聯(lián)歡會上新年鐘聲敲響前全體倒計時的情景,鏡頭定格在運動的鐘面上。)
生:(情不自禁地高聲跟著數(shù))10、9、8、7、6、5、…
(新年的鐘聲敲響)
師:跟隨著時間的腳步,我們又傾聽了一次新年的鐘聲。那么,誰能說說,10、9、8、7、6、5、4、3、2、1應該用什么時間單位?
生:秒。
師:(用疑惑的語氣重復)秒?
板書:秒
(數(shù)學課堂教學與生活是相連相通的,新年、鞭炮、倒計時…又是小孩子最喜歡、向往的情境,利用這些熟悉的情境,一開始就吸引住學生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興奮起來,也讓他們在不經意中調集自己平時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
(二)自主探索,合作求知。
1.認識秒針和1秒。
師:我們以前學過的時間單位有…
生:時、分。
師:我們沒有學過"秒"啊,你是怎么知道"秒"這個時間單位的呢?
生:鐘面上有秒針。
生:…
師:(放映課件,展示鐘面模型)哪一個針是秒針?
生:最細最長的那一個。
師:秒針是怎樣計時的,誰能給大家講一講?
生:(到前面)秒針走一個小格就是一秒。
師:哦,原來秒針走一個小格就是一秒,就是這樣?
(放映課件:鐘面上秒針一動,同時滴答一響。)
生:(笑)是!
("秒"這個時間單位學生早有認知,幾乎所有的大掛鐘都有秒針,只是從前讓學生有意去忽略它,但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他們不可能不注意到那個形狀特殊的"高個子"。所以由學生自己引出課題,由自己傳授知識。教師在這里扮演疑惑、驗證的角色,吸引學生"幫助"教師解惑。)
2.體驗1秒的長短。
師:一秒鐘就是這么滴答一下,你能做些什么呢?
生:拍一下手。(做動作)
師:(跟著做)對,很好!
生:我眨一下眼就是一秒。
師:(跟著做動作)你沒錯,真棒!
生:我寫一個1字就是一秒。
生:我跺下腳就是一秒。
生:…
(在這堂課中,把學生對秒的體驗預設為重點,新課程著力強調"經歷",對于抽象的、非物化的"時間",通過學生自己用聲音和動作等來配音、配動作,使學生有了具體的、物化的感受。三年級的學生在這個問題上,生活經驗已經足夠豐富,學生自由發(fā)揮,增加感性認識。每個人都有參與的機會與能力,能在實際動作中體驗"1秒"的長短。)
3.1秒的價值。
師:短短的1秒鐘,滴答一下就過去了,我們實在做不了什么事情。但是現(xiàn)在科技發(fā)達,很多現(xiàn)代化的工具1秒能做很多事情,現(xiàn)代化的交通工具也能在1秒的時間里走很多路程,誰知道一些這樣的知識?
生:(沒有人說話,面面相覷)
師:(出示課件)
飛機每秒約行250米
火車每秒約行55米
小汽車每秒約行20米
噴氣式飛機每秒約行500米
衛(wèi)星每秒約行7900米
有的電腦一秒可以計算約3萬億次
…
生:(驚嘆)
(增加知識積累。這些孩子年齡較小,家庭狀況也并不太好,課外書很少,我預料到不太可能有學生能夠回答這個問題,所以事先準備了大量資料,讓學生通過課件自由選擇獲得和關注的內容,開闊他們的眼界,教案《秒的認識教學設計》。)
師:怎么樣?時間很珍貴,連1秒鐘都不能小看,對嗎?誰記得20xx年8月27日的雅典奧運會上,劉翔獲得男子110米欄世界冠軍的成績是多少?
生:12秒91。
師:在微不足道的還不足13秒鐘時間里,劉翔成了聞名世界的飛人,為我們祖國爭了光,如果他慢上1秒,站在領獎臺上獲得金牌的就不是他了。如果你去問他,他一定會告訴你:1秒,對他來說無比重要。同學們,還有什么事情也讓你覺得連1秒鐘的時間都非常重要呢?
生:發(fā)射火箭的時候也要倒數(shù)10、9、8…
生:我們開運動會的時候也是1秒1秒地算。
生:…
(通過介紹,學生明確1秒雖然短暫但是用處也非常大,正是由那么多的"秒"才構成時間長河,使學生自己意識到要珍惜時間,并借機滲透做比較短的事情就可以用"秒"來記時。教師飽含激情的語氣和劉翔闖過終點的精彩瞬間讓學生也激情澎湃,為他取得的成績而驕傲,也為祖國而驕傲。)
4.認識幾秒。
師:還有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大家都在期待新的一年的到來,所以一起興奮的數(shù)著新年鐘聲敲響前的'最后幾秒。剛才新年鐘聲敲響前的倒計時是幾秒完成的呢?(重復播放剛才倒計時的情景圖,學生又不自主地跟著數(shù)數(shù))
(再一次觀看動畫,讓學生剛才散亂的思緒收回到課堂教學中來,同時直觀演示"10秒"是怎樣數(shù)出來的,而且是由學生自覺自愿地數(shù),讓學生經歷10秒是由10個"1秒"組成的過程,學習計算幾秒的方法。)
生:(搶答)10秒。
師:你怎么看出是10秒的?
生:秒針從10走到了12,經過10個小格就是10秒。
師:同學們真聰明!那老師再考考你們,我寫一個"秒"字的時候,秒針從1走到2,經過了幾個小格,就是幾秒?
生:秒針從1走到2經過了5個小格,就是5秒。
師:誰能象老師一樣出題考考同學們?你做了一件什么事,秒針從鐘面上的幾走到了幾?
生:我寫一個"針"字,秒針從3走到4經過了幾秒?
生:秒針從3走到4經過了5秒。
生:我系紅領巾的時候,秒針從5走到8經過了幾秒?
生:秒針從5走到8經過了15秒。
(在給同學出題的過程中,學生同時也在思考幾秒鐘究竟能做什么事情,鍛煉對較短時間的估計能力,以便能夠把課堂學習的知識應用的生活中去。對學生提出的明顯不能完成的事情教師及時指導,并在盡可能的情況下讓學生親自體會一下,改善學生的錯誤印象。比如說脈搏的跳動,我就是讓學生真的按照中醫(yī)診脈的方法找到寸關尺的部位,體驗一下脈搏跳動的速度,并且為他們看時間,讓他們了解10秒鐘自己的脈搏大概跳動了多少下。)
師:同學們反應真快,拿出你的鐘表來考考你的同桌好不好?
(學生活動)
(讓所有的同學都有參與的機會,會撥、會認、會出題,充分認識幾秒。學生在這時候爭先恐后,十分高興。手中的學具鐘表可以撥時間,鬧表可以計算時間,學生玩得不亦樂乎。)
5.教學1分=60秒。
師:有沒有被同桌考倒了的同學?
生:沒有。
師:同學們真棒!這樣的題目太簡單了是吧?
生:是。
師:又輪到老師出題了,老師出道難些的題,同學們怕不怕?
生:不怕!
師:我們知道1時=60分,因為分針主轉動一圈的同時時針轉動一個小格,所以時和分之間的進率是60,秒是一個比分小的單位,它和分之間的進率是多少呢?用你手中的學具鐘表轉一轉,或者觀察一下你手中的小鬧表,然后把結果跟小組成員匯報討論一下,看看是不是一致的。
(學生活動)
(教師板書1分=秒)
師:誰把你們的觀察結果向大家報告一下?
生:秒針轉一圈,分針走一個小格。
生:它們之間的進率是60。
生:秒針走一圈是60個小格,是60秒,分針走一個小格,是1分鐘,所以分等于60秒。
生:…
師:大家觀察到的都是這樣嗎?
生:是。
師:老師也觀察一下。同學們跟我一起看好不好?
(放映:課件,鐘表的秒針轉動一周,分針移動一個小格)
師:真的是這樣啊,秒針轉動一圈經過60個小格,也就是60秒,分針經過一個小格,也就是1分,那么…
(板書:60)
生:(齊讀)1分=60秒
師:同學們真是善于觀察,連這么難的問題也能研究出來,真棒!既然1分等于60秒,那平常我們說的半分鐘就是多少秒?
生:30秒。
(1分=60秒是本課的難點。但由于有1時=60分的知識基礎,所以學生在學習時不會感到非常困難。在教學設計中考慮放手讓學生自己通過觀察交流而得出結論,老師給予適當指導。要讓學生先自己獨立思考,然后小組交流,看看自己得出的結論是否具有普遍性,是不是正確的結論,這樣結論的得出水到渠成。小組匯報時候注意培養(yǎng)學生活動意識和交流能力,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方法、能力和習慣,教師在新課程教學中,應當把學習方法的指導放在重要位置上。)
6.體驗1分的長短。
師:剛才我們同學說拍一下手就是1秒,半分鐘需要拍多少下手?
生:30下。
師:1分鐘呢?
生:60下。
師:好,咱們來做個拍手游戲。男同學拿筆,在練習本上寫數(shù)字,從1開始寫起,看女同學拍完1分鐘后,你們寫到了數(shù)字幾。
(學生活動:男生寫數(shù)字,女生拍手。教師帶領拍手,掌握好節(jié)奏。然后交換。)
師:(統(tǒng)計結果:最快的可以寫到72,最慢的寫到31。)一分鐘的時間,我們寫字的話可以寫這么多,那我們還可以做什么呢?給同學們一分鐘的時間想一想,然后,看看誰一分鐘時間做的事情最多、最好、最別出心裁。
(放映課件,鐘面滴答滴答的行進一分鐘)
(再次放映課件,學生自由活動)
師:誰來說說,你們做了些什么事?
生:我寫了35個字。
生:我把上衣脫下來再穿兩回。
生:我系了三次紅領巾。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教材設計了一些讓學生感受質量單位、比較物體輕重的活動,并結合活動滲透了一些統(tǒng)計的初步知識。通過這些活動,一方面在克和千克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讓學生再次體驗常見的物體的重量,逐步建起質量單位的正確觀念,并且明確要比較物體的重量,不能光靠眼睛觀察,必須要用秤稱一稱,切實感受生活中的數(shù)學,學會用數(shù)學的眼光觀察事物。另一方面通過記錄同學們的休重,學習收集、整理數(shù)據(jù)的方法,通過使用不同的秤,認識測量質量的工具,初步學習用數(shù)學解決問題,提高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
學情分析:
教師根據(jù)實際情況準備測量工具,對質量單位的感受,不只限于對千克的感受也可以是克。在活動形式上,除了參考教材上提供的內容外,還可以從本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選取素材。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實際質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質量觀念。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3、體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就在身邊。
教學重點:
建立1千克和1克的觀念,培養(yǎng)學生估量物體質量的能力。
設計理念:
1、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趣的情境,使學生的注意力馬上集中起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
2、充分利用學生的原有經驗,創(chuàng)設自主探索的空間。
3、讓學生動手操作,親自體驗,親自感知,學生學的輕松、愉快,多次實踐又幫助學生突破了難點,同時也讓學生再次感悟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生活離不開數(shù)學。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體重計、臺秤或彈簧秤、天平、兩袋鹽等物品。
學具準備:
各種物品。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感知輕重。
1、游戲導入:請兩位跑得快的同學到臺前做“背人跑步比賽”的游戲(被背的兩人輕重對比明顯)。讓大家估計誰最有可能贏?為什么?
小結:人是有輕重的。
2、實踐體驗:再請學生掂一掂桌上帶來的物體,感受物體的輕重,相互說一說。
3、學生匯報自己的感受,教師引出課題。
二、實踐體驗,建立概念
。ㄒ唬┓Q學生的體重
1、師:要想知道某個人到底有多重,可以怎么辦呢?
2、讓學生觀察帶來的體重計,觀察一下,上面有什么?怎么稱物體的質量呢?想好了和小組里的同學交流一下。
指名匯報,隨機介紹kg是千克的表示符號。
3、讓一組學生輪流站在體重計上,秤出每一位同學的體重,并指名兩位同學在黑板上記錄下每位同學的體重。
4、讓每一個學生統(tǒng)計出不同的重量的同學分別有幾種,統(tǒng)計時可以讓學生用不同的方法來統(tǒng)計,如用“正”字來表示,或用其他方法來表示。
5、讓每一位同學背一背、抱一抱不同質量的同學,感受一下不24千克、32千克分別有多重。
6、全班交流,把每組統(tǒng)計的情況合在一起,成為全班同學體重的統(tǒng)計表,再讓學生提出一些加、減法的數(shù)學問題,進行加、減法口算練習。
。ǘ┙⑶Э说馁|量概念
1、稱一稱。把自己小組帶來的兩袋鹽放在臺秤或彈簧秤上稱一稱。
學生生觀察秤的指針指向幾,老師指出1千克就是兩袋鹽的質量。
2、掂一掂。再把剛才稱的鹽放在手中掂一掂,邊掂邊用眼睛體會1千克有多重,并說說掂1千克的'感覺。
3、估一估,你們再掂一掂身邊的其它物體,能找出哪些東西重1千克嗎?估計后再把這些物體放在秤上稱一稱,并互相說說1千克物體大約有多少。
4、猜一猜。師拿出1袋棉花和1袋鐵釘,讓學生猜一猜哪個重?說明理由,大家的意見不統(tǒng)一,怎么辦?以實踐來證實,請2名學生分別稱一稱。
5、質疑:這2袋物體的質量都是1千克,說明了什么?讓學生感受到物體體積大并不一定重。
6、小結:剛才我們大家通過各種學習手段,感受了1千克物體的質量有多重,可我們看像這些(舉起一枚硬幣,指著衣服上的鈕扣和學生帶來的雞蛋,以及文具盒中的筆、橡皮等),比較輕的物品怎么知道它們的質量呢?
。ㄈ┙⒖说馁|量概念
1、天平稱一稱帶來的硬幣以及文具盒中的文具吧,先看老師稱幾根粉筆的做法。教師邊稱邊介紹克的表示符號“g”。
2、學生小組進行操作,稱硬幣、雞蛋和鉛筆、橡皮等物品。
3、交流匯報。
4、再通過掂一掂、估一估、猜一猜、議一議等實踐活動,感受并建立克的質量概念。
三、全課總結
看來比較兩個物體的輕重,除了用稱的方法,還可用估算的方法來解決。
四、課后實踐,不斷延伸
1、到商店看1千克的物體或買1千克的東西有多少?
2、回家用秤稱一稱或掂一掂、估一估、算一算等方法,感受一下家中幾種物品的質量。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3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蠟筆
教學過程:
⊙談話揭題
關于圖形變換,除了上兩節(jié)課復習的“平移”“旋轉”和“軸對稱”這三種外,我們還學過“圖形的放大和縮小”。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復習圖形的放大和縮小。(板書課題:圖形的放大和縮。
⊙回顧與整理
1.提問:圖形放大或縮小后有什么特點?
(一個圖形的放大圖或縮小圖與原圖形相比較:形狀相同,大小不同)
2.圖形的放大和縮小的步驟。
。1)學生討論,小組匯報。
。2)教師小結。
先按一定的比將原圖形的各邊放大或縮小,也就是計算出放大或縮小后相應各邊的長度,再按算出的新邊長度畫出原圖形的放大圖或縮小圖。
3.為什么要按相同的比進行放大或縮?如何理解“相同的比”中的前項和后項?
(1)圖形大小變換后,如果要和原圖形的模樣相同(中學里稱為圖形的相似),就必須做到各部分按相同的比進行放大或縮小。
(2)這個相同的比的前項可以理解為變換后的圖形大小,后項可以理解為原圖形的大小。
4.舉例說明什么樣的情況是放大的,什么樣的情況是縮小的。
如果按3∶1變換,就是說變換后的圖形大小是原圖形的3倍。如果按1∶2變換,就是說變換后的'圖形大小是原圖形的。
5.在圖形的運動這節(jié)課中復習了軸對稱、平移和旋轉以及圖形的放大和縮小等相關知識,他們各自的特點和操作要點是什么呢?他們各自有什么應用價值?
各自特點
操作要點
應用價值
軸對稱
對折后兩邊完全重合
對應點位置,對稱軸
剪紙等
平移
沿直線向一定方向運動
方向,距離
電梯、抽屜等
旋轉
繞一點或軸運動
方向,角度
吊扇、風車等
圖形的放大和縮小
圖形沒變,大小改變
按一定的比把對應邊放大或縮小
拍照、設計圖紙等
6。結合以上知識,自主設計圖形。
完成教材98頁6題。
⊙典型例題解析
1.課件出示典型例題1。
把下面平行四邊形的各邊按1∶3縮小。
分析:原平行四邊形的上、下邊均為9格,縮小到原來的后都變?yōu)?×=3(格),高為6格,縮小到原來的后變?yōu)?×=2(格)。
解答:
2.課件出示典型例題2。
把下面的左圖按2∶1放大,右圖按1∶2縮小。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圖形的放大和縮小的相關知識。
畫圖的關鍵是算準變換后的圖形的邊的長度。
圓按2∶1放大,應該先把半徑擴大到原來的2倍,再畫圖。
梯形按1∶2縮小,首先應先求出新圖形的上底(2÷2=1)、下底(4÷2=2)及高(4÷2=2)的長度,再畫圖。
解答:
【小學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的數(shù)學教案03-24
小學數(shù)學教案11-04
小學數(shù)學教案08-29
小學數(shù)學教案范文09-28
【推薦】小學數(shù)學教案12-30
小學數(shù)學教案【熱】12-30
【熱門】小學數(shù)學教案12-30
小學數(shù)學教案【熱門】12-30
【薦】小學數(shù)學教案12-30
小學數(shù)學教案【推薦】12-30